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蹈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蹈班范文1
我的舞蹈班里面有20多名同学,比如说刘玉轩,张玉轩,王天谊……我的老师是杨丽菲老师,王老师和其他的两位老师。
我们在舞蹈班里先要做热身,我们跳的热身舞是花裙舞。我们做完热身开始做技巧练习,练习做完我们开始学舞蹈,我们的舞蹈有小蜻蜓,小燕子,会跳舞的脚,陈滨舞等等。我觉得这些舞蹈都非常有趣!我非常喜欢我的舞蹈班,也非常喜欢跳舞。我最喜欢我的老师,她们长得很漂亮,谢谢老师教我这么多的舞蹈。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舞蹈,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二年级:郭钟盈
舞蹈班范文2
为了促进我矿企业文化建设,陶冶老年人情操,增强老同志文化艺术素养,经过矿离退休党总支和老干部管理室的积极筹备,我矿老年学校声乐舞蹈班今天正式开学了!首先,我代表矿党委、矿行政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矿老年学校第二届学员表示衷心的问候!
为确保这期声乐舞蹈班办的成功,办出特色,办出效果来,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办好老年学校声乐舞蹈班的重要意义
老年教育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学校是开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措施。这次我矿老年学校声乐舞蹈班的开学,是全矿广大老年同志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一种使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自身受益匪浅的好形式,深受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和老年人的欢迎和热爱。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矿老龄人口,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同志急剧增加,已经成为一个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有较大影响的特殊群体,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政治力量。现在我矿离退休职工已达616人,占在册职工的15.4%,离退休老同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矿区的改革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虽然退出了工作岗位,但仍然是党和国家特别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仅仅满足于老同志“两项待遇”的落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同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为满足全矿广大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成功举办第一届老年学校卫生保健班的基础上,矿党委、矿行政责成离退休党总支和老干部管理室总结经验,根据我矿老年人的兴趣特点,又举办了这次声乐舞蹈班,举办这个班既符合我矿的实际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又符合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为我矿广大老年人办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举办老年学校声乐舞蹈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第一、举办声乐舞蹈班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参加这次声乐舞蹈班的老同志中,很多是热爱文艺并在声乐舞蹈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由于过去各种原因,在青少年和中年时代,失去了系统的学习机会,如今退休了,摆脱了工作的繁忙,有了一定的空闲时间,静下心来,参加这个培训班,置身于声乐舞蹈艺术的熏陶之中,圆了过去未圆的梦,既陶冶了情操,有学到了专业知识,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对学员自身的精神境界有所提高,完全有可能在声乐舞蹈专业知识方面有一个新的升华,达到一个较高的造诣。
舞蹈班范文3
新学期新的开始,本学期由我担任舞蹈班的教学工作,通过开学的家长会和一周的教学实验课,我对各年龄班的幼儿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下面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本期的教学计划。
一、小班舞蹈课教学计划
由于小班幼儿刚接触舞蹈,对一切都特别好奇,且兴趣较浓。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和保持这种兴趣。但小班幼儿的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教学活动要形象、生动有趣。针对这些,我在小班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1、律动练习、走步练习。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2、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根据幼儿步伐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掌握身体平衡,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例如《乘飞船》《小鸟飞》等。
3、律动《火车开啦》培养幼儿节奏与手脚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幼儿掌握脚尖小跑步与开火车动,
4、律动《划船》模仿划船动作。学习按照音乐的节奏使手臂和身体动作相协调。
5、律动《这是小兵》模仿小兵吹号、打铜鼓、开枪、开炮等动作。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学习弓箭步和单腿跪等动作。
6、《摊推手》掌握摊、推手,转动手腕等基本动作。
7、《踢小球》模仿踢小球动作。学习原地跑。用脚盘球、踢球、停球、用头顶球、双脚跳起、双手抱球等动作。
8、《扑蝴蝶》模仿扑蝴蝶动作。学习蹦跳步。
二、 中班舞蹈课教学计划
中班幼儿对舞蹈有了初步的接触,且基本功达到了一定要求,因此中班的舞蹈要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1、舞蹈《小红帽》学习基本动作:踏步摆手、蹦跳步、踵步、后踢步、吸跳步、等。
2、律动《小鱼游》模仿小鱼游水的动作,两脚用碎步,手臂的动作较多。小鱼游水时,可向前、向左、向右、向后及可转圈。
3、舞蹈《跨世纪的新一代》学习基本动作:踮步、跳点步、旁点步等。
4、舞蹈《摘葡萄》学习基本动作:学xxx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垫步。迈步转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学习手腕花时,要求转动手腕要柔软,灵活动作,不要僵硬,眼睛跟着手转动。认识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础动作。
5、《开枪,开炮》游戏模仿解放军开枪开炮的动作。增长幼儿团结一致的精神。认识踵趾步的步法,掌握步法的要求。
6、舞蹈《草原小牧民》认识跑马步的基本步法,能做出马儿跑或跳的动作的精髓。初步学习挤牛奶的手法,要求做出虎口形的手势,由上往下捏挤的动作。锻炼幼儿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做出丰收时喜气洋洋的表情
7、《表情歌》 训练幼儿的表情,做出丰富的脸部表情。在舞蹈游戏中进行舞蹈练习。
8、《邀请舞》基础动作:碎步走,小步跑时做到两脚踮起,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地向前走,膝盖稍弯曲。在小跑时要求步子轻快,速度均匀。锻炼幼儿的相互合作精神。为便于幼儿记忆,邀请时按音乐节奏口唱。
三、大班舞蹈课教学计划
1、基本训练前、后抬腿,大踢腿,前、后滚翻,掌握前、后滚翻的技巧,训练腿部控制能力。
2、舞蹈《格桑花》学习基本动作:颤膝、退踏步、嘀嗒步、摇步、悠步等。
3、舞蹈《草原小骑手》学习基本动作:跑马步、硬腕、提压腕、硬肩、柔肩、笑肩等。
4、手绢花组合学习基本动作:单臂花、双臂花、双开花、双绕花、双盖花等。通过各种手绢花动作的训练使幼儿初步掌握一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战线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5、舞蹈《摘葡萄》 学习基本动作:学xxx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垫步。迈步转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学习手腕花时,要求转动手腕要柔软,灵活动作,不要僵硬,眼睛跟着手转动。认识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础动作。
舞蹈班范文4
关键词:舞蹈艺术;音乐伴奏;想象力
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无声的表达,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它作为一门艺术的象征,它运用规范化、有组织、有节奏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任何艺术作品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编刨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作品打破了从开始到结尾都用音乐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休止、无伴奏的状态,让观众的想象力空间得到无限的发挥,使舞蹈得以个性化的发展。本文拟从以下几 个方面对无音乐伴奏舞蹈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无音乐伴奏舞蹈
舞蹈就是一种无声的音乐,它在用它特有的肢体语言向人们诉说着情感和故事,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展示其精湛、无穷的艺术魅力。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著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说到底,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属于视觉范畴,有形而无声。所谓无音乐伴奏舞蹈,就是在舞蹈作品中,没有音乐的出现,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无音乐伴奏舞蹈。老子曾经写道:“听之不闻而蕴涵至和,“道生万物”,“有生于无”,无声之至乐“善始且善成”,是一切有声之乐的本源。”
(一)无音乐伴奏舞蹈的概述
在舞蹈作品中,恰当运用无音乐伴奏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为作品创造出了意境美,而且让作品有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发挥想象力感受最理想的音乐。所谓理想的音乐,即“此乐无声,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至美至善,不会由美变丑,是永恒的音乐美,绝对的音乐美,即至乐无声”。舞蹈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优秀的审美艺象应当具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深广隽永的内涵,这种内涵蕴藏在艺术形象内,只有凭借欣赏者的细心体察、玩味、感悟、领会,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艺术意蕴是优秀舞蹈艺象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一般来讲,艺术意蕴还不完全是由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比主题思想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越言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机妙悟、悠然神会、绵绵不尽、余味无穷的哲理和诗情,它也是优秀舞蹈艺象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无音乐伴奏舞蹈的内涵
“舞蹈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而人的感情则是有客观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舞蹈所表现的情感则是那种用语言和歌声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无音乐伴奏舞蹈的内涵,既是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一种传情达意、“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时,它是舞蹈中前面一系列动作所要表达的“结果”,也是后面某些动作所要表达的“原因”,为舞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无音乐伴奏舞蹈的特点
舞蹈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肢体艺术。在舞蹈作品中音乐的休止、无伴奏的运用,形成一种“节奏”的对比和内心的冲击,为作品创造出“意境美”。舞蹈能使音乐获得某种可能的视觉印象,给音乐作出可见的解释。并不是一切不同特点的东西都可以相互弥补。比如一些无声的物体,像桌子、椅子等等,音乐不能够和它们发生什么有机联系。
二、无音乐伴奏对舞蹈表现的作用
舞蹈综合了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空间也就是舞蹈作为视觉艺术的一面,以人体为物质载体,立体地呈现对空间的占有与运用;而时间则意味着舞蹈必须“表现着一个连续的、进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舞蹈才有可能实现其艺术的生命历程。
(一)无音乐伴奏在舞蹈作品的应用与范例
无音乐伴奏舞蹈的应用。在舞蹈作品中,恰当运用无音乐伴奏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为作品创造出了意境美,而且让作品有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更加具有灵性,从而也使得舞蹈作品更加人性化。音乐的休止、无伴奏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能形成一种“节奏”的对比和内心的冲击,更能够深刻地表达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一种传情达意、“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时,它是舞蹈中前面一系列动作所要表达的“结果”,也是后面某些动作所要表达的“原因”,为舞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舞蹈编排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无声的艺术,那将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1.无音乐伴奏为舞蹈创造出新的意境美
“意境”来自于文学艺术中的专业术语,是作者得于心、观众会于意的产物。着名舞蹈家贾作光很精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意境就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善结合。”从审美欣赏角度来看,艺术意境的创造是靠审美创作者和审美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在无音乐伴奏的状况之下,作品给予编导和表演者更大的创造意境的平台。在无声的环境中,舞者对作品的控制力来自于内心真实感受,舞者内心的音响带动他的肢体语言牵动了欣赏者的情绪,制造出作品用音乐无法表达的意境。想要这种若有似无的意境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在舞蹈作品里,我们不能单纯只靠音乐与舞蹈一成不变的组合,更多的是需要音乐与舞蹈的多元化结合,不仅仅在作品中注重流动的音乐与舞蹈结合,同时也注重音乐休止、无伴奏手法在舞蹈中的运用,给作品营造高境界的“意境美”。
例如:贾作光的《海浪》在舞蹈动作的处理上,开端是以静止的形式出现,演员背向观众,坐在平台上,伏腰低头,慢慢地张开双臂,像要把整个大海拥抱起来,这里没有音乐。当音乐慢慢响起,一只只海燕在海面上飞舞,让人感觉一种浩大的气势,忽而海燕展翅,忽而波浪起伏,这两种形象互相配合而且有机地连接起来,赋予了整个舞蹈诗的意境。
2.无音乐伴奏为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无音乐伴奏的运用,在整个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改变了观众被动欣赏的心态,而是给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后面有声的部分。
例如:作品《读梁祝》中,编导在这部6分20秒的作品中,在剧目的开端整整1分30秒没有使用任何音乐。这1分30秒所占的是全剧时间的1/4左右,给人唯一感觉就是寂静,舞台上灯光昏暗,只看到一人在捧书夜读, 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正是这种安静衬托出他不安逸的思绪,从而带动观众的情绪时起时伏。正是由于这里的“静”,才能使欣赏者用心去探究表演者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情绪;作品一开始就给了表演者和欣赏者无限的遐想。当音乐响起时,舞者的表演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观众的情绪也为之一振,随即进入另一个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新的韵味。在这样的情景下,观众和舞者都已完全沉浸到作品中。
此作品的编者抓住了观众善于想象的特点,来引导观众对这一时段无声作品的兴趣不减。虽然是无声的,但是笔者相信每一位用“心”的观众都会知道此时的无声是相对的,其实在每个不同的欣赏者心中都赋予了它不同的声响、不同的乐音,这样的音乐才是最有意义、最美妙动听的音乐。
3.无音乐伴奏让舞蹈艺术更加人性化
无音乐伴奏舞蹈使人们在欣赏时容易进入角色,用心感受舞蹈,感受舞者的喜、怒、哀、乐,加深舞蹈内涵,使舞蹈艺术更加人性化。
例如:舞蹈作品《我心中的世界》,主要是表现一个盲女心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剧目的开头无音乐伴奏,一个看不见东西的人,周围的世界即使再喧闹,对她来说依旧是寂静的,编导用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反映盲女的生活状态,给这一剧目定下了哀伤的基调。音乐响起,盲女尽情享受着自己心中所想的世界,原本以为自己也能感受到和其他人一样的快乐。可音乐再次消失了,盲女又陷入了绝望当中,她要面对的依旧只是那黑暗无声的世界。剧目的尾声没有了音乐,没有了任何声音,也没有了女孩的笑容,只剩下内心永远的落寞。这个剧目的音乐编排巧妙恰当,前后呼应,使得剧目的整个情节生动感人,人们在欣赏时容易进入角色,和女孩一起感受人生的坎坷与无奈。“静”在舞蹈作品中运用得恰如其分,赋予作品更深的人性化内涵。
4.无音乐伴奏使作品更具灵性
无音乐伴奏是对欣赏者听觉疲劳的一种解放,这样的解放客观上促使了欣赏者对后面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关注欲望,也就在另一个层面加大了作品的灵性。给予作品更强的生命力。
例如:舞蹈剧目《出走》,青年编导万玛尖措把蒙古族传统舞蹈语汇与现代舞相结合,体现了他对新民间舞的认识和探索,在这部作品中编导应用了音乐这一要素作为他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表演者跳到中段时音乐戛然而止,但舞蹈里节奏律动仍在继续。音乐停了似乎也预示着舞蹈的停止,但是恰好相反,编导正是以这时的休止给欣赏者一个缓和的倾听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π郎驼咛觉疲劳的一种解放,这样的解放客观上促使了欣赏者对后面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关注欲望,也就在另一个层面加大了此作品的灵性。我们欣赏舞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木然地去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音乐突然袭击我们,它比其他任何艺术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只有经过戛然而止,才能感受到突然袭击;只有经过无声的舞蹈,才能感受到有声的强烈。一切含蓄的思考与表达都可能在无声中获得更深层的领悟,赋予作品灵性。
5.无音乐伴奏赋予舞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
无音乐伴奏虽然为舞蹈作品表演增添了意境美、灵性美、赋予舞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为作品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的时候能够达到更理想的艺术境界,但是由于舞蹈提供给欣赏者的欣赏途径是“视觉、听觉”双重通道,所以这两种感觉应该在作品中达到和谐的状态,不能顾此失彼,脱离音乐讲舞蹈,打破舞蹈的审美规律。我们所说的无音乐伴奏的出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只有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说因为觉得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好或是追求另类,在整个舞蹈作品当中通篇使用,或在不适当的时候随意使用,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破坏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作品的和谐美感。情到深处,无声为妙时,巧用“无声胜有声”,起到点睛的作用,真正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
(二)无音乐伴奏舞蹈在舞蹈作品中适可而止
音乐和舞蹈是一对相互配合的统一体,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所以一曲好的音乐能够使舞蹈语汇凝练、集中并富于情感,能够提示舞蹈动作及情感的内涵,使舞蹈的思想性和动作性更加丰富。舞蹈音乐不仅能给舞蹈以长度、节奏和速度,也能给舞蹈以情感的提示,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出完整的舞蹈形象。所以说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乐共同担负着表现思想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音乐的内涵和思想更加活跃起来,给人以音乐形象的流动美之感。
在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品中,音乐起着辅助的作用,音乐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主题和氛围,一个舞蹈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内容或者情绪,就应该运用什么样的音乐。在舞蹈中音乐是为动作而存在的,而不是动作为了音乐。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说:
1.编导可以先构思作品,先立意,确定要表现的内容,再来构思结构和编排具体的内容,然后请作曲家根据舞蹈作品的内容情绪,构思、创作与之相符合的音乐。
2.舞蹈编导先选定一个好的音乐,受音乐的感染,在音乐的基础上编排出漂亮的舞蹈。这就需要很好的把握住音乐的风格,发挥想象,运用编创技法,表现音乐所提示的内容、情节以及感情。在舞蹈作品中,舞蹈与音乐共同担负着表达思想情感、叙述情节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所以说舞蹈与音乐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塑造出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
如今,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密切,这意味着舞蹈艺术事业在不断的蓬勃发展。古往今来,从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舞蹈和音乐的密切关系是有历史为证的。当然,作为独立的艺术类别,舞蹈与音乐又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在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是永远分不开的伙伴关系,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他们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共同开创着舞蹈艺术事业的美好未来。所以在舞蹈作品中要适当的运用音乐休止、无伴奏的状态,使得舞蹈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创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作品打破了从开始到结尾都用音乐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在作品中音乐休止、无伴奏的状态,让观众想象力空间得到无限的发挥,舞蹈得以个性化的发展。无音乐伴奏舞蹈有形而无声,是不同表现方式的统一,形体和幻象的统一,而且从总的发展过程来看,舞蹈能使音乐获得某种可能的视觉印象,给音乐作出可见的解释。舞蹈作品中出现音乐的休止,其实并不意味着剥离了音乐和舞蹈的关系, 音乐休止、无伴奏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能形成一种节奏的对比和内心的冲击,更能够深刻地表达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一种传情达意、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时,它是前面一系列动作所要表达的“结果”,也是后面某些动作所要表达的“原因”,为舞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以后的舞蹈创编、表演、欣赏中以更平常的心态去看待这种默契的分离,让我们的舞蹈作品更具审美性和欣赏性。
【参考文献】
[1]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王海英.舞蹈训练与编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舞蹈班范文5
原文: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朝代:元 作者:李孝光
客子东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轻舠。
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
舞蹈班范文6
关键词:道床板混凝土防裂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区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征:干燥、多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根据西宁气象站和大通气象站资料,本段区域内年平均温度5~6℃,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4.3℃~-7.7℃;最热月平均温度为14.5℃~17.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3.1℃,极端最高气温36.5℃,年平均降水量为432.8~521mm,蒸发量为1269.6~1283.6mm,全年主导风向为SSW,全年平均风速为0.8~1.1m/s,最大风速18 m/s ,年平均气压为770.9mb。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8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32cm。
整条无砟轨道线路处于严寒、温差大、风沙大、日照强、干旱缺水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传统的无砟轨道施工经验及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特别是混凝土普通的养护技术很难满足这种极端的环境条件,迫切需要探讨能从根本上控制道床板混凝土裂纹产生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2. 干燥大风地区道床板混凝土裂纹形态
通过前期施工调查,我们发现道床板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以下裂纹:
2.1 “八字”形裂纹。主要集中在双块式轨枕四角,这种裂纹比较普遍,而且极易产生。
2.2 “7”字形竖向裂纹。主要集中在道床板侧面边缘,而且迎风侧居多。
2.3 表面龟裂或无规则的枝状裂纹。主要集中在道床板表面。
2.4 连续数块轨枕块单侧出现“1”形裂纹。
3. 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3.1 当混凝土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相同时,风速过快,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就增加一倍;混凝土温度、风速相同时,空气湿度每降低50%,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增加一倍。在大风干旱的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浇注后尚未抹面完成,表面就会因严重失水而产生塑性开裂;道床板属条形薄壁结构,外露面大,新浇筑混凝土表面水份散失过快,内部水分向外迁移而极易形成失水通道,内部缺陷已经产生。因此道床板混凝土开裂出现主要原因是由于干燥失水过快混凝土收缩而引起。
3.2 双块式轨枕在工厂集中预制,其收缩已全部完成,它嵌在新浇道床板混凝土中。新旧浇筑混凝土收缩不同步,会在轨枕块四角产生约束,约束力较大超过混凝土的拉应力时,就会在轨枕块四角产生“八字”形裂纹
3.3 道床板上边缘设计为直角,而非圆角,且该部位极易形成过厚浮浆,强度相对较低。施工期间不仅昼夜温差大,而且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也大,则混凝土内外变形差就越大,结构所承受的变形压力越大,等应力差出现负值时就会产生道床板两侧边缘的“7”字型竖向裂纹。在大风环境下其迎风侧更易出现“7”字形竖向结构裂纹。
3.4 施工过程中如果要求道床板表面很光,片面追求 “镜面”效应,抹面工人随意洒水,造成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砂率和坍落度较大,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品质控制不到位时易出现表层浮浆层过厚,表面混凝土强度较低,在温差应力作用下,混凝土表面极易产生龟裂或无规则的枝状裂纹。
3.5 轨道精调CPIII测设受气温影响较大,一般均在晚上8点左右开始精调,混凝土浇筑完成一般在次日早上6点左右。轨排框架全部采用钢结构,受外界气温影响热胀冷缩变化较大,特别是工具轨伸缩较大,与新浇混凝土在温差作用下会产生约束,若不及时解除扣件和鱼尾夹板,就会在紧靠轨枕块一侧连续出现“1”形裂纹。
4.裂纹控制思路
4.1 优化配合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遵循“三低一高”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以减小混凝土收缩。
4.2 优选原材料。施工中严把混凝土原材料品质,尤其控制粗细骨料含泥量、粉煤灰烧失量,以发挥聚羧酸减水剂作用,增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品质。
4.3 采取适宜的早期养护和防风措施,尤其是应保证抹面后至包裹前混凝土不得失水,以提高混凝土表面早期强度。混凝土抹面在防风棚内进行;混凝土初凝后喷涂外养护剂,并覆盖“两布一模”进行养护。
4.4 从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保温保湿养护和松扣件及鱼尾夹板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施工工艺,并培训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以提升技术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4.5 混凝土中掺加内养护剂,以减少混凝土中自由水的散失。内养护剂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减缩抗裂材料,其主要机理是利用蓄水-保水组分的持续补水及减少混凝土中水分
散失,延缓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减小毛细孔负压,即便在大风干旱环境下仍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内部水化环境和优异的抗裂性能。
4.6 混凝土入模工艺由“泵送”尽量改为“斗送”,以满足混凝土低坍落度施工,特殊地段采用泵送。
5 裂纹控制主要措施
5.1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道床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按T2环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按最小浆体体积原则采用体积法设计。考虑气候的改变、施工工艺及结构的不同,混凝土同时提出多组配合比备用。
(1)采用低胶凝材料用量、低用水量、低坍落度、高含气量 “三低一高”的理念进行道床板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胶凝材料用量不大于380kg/m3;单方用水量不大于150kg/m3;混凝土入模坍落度不大于140mm,坍落度从出机到入模1h经时损失不大于20mm;入模含气量控制在4%~6%之间;最大限量掺用优质粉煤灰。
(2)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品质在合格基础上发生波动时,外加剂掺量、粗骨料分级比例、砂率在监理人员签认下进行适当调整。调整时,外加剂的掺量变动为±0.1%,砂率变动为±2%,不同粒径粗骨料比例调整以满足连续级配和紧密空隙率要求为准。调整后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原理论配合比坍落度±10mm 内,调整后混凝土的含气量应在原理论配合比含气量±0.5%内。
(3)混凝土配合比至少考虑夏期施工和冬期施工的气候因素,夏期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掺量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冬期施工应增加磨细矿渣粉掺量以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
(4)掺用胶凝材料总量8%的内养护剂,内养护剂等量取代粉煤灰。
5.2 原材料优选
(1)水泥:沿线骨料多具有碱活性,选用低碱普通42.5水泥;不随意选用高强度等级及高C3A含量水泥。
(2)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在2.6~3.0之间的中粗河砂;混凝土拌合站重点控制含泥量不超标。
(3)粗骨料:选用吸水率
(4)减水剂:选用和现场使用水泥相容性(坍落度经时损失、含固量、减水率)良好的第三代聚羧酸减水剂,每批减水剂进场必须与现场使用的水泥及矿物掺和料做相容性检验。外加剂储存必须做到夏季遮阳,严禁暴晒;冬季保温,防止结晶。
(5)引气剂:选用和现场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相匹配的引气剂,每批引气剂进场必须与现场使用的水泥、减水剂及矿物掺和料做相容性检验。引气剂稀释后掺量为0.5%~1.0%。
(6)粉煤灰:重点控制烧失量在5%以下。烧失量越大,证明含碳量越高,则混凝土需水量增大。用电收尘收取的灰越细,所含玻璃微珠越多,需水量就越小。进场的粉煤灰细度及烧失量指标做到车车必检,确保合格。
(7)拌和水和养护水:采用饮用水。冬夏期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控制拌合水的温度,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在(5~20)℃范围内。
(8)内养护剂:选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的TK-ICM型混凝土内养护剂。
5.3 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根据道床板的结构、施工季节和环境条件,针对施工现场易发、多发的突出问题,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外,还应按以下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关键工序的控制。
(1)混凝土搅拌
拌合站配备1kg、2kg、5kg 的标准砝码,每月定期对外加剂计量秤进行校准;拌合站试验室每月定期进行混凝土匀质性试验;由于增加了内养护剂和引气剂,搅拌时间延长30s,混凝土搅拌时间根据匀质性试验确定,最短搅拌时间不少于150s。外加剂采用“双掺”工艺,即减水剂和引气剂分开储存,分开计量。
(2)混凝土运输
装混凝土前使料罐反转,将罐内积水清除干净;运输过程中严禁加水;到达施工现场,使料罐高速旋转30S,确保混凝土匀质入模;罐车混凝土料筒须包裹遮阳套。
(3)混凝土入模、布料及振捣
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检测坍落度不大于140mm、含气量在4%~6%之间、入模温度控制在(5~20)℃之间。用高压水枪将支承层和轨枕四周充分润湿但不得存有明水,轨枕在混凝土浇筑前须湿润4~6次,最后一次动棒紧随其后振捣;布料不到位的,采用铁锹人工二次平料,严禁使用振捣棒赶料;卸料时严禁碰撞框架。
浇筑现场插入式振捣棒配置4根,下料处用2根直径为5cm的振捣棒,其后用2根直径为3cm振捣棒在轨枕四周向底部斜侧二次振捣,加强轨枕四周混凝土的密实和有利于轨枕底气泡的排出;振捣时避免振捣棒触碰轨排与支撑架,插点布置均匀,不漏振,以混凝土不再下沉、冒泡,表面平坦为度;为消除侧模气泡,用人工铲插捣模板四周或采用透水模板布;铲除混凝土表层和边角部位浮浆,重新用新混凝土补料振捣。同时安排专人检查轨排几何状态的变化和绝
缘卡有无脱落,保证轨排、模板、支撑架的稳定牢固和钢筋绝缘效果,如有变位,立即停止浇筑和振捣,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调整工作。
(4)混凝土抹面
混凝土布料振捣收面完成后,及时覆盖,减少大风等因素造成的混凝土失水。混凝土入模后半小时内用自制工具尺控制道床板顶面标高和排水坡,并用木抹子先大面整平,1h~2h内再用钢抹抹平。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入模约3h~4h)进行抹面压光,在进行抹面压光时严禁洒水。抹面必须注意轨枕四周的平整, 湿润在混凝土下料工序之前,确保混凝土浇筑时轨枕不吸收混凝土内部水份。混凝土采用吊车、料斗入模,用人工移动料斗 “之”字型三点布料
(5)扣件、鱼尾夹板约束解除
道床板浇筑完成后采用钢球试验的方法判断初凝来控制钢轨连接零件及扣件的松动。测试方法:钢球重量4kg,将钢球置于道床板混凝土表面,静放1分钟后查看压痕,若压痕直径不大于34mm,则混凝土已初凝。及时进行轨道数据的二次采集。放散时先将鱼尾夹板拆除,再用扳手松开扣件。扣件松完后,严禁作业人员踩踏轨枕。
(6)混凝土养护
最后一次抹面完成后30min内,全面检查轨枕四周无裂纹后开始喷涂外养护剂;外养护剂喷涂二遍,成膜厚度不小于0.2mm,轨枕四周喷涂三遍,并将轨枕四周道床板混凝土面以上不少于2cm也用养护剂进行封闭。
养护剂的喷涂应采用喷涂和滚涂相结合的方式,不得使用毛刷涂刷;养护剂喷涂过程中专人对道床板全断面逐一检查,发现漏喷漏涂处及时处理。侧模拆除后立即喷涂养护剂。养护剂在成膜前严禁与水接触,避免影响成膜质量。
在养护剂喷涂完毕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不少于14天。覆盖物采用复合土工膜(一布一膜)。覆盖物的纵向搭接不小于50cm,覆盖物的固定采取砂袋压实,即两侧每米设置一个砂袋压实,中间每2m一个断面压不少于三个砂袋。养护期间土工布须充分湿透,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环境温度恒定和增加养护湿度,另一方面起到防风和保证覆盖物与道床板混凝土密贴。
6结语
6.1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对后期施工的道床板进行了全面裂纹排查,除个别轨枕块存有0.2mm以下的八字角裂纹外,其余裂纹基本消除,混凝土裂纹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干旱大风地区道床板混凝土裂纹虽不可避免,但其大小、多少是可以控制的。
6.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工作至关重要。在保证混凝土设计耐久性的前提下,加大优质粉煤灰的掺量,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延缓混凝土放热高峰,避免混凝土表面有害裂纹产生。配合比采用“三低一高”理念设计,有效的减少了混凝土收缩,降低了混凝土收缩裂纹产生。
6.4 高度重视西北干旱大风地区混凝土养护工作。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布一膜”养护工艺,混凝土抹面后及时覆盖,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受大风的影响。值得在西北大风地区混凝土施工中使用和推广。
6.5 及时解除混凝土约束对减少混凝土应力裂纹至关重要。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进行应力放散。放散时先将鱼尾夹板拆除将轨排框架分解成小单元,再用扳手松开扣件,可有效的减少轨枕四周及八字角的初期裂纹。
6.6 混凝土采用水养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所处环境风大且风期长、蒸发量大加上人的不可控因素,无法保证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养护28天以上,而混凝土外养护剂和内养护剂的联合使用很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外养护的施作,在早期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表面水份的散失,弥补了混凝土终凝前不能洒水养护的缺陷,后期通过内养护剂不断补充水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有效的控制了有害裂纹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