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文立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文立意范文1
一、咬定标题不放松
1.抓住中心词(主干),确定立意大范围
中心词往往能透露出题目的大范围。审题首先要抓住中心词,这样才能确定大范围。如2009年北京市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首先,要抓住“我有翅膀”这个主干,是“我”不是他不是你,是“翅膀”不是手臂不是头。又如2007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目“诗意地生活”,中心词是“生活”。这些好像都无需多言,但总有考生弄错这个大方向。
其次,要明确中心词的概念意义,进而再去联想其深层含意。
2.分析修饰词,确定立意重点
修饰词往往是作文立意的重点,要重点进行分析。如2007年湖南省高考作文“诗意地生活”、2008年重庆市高考作文“在自然中生活”,这两个标题的关键都在于状语部分――“诗意”“在自然中”。“诗意”,可以指诗情画意,心灵和谐,超越物质注重精神,浪漫惬意,更富人性化,更具理想色彩,等等。“在自然中”,既可以指与城市相对应的大自然,也可以指自由发展不受束缚,还可以指自然状态,不勉强,不做作。
3.分析标题结构,确定要素关系,避免偏题
标题结构往往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好标题结构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标题含意。在写作“诗意地生活”“在自然中生活”这两个作文题时,不能孤立地去谈“生活”或者“诗意”或者“自然”,必须要明确怎么生活,在哪里生活,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扣题。
有些考生常常忽略标题的结构关系,把重心单独放在一个词上,从而偏离题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先分后合:先分析中心词或者主干,再分析修饰词,最后分析结构,全面把握标题的含意。
4.变化重音,体会不同含义
同一个标题,重音不同,强调的意思自然也就不一样,考生可据此拟出新颖的题目来。如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若把重音落在“我”上,强调的就是“我”想握住你的手,而不是他想握住你的手,可能是他不重视你,“我”重视你,他未看到你的价值,“我”看到了你的价值。若重音落在“你”上,则强调不是别人的手,而是“你”的手,因为“你”与众不同。若重音落在“手”上,则强调不是你的脸,不是你的背或者脚,而是你的“手”让我感动,你所做的事让我感动。若重音落在“握住”上,而不是别的动作,握住让人感觉比较平等,比较动情,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可见,立意因重音的不同而不同。
二、展开联想的翅膀
标题常常有非常丰富的含义,这也给善于思考的学生以广阔驰骋的空间。命题作文要立好意,学生必须展开丰富的联想。
1.由实到虚
很多词都可以进行由实到虚的联想。这类词往往有比喻义。审题时,学生要由实到虚进行联想,要抓住事物的相似性。比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隐形的翅膀”含义就非常丰富,它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如理想、梦想、追求、信念、亲情、关爱、良知、责任、勇气、文学、艺术等。但要注意,这些东西都应该是隐性的,不容易看到、感受到或者领悟到的。又如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一标题,关键在“春光”一词,“春光”可以指什么呢?不仅可以实指春天的鲜花,更可以指像春天一样美好而充满生机的事物,如骄人的成绩、丰硕的成果、顽强的拼搏、美好的情感等。
2.由此及彼
联想不仅可以由实到虚,还可以由此及彼。如200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这里的“手”既可以实指手,也可以指虚的“手”,“握手”可以表达“愿意交往”“愿意了解”的意思。“你的手”可以是同学的手、父亲的手、母亲的手、爷爷奶奶的手、朋友的手,等等。那虚的“手”可以指些什么呢?文学、艺术、音乐、军事、诚信、责任等。这里列举的事物,都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得来的。
3.增加内涵
很多标题只是简单的一个词,不足以构成完整的立意,这种宽泛的标题能给人以很大的创造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对标题增加内涵,说直白点,就是围绕标题进行造句。造句要造一个有价值的句子,一个既能紧扣标题同时又能吸引人的句子。如2006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肩膀”,就可以造这样一些句子:我想靠住你的肩膀,我想成为你的肩膀,中国需要这样的肩膀,要做强有力的肩膀,站在巨人的肩膀,真正的肩膀是怎样的……又如2008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这是一个方位短语,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考生要立意自然就必须对标题进行补充: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举手投足之间,彰显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举手投足之间,足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
经过上面两个大的步骤,学生一般可以拟很多好的立意了,这之后自然还有一个择优的过程。
1.选择新颖的立意
在众多立意中,要选择最新颖的立意。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一作文题,立意如下就不新颖:我想握住朋友的手,我想握住父母的手,我想握住老师的手。但如果是“我想握住某位古人的手”(某个未见过面的人的手或者未来某个人的手),就比较新颖了。如果是“我想握住音乐的手”“我想握住命运的手”,就显得更加新颖,因为这里的“你”是抽象的事物。
2.选择有思想的立意
有思想的立意更能给人以冲击,启发人思考。比如作文题“肩膀”,如果立意为“我赞美父亲的肩膀,因为他肩扛一家人的重担”,就显得比较一般,缺乏思想深度。如果立意为“让自己的肩膀强壮起来,早日担当重任”,就显得更有思想,更容易刺激读者好奇的神经。如果立意为“揉揉你的肩膀,因为肩膀也需要休息”,反弹琵琶,强调一个人既要承担责任,同时也要善待自己,则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3.选择有针对性的立意
文章要有时代感,要针对当下的现实生活。所以要选择有针对性的立意,这样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比如作文题“诗意地生活”,如果完全崇尚一种像古人一样归隐山林的生活,写得再好再美也不太切合实际,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过那种生活。如果立意为“身在闹市,也要寻求诗意的生活”,或者“在追求物质的时候,不忘过一种陶冶性情的生活”,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容易引起读者关注。
作文立意范文2
一、究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是其内在或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材料1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莫言《丰乳肥臀》、陈彤《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刘恒《粮食》、铁凝《大浴女》、苏童《妻妾成群》;
冰心《我的家在哪里》、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梅》、迟子建《清水洗尘》、史铁生《命若琴弦》、李瑛《生命是一片叶子》、徐光耀《昨夜西风凋碧树》、铁凝《遥远的完美》。
林林总总的图书,一个个醒目的标题刺激着我们的眼球,看了形形的书(文章)名,或惊或叹,或喜或忧。对于这些标题,你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吧。
作为传播、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书应该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精神食粮。为什么庸俗、低俗乃至恶俗的标题在书市横行无忌呢?这反映了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人们的思想以及价值观点容易受到世俗的左右,趋利思想导致以钩名牟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盛行,浮躁之风俗艳之气大盛,卖字捞钱的所谓作家大有人在,其中不乏名家。某些作家创作不够严肃,为赚钱出名,迎合读者的口味,制造卖点,故意炒作,取一些低俗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而牟取暴利;某些读者把读书作为一种消遣甚至是窥视他人隐私的无聊之举,并不是想从中获取精神营养。从原因人手,可立意为:延续优秀文化传承,破俗立雅,引导人们弃俗从雅等。从此处立意,容易写出新意。
材料2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裁缝发明“金边凤尾裙”,取得了成功。原因是什么?从“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可以看出,是裁缝面对失误不利的境地,不泄气不放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灵活地变“废”为宝。据此可立意:过人的智慧、灵活的思维能让人走出失误,迈向成功;智慧可让人绝处逢生;成功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等。
二、抓关键
有些材料为突出中心,往往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词语),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也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材料3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7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从关键句“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可以看出,材料的立意指向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应有一种知心的交往,钥匙最了解锁的心,因而它可以开启大锁紧闭的门;人与人的交往、沟通也应如此。
材料1中,要注意命题人隐含在“林林总总的图书,一个个醒目的标题刺激着我们的眼球,看了形形的书(文章)名,或惊或叹,或喜或忧”的情感倾向,要抓住“刺激”“形形”两个词语进行思考,这两个词语,表现了对这一现象的不安、不满和忧虑。抓住这一点立意,从中生发即可。
三、辨关系
材料中的事(人)物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要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从中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思与做)、取舍关系(如爱与恨)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4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人们知道“三字信”以后,议论纷纷。
父与子,本来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关系,而“三字信” 中,除了裸的“钱”外,竟无一两句必要的问候语。这种不合乎常理的冷漠的父子关系,引人深思。究其原因是儿子尽管接受了高等教育,却缺乏做人的基本素养,缺乏礼貌,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孝心与安慰。因此,材料的用意是要劝导、教育人们学会做人,懂得孝顺父母;接受教育和学习做人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若不从此人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材料1中,两组标题,相互对立,取一含一,才能体现优秀文化的教化功能,保证文学不失本性;两者又相互依存,相克相生,可容许共存,百家争鸣以实现百花齐放,维持文学的多样性,使社会趋于多样性多元化。据此可立意为:破俗立雅,包容接受但不提倡不赞常等。
四、析情感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评论某个人或某件事时,有时会流露出或明显或隐性的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人手来审题立意。
材料5 许多人同喝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玉盏盏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一声:“好解渴呀!”
用金玉、泥瓷喝水之人重视形式(喝水的工具)而轻视了内容(喝水的真谛――解渴),凭借喝水工具就觉得自己“富贵”“贫贱”,是私欲、物欲的低级趣味,是精神贫乏的表现,是不健康心理的感觉。用手捧水喝之人“好解渴呀”,是物质、精神与心灵的满足,是健康的心理,是精神富有的体现。“只有”“痛快”等词体现了对用手捧水喝之人的肯定。可立意为:追求精神的富有,不被外物所控制、奴役等。
材料1中,从“刺激”“形形”等偏向贬义的词语人手,命题者否定第二组标题,赞赏第一组标题。据此可立意为:要破俗立雅。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弘扬个性,善于创新等,就偏离题意。
五、选角度
每则新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我们可根据需要(自己的写作优势,不同材料所适合的文体等)来选择立意:或正面立意,或逆向立意,也可辩证立意。但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把材料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也就是要扣紧材料,扣住原材料的主题。
材料6 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内疚地把它棒回草地。
作文立意范文3
【关键词】写作;构思;立意;创新方法
在写作的构思中,只要在思想、形式、材料、角度等任何一个方面有了不同于一般的新想法,并且在文章中突出这个新想法,使之成为文章的亮点,就算作到了立意的创新。“新”,就是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刘禹锡说得好:“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立意“新”呢?
1.换个角度立意。一个事件,常常可以表现出多个思想――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所谓换个角度立意,就是在写文章之前,想想别人在写这个材料时是怎么立意的,我要换个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角度立意。“客观事物”常常具有多义性,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有这样一则故事:猪八戒照镜子,看到自己丑陋不堪,怪镜子不好,拖起钉耙就把镜子打得稀烂。谁知他看着这些破镜片,却看到每一个破镜片里都有一个丑八戒。对这件事,既可以从猪八戒砸烂镜子想改变丑相的事实,引申出:“暴力战胜不了真理”的立意;也可从猪八戒自丑却迁怒于镜子的心理活动,引申出:“身歪莫怪镜子斜”的立意;还可从猪八戒想通过强力改变形象的做法,引申出:“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立意。采用多角度立意,就避免了文章千人一面,众口一“调”的毛病。
“蚂蚁和蟋蟀”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秋天到了,蚂蚁忙着储备粮食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往往只有三个月。
利用这个材料写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于一般人看法的角度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首先,从“蚂蚁的行为和结果”。这一事件出发,大部分学生可能要从正面立意,颂扬蚂蚁的勤劳,如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胜利源于充分的准备等等。我们也可换个角度,从“蚂蚁追求”出发,写蚂蚁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追求的只是填饱肚皮的生活,从而表现出“人生不能缺少精神生活”的立意来。其次,从“蟋蟀的行为和结果”这一事件出发,多数学生看到的是蟋蟀只会享受,最终饿死;而我们可以从“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的角度立出新意:即使生命短暂,也要把美好的歌声留给世界。
2.、“逆向立意”。就是运用逆向求异思维,找出与一般人相反的看法,来作为文章的主题。逆向立意常常会产生出发人深省的好主题,进而写出深刻独到的好文章。
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对这一材料,一般人都是顺着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方向去考虑: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且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卖不出麻鞋和帽子,必然会很穷。从而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大家都这样写,文章就不新颖了。如果某人敢于突发奇想: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并大胆逆向立意,就会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没有人穿鞋和戴帽子,所以鞋和帽子才大有市场。只要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他去了越国不但未必会穷,还很有可能大有所为,开发出一片大市场来。
在通常情况下,逆向求异思维是为了匡正谬误,揭示事物的本质,还事物的本来面目。某些固有的观念,惯常的看法并不符合事物的本质,反过来思考,求异探究,往往能表现真理。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成语是旧意识的反映,今天我们则提倡“敢为人先”,鼓励大家既要扫“门前雪”又要管他人的“瓦上霜”。又如,“班门弄斧”认为是冒充能干,今天则可以主张“弄斧应到班门”方能学到好功夫。当然,对于这一类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严肃地探索,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要注意,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立意的。“滥竽充数”绝不能说成:“滥竽也可以充数”。所以,我们既要提倡逆向立意,又要对思维成果进行反思,辩别其正误与优劣。
以上是两种最常用的立意求新的方法。当然,求新的方法是很多的。在此列举一些,供同行参考:(1)避熟求生。那些人人都知道的观点、见解或者材料,以少用或不用为好;要写,就写那些别人少知甚至不知的东西。(2)避正就侧。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事物的正面常常为人所注意,而事物的侧面乃至反面往往会被人所忽视,有时候,对于有些事理或事物,正面说,可能老生常谈,令人生厌,但换个角度,从侧面、反面考察事物,正中见反,异中求新,能给人以茅塞顿开、柳暗花明之感。(3)避同就异。估计一般人会朝这个方向去构思立意,你偏来个“背道而驰”;估计一般人“全线出击”,你偏来个“单兵突破”,这就避免了雷同撞车。不过要提醒的是,“异”可出“新”,但“异”不等于“新”,若是让你画“虎”,你却画了“犬”,这就不是避同求异,而是“虎头不对犬嘴”,这是写作的大忌,因为连合理性都不具备,又何来正确性和新颖性?(4)避静求变。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避免用静止的眼光去看问题,写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就能出“新”出“深”。就“水滴石穿”这个老题目而言,立意当然是显而易见的: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都属浅表层次。如围绕“滴水定能穿石吗”来提出问题?就能引出另一个重要条件:目标如一,集中专注地瞄准了一个地方滴,方能穿石。这样写《“水滴石穿”的启示》一类作文,就有了新颖了。
【参考文献】
作文立意范文4
实际上,这样的材料作文,写好并不容易。因为越是平常熟悉的东西,越是容易被人忽略而不去做深入思考,这则材料也正是因为它的生活性太强,是学生们每天面对却又常常忽略的话题,所以难免在写作中叙事流于平淡,议论过于泛泛。
那么,如何写好这样看似平常实则尖锐的作文,使自己的文章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之中脱颖而出呢?结合本班学生的写作实践,我在这里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细析作文材料,确定立意角度
我们来分析一下全国新课标卷II的作文材料。(原题略)
这则材料内容主要有四段,细细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角度。
第1段是对高中同学关系的回顾,我们可以写同窗共读时那些互相帮助,彼此激励的往事,也可以是曾经一些不愉快的争执留下的难忘记忆,适合写记叙文。
第2、3段是“同学关系”问题调查结果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原因分析。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在写作时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4段是讲如何增进同学间的关系,营造和谐氛围。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在写作时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也可以是多个角度,可以写议论文或者借助故事阐发道理。
写记叙文或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如果想写的生动,事件本身必须感人,有波澜。还可以通过转换叙述角度来创新,比如变换人称,用第二人称的口吻,写出自己的感受,会获得另一种更亲切,更自然的表达效果。适当设置一些倒叙,插叙,悬念,增加情节的波澜。体裁上,还可以创新使用书信体,文言文写作等。当然这需要同学们在考场上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灵活变通,因人而异。
在议论方面,一定要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不可人云亦云,大话空话满纸飞。这则材料,如果就同学关系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应该重点论述自己对同学关系的认识,引述材料要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切不可为了材料找观点。在结构上可以采用并列式或层进式,论据选择上可以运用正反对比。
总之,无论是发表看法,还是叙述事件,我们一定要选准适合自己的作文立意角度,从自己最擅长的,最有话可说的地方入手写作。
二、联系社会现实,提升思想认识
关注社会现实,是我们在写作时必须具备的一种写作意识。看到作文材料,首先就要想想社会上有没有与材料有关的事件发生,这样的联想,既可以扩充自己的思维领域,不让自己的思路局限在个人的小天地里,更让你在写作时思考有了一个现实的高度,无论是选择议论、抒情还是叙述,这个高度都能为你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扩展空间。
同时,通过解读现实中的事件,使你对材料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帮助你很快寻找到立意的着眼点。现实中的事件,既把你引领到一个思想的高度,又可以成为你论述观点的依据,也可以成为你叙事抒情的素材。
作为一代学子,应该学一学古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你在考场上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丰富的联想,笔下又怎能不文思泉涌?
三、大胆表现个性,以另类求发展
写作的个性表现在认识的角度上。有很多同学在围绕同学关系立意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把目光聚焦在与同学日常平淡的相处中,所能提及的也不过是一些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生活小事,却很难透过这些小事对同学关系产生更深刻更成熟的理解和认知。
那些美好的点滴回忆固然让人难忘,而那些不愉快和伤痛就不值得咀嚼和反思吗?伤痛,可能让人的心灵更加成熟。所以,从选择的角度来讲,为什么不可以写一写那些失败的同学交往经历,那些同学间不经意的伤害,那些相处中的误解和眼泪,那些发自内心的忏悔,那些值得一生吸取的教训,甚至是对堕落变质的同学关系的反思?
你也可以对那些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不满发表自己的疑问,倾诉自己的苦恼,只要体现你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成长认知,这样的剑走偏锋,是不是正可以在立意构思上击败对手,脱颖而出呢?
写作的个性还表现在语言的灵动上。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尤其是好的语言;好的语言形式更有助于内容的表达。灵动的语言,不仅是形式上的匀称整齐或错落有致或音节和谐,更是意蕴丰富,饱含真情。美的文词,是作文思想的锦上添花!
请看下面的语段:
——身边的这群人,听见过我们每一次疯狂的呐喊,分享过我们每一次进步的喜悦,承担过我们每一次失败时痛苦的宣泄。他们,陪着我们从十六岁成长到十八岁,分享着每一个人最娇嫩的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时的友谊像一杯苦茶,需要你用几年的时间来细细的品尝。品得太真,你会泪流满面;品得太不经意,你会错失佳境。但请你相信,让你泪流满面的,绝对不是其中的苦涩,而是那份清香带给你的感动。
——在我们自己的故事里,自己就是主人公,很少会发生小说里与朋友生死与共的情节。所以,在同学关系里,更多的时候,你是你,他是他,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万事和睦;关系再不好,也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的关系,就好像橡皮筋一样,太紧了会断,太松了会掉。
——我们都是一群等待火车的孩子,在发动时就注定有人被落下,竞争充斥在我们中间,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得到通往远方的车票……
——我们一起有过舍我其谁,誓夺第一得雄心壮志,我们一起有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我们一起有过“拼搏一死酬知己,正令千秋仰义名”的气魄……
——同学是你人生学习阶段收获的比知识更宝贵的财富,不涉及金钱,不谈及利益,是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眼神,是卸下了所有包袱和面具的真诚,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融……
——我明白,在所有已落幕的青春中,能战胜时光的,只有同学之间的感情与友谊,就算岁月是最大的离间者,都不能打败它。
——那个晚风吹过的甬道,谁扶起了要摔倒的我?那个伤心难过哭泣的时刻,谁拍着我的肩膀说没事?我们一起努力的高三,谁和谁拉钩说要共同进步,一起上同一所大学?……
——许多年后,也许我们会被社会的残酷磨得棱角全无,处事圆滑,我仍会记得我高中时单纯的样子,还有和我一样单纯的你们……
——……后悔当初彼此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就争得面红耳赤;后悔因为一句无所谓的话,而彼此沉默着不说话;后悔因为一次激烈的吵架就彼此冷战一个多星期;如果时光可以过滤,我宁愿过滤掉与你所有的不愉快,只留下欢乐的记忆与画面,但时光不可以过滤,我也不应该后悔,正因为这么多让人难过的往事,才让我更加珍惜这份情谊。
这些语段,从形式上来讲,要么灵活运用比喻、排比等各种修辞,要么句式整散结合,更重要的,是里面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挚情感。可见,语言在我们作文中的重要地位。离开了语言,再高明的立意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文立意范文5
从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新材料作文大体分为以下四类:
一、 寓言故事型
寓言故事型是指材料作文的材料由一则寓言或故事组成,不过它强调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尽可能地丰富,以便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范围。如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立意点拨】 一是读懂材料。作文的寓言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情境,而虚构的情节又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相关。阅读这样一段虚实相间的故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材料意义的提炼,尤其注意材料含义的多向性。上述材料中,可以从“独立思考、援疑质理、寻根究底、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等精神”的角度去立意。二是联想感悟。材料有意地增加了一些细节,有利于展开联想和想象,有助于触动深层思考。比如,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迷信权威、轻信盲从、不肯动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象。由此可以联系的生活实际有很多,比如抢盐潮、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缺什么等。
二、 评论探究型
评论探究型是指从作文题提供材料中引申出对某现象的评论并深入探究。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立意点拨】 对于这类的作文,最关键的是找准主流立意,抓住一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材料中“老师”的总结语是材料的关键句,是整个材料的延伸,明确指引考生应把内容升华,提出现实意义。因此考生可从甲、乙、丙三个学生的观点中选取自己熟悉的角度立意,如公平竞争、坚持原则等。
三、 多元联想型
多元联想型是指提供的材料往往给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往往由一则诗歌或富有诗意的句子组成。如2011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立意点拨】 第一,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仔细分析句子的意境和哲理,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另起话题。二要提炼观点,考生可依据材料,通过联想找出多元的写作角度。如“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可从“理想与现实、平凡与伟大”的角度立意;“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可从“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的角度立意。需要注意的是,从材料中提炼的是观点而不是话题。如有的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话题“情意”,则有偏题之嫌。
四、 并列求同型
并列求同型是指作文题目由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构成,并且材料事例隐含着相同的观点或寓意。如2011年高考大纲卷作文题: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作文立意范文6
材料一:一个初秋的傍晚,一只美丽的蝴蝶从窗户飞进屋里。它不停地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显得惊慌失措,原来它找不到出去的路。他不停的拍打着翅膀,可任凭它左冲右突多少次,也没能飞出房子。最后它耗尽全部力气,奄奄一息地落在了桌上。
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出去,是因为它总是在房间顶部那点位置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一点――低一点的地方就是开着的窗户。
要求在全面理解以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就这则材料而言,怎么来概括它的核心观点呢?先要提炼中心,提炼材料的核心故事。那么,这则材料的中心就可以概括如下:飞进屋子的蝴蝶因为找不到出去的路,耗尽了力气,奄奄一息。许多学生都会作出以上提炼,那么提炼的信息是否准确呢?重点应该放在那?是飞进屋里的蝴蝶?还是奄奄一息的蝴蝶?显然都不是。就这则材料第一段而言,如果还不能明确得出想要的结果,那么第二段则很清楚地告诉了学生:蝴蝶始终在高处飞,才找不到出路的。出题人想要学生关注的不是蝴蝶死了,而是为什么而死的,是对原因的探究,这才应该是学生关注的重点。那么就可以把这则材料概括为:“因为蝴蝶总在房间顶部找出路,不肯往低处飞,结果死了。”这样一概括,这则材料的主旨就明晰起来了,从概括的这个线索出发,学生肯定会想到很多:“如果蝴蝶往低处飞点,不就能活着出去了吗?”物犹如此,那么人呢?当人们面临困境时,是不是也该降低标准寻求出路呢?显然是的。再联系一下现实,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考生就不至于无话可说了。
从抽样调查的作文来看,直接体现出材料中心的题目得分较高,而那些与材料联系不大或者一眼看不出联系的作文题目,得分较低。对一则材料,它存在多个角度,但必然有一个最佳的、最为清晰的角度。分析材料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个最佳结合点。抽象概括材料,即找出材料核心本质的东西,要综合考虑。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针对性,同时联系现实,才会富有时代气息,才会有深度。
下面再以一次作文竞赛中获奖考生的题目,来看一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材料一:面对同样一座美丽的玫瑰园,有人难过地说:“每朵花上面都有讨厌的刺。”有人却微笑着说:“每根刺上都有美丽的花。”其实,每一朵玫瑰都是美丽的,只是目光所及之处不同,心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了。人生也是一座玫瑰园,苦难与欢乐总是相伴相随。
材料二: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靥,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仙女感到陶醉。走了一小段路程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哭?”玫瑰回答:“上苍没有像爱对其他植物那样来爱我。” 仙女继续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上苍给了我刺。” 仙女说:“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要求:在全面理解以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