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溯源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溯源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溯源体系

农产品溯源体系范文1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特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12-02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1]。

1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1.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欧盟专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食品标识与可追溯法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要求在美国国内和外国从事生产、加工、包装或掌握人群或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于2003年12月12日前向该局进行登记,以便进行食品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日本有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包括对食品的生产、经营记录,保证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追溯,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及时追溯到根源,从2001年开始,日本开始试行并推广农产品与食品的追踪系统。

1.2 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很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控制工作提供了保障。此外,农业部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的部分省市区都已经在开发与实施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如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江苏等地[1-2]。

2 主要特点

追溯系统的数据主要来自4个部分,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本情况等介绍;二是农产品生产环境(空气、土壤、水质)等化验信息;三是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管理信息,包括所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信息;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对农产品上市前的检测信息。采用严格的身份验证技术手段,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权威、有效。追溯系统的数据采集必须由具有数据采集资格的人员进行操作,对于所采集的数据进入追溯系统数据库则由质量安全部门进行统一审核。其特点:一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能够唯一准确标志农产品的信息,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标记。二是市、镇、生产基地三级追溯系统应达到实时连接与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的随时监督与管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时准确反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方面可以省去人工处理检测结果,避免人为将数据修改,保证检测结果和追溯结果的准确、公正和有效;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实施动态监控和直接获取检测、追溯数据。三是追溯系统可以满足当前农产品安全发展的急迫需要,为农产品上市前、流通和消费期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满足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农产品的信息的要求。从技术上保证所购买的农产品是经过产品质量部门检测的产品,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能够根据追溯系统追溯事故根源及相关责任人员,从而可以做到明白消费、安全消费的社会要求。四是可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和控制,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有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安全生产,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功能。五是满足农产品合格上市的要求,具有追溯功能的农产品不仅可以在进入国内市场上增加安全保障体系,而且满足当前国际形势对食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拓市场,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

3 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追溯难度较大

目前,农产品的信息追溯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们在对农产品进行销售时并不提供其相关的产品信息,使得处于供应链中下游的销售者和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上追溯。

3.2 信息真实性缺乏监控

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保证农产品信息录入的真实有效性。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录入的信息进行有效监管,信息的录入真实性仅靠工作人员的诚信和自律,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追溯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系统不兼容,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各个地区都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建立了不同的追溯系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建立的追溯系统不能够互相兼容,不利于信息的追溯与政府部门的监管,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3]。

4 建议

4.1 加强指导,提高信息传递意识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宣传力度,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信息传递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在进行农产品销售时附上该产品真实有效的生产信息,为日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提供信息源。

4.2 整合资源,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虽然目前各个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不同,但是其基本结构大同小异。因此,可对这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建立1个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分拨中心,将各地、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信息均录入,使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能在网上查询到农产品的信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

4.3 强化质量,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

通过科技立项、拨付专项资金等方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开发、研制和整合,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要加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训,既要培养一批能准确把握体系建设要点、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人才队伍,又要形成一批能掌握追溯信息技术要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专业人才队伍[4-6]。

4.4 完善制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法律依据

尽快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明确追溯管理职责,界定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追溯信息的核查,针对提供虚假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以保障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档案记录、包装标识、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3]。

4.5 推行编码,推广农产品产地编码溯源制度

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溯源制度,实现产品安全信息的可溯源管理,实现快速定位、快速跟踪、快速反应,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安全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2,7-9]。

5 参考文献

[1] 高云峰,任萃文.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研究现状[J].饲料博览,2011(4):19.

[2] 陈松,钱永忠,王为民,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与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1):50-52.

[3] 阮桂丽,赵爱鸿,王黎,等.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73-75.

[4] 刘俊华,金海水.国外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的现状和启示[J].物流技术,2009(11):251-253.

[5] 周琼,曾玉荣,翁伯琦,等.台湾畜禽产品履历制度及其对福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9(4):42-46.

[6] 方海.国外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 张利国.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23(5):53-56.

农产品溯源体系范文2

[关键词] 农村;电商;农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84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150- 02

0 引 言

总书记考察农村时提出要实现2020年的如期脱贫,农村是实现脱贫的主战场,通过精准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等方式的有效手段。农产品是农村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商品。在农业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农村电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可用途径。本文将从农民思想观念的引导,社会动员,IT系统开发、物流、保鲜技术研发、金融保障和溯源系统等发面探讨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

1 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改革开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力低,使得农业的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我国的农业都是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增长,这一时期消除饥饿,保证人民的温饱是主要发展目标。这一时期农业产出很低,农民收入也很低,农业基本处在“靠天收”的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生产力逐步提高,同时,由于国家工业助力农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业产值逐步升高,这是由于着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的结果,导致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受到危害。特别是近年来,国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健康观念发生转变,对食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更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基于时代和市场的转变,我们需要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的追求数量向追求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差异化转变,农村电商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追求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差异化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

2 社会动员

社会动员需要政府的主动参与、引导,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农村电商。社会动员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样有利于统一农民思想,从而协调电商的行动,进而整合资源、推进农村的发展。譬如农民的农闲时间有5个月之久,以往,在农闲时节,农民要么背井离乡的出去打工,要么就呆在家里晒太阳、看电视、打麻将、唠家常。因此政府需要及时动员农民参与到农村电商的建设中来。在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通过社会动员能够有效的使得各阶层参与的农村的建设中来,比如说引入风险投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这些人员也是发展农村电商的有效力量。

3 IT系统

互联网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在此基础上“互联网+”的概念也逐渐兴起,农村发展电商是“互联网+农产品”,使农产品进入到互联网领域,让农产品信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到国内消费者,甚至是国外消费者领域。因此,农村电商是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有力展现。其中,要积极发展新生代农民,新生代农民受到过系统化的素质教育,其文化知识、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在面对IT系统时能够更快的接受和掌握,因此在推广农村电商的时候,要注意利用新生代农民的力量,培训新生代农民的IT系统知识,这样方便农村电商系统的维护。通过将农村电商引入到新生代农民团体,可以使双方都在发展中受益。

4 技术研发

农村电商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了买卖双方的零距离,但是商品的传递却难以实现物理上的零距离。因为农产品是鲜活产品,在农产品由农田向餐桌的传运过程中,农产品保鲜技术和物流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农产品保鲜技术和物流体系是一个整体,不能区别对待,农产品的保鲜主要包括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化学保鲜是通过化学试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延长农产品的鲜活期和货架期,其缺点是容易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物理保鲜是指通过改变农产品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条件达到保险的目的。这两种保鲜技术是融入到物流体系中的,因此,为保证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还需要进行在物流体系、物理保鲜、化学保鲜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出适合不同农产品的物流和保鲜技术体系。

5 金融保障

“农业靠天收”讲的是从事农业劳动的风险,虽然大量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保证了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但是,农产品市场还是有一定风险存在的,如何降低这种风险,是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又一课题,笔者认为在农产品的生产种植、加工、运输过程中引入保险业务,降低农民从事电商活动的风险是保障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是农业,金融在养殖业的发展相对快速一些,别入对于生猪养殖的农业保险已经发展很快,而对于种植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农业保险快速介入,分担其中风险,这需要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进行。

6 溯源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话题永远也不会过时,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建立农产品的溯源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可追溯性。通过溯源消费者可以及时掌握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在农村电商日益发展扩大的今天,如何在你发展农村电商我也发展农村电商的商场、战场中实现突围,溯源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洪荒之力”。

农产品溯源体系范文3

关键词:区块链;物联网;农销生态系统;智能合约

1三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正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三大问题出现在农业生产、流通与消费方面。

1.1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环境下,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3]的问题日益明显,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由总量不足所引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是简单的“调结构”和“去库存”[4]。一方面大部分的农民因为不知道地里种什么收益高而觉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有效抵押物且现阶段征信机构存在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信息调取成本高等问题,农户难以筹集生产所需资金[5]。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收益持续下降,使得农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减弱。

1.2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农产品流通实质上是农产品从生产地流通到销地或消费者的过程。农产品流通是否高效安全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也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关系着农产品能否有效实现自身价值,最终影响农村市场的繁荣程度。农产品具有地域性、季节性与时效性,但在我国当前环境下,尤其是在生鲜产品方面,流通成本高但效率低,冷链物流设施与技术落后,损失率往往达到25%~30%[6],农产品无法有效实现保值增值,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反过来也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1.3消费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产品溯源虽然自古就有,但时至今日其发展也不甚全面。当前我国主要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农业部、工信部、商务部等国家部门与各大商家平台对可追溯性产品的支持程度有着明显差异;因为信息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追溯软硬件的缺失,我国的消费者目前尚不能有效迅速的获取产品相关信息;因为存在“中心化”的问题,生产销售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公开透明,消费者信心仍旧不足。

2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区块链技术

2.1区块链原理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2008年由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的学者在密码学邮件组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区块链是一个利用共识机制、密码学原理、智能合约等技术的分布式数据账本,是一种通过去中心化、可信的方式构造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模型[7]。

2.2区块链的安全机制

为搭建一个新型而又真实可靠的农业生态系统,规模化地实现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利用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本身拥有的数据加密、信息可溯源、分布式储存等特点,很好地解决现代农业发展所遇到的三大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首先在数据加密方面,区块链中的数据以哈希值的方式存在,每一个关键字只有一个散列地址与之对应,更改一小部分就会导致随后的哈希值产生巨大变化,提高了篡改数据的难度[8];而数字签名技术常与哈希函数一起进行数据加密,采用两对非对称密钥,双重加密认证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可信任性。应用于生态体系中产生新的智能合约能很好的解决农户贷款难等信用问题。在可溯源性方面上区块链是由各个区块依据时间顺序链式排列,新的节点信息加入链式结构中,必须经过已存在所有节点的共识性验证来实现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经过验证的节点获得权限后在区块头添加时间戳,时序结构和录入时间戳等技术为实现追本溯源提供了理论性基础[9]。它使得在该生态体系中,任何一方都能迅速地获得关于产品的有效信息,降低溯源追责难度的同时大幅提高公信力,提升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再者,在分布式存储这一特性下,区块链结构在每个区块间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每个区块的平等化对待,保证其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10],各个环节同步记账防止篡改,用于生态体系中可以将生产方、运输方、经销商、消费者组织起来共同记录,利用相互之间的利益不相容机制形成制衡,杜绝恶意压价、抬价等行为出现并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3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农业生态体系模式架构

3.1生产方面

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上,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因为缺乏妥善的信用抵押机制,农民贷款整体上比较困难;而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经营者需要承担农产品滞销、自然灾害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但时至今日农业保险仍然面临品种少、覆盖范围低、赔付过程复杂,周期长等问题,农产品生产者的权益无法保障,农户生产积极性低。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理念建立起多方担保的农业信贷支农模式,以区块链为载体,超出地域甚至国家的局限,在互联网上发挥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高效率、低成本、信息完整透明、数据准确安全的作用。信贷用户的每一笔交易都将被追加到区块链账本上,担保方与信贷用户都被允许了解其信息,与传统信贷不同,区块链技术下的信贷模式以信息抵押代替传统的物资抵押,申请贷款时不再依赖银行、征信公司或者中介机构提供的信用证明,调取区块链的相应信用信息并签署智能合约即可申请。征信数据获取后引入区块数据层区块中进行非对称加密,对每个信贷用户的身份进行标识认证,依其去中心化特性将用户信息公开透明化,其精密的加密技术提高了造假的成本,使得数据难以篡改,攻破传统信贷模式的时间、空间与资金的约束,保证农产品生产者与担保方信息传递。同理,应用于保险方面,因为智能合约具有自治、去中心化的特征,一旦检测到农业灾害,合约便会自动启动,赔付流程为智能评估、验证、赔款,使得流程简化而效率提高。

3.2流通方面

与其他物流不同,农产品物流的地域性与时效性更加明显,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在现有的供应模式中,区块链技术将有助于其优化与改造。借助物联网运行机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上将有助于解决流通过程中频发的难题。在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由物联网相关监控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并将数据实时传入区块里进行加密存储,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若出现异样情况,整个区块链因其共识机制收到相关预警,有助于及时止损。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运维成本有重要意义。

3.3销售方面

在传统的农销模式下,买卖双方以及农产品销售商和农产种植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经销者有可靠的数据评估农户提供的农产品,消费者无从溯源、无法知晓所购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生产的信任度降低。将区块链技术引进农业销售则可以有效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零售终端的全过程信息查询,达到质量安全追溯的目的。在农产品溯源链中,相关用户进行注册后信息存入区块中获取相关授权和认证,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的同时也会授权获得密钥进入区块链实现追溯数据查询,保证溯源架构体系的参与者可以进去区块链了解节点内信息。在每一节点上录入产品种植、流通、销售等全部信息,依靠不对称加密和数学算法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可靠性。此过程也将保证相关监管部门在更高授权中对数据的随时查询,如若出现不实信息,则可顺着区块链链条进行纠责。而采购商通过种植过程以及大数据分析,选择信任的农户,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农产品溯源体系范文4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较低,法律意识不强

生产者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够;个别生产者经济利益至上,为使利益最大化,违规生产,不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竭力降低成本,使用见效快、高毒高残留农药,施药未过间隔期就上市销售。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和配套设施薄弱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健全。经费不足,技术手段落后,检测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检测项目和参数要求。

1.3 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农业投入品强制认证和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督抽查制度,因此对农产品质量监控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约束手段。对单个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初级农产品实施市场准入的监管等还难以有效到位。

2 措施

以完善体系、建立制度、强化监管和加强宣传为重点,全面建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消费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和质量溯源,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 在技术培训方面

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

2.2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产品生产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引导农民联户生产,规模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标准,打造优势品牌。为避免产销脱节现象,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超对接 。

2.3 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从源头抓起,实现从以生产领域监管为主,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对生产、经营、加工、流通环节国家规定的禁用、限用农药、肥料进行检查,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安全。

2.4 大力宣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广泛深入宣传,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加强法制法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法律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目标,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通过媒体报道等不断提高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2.5 优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资源的配置

成立农业检测和农业执法两支队伍,争取资金,引进人才,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强化了检测与监管职能,通过不断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和配置先进仪器以增加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水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了检测检验网络的建设,加强了县、乡检测快速检测站和产地速测点的建设。

2.6 重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农产品溯源体系范文5

关键词:有机RFID;农产品;溯源;成本低廉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1-00-04

0 引 言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最初是20世纪90年代末欧盟为了解决“疯牛病”问题,逐步由政府提出建立并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GMP(“良好作业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为根本,食品链相关组织(包括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公司和组织)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颁布的“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作为组织的核心管理要素,明确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对食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环节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向上追溯和向下跟踪的“双向”管理,并在超市类似ATM机系统的专门硬件上进行信息共享,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即可通过扫描食品标签上的追溯码在网上查询该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从而明确相应法律责任的事故方。

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可通过食品溯源专用硬件设备,在食品流通、供应、消费、库存等各环节中进行信息收集、信息记录以及信息交换等操作,方便市场中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这种食品安全和食品行业自律行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

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至今,互联网高度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的交流与发展。但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早些年的“三鹿事件”让公众对民族品牌出现信任危机,“地沟油事件”又引起了公众对餐饮业的斥责与不安……如何向公众确保食品安全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还引起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注意,目前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焦点问题。

农产品具有的信任特性决定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实施的必要性。信任产品特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后,没有能力了解农产品相关的生产信息和物流信息,如使用农药剂量,物流仓储信息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也属于信任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食品信息被生产商和经销商掌控,消费者并不知道,因此也从根本上造成了两者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信任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建立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除了消费者对生产商及经销商的“信任危机”,同时在系统的监督下建立企业间的优胜劣汰机制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认识计算和智能控制技术、纳米技术、网络融合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为追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1 具有农产品商品特征的追溯码编码

在国际上,EAN・UCC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商品的追溯码编码和条码表示中,将商品名称、产地、价格、规格等信息进行处理并储存在编码中。EAN・UCC系统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AA)共同建立的全球统一商品标识系统。消费者可以在销售终端通过POS自动销售系统查看食品链在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信息。

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地域性、鲜活性、种类性等特点,因此设计农产品商品追溯编码时要将农产品的产地、种类、等级、生产日期作为特征编码考虑进去。

国内现有的追溯码编码系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编码长度不够短、数据加密性不强、实时追溯信息不畅等。而杨信廷等科研学者提出在设计农产品追溯码时采用26数字加密信息,并将位置码、产品码、生产日期码、认证类型码、多重校验码相结合,食品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实时追溯至出问题的生产环节。将追溯码编码与Google Earth地图相结合,在可视化图形结合方面创新发展,这对于解决目前追溯码编码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2 农产品商品利用有机RFID标签追溯

追溯码的信息载体是产品标识,那么标识技术又有哪些不同呢?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的追溯码――二维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1]。

2.2.1 二维条码技术

二维条码技术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印刷、光传感等操作,将食品质量信息及数据加密转化存储于二维条形码标签上,建立了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扫码可将二维条码附带的数据提取出来,并进一步转化成追溯所需的信息。条码存储信息上条码呈现高密度、大容量、支持数据加密技术等特点,在编码范围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条码本身的符号形状可变,可大大提高其适用性。但条形码只能用人力在可见的小范围内使用扫描器进行近距离特定方向的读取,无法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目前农产品市场使用的二维条码需要消费者通过扫描才能知道该产品来自于哪个企业,而消费者却无法得知农产品具体的产地、用药、施肥等生产信息。

2.2.2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2]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传输特性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并提取相关信息[3]。该技术具有多个标识,可以在任意方向远距离识别标签附带的信息,重复利用性好,防尘、防水、耐腐蚀性强。RFID标签通过对农产品的产地、种类、规格、生产日期、所在位置等信息数据进行加密编程[4],以保证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知情权。

RFID系统由RFID标签、RFID阅读器及应用支持软件三部分组成。RFID标签[5]由芯片和天线组成,芯片部分通过复杂的IC工艺在硅片上制备出来。每一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

无机RFID标签的高昂成本一直制约着该标签的大规模应用[6](RFID标签的成本大约为每枚0.2美元以上)。有机RFID标签则采用印刷电子技术,将IC电路通过机薄膜晶体管制备(DTFT)在低廉的塑料基底上。用金属和有机墨水在塑料基底上形成芯片和天线。

在实际操作中,在被标识物体上附有有机RFID标签,当被标识物体进入阅读区或工作区时,阅读器会以远距离非接触的方式自动识别有机RFID标签编码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自动化识别,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机RFID标签具有低成本、简化制作流程等特点,可以制成随意粘贴的柔性薄电子标签。

有机RFID标签的工作原理、读取速度、读取距离等和无机 RFID 特点一致,其区别在于两者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好多公司都看好有机RFID市场,纷纷加大对其的研究投入,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5年、2006年,PolyIC、Philips先后宣布他们已经通过印刷+光刻的技术制备出了工作在13.6 MHz的有机RFID标签[7]。二维条码、有机RFID、无机RFID标签的比较见表1所列。

由表1可知,在成本和易用性方面,有机RFID标签和二维条码标签都具有成本低廉且方便易用的特点。在环境适用性、读取方向以及读取距离方面,有机RFID标签和无机RFID标签具有防尘防水、耐腐蚀、远距离任意方向读取的特点。如果商品需要贴有机RFID标签,那么物流运输、仓储、POS(Point of Sale,POS)以及超市不能要求标签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由此看来,有机RFID在读取速度、信息容量、重复使用、使用寿命上虽不如无机RFID标签,但也能满足商品对标签的要求。这为有机RFID标签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可能。

3 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3.1 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及信息模型

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系统[7]包括种植场运输物流加工生产物流仓储超市消费者的顺序流程和从消费者超市物流仓储加工生产运输物流种植场的追溯过程,其构成了整个食品安全的溯源流程。下面是不同的生产环节以及与之匹配的信息。

(1)种植场:种植场基本信息、肥料信息、用药信息、生长信息及转入转出信息。

(2)物流运输:物流企业基本信息与运输起止位置及时间。

(3)生产加工:加工企业基本信息、加工前基本信息、加工成品后基本信息及转入转出信息。

(4)物流仓储:仓储企业基本信息、运输起止位置、时间、温度信息、湿度信息等。

(5)在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对每个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标签技术对其标识,可以实现从餐桌到种植场的全程追溯,从而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2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基本框架

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的每个生产环节对信息录入以及追溯的要求不同,信息量大且复杂,仅依靠追溯信息和标签很难解决,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食品安全数据中心,采用标签和数据中心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满足追溯系统的要求。农产品食品追溯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在种植场上,管理人员每天都要详细记录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及使用频率和剂量,待农产品成熟上市时,管理人员就把相关信息上传到“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消费者在服务终端硬件上可以依据相关标签的追溯码信息全面清晰地追溯到生产环节每一步的录入信息。

消费者在类似ATM机终端上可凭借信息标签清楚查看食品的产地、种植时间、营养成分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种类,包括种子信息和日常种植的照片。

在物流运输管理平台、生产加工管理平台和种植场管理平台等将类似的数据汇集处理,然后上传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最终由消费者在超市终端查询。

在整个农产品食品追溯框架中需要政府建立自动食品安全监测平台[8],并设置专门机构对追溯系统涉及的种植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进行监督。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录入的信息都要通过相应的管理平台将产品信息汇集到“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消费者可以在公告查询系统根据标签附带的追溯码信息在“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查询到该产品生产环节的所有信息。一旦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对农产品的向上追溯和向下追踪,从而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事故方。

4 有机RFID标签在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

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具有多个生产环节,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且从餐桌到消费者的生产链也很复杂。同时,中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科技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整个生产链环节全部使用电子标签还不现实[9],因此农产品食品安全系统中的6个环节应结合标签技术的不同特点去选择标签。

4.1 种植场

农产品种植后,种植场管理平台会根据种植过程中农产品的批次、肥料、农药等情况,在种植场管理平台生成唯一的“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在管理平台上录入农产品的个体信息库并传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由于农产品个体的信息量比较大,而且在信息录入环节需要逐个登记农产品的标签,因此在种植环节适合采用RFID作为“农产品生产标识码”的载体。“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在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有唯一的RFID标签与其对应。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和市场流通时间均低于一年,故采用有机RFID标签比较适合,该标签不仅信息数据加密性强,还降低了成本。

4.2 物流运输

物流企业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将农产品涉及的生产和物流信息通过物流运输管理平台传输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无机RFID标签适用于物流运输时间超过一年的情况,有机RFID标签适用于物流运输时间低于一年的情况。

4.3 生产加工

生产加工企业存在若干生产环节,可根据对农产品的加工过程进行流水线式监控,将每个生产环节的处理信息及时录入生产加工管理平台,并上传到食品安全追溯中心。即对生产加工过程生成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和“农产品生产标识码”进行登记,并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此时“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成为农产品唯一的标识。通过“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可以追溯到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可以追溯加工后的农产品,实现了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部信息的全面追溯。

因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后,需要标签数量相对较多,采用无机RFID标签不仅在成本上负担极大,在农产品跟踪管理上也只能分批次进行。有机RFID标签或者二维条码应用在这个环节很合适。但由于二维条码在运输过程中易受到污染等原因,有机RFID标签所具有的环境适用性及其读取方式更适合本环节 [10]。

4.4 物流仓储

基于4.3的分析,在物流仓储环节采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进行信息数据的管理。通过管理平台向信息中心汇总物流基本信息,仓储基本信息,多个时间节点的物流温度、仓储温度等信息,实现农产品在物流仓储环境的个体化管理过程。物流基本信息、仓储基本信息、实时物流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在管理平台进行统计整理,最后上传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物流仓储环节实现了农产品在物流仓储转换的个体化管理。

4.5 超市

在超市出售农产品时,有机RFID标签标识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在超市的管理平台被读取,生成一个对应的“用户标识码”。“用户标识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在数据中心登记上传,两者之间有唯一的对应关系。使用标签上的“用户标识码”的农产品基数大,采用二维条码或者有机RFID标签比无机RFID标签成本低。超市是否使用二维条码或有机RFID标签还需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和超市的具体配置来确定,两者在理论上没有差异。

4.6 消费者

超市向消费者提供二维条码或有机RFID标签,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共查询系统查询到产品的“用户标识码”。通过“用户标识码”可以查到超市的信息,进一步追踪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可以追溯到农产品的加工与仓储信息,进一步追溯到农产品的“农产品生产标识码”。通过“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可以查询到农产品的批次、肥料、农药等信息。通过终端,消费者可以追溯到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

根据农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标签技术。标签技术和溯源环节的适配如表2所列。

5 结 语

在成本和易用性方面,有机RFID标签具有二维条码标签成本低廉且方便易用的特点。在环境适用性、读取方向以及读取距离方面,有机RFID标签具有无机RFID标签防尘防水、耐腐蚀、远距离任意方向读取的特点。尽管有机RFID标签在读取速度、信息容量、重复使用率、使用寿命方面不如无机RFID标签,但并非在农产品食品溯源系统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这些特性。这为有机RFID标签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可能。

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主要环节包括种植场、运输物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超市和消费者6个环节,应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标签技术。种植周期较短的农产品可使用有机RFID标签代替无机RFID标签,而在超市可选择性使用有机RFID或二维标签。引入溯源过程的有机RFID标签不但大大降低了农产品食品的溯源成本,还可以加快农产品食品溯源技术在实际中的普及与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平祥,巫远媚,胡月明,等.RFID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读取率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132-136.

[2]黄锋,郝鹏,吴华瑞.RFID 中间件在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2):177-181.

[3]任守纲,徐焕良,黎安,等.基于RFID/GIS物联网的肉品跟踪及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229-235.

[4]谭民,刘禹,曾隽芳.RFID技术系统工程及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张姝楠,郭波莉,潘家荣.RFID技术在食品全程跟踪与追溯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9):148-151.

[6]胡心怡.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76-77.

[7]田雪雁,徐征,赵谡玲,等.有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8,33(4):277-280.

[8]程雪,周修理,李艳军.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动物食品溯源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0):140-144.

农产品溯源体系范文6

【关键词】 水果行业 标准化 互联网

一、前言

多年来,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多且利益分配不合理、流通链条过长等因素,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难买贵、产品质量、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过大等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连续多年出现的水果滞销,“果农卖不掉、市民买不起”的怪圈一再出现,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重构水果流通的产业链,构筑新的水果交易模式,同时,还需各级政府“有形之手”发力,强化农业组织化水平、缩短流通链条。

二、传统行业市场状况

我国水果流通明显存在环节太多、链条过长的问题。一般来说,在中国,水果由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大概需要以下几步:大量分散的种植户――农村经纪人――一级批发商或者商――二级批发商、超市供货商及农贸市场零售商――消费者。数据显示,通过这种渠道销售的水果数量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其他则有生产者食用及其它渠道供应。水果在运送到批发市场后,需要缴纳进场费、摊位费、人员费等一系列费用。在零售环节,依然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摊位费、工商管理费等十几种费用。而对于上游的种植农户来说,由于水果保鲜期等原因,必须要将水果在一定时间内尽快卖掉,造成水果集中上市,形成了“卖贱”的现象。由此可见,中国水果市场流通模式急需发生改变。必须加强上游的农户、中游的经销商和批发市场、下游的超市前后产业链的延伸和接。

三、现今行业市场状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水果市场处于由温饱型向安全、营养型转换的时期。但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水果的认知度还停留在味觉感知阶段,在安全与营养的认知上还比较缺乏。

安全、营养水果市场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互联网的出现,让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更便捷。市场培育期缩短,安全、营养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时代即将到来,最佳适生区农产品作为农产品安全、营养、美味的代名词,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四、互联网时代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营销的应用

网络营销在水果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持,借助水果行业网站和企业网站,实现双向的信息流。即:水果的生产、流通、加工等企业和果农通过网络及时和获取相关的商品供求及服务信息。在此基础上,以B2B为主要形式,实现网上营销、洽谈,网下成交、支付。

(二)我国开展水果有机栽培的优势

我国的有机果品需求市场前景是巨大的。一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人民有能力支付较高价格的有机水果消费;二是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使真正健康的有机水果有着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三是对于有机果品生产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三)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果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特别是黄河故道地区已形成规模优势,果品贮藏、加工业更是有了长足进步。水果从育种育苗到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基地的建设、龙头的壮大、贮藏加工设施的完善、种质资源的贮备、栽培管理技术的集成都为水果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行业发展愿景

(一)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建立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更新发生革命性的转变,交互性极大增强,水果销售行业也面临革命性转变――由传统水果销售向互联网时代下现代的水果销售模式转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水果行业应致力于建立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即改变目前的水果市场现状,重构水果流通的产业链,构筑新的水果流通模式――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3]。

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以互联网为媒介,精确定位水果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到进入千家万户。在生产上,可以追溯到水果的产地、产量、种植户、以及农药残留量;在流通上,可以追溯水果包装加工、存储和运输的时间,也可以强化农业组织化水平,并最终形成水果流通的标准化。

(二)水果流通的标准化建立

目前,水果流通的标准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传统水果销售行业商家只专注于盈利,没有切实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前期无收益或亏损的水果流通标准化体系。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果流通标准化的日程是可以预见。水果流通标准化可以以互联网的大众化的契机 逐步建立。

水果流通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果的生产标准化,从产品的产地选择、品质、外观方面进行分级,进行市场准入,最终建立市场分类标准;二是水果流通环节标准化,从产品的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和规范。

(三)大数据指导生产和销售

水果销售行业是面向用户的行业,传统水果销售以人工为主,工作繁重,效率较低。互联网时代下的水果零售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点击量跟踪用个体用户的行为,更新其偏好,研究其消费习惯,并实时模仿其可能的行为,精确把握市场流向,对进行市场准确定位。

(四)果农享受水果溯源体系和流通标准化红利

传统水果销售行业各个环节相互脱节,未形成一个有机链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容易形成滞后性。当前,水果产品一体化供应链并未形成,果农被隔离在水果产品商业环节之外,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同时,过多的经销环节产生的高额费用却由消费者来买单。长此以往,则会造成农产品源头萎缩,以至损害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 林瑞海,陈超波,周潇颖.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水果行业品牌营销体系构建[J]. 商场现代化,2015,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