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种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种植

农业种植范文1

关键词:农业种植;各种因素;结构

在农业种植中,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因素都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我国农业精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新兴技术,是每一个农业种植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农业种植各因素造成的农业生态问题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化肥药物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栽培技术使用不但导致土壤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在农业种植了出现了生态污染的问题。在农业种植中,一些化学药品过渡使用,如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过渡使用会造成生态污染,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农业生产力不断衰退,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农药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僵化的现象,导致农业种植中,农作物营养成分流失严重。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在农业种植中,各因素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给我国农业的成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运用不合理,给我国农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增加农业的生产负担,最终会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长期这样下去会削弱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竞争实力。同时还会影响到我国的食品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发展农业的可持续。

二、现阶段,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对土壤利用不合理,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表现在土壤僵化,土壤僵化会导致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缺乏营养;肥料使用的过度会破坏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化不断的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导致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农业植物的经济的效益,使粮食安全生产受到了威胁。

三、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的产量上来了但是土壤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植物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没有化肥的植物是无法长好,没有农药植物也不能长好。在这种情况下,资金花费的越来越多。植物的产量却没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土壤僵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促进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作用。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结构的载体。使僵化的土壤形成颗粒状态。要增加土壤的胶体含量,还需要人工进行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阳离子对土壤进行调剂。为了使各种物质得到充分混合发生反应,使土壤形成颗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功能,使僵硬的土壤变得松散,要采用合理的化学技术。最后要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增加调节功能。

四、农业植物中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农业种植者也需要采用一定的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农业种植者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要采用农作物代谢途径,可以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营养。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增强植物抗旱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给提供特殊的营养时要加化学物质。使土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要确保农作物的代谢能正常的进行。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免疫物质。才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实现农作物健康绿色的生长环境。

五、依靠科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采用良种配套法,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土壤、肥料等方面入手。优质高效的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现农作物的潜力。

2.提高农业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灌区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田的稳定性,以农田的建设为主,提高农作物的抵抗灾害的能力。同时要不断改善土壤的质量,通过有机肥料,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六、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植物的保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就必须充分利用营养因素对植物进行保健,为植物的生长代谢提供有效的途径。

2.土壤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要使土壤质量得到优化,就必须改善土壤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

农业种植范文2

一、乐居乡农业发展概况

乐居乡地处洒渔坝子中部,滇字1号工程渔洞水库大坝前,距城区18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101个村民小组,人口28598人。全乡国土面积84.57平方公里,耕地17768亩,其中旱地10068亩,水田7700亩,人均耕地0.64亩。辖区内除新河村二半山区外,4个坝区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个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乡镇。长期以来种植业收入一直占农民收入的60%左右。因此,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使我乡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使乐居乡一直成为市、区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乡的传统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瓶颈。因此,乡党委政府认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加农业扶持资金投入,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关键。

二、乐居乡农业种植发展具体规划及扶持资金概算

〈一〉苹果生产

乐居乡现有苹果面积8000亩,通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果农管理水平和果园收入都得到了较快提高,但由于大部分果农的科技意识低,管理水平落后,低产果园面积较大,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致使亩产量不高,果品档次低,亩收入低或增产不增收。因此,要提高苹果单产,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必须加大对4000亩低产果园的改造力度,改于以下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冬季整形修剪;加强灌水;(4)进行人工或壁蜂授粉;(5)加大疏花疏果力度;(6)普及果实套袋;(7)加强夏季修剪;(8)进行配方施肥;(9)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10)进行果园种草;(11)铺设反光膜等。主要技术实施扶持资金概算为:

1、技术培训:计划全乡培训25期,共培训果农4000人次,需要扶持资金5万元。

2、壁蜂授粉:计划推广壁蜂授粉技术500亩,每亩补助果农40元(实际成本70元),需金费2万元。

3、果实套袋:计划4000亩果实套袋2千万个,每个补助果农0.03元,需金费60万元。

4、配方施肥:计划4000亩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钾肥项目,每亩补助果农20元,需金费8万元。

5、推广银色反光膜:计划示范1000亩反光膜,每亩成本费350元,每亩补助果农100元,需金费10万元。

以上项目共需扶持资金85万元。

(二)水稻生产

乐居乡现有水稻种植面积7700亩,制约水稻增产的因素主要是施用钾肥及微肥不足,水稻稻瘟病及8月低温,因此,排除自然因素不可抗拒外,必须进行配方施肥增施钾肥项目和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年计划实施增施钾肥项目2000亩,每亩补助农户20元,需金费4万元。技术培训费1万元,合计5万元。

(三)玉米生产

乐居乡常年种植玉米8000亩,主要以玉米套马铃薯2:2种植,制约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常规点种,叶向杂乱,光合作用差。因此,全年计划推广玉米单株定向种植2000亩,实行每亩补助农户20元种子费,需金费4万元,技术培训费1万元,合计5万元。

(四)马铃薯生产

乐居乡常年种植马铃薯9000亩,以玉米套种为主,净种为辅,当前制约马铃薯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品种老化,高淀粉品种缺乏,钾肥施用不足,病害发生严重等。对此,近年乐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满足威力淀粉加工厂对高淀粉马铃薯的需求,在市农科所的帮助下,积极从省农科院引进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云薯101、ya0.3---7、ya63----6、99---12---2,在本乡新河村试种及推广,今年已扩繁云薯201、ya---0.3---7两品种30亩。因此,年全乡马铃薯的发展规划为:扩繁云薯201、ya03----7300亩,每亩补助农户60元,需金费1.8万元,建高规格垄作马铃薯生产基地3000亩,每亩补助农户增施钾肥30元,需金费9万元,技术培训费2万元,三项合计共需扶持金费12.8万元。

(五)蔬菜生产

农业种植范文3

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利用’SN识别污染来源的报道,同时结合其他的同位素来研究稍酸盐的循环、迁移、混合等过程。MeLay和or吧enl71研究指出,较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主要与化肥施用量较高的蔬菜种植有关,蔬菜种植区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粮食作物种植区或城市区域。国外在对土壤稍态氮淋失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在土壤硝化作用、硝态氮淋失条件、硝态氮移动力学与数学模型以及硝态氮淋失的防治和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l8]。土壤稍态氮迁移转化规律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泛关注19川。不同种植条件下土壤稍态氮的渗漏特征呈现不同变化趋势,主要受降雨灌溉和施肥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硝态氮淋失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随着雨量增多和雨强增大,氮素的淋失量和迁移强度也相应增加。这部分硝态氮是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最终只能引起农田氮素的大量淋失,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于不同的施肥种类,通常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淋溶损失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硝态氮、亚硝态氮、按态氮、有机氮。渗漏水中氮的浓度与土壤中氮素的淋失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51。农业集约化种植程度高,施肥频率高,施肥量大,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农田氮素的损失,也对地下水的污染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评估农业集约化种植氮素流失途径及其行为特征,特别是评估硝态氮淋溶损失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防治水污染、制定流域最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定位监测分析,阐明了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土壤硝态氮变化趋势,建立了土壤硝态氮浓度和地下水稍态氮浓度响应关系,为农业集约化种植区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和优化田间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江阴市典型农业集约化种植区为研究对象。江阴市2000年后农业生产中年化肥使用总量达56000多t,农药使用总量达1000多t,每亩耕地平均年投入量分别比上世纪50年代增加8倍和20倍。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如大量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基地和水果基地的建设,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化肥使用量的增加等使得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不仅直接导致部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下降,而且土壤质量的恶化又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选取了3种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磺土镇葡萄种植园、西石桥镇东支蔬菜基地、西石桥镇常规种植区。在研究区域3种不同种植方式采样点,分布着3种不同的水稻土。综合考虑土壤质地和种植作物,划分5个土壤剖面,布置3个地下水观测井,分别位于葡萄种植园、东支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的实验农田内。3种土样的分层按照平均分层法分为:0一20、20一40、40一60、60一80、80一100cm总共为5层。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采用集约化统一管理,常规种植区按当地农事习惯施肥和灌溉。

1.2土壤基本性质测定

土壤体积质量(容重)用环刀法测定;土壤质地用吸管法测定;土壤基本性质测定和室内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进行测定。表!列出了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结果。

1.3土壤硝态氮运移监测方案

在监测期内,每隔15天在上述每个典型种植区内沿“S”形路线随机选取5点,用土钻按0一20、20一40、40一60、60一80、80一100。m间隔,分5个层次采集O一100cm剖面的土壤样品。采集时在每块样地应多采些混合土样,剔除土样中含的根茬等杂物,将每个种植区的同一层次各样点土样混合均匀后装入密封袋中标记,随即放入冰盒密封保存。由于每个地区种植的作物不同,其中葡萄种植园的采样点选在行内两葡萄植株间,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采样点则选在作物种植的行间。土壤溶液渗滤管是用直径为3cm的塑料离心管制作。在管壁上等距离(1cm)打直径约2mm的小孔,外部用300目的尼龙布缠裹3层后扎紧,阻止土壤颗粒进入,离心管上部有橡皮塞封口,将硬质塑料细管(直径约3mm)一端穿过橡皮塞插入离心管底部,别一端露出地表供其抽取滤液。在3种农业种植方式农田利用安装PVC地下水管取样井的办法设置地下水收集点,进行浅层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动态监测,在作物生长期间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每周)采集水样。土壤硝态氮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将采集后预留的土样风干后过1mm筛,称取59土壤样品,然后加入1mol/LKCI溶液浸提,震荡6Omin,过滤后上清液放入一4℃冰箱中保存,采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浸提液中稍态氮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土壤剖面硝态氮动态变化与降雨灌溉的响应关系

大多数作物的根系不发达,属于浅根作物,对水肥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因此经常性的灌溉对保证作物的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次追肥和频繁灌水是传统作物种植中的普遍现象。集约化种植模式,以灌溉施肥统一化,操作规范化,农田劳作机械化等为特点,表现出区别于常规种植模式的一面,这种区别反应在硝态氮渗漏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治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约化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灌溉体系上存在差异,比较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和农家常规种植菜园近5年灌溉情况如图l所示,集约化种植区灌溉量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30一40mm之间,在图中表现为灌溉累积频率呈现正态分布。常规种植区灌溉相对随意,灌溉量在15一20mm,45一50mm之间,由于灌溉量的随意性导致灌溉累积频率呈现出离散型分布的特点。有着显著的关系:浓度上,降雨或灌溉后,硝态氮随水分运移到土壤下层,造成硝态氮渗漏浓度增大。灌溉量越大,硝态氮淋失浓度越高,灌溉对硝态氮淋失起重要的作用,这也与Waddelll川的研究基本一致;时间上,硝态氮浓度增大时间滞后于降雨或灌溉时间。由此可见,降雨和灌溉是影响硝态氮渗漏的主要因素。比较两种种植体系不同时期硝态氮渗漏浓度变化(图2),集约化葡萄种植园灌溉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种植区,灌溉量也比较均匀有序,硝态氮渗漏浓度比较均匀,在6月底产生比较大的突跃,这主要是由于葡萄花期已过,进入坐果期,施入大量硫酸钱作为追肥,同时2008年6月底江南地区普降大雨,进一步推动了硝态氮向土壤深处的淋失。相比而言,常规种植区的灌溉量比较随意,硝态氮的渗漏浓度也体现了无序的变化,其数值远远小于集约化种植区硝态氮的渗漏浓度,这主要是由灌溉和施肥联合作用的结果。

2.2土壤中硝态氮垂向迁移特征

3种不同种植情况下土壤剖面硝态氮迁移特征如图3所示:总体上看,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土壤硝态氮含量远远大于常规种植区,对2008年4月10日到9月28日的土壤表层溶液稍态氮的浓度变化监测显示,葡萄种植园平均值为39.69m留kg,蔬菜基地为6.50m眺g,常规种植区为5.28m叭g。这主要是由于集约化种植区土壤的施肥量过大,远远大于植物的吸收量,造成了集约化种植区土壤硝态氮含量过高。分析3种种植方式下土壤硝态氮的变化趋势(图3),在5月中旬和6月底,3个地点的硝态氮浓度都同时出现了突跃。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施肥和灌溉两方面因素引起的:①5月中旬葡萄种植园施加大量花前肥,为葡萄树开花提供足够营养;蔬菜基地在油菜收获后,施加了大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准备种植黄瓜;常规种植区也己经收获油菜,增加土壤肥力准备种植大豆。同时施肥量葡萄种植园>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在图3中表现为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两种种植条件下硝态氮的突跃明显大于常规种植区中硝态氮的突跃。②5月中旬和6月底的大雨给硝态氮的运移提供了动力,“水随盐走,水去盐存”,大量的土壤水分运动始终是土壤氮素淋溶运移的媒介和驱动力。在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高峰过后,土壤剖面从上到下各层之间呈现了溶质运移的现象。在3种不同种植情况下,施肥后硝态氮在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了相同的趋势,当作物生长需氮量大于施氮量时,在降雨或者灌溉的影响下,土壤表层到深层硝态氮浓度都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种植方式下,底层土壤稍态氮浓度的峰值都会依次滞后于上层土壤硝态氮浓度。当底层土壤的硝态氮浓度在施肥前后都低于表层土壤的硝态氮浓度时,这说明这段时间处于作物的旺盛生长期,作物吸收氮素的量大于施氮量。

2.3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析

对江阴3种不同种植区土壤硝态氮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在3种种植方式中,对不同时间相同土壤层的硝态氮浓度加权平均,纵向比较土壤各个剖面稍态氮浓度,得到3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硝态氮浓度随空间变化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4所示。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的层平均浓度均大于常规种植区硝态氮浓度,分别为常规种植区土层硝态氮层平均浓度的9倍和1.!倍,这主要是由于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的施肥量过大引起的。标准差也呈现这种变化规律,葡萄种植园>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说明集约化种植区土壤剖面每层硝态氮浓度变化幅度也较大。主要是由于:土壤大部分时候处于非饱和条件下,硝态氮在土壤水中移动,主要驱动力是基质势、溶质势和重力势,集约化种植区施肥量大,硝态氮向下迁移过程中受到溶质势的作用比较强,硝态氮运移速度较快,层与层之间硝态氮浓度变化比较显著,这种现象反映在数据的统计学上,便是每层硝态氮浓度的标准差比较大。

2.4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响应关系

2.4.1不同种植方式下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动态变化特征在实验期间,共采集地下水样21次,对3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田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图4)显示,集约化种植区(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大于常规种植区,在降雨或者灌溉后,随水分运移,当土壤层累积了较多的硝态氮后,在长期的降雨或者灌溉的作用下,过多的水分会带着稍态氮逐渐向土壤深层迁移。2008年4月至9月对3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田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测定表明: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因作物施氮和灌溉水平不同而表现了不同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图3),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地下水中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值达342m留L,平均值11.2m留L,是常规种植区平均值1.35mg/L的8倍,蔬菜基地硝态氮含量平均值为4.12m留L,也达到了常规种植区的3倍之多。由此可见,集约化种植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远远大于常规种植区。

2.4.2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响应关系对3种不同种植方式氮肥投入量和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随氮肥投入量(x)增加,地下水硝态氮含量(y)明显增加,各个不同种植区相关性方程为:葡萄种植园:y二0.1824x一51.53:=0.83蔬菜基地:夕=0.133lx一72.56;=0.69常规种植区:少二0.126gx一54.69。二0.36由于常规种植区灌溉施肥频繁,受人为干扰比较大,所以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和施氮量的相关性偏低。每公顷增加Ikg氮肥投入量,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0.1524、0.1331和0.1269mg/L。根据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限值,利用构建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响应关系,可知当氮肥施氮量达400k留hmZ时,易造成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而调查表明集约化种植区尤其葡萄种植园氮肥投入量高达700一800k沙mZ,甚至更高,氮肥不能全部被作物所吸收利用,在降雨和灌溉的影响下极易淋洗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增加,葡萄种植区硝态氮含量在雨季最高达到34.2m岁L。

农业种植范文4

种植农业――技术改良,拓宽农民增收路

春耕春种时节,汉台区农村处处一片繁忙景象。5月25日,走进铺镇狮子村,一字排开的蔬菜大棚,静卧在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大棚内村民们正忙着为新种的西红柿、辣椒、黄瓜培土浇水,引架固苗。

“现在种菜可是个技术活!”村民胡继成说,在区蔬菜站专家帮助下,村上正在推行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新技术很奏效,菜品不仅提前上了市,价格也能翻一番。”

村支书许大庆说:“通过改良种植技术,现在像老胡这样的种菜能手,年收入少说也有2万多元。去年全村568户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70元!”

大棚蔬菜,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还改变了村庄的旧模样。2014年,狮子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并成功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还建成了汉台区首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将来我们还要修建蔬菜配送中心、足球场、游泳场。到那时,狮子村一定会成为‘南有休闲生态园,北有蔬菜产业园,环境优美如桃源,人均收入过两万,幸福生活比蜜甜’的小康村!”许大庆一脸豪迈地说。

加工农业――集约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

从日产40吨、70吨、100吨发展到现在的200吨,汉台区成祥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伍成祥说,没想到15年间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已搬迁了3次。

在铺镇工业园陕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正开足马力生产的成祥米业车间里,仅大型加工设备就占据了三层厂房,十几名工人正在操作设施搬运货物,旁边的原粮储备库内,整齐地码放着成品袋粮。虽然忙碌,但整个厂区显得格外干净、有序。

在一台30多米长的滚筒精选机和智能色选机前,技术员董有全说,这台具有多功能的机器,生产的真空包装米光洁度好,产品远销广东、四川等地。“谷壳这些下脚料,也能加工成细糠,用来点蘑菇和做饲料!”

据了解,成祥米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加工形式,在汉台与1万多户农民签订合同,不仅为农民提供优质稻种,而且在稻谷成熟后以高于市场30%的价格进行收购,仅此一项就带动农民户均增收300元左右。

此外,公司还带动了更多农民就近就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来自刘李营村的杨顺全,在企业从事机械操作搬运工作,每个月收入4000多元。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经济新增点

五月的天,暖阳和煦,草长莺飞。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内,春梅怒放、杏花吐蕊、桃花嫣然,醉人春色令人心旷神怡。从山顶远眺,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果树,一条条水泥路连村入户,鳞次栉比的农家乐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然而,10年前的花果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出门烂泥路,住土坯房,吃洋芋苞谷和红苕,村民一年忙到头,也仅能填饱肚子。因为穷,村里姑娘想着法子往外嫁!

为改变贫困面貌,村干部带领群众,利用花果村依托离城近、风光美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走出一条“柑橘――生态观光游――农家乐”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农业种植范文5

(一)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在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于养分的需求比例是不同的,从玉米的出苗时期到拔节时期,一般吸收氮2%左右,有效磷1%左右,有效钾3%;从拔节时期到开花时期,吸收氮50%左右,有效磷60%左右,有效钾95%左右;从开花时期到成熟时期,吸收氮45%左右,有效磷35%左右。玉米对于磷元素营养的临界期一般在三叶期,通常是种子营养向土壤营养的转变阶段;玉米对于氮元素的临界期要比磷元素晚一些时间,一般是在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进行转变的时期。在临界期,玉米对于养分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但是需求的养分必须保证全面,比例要适当,如果营养元素过多或者过少都会阻碍玉米生长发育,这样的话就算后来再进行养分的补充也无济于事。玉米吸收肥料最有效的阶段在大喇叭口期,这一生长阶段是玉米吸收营养最多也是最有效率的时期。在大喇叭口期玉米对于肥料需求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都比较大,其吸收速度也比其他时期快得多。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要补充数量适宜的肥料,从而提升增产效果。

(二)玉米对养分的需求量

玉米正常良好生长需要很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都是需要从土壤中进行吸收的,在需求的养分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钾素,最后是磷。通常每一百千克籽粒需要吸收的纯氮素大约在2到3千克左右,五氧化二磷在1千克左右,而氧化钾在2千克左右。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比例大约是1:0.5:0.8。

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流程

(一)制定目标产量

所谓目标产量就是指的当年玉米种植的预定产量数,这是通过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此外也可以按照土地前几年(如取三年)的平均产量,进行计算之后再适当的提升15%左右作为当年的目标产量。如果一块土地的肥力情况比较优秀,其前三年的玉米平均产量在每亩650千克,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当年玉米的目标产量大约可以在每亩800千克左右,那么每亩玉米在其整个生长发育到成熟阶段所需求的营养元素的量大约为氮15千克左右、磷5千克左右、钾12千克左右。

(二)土壤养分供应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必须对土壤的养分供应量进行测试,分析土壤中的养分具体含量,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每亩土壤所含有的养分量。但是土壤中所含养分的值容易被很多客观因素所改变,影响养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土壤中并不是所有的养分都能够被玉米所吸收,因此这就需要将计算出的结果乘以土壤养分校正系数。通过对我国其他地区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各种养分的校正系数:碱解氮为0.45到0.72之间,有效磷的校正系数一般是0.96到1.28之间,速效钾为0.22到0.3之间。氮磷钾化肥的利用率可以得出:氮30%到45%左右,磷15%到20%左右,钾40%到50左右。假设土壤中碱解氮的测定值是每千克95mg,有效磷的含量是每千克15mg,速效钾的含量值是每千克100mg,那么每亩土壤中含有碱解氮的总量是8千克左右,有效磷的总量在2.5千克左右,速效钾的总量在4.5千克左右。

(三)计算玉米施肥量

按照玉米生长发育所需求的养分量以及土壤中所含养分值,结合肥料的实际利用效率,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施肥量。将事先计算出的养分量转变为肥料的用量,就能够科学的指导施肥。按照上文中计算出的数据,每亩土地产出玉米800千克,所需求的尿素肥料大约在每亩38千克左右,过磷酸钙的施用量在每亩115千克左右,而磷肥的后期效果比较明显,因此磷肥可以首先施用55%到65%的量(每亩65千克左右),硫酸钾每亩施用35千克左右。

(四)合理施用微肥

玉米生长时期对于锌元素比较敏感,如果在其生长土壤环境中的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低于每千克0.5mg,这时就应该适当的施锌肥。对土壤施加肥料,尽量在播种之前进行施用,由于新元素的移动性比较差,因此在施肥之后要进行翻耕,锌肥的施用量一般控制在每亩350克到2千克左右。对于其他一些土壤缺锌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的添加施用量。锌肥施用之后通常可以维持三到五年左右,前期施用的肥量越大,到后来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但是如果每亩土地施用锌肥超过3千克,那么当年的玉米多数会出现因为营养过剩而中毒的现象。

三、施肥方法

由于我镇处于低热河谷区、山区、半山区,海拔1000到1800米,地形地貌和农业气候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此在玉米的栽培技术和施肥技术上也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别。

(一)基肥

基肥主要有氮、磷、钾肥和其他一些有机肥,有机肥的营养比较全面,效果持续时间长,可以在很长的时间段内为玉米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具有改善土壤的功效。我们可以将有机肥与一些化合肥同时当作基肥进行施用,这样不仅能够将土壤中所含的矿物质与有机质提高,还能够增强玉米的产量。

(二)追肥

追肥的作用主要是满足玉米生长期间对营养成分的需求,特别是夏玉米遇到底肥不足的现象时,追肥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一是苗肥,按照我镇的种植情况,在墒情不好的情况下进行追肥;二是穗肥,一般是玉米拔节阶段到大喇叭口阶段的追肥工作,这一时期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比较多,这时应该肥料和水共同追加,有利于玉米根系吸收和生长;三是粒肥,粒肥就是在玉米抽穗到籽粒饱满成熟阶段所施的肥,这时施肥可以提升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玉米颗粒的饱满程度。

农业种植范文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在最近几年,很多新技术都出现在了农业生产领域当中,生物技术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应用。如果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这项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优势,该技术不需要大量的投资,产量也非常高,同时收益也比较好,减小也非常快,与此同时,这项技术也可以使得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高,资源的使用也更加的合理,从而也大大的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几率,对我国生态环境也不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这项技术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对我国建设生态型社会会产生非常大的正面作用。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2.1通过该技术提高粮食产品的产量。在我国,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人口总数多,人均占地面积很小,而粮食分布不均,这就使得很多地区的粮食储量都无法达到其实际的需要,这也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杂交水稻的成功就是生物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成果。

2.2应用生物技术,改进农产品自身的品质。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食品自身的质量和营养价值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就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要求,举例来说,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对产品的基因进行改良和重组来提高产品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2.3生物农药方面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病虫害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在传统的种植活动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这样不仅会给产品自身的性能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农药的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污染。而生物农药主要就是利用生物新陈代谢出来的产物经过有关技术的提取,最终制成的农药,这种农药和以往使用的农药相比要具备更大的优势,生物农药具有非常强的多样性,所以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适合的农药类型,而且生物农药在研制和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成分非常的少,这就使得这种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农作物本身和种植环境的负面影响就更小。以往的农药都是通过生物组织而生产出来的,而且这种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范围限制,同时因为其制作的成本较高,所以其售价也比较高。但是生物农药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使用生物农药可以使得农作物生长的更快,同时使用范围也不会受到像传统农药那样严格的限制,同时它也大大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金。

2.4通过生物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在我国,除了水稻等极少数农作物的产量高以外,大部分农作物产量低,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我国农作物抗病性和抗虫性差。农作物抗虫性和抗病性差不仅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甚至可能导致农作物的死亡。要想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生物技术的引入,给解决这种难题带来了契机,如利用马铃薯自身分泌的一种蛋白物质来抵抗科伦那多甲虫对其的伤害。长期利用生物技术防虫害,可以使农作物产生一定的抗虫性和抗病性,这也会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2.5通过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金属性。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大,而工业发展离不开对金属的利用。由于对金属的广泛运用,使得金属微粒无处不在,甚至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也含有这些金属微粒。有些重金属本身是有毒性的,它们被植物所吸收后,生长产生的农作物产品中就会带有这些重金属元素,这就会给食用者带来身体上的危害。土壤中也会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由于这些土壤一直生长着农作物,所以这些土壤中的重金属不易移除。如今,通过生物技术,提高了农作物自身的重金属抗性,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土壤,在经过改良后农作物的循环种植,重金属被逐步移除。

3对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前景的展望

3.1利用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生物利用的研究.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对光源的利用,达到植物产量的增收。在生物技术方面,就是要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率,从而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

3.2生物固氮技术。传统的化肥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养料作用,但是也对农作物及土壤有着很大的伤害。氮肥是对农作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化肥,传统的氮肥基本上都是化学肥料,伤害土壤和农作物本身。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生物固氮,提高了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氮肥的成本。

3.3通过对农作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提高农作物产量。目前,对于菌类的生物反应器的掌握难度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是植物农作物的反应器就相对容易掌握,便于管理,对操作技术要求低。合理利用农作物的生物反应器,必将会取得不凡的成就。

4加强对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宣传

目前农业生物技术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这就应该加大推广力度,丰富宣传手段。农业生物技术如果被全面的推广应用,必将成为农业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革命,它必将引领农业生产潮流。政府应该加大农业生物技术扶持,加强宣传投入。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