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民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民文学范文1
三年前,《人民文学》设立了“非虚构”栏目,旨在推动文学创作对现实发言,对真实的精神状况发言。本次论坛上,《人民文学》重点推荐了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此外,“非虚构”栏目还曾推出王小妮的《上课记》、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等。
对“非虚构小说”这一看似矛盾的文学概念,乔叶以“素鸡”的比方辨析:“以小说艺术化手法来呈现的纪实作品,好比‘素鸡’是豆腐做的,却有鸡的味道。”
施战军认为,改革开放这30年间,中国曾经出现几次类似“非虚构”写作的浪潮。如上世纪80年代的纪实小说、报告文学的共同点,就是以事为中心,和现在的新闻作品几乎是一样的类型,是新闻报道、英雄人物报道的一个扩版。“如当时的《哥德巴赫猜想》,现在看来,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写的一个人物专访,专门给人物写的一个大特写。”
《人民文学》杂志创刊于1949年10月,在文学史上常规提到的十几部非虚构作品,“《人民文学》占5部到8部,算得上一部当代文学史的样本。”
“新闻结束,文学开始”
时代周报:为何设置“非虚构”?
施战军:文学创作如何对现实发言,如何对实际存在过的历史发言,如何对我们现在的真实的精神状况发言?这是《人民文学》一直思考的问题。到今天,我们发现作品里面缺少思想的力量,缺少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现实的发言能力。意识到这一点,在前任主编李敬泽的倡议下,《人民文学》在三年前商议设立“非虚构”栏目。栏目设立、讨论的过程我也参与了,但“非虚构”到底能够办成什么样子,并没有底。我们是随着一批优秀的作品到了手上以后,底气才开始增强的。
时代周报:什么是优秀的非虚构作品?
施战军:反映“大地上的实情”很重要,非虚构作品表现的不仅仅是和现实本身的关系,还包括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的、公众应该知道而没有知道的。我推崇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是茨威格的一系列东西,讨论的是战争和人的关系、战争和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关系、和将军的关系、和大人物的关系等,非常丰富、立体。
时代周报:王小妮就是优秀的非虚构作品。
施战军:作为文学作品,《上课记》除了写王小妮自己给大学生讲课的过程之外,有她意在言外、冰山之下的东西,那之下的东西非常沉重,这非常符合非虚构的品质。有句著名的话叫做“新闻结束的地方,文学开始”。非虚构文学要把新闻报道没有说完的地方、不便于说的地方、没有照顾到的一些地方,以呈现人性的方式说出来。新闻报道是有关事件或事件流向的那些东西,而文学最终要进入到人心里面去。
时代周报: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是另一个类型。
施战军:这个梁庄是中国现在的文化、经济、社会、时代甚至是心理演进过程当中的一个表征。梁鸿把它缩到了她的土地—梁庄里。她现在又该快完成《梁庄在中国》了,写从梁庄散出去的、到全国各地的人,包括农民工。这些人和中国的关系,和梁庄的关系,她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她生活当中的那种奋斗和安全感之间的关系。现在,梁鸿的这个稿件正在编辑部里边传阅,我也看了一遍,觉得可能是非虚构文学推出的又一个重头作品。
时代周报: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很像探访社会阴暗角落的新闻调查。
施战军:这部作品反响也很大,我们由此发现了很多非虚构的类型。研究非虚构栏目的时候,我们曾经研究过国外非虚构文学的介质,发现非虚构的作品里面有小说,而且这一形式已经存在了很久。
时代周报:刚才你还提到有很多作家的虚构方式不够完善?
施战军:现在很多文学作品都有现实的指向,但是我们会从很多常规的小说里面,看到作家在虚构过程里面有极大的局限,但这样的作品居然在国内有一定的反响,有正面的形象。所以我觉得很多作家的虚构,已经到了一种啼笑皆非的地步。
“知道生活的光亮在哪儿”
时代周报:相对纪实作品,非虚构作品有没有自己的尺度?
施战军:所有的纪实作品和中国这个时代的精神气息完全同构,而非虚构的价值尺度不在这里,它从出发点上就有不同的分别,有文学自己的路径,也就是说,非虚构写作是用一种人文的素质去关注人,而不是用一种所谓的单线的进步性的历史观看待人。非虚构文学对于作家来说要一个基本素质就是知黑熟白,非虚构作品最后要留下人性,描绘人本来的样子。
对作家来说,非虚构作品不是知黑然后描黑,而是知黑守白,非虚构作品最后需要达到的是:生活的光亮在哪儿?最后还是要给人以希望,让人更坚定地争取到自己做人的权利、尊严和信心,应该达到这一点。
人民文学范文2
关键词:行业文化;学生;人文素质;体系
一、民航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行业文化作为在大的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的综合体现,其发达程度和特质内涵,深刻地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民航业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具备了实现由“大”向“强”跨越的内在条件,因此,中国民航局党组在2008年提出了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伟大战略构想。民航行业文化是民航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适合民航战略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内部环境、外在形象的综合体现,主要涵盖职业道德文化、安全素养文化、纪律管理文化、技术教育文化、优质服务文化、规则制度文化等。建设民航强国,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解决人的问题,关键在教育、培养、机制,归根结底在文化。从行业文化中辐射出的从业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放广阔的世界眼光、广博扎实的文化知识、与时俱进的科学素养、自觉自律的道德观念、充沛丰富的创新能力以及全面自由的综合素养都是人文素质的内涵。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处在各方面素质养成的阶段,如果只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所以只有通过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机制。
二、民航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过程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行业标准,结合民航行业文化特点,探索开展了民航高技能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举办了近60场“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听取报告会学生达4万多人次。与广州艺术博物院、纪念公园等单位共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德育基地。成立了无线电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两个公益性学生社团和各院(系)学生服务大队,定期到白云区三元里街道社区服务点、侨颐养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编写了《民航职业素质教程》、《民航职业道德》等教材,并开设了选修课;开展了寒暑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等活动;建成了机电、结构、运输等专业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与民航企业合作举办了“德事隆航空日”、全国民航安检技能大赛、全国民航油料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接受熏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企业人才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学校领导、专业带头人、素质导师等组成的机电、结构、运输等专业的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研讨会、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构建了7套职业素质能力模型,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次职业技能大赛。
4.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二阶心理教育平台。一是普及到班级、个人“遍地开花”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二是百花争艳式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和专业进行职业心理素质的开发。
5.科技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开设了民航概论、大众航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30余门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扩大知识面、提升个人素质搭建了良好的知识平台。成立了蓝鹰、灵犀、云之梦等艺术团,组建了爵士乐队、声乐队、礼仪队等,举办了“航院多彩金秋”社团科技广场文化节,形成了空乘形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书香校园”书画大赛等十余项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
6.纪律管理教育体系。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实习实训过程中,逐渐构建了良好的纪律管理教育体系。机务专业的学生逐渐养成了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严格要求,遵章守纪,一丝不苟,准确迅速,刻苦耐劳的机务作风,安检和机场运行专业的学生严格按照企业的执行标准,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空中乘务、航空保安等专业学生实行了岗位专业化管理,制定了岗位专业化管理实施细则,并有专人负责监督执行,为学生的纪律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①有计划地安排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到民航企业和国外进行考察学习,引进多名硕士研究生担任素质导师,安排其参加了资格培训并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培养了一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的专家。②安排素质导师到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20多家民航企业进行实践调研,并聘请30多名企业人员担任兼职素质导师。③建成了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并投入使用。科学规范、详细完整地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学生日常工作的信息化。④以团委网站、航院青年通讯社、智能化广播电台、《航院青年》杂志等校内宣传媒体资源为平台,实行企业化模式管理和运作,突出行业岗位模拟特色,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
三、民航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的设想
1.加强人文学科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立足于为民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出发点,基于行业标准和行业文化,校企联合,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并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搭建坚实且实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将大学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融汇,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人文素质因素,在学生顶岗实习等教学一体化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所应具备的多方面能力。
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学生最关心、花费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努力做到在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逐步渗透行业人文素质元素,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第一是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修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第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给学生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锻炼;第三是通过专业学科与行业、社会、人类发展的重大责任和密切联系,树立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建设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强化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依托行业产业背景,培育和营造优良的校园育人环境,让整个校园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效。加强学校各级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摒弃本位主义、形式主义和作风,彻底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行业特色鲜明的人文氛围。围绕行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一系列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建立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礼仪、文学等方面的协会,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人文气息硬件设施和标识的建设,突出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特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熏陶和启迪。
人民文学范文3
2012年
3月24日下午,学校放学前半个小时,华池职业中专九年级英语教师雷江荣依旧踏着她那疾步如飞的步伐,快速走出校门,向着离校园不足300米的保险公司走去。她是怕学生误了时间,亲自为班上的丁涛同学去补办升学手续。没想到这一走,竟然是她与自己的学生和同事永远的绝别。3月25日清晨,噩耗传来,年仅42岁的雷江荣老师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
3月26日,在第一节课上课期间,当得知雷老师的遗体被运回华池,并暂时安放在她的家里时,学生们再也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个个泪流满面,纷纷跑出课堂,要去见雷老师最后一面。同学们或借钱,或直接跑回家向家长要钱,去为雷老师买花圈,以表达他们对“一直像妈妈一样爱着他们的雷老师”无尽的哀思。一上午,240多面悼念的花圈、挽幛就布满了柔远教育路两旁,到处更是泣声一片。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是雷老师的老师,在现场动情的说,有这么多学生主动来悼念老师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
3月26日中午,阴沉的天色,笼罩着华池职业中专校园,低回的哀乐,激荡着人们心中的波澜。教学楼前,一幅巨大的黑色挽幛正上方,悬挂着雷江荣老师的遗像,铮亮的眼镜,映衬着白皙的面庞,她依然是那样的贤淑、慈祥,英姿飒爽。
这一天,她曾经的老师,她的生前领导,还有她的学生、同事和家人都来到了这里,为她送行。
凄风阵阵哀云起,痛悼亡灵泪纷纷。她的老师不希望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曾是一位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更因为她接过了老师的教鞭,历照前辈的夙愿,扎根三尺讲台20多年,默默奉献,勤苦钻研,引用科学、灵活的教学艺术,将知识和理想灌授给了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茁壮成才,育得花烂漫、春满园!
她的领导不想让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是一位教学能手,更因为她始终胸怀大局,热爱自己的崇高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服从组织安排,无论被指派教哪一科,她都能很快胜任。
雷江荣第一学历仅为高中毕业,曾先后在华池乔川中学、悦乐上堡子小学、五蛟初中、华池一中和华池职专五所学校教过学。起初她的主教课目只是中学语文和小学数学,1988年,英语教学向初级中学延伸,当时,英语只是她上高中时的一门特长而已,在英语教师十分奇缺的情况下,她坚决服从学校的调配,自信的执起了英语教鞭。因为自感底子薄,又怕误人子弟,她坚持自学自修,边教边学,经常是与自己的学生一起背诵单词,分析语法。在家里,即使吃饭和给孩子喂奶时,也手不离课本和辅导书。她的丈夫杨满怀也是一名教师,据他回忆,妻子雷江荣在有生之年,始终在不断学习。雷老师掌管着他俩的工资,平时生活非常拮据,从不买任何化妆品,也没有穿过一件价值超过35块钱以上的线衣,但在学习上,却非常舍得投入。这些年,光买英语教学图书、磁带、光碟就达100多套。在雷老师的办公室和她家里,我们发现有很多她的学习手抄本,留存的就达五十多本,仅今年就有六七本,近七万余词。经过刻苦自学,,她顺利获得了甘肃教育学院英语大专文凭。多年来,她所带的年级英语成绩始终在全县初中会考中名列前茅。
亡者灵魂归天去,留下几多未了情!她的家人舍不得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是一位好母亲,更因为她是一位好妻子。她把家里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和照顾的无微不至,有条有序,而她却始终不将自己的痛苦外露。这些年,她一直生活在“眩晕的天地里”,与病魔做着坚强的抗争,因为从起,她就患上了重度眩晕症!丈夫无数次发现,无数次劝她到医院看看,她总是因为学生课不能误,而一推再推……
在雷老师心中,同样也有着带领家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这些年,她与家人节衣缩食,同甘共苦,好不容易在县城建起了一套住房,丈夫清楚地记得,在建房时,他们还有很多债务,而妻子逝去后,他便向人询问得知,妻子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给家里留下了一万多元存款。令丈夫伤痛的是,家里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妻子就撒手人寰。
大家心爱的雷老师走了,她的学生们谁都不愿接受这个痛苦的现实,因为在大家心目中,雷老师不但书教得好,更因为“她不是母亲,却更像妈妈!”
记得她在乔川初中教学时,也是她刚结婚不久,有一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她便到这个学生的家里,将他劝了回来,并把她的灶房腾了出来,让这个孩子住,用她微薄的工资供养着这个孩子的一切生活,直到他初中毕业。雷江荣老师爱生如子的事迹,在她教过学的地方几乎人人皆知,并被家长们传为佳话。这些年,在她家,添置了很多小凳子,这是她和丈夫专门为家庭贫困和学习赶不上趟的学生“开小灶”准备的。在她的家里我们还看到了几份还没有来得及拿到学校,她生前刚刚为学生出的套题。她的丈夫杨满怀老师说,为了让学生节约钱,雷江荣经常熬半夜为自己的学生出套题。她不但免费给学生补
课,还隔三岔五叫住校生到她家吃饭,她常给学生说,“学习不好可以赶上的,但身体一定要养护好”。雷江荣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她很少到医院给自己检查身体,但如果那个学生生病,她总是第一时间带学生去检查,甚至一次次给学生垫付医疗费。雷老师带的这届学生共有两个班120名学生,她生前,身上一直带着一个小本,这个小本上面随时记录着每个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变化情况,她把这称为“动态管理”。在雷老师的眼里,学生从来没有差生和好生之分,对待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她给学生最多的是“自信教育”,她总是对学生说“你能行,你要相信自己,你有这个能力。”
雷老师走了,她的同事们更是伤心不已。因为她始终是一面镜子
,在带领和激励着大家携手前行;她乐于助人,心中总是想着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过自己。今年,雷老师突然感到累了,因为怕眩晕跌倒在操场上,她很少跟跑晨操,但有一段时间,由于九一班班主任请假,作为班助理,她硬是克服病痛,坚持按照学校规定跟操,直到班主任回来。在这期间,一位细心地同学就观察到了雷老师的异常,上课时,他发现雷老师是倚着桌子走上讲台的,课间,她请学生们自习,她要爬在讲桌上睡一睡。
人民文学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交汇之处,重视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育培养,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现状,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育途径,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现状
1.1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素质参差不齐
新疆医学院校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民族的医学生,由于各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生尤其是南疆学生由于生活环境限制,对于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较为欠缺,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与汉族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一年级少数民族医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自身人文知识和素养的满意度较低,对于医学人文精神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1.2少数民族地区医学人文教师紧缺,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对医学生的培育一直都以专业技能为主,因而与医学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相比,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新疆某医学院校专门从事医学人文课程教育的教师数量不足,大部分来自临床或者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相对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没有形成较好的师资团队,部分兼职教师由于承担临床教学或政治理论课教学,备课精力和时间不能保证,因此教学水平难以提高,而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素质状况有针对性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一直处于一种瓶颈状态。
1.3教育模式僵化,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缺乏吸引力
目前,虽然关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研究很多,但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仍然欠缺思路和方法。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现多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第一课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少数民族医学生不同的人文基础而采用统一标准教学,这样可能造成部分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继而缺乏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医学人文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强、考核形式单一也是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在课程的考核方面,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题型为主的试卷,而传统的考试类型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医学人文受教育状况还需考究。
2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内涵及意义认识不足
在对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认识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少数民族医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应付各种考试和获取相应学分。可见,多数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内涵、意义以及它与医学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知,从而也使得医学人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将决定着包括医学在内的各专业高级人才的思想、政治和品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医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不仅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部分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意义认识的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少数民族医学生在入校前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继而导致其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说明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缺少较好的举措,在人文课程设立之初,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没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预测和预判。在教学内容安排中较少关注是否与民族文化相适应,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在课堂上给予少数民族医学生正确的引导,这些都影响着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人文课程学习的认知程度。
2.2学校缺乏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视和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并没有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加以区分,而是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少数民族教师的师资力量相对也较为薄弱,加之部分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人文教育并不重视,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者也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此外,部分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化,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课时偏少,目的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不重视实际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而言,由于高素质、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的紧缺,致使在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环节相对欠缺。加之,在教育方式上均是采取应试教育,学生在学习当中只注重概念理解和理论知识记忆,而忽略思维模式的强化,缺少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教学理念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在考试当中人文教育方面科目成绩偏高,而在真正的临床实践当中则表现出医学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
2.3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过多拘泥于教材,忽视了对民族医疗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解读与挖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受本民族习俗与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厚,因此在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在实施教育中适当融入民族医疗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其多方面汲取文化教育丰富的养分,这对于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健康成长有着特殊意义。纵观新疆民族医疗文化发展历史,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并不匮乏知名学者、优秀的民族医学家,他们在传承本民族优秀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先进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医学的敬业精神、导人向善的语言行为、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的不竭努力等等。而在现代医学人文教育中,却忽视了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更缺少了对民族医疗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解读和挖掘,因而很难引起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共鸣和对于人文精神的深入思考。
3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思考
3.1利用物质资源优势,发挥隐性课程与文化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伴随着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熏陶、塑造、调节等作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新疆一些医学院校虽不乏特色建筑标志,但其内涵和意义却多不为在校学生所重视,这就使得许多雕像、建筑仅仅成为了校园的装饰。对此,学校与教师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物质资源优势,加强对校园标志建筑的宣传,在授课中加入对于名医雕像及其背景的介绍,进而加强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以助于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此外,隐性课程与文化还包括学生社团开展的医德医风知识竞赛、热点医疗话题辩论赛等,在丰富少数民族医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同样影响其对于医学人文的认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医学人文相关内容,加强医德医风的宣传,可以改善现有医学人文教育方式的单一,增强少数民族医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相关知识的了解。
3.2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中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首先要加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优秀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要条件是引入多领域少数民族人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实现“一课多师”。以医患沟通学为例,单纯依靠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来讲授不免纸上谈兵,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厌烦感,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此间隙,由一名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身边的医患问题为实例来讲授,则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二次消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引入多领域少数民族人才,一方面缓解了在校教师由于受专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所造成的知识局限性,另一方面具有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的授课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使课程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
3.3结合新疆文化特色,实现民族医疗文化与现代医学人文理念的高度融合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对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点。因此对新疆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当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将民族传统医学文化引入课堂,可激发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明确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结合新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考虑到少数民族群体的特殊性,将民族医疗文化与现代医学人文理念高度融合,有效地结合少数民族医疗文化中丰富的人文关怀理念和文化特色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探索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可行办法。
3.4坚持学用结合,强调医学人文考核机制的持久多样化
先进的医学人文教育理念不仅应帮助医学生去获取、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还应积极引导医学生对棘手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体察。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考核上,偏重于人文知识的记忆,未充分关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体验、内化和具体行为表现。这也是学生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所在。坚持学用结合,强调医学人文课程与基础课程的结合,医学知识与医学道德的兼顾。同时,丰富人文课程的授课形式,在临床教学阶段,使学生吸取医患关系、医学伦理、法律法规问题的经验教训,突出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增加医患沟通技巧、心理诊断技能,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此外,无论是对于医学人文教育成效的考核还是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都不能单纯地遵循传统课程的考试模式,尤其是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应当是贯穿其整个学医生涯的。首先,在课程的考核方面,加入对时下热点医疗话题的论述;其次,建立持久的考核机制,特别在临床实践中,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考量作为医学生毕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一方面能使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是对医学“以人为本”重要理念的贯彻。
作者:孙子君 佟晓露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李恩昌,程乐森,王庆淼.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14-417.
[2]谢静,陈晓阳,韩淑琴,等.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694-695.
[3]王华山.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教改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4-215.
[4]陈铭彬,张婧.社会学习理论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引导策略探析[J].学术论坛,2015(5):166-168,180.
[5]赵海录,佟晓露,韩书贤.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5,28(1):91-93.
[6]时统君,吴永平.论医学人文教育的超越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432-434.
人民文学范文5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人文精神 ;培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在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学习民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民族音乐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民族音乐教学出现了重技术轻人文的不良倾向,无论是民族乐器的教学还是民族音乐的欣赏教学,普遍重视音乐演奏技能的训练或是作品的技术分析,而音乐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却被抛到九霄云外;通过音乐培养人的教育理念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也未能得到学习者的理性认同。因此,要想真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者的理性认同必不可少。
理想的民族音乐教育需要塑造理想人格,这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而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从音乐本身的内涵中挖掘,成功的音乐教育应是音乐技能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机融合。因为,人文精神相对于人的终身发展而言,它比一般的学科知识更为基础。有学者认为:“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精神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人文精神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力的重要内涵”。[1]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何等重要!
一、人文精神概念的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界曾经有过一场长达两年多的学术大讨论,目前国内学界对此看法不一:部分学者认为该词是从西方的“人文主义”(humanismus)翻译过来的,其含义基本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另有以张汝伦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认为“人文精神”一词本身就早于西方,对该词的理解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汉语字面入手的,他们认为“人文精神始终应该是自觉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理想目标”。[2]总之,人文精神其实是人之为人的一种人文关怀,它体现了人的主体精神,人际间无功利的一种相互理解和尊重,焕发着人性的光辉。
二、民族音乐教学在人文精神培育方面的独特贡献
(一)培养人文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种思考、判断、辨析能力,是主体意识对客观世界做出的积极反应,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独立性,一般包含数理思辨能力和人文思辨能力。与数理思辨能力相比,人文思辨能力有3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无法得出像“1+1=2”这样公认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就是所主张的观点通常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其二,在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辨析的过程中,对所主张的观点进行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是维护这一观点的主要说理方式。其三,思考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证明或确证一个科学的定理,而是为了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民族音乐的教学恰好提供了这种思辨的契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地域间自然条件、社会风俗、语言等不同,音乐风格差别很大,正是这些风格迥异的音乐,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多元音乐文化。如此丰富的多元音乐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良机。只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我们才会经历“文化震撼”,才会对人类文化的巨大差异进行反思,从而认识到某一文化的局限性,进而认识自身的缺失。正如我国学者王铭铭在《甜蜜的悲哀》序言中所说的那样“通过边缘理解中心的缺失”。[3]人常常会囿于自己所推崇的文化而无视其它文化的存在,这样的偏见影响着人类的认识能力,而通过对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给人类情感带来的直接冲击,进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从而有利于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精神能给予学生以丰厚的精神滋养
民族音乐植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世界,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理想,反映着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56个民族,其音乐风格鲜明,题材广泛。有些音乐,如新疆的木卡姆在律制上与汉族音乐有较大的差别;有些音乐与特定的民俗仪式紧密相连,如唢呐曲《百年朝凤》是用来娱神与超度亡灵有关;有些音乐与特定的地域环境有关,譬如同样是汉族音乐,北方的音乐往往旋律起伏较大,比较高亢,而南方的音乐旋律则相对比较平缓,感情比较细腻委婉。正所谓“北曲如抡枪,南曲如抽丝”。[4]由人类所创造的音乐亦无可避免地和地理空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音乐可以与归属感相连,用以加强某一地区的特征”, “音乐能够创造一个情感空间,这一空间内的群体在一起倾听音乐、一起跳舞,形成了这一空间的行为规范”。[5]还有些音乐反映了中国千百年来儒家的精神追求,如古筝曲《渔舟唱晚》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
从这些极为丰富的民族音乐宝库中,我们可以发现,丰厚的文化内涵是进行师生交流的谈资,如果教学中能够加以利用,必将能够促进学生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因为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是发展人文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审视中,返观自身,做出选择,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
(三)民族音乐的交流和传播能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各自的音乐文化中亦反映出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间的差异也会造成文化误读,引起民族间、人际间的冲突。反之,如果能够尊重彼此的文化,则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增进民族间、人际间的了解和沟通。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编导金越在成功地执导了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后,在南京的一次座谈会上感言,他说,2007年将原生态的歌舞引入春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当年的两会期间,许多藏族的代表曾经亲口对他表示,藏族音乐进了春晚安定了边疆,团结了藏族同胞,藏族人民非常自豪,也非常感谢,作为藏族代表,他们对此表示了特别的谢意。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多民族音乐的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与此类似的是,在当今的北美地区,如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在有意识地大力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此举在消除种族歧视、促进不同种族间的理解和团结发挥了其他政治手段难以奏效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蕴含着许多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契机,教师如果能够真正领会民族音乐的的文化内涵,是不难把握住这种契机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导致了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偏差,这些偏差构成了当前民族音乐的教学困境,客观上造就了人文精神缺失的危机。
三、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困境
当前,民族音乐的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工具理性及西方音乐学科的影响,简单地将西方音乐的体系嫁接到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重音乐的逻辑构成、轻音乐的文化内涵;重音乐的客观性、轻音乐的情境性等特征。具体而言,以下两点值得深思。
第一,对民族音乐本身的内涵认识不够,教学活动热衷于音乐作品的形态分析,反而忘记了音乐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以广为流传的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例,一般的教学活动我们大多会简单介绍一下该曲的由来及唐代张若虚的诗,接下来就是连篇累牍的曲式分析,学生在如迷宫般的作品分析中浑浑噩噩,最后竟忘了该曲美在何处,难以体验到中国音乐的神韵,更不用说该曲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与我国儒家哲学之间的有机关联,以及特定的地域环境,特有的音乐传承方式,特定的历史因素等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挖掘音乐意义,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支点。非常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忘了这一点,许多学生对此也不以为然。
第二,民族器乐教学中教师重技轻道,学生成了技术的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当前,民族器乐的教学热衷于演奏技能的训练,将掌握一定演奏技能技巧为唯一目的,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技能练习中逐渐成了技术的奴隶,所有的喜怒哀乐随着技能的掌握与否而变化。技能技巧,这种本该服务于音乐的工具转而成为了一种控制人的力量,学习者在技能技巧的规训下,演奏音乐成了一件很机械的事,总是担心某个动作或是某个乐段出现错误,音乐演奏成为演奏者的一种精神负担,更不要说享受音乐之美、之韵了。然而,这种情形在民间艺人中间却非常罕见。民族器乐大都来自民间,民间艺人的演奏往往能够随心所欲,享受音乐之美,抒发至性至情。
四、民族音乐教学的人文之路
由于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的生成方式、应用语境、音乐行为、音乐语言等方面与西方音乐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有必要考虑这种差异,就民族音乐的人文精神培育而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首先,更新音乐认知观念,将音乐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注意挖掘音乐背后的意义,通过对话和交流促进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与文化紧密相连。音乐也是有历史语境的,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行为方式紧密相关,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往往跟特定地区、特定族群、特定的宗教生活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仍以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将该曲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这样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该曲的由来是什么?该曲与中国古典文学有何关联?该曲有无作者?为什么?在该曲的历史演进中,所用的乐器发生了哪些变化?春、江、花、月、夜这些题材与中国绘画有何关联?这些关联说明了什么?该曲的音乐风格如何?与地域环境有何关系?你常在哪些场合听到该音乐,说出你的理由;《春江花月夜》反映了古人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何联系?如果教师就以上问题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我想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思辨,在这样的质疑、争论、探索中,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之博大之精深,进而从内心深处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伟大而震撼、欣喜。
第二,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术跟上”。在民族器乐的教学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演奏技艺。诚然,没有演奏技艺,就没有音乐艺术,表现艺术是需要技术来支撑的;但是,有了技术就会有艺术吗?未必。没有情感的参与,再好的技术也未必会能让音乐感染人;如果没有情感的滋养,艺术只会是僵死的、机械化的、虚情假意、故作姿态的物理音响而已。从音乐学习心理角度看,如果一开始就过于强调乐器的演奏技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迅速降低,对音乐会很快失去兴趣,这一点在学琴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成人学琴其实也有这个问题,只是一般隐藏的较深,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应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术跟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者能以高昂的热情进行学习,也才能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切身感知声音变化之玄妙,深入享受民族音乐之神韵,进而培育人文精神。
最后,改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提高音乐教师的文化阐释能力。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在学生的培养上侧重于培养表演技能而非教学技能,因此造就了学生重技轻道的现实。而作为一个教师,首要的责任是育人,无论是高师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都面临这个问题。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地融于民族音乐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拥有一定的文化阐释能力。因此在音乐教育课程中有必要增加相应的人文课程,如美学、哲学、音乐人类学、文学等,因为这些课程与民族音乐紧密相关,也是人文思辨能力得以展开的知识基础。
总之,当前的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着重技轻道的不良倾向,如果不加以扭转,民族音乐教育必将异化为追逐某种实利的工具,而所谓的弘扬民族文化有可能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民族音乐教学中充满着培育人文精神的良机,错失这些良机会使民族音乐教育空心化,既不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也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既阻碍了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当前的民族音乐教育,充分发挥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潜力,使民族音乐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1
[2]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香港:文汇出版社,1996 .
[3]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人民文学范文6
的好孩子——刘文学
(1945-1959)
少年勇士刘文学,勤奋读书人品杰。
慈爱母亲培育严,光荣集体熏陶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