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监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线电监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线电监测范文1

【关键词】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 无线电 作用

无线电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因为不仅设计到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同时也要坚守一定的工作职责,这就需要信息产业部门、无线电监测站、各个地区的无线电管理机构环节相互的配合,使其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以及报告制度,更能提高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技术化、专业化、科学化。

1 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分析

1.1 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任务

无线点频谱统计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分配、规划卫星轨道和无线电频率资源,对各类无线电台进行科学统计与管理。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

(1)要了解现阶段的监测频段范围,包括航空频率、对讲频率、集群频率等,但是监测频段的设定,还是要根据其工作的需要进行调整。

(2)然后了解监测时间的要求,包括每月、每频段的测量次数,以及每次对于单个频段的监测时间。

(3)监测的内容,以及监测技术,包括频率占用度、频段占用度、测量结果记录、上报要求等;其中频率占用度的计算公式,为FCO=(T1/T)×100%,FCO表示频道占用度测试值、T1表示信号超出接收机门限电平值的持续时间、T表示测试的时间。频率占用度计算公式,为FBO=(N1/N) ×100%;FBO表示频段占用度、N1表示频道个数除零外、N表示此频段的总频段数。其中测量的结果,要求监测站名称、天线类型、起始终止频率、填表(人)时间、频(道)段占用度等数据项,都要记录清楚和完全;按照制定的上报格式、时间、流程进行测量数据的上报。

1.2 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基本方法

无线电频谱是在无线电监测的基础上构建的,只有构建了及时、详实、准确的无线电监测,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的方法才是科学的。

(1)基本监测统计方法。无线点频谱统计监测的基本方法是匹配滤波监测、能量监测、循环平稳特征监测。首先,匹配滤波的检测方法是,将相关检测进行汇总,对加大的信号噪声比能够有效接收,并且同时可以对信号进行迅速的加大处理。其次,能量检测。其是无线点频谱检测统计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具体迅速、简便的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大、噪声比低的特点。最后,循环平稳监测。此种检测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区分噪声和信号,但同时也存在着监测时间长、计算复杂的特点。在无线电频监测统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监测统计方法。

(2)多天线监测的方法。多天线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似然比监测、空间相关性监测以及协作监测,首先,似然比监测是指在约束条件下似然函数比值和无约束条件下似然函数比函数最大值,从而进行检测判断。要求是需要知道噪声分布和信道增益等信息,另外,还需要知道分布需求和授权用户信号特征。其次,空间相关监测,要比传统的能量监测法性能更加优化,可以有效分辨天线接收端信号之间存在的差异。最后,协作监测主要是对大范围的频谱进行监测统计,从而是监测统计功能更加科学、可靠。

2 无线电管理工作分析

2.1 定义

无线电管理,主要是指正确的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对于无线电台的设置进行审核,对于无线电干扰进行处理,并对于各类无线电台的应用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科学管理,对于空中电波秩序加以保护,从而保证多项无线电业务稳定运行的常进行的管理工作。同时无线电管理管理机构,也会为国家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的依法行政,提供有利的依据。

2.2 无线电管理任务

无线电管理的任务,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此方面的政策、发展发展规划以及管理技术标准等进行完善。

(2)注重对于无线电频谱以及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分配和统筹。

(3)对于各类的无线电台的设置进行审核,并进行一系列无线电台营业执照的下发。

(4)加强对于无线电设备的工作频率,以及工作频段、技术指标的管理;加强注重应用于各个行业中,非无线电通讯设备电磁辐射的管制。

(5)通过全国无线电监测网的建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无线电管理条例》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对于无线电波进行监测,对于无线电设备的进行检测。

(6)对于多种无线电干扰进行的管制。

2.3 频道占用度测试方法

其中参数的设定,测试频段和扫描步进的选择,其中重点检测频段及扫描长的规定,如表1所示。

其中检波方式,在30MHz~3000MHz频段占用度测试,采用统一的平均值检波;门限电平,设置为各频段内当地接收机平均噪声功率电平以上5dB;测量周期ITU建议测量周期小于最短发射时长的1/2,一般小于10秒,118MHz-137MHz频段测量周期一般小于1秒;中频带宽,原则为不大于信道间隔,25KHz扫描步进,可选择16kHz;测量分辨率参数的设定,进行频道占用度统计的时间间隔为60分钟,即每60分钟统计一次频道占用度。按照 FCO=(T1'/T')×100%进行占用度的设定。

3 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3.1 促进管理工作更加的技术化

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可以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像通过其得知数据变化情况、发射功率、频率参数以及一些不法分子的非法信号干扰,和非法设置等行为;而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情况的掌握,对此也直接为数据库的完善奠定了技术基础。所以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制度的完善,会使无线电管理工作更加的技术化。

3.2 监测设备状况,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检测统计工作的更新和优化,现代的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更加的凸显其专业化和长久性,使得技术人员掌握其无线电磁环境变化的掌握奠定基础。同时其工作的展开,我国相关管理部们也在不断的完善其监测的技术规范,为频率资源的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工作的实施,也积极促进了无线监测设备行业的发展、使用,增强了其监测设施的建立,促进了其长期建设的发展,增强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专业水平、监测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了解到其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工作,不仅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过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且对于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对此在围绕信息产业部下发的各种制度,落实监测任务的同时,也要注重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心.无线电监测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2]王青.全频段电磁频谱监测设备总体方案及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3]刘新宇.无线电频谱管理监测系统软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杨建辉.无线电频谱监测中的弱信号检测与分离[D].兰州交通大学,2013.

无线电监测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无线电监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12-01

前言: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数据量迅速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技术在多领域及行业已早有应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这一技术引起了人们关注。大数据技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下,我国无线电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无线电监测数据,但对数据的采集、提取、处理和利用还在采取以人工处理为主的方式,如何在这种形式下,把握好无线电监测的发展方向是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无线电频谱监测进入大数据时代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无线电设备逐渐增多,无线电设施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在无线电管理领域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大数据特征。藉此,本文将会结合实际,对无线电管理领域当中的大数据表征做出简要的总结。

(一)监测数据量巨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止2016年初,我国建有固定监测站两千余个,移动监测车一千余辆,可搬移和便携式设备六千余套(台)。从基础设施层面我们可以看出,无线电监测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将会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工作产生的数据资源如果用“多”来形容的话,那么无线电监测技术当中的网格化监测方式更是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源[1]。

(二)数据类型多样化

在实际的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数据类型是非常多样化的,包含电磁环境监测、发射设备检测、频率台站管理和其他相关工作所产生的多种数据,其格式也是多种多样,不仅有台站数据库、监测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还有各类文档、图片、数据报表等非结构化数据。

(三)价值密度低

虽然现阶段无线管理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数据资源,并且这些数据资源的类型呈现多样化,但是这众多的数据资源并非都具有鲜明的应用价值,相反从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资源仅是少数。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对现有的不同类型的大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与提存,发掘对于无线电管理及技术革新有用的信息资源,是现阶段无线电管理工作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

(四)处理效率的要求高

在实际过程当中,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存储,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要求分析过程需要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这也是进一步提高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的应用效果的方法之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无线电监测的发展应该明确其基本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数据存储和预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处理结果的可视化等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手段,切实解决资源认知、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而网格化监测平台作为下一代无线电监测网络发展趋势,其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无线电监测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网格化监测

网格化监测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将一定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在每个网格单元中布置一个传感器节点,利用网络将各节点所采集到的数据集中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的一种频谱资源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无线电监测相比,网格化监测是一种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监测方式,突破了单纯依靠接收机来实现数据监测的局限,能够实现更多基于IQ数据的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网格化监测当中所涉及到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等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大数据技术构架。如图1,就是一个典型的传感器网数据获取架构。

依托于网格化无线电监测设施,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并挖掘大量的无线电监测数据,从而实现统计、分析、发现等基本功能,充分发挥无线电监测效用,并以此为基础,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4]。网格化监测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

1、提升资源管理手段

基于网格化的监测过程,监测覆盖范围更广,监测频段更宽,监测的时间更长,这样就可以全面的掌控频谱资源的使用及演变的动态。

2、主动感知频谱态势

网格化监测将会主动的获取频谱态势,其主要的获取途径是通过广域、全程的实时监控。

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网格化监测不仅能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电磁环境监测数据,还可以打造了一个开放的无线电监管平台,为公众与企业提供电磁环境监测数据,同时,还可为用频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城市电磁环境态势,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5]。

4、强化台站管理功能

利用无线电监测来对台站管理工作进行辅助,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掌控台站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发射设备的远程管理。网格化监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台站管理的时效性与覆盖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当中的各个行业发展也要进行重新的审视,无线电监测工作也应如此。对于无线电监测工作的发展,我们必须保有高度的重视,努力实现无线电监测技术现代化,切实提高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本文对大数据形式之下的无线电监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仍希望可以对广大读者产生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志平.大数据时代下技工院校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6.

[2] 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研究报告――程序化时代篇[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7期)[C].:,2016:76.

[3] 2016年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7期)[C].:,2016:48.

[4] iResearch.中国蓝领人群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9期)[C].:,2016:47.

[5] 段洪涛,张小飞,刘仲亚,黄标,李景春.“十三五”期间无线电监测技术发展思路[J].中国无线电,2016,02:12-13+15.

[6] 刘富阔,李伟,彭浣嘉,戴超,邓丽莉,骆骁.无线电管理监测大数据预测及存储策略研究[J].中国无线电,2016,07:62-64.

无线电监测范文3

关键词:无线电监测技术;组织指挥;原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TN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在无线电监测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国家以及各地区下达的有关无线电监测任务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作者发现上述职责工作的开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指挥人员的素质和责任

(一)指挥人员的工作素质

无线电监测中的指挥人员主要包括参谋人员和指挥人员。一般情况下,如果工作量相对较小,且工作比较简单时可以不设参谋人员,指挥人员承担监测中的全部责任。对指挥人员的工作素养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求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对待工作积极向上,具有大局意识,不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其次,心里素养,在遇到任何紧急突况时,要做到镇定自若,处事不惊,对待同事要和蔼友善,不要有嫉贤妒能的心理;再次,良好的管理能力,熟悉相关的技术操作流程,有一定的问题预测能力,能有对存在的问题立刻采取措施,有序的处理问题,同时还要具有识才用才的能力;第四,业务素养,对无线电监测工作中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熟悉监测资源和检测的基本流程和规律;最后,强壮的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适应复杂的、工作来量大的工作。一线的指挥人员的身体素质应该能适应开展野外工作。

(二)指挥员的主要职责

首先,完善无线电监测指挥制度,监测通信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在野外工作时,需要指挥人员能够准确的选择选择具体可靠的地点,确保指挥位置的合适恰当;其次,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开展工作,要及时的了解具体的检测工作的进程,了解工作的进度,准确的下达作业命令;再次,采取最有效的监测方案,遇到难题时应该通过专家的多方论证,选择出最佳的方案,在保证作业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提前完成工作;第四,对开展监测工作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地形、交通、气候以及当地的发展情况;第五,监测过程中要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和了解,以便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最后,任务完成之后的善后组织工作,如清理相关监测设备、核算工作花费等。

二、无线电监测的组织

首先,建立健全组织指挥制度和体系,制定工作任务的启动机制;其次,任务到达后,初步确定出参加的工作人员和相关的装备,必要时提前在作业处设立指挥部和检测组、后勤保障部和宣传组织。如果作业紧急。指挥组织要充分发挥指挥人员的职责,提高指挥和工作的效率。同时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记录、拍照和录像;再次,组织查询和勘察,组织人员应该向任务下达人员进行仔细的询问和了解,利用相关设备对需要作业的地区进行有关信息的检测,情况不明时,相关人员还应该达到现场进行勘察,但要注意勘察要小心谨慎,切不可惊扰对方;第四,组织固定监测网进行监测,对于采用上述方式监测不出的不明信号,或者一些电磁环境监测任务,需要组织相关固定的检测网投入监测工作;第五,对监测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判断,根据初步的监测结果和相关的测量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本次任务的性质。对于监测不明的干扰信号,要依据其电波传播的特点和实际的干扰现象对信号的类型进行判断。对于存在多种可能的不明信号,要充分的进行论证和分析,并根据监测的数据对其的范围进行缩小;第六,制定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为确定由那些部门、哪些人员和设备参加监测作业,并做好相关资金预算;最后,组织各种保障,对作业中涉及到的资金花费,后勤供应、通信、交通等进行有效的保障。

三、无线电监测协调

根据相关要求中的规定,无线电监测的协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首先,对参与部门和各工作人员的协调;其次,与无线电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再次,与无线电监测部门之间的协调;第四,请求与国家或者跨省市地区的无线电监测部门以及军队电磁频谱监测机构的协助协调;第五,监测部门内部的协调;最后,向所属的上级部门和国家公安机关和行政机关请求帮助或者支援的协调。

四、无线电监测的指挥

根据无线电监测指挥的主要功能,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的工作:首先,根据下达任务的性质、电波传播的特性以及信号反馈的形式对监测区域进行大致的确定;其次,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类型对其进行职能分工,尽量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就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完成多项工作人员,因此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尽量做到一专多能,以便解决紧急情况;再次,下达指挥命令,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实际的变化情况及时的调整作业方案和人员部署,并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在对不明的干扰信号进行排查时,应该部署各个测试组的粗略位置,等到所有的成员到齐之后,先向指挥部报告各组所在的具置,然后在进行监测工作,一旦监测到相应的信号之后,应该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数据,当指挥部对信号进行确定并重新发回信号后,立即安排离信号点最近的工作人员前往追踪;第四,当多个组别进行相关监测时,应该确定统一的监测数量和计量单位,例如,统一的检验波段的方式、测试的宽带、频率以及测试的时间等;最后,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挥,必要时,指挥部可以指派专门人员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五、结束语

无线电监测的组织指挥关系到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到作业的成败。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组织指挥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指挥系统的规范和完善,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全国无线电监测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无线电监测范文4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涉及到无线电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台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出现的问题就是无线电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所以无线电电磁环境变得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的掌握无线电电磁环境的变化,促进无线电更好的为人们的发展服务,因此需要做好无线电电磁环境的监测工作。本研究针对无线电电磁环境的监测系统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阐述,首先分析了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然后分析了在开展无线电电磁环境的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对于掌握无线电电磁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无线电 电磁环境 监测系统

一、前言

正如平时所熟知的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及气象环境一样,无线电电磁环境本身也存在于空间中,无线电电磁环境指的是在某一时间段,某一空间范围内人为的电磁现象和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电磁现象的总和。鉴于电磁环境与无线电设备的工作状态有直接关系,因此需要做好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一旦无线电电磁不正常也就是平时所讲的电磁干扰。由于电磁环境的稳定性受到众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就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展开细致的研究,才能控制好电磁环境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分析

(一)监测控制中心

监测控制中心是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整个监测网络需要对来自于不同地区,频域监测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分析数据,促进自动监测工作的完成。监测控制中心主要利用无线电管理内部的网络实现对下级控制中心的控制,监测控制中心是整体监测数据的聚集点,正是由于其具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因此是整个监测系统的中心组成。

(二)大型固定监测站系统

大型固定监测站系统也是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组成之一,想要促进无线电信号良好,一般需要将监测系统安装在较高的建筑物上,大型固定的监测站系统能够实现对无线电发射基本参数的测量、带宽测定、调至测定、频段及频道的测定,能够实现较强的数据监测与存储处理功能。

(三)移动监测站系统

移动监测站主要是将整体监测设备设置在一些传输性能较好的交通工具上,然后移动监测站系统能够实现固定站监测系统覆盖不全面的缺点进行弥补,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将移动监测站系统同样也具有大型固定站监测功能的。

(四)可移动站

可移动站与移动监测站系统有所不同,它与交通工具实现了完全分离,所以使用起来相对比较灵活,一旦有需要能够利用任何交通工具将监测设备送达到指定的监测点。当然如果监测有需要可以将监测设备临时固定的某处从而实现了固定监测站的监测功能。

(五)小型固定监测站

采用小型固定监测站系统开展监测功能主要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最大限度的将覆盖区域的监测加强,结合实际的监测需要建立起有针对性的监测系统,该种监测站主要是对无线电电磁环境的监测数据加以收集。

(六)便携式监测设备

该种监测设备,小巧便捷,便于在较近距离查找排除无线电干扰信号。上述所讲的无线电监测站系统的具体使用情况需要结合国家对地区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的具体要求来选择。

三、在无线电电磁系统监测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由于无线电电磁系统监测对无线电设备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无线电电磁系统监测系统的监测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将直接影响无线电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因此在监测过程中需要有一些问题要注意。首先,在无线电电磁环境的监测过程中,出现不同宽带信号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在进行监测结果接受的使用需要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最大限度的使用不同调制形式信号的测定需要,可以接受脉冲干扰信号。在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峰值和准峰值的检波功能,结合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检波方式。在监测过程中会有很多外界因素影响监测结构,随机干扰的来源不仅有热噪声还有雷达目标反射以及自然界所存的噪声,因此在进行平稳随机过程的干扰信号的测定时需要使用监测有效值以及检测平均值等实现测定。在使用波检器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波检器的性质,然后分析不通信号在不同的波检方式下的不同反应,来判断带测定信号的类型,然后确定信号的性质,但是在监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止输入端过载,检波方式的选择需要慎重,在监测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的校准,预选器的选择需要结合具体的测定过程。只有在测定过程中注意到一些小的细节才能促进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线电电磁环境的整体监测系统的组成非常复杂,只有就每一个组成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分析到位,然后注意到在无线电电磁系统监测过程中所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才能做好无线电电磁环境的监测工作,最大限度的促进无线电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广莉. 浅谈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及监测数据[J]. 科技资讯, 2009,(24).

无线电监测范文5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规划

建设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的综合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建设方案,根据国家和省办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反复认真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远发展目标。上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和本级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联合监管,工程建设期间要选派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始终,形成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协调管理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

二、实用、急用先上,分步实施,避免重复浪费

“十五”期间,海西无线电管理处以德令哈市为中心建成了一套无线电监测测向定位系统,系统由德令哈和格尔木两座中心城市的固定监测站、便携式测向机、车载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等固定和移动监测测向设备组成,是基层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必要装备和手段。但这些远远无法满足全州无线电干扰监测查处所需。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监测网络建设要立足我州实际,要选择急用、实用、发挥作用的项目先上。由于我州各县无线电设备应用滞后,目前在各县建立固定监测站不切合实际,全州监测网络建设应在目前监测能力的基础上,在各县建设无人职守固定监测站,进一步进行连接各县的区域控制监测网络建设。网建设备选择必须要坚持定位精度高、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保证系统具有可靠性、兼容性和扩展性。要充分考虑在我州网络利用率相对不高,数据流量较少的实际,不能盲目投资,一定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唯有以应用促建设,以应用促发展才更切实可行,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投资建设应遵循先熟练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再进行州级区域控制监测网络通路建设的顺序。目前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开始着手进行基于中国电信数据专线传输的省域监测网络建设,一些经验在我州监测网络建设中可供借鉴和应用。随着这些应用对网络的需求和依赖会进一步增加,相信会大大促进我州监测网络的建设速度。

三、技术领域走与省办纵向协作的路子,缓解当前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管理机构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和任务重的矛盾日渐凸显,但是增加人员编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在青海,全省8个基层管理处中核定编制最多的是海西管理处,现有8个编制,其中取得中级职称的只有1人。限于机构编制等因素,长期无法取得电磁环境监测资质,鉴于这种状况,本地区一年一度的电测业务采取了聘请省办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共同联合开展的做法,及时为用户提供了优质、快捷的监测服务,很好地解决了海西管理处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但从长远发展考虑,积极争取增加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继续深造,加强横向交流,学习先进省市无线电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湛的队伍是必由之路。

四、加强与先进省市的学习与交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办资金扶持

无线电监测范文6

【关键词】无线电 监测与管理 网络化 分析与应用

1.无线电监测业务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1.1无线电监测业务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我国使用公关无线通信网的技术得到了很快速的发展,物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对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对数字化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利用,各个行业都对无线电通信系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依赖。因此给电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复杂系,特别是在每个城市间进行传播的时候,电磁波发射会出现严重的密集及造成严重的阻挡,并且还会导致反现象及同频干扰现象的发生,因此若是继续使用传统形式以大距离固定站的监测方式来对其进行精确监测,则会导致很多的地方不能够做到覆盖上,对信号的功率就会造成削弱,干扰信号的传导,并且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拦截及跟踪,所以这给电磁频谱的监测造成了一个很大程度上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网络化来进行对无线电进行管理及监测。

1.2无线电监测业务需要发展的目标

在无线电监测业务面临挑战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更为先进的网络化电磁频谱来对无线电的系统进行监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密集的站点,来做到对各个范围的全方面监测,可以对那些低功率及超出标准的信号做到有效的监测、其次还要完善其组网体系的构架,来实现自动化的管理及控制。然后还要使用一些例如TDOA的定位技术,继而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储存分析,做到有效的保障工作。最后还要建立一个基础的平台,来电磁环境提供更为详细的分析及评估,使得其为公共领域做出更大的服务。

2.网络化无线电监测系统的说明及应用

以前的无线电监测受到了在数据传输及关键性技术的限制,因此使得网络化对无线电的监测工作只是停留在一个研究的阶段。目前,超大的计算机系统来进行对无线电的传输网络的使用,并且结合了光缆与无线宽带数据传输网络的使用,来使得数据在高速的传输及大量的数据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了实现。并且目前所使用的TDOA及PSS等一些混合辐射源定位技术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这使得网络化监测技术可以得以实施。

网络化监测技术的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它是根据监测数据信息为核心的,继而来对无线电进行管理、无线电监测技术及其业务的三个方面的结合。它可以对无线电管理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管理服务,并且对其技术加以奠定。在网络化监测系统中,其主要是利用各个传感器节点之间所提供的数据的相关性特点,来利用网络传输的方式来进行对其数据的总汇,并且对其数据进行相关性的处理,继而得出监测结果,让无线电监测任务可以在更多数据、区域及时间内可以得到完成。它不受到以往的固定监测点之间数据采集方式的控制,以便于做到了对数据价值的最大化的利用。

3.网络化技术对信息的集成使得无线电管理得到提升

网络化技术可以将多个虚拟的组织与动态变化使得得以结合起来,并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概念及技术,它是为其提供了一个对接的环境,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标准,使得它可以在高性能的计算机资源、高容量的数据及信息资源的分析及数据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利用。还可以通过对相关软件系统的开发利用对一些决策的分析与利用,着使得对数据整合及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及整合体现出来很大的优势。另外,在对各个传感节点进行网络化布局的时候,可以使用网络系统来进行对网络资源的信息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

对传感器的节点在进行配置的时候,所使用的网络化监测技术所采用的是分为各个小的区域的方式,然后再按照重叠式的方式来进行区域的划分,继而在监测的区域里,使得各个传感器的节点以联网的方式分布在各个网络化的监控系统中。传感器是将无线电内的各种信息进行接收,然后再通过网络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汇集到监测中心中去,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掌握之后,然后进行对频谱占据的空间进行分布的变化分析,最后对其频谱的使用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

并且这种的传感器的节点通常所需要的设备只有监测接收机及进行数据及网络处理的相关设备,其具有重量轻,易于携带及维护便捷的特点。其在工作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储存设备的空间就可以了,另外还需要一个可以放置电线的设备,使得其在监测过程中可以对其监测的范围做好有效的调整及选择。

4.总结

无线电监测业务随着社会对其需求的越来越大,并且受到一系列的电磁信号的干扰,若是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观测与管理,那么就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网络化的无线电监测技术来进行有效的监测与管理,在进行网络化的监测过程中,虽然有着很多的优势所在,但是这一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段洪涛、曾繁声、李景春.一种预测频段占用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J].无线电工程. 2011(07)

[2]孙成强.关于频段占用度统计分析的探讨[J].中国无线电.2010(07)

[3]段洪涛.频段占用度测量研究[J].中国无线电.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