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随笔小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随笔小记范文1
明明已经放弃了那份惦念、却为什么有一丝眷恋一直在心头缭绕、挥之不去、那份眷恋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去关心他、关注他、这究竟是一种崇拜的迷恋、还是未遂的不甘心、、我搞不懂、、、原来“戒**”比戒烟更难受、比戒酒更不舍、、这一工程的巨大绝对是我始料未及的、、是我想得太浅薄、还是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深奥、、我搞不懂、、、我只能以尝试的心态来试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过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觉得很幸福、但由此衍生出的过多依恋与不舍、又让我觉得这一切相互矛盾、、它们相生相克、苦的、却是中间我这个不会协调它们之间关系的笨蛋、、是我命中注定、活该受难、还是造化弄人、旦夕祸福、、我搞不懂、、、
爱了、伤了、痛了、乏了、烦了、倦了、累了、放弃了、释怀了、想念了、难过了、伤心了、怀恨了、害怕了、丢掉了、忘记了、、、而重新拾起这段“忘却”记忆之时、才是心碎的瞬间、、、
但是、我不怕、、因为我还有一颗候补的“心”、、、
本心碎时、便是彼心用武之日、、、
随笔小记范文2
谢谢你一直对我的照顾
谢谢你一直对我的信任
感谢你,我的朋友
在困难时帮助我
在失败时鼓励我
至此
我再次感谢
或许
我们认识是正确的
虽说
我们有时会吵吵闹闹
但是
我拥有真正的友谊!
友谊是可贵的
我觉得友谊比生命都重要
只记得
你那灿烂微笑
记住
那窗外朵朵白云
便是守护友谊的精灵
不管今生来世
随笔小记范文3
关键词:小练笔;表达能力;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
反观我们学生的习作现状,学生最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习作教学要求过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学生常常处于被动作文,思维受阻;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或言而不详的现状;缺少写作方法。
如何对学生进行表达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基于随文小练笔,提升学生表达能力。“随文小练笔”就是指授完新课的基础上,或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堂教材中的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和表达,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均衡读写训练,沟通读写联系,增强作文体验。在进行随文小练笔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纵观许多优秀课例,笔者认为以下几种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情到浓时续写
文章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将课堂指向关注“作者如何写出这份深情”的,自然会被文中人、事、物、景所感染。学生在理解文本、揣摩表达方法以后,情感需要一个宣泄点,如果很好地将这个点与课文留白的点相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情到浓时自然宣泄,即能使学生课内完成小练笔,达到训练目的。
案例1:《丑小鸭》片段
师:同学们,丑小鸭离家出走时给妈妈写了封信,结果被泪水打湿了,模糊一片,看不清了,请大家用自己的理解帮它补充。
有的学生写着、读着就哭了,因为他把自己当作丑小鸭了。
二、精彩之处仿写
儿童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片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特点,让学生仿写。
1.内容仿写
教师在课堂上就抓住某段文字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去发现写法,现学现用,效果比较好,并巧妙地抓住学生熟悉的场景变化进行练笔,让学生有话可写,在整个过程中注重方法的引导,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重视生生对话,做到了“还学与生”。
案例2:《月光曲》教学片段
在学生明白了作者写出了皮鞋匠想象的三个画面后,教师及时引导: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三个变化的画面的呢?
生:先是月亮刚升起,用“微波粼粼”写出了夜晚的宁静,大海和月光的柔美,然后通过写月亮穿过微云,写出了细微的变化,最后写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我们在生活中看见过变化的画面或场景吗?
生:操场、集市、广场……
师:操场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平时很安静,课间操时热闹,结束后又安静了。
因为学生观察仔细,所以写得具体,写出了变化。
2.方法仿写
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基于学生学到的习作方法可以马上在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中的应用。
案例3:《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
师:作者在写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之情时是抓住了什么来写的?
生:抓住了海鸥的动作,比如:“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句子中“扑”字生动地写出了海鸥不让我们带走老人遗像的不舍心情。
师:是呀,一个“扑”字,写出了海鸥对老人有多么的不舍。
生:作者抓住了老人的动作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写得具体生动。
生:作者还抓住了他们的语言和神态来写,把人和动物和睦共处的画面写得生动具体。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是呀,作者抓住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把老人的爱、海鸥的不舍写生动、具体,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动场面,你们应该看到不少吧?都说说你看到过哪些和谐相处的场面?
生:我看到校园里的鸽子和同学们和谐相处的场景。
生:我看到我家的小猫和我们一家人和谐相处的场景。
……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还真不少,真是一群有心人。是呀,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就会看到很多这样和谐的场面。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本课学到的方法练习写写其中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个场景吧!
该老师设计的练笔“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境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写具体的,从而总结方法,现学现用,把方法运用于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读写结合,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既“得意”,又“得言”,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三、细微之境改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倡导古诗改成记叙文,反之,有的写景散文,意境优美,我们也可以把它改写成诗歌。有的文章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细微的地方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样的练笔可以关注找准读写训练点进行改写。
案例4:《老人与海鸥》的小练笔
师: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写一个与小动物相处的片段,学习用细节描写表达生活体验。
有学生写道:动物园中的散放区是我喂小兔的领地。我很小心地拿出一根胡萝卜条,塞进它的嘴里,它吃够了又跟同伴去散步,向人群走去,我就向它摆摆手,让它过来,它看见了胡萝卜,又走了过来。这一次,我有了经验,不再把胡萝卜很快地喂给它,而是先在它够不到的空中画一个圈,让它更有食欲,我按它的速度喂。它得到胡萝卜后,又很快地吞进肚,吃完了,在栏杆上蹭一蹭头,好像在对我表示感谢。
四、心灵对话补写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可及时进行心理补白,来一次心灵的对话,达到训练习作的目的。
案例5:《慈母情深》教学片段
在教学到“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让学生想象:“我”会跑到哪些地方?“我”会想到些什么?“我”仿佛听到了些什么?
教师的情景渲染定会让“我”想起:母亲那瘦小的身子,那瘦弱的弯曲着的背,那眼神疲惫了眼睛……想起白发苍苍的母亲整天在那震耳欲聋的噪声中和灯泡的炽热下那样辛苦地工作,年轻力壮的我都受不了,更何况……怎么忍心向她要钱,怎么能开口要她两天的生活费只为了买书?想着,想着,懊悔之情真是无以复加……
五、拓展情节扩写
有的课文有些内容写得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
此外,还有许多开展“小练笔”的好方法,如:看课文插图;特殊标点;文本关键词;文本“佳句”;“思考・练习”;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拓展延伸、内化情感――写读后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集思广益,将好的练笔方法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随笔小记范文4
是否“有效”,并非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即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要避免教学中没有头绪的琐碎,达成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具备学生意识、对话意识和引领意识。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于教师的成长是促进,也是挑战。很多时候,教师辛辛苦苦挑灯备课,满腔热忱走上讲台,学生却提不起精神,或消极麻木,或一脸厌烦。于是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抱怨起学生。
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备课、上课的关注点更多聚焦在知识本身。尽管在知识层面吃透了教材,精熟了教法,却恰恰忽略了教学对象——学生。如果不能把学生放在心里,教学就会变成无的放矢,自然效果不佳。在大班教学背景下,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其学习能力也有高下之分。但我们的教学方案却常常是唯一的,忽略了学生的种种不同。
网络上有一个热帖:《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只知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9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
这种生物叫作“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
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铂金和水晶级
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娘……
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
他是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
这种生物每天只花10块钱都觉得奢侈浪费和犯罪
这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啊!请不要让我妈妈认识你们!
看完之后,我不由爆笑,随后五味杂陈!抛开这个热帖所蕴含的其他含义不谈,有一点显而易见,即学生有着鲜明而具体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和个性需要,“以学论教”。从备课授课、练习复习到作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全面地关注学习状态。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才学得好;只有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他们才学得好;只有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他们才学得好;只有当学生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才学得好;只有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他们才学得好;只有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才学得好。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对话就没有教育。”他认为,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意义上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和知识共建;从深层意义上讲,它挑战我们关于师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与主观认定。“对话”能够转变教学方式,同时也就转化了学习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堪称对话式教学的典范。身为政治学教授,他从不讲大道理,而只是讲故事—— 把学生带入一些具体的“困境”,通过不断提问,启发思考和辩论,而且从来没有标准答案。30年里,桑德尔始终讲授“关于正义”这门课。然而,即兴对话加辩论的授课方式却让他的每一节课、每一次讲座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在桑德尔的教学中,没有任何人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也没有人试图征服或说服其他人,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相反,通过“对话”,师生能发现对方或自己身上的问题和错误,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这是一种教学“双赢”。显然,“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是将教学的参与者视为独立主体,并承认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并富于创造性的教学。
就教学精神而言,中学教学和大学没有本质区别。在具有对话意识的教学中,教师越来越少地传递“死”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拯救出来,使其在对话中生成个性,成为与教师平等合作的对话者。最终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和精神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对话式教学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教师必须对即时生成的新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回应,也要及时将可能扯远了的对话拉回到主题。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教学机智提出了挑战。中学课堂也未必要像桑德尔教授那样堂堂“对话”,可在适合对话的“主题”或“环节”中采用。
教师要给予学生“富有高度的引领”。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高度”,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个人品行操守。
我们往往被湮没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一地鸡毛”的琐碎中。备课、上课、命题、阅卷、批改作业、自习辅导、与学生谈话、与家长沟通、和宿管交流……于是,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窄,总是停留在所教学科的内容性知识上,而不去探究本学科更为深刻、更为实质性的知识。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不太可能具备应有的高度、深度和大气。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让自己成长为学习型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有可能提升课堂的高度和品质。
随笔小记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随文练笔;落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就文取材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把学生组织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随文练笔落点”,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相结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
一、精心选择契合点,克服练笔随意性
落点的挖掘可以从教材本身、根据学生情感体验和教师个性差异确定。
(一)从教材文本本身挖掘
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根据教材中隐含的写作因素,可以从以下落点设计:
1.留白点
小学教材中的许多优秀文本,常常采用留白的形式,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如省略号省去的部分、图片资料、以及文章的末尾都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2.精彩点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文质兼美,语感鲜明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
(二)根据学生情感体验找节点
1.动情点
于永正:“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捕捉文章的“动情点”,捕捉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
(三)根据教师个性差异确定
根据教师个性差异还可以挖掘一下三个联系点:
1.拓宽点
拓展延伸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拓展延伸点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总之,让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思维会更开阔。
2.迁移点
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结合文本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文运用鲜活起来。
3.还原点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对“饱经风霜”一词的练笔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师:写好后,自己读一读,修改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啊,“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以上教学环节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还作了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还原词语意象的课堂练笔。
二、把握练笔的形式,提高练笔的有效性
“随文练笔”,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在一节课内紧紧抓住“读”和“写”两条线,实现两者的双赢。主要练笔形式有:例文仿写、想象拓展、读后抒写、经典改写。
(一)例文仿写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如:仿句子、仿片段、仿立意、仿表达,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
(二)想象拓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1.标点想象
如果适时的利用标点符号,进行有效练笔,更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如《穷人》一课,运用了许多的省略号,可以抓住“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想象桑娜的矛盾心理,体会省略号在表情达意上的用处。
2.看图想象
3.结尾想象
如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4.补白想象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和限制,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这些都是很好的补写训练点。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文中详细写了地震中父亲的表现,对儿子的描写相对简略,那我们就可以学习文章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补写废墟下阿曼达的表现。
5.抓文本关键词想象
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草原》,抓住诗句“天涯碧草话斜阳”中的“话”展开想象,怎样“话”,“话”些什么呢?通过恰当的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写出蒙汉两族人民的依依不舍之情。
(三)读后抒写
读后抒写,以读为基础,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是随文练笔的特点。小语教材中很多课文,既强调学生对规范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也注重人文思想的渗透,是学生写“读后感”的好教材。练笔形式可以为读后感言、小结抒怀、体验巩固和文末续写。所学的课文内容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保证学生情感感悟水平得到升华。
(四)改写经典
1.文体转换
文体转换的方式,最常见的有古诗文改写,以及说明文、诗歌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比如古诗《小儿垂钓》《清平乐.村居》、《示儿》,这些古诗文都是传世佳作,它们语言凝练,内涵深刻,富含哲理,都可以改写成有趣的小故事。
2.缩写或扩写
综上所述,例文仿写是基础,想象拓展是保证,读后抒写是提升,改写经典是创新。随文练笔,完成了由教学中重单元习作向重“随文练笔”华丽转身;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加学生学说、学写、学想象、学表达的机会,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玉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3):42-43.
随笔小记范文6
一、文本模仿,提高创新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用这个“例子”来引导学生品味精华,抓住语言训练点,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1.句式仿写
句式仿写,既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快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修辞能力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在每天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5分钟的句式仿写。这样日积月累,就可在学生的心里埋下言语修辞的种子;学生写作时就会懂得学以致用。
苏教版教材第九册《师恩难忘》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于是,在阅读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仿写这个句子。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回忆起生活中的场景,并进行仿写。他们都写得温馨感人,如:“我在妈妈的庇护下快乐地成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就像是习习春风,轻柔地抚慰着我。”
2.段落仿写
段落仿写要抓住重点,比如人物的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描写等。
苏教版教材第九册《变色龙》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突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也不动。”
我让学生仿写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认真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的方法,描写观察到的人、事、物。当然,对于这样的仿写,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因此,学生进行这样的仿写可以在家里完成,然后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讲评。
二、文本补写,丰富文本内涵
一位艺术家说:“对于一位高明的画家来说,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同样,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许多“空白处”,这些“空白处”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二课《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在这里,作者写了春光的烂漫,她好像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说,可是这种美似乎又很难说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用自己诗化的语言把作者想说又没说出的话写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海棠花/满天飞/伴着风儿轻轻舞/唱着动人的春意歌/欢快甜蜜在心头。”这位学生写的小诗虽然不押韵,但体现了他的诗意与领悟力。还有一个学生写道:“在这喷花的飞泉中,我仿佛觉得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分子,也成了一朵海棠花,在空中轻柔、自由地飞舞,好不自在。”从这些语言可以看出,他已经融入了这个情境中,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
学生对文本中的“空白处”进行补写,不但丰富了文本内涵,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文本扩写,培养想象能力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言的流畅表达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锤炼思维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扩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扩写情节
扩写情节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内容进行扩写。如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描写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回忆起和儿子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心无比的幸福与甜蜜。此时,我请学生们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想象高尔基与儿子相处的幸福时刻,进行扩写。也许学生所写的并不是高尔基和儿子真正的生活情节,但是在扩写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温暖的亲情。
2.文末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