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祖本纪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祖本纪翻译

高祖本纪翻译范文1

如何进行《选读》的教学无疑是教学实践中困扰大家已久的问题,在“应试”大山的压迫和遮蔽下,文言文的教学,特别是《选读》这样对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长篇巨作” ,不仅使文言文的学习成为苦役,也使语文课枯燥而令人生厌,只要应试教育为主导的严酷现状依旧,选修课的命运大抵也只能沦为某种附庸或点缀。本文尝试以苏教版《选读》为例,浅析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大胆取舍文本,精心合理剪裁

《〈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如《选读》全书有“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研究《史记》”这些专题,前六个分别从作者、体例、史家传统、理想人格、人物刻画艺术、叙事艺术等方面选择文本,后两个专题则谈影响和研究,显然专题三至六是重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全书,每一个专题,每一个篇目都能做到如数家珍。熟知全书,就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精选一些篇目来教学。既然是选修教材,那么必然可精“选” 。选择这些篇目的原则是:一要让学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二要让学生了解司马迁的远大志向、坎坷经历和“不虚美,不隐恶”的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三是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体会太史公的人本主义精神。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未囿于教材编排体系,而是据实际需要,大胆取舍,合理裁减,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先是春秋战国风云人物系列,包括《孔子世家》 、《管仲列传》 、《屈原列传》等六篇文章;后是汉代风云人物系列,包括《高祖本纪》 、《项羽本纪》 、《魏公子列传》 、《淮阴侯列传》等四篇文章;最后才是司马迁及其《史记》 。这样由易及难,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开始就能亲近《史记》 ,而非对之敬而远之。

二、立足文言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在《〈史记〉选读》选修课的教学中,如果只在文本外环绕而不进入文本,只分析人物的情感精神而不抓字词句,肯定是失败的。换句话说,语文选修课程张扬“人文性”不能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必须兼顾其“工具性”。如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将《史记》讲成“百家讲坛”,将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人生哲学课”,很可能使《〈史记〉选读》选修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误区。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这三种基本呈现方式中“探讨”是核心,“研习”是基础,彼此交叉又互相交融。文本研习的核心并不在于“讲”,而在于“读”。“读”本身可以加强理解,出声的“读”,还可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断句的能力。

高考文科语文卷必考文言断句,从提高应试能力的角度也应指导学生多朗读,而不应默读。文本研习重在以文本为依托,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选文均有相当的篇幅,如果教师一味串讲,一费课时,二显枯燥,这样的教学只会让老师叫苦连天,使学生终无所获。

《史记》的语言历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语言朴素简练、通俗流畅,既舒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因此阅读《史记》 ,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无论是讲读还是自读,都要重视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品味、揣摩、理解。

《〈史记〉选读》的教学方式可依从于内容的不同而相应地选择。如对《太史公自序》等语言佶屈聱牙艰涩难懂的文章可采用讲授式,对后人争议颇多史家研究较多的篇目如《项羽本纪》 、《淮阴侯列传》等可采用探究式,也可以专家座谈、辩论会等形式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另外适当的音像资料补充也很有必要。

问题探讨教学可以抓住教材中的“阅读与探讨”,开展课堂讨论,如讲授《魏公子列传》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侯生为何北乡自刭”,由此引导学生了解古人的义节操守。也可以结合教材后的“参考选题”,组织学生写作研究性小论文。如学完《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后可让学生围绕“性格影响命运”进行写作,有助于引导学生追求人格的完善。活动体验可以进行观赏电影、组织辩论赛、改编剧本等活动。

三、重视人文精神,培养探究意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史记〉选读》中所选的诸多传主更是充满人格魅力,我们要教会学生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汲取人生智慧,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不虚美,不隐恶”的精神以及自尊刚强的人生态度。

凡此种种,在给予我们历史事实的同时,又给了我们丰富的人生体验。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史记〉选读》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部文史巨著闪烁着的人文精神光彩。学生可通过对文本所呈现的人生智慧和人生价值的反思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高祖本纪翻译范文2

一、 “奇” 字是意动还是使动

在教材 《高祖本纪》 中, 有一句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 教材对该句中的 “奇” 注释为 “异, 使与一般人不同。 ” 按字面上理解, 这里把 “奇” 看作了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对该句的解释是, “你起初总认为自己的女儿与一般人不同, 一定要把她许配给贵人。 ” 这里又把 “奇” 看作了意动用法。并且, 在教材的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中, 对学生还进行了 “奇” 字活用情况的考查, 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清楚该句 “奇” 字的活用情况。

我们的教学参考书没有把原句中的一个重要实词“欲 (想要) ” 翻译出来, 也许译者也认为加上去了以后翻译得不大通顺, 比较别扭才把它删掉了。如果我们把 “奇” 看作意动用法, 那么该句则应直译为: “你起初想要认为这个女儿与一般人不同, 一定要把她许配给贵人。 ” 这句话所传达的信息是: 因为吕公认为小女儿本身就不同寻常, 所以才要许配给 “配得上” 她的贵人。既然吕公已对小女儿 “认为” 了, 觉得女儿已经不同寻常了, 何必还 “想要” 她不同寻常呢?

若是按照书下注释, 把 “奇” 看作使动用法, 该句则应直译为: “您当初想让这个女儿不同一般, 嫁给贵人。 ” 这句话对我们传达的信息是: 吕公认为女儿比较寻常, 因此起初就希望她以后变得不同寻常, 考虑通过嫁一个贵人的方法, 让她达到区别于常人的目的。若以此直译的话, 语句较为通顺, 结合上下文内容看, 也比较符合逻辑。

许嘉璐主编的 《二十四史全译》 , 是公认的权威译本, 本书的 《史记分册》 对该句的解释是 “您当初想让这个女儿不同一般, 嫁给贵人” 。看来这里也是把 “奇” 看作了使动用法。

二、 “秦失其鹿” 修辞格是双关还是比喻

在 《淮阴侯列传》 中, 有一句 “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教材对 “鹿” 的注释为: “与 ‘禄’ 谐音, 比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 ”

细究这个注释, 有其表述不佳之处, “与 ‘禄’ 谐音” , 显然不是在对 “鹿” 进行注音, 言外之意是想告诉读者, 此处 “鹿” 的意思与 “禄” 有关, 修辞格为谐音双关。然而后半句又指出修辞格为比喻, 这样前后矛盾的注释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 最早见于 《汉书·蒯通传》 , 最早从修辞格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分析的是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的 《汉书注》 , 该书引张晏的话曰 “以鹿喻帝位” ; 宋代的训诂学家裴骃的 《裴骃集解》 , 也引张晏的话曰: “以鹿喻帝位也” 。他们都认为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直到现在, 凡是涉及到这句话的解释, 统统都视为比喻修辞格。如 《汉语大词典》 解释说 “鹿” , “比喻政权或爵位” , “亦比喻掌权的人” ; 王力的 《古代汉语》注解说 “鹿, 比喻帝位。 ”

这句话流传下来, 演变出三个成语 “群雄逐鹿” “逐鹿中原 (中原逐鹿) ” “鹿死谁手” 。查阅 《汉语成语大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等几本权威词典对这三个成语的解释, 尽管它们对 “鹿” 的释义大同小异, 但都认为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其实,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先生在 《重版更名汉文文言修辞学序言》 地补记这一点: “今按张说是矣, 然喻帝位何以必用鹿字, 此必有其故, 而张氏未及, 是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也。余谓鹿禄同音, 此以鹿双关为禄也。 《论语 · 为政》 篇曰 ‘子张学干禄。 ’ 集解日 ‘禄, 禄位也。 ’ 然则秦失其鹿即秦失其禄, 正谓秦失其位耳。以上文用鹿字, 故下文用逐字承之也。……此二事为语音双关, 卷中偶失载。 ” 他把 “秦失其鹿” 作为 “语音双关之例” , 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这一句中 “以鹿双关为禄” 。

据了解, 近年来, 对于 “秦失其鹿” 的修辞格, 学界还有一些讨论。作为高中生尽管不需要研究得如此深刻, 但作为教材, 在表述方面一定要科学规范。首先作为常用成语, 作为提高学生语文修养的知识点, 此处注释非但没有必要回避, 而且更应表述清楚, 我们可以用“一说谐音, 一说比喻” 的形式表述, 把不同的观点收录在教材上供学习者参考, 如此安排不仅可以体现教材善于吸取前人及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而且这一让学生自己去体味研究的过程, 也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或者我们就直接避开争议, 遵照当下众多权威词典的 “比喻” 表述, 至少也可使得该注释不再前后矛盾。

高祖本纪翻译范文3

关键词: “王霸” 辞书 释义

张永言(1982)于《词汇学简论》云:“多义性是语言里大多数的词所具有的属性。凡是历史长久、使用频繁、经常出现在不同的上下文里的词,它们的意义也就特别地多。”[1]P47“王霸”一词就是如此。

在古籍文献中,“王霸”一词常见,且其词义颇多,多种辞书对其皆予以收录,现分述如下。

《汉语大词典》(第四卷)(以下简称《大词典》)收有此词,有三义项(引用书证省略,下同):“【王霸】①王业与霸业。②指能成就王霸之业的人。③王道与霸道。”[2]P470-471

《辞海》也收录该词,有两个义项:“王霸①春秋时,周天子为诸侯国的共主,称‘王’。强有力的诸侯纠合各国,尊王室,抵御外族,称‘霸’。战国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为霸道。②唐末黄巢年号(878―880)。”[3]P3393

《辞源》亦收录,也仅有两个义项:“【王霸】①谓王业与霸业。儒家称以德行仁政者为王,以力假仁者为霸。②唐农民政权黄巢年号。公元878―880年。”[4]P2048

而台湾《中文大辞典》(第六册)收录该词,列有七个义项:“①王道与霸道也。一说王者与霸者也。②谓有一统天下之才略之君主也。③《荀子》之篇名。④唐僖宗(李俨)时,黄巢之僭号。⑤东汉颍阳人。字元伯。⑥后汉,广武人,字儒仲。⑦唐人。”[5]P369

以上四种辞书解释“王霸”之义,除其表专有名词,指人名、篇名、年号之外,就是一般名词,指“王业与霸业”“王道与霸道”或“能成就王霸之业的人”。

但,正如郭在贻(1985)《训诂丛稿》中所言:“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6]P201以上当前权威的大型辞书也存在对“王霸”一词注释有缺漏之处。

稽考古籍文献,可发现当前辞书对“王霸”一词释义义项尚有遗漏之处,比如它还有“称王称霸”之动词义,却被众多辞书遗漏,现试着分析并讨论如下。

首先,查检上古文献,可知上古“王”有“称王”之义,如《战国策・秦策》:“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7]P87高诱注:“王,有天下也。”[7]P88又如《大词典》(第四卷):“王2①统治;称王。《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史记・高祖本纪》:‘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张楚。’唐韩愈《祭田横墓文》:‘当秦氏之败乱,得一士而可王。’宋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古之人有欲以其君王者也,有欲以其君霸者也,有欲以强其国者也。’……”[2]P453可见,“王”有“称王”义。

而“霸”于上古有“称霸”义,如《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8]P192邢m疏:“霸,把也,诸侯把天子之政也。”[8]P193又如《左传・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9]P699孔颖达疏引郑玄云:“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教。”[9]P699再如《大词典》(第十一卷):“霸2①作诸侯联盟的首领;称霸。《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汉扬雄《解嘲》:‘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霸。’清恽敬《西楚都彭城论》:‘项王起江东,败秦救赵,遂霸诸侯。’”[2]P730很明显,“霸”于上古常有“称霸”义。

故而,“王”与“霸”在上古很有可能构成并列双音动词,如“王霸”,那么其义可为“称王称霸”。而事实上,检索上古文献,的确发现存在这种情况,如:

(1)《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h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10]P1743

(2)《盐铁论・险固》:“古者,为国必察土地、山陵阻险、天时地利,然后可以王霸。”[11]P525

上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文,据许嘉璐先生主编的《二十四史全译・史记》翻译,其被译为:“勾践被困在会稽山,喟然叹息说:‘我就这样结束了吗?’种说:‘汤被系在夏台,文王囚禁在h里,晋国重耳逃奔翟国,齐国小白逃到莒国,他们终于称王称霸了。由此来看,何愁今日的处境不成为将来的福运呢?’”[12]P658可见,将文中之“王霸”理解为“称王称霸”。

而《盐铁论・险固》文,王宁先生的《评析本白话盐铁论・潜夫论》将其译为:“在古代,治理国家的人必须考察土地、高山、丘陵的,以及天时与地利因素。这样做了,然后才可以在天下称王称霸。”[13]P126文中也是将“王霸”解为“称王称霸”。

很明显,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分布来看,上述两例中的“王霸”皆作谓语,是动词,而不是名词;又据翻译,知其义当为“称王称霸”。只是遗憾众多辞书漏收该义项。

另外,“王”与“霸”在上古还可构成并列双音动词“霸王”,古籍亦很常见。而“霸王”与“王霸”正好是一对同素反序双音词,即指“两个相同词素相反词序构造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双音词”,“这类同素反序双音词反映了两个同义语素结合初期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14]P185对于“王霸”的同素反序双音词“霸王”来说,上述四类辞书却都加以收录了,但除了《辞源》和《大词典》(第十一卷)收入了其动词义项(分别为“成霸王之业”[4]P3342“成就霸业或王业”[2]P731)之外,很遗憾,《辞海》和《中文大词典》又漏收了“霸王”的动词义。

参考文献:

[1]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3]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广东 广西 湖南 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林尹 高明.中文大辞典[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民国七十九年九月八版.

[6]郭在贻.训诂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汉刘向编.汉高诱注.战国策[M].济南:齐鲁书社,2005.

[8]魏何晏注.宋邢m疏.论语注疏[M].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M].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汉司马迁撰.宋裴S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2]安平秋分史主编.史记[M].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3]王宁.评析本白话盐铁论・潜夫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14]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朱成华.浅析《汉语大词典》词条释义商补五则[J].作家,2010,(24).

[16]朱成华.《盐铁论校注》“称举”释义商榷[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3).

高祖本纪翻译范文4

关键词:数词;“二”;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64-02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里,数词就带有神秘的色彩。在人类生活中,数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规定符号,反映着人们对世界的独特把握方式。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数词不仅表达一般的计数概念,而且还兼有非数字的性质,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

一、数词的产生

数词在中国产生很早,大约在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中便有了数的刻划符号。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数词已经相当完备,从一到十,数目齐全。数词在汉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数词的产生带有非常浓厚的神秘色彩,它来自于狩猎时代。数词的基本功能在于计数,即表示数量关系。然而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由于汉民族对于语言灵物的崇拜,同样引起对数词的灵物崇拜,认为有些数词能给人带来幸福和财富,有些数词则被认为会给人带来灾难和不幸。这种数词的神秘观念也受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的影响。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为阴阳两类。“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具有为天、为刚、为夫的象征意义;偶数二、四、六、八、十为阴,具有为地、为柔、为妻的象征意义。”①

二、“二”的文化含义

(一)古今文学中“二”的含义

纵观古今,“二”的文化含义丰富多彩,举不胜举。以下是一些常见例子:

1、数词(数目字),一加一所得。如:《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常作二铁板,一版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2、序数,第二。如:《墨子・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使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唐代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巴金《探索集・春蚕》:“我写作一不为吃饭,二不为出名。”

3、副,次一等,与“正”相对。同“贰”。如:《礼记・坊记》:“君子有均不谋士,唯卜之日称二君。”郑玄注:“卜之日,魏军又故而谓之卜也。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

4、再次,两次。如:《宋史・吴传》:“此孙膑三四之法,一败而二胜也。”

5、倍,加倍。如:《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司马贞索引:“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齐得十二’亦如之。”顾炎武《日知录・史记注》:“古人谓倍为二。‘秦得百二’,言百倍也;‘齐得十二’言十倍也。”

6、并列。《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时司马相如《封禅文》:“德侔往初,功无与二。”《宋史・杨存中传》:“杨存中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郭子仪也。”

7、两样;不同。《荀子・富国》:“故曰上一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输直,不二价,而人无异辞。”清代顾炎武《与人书四》:“《诗》三百篇即古人之韵谱。经之与韵,本无二也。”

8、分成两样。《高子遗书・语十九》:“朱子正欲一之,反谓其二之,惑之不可解久矣。”

9、怀疑;不确定。《吕氏春秋・应言》:“视昂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高诱注:“二,疑也。臣见疑则不重矣。”《后汉书・齐武王传》:“将军张昂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宋代宋祁《宋景文杂说》卷下:“任贤而二,五尧不治。”

10、二心;不遵从。唐代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若纵怀二,奸乱必渐。”宋代范仲淹《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11、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上公注:“一生阴与阳也。”汉代刘向《说苑・辨物》:“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文选・任〈王文宪集序〉》:“公之生也,诞授命世;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李善注引《易》:“‘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12、地数之始或指臣道。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因以“二”指地数之始,或指卦中的阴爻(--),或指臣道等。《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孔颖达疏:“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汉书・律历志上》:“地之数始於二,终於三十。”李贤注曰:“二为阴爻。”明代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二,言所为;五,不言所为。二,臣道也,以任事为忠;五,君道也,以任人为大。二胜其任,则五可无为。”

(二)“两”与“二”的区别

在上古时期,“两”与“二”的差别很大,几乎没有共同点。上古的“两”最初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当它用作单位量词的时候,这种意义最明显。如: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

葛履五两,冠绥双止。《诗经・齐风》

车有两轮,所以车用“两”作单位,直到现在“两”还是用作车的单位名称,只是写作“辆”。

现代汉语中“两”和“二”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如:

1、单位词前面不能用“二”(不说“二个人”,能说“两个人”);

2、零数前面不能用“两”(可以说“十二个人”,不能说“十两个人”);

3、序数不能用“两”(第二,不说“第两”,一般说“二楼”,不说“两楼”)②。

(三)“二”与阴阳

二是典型的偶数,代表阴。事物中总是存在矛盾,就像此消彼长的阴阳鱼图。阴与阳是道家学说最基本的两个元素,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阴阳象征着事物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是古代辩证法的核心部分。“阴阳论”在传统文化中形成的集世界观方法论于一体的哲学在当今不少学科依然产生深远影响,中医学理论里贯穿始终的阴阳二气同阴阳论是密不可分的。阴阳论的继承使得古人们还有崇尚对称的习俗。阴阳和谐的精神潜藏在语音平仄和对联律诗当中,把哲学和文学结合在一起。阴阳凝聚在建筑地理中,就是天坛地坛、东西直门的对称美。因为这种和谐对称的平衡感,“二”就和良好顺畅的状态等含义建立了联系,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比如送礼物一般是成双成对,特别是送一对新人,表达“夫妻幸福,好事成双”的祝福,这种思想更容易被大部分中国人接受。

(四)“二”与中国的大一统思想

早在先秦时期,由孔子首倡的“大一统”思想描绘了国家昌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等要素,其首要的途径就是实现中国疆土版图的统一。这种理念,直到今天依然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中国人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前途的思维模式。然而“二仅仅意味着一件整个东西的一半。”③因此,它在教理观念与价值观上就体现出“合二为一”的大一统思想。

(五)数词“二”构成词语的褒、贬义

由数词“二”、“两”、“双”组成的词语多含褒义。如:

“梅开二度”,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同一件事情成功的做到了两次。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足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进两球。“梅开二度”实源于惜阴堂主人所编小说《二度梅》,京剧、越剧均有此戏。

“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情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还有“一举两得”、“两袖清风”等。

3、“双喜临门”,意思是两件喜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现在更广泛的意思是一个大家庭或一个国家在同一时间段发生两件值得庆贺的事。出自典故王安石中举和喜得娇妻。还有“双双见喜”、“一箭双雕”等。

但由“二”组成的词语中也含有贬义。如:二赖子、二愣子、二流子、二傻子、二百五(讽刺有些傻气的人)、二五眼(能力差的人或质量低,成色差的事物)、二进宫(借京剧剧名,借指二次进监狱的犯罪者)等。古时候把前代王朝的臣子为异姓王朝服务的人称作贰臣。清朝便有《贰臣传》,收录明朝投降清朝并为之服务的臣子125人。

(六)“二”在文化生活方面

1、我国古代诗歌、对联等讲究对偶、对仗。如晏殊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之涣的《登黄鹤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都无不体现着对偶之美。而对仗的更为普遍,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千年迎新春,瑞雪兆丰年。”

2、建筑艺术到城市布局讲究对称之美。故宫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个建筑物都是在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整个建筑的中心是高大的太和殿,以此为中心南北方向展开。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对称铺排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尊贵感相得益彰。

3、汉字的产生也可以看得出对称结构,如小、火、水、赤、辩、、等,都是追求对称的美,并还有“双双见喜”、“双喜临门”的寓意。

三、总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词不仅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同文化哲学联系极为密切。它们体现出的文化意义持续而长远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认识宇宙的态度,并且培养了带有独特东方神秘气息的思维视角和天人观。本文中探讨的“二”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便可见一斑。

注释:

①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王力.汉语史稿.上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页.

③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07页.

参考文献:

[1]吴海英.中外数词文化含义研究综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9).

[2]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苏峥.新科技术语的翻译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6]顾斌.从文化语用预设理论角度看数词翻译[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7]徐琴.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数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作者不详.十三经注疏・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