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猴的成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猴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猴的成语

关于猴的成语范文1

关于鱼的成语

如鱼得水:意思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鱼贯而入:比喻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次序进入;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鱼死网破: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鱼目混珠:意思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关于鱼的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海底的鱼, 不好打;吃了生鱼 ,带腥气;大头鱼切脑袋 , 咸身子;粪坑里的鱼 ,又腥又臭。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猴的成语范文2

一、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

一是完善法规规章。推进重点领域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规规章制度。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立法调研,提高新立法规规章的针对性。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解决执法依据不足问题。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城市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二是规范执法。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来管理城市,切实提高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水平。加大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痼疾顽症的日常执法力度,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科技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与法院非诉执行的工作衔接。针对对公共利益危害较大的违法行为,探索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三加强基层综合执法。推进基层综合执法常态化。发挥基层综合执法平台作用,完善基层执法协同机制,深入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配齐配强基层执法人员,解决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专项清单,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等领域,明确街道办事处、部门相关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

四是营造好法治环境。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强化执法制度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社会法治素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体验式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依法公开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处罚标准、违法事实、执法依据、处罚内容等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深化科技应用,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

一是加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落实大数据计划,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数据汇集梳理工作,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创新大数据利用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数据建设和应用。

二是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明确网格化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责清单,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三级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云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处置机制,针对突出和易发问题,建立健全市、区主管部门牵头,相关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配合的高效处置机制。加强市、区城市管理相关单位和公共服务企业与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的协调和对接,提高问题处置效率。建立城市管理基础数据普查更新机制,适度扩展网格化管理事项,加快组建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城管监督员队伍。探索将管理范围拓展至农村公共管理区域,逐步实现网格全覆盖。

三、强化科学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专业化

一是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在岗人员教育培训,建立城市管理队伍培训体系和专业等级制度,积极开展全员培训、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录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市属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管理课程,培养懂城市、会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是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坚持以专业化为基础,界定服务范围,优化服务流程,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市容景观专业设计,做好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计,统筹设施布局。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引导多元共治,推动城市管理社会化

一是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建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办好居民身边的事、家门口的事。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社区职责清单,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务准入制度,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大力推广“互联网+社区”服务,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社区,扶持养老、助残、物业、家政、零售等领域社区服务机构发展,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发挥社会各方作用。畅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围绕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开展社会公众共商共议活动;积极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城市管理监督,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落实街巷长巡查、发现、报告职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关于猴的成语范文3

2、兴致勃勃: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

3、生气勃勃: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4、野心勃勃:形容对权力或功名利禄存在极大的非分欲望。

关于猴的成语范文4

摘 要 “80后”是一个散布于多元社会各个阶层的综合群体,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其体育价值观对今后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论述“80后”体育价值观的特征,并透视其转化背后的原因,重点提出了加强改革,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加强思想教育,增强“80后”的社会使命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营造体育学习、锻炼的教育环境等措施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关键词 “80后”体育价值观 转变

“80后”即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是一个散布于多元社会各个阶层的综合群体,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大多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科技文化昌盛并被现代社会生活氛围所裹挟的时代,其观念、意识、信仰、价值、生活方式等与改革开放之前出生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当然“80后”的体育价值观也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悄然发生的转变。众所周之,“80后”已逐渐的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社会进步的重任。

一、“80后”体育价值观特点

(一)时尚,娱乐

“80后”价值观日益偏离主体价值,呈多元化趋势。“80后”对自我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同三者之间的统一,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在体育道德标准方面,他们对体育道德有着广泛的宽容,表现在他们能从心理上认同或接受许多以前不被人们所接受的思想和行为。在体育价值方面,“80后”已逐渐摆脱以往理想主义的狂热,表现得冷静甚至冷漠,对体育的参与多样化,尽管其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期性的色彩。他们遵守体育规则,讲究理性,并张扬个性。

(二)过度强调自己

一方面,“80后”对社会交流的渴望越来越高,他们担心自己在时尚文化的潮流中落伍;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强调个性,强调一种自主的选择。他们往往从流行元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然后融入自己的特色感觉和喜好。时尚文化中的自我至上价值观与“80后”膨胀了的自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80后”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并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对奉献、铺垫、等缺乏认同感。

二、“80后”体育价值观转变的原因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被确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内在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同社会实践主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体制是充满生机的经济体制,它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个体潜能,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个体发展,其本质上是对主体意识的接纳。

(二)体育的发展以及功能的不断拓展

20世纪80年代,体育开始关注人自身的发展需要,体育的健身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经济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段,竞技体育得到了强化,通过大型赛事为国争光、激励和教育民众成为体育的重要任务,体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体现了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体育价值取向。到90年代以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这标志着体育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体育不是纯消费的福利型事业,而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三、如何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

(一)加强改革,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

通过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来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调动体育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滥俗,通过宣传公平竞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通来消解商业传媒对“80后”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体育文化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粗俗的、暴力的体育文化对“80后”的侵害。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体育价值观和适宜于“80后”的生活方式与休闲观念。

(二)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体育运动为培养学生“运动美”、“形体美”、“行为美”提供了一块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沃土。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美感的运动项目去尽情地发挥,从中获得美的欣赏、美的享受,它不仅是一个比体质、赛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赛风格、比道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体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从而激发自我锻炼的欲望。,要帮助青年造就审美的人,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使他们在审美领域中得到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自由愉悦。根据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营造体育学习、锻炼的教育环境

学校及社会的体育环境是“80后”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土壤,主体体育动机行为的改造,既要靠其长期体育实践的磨练,也要靠体育文化环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熏陶。就体育环境的营造来说,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但其核心之处在于将封闭式体育环境转化为开放式的,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空间、弹性的活动时间。在软环境方面,重在形成一种有利于提高“80后”体育文化素养的氛围,同时注意隐性因素的潜在影响,建立健全各种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有系统的组织一些丰富多采的健身、竞赛等活动;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络、广告版等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敏.组织行为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关于猴的成语范文5

首先,“改革”一词,其本身包含着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即在保留已有事物的好的东西的基础上,吸收新事物的有利成分来变革不好的,而不是完全颠覆、全新的革命。而当前的课程改革很多学者却走向了极端,大有全盘否定现代教学,不加批判地全面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趋势。诚然,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中有其积极成分,这些对于变革我国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端,无疑起到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的作用,但对其采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利用时应该使其本土化,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知识文化情境性的体现。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任何知识都具有情境性,不具有普适性,那么后现代主义思想本身作为一种知识也应该具有情境性,它产生于西方文化社会,适用于西方,但到了我国,毕竟我国和西方在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它还同样适用于我国的教育吗?这个问题应该在拿来使用之前作充分论证,对它的应用只能是在结合我国的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地使用,进行符合我国教育特点的诠释和解读,而不应照搬照抄、人云亦云。本文即是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出发,对后现代主义的师生观、知识观以及课程观进行符合国情的解读和反思。

一、对后现代主义“主体间性”师生观的反思

师生观一直是教育领域中颇具争论的话题,对于早期教育中单主体师生观的弊端教育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争论较多的主要是围绕近些年来出现的“主导-主体观”、双主体观和后现代主义的主体间性等观点。多年来我国在正视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师生观的弊端后,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观(简称主导-主体观),并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但随着新课改中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泛滥,批判“主导-主体观”的声音越来越多,为“主体间性观”唱赞歌的越来越多。一些研究者把现代的师生观与后现代师生观对立起来,那么,二者真如部分学者认为的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关系吗?

后现代主义倡导主体间性,主张“以主体间性来消除现代主义主客二元论在人与人之间设置的人我对立”[2]。主体间性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通过理解与对话,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共识与共享。在这种主体间性的语境下,师生之间不再有“老师的学生”和“学生的老师”,只存在“作为老师的学生”和“作为学生的老师”[3]。诚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真理面前是平等的。这对改变我国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具有积极意义。教师不能体罚、侮辱学生,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要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声音。这是师生主体间性互动的前提,也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前提,体现的是人文关怀,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尊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师生知识占有和能力上的不平等,它是通过师生主体间性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存在的理由。师生之间的对话绝不是对等的,他们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永远不可能平等的,这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作为老师的学生”和“作为学生的老师”这句话只是在强调教学过程中没有绝对的老师,也没有绝对的学生,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强调的是教学相长。但是,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知识较少、认知水平较低,而教师闻道在先,在通过交往对话形成共识共享的过程中,显然教师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对话的过程中起到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这是师生在人与人关系基础上的一种教育关系。若无视这种关系,即是否认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差异,那么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对现代教育中的主导-主体观,有人认为忽视了教师主体,不重视教师的自身发展,强调蜡烛精神,而教师也应有主体人格[4]。而事实上,主导和主体这两个概念说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而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哲学认为,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个体都是主体。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知识建构,这就暗含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在教师的主体活动中,教师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引导、促进和激励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投入教学过程,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互动,师生共同努力探索问题,寻找答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实现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主体性是通过其主导作用的发挥体现的,而其主导作用就是在发挥着“主体间性”观中所谓的“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构建知识的主动性就发挥得越好,自然,师生的主体间性的互动就越成功、越有效。

而且,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频繁,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能够发挥好主导作用,必然要求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吐故纳新,教师的知识绝不是静止不变的。教师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而是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的电灯。因此,那些认为强调教师主导就是不重视教师的自身发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由此可见,现代的“主导-主体师生观”和后现代的“主体间性师生观“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二者只存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有利于纠正对师生主体间性观中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绝对平等的片面理解,而师生主体间性的观点又有利于防止教师主导观产生教师主导过度而导致的师生不平等的现象。

二、对后现代主义知识不确定性的知识观的反思

知识观是由个体所持的哲学的认识论所决定的。而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二者分别构成了哲学上知识观的两极。现代教育中的知识观是一种强调科学的知识观,追求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把科学等同于真理。而后现代主张知识是不确定的、情境性的、多样性的。以后现代主义的眼光来看,知识既不是对认识对象的“镜式”反映,也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发现和揭示,它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兴趣乃至利益所选择和建构的结果[5]。这的确反映了知识具有主观性的特点,但我们决不能由此推断知识就是任意的、完全主观决定的。必须看到,任何个体都是处于一定群体和社会之中的,他必然会和其他社会成员对话交往,在这种对话交往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反思修正自己建构的知识,以达到与他人的共知共享。即,知识意义的建构,我们不仅要看到个体在建构中的主体作用,还必须看到群体及社会在意义建构中的协商作用。最终个体的知识应该至少是接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笔者看来,知识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只是知识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状态,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性的一种途径,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不确定性包含着容错性建构知识的内涵[5],指的是面对学生个体不同的理解,甚至是有失偏颇的理解,教师不应该给予即时的否定和纠正。教师的一句“你错了”的评判就足以阻断所有积极的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才思,同时也阻断了对意义和价值的进一步追求和尝试,而其本质上阻断的是主体获得知识的进一步实践活动。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早期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就强调通过教师引导性的诘问,学生在积极反思过程中从最初的不确定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逐渐形成确定的知识的过程。

而且,基础教育阶段所包含的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对客观性。虽然一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具有多面性、复杂性的特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理解,这体现了知识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我们也主张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去创造性地理解课程内容,这是学生主体参与性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基础教育中有更多的知识是相对确定的,如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原理是不允许我们作情境性的理解。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知识。因此我们仍然要传承现代的文明,传承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追求文化和知识的多样性,价值的多元化。新课改中之所以强调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是由于现代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权威性、唯一性,教学评价的标准化,而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退化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后现代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矫正现代教育中的这种不足,对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完全地摒弃现代知识观,走向主观主义。

三、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生成性、目标不确定性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强调课程的生成性,认为课程是在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文本主体三者之间的互动中生成的。由于过程的动态性,加之其混沌理论的思想基础——蝴蝶效应,即初始条件的任何一个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系统长期行为结果的巨大变化[4],因此认为课程目标是不确定的。那么,这是否等于说课程无需预先设定目标呢?如果这样,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何以落实?早前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本质上也含有生成性这一特点。儿童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发展经验。但事实证明,杜威的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是失败的,它缺乏系统性,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的知识零散、杂乱,最终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基础教育是后续教育的根基,根基不牢,后续的教育势必会受影响,因此必须强调系统性、完整性。

当然,课程生成性有其可取的思想。它强调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这无疑对改变我国当前教育实践对学生主体参与性的重视不够这一现状是积极的,借此,可以发展我国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和落实的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而课程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也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课程实施观。我国传统教师往往充当着“教书匠”、“传声筒”的角色,教师一言堂,在教学中缺少创造性意识,导致僵化地、死板地、严格地按照国家课程目标和教参书目以及预先设定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教学缺乏灵活性、缺乏与现实的课堂情境、学生特点的结合,导致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主体的参与性不高,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不强。

那么,应该如何诠释课程的生成性呢?笔者认为,生成性应该是在有限范围内的生成。课程实施之前,应该要有一个基础性的目标方向,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生成性只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动态性,情境的无法完全预测性和课程目标的不完全确定性。但任何活动之前,总是需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期望,课程实施中,可以根据师生文本三者主体间性的互动,生成不同的学习结果,这也是知识多样性的体现,但它必须包括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引导下生成的基本的课程目标。如果无视这一前提,基础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得到落实。极端地强调课程生成性和目标的不确定性,只会造成教师的懈怠,学生的困惑,违背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这一前提。

四、小结

对任何新事物的应用,我们都要首先考虑它的适切性,尤其是舶来品,就更要将其本土化以后,才能为我所用,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当前国情,我们首先要正视我国还处于现代化建设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仍然是教育的当务之急。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系统性在基础教育中是不能动摇的。当然,也要正视过去在对学生的主体性上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参与性上调动不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灵活性不够等问题,后现代思想中的师生交往观、知识不确定观、课程生成观给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我国未来的教育留足了值得热切期待和激情遐想的巨大精神空间。但同时也应看到,后现代主义中的否定现代主义的极端思想。只有将二者进行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课改的目标才能顺利得到落实。若一味地追求新鲜思想,迷信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传统,只会让我们的教师无所适从,基础教育陷入混乱局面。我们应该具备“融通意识”,整合现代观与后现代观,统整民族特色和世界趋向,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与世界。

参考文献

[1] 吴永军.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教育科学研究,2010(8).

[2] 李嘉玮.论后现代转换中的师生关系.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2).

[3]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程琳.从主体间性透视生成性课程资源.辽宁教育研究,2008(10).

关于猴的成语范文6

摘 要 项目后评估指的是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者规划的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是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的决策审批、建设规划实施以及生产使用的全部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评估,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项目预测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而提高建设项目投资综合管理水平的工作总和。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作为项目投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对建设项目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的概念及内容,最后提出了加强建设工程羡慕后评估的对策。

关键词 建设工程 项目后评估 问题对策

一、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的概念及内容

1.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的概念

项目后评估指的是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运行过程、目的、作用以及影响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通过对项目活动的具体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确定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通过对项目进行有效地分析评价,不管改进工作,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促进决策项目的稳定运行。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是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的决策审批、建设规划实施以及生产使用的全部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评估,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项目预测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而提高建设项目投资综合管理水平的工作总和。以往的建设项目的审计把着眼点放在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资金来源是否得到落实的情况是否规范,很少把建设项目后评估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内容。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能够有效促进预期目标的实现。

2.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的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是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的决策审批、建设规划实施以及生产使用的全部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评估。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执行过程评估、效益评估、持续性评估以及目的评估等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项目执行过程评估。建设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建设设计施工、建设资金使用、设备使用以及设备采购情况和建设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评估,从而找出施工过程中偏离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提高项目的建设水平提供重要的前提基础。

其次,项目效益评估。成本效益评估是建设工程后评估的重要组成方面。成本效益的成功与否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当一个项目完成之后,通过项目的资本效益评估,加大对成本构成以及财务分配的评价力度,进而更加有效地判定项目的成本和效益。

再次,项目持续性评估。项目的效益持续发挥作用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仅仅要对当前项目的运行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对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最后,项目的目标评估。建设工程后评估的目标评估就是通过项目实际产生的一些经济以及技术指标与项目决策者的预期的目标想比较,进而检查出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从而更好的判断项目是否能够投资成功。

二、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的对策

1.选择正确的后评估时点和评估信息

建设工程项目的后评估时点,应该从总体上选择在项目竣工验收或者是投入使用之后进行。但是,由于建设建设项目的多样性,建设期和回收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项目后评估的时间点应该进行灵活选择。此时,项目后评估时点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后评估结果。另一方面,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工作能否顺利,评估结果是否正确,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与项目相关的资料信息是否完整。只有获取更为准确和详细的资料,才能够促进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工作的顺利运行。

2.项目后评估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在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项目后评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所谓制度化,就是要使之成为项目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建设项目整个管理程序之中;所谓经常化,不是对某一时期的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估,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对所有投资性建设项目进行跟踪评估是一项长期性活动;所谓规范化,即从评估内容、评价指标、评估程序和评估要求等方面制定具体明确统一的标准,在方法上具有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工作的稳定运行,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3.掌握正确的项目后评估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是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的决策审批、建设规划实施以及生产使用的全部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评估,通过项目实际实施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寻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偏差,从而保证项目投资实现预期的目标。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估的工作,就必须要掌握正确的项目后评估方法,只有掌握准确的方法,才能够促进后评估工作的正常运行。项目后评估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不确定分析的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法三个重要的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是国计民生发展的重要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作为项目投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对建设项目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周应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的理论和方法.铁道工程造价管理.2006(2).

[3]张军.建设项目后评估的体系与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