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剪纸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范文1

1、刀味与纸感

一幅优质的剪纸艺术作品必须要具备剪纸艺术自己应有的风格和特点。每一种艺术由于工具和性能的不同,从而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的风格,如中国画注重笔墨,西洋油画强调色块,木刻则讲究黑白,剪纸就要讲究刀味和纸感了,用刀在纸上摹仿版画刻出来的剪纸不应该算作是一“幅好的剪纸、用剪子对着绘画图案临摹下来的剪纸也不能称为佳作。一幅优秀的剪纸应该用剪纸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2、玲拢剔透

剪纸艺术语言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所有形象都是在玲珑剔透的形式中塑造、这除了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性能以外,主要是要求剪纸具有“透光”的实用需要。尤其是“窗花”更要求如此,否则,一幅黑团团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把室外的光线全给挡住了,既不透光,也不美观。

3、强调装饰

一幅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味,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美观大方,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协调等都是形成装饰风格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剪纸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锯齿纹”等)也是促成其装饰特点的重要因素。

4、变形夸张

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造型夸张和兼顾影廓的优美,任何物象都存在着一些美和丑的地方,艺术夸张的目的就是强化突出美的因素,缩小和简化丑的因素,经过夸张处理后的画面会使人赏心悦目。

民间剪纸的历史

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做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并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这在诸多的原始社会彩陶岩画、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艺术中,都体现了远古艺匠运用这一艺术手法的完善。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极其明显的一致,充分说明他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利用薄片材料剪刻镂花,在有纸以前就已经不乏,如汉代的金银箔刻花。但确切意义上的剪纸,当然是在有纸以后。我国是发明纸的国家,早在西汉时代已开始造纸。至此,利用纸便于剪刻镂空的性能符合民俗所需的剪纸艺术,随之在民众之中产生。然而,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与今天的民间团花剪纸极其相似。

唐代以后的剪纸实物已属罕见。有皮革刻花冠饰和漏版印花图案可作佐证。宋代出现了行业性质的剪纸和用于工艺装饰的剪纸,其较为多见的例子是吉州窑宋代瓷器上的剪纸纹样。另外,宋代皮影盛行,也有用纸制作皮影的,称为“纸窗影子”。现在某些地区仍有类似皮影风格的剪纸,可见这两种相近似的艺术形式相互间的影响和汇流。明清剪纸传世作品有刺绣底样、扇面装饰、窗花等,风格趋向精细秀丽。俗中求雅。

由于剪纸只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的作品传世。

我国长期民情风俗的稳定和许多边远地区文化上的封闭,剪纸的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在民间流传。如壮甫诗中提到的陕西白水等地一带的招魂剪纸,至今仍在那里仍可见类似形式的作品。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我们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的陪衬,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民间剪纸艺术:苏州民间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此风一直流传到清代。顾禄《清嘉录》中也说:“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黏花枝上,谓之‘赏红’。”古人在立春和花朝两大节日中应用了大量剪纸作品,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可见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在吴地风俗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苏州的灯彩自古有名。旧时,腊后春前,阊门一带,货郎出售各色花灯,光怪陆离,精奇百出,令人目不暇接。有一种灯彩,用剪纸人、马粘贴在竹制的轮子上,一点上蜡烛,就会转动,曰“走马灯”。梅里人用彩笺镂出细巧人物扎灯,人称梅里灯,很有名气。又有一种夹纱灯,是用彩纸刻出花鸟禽兽之状,随浓淡晕色,熔蜡涂染,再用轻纱夹起来,点燃灯烛后,则见“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

我在童年时,看见市上出售的各式苏灯,形式多种多样,人物花果、禽兽水族、亭台楼阁,应有尽有。这些灯彩,全用绢绸糊制灯身,上面均有彩绘或粘贴用五光十色的蜡纸镂刻的纹样,衬以金灿灿的底纸,显得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苏灯的可贵之处,不但造型变化多端,无论在晚上点灯或白天悬挂,都很耐看,这显然同剪纸装饰很有关系。

苏州过去还有一种纸扎店,专售制作祭祀用的衣着、家具和生活用品,均用竹料、纸品扎制糊成,几可乱真,俗称“巧玲珑”。这些用具上都有剪纸装饰,其中以花鸟图案为多,有些花纹上还缀有“福、寿”等吉祥字样。它的特点,是以黑纸剪出花纹,再衬以各种颜色的蜡光纸,给人以一种鲜明而沉着的感觉。

阳春三月,吴地有放风筝的习俗,纸扎店和灯彩作坊就制作大量风筝出售。风筝上的装饰图案,有的用镂刻的纹板用色水喷洒而成,有的用套色剪纸贴在上面,使得风筝更加飘逸秀美,惹人喜爱。

苏州自古就是丝绸之乡。在丝绸印染中,唐代有一种“夹缬”的方法,文献上说是用镂空花板覆于绸面,涂刷染料成花。苏州虎丘塔出土的北宋印花绢包袱,在绿色底子上,印出黄色双鹦鹉团花。古代还有一种豆灰印花,是以石灰和黄豆粉拌和成糊,用镂空印板刷于棉布上,待干后,投入染液染色,去除豆灰,此处即因豆灰处拒染而呈白色。这种防染印花,俗称“药斑布”。以上两种印花法,应该说是刻花技艺在织物上的应用。

旧时,苏州城乡妇女大多会绣花,未出嫁的姑娘,把刺绣看作是一种必学的手艺,因为封建时代衡量少女才华的高下,显示其聪明智慧,非绣花莫属。那时,新娘嫁到婆家,孝敬长辈的礼物,全是绣有花纹的日用品,如荷包、粉扑、枕头、眼镜套、帽子、鞋子,以及挂在床上的发禄袋等等。这些绣品的花样,许多妇女都能剪出来。它的内容大多是花鸟、虫鱼之类,如“鸳鸯戏水”、“孔雀开屏”、“喜上眉梢”、“竹报平安”、“年年如意”、“福寿双全”等等,都是吉祥喜庆的口彩。这种刺绣的制作,大多先用白纸剪成图案,贴在绣面上,然后用绣线将纸样绣没,绣好后用缝针细心地将纸样剔出,绣品才算告成。过去苏州街头闹市区,人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农村妇女坐在小凳上,在许多看客面前左手捏着不时转动的小白纸,右手的剪刀口就在纸上弯弯曲曲,上下移动,只觉“嚓嚓”有声,一霎时便剪出了龙、凤、花、鸟之类的图案,神态生动,呼之欲出,观者莫不暗暗称奇。剪花艺人把花样剪好后就放在地上的竹匾中,任人挑选。那时一张花样不过二三文钱,真是最廉价的艺术品了。

过去苏州剪纸在生活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不只是刺绣的花样,有的就是一幅独立的艺术品,它可以是贴在窗上的“窗花”、放在礼品上的“礼花”、挂在门楣上的“门笺”、贴在灶山上的“灶花”、放在祭品上的“供花”,还有一种是结婚时装饰各种用品上的“喜花”。喜花的形式最富变化,有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等,也有桃子形、石榴形、葫芦形、花瓶形、如意形等等。

苏州有个剪纸老艺人张钧昌,他从小就爱剪纸,他有一手绝妙的剪纸技巧,他剪的龙凤、白鹤、花鸟、鱼虫等装饰图案,细腻秀美、生动传神,谁见了都会赞叹不已。他说:一个好的剪纸艺人,不但要有熟练的剪技,更要有画图的基础,善于借鉴各种工艺美术的精粹,为我所用。剪纸生发了刺绣和丝绸纹样,反过来,刺绣和丝绸的精益求精、不断变化,也影响着剪纸装饰艺术的造型和神韵,从而产生了一种有别于浑厚见称的北方剪纸的独特风格。

郭沫若曾对南方剪纸作过如下评语:“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这是对江南剪纸最恰当的评价,苏州剪纸亦当“美在人间永不朽"。

剪纸的品种与民俗作用

(一)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窗花可分为单色窗花、彩色窗花和纸塑窗花三种。彩色窗花又有染色与衬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丰宁、蔚县所出最为著名。先刻后染,色泽明艳,光影效果极佳。衬色窗花以广东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或银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这种做法叫做“铜衬料”。纸塑窗花以陕西渭南地区所作最有代表性。用各色彩纸剪拼形象,人物头面用白布包裹棉花,再作彩绘、开脸,形成浮雕状造型。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数量最大。窗花的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主题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装饰剪纸

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于“人日”在屏风上贴剪纸的习俗,开创了剪纸在室内装饰中发挥作用的先河。敦煌莫高窟内发现的装饰纸花是更为成熟的室内装饰剪纸。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发展,装饰剪纸的品类日渐丰繁。今天,民间剪纸中的挂签、顶棚花、炕围花、灶头花,均属装饰剪纸。

挂签是贴在门媚上的剪纸,上沿贴牢,下面大部悬空,可随风飘动。挂签又叫“挂钱”、“挂千”、“过门笺”。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飓,贴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日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郯城、邳县等地又有套色挂签,俗称“换堂于”。其法取五色彩纸剪刻成型,局部刻断,各部分相互调换、镶嵌,形成色彩绚烂的装饰效果。

顶棚花是贴在天花板上的剪纸,中央是一张大型的团花剪纸,四角贴上角花。这种布局俗称“四菜一汤”。民间新屋落成。新糊顶棚,以及过年过节、办喜事等都要换贴顶棚花。

炕围花是沿炕周围贴在墙上的剪纸。炕围花的作用不仅是装饰墙面,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团花为主的对称布局,造成了很强的向心力;完整的装饰层次加强了室内祥和富足的气氛,暗示着生活的理想。

(三)特种剪纸

特种剪纸是在窗花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纯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置于室内以供观赏。创作特种剪纸的代表性人物是江苏扬州张永寿。他自幼研习剪纸艺术,成年后形成个人风格,以剪制最为擅长。他的作品造型精准,线条流畅。充分调动剪纸的艺术语汇,将物象压缩在二维平面上刻画成生动的形象,但在视觉感受上却充满三维空间的意味。作品虽然不表现物象的重叠交叉,但观众看到的却是饱满而立体的形象。

特种剪纸的文字造型极有兴味,文字的笔画都经过了美化处理,用各种花鸟虫鱼等图形充任笔画,匠心独运。彩色脸谱也是在戏剧人物窗花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特种剪纸。脸谱造型极尽精妙,通常选取形式感强、色彩丰富的谱式,用彩色剪纸的方法制成专供观赏的工艺品。

观赏性剪纸的形成与窗花关联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其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签、炕围花等实用性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四)绣花样子

剪纸绣花样是刺绣的粉本,也就是刺绣施针的依据。先用无色的薄纸剪刻成各式纹样,贴在待绣的地料上,再依样绣花。刺绣完成时,纸样于就被绣线覆盖,再也取不出来了。因此,绣花样于又是一次性的刺绣粉本。虽然绣花样子的最终效果将表现为刺绣,但是,就其本身的艺术特征而言,又是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作品范文2

关键词:剪纸;教材分析;学生情况

一、教材分析

1.教学总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实物和多媒体启发学生主动地探究发现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所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继承和发展。

(1)剪纸的分类:从题材上分有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从用途上分为窗花、门笺、喜花等,从颜色上分为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

(2)剪纸的剪刻形式:有阳刻、阴刻、综合法等,主要图案形式有锯齿、月牙、圆孔、花瓣形、柳叶、水滴形、涡纹、云纹和水纹等。

(3)剪纸特点: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特点。总体来说北方的剪纸作品比较粗犷朴拙,南方的剪纸作品比较精巧秀丽。

(4)剪纸的造型手法: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变形、添加等造型装饰手法,剪纸的构图形式呈对称式或均衡式。

(5)剪纸的制作方法:剪纸经起稿、过稿、订纸、剪刻、修正和贴裱装框完成。剪纸作品在剪刻时按先密后疏、先细后粗、先内后外、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剪纸作品在剪刻时要特别注意阳刻要“剪剪相连”,阴刻“剪剪相断”,在剪刻时要注意剪刻刀味。

(6)外国剪纸艺术:主要介绍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的剪纸艺术。主要分析各国的古代剪纸和现代剪纸艺术,从而拓宽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认识,让学生创造性地去继承传统艺术。

2.教学目的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和外国的剪纸艺术,并对比分析国内外剪纸艺术风格特色、艺术形式和制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学习民间剪纸艺术,从而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剪刻技法和造型装饰手法去大胆地设计制作剪纸作品,并在创作中感受剪纸活动的愉悦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剪纸艺术的魅力,并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

(4)创新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剪纸艺术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继承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剪纸作品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分析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特点和在造型上所使用的装饰手法,通过对剪纸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的能力。

4.教学难点分析

学生自主设计和创作剪纸作品,在剪刻剪纸作品时要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性与完整性。

二、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实物展示,教师演示,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三、作业要求分析

通过对剪纸的学习学生能够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并能设计完成一幅剪纸作品,要求做到内容单纯、造型简洁、富有剪纸情趣,由于学生接触剪纸的熟悉程度不同,设计了3个不同层次的作业。

1.每个学生根据所发剪纸的内容,练习基本的剪刻方法,并完成简单的剪纸作品。

2.这里有六个任务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抽取任务,分小组共同探究完成作业。作业里既有民间剪纸也有现代剪纸,既有人物也有场景剪纸,并通过制作剪纸总结所制作剪纸的特点。

3.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自行设计剪纸纹样并剪刻或教师统一出题,如设计自己喜欢的京剧人物形象,并说说自己的创作理念。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但是相对于剪纸作品学生接触的较少,没有深入地去了解,现在家庭中会剪纸的比较少,制作和鉴赏过程有点困难。

五、教学过程分析

在导入环节,以剪纸作品的实物展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教师引导,设计明确的指向性问题,小组合作教学共同探究、合作完成。导入环节简洁明了,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由剪纸的分类到重难点的突破,把教学时间放在剪纸的特点和制作上。剪纸的分类环节,在学生对实物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分类,这一内容相对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己分类。由剪纸的分类过渡到剪纸的制作工具,引出剪纸的剪刻方法,剪刻去的空白位置所组成的图案就是装饰纹样,引出本课的重点,剪纸的特点主要从剪纸的整体风格到造型、构图,以及所表现的含义,让学生采用互动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回答持肯定态度,鼓舞学生的信心,并为重难点的解决起到铺垫作用。重难点的解决通过教师不断的提问、解释、追问等环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通过个别回答、集体回答、小组讨论回答等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剪纸的制作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设计了3个不同等级的作业。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应从剪纸的特点方法类型来全面欣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拓展教学内容展示的外国剪纸艺术,通过外国剪纸,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范围,从而让学生树立发扬民族传统艺术的信念,并用剪纸艺术来装扮我们的生活。

剪纸作品范文3

课程定位:

以现代剪纸和民间剪纸为抓手,在课程设置中着力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导教师具有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课程中以师生的“发现和创造”为宗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精神。注重对传统的技法进行分析,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又要发展。更要引导、激励学生在现代剪纸活动中发现适用的新的技法,新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关注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引导他们对形式感产生兴趣,适度激发他们对技法探究的热情。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技法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现代剪纸的过程中得到的是艺术感悟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学生作品展示、专题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各种

形式全方位展开,层层推进。争取在现代剪纸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

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知识与技能

接触中外优秀剪纸作品,知道剪纸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感受剪纸的艺术美、体会剪纸的作品风格的丰富性,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剪纸作品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会选用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发现

剪纸造型简单的新技法和新形式,并用剪纸的方式创造“现代儿童剪纸作品”。

■ 过程和方法

通过作品欣赏、资料查询、课堂实践等途径,通过“看、想、议、画、评、玩”等基本方法,了解剪纸的知识。利用刀刻、手撕、剪刀剪等方式表现剪纸作品。学习有创意地布置绘画作品,尝试学习成果的展示、评议及学习心得的交流,培养良好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热情主动地参与“现代儿童剪纸”的美术拓展课程活动中,了解祖国灿烂文化,能欣赏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的情感。具有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欣赏国内外名家的现代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精神。

课程重点:

1)正确的剪纸审美观的培养。

2)“刀味和纸趣”的探索。

课程内容:

1、 欣赏。

2、 现代剪纸的创作。

课程进展步骤:

1、兴趣的启蒙

2、体验创作的快乐

3、剪纸作品的创作

4、剪纸作品的展示

课堂教学实践:

1、编写教材、教案

2、实施教学计划

3、进行课后反思

4、书写课堂实录

5、实践总结

课程成果展示:

1、教案及课后反思

2、课堂实录

3、交流课

4、展示课

5、学生作品展示

课程评价方式:

1、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作品制作的师生互动中很深入很有效

很个性化地进行的。

2、学生作品评价: 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主要应该是看其作品有没有表现出现代剪纸的审美特征,有没有努力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有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创意以及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而绝对不应该只是作品制作的精细与否。

剪纸作品范文4

关键词:幼儿;剪纸;兴趣;培养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样式,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大众的欢迎。茌平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线条豪放,形式朴素,乡土气息浓厚。1993年,茌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995年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为弘扬民间剪纸艺术,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我园对幼儿进行了剪纸教学,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地成长。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

一、创设环境,营造剪纸艺术的氛围

由于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对于现代的幼儿来说平时接触得很少,所以首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中国民族剪纸文化。为此,我们在幼儿园橱窗和走廊两旁都粘贴或悬挂上精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十二生肖、京剧脸谱等剪纸作品,让幼儿在欣赏民间剪纸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剪纸作品的主题和寓意。另外,教师还不断精选幼儿的剪纸作品,装裱后展出,活动室内外和楼道里随处可见幼儿用灵巧的小手剪出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剪纸使幼儿深深体会到小小剪刀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去探索、去创造的兴趣。

为了唤起幼儿探索的欲望,我们的班级活动室里都设置了剪纸展区,如“快乐剪吧”“金剪子训练营”等,尝试创设能与幼儿“对话”的环境。实践证明,幼儿与这种童趣性环境的有效互动,很容易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让幼儿有欣赏、探究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融合游戏,激发学习剪纸的兴趣

首先,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各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4岁的幼儿,手部肌肉控制能力差,手指力量小,易疲劳。因此,教师在选材时,应精心创设一些游戏情节,引导幼儿乐意尝试探索。如在“目测剪”的活动中,笔者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剪刀手中拿,慢慢张开小嘴巴,从下往上直着剪,咔嚓咔嚓咔嚓嚓,我的小手真灵巧。”幼儿们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慢慢掌握了剪直线的技能,同时也掌握了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幼儿在剪苹果、皮球、萝卜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曲线,在剪水波浪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折线。接着,幼儿学会了左手要配合右手的动作旋转纸片,才能剪出光滑的图形。不久,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当幼儿学会熟练使用剪刀后,笔者把难度偏大的沿图形轮廓线剪纸与绘画、粘贴结合起来,如让幼儿把剪的汽车、树、房子拼成一幅画,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慢慢地,幼儿就开始不满足于剪直线、弧线和沿线剪一些物品了。于是,笔者又通过“变戏法”的方式让幼儿发现折叠剪纸和镂空剪纸的有趣,如细小的部分――蝴蝶的触角、花篮的提手等。对于这些图案,幼儿很难剪出,教师不应强求他们,只要他们剪的形似即可。有些面积较大的物体,如衣裙、房子等,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剪一些装饰图形或图案贴上,使作品更丰富、美观。这种变式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学习情绪逐渐高涨。

三、注重评价,充分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幼儿往往对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期待,期待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赏。因此,在平时的剪纸活动中,笔者非常注重幼儿作品的评价环节。每当幼儿动手、动脑创造性地完成一幅剪纸作品时,笔者都会努力寻找各自的亮点当众点评。对于优秀作品,笔者会推荐到园里,并以教师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励。笔者还经常有意识把幼儿的剪纸作品和民间艺术家的剪纸作品、教师的作品陈列在一起,供幼儿欣赏、点评。有时,笔者还将幼儿的作品制作成课件反复播放,让幼儿在优美的民族音乐声中更直观地欣赏着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和再次创作的欲望,不断提升幼儿对剪纸艺术美的情感体验。

现在,剪纸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已成为我园的园所特色,成为我市学前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幼儿喜欢用剪刀剪出各种图形,根据自己的意愿创作作品,有时还回家当个“小老师”教父母剪剪、画画。可以说,幼儿们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用剪刀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已成为我园幼儿的一个“绝活”。每当笔者把新作品展出时,幼儿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对周围的同伴或父母自豪地说:“瞧这一幅,是我剪的!”看着他们那自豪的神情,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的下一个作品将会更出色。笔者也相信,这门跳动于指尖的艺术,会带给幼儿更多的快乐和希望。

参考文献:

剪纸作品范文5

从民间剪纸的剪纸类型、造型语言、表现手法三方面来看,剪纸作品具有适用于现代包装设计的构图方式、造型手段、传统色彩等艺术特点。将剪纸元素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现代包装设计所需元素的新探索。

【关键词】

剪纸元素;现代包装设计;应用

剪纸是劳动群众文化观念、精神观念的物化形式之一,是广大劳动群众创造出的一种能够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艺术形式,将这种约定俗成、家喻户晓的剪纸元素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能使现代包装设计元素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剪纸元素的使用价值得到升华,使商品包装更具时代感和民族特色,凸显商品的个性特征,促进商品的消费和竞争力。

一、现代包装设计可以直接与剪纸大师作品结合来扩大知名度

图案图形是现代包装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是包装图形语言的一部分,可以传达出产品的信息。剪纸通过其独特的造型手段、构图方式、颜色等使剪纸作品案更加生动、醒目。将一些家喻户晓的剪纸作品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共鸣,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加深对产品印象,突出产品品牌个性。目前,市面上很少有剪纸大师的作品与当地特产相结合的包装。以蔚县为例,木瓜杏干是蔚县特产之一,因形似木瓜而得名,口味香甜、含糖适中、色泽淡黄,是远近闻名的休闲食品。蔚县剪纸是蔚县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王老赏是蔚县剪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剪纸作品是在中国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在造型、色彩、刀法等三方面加以创新、相互融合创作出来的作品。作品造型疏密有致、生动饱满,色彩绚丽鲜艳,厚中有细,这与蔚县木瓜杏干的果实饱满、肉质细腻类似,如果将王老赏大师的剪纸作品与蔚县木瓜杏干包装相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出产品的信息,突出产品品牌个性,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剪纸的形式变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几何图形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现实事物通过抽象、夸张的方式,由点、线、面等画面语言刻画出的各种图形的总称,与现今“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趋势相一致。包装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一部分,也追求简约、醒目的效果。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对事物进行概念化处理和简约性选择,而消费者对简单有趣、有刺激性的图形符号会更加关注。剪纸作品本身就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大多都是追求神似、不求形似,是将复杂的现实事物经过夸张、概括等造型手段创作出的符合人们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作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现代剪纸作品图形化、符号化,将其应用于现代包装中,不仅能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反映商品品质,还能够使消费者印象深刻,增加购买欲。

三、剪纸的传统颜色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使用

商品包装设计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包装设计的色彩,它在传达商品信息时起到独特的作用。色彩在现代包装中可以使产品更加醒目、突出,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强调产品信息,表达产品情感。在现代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处理要符合商品的自然属性,应当将色彩概括提炼,使色彩设计符合消费者的欣赏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山西剪纸为例,山西剪纸在颜色的运用上与中国传统的“五行色”(赤、青、黄、白、黑)相一致,以赤、青、黄三种颜色为主要颜色,色彩艳丽凝重,后来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人们审美需求变化,逐渐加入了洋红、绿等颜色,这些颜色对比强、纯度高,原生态的感觉特别强烈。假若将山西剪纸艺术的颜色与山西老陈醋的包装结合,不仅能够使山西老陈醋包装更加醒目,使产品包装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可以使产品更具地域特色,有利于促进山西整体品牌形象的传播。将剪纸元素应用于现代包装中,不是简单的组合拼凑,也不是模仿抄袭,是将艺术精神融入到现代包装中,是对剪纸元素的借鉴和再创造。将剪纸作品、剪纸形式变化、剪纸色彩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不仅能提高产品包装的品质,也能树立民族品牌。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对民间艺术的把握和理解。没有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艺术犹如没有根的树,不可能屹立于现代设计之林,只有让树有根,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才能真正地使中国风设计走向世界。包装作为产品的脸面,是人们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是传达产品文化、行业文化乃至中国文化重要的途径。而现代包装中很少用到剪纸元素,只有将传统剪纸元素应用于现代包装中才能发挥剪纸最大的价值,才能体现产品包装的新形象、增强包装的艺术感染力、提升包装设计的价值,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李岩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芮传明,于太山.中西纹饰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杭间,何洁,靳埭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剪纸作品范文6

关键词:剪纸;培养;幼儿;基础;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40-01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方便、简单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剪纸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确,剪纸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作力、审美能力的形成,为幼儿具有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动脑想、动手操作、积极探索,这样就能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大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幼儿面对不曾了解的剪纸活动,并对它产生持久兴趣呢?

一、打造特色明显的环境

《纲要》指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指教师创造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幼儿活动的方式。”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老师,正是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起到了暗示的作用,诱发了幼儿积极的行为,它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的更实在。为了让幼儿感受、理解剪纸作品中的美,我们为幼儿营造了浓郁的剪纸氛围。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例如,我们在幼儿、家长天天过往的一楼楼道墙壁上,设立“大师们的作品”专栏,贴上收集到的库淑兰、张秀兰等剪纸大师的剪纸作品,二楼楼道墙壁上,设立“老师们的作品”专栏,贴上我园教师的优秀剪纸纸作品,三楼楼道墙壁上,则设立“孩子们的作品”专栏,贴上我园幼儿的剪纸作品。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挂上幼儿、家长共同制作的手工作品和购置的成品剪纸作品,将走廊边的柱子用黄色手揉纸包成树干,贴上剪的树叶便成了大树,把幼儿做的花卉、瓜果、昆虫、飞鸟、卡通恐龙、树袋熊等剪纸作品陈列出来,形成一副田园风光。活动室墙上张贴幼儿自己用各种广告纸、包装纸、塑料纸做的剪纸作品,窗户上有老师和幼儿剪出的双喜和窗花。供幼儿欣赏、观察、操作,使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有情趣的、欢乐的气氛,激发幼儿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的兴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二、设置阶梯,降低难度

制订剪纸计划时,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出发,由浅入深,有易到难,有目的,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小班引导幼儿玩剪刀,在玩剪刀的过程中,熟悉剪刀的结构、性能后再利用形象拟人的儿歌让幼儿兴趣盎然的学会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幼儿将纸上已有的图形或者提供废旧画报训练幼儿沿轮廓浅剪,同时为添加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引导幼儿创新运用,

三、充分运用游戏的教育手段

游戏对幼儿具有特殊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儿童是在游戏的生活中发展成长的。游戏有利于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在生活中,教师以游戏的参与者和幼儿玩伴的身份,以生动形象的游戏口吻,伴随着体态动作来对剪纸关键技能进行提示性示范和讲解,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习得剪纸经验和技能。在剪纸活动中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如:在教孩子《剪青蛙》过程中引导孩子边剪边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金鱼。剪刀沿着黑线走,抠出大眼圆嘴巴。小金鱼,红衣裳,月牙纹。剪出的金鱼真漂亮,乐得金鱼摇尾巴。幼儿边念边画边剪,不仅将学习要点融入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而且幼儿兴趣浓厚,不知知觉地学会剪纸。可见,教师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不断的变换形式,会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带来活力。

四、正确评价,树立剪纸自信

由于幼儿年龄小,认识不完整,思维没有定势,因而在剪纸中会组成许多非现实的形象和样式。教师对幼儿行为,作品的肯定,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可以放心地去做的。因此,一幅剪纸作品,无论成败,教师都应站在保护创造性、自信心的基点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既鼓舞了幼儿,又能增强他们继续创作的信心。为幼儿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自信心,保持对剪纸的兴趣。

在回归童心的幼儿剪纸教育的评价中,“剪出童心”是好作品的最重要标准。也许,很多时候,孩子们剪的没有老师“出彩”,画的也没成人所谓的“像”,但让我们坚信:只要孩子“剪出新意,画出精彩”,那就是成功!我们应对孩子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你剪的真不错!”“哇!好棒!……”哪怕是不“成功”的孩子作品,也要用鼓励的话语,如:你的作品也很好,如果某个地方再剪掉一些那就更好了!对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孩子,应给予帮助多鼓励,如:“老师相信你能行,大胆的试一试吧!。”亲柔的,鼓励的目光,赞许的微笑,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孩子从老师的肯定中看到了自己在剪纸方面的进步,自信心更足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

五、提供展示舞台,张扬剪纸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