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互联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线互联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线互联网

无线互联网范文1

目前无线互联网似乎还处在低潮中。然而,今天的低谷往往蕴含着明天的巨大机会。智能化的无线互联网及基于此的大量新应用,将引爆多波投资浪潮。无线互联时代将和以往互联网造就谷歌一样造就新的业界巨头。

在一个伟大的无线互联网拓荒时代,只有提前看清机会所在并进行积极布局的人才最有希望。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错过投资机会的原因是没有互联网投资地图,看不清互联网的发展机会所在。被人戏称为谷歌之前的“谷歌”的Open Text公司,其失败的原因正是看不清搜索市场的真正潜力。

功能层是无线互联网与互联网之间的本质区别

无线互联网与互联网相比,其原则发生了变化。无线互联网依靠的是更强大的功能,而互联网主要依靠丰富的内容,其科技含量相当低。

互联网包括承载层和应用层,要在承载层之上做应用,就必须自己搭建所有的功能体系。无线互联网则在这两层间加了一层功能层。该功能层提供了大量通用功能供别人调用,具有更强大的应用能力。

功能层的强大是无线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分水岭。无线互联网的功能层可以明确用户的身份,也可以帮忙计费,还可以推出具有内容展示的多媒体功能。该功能层不但可以调用多媒体平台,而且可以调用GIS平台等。

由于应用的技术特性大大超过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在应用丰富性将大大超过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主要靠丰富的内容,论坛、门户等,其核心并非技术。

功能层引爆无线互联网投资机会

无线互联网功能层的崛起,将催生未来无线互联的七波巨大投资机会。而且,其中的每一波业务机会,都有可能塑造出伟大的无线互联公司。这意味着无线互联的创业潜力和市场潜力将大大超过传统互联网。

第一波机会是提供基于第三方的开放功能平台。谁提供开放功能平台让人去调用其功能,谁就有望成最大赢家。这类似于互联网中的谷歌,网络应用往往要调用其搜索功能。

第二波机会(行业应用)和第三波机会(个人应用)会同时出现。基于开放功能平台的更复杂的、具备更强大功能的行业应用和个人化应用。行业应用中包括新媒体形式,如Social Media(社会媒体)等。个人应用中与GIS结合的游戏等也会出现。

第四波机会是基于应用(尤其是功能)实现智能化分析,其中蕴含了三大机会。因为网络的特点是数据来源极其丰富,包括对用户的行为监测是极其完善的,此时将有大量的数据积累。智能分析将在集体智能、模式化分析和环境智能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无线互联网范文2

新媒体的广告生计

无线营销的第五媒体,其广告市场是“三分天下”的业务格局:除主动点击的业务之外,按照国外的划分还有两大分类:其一是PUSH业务,包括彩信业务,短信PUSH业务;其二是手机用户和企业之间产业链的上下游交流,在国外称之为“会话”业务,国内称为“互动营销解决方案”。

2007年所有无线媒体广告市场全部加起来3亿元左右,其中,PUSH业务占到市场业务的80%左右,即2.4亿元。业内人士一致认为2006年是无线营销的元年,那么2007年的市场增长到3亿元左右,其增长之迅疾――这是个未来值得关注的市场。但从无线媒体的高端市场来看,2007年高端品牌在无线媒体的投放,包括在梦网、MSN上做的手机类客户端,全部加起来不超过4000万元。而中低端品牌则是星罗棋布,各自在独立的赞助上虽不多,但加到一起却比重巨大。

效果评测重在“精准营销”

效果评测上,广告主对于广告效果的评估会从第三方报告中进行评估,这在美国非常流行。例如AD SENCE就是提供给广告主,由广告主自己去选择广告投放――今后广告主对于媒体的选择主动权会越来越大,这和传统媒体是不同的。传统媒体里,非常依赖第三方调查,自己没法解决,但这个问题在互联网世界里已经被解决了。

每一个手机号码的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且这个人是可以追溯的、精准的。广告主自身的判断力会辅助于第三方的测评,主要做一些第三方的参考,会对媒体在高中低端进行评估,而不是广告效果上进行测评。广告主自然不会静态地去看某一个结果,但是每家广告主还会看一看报告。

飞拓无限在2006年的访问点击率达到23%,这是极端的现象,总体来说5%的访问点击率的广告非常多。无线媒体的内部有个评测机制,评测主要分成2个方面:一,帮助广告主控制投放需求,二,帮助广告主控制投放量。这还涉及到无线媒体如何维持广告主的忠诚度问题。不过目前的现状是,几乎没有广告主在无线媒体上作独立预算,但在互动广告这方面有很多国际公司在做预算。

行业竞争:淡化“市场占有率”

在无线市场里,如果每个公司静态地去谈市场占有率,意义不大。对于起步较早的无线运营商来说,在无线媒体的中高端市场里品牌优势明显,因为高端的客户看重的主要是品牌,不过未来市场份额上升还是下降,得看服务能否跟得上了。在中低端市场,客户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对于合作伙伴的品牌要求也相应不高。

无线市场里的企业兼备销售公司和广告公司的特点,是由互动广告的特点决定的。这会颠覆传统媒体的运作形式:在价值增值上,传统媒体和广告公司的效果很不明显,但在无线营销领域恰恰相反,例如,中国移动热推的《手机报》,其用户数量巨大,未来将具备巨大的广告价值。不过,当前运营商会很关注客户的感受:《手机报》中放广告,客户是否会反感――这种意识和传统媒体也是有区别的。

有些广告主对无线媒体提出了非常复杂的整合要求,比如要求它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这不仅需要一个B2C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更需要无线媒体的技术人员具备将无线媒体和电子商务进行整合的能力。未来的广告主对无线营销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因为客户总是需要多维的服务。

无线市场:未来赶超互联网?

“随着无线市场成熟以后,未来的无线媒体将凭借精准营销的优势,其广告市场的大小将有可能超过互联网。”这是来自成维忠的预测。2007年底,预计中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5.2亿,由于手机用户都将是无线市场的受众群体,这和传统媒体将有一拼,无线市场的广告价值将随之越来越被认同。

无线市场的公司业务有些类似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的另辟蹊径――协助客户制定广告策略。目前全国有50~60家公司做无线营销,有的业务偏向广告,有的偏向产品研发,但从整个行业上来看,有没有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人才,将预示着新媒体产业最后能否成功。

无线互联网范文3

“手机超女”,手机是主角

在以前各种活动中,手机也曾扮演重要角色,但主要还是集中于短信投票,基本上沿袭了手机原有的功能,而在此次“粤靓女生大对决”活动中,手机则真正唱起了主角:无论是选手报名、海选、投票都在无线互联网上进行。

这一切都得益于手机的多媒体化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行动电话”,MP3手机、拍照手机、摄像手机、MP4手机、PDA、PPC……这一切,都在标志着手机角色的改变――它更多地变成了一个多媒体娱乐平台。2006年末,苹果了IPHONE,宣布进军手机领域,虽然尚未面市,但是已经产生了颠覆性的效应。

此次“粤靓女生大对决”活动中,只要有一个能拍照、具有wap功能的手机,就能参加比赛,免除了以前各种选秀活动带来的奔波劳苦,同时也不至于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5亿,远远超过电脑的拥有量,而且有着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由于手机携带方便、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使得无线上网具备了最基本的优势,更何况,手机上网的网络接入也更加简便和实际。分析人士称,此次活动主办方选择手机作为比赛的平台,省却了现场报名所带来的不便和麻烦,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参与活动的“门槛”。

但是,由于无线互联网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所以也存在一些发展的障碍。此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上网费用高,是制约用户使用无线互联网最主要的因素。而此次空中网的比赛规则表示,前一万名报名并成功上传五张照片的选手或者星探均可获得30元手机充值卡,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活动门槛,拓展了参与性。

手机生活,从体验开始

记者从主办方空中网的比赛规则了解到,活动前一万名报名并成功上传五张照片的选手或者星探均可获得30元手机充值卡。也就是说,手机用户几乎是免费参加本次活动的。

“空中网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亲身体验无线互联网的魅力,从而让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走进大家的生活!”空中网总裁杨宁如是说。活动的目的是体验,或者说是启蒙无线互联网,因此,此次“免费”手机选秀大餐就在情理之中了。

据艾瑞提供的数据显示,无线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一亿,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互联网当年的增长态势,但另一方面,一亿用户中仅有10%属于经常使用无线互联网的核心用户,上线时间和上线频率相对很低又说明,普通民众虽然接触无线互联网,但他们缺乏直观的印象和了解,手机生活,需要从体验开始,而“粤靓女生大对决”恰好为他们准备了这么一个平台。

由于公众本身对未知事物存在不确定感,无论是传统互联网还是无线互联网,体验都是第一位的。此次“粤靓女生大对决”正是基于空中网推出的“空中家园”展开的,这种集合了相册、博客等功能的服务让参赛选手可以随时随地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自己的风采。

无线互联网范文4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及软件如雨后春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无论是拼搏多年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抑或是小微企业,都考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所突破。

简单地说,移动互联网是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业务。所以移动互联网涉及四大环节:移动设备、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和各类业务系统。上述四个环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在演进和发展,例如手机终端从功能机向智能机演变,智能机的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可供第三方开发新的应用;移动通信网经历了从3G向4G的演进,无线下载理论速率从TD-S的2.8Mbps提升到TD-LTE的约80Mbps,核心网也逐步融合;互联网业务更是百花齐放,而且业务的提供模式、业务数据的呈现模式也都在向智能终端适配。

可以看到,从终端到网络、从网络到业务系统都发生了“改变”,这些系统性的改变给无线网络运行质量指标(后文简称“无线指标”)分析带来了许多“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在指标分析中要给予关注和重视,以适应新的网络质量分析需求。

2 无线指标分析发生的变化

传统的电信网是“封闭”的,资源是“独占”的,而互联网的理念是“开放”、“资源共享”;两种网络融合形成了移动互联网,显而易见,其IP网的特征更加明显,网络传送的是流量,而不再是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由于终端的能力提升,用户可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服务;因此,用户的行为特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之带来的就是“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这一步的演进关键是4G,据相关单位预测,到2018年全球4G移动数据每月流量将达8艾字节,约占移动数据总流量的51%。那么,无线网络质量分析应该考虑从面向电路交换的语音通信分析向面向包交换数据业务分析的转变,这或许是探讨诸多改变的一个基准。

移动互联网具备“革命性”,无线指标分析涉及的主题很多,下文仅选择3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指标类别和分析侧重点的变化

传统业务特征下,用户希望“电话打的通、听得清、不掉话、不漏接电话”。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频繁地使用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例如在线听歌、在线看视频、查资料或看新闻,他们希望“能快速接入网络,网络永远可用,访问业务快,页面刷新快,视频音频清晰流畅”等。用户的期望发生了变化,其实也意味着无线指标分析和保障的重点相应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在对GSM网络、3G网络的CS域进行质量分析时,无线接通率、无线掉话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很受关注。移动互联网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用户的实际感知,因此,要重点评估吞吐率、时延、丢包率和抖动。另外,为了获得用户的实际体验,相关单位已研发了基于手机的测试软件,例如该软件可测试常用网站页面的加载时长、加载速率。

(2)移动互联网下,用户对于“掉线”往往感受不明显(例如看视频、查资料;语音业务除外);那么,掉线后只要能及时恢复链接就行。所以对于数据业务的指标评估,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掉线率,还要考虑无线连接的重建比率、重建成功率和重建时长等。

(3)4G引入了OFDM技术,LTE中的无线资源是动态“调度”的,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更加灵活多变,并且无线资源利用率评估是网络性能分析、网络扩容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在4G中对无线利用率的评估应该更加细致,不仅要区分上行利用率和下行利用率,还要能分信道进行统计,而且要能把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的利用率都计算出来(以上行PUSCH/下行PDSCH为例,要能分别统计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利用率)。

(4)无线指标是分析无线网络的“标尺”,如果指标取值的高或低与用户实际感知不一致,说明指标取值有可能不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网元统计数据的质量核查与保障非常重要。

(5)端到端的质量分析是发展趋势,单纯的无线指标分析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式。应该考虑跨网元、跨接口,设计与定义端到端的评估指标。

2.2 指标分析粒度和维度的变化

传统的无线指标分析较多地关注小区粒度的性能,无线优化的基本单元是小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理论带宽接近百兆,而用户的业务需求是有差异的,并非所有的业务都需要那么高的带宽,因此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是有意义的,这也就是QoS。为此要在分析的粒度和维度上有所深化,体现在如下几点:

(1)分析的粒度要能细化到业务级,即分QCI(QoS Class Identifier)进行无线接通率、E-RAB掉线率、吞吐率等的分析。当然,如果手段支持的话,能够区分用户终端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分析则更有意义。

(2)用户需求虽然有差异,但是相同用户在不同地点的业务体验要一致,如果相同的业务在城市A的用户体验好,在城市B的用户体验差,这样会严重影响客户满意度。为此,指标分析工作不仅要分QCI进行,同时要确保QCI的指配和相关参数设置在全网是一致的。

(3)由于4G的关键技术在于物理层和MAC层,为了分析4G的性能(例如:无线资源利用率、各种传输模式的性能),需要更多地关注物理层和MAC层的性能统计,这给性能统计计数器的设计和研发带来了挑战。另外,要分QCI进行KPI分析,计数器的数量也会成倍增加。如何理解和使用好各类计数器,如何保障计数器的准确性也是指标分析工作面临的问题。

(4)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特性更加明显,无线指标分析不仅要能评估“某一片区域的网络质量”,还要能够评估“某一类业务的质量、某几个用户的质量”,同时还要支持上述多个维度的透视分析。

2.3 设备差异性分析的变化

设备功能实现的差异在传统指标分析中容易被忽略,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设备商对规范的理解和产品实现的差异,会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进而影响到网络的性能,最终影响的还是用户体验。设备差异性可以归纳为下述几种情况:

(1)核心功能实现算法存在差异。以无线资源管理为例,资源的调度算法是私有的,各厂商的实现会存在优劣,算法的优劣对用户的体验、无线资源利用率都会产生影响。

(2)计数器的设计存在差异。例如“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有的厂商统计的是不含重发的,有的则是含重发的,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了“RRC连接建立成功率”的指标取值。

(3)目前很多城市存在不同设备商的设备,在无线指标分析上不仅仅要关注整网的质量指标,还要关注不同设备商、不同设备版本的质量差异。由于设备实现的差异,不同设备商的指标取值可能并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而比较相同厂商在不同城市的质量则更有意义。

(4)据相关单位预测,2014年中国4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7 000万部,是2013年的15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终端以及互联网服务器的数量非常多,在用户使用业务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终端软硬件故障或者互联网服务器故障等情况;但是,用户看到的信息提示往往是网络连接问题。也就是说,终端或者应用服务器的问题往往会被转嫁到网络上。所以要考虑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将网络问题、终端问题、应用服务器的问题区分开,并告知用户,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

3 总结

前面提到了诸多“变化”,不过无线指标分析工作更应重视那些“不变”的东西,因为这些是保障网络质量的基础和原则。例如,在网络建设和优化阶段,要关注“射频KPI和业务KPI”,关注无线信号的强度、覆盖、干扰等指标,努力做到无缝覆盖,并减少干扰。可以通过路测来分析主/被叫接通率、掉话率等,在网络有足够的业务量时,再基于网络计数器开展网络质量分析。

无论如何,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用户的行为特征,行为特征的改变则影响到了无线指标分析的关注点。虽然变化巨大,但是网络质量分析的出发点是不变的,那就是通过不同维度的分析和优化,确保无线网络的稳定可靠,最终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信息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涛,邵震,韦乐平. 移动互联网崛起对移动网络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 电信科学, 2013(3).

[2] 张园,赵慧玲.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管道关键技术[J]. 电信科学, 2013(9).

[3] ,潘霄斌. 移动互联网时代 OTT业务的合作与经营[J]. 通信世界, 2013(8).

无线互联网范文5

作为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易传媒再次重拳出击。在整合展示类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网络、社交广告网络等优质网络媒体资源的基础上,今日,易传媒又正式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覆盖2亿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能够高效到达目标受众。这标志着易传媒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横跨互联网及移动无线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

数字营销三巨头协力打造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

在易传媒成功的背后,不得不提到的是其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层。公开资料显示,易传媒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ceo)闫方军、首席运营官(coo)郑靖伟、首席技术官(cto)程华奕均来自ebay。在美国,几乎所有做数字媒体的行业人士都认识他们。翻开这三人的履历,他们都曾在不少大型跨国公司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这些经历和专业资质让他们成为了数字媒体营销领域内的专家级人物。

闫方军先生于2007年在硅谷创立了易传媒。在此之前,他曾在中国、新加坡以及美国等国家出任ebay、飞利浦、朗讯等公司的高级管理职务。郑靖伟先生在加盟易传媒之前,曾任美国adify公司产品副总裁,有着丰富的网络市场营销经验,对于各种网络广告产品的应用有着深入的研究。郑靖伟先生还曾服务于美国ebay、fedex联邦快递、oracle甲骨文等多家跨国公司,并在ebay担任互联网营销产品管理部高级总监,在网络营销、广告运营、公司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程华奕先生在加盟易传媒之前,曾是ebay和paypal的首席工程师,还曾任职于motorola、gte、nextag等多家跨国公司或创业公司,有着丰富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和大型系统运营管理的经验。

高度专业的管理层对于易传媒的创立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使易传媒在成立后的几年内就迅速成长为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

截至目前,易传媒推动了中国数字广告技术领域的诸多创新:创建了受众导向的最大的品牌广告网络,研发了国际领先的admanager和dynamic audience segments数字广告管理系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并已经开始向手机应用领域发展。

手机网民大幅增长,

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应运而生

随着移动互联网风潮的来临,手机在继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之后,已经成为消费者感知外部世界的又一新兴渠道。

昨日,易传媒宣布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并表示,公司已经在此前大范围进行了布局。“目前我们通过内容定向、地域定向和手机型号定向,实现精准的定位目标受众。”易传媒创始人及ceo闫方军透露,截至今日,易传媒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海量优质移动互联网媒体资源,可覆盖中国超过2亿移动互联网网民。

“三大定向”手段主要指:通过7大精品内容频道,根据目标受众的兴趣和特征,利用相关类型app和wap网站全面覆盖受众;定向全国300个城市,锁定特定地域的目标受众,有效实现区域营销;覆盖100余种手机品牌,精确到达使用特定手机的人群。

其中,手机型号定向可以使易传媒根据使用的手机判断受众特性,为品牌主挑选最合适的目标受众,并

转贴于

通过精准定向不同的手机品牌、操作系统和手机型号,全面覆盖中国不同层次手机用户,以及覆盖全中国几乎所有使用iphone和android等手机的高端受众。

总结起来说,易传媒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做到无缝整合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将易传媒数字平台的展示类广告网络、社交广告网络和视频广告网络等产品及服务全线延伸至移动平台,从而覆盖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为品牌提供跨媒体平台的整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无线互联网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物流;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92-2

0 引言

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物流行业的进步,同时物流行业的不断变革也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互联网+”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各种经济形式相互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智能化发展。本文首先简述了现代物流的概念,分析了现代物流应用“互联网+”的必要性,然后具体分析了“互联网+”在现代物流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物流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1 现代物流的简述

现代物流中引进了准时化与精细化管理等理念,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能动性有机整合了分散的物流环节,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模式,该模式物流成本较低,同时客户可以享受到个性化与增值服务,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将供应链中上游原材料与下游消费者有机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以全球化服务为目标,形成整体网络。市场经济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内,使得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实现了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正在朝着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多功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2 现代物流中应用“互联网+”的必要性分析

2.1 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的要求

“互联网+”在现代物流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以恰当的运输方式组合缩短了物流整体时间,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传统物流中存在的各种弊端。首先,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采用“互联网+”能够实时掌握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商业信息,有效增加了25%左右的商机,并且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降低了20%左右的空载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交易的经济效益;其次,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货物运输的动态实时监控,降低了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或丢失的概率,有效提升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2.2 满足物流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与便捷化,方便物流企业与客户的有效沟通。现代物流应用“互联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信息的共享,并且网络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供应商、客户、物流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物流活动双方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查询物流运输实况,减少物流运输中不必要的麻烦,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及个性需求,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3 信息时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时代必然是信息技术全面覆盖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逐步与其融合,现代物流应用“互联网+”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的物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要实现网络化,要将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目的;二是指物流配送系统要实现网络化,即物流公司要和其他相关企业可以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物流网络化的实现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

3 “互联网+”在现代物流中的具体应用

3.1 EDI技术的应用

EDI技术我们可以称之为电子数据互换,是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逐步与信息技术接轨,发展速度迅猛,在此过程中积累的各项数据也随之增多,这就对数据的传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物流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合法权益。物流交易活动的主要步骤包括进货、出货、运输等,这些环节各项数据的传输就需要融合EDI技术,EDI技术通过转换有效的数据格式来传递相应的信息,其有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与隐私性,并且缩短了数据传输的时间,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

3.2 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

RFID技术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简称,是一种无须直接接触只通过远距离无线射频进行数据识别的现代通信技术。RFID技术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电磁场,射频识别通信一般通过1到1006赫兹的电波,目前其已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物流的各个环节中。现代物流引进RFID技术后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实现了自动化的管理。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入库流程管理。首先是装配阶段,在原产地装配物资时要对各项物资的具体信息进行电脑录入,包括物资的规格、产品批次、类型、产地等,之后利用相关系统软件记录并输入条形码标签并按具体方案归类所有条形码标签之后进行分类合理包装。将各类别所包括的物资信息、数量、种类等详细信息输入RFID标签并嵌入各类产品的包装中,由计算机相关软件生成各类产品的运输路径及调度表,按运输路径与调度表进行物资运输。其次是运输阶段,开始运输前应将各类物资的信息输送到企业的RFID系统服务器上并同步至云端服务器。另外,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输方式并优化运输路径,高效完成运输环节。还要利用GPS、GIS技术定位匹配物资运输车辆等。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降低物资在调度及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及损失。最后是进库阶段,企业通过RFID系统获取装配阶段的物资信息后,仓储部门管理系统在同步信息后将规划与分配当前库区内仓储空间,定位每个RFID标签的货物后同步至云端,同时入库管理人员在物资入库前利用RFID标签与阅读器核验、确认物资产品是否与云端信息一致,确认无误后发出指令,按规划安排每个RFID标签的物资进库。

二是在库流程管理应用。企业物资在库管理利用RFID系统实时掌控仓库中现有的物资信息,同时提高了货物盘点的效率和质量,便捷了库存管理。同时,利用RFID技术可以优化仓库的库位,盘存库存商品,节省企业成本。RFID系统在优化库存方面,企业仓储部门通过企业内部服务器及相关处理软件获取客户发出的需求信息,从而进行补货业务流程。同时,仓库管理人员汇总物资后,RFID软件根据现有库存状况,得出库存境界线位,发出补货提醒,及时有效解决了库存优化的问题。

三是出库流程管理应用。RFID系统在出库流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企业发出订货信息,物资调配处理系统将订单信息发送至企业RFID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根据相关需求将具体信息发送至各仓库操作层,操作层根据订单信息定位匹配各物资产品,确定各待出库物资的具体库位,之后进行取货操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作为经济贸易的重要环节,日益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势必要与“互联网+”相融合。“互联网+”在现代物流中的有效应用主要包括EDI、RFID技术等的应用,未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相信现代物流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李亚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04):104-105.

[2] 隋雪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企业,2016(06):84-85.

[3] 汪鹏飞.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8):37-38.

[4] 蒙吉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04):148-149.

[5] 张鹏.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14):28.

[6] 乐烨.“互联网+”时代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09):17-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