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屈原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屈原的诗范文1
这么多年,水波起伏/天的影子落进水里
问天的人在水里,且歌且吟/冷清的月光/偷偷站在一首诗的走廊/看黄皮肤的手捧起丝绸/竹简的响声/一直与河流奔走的脚步一样/哀怨而又孤独
让时间在五月初五这天/用艾叶点燃一炷香
在水里睡着的人/请发出均匀的鼾声/天上的云朵一片片落下来/那些鱼儿正用嘴巴衔来一件透明的衣服
2013年第3期的《山东诗人》上刊发了一首署名夜间啼铃写的《一条江的名字是一个诗人的绸缎》。这是一首仙化中国古代大诗人屈原的诗作,诗写的满纸仙气淋漓,读之令人振奋。应该说,古往今来,抒写屈原的诗作何止千万,其中佳作甚多,但笔者敢肯定夜间啼铃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堪与其他佳作媲美的作品。
首先,笔者觉得这首诗的标题就取得很奇妙,一般说来,诗的标题不太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会是一个短语或者一个标示所吟咏事物的词语,但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完整的语句,而这语句本身是诗,充满激情和意象,具有情趣美和意象美。此外,这首诗的标题的意蕴是十分丰富的,一条江的名字显然就是屈原当年杀身成仁的地方的那条江的名字,一个诗人就是那个忠君爱国的万世楷模屈原自己。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诗人将汨罗江这条江的名字比喻为绸缎,笔者对这个比喻的理解是:只有高贵华美的绸缎做成的衣裳能够穿在高贵华美的诗人屈原身上,这显然是诗人对屈原的赞美之词。写这首诗的作者本名安忠国,1969年生,农民。他的名忠国与屈原名正则都包含了忠孝仁义的意思,他又写出这么一首歌赞屈原的诗歌,而忠孝仁义正是中华文化传统核心价值最集中的体现。
下面我们来仔细读读这首奇妙无比而又高贵华美的作品。“这么多年,水波起伏/天的影子落进水里”,这是诗的开头,这样的诗句昭示了怎样的一种氛围和环境呢?无疑,诗人想给读者营造一个纯粹、纯洁,一尘不染的氛围和环境,这才能与他要歌赞的那个纯粹、纯洁,一尘不染的高贵心灵相匹配。“天的影子落进水里”,是多么新奇,多么天然的诗句啊!古人谓:“一语天然万古新”,此之谓也!
诗人接着写道:“问天的人在水里,且歌且吟/冷清的月光,偷偷站在一首诗的走廊/看黄皮肤的手捧起丝绸,竹简的响声,一直与河流奔走的脚步一样/哀怨而又孤独”,不用解释,问天的人就是屈原,读者也许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问天的人在水里,且歌且吟”,屈原不是死了吗?死了的人为什么还能歌吟?是的,屈原是死了,但根据中华民族古老的信仰,即智慧正直的人死而为神的思想,屈原之死跟寻常人之死不一样,他已经成神,自然能够歌吟的。读者也许又不理解了,既然屈原死而为神了,为什么还在后面的诗句里说他“哀怨而又孤独”。我们说,屈原爱国、忠君,但屈原爱的是一个奸臣当道的楚国,爱的是一个昏庸无能的昏君。屈原是一代忠臣,但生不逢时,他的远大抱负得不到实现,最后他杀身成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悲剧!屈原当然是哀怨的,也是孤独的。“竹简的响声/一直与河流奔走的脚步一样”,诗人用这几句诗撞响了沉重而漫长的中国历史,真是写得清冷而哀伤,令人感怀不已。
“让时间在五月初五这天/用艾叶点燃一炷香”,诗人用这两行诗将读者从清冷的历史场域中拉回了现实,又到端午,又到祭祀伟大爱国诗人的时候啦!艾同哀同音同义,远古的悲怨点燃了诗人的心灵,共同祭祀吧,既祭祀古人,也祭祀今人和自己。
屈原的诗范文2
关键词:屈原;离骚;求女;完美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6-0005-01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人,属楚国公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内主张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同误国卖国的腐朽贵族斗争了一生,他两次遭谗放逐,后因郢都被秦兵攻破,他无力挽救祖国的危亡,遂投汩罗江自杀了。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祖国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历来人们对《离骚》评价都很高,但由于历史资料缺失,千百年来人们对《离骚》隐喻内涵众说纷纭,特别是长诗后半篇求女一节更成为“千古聚讼”的一大难题。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求女即求贤臣。朱熹则认为“女,神女,盖以比贤君也”。明清以来,又有一些学者将“求女”的喻意解释为替楚王求贤妃或讽刺怀王宠妃郑袖。现代的学者在辨析这些喻意时,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我认为对求女所喻指的对象大体已经说尽,而对求女失败涉及到的屈原的矛盾心态却缺少具体深入的剖析,要弄清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求谁,而在于找出三次求女失败的原因。任何一个问题的成败都是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的,就这件事来说,历史现实只是外因,而屈原心态是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
我认为女是君,求女包括了屈原、女、媒三方的共同作用,女是贤君,媒是贤臣。他希望得到贤君的赏识重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有贤臣的帮助,这就同结为婚姻一样,必须有美女可求同时还要有良媒,只有这样婚姻才能成功。
三次求女都归于失败。屈原、媒、女都负有责任。第一次求宓妃,“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E其难迁;”,“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游;”无礼游,行为不一,变化多端,难称完美。这一次失败的原因在女。“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凡事追求完美的屈原决定放弃对宓妃的追求,因为她只有外表美,内外不一,不是屈原追求的理想对象。
第二次是求“有恢佚女”,她既美且善,可屈原却苦于没有良媒的帮助,因为“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媒人有意颠倒美丑。而“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又是屈原不欣赏的,从而导致了他第二次求女的的失败。
第三次是求“有虞之二姚”,二姚同样是美善的,而且当时正好 “少康未嫁”,时机恰当,可是却“理弱媒拙”,媒人口笨舌拙,态度又软弱,第三次求女又以失败告终。这两次失败的原因,表面上看都是无良媒,仔细分析其实失败的原因不只是在媒人,也在屈原。三次求女,屈原都是特别热心的,可一旦发现宓妃有缺点,他就断然放弃,这还可以理解。但在求“有恢佚女”时,没有良媒帮助,他也想自己去,可是却“心犹豫而狐疑”,最后还是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第三次无良媒可用,他只能发出沉重的感叹,却无计可施。那么屈原为什么面对理想中的美善之女,宁可徘徊长叹而不积极追求呢?
毫无疑问《离骚》中的屈原是个高大俊洁,一切尽善尽美的形象,他“帝高阳之苗裔兮”出身高贵,又“重之以修能”具有内在美;他“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讲究外在美;他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追求美政理想。他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胡学常在《屈原自我圣化的政治内涵及其悲剧性》一文中指出屈原在人格上有自我圣化倾向。他自己是完美的,他也要求外在与他相关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要求所求之女必须完美无瑕,而且求女的过程也要求完美,所以对宓妃的无礼游他无法忍受,对无媒的求合也难以接受。只要不完美,他就放弃。内在原因也就在于他认为三次求女的过程中有缺陷、不完美。屈原渴求完美,有一种内美心态,这种心态的产生是当时楚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存在的浓厚血缘观念的反应,所以他才在这首长诗的一开始首先交代自己高贵的出身。形成了与其追求目标之间的距离,这是影响他理想实现的障碍。
另外在这种心态的背后,还隐藏着屈原的另一种矛盾,那就是要在打破某种规范前提下取得某种结果与其追求完美的矛盾。通过媒人求女在先秦时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俗,这在之前的《诗经》中就可看到。他想求女,如果没有良媒,只有自己去求,可是这又违犯了社会规定。而在屈原看来以媒求女的完美环节是不能打破的,打破这种完美就会造成缺陷,这是屈原不能做的,所以求女只能归于失败。
求女的失败无疑使失望的屈原更加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屈原已萌生去国远游之意,但他又“犹豫而狐疑”,找灵氛占卜,找巫咸降神。灵氛、巫咸同样劝他离开楚国改求它“女”,使他下决心离开楚国另寻它“女”,然而对楚国的爱与忠诚终于还是战胜了这种诱惑。虽然他明知祖国现实的黑暗,但他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深眷恋,可是他又无路可走,那就只有一死来殉于故国了。屈原之死也是他追求完美人格的表现,他始终保持了自己完美的人格,并以死来捍卫,这正是他的伟大和不朽。
参考文献:
屈原的诗范文3
1、屈原,汉族,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2、他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3、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来源:文章屋网 )
屈原的诗范文4
点评人:qzzl
到新的学校有大半个学期了,有许多有趣的事充实着我的校园生活,这些(趣事)大多发生在课堂上。 (开门见山,引出主体内容。)
数学老师
第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的自我介绍,是我听过的最直白的了。蔡老师挺胖,表情极其严肃。插播一句,蔡老师不愧是政教处的,打人也是一流的,别的老师用棍子打,只会留一道红,而他用的是宽约5cm的铁板,打下去,整个手都是红的(谁的手?注意语句的完整!),那(哪)几个兄弟,惹谁不好偏偏惹小蔡,(这里应该写点什么?) “我叫蔡康明,健康又聪明。”一上课老师就这么说,真是个好记的名字,这是在开学初第一次笑。 (注意语句的通顺!)
吃完,早点进来
英语老师告诉我们中午午休(时间)要考试,并提醒:“吃完,早点进来。”谁知让摸(一)些同学(却)听成“吃完早点,进来。” (这些同学)还理直气壮的(地)纠正老师(道):“是吃午餐,不是吃早点!”大家(引来)哄堂大笑。
苹果+梨子=?
数学课上,教到同类项时,老师问了一句很无聊的话:“苹果和梨子能不能放在一起?”“能”大家回答“那苹果加梨子等于什么?”“水果”大家异口同声的(地)说。
鸡翅用来干什么?
屈原的诗范文5
根据《屈氏宗谱》,屈原妻子为邓夫人。
晋代《襄阳风俗记》:“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意思是说屈原投江以后,他的妻子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向汨罗江中抛投食物祭祀屈原。清代《古今图录集成》记载,湖南益阳县西南六十里有一座凤凰庙,专门祭祀屈原的夫人和儿子,清代《益阳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陕西省山阳县清代同治十一年《屈氏宗谱》上有屈原妻子的画像,注之为“灵均公元配邓夫人遗像”。
(来源:文章屋网 )
屈原的诗范文6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我的安东尼娅》 大自然 生态文学批评 田园文学 边疆
本论文受陕西省教育厅 “生态文学批评与美国现当代小说” 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号为09JK188;本论文同时受西安外国语大学同名重点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号为08XWA07。
引 言
《我的安东尼娅》(My Antonia)是美国杰出女作家薇拉·凯瑟(Willa Cather)的代表作之一,它史诗般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欧洲移民在美国西部边疆的拓荒生活。小说的女主人公安东尼娅是从捷克西部的波西米亚(Bohemia)地区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荒原定居的什米达家的长女,透过她儿时的伙伴吉姆·伯顿(Jim Burden)的双眼,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家庭灾难、文化疏离、个人不幸与辛苦劳作中挣扎与绽放的故事。
实际上,没有什么文学作品不可以从生态的角度解读,因为生态观察已显示,没有不包含有机体的环境,也没有脱离环境的有机体,所以《我的安东尼娅》这部典型的反映了欧洲移民在美国西部拓荒生活的小说尤其值得从生态批评——尤其是田园文学——的视角加以关注。美国文学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曾指出,“田园文学是西方思想界两千年来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装备”(Buell,1995:32)。“田园”一词来自拉丁语pastor,是“牧羊人”的意思,它最初指的是任何直接从事畜牧工作的人——顾名思义,“田园文学”(pastoral literature)这个术语的最初含义是指任何描述放牧生活的文学作品;然而,现在这个术语并不再指作为一种已经过时了的传统文学惯例的最初形式,而是指这种文学形式的含义更广泛的第二种用法,即一种对与城镇文化相对的自然或者乡村文化特质的赞美。关于田园文学的最早产生的假说与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s)的“亲生命性(即人类与生命的自然亲近性)”的概念有关——他于1984年出版了名为《亲生命性》(biophilia)一书,表达了人类普遍具有的对自然生命的亲近性。他说:“我认为,探索生命的奥秘、与各种生命体交往是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思维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和宗教低估了人类的存在价值,所以我们的存在更依赖于生物学的天性——我们的精神与这种天性分不开,我们的希望也来自于这种天性。”(Buell, 1995:32)由于当今世界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有多个宇宙平行存在,而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对于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威尔逊还说,社会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宇宙的法则恰好与人类的亲生命性的内在特质相一致。也就是说,在这个特例中,本能与理智罕见地达成了一致”(Buell, “American Pastoral”: 1-29)。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威尔逊作了饱含希望的结语:“我们越了解其他的生命体,就会越尊重它们的价值,从而也就越会尊重我们自身的价值。”(Buell, “American Pastoral”: 1-29) 后来许多科学家的论文也都阐释了支撑田园文学漫长发展历史的社会生物学方面的基础,并明确无误地指出了回归自然可以使人恢复身心健康的科学依据。地理学家罗杰·乌利齐(Roger Ulrich)还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达尔文的格言:“如果亲生命性存在于人类的基因库里,那就是因为早期人类对某些自然因素和场所的亲生命性反应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和健康。”(Ulrich, 1993: 75)
笔者认为,女性作家描写荒原的角度与许多男性作家不同,她们与荒原融为一体,而不与之对立;她们强调“认同”,而不是“挑战”。《我的安东尼娅》一书的作者薇拉·凯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在内布拉斯加州草原度过,所以她对那里荒原的粗犷之美和移民拓荒者艰苦生活的切身体验为这部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足以激发想象力的素材,而小说的叙述者吉姆·伯顿则是凯瑟的代言人——也就是说,虽然小说表面上讲述的是安东尼娅的故事,实际上它却表现的是吉姆眼中的安东尼娅以及她对他的影响;安东尼娅的故事是构成小说的主要框架,而吉姆的双眼则好比是两扇窗户,吉姆正是通过这两扇窗户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看到的草原风景,以及他与草原之间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深刻联系,也就是凯瑟在小说末尾处所说的吉姆与安东尼娅所共同拥有的“无法言表的过去”。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当吉姆在九岁那年初次遇到安东尼娅时,他发现她是一位比自己年长四岁的漂亮女孩,她的眼睛“又大又热情,流光溢彩,就好像森林中棕色池塘波光临粼粼的水面一样”。命运使他们几乎同时来到了内布拉斯加草原,他们的眼前只有无边无际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