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学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学教案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 创新
创新已成为教育的关键词。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下面就以一节几何课的教学案例,简要发表一下我对创新教学的一些看法。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几何》第三册《圆的内接四边形》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内接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外接圆的概念,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并初步学会应用性质定理进行有关命题的证明和计算;使学生体验到用运动的观点来研究图形的思想方法;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木,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习旧引新
(1 )在 O 上,任取三个点 A 、 B 、 C, 然后顺次连结、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与 O 有什么关系?
(2) 由圆内接三角形的概念,能否得出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呢(类比)?
概念学习与探究
1 、概念学习
(1) 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 ?
(2) 如图 1 ,说明四边形 ABCD 与 O 的关系。
2 、探究
( 1 )前面我们己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从角、边、对角线入手)
( 2 )打开《几何画板》,让学生动手任意画 O 和 O 的内接四边形 ABCD 及其外角(教师适当指导)
( 3 )量出可度量的所有值(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内角、外角、对角线),计算对角之和、对边之和、对角线之和、周长、面积。
( 4 )改变圆的半径大小,这些量有无变化?由( 3 )通过计算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5)证明猜想
已知:如图 2, 四边形 ABCD 内接于 O. 求证:
∠ BAD +∠ BCD = 180° ,∠ ABC +∠ ADC=180° ,
∠ ECD= ∠ A 。
知识运用
1 、尝试解疑
问题 1 :已知:如图 3 , AD 是 ABC 的外角∠ EAC 的平分线,与 ABC 的外接圆交于点 D 。
求证: DB=DC 。
问题 2 :如图 4 , O1 和 O2 都经过 A,B 两点,经过点 A 的直线 CD 与 O1 交于点 C, 与 O2 交于点 D, 经过点 B 的直线 EF 和 O1 交于点 E, 与 O2 交于点 F 。
证明: CE ∥ DF
方法:(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可以用那些定理?
②本题中我们要让 CE ∥ DF 需要什么?
③在无法证明时,你能在图形中找到圆内接四边形吗?怎样找?(连接 AB )
四、布置作业
对教学案例的分析
这一教学案例看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其中许多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但其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情况,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还是值得肯定的。
1. 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
本教学案例利用《几何画板》采取了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归纳和猜想,自己去发现结论,并用命题的形式表述结论。这种探索性的数学教学方式在其后的例题讲解中亦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 ----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的辩证观点。
2. 引进了计算机(《几何画板》)技术
本课例在引导学生得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时通过使用《几何画板》,从而实现了改变圆的半径,移动四边形的顶点等,从而使初中平面几何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让图形出来说话,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比过去的教学更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几何。当然,本教学案例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初步的,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3. 引入了数学开放题
本教学案例在增大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计算机技术进入数学课堂的同时,在学生作业中不定期增加了开放题(作业 2 ),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对此应大力提倡。
在数学教学中还可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题,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平面几何题 “ 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这是一个常规性题目,我们可以把它改造为 “ 画出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观察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并加以证明。 ” 我们还可用计算机来演示一个形状不断变化的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四条边中点的连线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在学生完成猜想和证明过程后,我们进而可提出如下问题: “ 要使顺次连接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对原来的四边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如果要使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还需要有什么新的要求? ” 通过这些改造,常规题便具有了 “ 开放题 ” 的形式,例题的功能也可更充分地发挥。
4. 学生的学习方式被确定为 “ 发现学习 ”
国学教案范文2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美术教学;心理暗示;教学质量
一、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暗示教学法具体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通过思想启发与学习引导,让学生正确认知并理解学科内涵。以往,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通常以直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比较被动,美术思维也受到明显局限。而暗示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所发挥的教学作用更加显著。教师通过暗示教学,能够对学生美术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启迪,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学科,深入理解美术内涵,并形成良好的美术鉴赏思维,提高美术修养。因此,美术教师应重视暗示法在美术课堂上的合理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强化学生美术鉴赏思维。
二、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其一,构建美术情境,激发美术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渗透,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提高美术教师对学生美术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天的色彩”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营造美术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就春天的色彩进行想象和联想,如春天的草是绿色的,春天的花是色彩鲜艳的。之后,教师与学生就“春天的色彩”进行交流和讨论,慢慢引导学生明确“春天的色彩”这个美术主题,并合理进行美术创作。其二,加强美术鉴赏,启发美术思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在鉴赏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培养学生美术鉴赏意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通过鉴赏深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水墨画花”的教学时,可以搜集我国在水墨画方面的经典作品,并在美术课堂上将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鉴赏水墨画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魅力以及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根据鉴赏心得与体会,自主进行水墨画创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美术鉴赏与创作能力。其三,加强心理引导,端正学习认知。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进行心理引导,从而端正学生美术学习思想,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自信,从而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探究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比较自卑,甚至存在一定厌学情绪。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当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具有一定思路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建立起美术学习自信,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其四,组织合作教学,培养自主意识。美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组织合作教学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将美术学习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发挥,从而实现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你会设计邮票吗”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邮票的构成要素以及设计思路进行探究与总结。小组合作能够实现优生带动弱生,在互助的学习环境下,实现班级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从各个小组设计的邮票作品中挑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级进行点评和表扬。也可以将学生的邮票作品张贴到主题墙上,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激励,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自信。其五,丰富文化内涵,加深情感体验。美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将相关的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美术绘画技巧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加深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民间玩具”时,可以将民间玩具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民间玩具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以及美学特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结语
总之,美术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功能,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实施暗示教学法,通过心理暗示和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国学教案范文3
关键词:案例 案例教学 国际金融 教学
国际金融课程是金融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属应用经济学范畴。因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又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宏观性,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抽象、复杂甚至枯燥,所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及其在国际金融课程中运用的价值
案例是指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案例须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基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在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情境中,组织学生对案例的事实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方法的总和。
因案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尤其适用于国际金融的课程中:
1、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载体,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以案例为载体,贯穿着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过程。所以案例的选取须具有典型性与启发性,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而获取所要学习的理论或知识。因为案例是具体、真实、生动的,所以能将国际金融课程中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变的易于学习和接受。
2、案例教学具有多维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
在传统的讲授模式的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仅有少量参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和被关注的对象。案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能够让学生融入案例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更具有主动积极性,与案例角色有着情感联系的意识。主动的思考与讨论不仅让学生产生兴趣,更能在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能力。
3、案例教学结果多元性,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
案例教学中常常不存在唯一答案。对同一问题或事实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路,教师可以根据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导向性的引导,将答案指向精心策划和准备的路径上,但与此同时,不同人的不同见解应得到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分为案例的选取、策划和案例的课堂组织两部分组成。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所以案例的选取和策划至关重要,选取是否得当,加工处理及策划是否科学直接影响了案例的课堂组织以及整体案例教学的效果。国际金融课程中的知识和理论虽复杂而抽象,但经过历史的沉淀,领域内也不乏大量丰富的案例,为在国际金融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提供了基础。笔者在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不同部分内容,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而选取和策划不同的案例类型。
在国际金融课程介绍中,直接给出“理性”的概念总是晦涩难懂,因而几个简短、典型的案例的引入,给了学生“感性”上的认识,使得学生大致了解这一门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同时,对课程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与期待。比如一开始的“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故事”总是让学生印象深刻,期待着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能够解读他的“神话”。
上述的案例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案例过程中只需要学生简单的参与。而在学习具体的知识中,案例的选取和策划需要更加的精心准备,需要更多的考虑与知识的契合度,案例不仅要真实完整而且更需要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比如在汇率部分的为讲解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引入“广场协议”的案例,即日元的汇率变动曾经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让学生从事实案例中寻找和总结理论关联。
国际金融课程中理论较多,比如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学生对纯理论的学是“无精打采”。实际上,理论的学习也是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比如在利率平价理论的学习时,取代了以往的直接传授,采用了案例的方式进行:选取了三个相关联的案例,并给出充足的有关对待投资风险两种态度的准备知识,让学生沿着精心设计好的路径,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计算案例,最终在教师的思路引导下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公式。在学习到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享受到了学习的过程。
如果说案例的选取和策划是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那么案例的课堂组织就是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直接关系着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
首先,教师应熟练掌握案例教学的流程:案例内容介绍、案例问题的提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并最终有导向性的到达要学习的知识和理论上。
其次,在各个环节教师都需要把握节奏,调动或控制课堂场面,使得整个过程在轻松、融洽、民主的氛围中完成。
在案例介绍与案例问题的提出部分,教师尽量将案例事实阐释的简单、生动、容易理解,问题要求提出须明确。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环节中,应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师应既让“风筝”飞的高;又能时刻把握住“风筝”的线。即尽量给学生创造轻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开思路自由发挥,各种不同的观点与思想相互碰撞,在讨论与争辩中获取知识,激发灵感,提高能力;与此同时,要紧密的关注其中的问题:比如防止过分的脱离主题,避免出现过分冲突,避免少数学生“包场”,对有沟通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等等。
教师点评与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是案例教学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最终案例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学习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教师针对讨论环节学生的充分发挥,给予总结和评价,进一步清晰梳理学生的观点,使得部分观点得以升华,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能力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2]经柏龙.论案例教学在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06,(10).
国学教案范文4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__、__、__,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__。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__。
课堂练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__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____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
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2.碳酸钙3.321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6.饱和
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
2.采用__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食盐和硝酸钾
国学教案范文5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2003软件的基本操作,通过前2节课的学习,完成课本范例15张幻灯片的编辑工作。这节课是让静态的演示作品变成动态的演示作品,学生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往往按自己的喜好设置动画效果,忽略了动态效果的顺序与表达内容的统一。因此,我们通过为自己的学习过程设置动画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感”,让他们学会用多媒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成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使学生知道通过“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命令,对幻灯片和对象设置多种动画效果。
② 使学生知道通过“幻灯片的切换”命令和“动作”按钮命令,能控制幻灯片放映顺序。
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为图片、文字添加动画的方法;通过对动画效果的优化,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②通过灵活、合理地利用资源,制作一份汇报性的演示文稿。
情感价值感培养:
①在优化动画效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②通过为幻灯片设置动画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展示的魅力,使他们善于展示自己。
教学重点:①如何进行“自定义动画”的设置。②幻灯片切换的统一设置。
教学难点:①灵活、合理地运用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②学生设计感的培养
教学环境:PowerPoint 2003 、投影机、案例一份。
教学过程
1.复习设疑 导出新课
师:请打开上节课制作的演示文稿内容。我们看看分别有什么对象?(播放优扬音乐)
生:积极打开子文件夹,找到文件打开文件。
学生活动:小组同学展开互帮互助,指点同伴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互助活动时段,唤醒沉睡的思维,帮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便更好探究新知识。
师:依据学生情况定下一步的教学任务。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幻灯片缺点什么?
生:动画,是动态的。
生1:以前见过的幻灯片能动。[预设生成]
生2:有声音 [预设生成]
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他们的见解。……
师:及时寻找学生的亮点,同学们想做到的,正是我们本节要探究的任务。(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了解课本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一一引导,学生渐渐进入学习佳境。
2.探究实践 完成任务
(1) 设置切换效果
任务1:给“15张幻灯片”设置统一的切换效果
任务2:给指定的1、2、7张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菱形切换、中速、抽气、每隔00:10换片。
师:利用飞信发送任务。请学生在当前文件中设置。(学生自己设置,教师巡视)
师:发现学生闪光点,记录学生操作情况:
1) 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
2) “应用范围选择”含糊
3) 4)5)6)
点评:学生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幻灯片切换“命令设置。
学生活动:谈对切换的认识:
生1:幻灯片的切换即一张放映完毕后,放映下一张时出现的方式。
生2:书上说“设置切换的方法有:利用“幻灯片切换“命令设置;利用动作按钮设置”两种方法,我们仅用了第一种。
生3:任务1和任务2的设置不同在“应用所有幻灯片”和“应用当前幻灯片”的选择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任务驱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切换到某学生的操作界面,演示讲解这一知识点。
生:观看并记录关键词:修改切换效果、换片方式。
教师活动:
应用范围的选择:应用所有幻灯片与当前幻灯片
【重点】复选项:“自动预览”命令用法
演示讲解:任务2的设置技法。(学生对照修改)
师:提出新任务,海天屏幕广播提示动作按钮用法。
任务3:认识动作按钮。在第1张幻灯片右下角安放“到最后一页”按钮,链接“最后一张”幻灯片。在最后一张幻灯片右下角安放“到第一页”按钮和“退出”按钮,分别链接“第一张”幻灯片和“结束放映”项目。
任务4:在第3张幻灯片插入声音。(声音自选)
生:找到对应的幻灯片,添加“动作按钮”。对照课本P173进行设置。(师行间走动,辅导学生的操作。)
师:了解学生设置情况。[预设]通过放映,我们发现片间切换,大家制作的很好。接下来,进入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大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生: 动画效果的设置
生: 对象的动作设置
(2) 设置动画效果
任务5:请自行参考课本提示,为对象添加进入、退出等动作。同学们可以选择多种合作方式。
师:请大家分析第一张幻灯片存在几个对象?对照课本研究如何设置动画。
生:尝试制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拓宽知识应用空间。
师:行间观察学生的设计
生:应用“自动预览”观看设计效果,调整对象出场的顺序。
师:画面中不是所有的对象都要动起来,而要结合实际进行设置。现在让我们想一想,这份演示文稿播放时,第一个出场的是哪个角色?
生:第1张幻灯片,对象1是XXX,对象2是XXX……(与师一同调整每张幻灯片中对象的顺序。)
师:我们以第1张标题幻灯片的对象为例认识“动画设置”方案。
生:切换到第1张幻灯片,在右侧的任务窗格中选中“预设动画”方案。
师:动画效果设置分为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认识“预设动画方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设置一种,体会系统将标题、文本等各部分出现的动画以最佳的效果进行配搭,只需选择一种方案,各部分就会以不同的动画方式出现,不需要一一设置。
【难点探究】
师:表扬学生对“预设动画方案”的用法掌握很好,提出自定义动画注意事项。
师:自定义动画是用户自己对幻灯片中的各个部分设置不同的动画方案,各部分按所设置顺序进行演示。
师:刚才有同学打开的预设动画菜单中的所有选项都是灰色的、不可选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要先选定设置的对象!
师:好!让我们来看看XX同学的完成情况。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学生发表见解)
师:演示讲解)选择要设置的对象后,调出“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项目。应用“添加效果”下拉列表添加动作。点明:“进入”动作、“强调”动作、“退出”动作的效果设置方法。
师:分别举例认识:“单击时”、“之前”或“之后”等不同的开始方式。尺寸、方向和速度等选项设置及动作的顺序性。
生:观看并记录
师:两种方法,我们可以灵活地选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善课本范例的动画效果。
(3) 优化对象的动画形式。
学生活动:运用相应方法,完成动画设置。
相互走动,互评互点本例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看书自学和互评互点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教材学习新知的能力。
3.展示作品,讲述设计,学生自评、互评
各小组选派代表做汇报、交流。
通过屏幕广播软件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说明设计意图,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播放动画作品。
学生自评,互评。通过观看播放的效果,对照小组的设计方案,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评价中给予指引和及时点评,让学生做出有效评价。
设计意图:分小组讲述自己的动画设置过程,并展示制作的动画,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发挥评价的学习功能。
4.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画设置的两种方法和幻灯片切换的两种方法。不仅给演讲稿设置了动画效果,还了解了“动画”效果也是需要设计的。自定义动画还有很多强大的功能,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在亲历动画制作的设计基础上,学生讲述过程中的感受和操作技能,整理内化知识。
教学反思
《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教材以一个单位年终汇报过程为题材,从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角度出发。教学以设计构思完整为主题,学习PowerPoint2003中两种重要的动画设置方法。学生灵活、合理地利用效果,制作出适当的动画效果,培养学生的设计感和审美感。综合这节课,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反思。
1.对教材和教学方法要学会灵活处理
一堂好课不能按部就班地照书本或事前的教学设计进行,活化案例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2.整堂课中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少了些
为了降低难度,布置了5个任务,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探究思路。应该直接让学生去自学动作按钮用法,并把整个效果做出来之后再来点评。利用规划设计方案来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有目的地去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互评应多看别人的优点
国学教案范文6
一、工作目标
1. 学习《国旗法》,宣传《国旗法》,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国旗法》,加深对国旗的爱戴和崇敬之情,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在国旗班的工作和学习,锻炼同学们的能力,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
3、规范升国旗仪式,使升国旗仪式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
4、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国家利益至上的国家意识。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二、国旗班成员及组织
1、从各班挑选成绩优秀、品德高尚、仪表端庄的学生组成国旗班。
2、国旗班隶属于学生会,在学生会辅导员的指导下,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主要任务
1、国旗班成员应自觉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国旗法》。
2、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国旗法》,以身作则,自觉监督和抵制对于国旗的破坏和侮辱。
3、自觉完成国旗班的各项任务。认真做好每周星期一的升旗活动及每周五的降旗活动。
4、配合值周教师组织好升国旗仪式,结合最新国内外时事及重大节日,发表国旗下讲话。
5、承担学校组织的大型庆典活动的升国旗任务。
三、成员纪律
1、国旗班成员必须遵守本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