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语交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语交际范文1
在襄阳市第十三届小语优质课竞赛中十节口语交际课,老师们的课都非常精彩。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明白了口语交际课上起来也不是很难。下面,就我听到的几节口语交际课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口语交际离不开一定的语文情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是打开语言闸门的一把金钥匙。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题,在《向你推荐一本书》中,老师用“我说你猜”的游戏导入新课,在课件中所展示的关键词、主要内容或者主要人物,让学生一看就知道;又如《教你学一招》中老师用翻花绳、变魔术等学生熟悉的游戏,这种游戏导入能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交际,容易产生交际的欲望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这就是交际成功的前提。
在口语交际中,真实的生活情境,也是能让学生打开话匣子的主要因素。如《学会赞美》中,老师应用了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照片,让学生去赞美这些同学,因为这些图片都是来自学生身边的事情,因此,孩子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课堂上的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在这种情境中,所有的学生都真实地参与到交际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进而产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急切需要,口Z交际课活动也展开了。
二、分组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逐渐培养起来了。在口语交际之初,教师可以做示范引导大家,如《教你学一招》中教师在教学生变魔术的过程中,分步骤展示魔术环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看清楚,有条理地说清楚每一步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引导学生连贯地说出魔术的过程,并用上“先……接着……然后……再……最后……”教师在教魔术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学时要看、听、想、问。又如《感动》教学时,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自己的感动故事,让学生说故事中你感动的地方,引导对“感动”的理解,并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事情说清楚?怎么样才能突出让人感动的情节?怎样才能打动听众?这样一来,同学们对自己的表达充满信心,让生生之间可以互动交流,在每个小组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更生动形象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表现出来。
三、规范语体,培养文明素养
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口语训练的教育性,要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自觉地追求高雅的谈吐修养。因为口语交际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感应过程。俗话说得好:“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听方与说方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对这一素养都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如《学会赞美》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赞美别人时要怎样做怎样说,听到赞美的同学怎样说,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在黑板上板书:态度真诚,语言得体,面带微笑。这节课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说话得体的习惯,得到赞美的同学真诚地答谢对方:“谢谢你的赞美,我以后会做得更好。”在《感动》《向你推荐一本》的教学中教师也在培养学生的文明和谐的礼貌素养,如学生在说话时,其他同学应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随意打断,有问题在别人说完后再提出来,这些都体现出了教师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对学生文明礼貌的培养的注重。
四、适时评价,营造良好氛围
评价是一种常用的反馈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及时评价反馈,可以使学生认真倾听、表达和应对,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学会赞美》中,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你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能用具体的事例赞美我们的班长工作负责任,真是实事求是啊!”“真有礼貌!”“好!平时积累的词语派上用场了!”“这位同学不但能抓住同学与众不同的优点来介绍同学,而且事例突出。说服力强!”这些评价增加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因为学生有兴趣,才能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
口语交际范文2
一、把口语交际向家庭生活延伸,学会倾听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会倾听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问题,往往注意力难于集中;二是没有明确目的,未能养成听的习惯。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是进行正确应对和表达的前提。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生活中的倾听大致分为两类:无目的性的随机听和有目的的倾听,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倾听。教学中带有目的性的倾听又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日常生活的留心倾听,这种听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是自己喜欢的奇闻异事,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等。二是带着任务听,这种听目的性非常明确,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更要适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因为倾听不光能知道别人讲什么,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把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及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学生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好,让学生会说。书本上的口语交际内容只是一个范例,如果只靠那几节课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师除了要讲好书本上的内容之外,还要把学生的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可以说,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光,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由于受年龄、知识等的限制,对于一些陌生话题不感兴趣或难以理解表达,而对于自己的校园生活他们再熟悉不过,不会让他们无话可说。因此,校园生活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宝贵资源。
教学中,以校园生活为中心,通过话题辩论、情景剧表演、校园生活剖析、调解专家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些活动的特点:
一是预设,就是事先设定好的,是每学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二是随机,就是根据发生的事情和校园生活需要临时决定的话题。随机话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是针对班级中出现的某一种现象或问题,也可以是校园中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再比如发现学生随手乱扔杂物,就立即让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再让其他同学对这一行为进行评价,同时想想如何说才能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其实,生活中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非常丰富,关键是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善于用身边的话题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学会应对
口语交际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应对。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对能力相对薄弱,是造成口语交际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问题和症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加以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和训练都离不开社会生活。
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社会生活话题搬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现场,又要让学生把学会的应对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口语交际从社会生活中来再到社会生活中去,逐步学会应对,形成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爱模仿、善于模仿的特点,捕捉社会生活话题,为学生建立模拟的口语交际场景,让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交际,再通过师生共同的评价,来领悟不同话题的应对策略。
口语交际范文3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使用语言往来接触。为使人们在生活中能更好的交流,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我们开设了口语交际课。小学生的交际面很狭窄,主要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而在校生活又占据了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们的交际活动局限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学生又必须学习与社会中的人交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中掌握较强的交际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学习素材生活化
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群体,与成年人一样与自己周围的人打着交道。他们又是特殊的,处在一个学习打交道的阶段。由于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多人都不知该如何与同学交往。比如:怎样迅速抓住对方所说话的主要内容?怎样才能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怎样与别人共同合作?怎样主动的与别人进行交际?李吉林老师认为,学校的教学活动,尽可能与儿童生活沟通,与应用相联系。这些来自于学生的问题都可以作为口语交际课的素材,而有针对性的内容学生也爱学、乐学。做老师的需做个有心人,通过观察、谈话、调查问卷等了解学生的需求,搜集素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学习形式生活化
口语交际的开设是为生活服务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现场操作,效果显而易见;但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不可能总等到发生问题后再去学习该如何交际。因此,模拟生活的基本形式更有普遍意义。所谓模拟,是创设一种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其中包含着儿童的模仿。多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深刻领悟到学习口语交际的作用,不知不觉间学习到与人交际的方法。正象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学"训练与操作的途径"中说:"由于模拟操作,有角色的模拟,所以对模拟性相似操作,儿童倍感亲切乐于接受……可谓''''百闻''''不如''''一做''''。"比如为使学生明白学习与人进行就不同看法进行交流的方法时,课前教师可以找一组学生进行表演,他们因所用语言不当导致交流失败。然后,在此基础上以二人小组的方式模拟刚才的情景,二人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交流有不同的意见时该怎样与别人商量对方才能愉快接受,教师再予以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对恰当进行口语交际的原因与方法会有一个很好的掌握。
3在生活中运用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他无时无刻不处在群体当中。学习口语交际可以更好的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交流,而生活中的运用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新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中讲到:"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的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口语交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二以大语文教育观为观念指导,
小学阶段为什么要开口语交际课?新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中在最后一条别指明:小学阶段应在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基础上,规范学生的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口语交际开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后,与他人进行成功交际的一门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因此,服务于生活是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在教授过程中,应以生活为蓝本,遵循生活化原则,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不但在课上进行学习,还应该走出口语交际课的课堂,进行开放式教学。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在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中已明确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模糊课内外的界限,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口语交际。
三学习兴趣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口语交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可以使有目的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得到实现。这是由教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的。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成为下一次学习的新动机,推动下一次学习的积极进行,从而使学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口语交际的乐趣,让学生在下一次的学习中积极的投入进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能否主动的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为让学生感兴趣,我们不但可以让成功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动力,还可以将学生身边的人、事拿来作为教学素材;将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故事中的人物借来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学生在表演的兴奋之中学到该学的东西。
四小组学习原则
口语交际范文4
1、有意识地发现、体验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表达,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懂得在交际过程中学会倾听,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1、发现身边的自然美,做生活的有心人。
2、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表达。
课前准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激发交际欲望
1、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
2、激趣: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神奇美丽的景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身边的自然景观。
(反思:通过形象直观的视频资料切入话题,引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并把学生视点集中在景物的特点和奇特上进行观察和表达,有利于营造大自然美的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3、出示交际题目,明确要求
(1)板书:口语交际——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
(2)说说这次口语交际有哪些要求。
二、多向互动,拓宽交际内容
1、导语:你见过的景观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奇特?
2、小组交流
(1)学生准备:回忆自己看到的景观有什么奇特之处,准备按怎样的顺序介绍。
(2)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按顺序、抓住特点介绍景观。
(3)合作、评议: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评价,重点围绕"景物、景观特点讲清楚了吗?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等方面进行评价。
(反思:指导口语交际过程中大力鼓励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开放。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评"的单项联系形式,采用"一人讲——大家听——大家听——大家评"的互动形式,尽可能地使每个都积极参与,人人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好应对能力。)
(4)推荐代表参加交流
三、展示魅力,提高交际能力
1、说一说
代表依次上台,介绍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到什么自然景观?它们的奇特之处在哪里?
2、评一评
3、学生评议、补充。
(反思: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地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总结
今天的口语交际课,让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奇特的景观,也让同学们学到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表达,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悟,就一定会有更多更美的发现。
口语交际范文5
一、了解口语交际的特点
口语性。口语交际属于情境语言范畴,非书面语言,因此有较强的随意性、灵活性、可变性。
交际性。因为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要根据另一方(或多方)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包括听觉、视觉、感情、记忆、思维、评价、认识、创造等活动的动态过程。
口语交际分为“对话”和“独白”两种言语形式。前者指对话双方直接交流,说者和听者角色不断互换,双方凭着对方话语的正确理解,作出恰当反应,使对话继续下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交际方式。后者指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听众与说话者没有直接的言语交际,一般通过表情、气象回应。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并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听或说的训练;也不同于课本剧的表演等,教学时要注意它的特点。
二、重视听说训练
“听、说、读、写”始终是语文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重视听说训练。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领会主要内容,才能针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见解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可见,听说训练是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刚开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听说训练的时间要大于交际的时间,逐步要求学生做到:把意思说明白,把意思说好,把意思说得有吸引力、有艺术魅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就会加长,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重视创设情景
展示课件。如教学《我们成功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全国人民庆祝奥运会申办成功的的录像,让学生回顾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场面。看后,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互相畅言自己的所见所感。
设计场景。如教学《我会拼图》,给学生提供各种五彩的图形,可采取同位交流、小组内交流等各种互动活动,让学生边拼边说,最后集体评一评谁拼得好,谁说得好。
实地感受。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组课文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美丽的田野里,去尽情地欣赏春天、尽情地感受春天。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交谈自己眼里的春天,在此过程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表演课文内容。表演是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特别表现在口语交际方面更是有效途径。教材中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如《小壁虎借尾巴》,首先设置一些小壁虎活动地背景画面和小动物头饰,然后让几个学生戴上不同的头饰,在设置好的背景下,表演课文内容。同学们都争着参与表演,而且表演都非常投入,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演才能。
手偶游戏。木偶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对话较多的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做几个手偶,带在手上,两个或几个同学,给人物配音等等。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及时到位
1.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上课时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情景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入。激励学生愿说、爱说,敢说、比会说、说好更为重要。他们想说什么就应该让他们说什么,不要给予过多地限制和苛求,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激发、调动学生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去。
口语交际范文6
关键词:口语交际;双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59-2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此时,双方的信息通道是畅通的,双方的表达是相互促进的,因而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
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实现有效互动,笔者认为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变单纯的“输出与接受”为“双方的交际与互动”
案例1:一位老师正在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同学们,图上画了哪两个小动物呀?”“小猴和熊猫。”“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向熊猫借铅笔。”“小猴会说些什么?”“熊猫又会说些什么?”……就这样,老师在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们就图说图,似隔靴搔痒,与己无关,一个个神情淡漠,兴味索然。
思考与对策: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实现双方的多重互动。
口语交际课与说话课最本质的区别是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听说双方互动的过程。特别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互动,而应该是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文本话题,想方设法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在多样的、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激发起浓厚的交际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师生、生生的双边或多边的交际活动中。为了使口语交际内容更具有直观性或启发性,教材为每一次的口语交际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我们切不可“一叶障目”,将口语交际异化为看图说话的训练。比如教材《借铅笔》,只不过是个“例子”“引子”,教学时,千万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而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以“小猴”“熊猫”的身份直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还可以以此拓展、创设多种情境,模拟多种身份、设计多回合序列性的活动,从单一到综合、从浅易到复杂,在一步一步逐渐深入的互动中,让学生最终练就在双边、多边互动多变的交际条件下的灵活应对能力。
二、变“重视表达,忽视倾听”为“说听并重”
案例2:今年夏天,我带领班上的孩子组织了一次买水的口语交际活动,旨在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真实的互动情境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我发现一些孩子的水卖不出去,并不是他们自己所说的运气不好。主要原因是不会表达和倾听。例如:一个孩子看见旁边走来了一位叔叔,连忙跑上前询问:“叔叔,买瓶水吧?”只见那位叔叔满脸疑惑嘀咕了一句话,继续往前走,而孩子也没有继续跟上去继续推销自己的水。直到另一个孩子也拦下了这位叔叔,并且卖掉了一瓶水,我才弄清了前一位孩子没有卖掉水的原因:叔叔根本没听到前一个孩子说什么,他嘀咕了一句是问他:“你刚才说什么?”谁知,那孩子听也没听,以为叔叔不要水呢。我对那前一个孩子说:“你看,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声音大一点,在别人说话时,你专心地听一听,那这瓶水一定是你先卖出去,你说是吗?”孩子点点头。
思考与对策: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让交际更通畅。
在一般人眼里,“听”总要比“说”容易,因此“学会倾听”这一课标显得无足轻重。但是,试想,如果经常在没有被倾听的情况下,无论是自己表达或是别人表达,有的表达者会根本无从感受自己发言的价值,甚至感到自己无用甚至受了羞辱,进而变得不想交流,有的表达者还会养成完全不顾别人感受单向宣泄的习惯,同样也变得不会交流。交际中需要专注耐心、谦虚诚恳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楚,听准确。“学会倾听”对自己或对别人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显得极其重要。
看图说话、演讲、报告等“独白式”的口语交际,虽然听话者没有直接的言语交流,但是倾听时的表情、动作、眼神构成的气氛对说话者有影响: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态度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交际双方在交际情景中,以话题为纽带直接进行言语交流:这就要求在交际活动中,听者要迅速,准确理解别人的意思,敏捷地思考,快速地组织语言,针对说者的谈话及时做出反应,或肯定,或反驳,或修正,或补充,或扩展,或深化,或提出新的见解或主张等,这时,原来的听者变成了说者。在这样的交际活动中,说者和听者的角色在不断地互相转换,直至一次口语交际活动结束或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的谈话告一段落。 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示范等作用
案例3:《小巧手》这一话题,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小制作,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孩子各抒己见,先在小组内各自叙述了自己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又请小组长推荐本组同学给全班同学做介绍。大家再看看、评评他人的小制作。如此按部就班,似乎孩子们都在课中得到了锻炼,也有了不少收获。其实不然。
思考与对策:教师示范,让交际互动名副其实。
示范是“做出某种可供学习的典范”,也就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为什么说教师的示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根据语文是工具的观点,可以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习、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正如木匠师傅教徒弟使用刨子,除了必要的讲解外,还需要亲自刨一刨的道理一样,在教学中的许多情况下,教师都有必要为学生做个样子。二是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中,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可以说,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上面的《小巧手》这一话题,以上交际内容到此为止,充其量也仅仅是看小制作说话。然而,在教此课时,教师若能改变角色,扮演参观者,煞有介事地一边观看作品展,一边自言自语道:“哇!这件小制作真不错!不知它的作者是谁,我真想认识他,与他聊聊天。”面向学生,“请问这件小制作是谁做的?请小巧手上来介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师生共同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从而自然而然形成了互动、对话的口语交际氛围。教师与学生的示范交际实现了互动,为生生间的交互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榜样。当师生对话结束后,全班学生自由选择模仿交流,然后从每组抽几个学生扮演参观者,自由组合进行对话,实现了听与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目的。只有当交际双方都完全融入了情境中,真正融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中,那么在情境中的交际就显得自然,交互也就更容易实现。
在教材中,有些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是显性的,易操作,但有些话题的互动性是隐性的。如果教师照本宣科,那么话题就会失去互动性,成为“回答问题”或“看图说话”。只有通过教师的认真钻研,精心设计,才能将口语交际中隐性的双向互动显性化,让学生真正互动起来。
四、组织活动,在真实情境中学会真正交际
案例4:课堂上,在买卖文具的口语交际中,孩子们你卖我买,说得滔滔不绝,玩得不亦乐乎。可是,等到真实地情境中让他们参加卖水、卖报纸的活动时,很多孩子往往变得缄口不言、羞羞答答。遇到几次挫折(很多时候,不是一下子就能把东西卖出去,有时要遇到十多次挫折才能卖出一份报纸或一瓶水)便缩头缩尾,怕困难,怕失败。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做事的困难度预料不够,不知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思考与对策: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真正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