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母语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母语文化

母语文化范文1

关键词:“母语文化失语”;传统文化;英语热

一、引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说“母语文化”实际上就是指中国文化。本文所研究的“母语文化失语”指的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现象。

早在21世纪初,这个问题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迄今为止,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母语文化失语”的危险。研究者们纷纷呼吁在教学上进行改革,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并没有丢失,也不是面临危机,而是正在经历正常的现代化过程,是处于转型时期,正在被继承和发扬。本文在认真研究了学界的不同观点后,对湖北民族学院的24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有必要对“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进行重新审视。

二、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母语文化与英语学习”,总计五题,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学生对待母语文化的态度(用汉语作答)。第二部分为中国文化知识测试,总计7题(20个答案,每个答案计5分,满分100分),涉及中国文化的宗教、政治、文学、民俗等方面(用英语作答),目的是了解学生现阶段“失语”的程度。受试对象为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共计248人。

卷一:关于我校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EFL)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英语和母语文化关系的认识的调查

1.你觉得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在何种程度上有意义?

A.十分有必要

B.可能有用处

C.完全没意义

2.在你的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知识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A.对我的英语学习有帮助

B.对我的英语学习负面影响比较大

C.基本感觉不相干

3.如果在英语专业开设一门中国文化课,设想一下对你将有何影响?

A.有利于我的现阶段学习和今后的就业

B.有作用,但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来,对现阶段实际生活影响不大

C.基本没有作用,我不需要学习

D.有负面影响

4.如果将开设一门中国文化课,你希望从中学到什么?(多选)

A.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B.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C.如何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

5.当外教向你探询中国文化内容,如:孔子、孟子的经典时,下列哪种情况你最可能遇到?

A.自己对这个知道得很少,无法回答

B.只能粗浅介绍些基本常识的内容

C.知道很多经典,但无法用英语表达

卷二:关于我校EFL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测试

Questions:

1.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Classicality Masterpieces of China”.

2.In 140 BC ( ) decided to make Confucianism the state thought. From then on,Confucianism was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thought for 2000 years.

3.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Greatest Chinese Legends”.

4.( )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lso the beginning of realism in literature.

5.The Peony Pavilion is ( )’s masterpiece, which portrays a woman with new ideas.

6.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Traditional Auspicious Beasts.

7.Plea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Chinese words into corresponding English words: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革开放()小康社会(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前一份问卷的第1题中99.5%的学生表示自己需要更多了解中国文化,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存在缺陷,同时也说明“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已经在社会上逐渐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第2题讨论在英语学习中,自己的中国文化知识所发挥的作用。有93.1%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知识有利于学习英语,6.5%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学习负面影响比较大,另有0.4%的学生认为两者并不相干,这表明多数学生有学习母语文化的意愿,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过去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母语文化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以为学习外语必须要摆脱母语的影响。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完全摆脱是不可能的,母语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并且也没有完全摆脱的必要性。在第3题中62.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个人现阶段学习和今后的就业,29.8%的学生倾向于有作用,但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来,对现阶段实际生活影响不大,1.2%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作用,不需要学习,6.9%的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对待母语文化,但是和在第2题中显示的一样,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说法仍然有一定影响。第4题(多选)中,希望学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学生占75.4%,希望学习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的学生为68.1%,高达94%的学生希望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这说明“母语文化失语”其实是多个问题的综合反映,不仅是对于我们自己文化内容的不了解,而且是对于如何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的方法不了解;不仅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中国现当代文化同样不能表达。第5题试图探讨“失语问题”的原因,“当外教向你探询中国文化内容,如:孔子、孟子的经典时,下列哪种情况你最可能遇到?”16.5%的学生选“自己对这个知道得很少,无法回答”,58.5%的学生选“只能粗浅介绍些基本常识的内容”,25%的学生选“知道很多经典,但无法用英语表达”。多数学生能够介绍一些粗浅的内容,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了解颇深,只有16.5%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无法向外国朋友介绍本国文化内容。

在第二份问卷“中国文化知识测试”(要求用英语作答)中显示:62.3%的学生具备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方面的知识,比如:四大名著的名称,但是对于儒家道家等的经典,只具备一些笼统的概念,对于稍微生僻的内容则不能表述,这表明现阶段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仍然比较困难。有学生表示平时接触以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英语材料比较少,即使自己知道有些中国文化知识,要用英语说还是存在障碍。

(二)结论与启示

第一,“母语文化失语”并不等于“传统文化失语”。过去我们谈到“母语文化失语”,总是和传统文化的没落联系起来。这样就有了“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传统文化岌岌可危”之类的有点严重的说法。其实“母语文化失语”是关系到整个中国文化内容的一个现象。整个中国文化时间上包括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失语”现象表现在各个时间段上,不仅是传统文化部分“失语”,现当代文化部分也未能幸免。所以我们要改变“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也不是仅仅提倡回归传统、补习传统文化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母语文化失语”和“提倡学习英语”、“外语热”的关系。母语文化失语”是提倡学习英语导致的吗?笔者认为不是,而且恰恰是由于英语学习得还不够好。学习英语占用了学习母语的时间,但是学好英语并不会妨碍接受母语知识,不应该把学习英语和学习母语矛盾起来。很多研究把英语热的现象和母语冷进行比较,仿佛是提倡英语学习耽误了母语学习,因此得出“英语教育淹没了母语文化的教育”类似的结论。母语教育和英语教育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学好英语并不会直接产生偏废母语的结果,应试教育才是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三、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心态疏忽

不了解中国文化首先是由于心态上的疏忽。这要追溯到近百年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多数人一谈到中国文化,首先想到的总是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在社会上造成的舆论,实际上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待整个中国文化的态度。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历来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不得不承认对如何继承其精华提得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提倡学好英语,引进西方文化,形成了学习英语,接受西方文化的热潮,相伴产生了众多与升学就业密切相关的考试如四六级、雅思、托福,使得学生们有限的精力自然无法在母语文化的学习上多作停留。

(二)英语水平不高

现在,我国最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自学校。目前我国有在校大学生1400万,几乎每个人都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才能毕业。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亿的英语学习者,并且仍在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是在“英语热”的同时,学生实际能力低下:六级考试拿到500多分,却连简单的接电话都难以用英语准确地表达;GRE高分考生,无法正确书写英文论文;英语专业的学生面对外宾的询问,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在全民英语热情高涨的同时,其实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并不高。

(三)接触过少

不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内容,是由于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材料接触得少,缺乏合适语境。现在多数英语教学资料以英美原版为标准,以为只有英语国家的英语才是正宗,这个观念实际上已经过时。近年来,全世界英语的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国家的英语使用者日益增多。既然是国际语言,英语就不再是必须与英美文化或者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相联系的。用英语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本民族文化,为了达到使各国的英语试用者互相交流的目的,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承载的必定是使用者本国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际间的文化碰撞和交融。

四、思考及建议

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内容的,最终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交际服务。所谓交流就是有来有往,如果我们本国的文化没有显示出足够的吸引力,当然不能达到交流目的。对整个国家而言,还有可能丧失文化主体性和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我们迫切需要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多为学生提供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英语阅读资料,营造适当的环境,加强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

“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影响到与他国的交流。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自己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广泛的理解、认可和接纳。所谓交流必须有来有往,如果只是一味迎合西方文化,在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听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尤其在当前看来,我国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的情况下,文化输出已成为国家实力竞争的必要。现在我们反思这个现象,应该要大力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让母语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挺直腰杆。这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同时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的输出。

母语文化范文2

关键词:母语文化;外语文化教学;正迁移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这种现象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把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把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假如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假如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轻易些。

二、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母语文化范文3

一、对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反思

母语文化失语即学生在跨文化的交际中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所以就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从而也导致交际的低效或失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无不聚焦于语言形式的教学上,即过于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训练,而对语言元素背后最为重要的文化的感知能力和文化的敏感性的养成和培养则有所忽视,尤其是母语文化的教学已被挤压到了边缘和尴尬的境地,以至于渐渐地走向失语。

1.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的缺位

大学英语教材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载体。应当承认,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教学严重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最直接地表现在所选教材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几乎都是反映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材料,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则很少。这样,我国学生接触到的材料几乎都是“洋文化”,有些甚至就是直接引进的英美原版教材,因而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就只重视英美文化的传递而忽视本土文化的传播,绝大部分学生也将英美文化作为文化学习的主体,而漠视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重要性。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比较充分地意识到了英语国家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在将目的语文化融入目的语语言的习得之中这一方面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实现。

然而,教材中涉及的中国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不成体系,以至于学生很少能见到有关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从而就造成了英语表述中的本国文化的失语。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视角来看,目前的跨文化交际已经由过去的单向交际转变成了现在的双向交际,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向外籍人士介绍中国的文化。纵观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和《新视野大学英语》、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等,它们均顾及了英语的原汁原味,课文所选内容也大多来自国外的报刊杂志,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文化的文化气息,但却很少涉及到中国的文化。

这样带有浓郁的目的语文化色彩的篇章安排,对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他们掌握纯正的英语。但遗憾的是,由于这些教材都没有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因而学生就不能从英语教材中学到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并且也没有专门的辞典以供学生去查阅。新形势下学生学习英语一方面是为了交流,为了吸收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播母语文化,外国人也希望通过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来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但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那又何以能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呢?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母语文化的缺位值得我们关注。

2.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意识的欠缺

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文化人,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的能力(biculturalability)。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输出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因此大学教师应该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的元素,应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高的中国文化的文化修养,从而使自己能够用英语来谈论中国文化的根源和演变的基础知识,能引导和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母语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但是,目前中国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均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其自身的中国文化的素养很不足。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自己的关于英美文化的知识是属于通过书本而获得的间接的知识(indirectknowledge),这在认知层面上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对大多数英语教师来说则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我们大学的英语教师也少有机会到国外去长期学习与交流,所以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与经验也有待提高。这样,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依然只注重英语的知识点的讲授而不是从整体上去解读语言点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话,就会使自己的英语教学仅局限于严格的语法结构和功能的范畴。教师的文化意识淡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的弱化,从而就将英语教学演变成了单纯的“语言教学”。在如此空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文化完全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在文化知识层面还是在能力运用层面都存在不足,这必然影响到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大学各类英语过级考试中母语文化导向的缺乏

目前,国内各种英语的级别考试中并没有文化能力的测试项目,几乎所有考试考查的都是词汇、语法、篇章结构分析和语音等。当前的四、六级英语考试在很多高校仍然被视为是考查学生英语能力的根本指标。从一定意义上讲,绝大多数学生依旧把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当做自己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目标和重心。但实际上,在这种无形的压力或指挥棒的影响之下,不少大学英语教师也固守着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指导学生使之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为目标,由此而导致学生母语文化的缺位当然就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失语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母语文化的失语不仅会导致我国文化在国际上传播的困难,而且也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缺乏。只要是有跨文化交际存在的地方,都会涉及到母语文化输出的问题,这不单单是时代的需要,它更是交际中的本质上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来破解这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的现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母语文化的表达能力,这是当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融母语文化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构想

1.增加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的内容

英语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资料,对于母语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媒介与载体作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位造成了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编写者在编写大学英语阅读类教材时,应该注意将反映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文章和译文纳入阅读类的教材之中;在编写听说类教材时,应该设置一些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听力和口语的话题,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从而提高学习者用目的语表述本国文化的能力。应组织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并且也精通英语的专家来编写这类教材,也可以和中文专业或中国哲学专业的教师来合作编写,这样对知识点的把握能够更加准确一些。

在这方面,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编写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双语教学的办法,其中很多对外汉语教材均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注释,以适应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教学;另一方面,其教材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介绍中国文化的,比如从介绍中国的民风、人们日常的行为一直到介绍中国百姓的深层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等。此外,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也都有英译本,如《论语》、《唐诗三百首》、《中国文学概况》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料来源。上述教材为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的素养

作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并应使自己的教学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都渗透浓郁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至少也应有跨文化交际的理念作支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输出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母语文化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适时地向学生传授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现象的语言技巧;另一方面,还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用英语表达的特有的中国文化的材料,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以及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等。只有在教师本身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后,他才可能准确地将相应的中国文化传授给学生。

现在的英语教师当初在接受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期间,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他们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应该给他们补上这一课。可以通过讲座或进修的方式,先让一部分教师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然后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或请对中国文化有较多了解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指导。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他们不但要有深厚的英语语言的底蕴,还要具备足够的中国文化的修养和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要做语言的解惑者,更要成为学生的文化之旅的引路人。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学生治学方面的楷模,才能真正将对母语文化的教学回归到自己的教学中来,才能不被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迷失掉自己的文化判断力。

母语文化范文4

关键词:中介语;文化差异;母语文化迁移;跨文化交际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不少学者就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语言学家们就其二者的关系达成这样的共识: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受文化的制约。而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是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他的发展变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语言迁移、交际策略、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等等。中介语作为一种变化发展的语言系统,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母语文化迁移的角度来看中介语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强调母语文化在二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介语文化差异

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于1972年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提出,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在此之前,也有语言学家曾提出与中介语比较相似的说法,比如Pit Corder 借用Chomsky能力(competence)这一概念,指出学习者尚未达到目标语言能力的外语能力为“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并强调这种能力是潜于话语之下的不断发展的能力,属于应用语言学家研究的范畴(P.Corder,67)。1972年,Selinker题为Interlanguge论文的发表,确立了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并得到了应用语言学家们的广泛认可。

中介语指成年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系统,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系统,它即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如果把母语和目的语看作两个端点,那么中介语处于这一连续体的某个点上,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常新萍,2001)。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二语学习者形成不同的中介语水平,甚至有些差异(varaiability)很大,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有多种,如个人差异、原有知识、学习策略等因素。此外,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在中介语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波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各个层面。当然,对于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来说,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首先要立足于本族文化,了解母语文化传统特点,价值观念,其次才是对目的语文化规约习俗等文化内涵的认识。这一点在中介语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二、中介语与母语文化迁移

Selinker就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归纳于以下5个方面:1.语言迁移;2.目的语规则的过渡概括;3.训练迁移,即通过教学习得某一规则;4.外语学习策略;5.外语交际策略(戴炜栋,束定芳,1994)。可以看出,语言迁移在诸多原因中居于首位。语言迁移不仅发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本身,在文化层面上也时有发生。当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时,便是正迁移;当母语对外语学习有抑制或干扰作用时,便是负迁移,或称之为干扰(interference)。

1.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所谓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生成正确的外语表达形式,而非所谓的中介语形式。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英语除了在构词手段、词类等方面与现代汉语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外,其基本句型结构也与汉语有相似之处。例如:

(1)主谓结构:I work.我工作。(2)主谓宾结构:They play basketball.他们打篮球。(3)主系表结构:My brother is a student.我弟弟是一个学生。(4)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I made him wash the coat.我让他洗外套。

由此可见,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正是这种语言间的相似性使发生正迁移的机率大大提高,从这点来看,母语文化迁移对外语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这种正迁移的发生,外语学习者很容易地生成地道的英语。但是,当外语学习者不断地把这种经验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去,很容易机械地把这种模式套用在各种场合,各个语境,最终由于过度强化相似形,忽视中西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之处导致交际错误的出现,从而生成大量中介语形式。

2.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指的是目的语规则与母语很不相同,甚至两者似同实异,假使跨文化交际者错把母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背景运用到目的语中去,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干扰交际的正常进行,从而生成了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中介语形式。

(1)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

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是指除其词汇字面意思之外的表示感彩,比喻意义,风格意义或文化意义等等。由于文化背景、社会观念的不同,有可能导致看似等同的汉英词汇(根据词典的解释)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加以比较而盲目地套用母语文化模式,往往会引起误解。例如,表示颜色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除了词义的范围有所不同,其表达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也可能不相同。“红色”在汉族的文化中象征着“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无此含义。中国新娘结婚时着红色礼服以示“吉祥”之意,而西方的新娘着白色婚纱以表纯洁(兰颖丽,1996)。

(2)句子结构不同

前面提到,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恰恰是这种相似之处使学习者养成了生搬硬套的坏习惯,从而生成了许多错误的中介语形式。如:“我和他谈话”是“I talked with him.”“我和他一起回去”是“I went with him.”可见,在母语文化背景下所理解的中介语的含义与其真正的英语意思大相径庭。

(3)英汉表达习惯不同

每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表达准则,这种不同于异域文化的表达准则有可能影响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比如:汉语习惯上把时间、地点及方式等状语置于句首,而英语中则通常置于句末,只有当强调这些状语的时候才置于句首。如:“昨天我去图书馆了。”很多中国学生会说成:“Yesterday I went to library.”而英语的习惯表达法为“I went to library yesterday。”虽然这种中介语的表达方法符合语法要求,同时也不影响交际的进行,但不是地道的英语。

(4)思维模式不同

思维模式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借助语言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等程序。不同的文化差异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人写作时较多利用实证分析,实例分析的方法,注重对过程和事实的描写,往往不得出结论,而是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让读者自己分析。而中国人写文章时往往是重理性分析,逻辑思维,并且看重结果,总要得出结论。中国英语教学2001年第一期有这样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英汉思维的差异。“English writing is more direct.The topic is explicitly stated.Things are clearly explained.Details or facts are required to support the topic.”“English discourse emphasizes logical reasoning and clear organization of ideas,with the main idea clearly stated,facts provided to support the main idea and reference cited.”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母语文化迁移在成语、习语和语篇等社会文化背景层面也对中介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总之,语言和文化二者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母语文化的了解。母语文化迁移是中介语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掌握和利用这一迁移的规律,能够促使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甚至避免中介语形式的产生。

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母语文化迁移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外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这一概念。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必须加强文化教学。

首先,提倡文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能教好一门语言的。教师只有具备了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能有的放矢地将文化因素纳入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去。同时还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单纯地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积极地尝试多种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次,作为外语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地跨文化意识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只有了解了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语言的学习,从而使中介语朝向正确的形式发展,虽然达不到目的语水平,也使自己的英语表达不管从形式、内容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更接近目的语。

最后,在课程安排和教材的编排上也应有所改革。目前,英语专业都设有英美文学、英美文化等课程,可以尝试在此基础上用英语开设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等课程,以此传授母语文化知识,增强对母语文化的认识程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母语文化迁移对于中介语的发展变化和外语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了解中介语特点及其变化规则的前提下,透析中西文化差异,才能尽量避免中介语形式的产生,使二语学习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虽然我们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但是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应该肩负起在国际交流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尽管母语文化会对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产生负迁移,但是,只有深切认识了本族语文化,才能有意识地将其与外来文化进行比较,识别其共性和差异,从而促使母语文化正迁移的发生,避免负迁移对学习的干扰。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国的外语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的外语学习者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 S.P.Corder,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Lond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 常新萍.中介语语篇层面上的词汇特征分析[J].外国语学报,2001,(6):18-21.

[3] 戴炜栋,蔡君梅.国内汉英中介语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2006,(1):35-40.

[4] 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J].外国语,1994,(5):1-7.

母语文化范文5

“无欲书春、先乾砺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不偃仰、平直振动、会筋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若平直如算子、上下方正、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构成了中华儿女精神底蕴中最为跳动的音符。书法家的笔体,有的遒劲有力,如铁干虬枝;有的清新飘逸,如行云流水;有的端庄秀丽,如峻山险峰;千变万化,各具情态。然而,清华大学校长念错字,教授把小篆说成是“小隶”,作协主席造新字,超级女生在做颁奖主持人的时候不认识繁体字“国”。国学经典、汉字书法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古人云:“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虞世南的“德行忠直”、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心直则笔直”和蔡襄的“才德俊伟”等无不道出了人品与书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写一手好字不但让人看了舒服,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5.7%的人在生活中有较多手写机会,大多数人(74.2%)表示手写机会不多,其中23.6%的人手写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不过,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投票者后发现,所谓“经常写字”者,也多为签个名、写几行字,至多是填一些表格、单据。经常不写字的恶果之一,便是“提笔忘字”。调查显示,高达94%的受访者有过“提笔忘字”的尴尬,更有71%的人承认“有些字怎么也想不起来”,至于“写字依然很顺畅”的比例仅为6%。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长期不写字的损失其实是多重的。医生的“天书”,已被抱怨了几十年。教育部前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教授曾痛陈:“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字的大概形状,但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时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一份名为“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许多学生别说作业信手乱涂,连升学考试答卷都字迹潦草,直看得老师、家长望“字”兴叹,皱眉摇头。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早熟者。”报载,韩国已准备把中国书法改成韩国“书艺”向联合国申请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我们的“手写体”却要绝迹了,这是为什么?一是“一手好字让电脑给废了”,除了若干“顽固派”,连作家们都“换笔”了,打字打得不亦乐乎。什么事都通过网络、电话或传真,“无纸化”让我们患上了“电脑依赖症”。二是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不少学校把写字训练归入可有可无“拓展型”课程,加之功课负担极重,学生恨不能“写字如飞”,谁还有心思琢磨“书法”?所以,惟有解决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唯考分论”,改革学生考试机制,确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这门好课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在“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时代,加强书法教育既是对汉字书写技能的培育,更是对古老母语文化的珍视与敬畏。国学大师饶宗颐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和信息符号,更是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台湾作家张大春在《认得几个字》中写道:“虽然只是几个字,却含藏了丰富的文化,我们的世界都在里面。”如果有一天,汉字只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已经失落?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认字就是认文化。所以,我们不能丢了我们文化最基本的因子。不但中小学新生都要学书法,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书法。

母语文化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母语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11-02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面临着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与渗透。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传递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这是我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承担的基本使命。可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过于强大的目的语教学遮蔽了母语文化的理解与传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双向交际和对话远远没有实现。这种一边倒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现在已经成为阻碍大学英语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母语文化弱势根源解析

(一)大学英语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缺席

总体而言,在大学阶段,大学外语教材内容以英语国家的文化为背景居多,本土文化内容涉猎甚少,造成母语文化内容的缺席,且教材体例编排还是以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为根本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有三套,它们分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编大学英语》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及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等。这三套教材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课文所选取的内容大多来自欧美国家的报纸杂志,从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到教育等各个领域。因为要顾及英语的原汁原味,西方文化的色彩过于浓郁,处处流露着西方文化的气息。至于我国的母语文化,则很少或根本就没有涉猎到。所以,以此教材为载体,学生很难从中学习到我国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和领悟,并且学生们鲜有专门的母语文化的辞典供学生查阅有关中国文化的专业阐释。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英美文化的传递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传播,这就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将英美文化作为文化学习的主体,造成英语表述中本国文化的“失语”。新形势下,国际上希望能通过英语这一媒介来了解和走进中国。但是,如果大学英语教学最终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那么,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可能会更加困难。

(二)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能力缺失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但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中国母语文化的重要输出媒介。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英语教师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和培育的,其自身的母语文化能力还难以承担起这一职责。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没有系统修习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或一知半解,或属于中国式英语;教师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来自书本知识而非实际生活或实际感知,这种间接的文化知识在认知及情感层面是有缺陷的。国内大部分教师鲜有机会到目的语文化国家长期留学、定居或交流,对其文化的理解、领悟及认知在交际策略、经验的积累及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概言之,教师文化能力的弱势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文化的领悟能力的低下,对本国母语文化的认同感降低。缺失文化素养的大学英语教师,其教学中心必然地聚焦于英语的知识点讲授,使教学游离于文化层面而演变成为一种单纯地注重语法结构和功能的“语言教学”,当然地无法从整体视角去解读语言点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使得英语教学内容变得日益干瘪而无趣。

(三)各类英语过级考试:母语文化缺位

尽管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大学不再把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代表的各类考试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受当前就业及进一步深造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大部分学生将通过以四、六级英语考试为代表的各级各类英语过级考试视为是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基本重心。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考试证书仍然在很多高校成为保送研究生资格或者留校的根本指标。关键的问题是,国内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内的各种英语级别考试无一例外地考查学生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分析、语音等等,并没有文化能力测试项目,尤其是有关母语文化方面的内容极度缺位。作为考试的指挥棒,这就迫使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必须将学习和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点的学习和讲解上,至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只能是退而求其次。

(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文化理念缺乏

在当前各类英语过级考试这根指挥棒指挥下,传统的“授―受”课堂教学模式依旧占据主流地位。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英语语言点的解析与讲授为基础,而不是以文化的熏染与养成为基本目标。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分析语言点、逐句翻译等语言点教学,那么,无疑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更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不仅造成了目的语文化的传播与交际障碍,而且,也使得母语文化和目的语的对话难以成为现实。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是有缺陷的,至少在传播文化的理念上,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普遍存在于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直接催生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

二、加强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母语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的基本资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母语文化过少的现实,教材编著者在编撰英语教材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将反映中国优秀文化的英语文章或者优秀译文收入阅读类教材之中;在编写听说类英语教材时,也应该考虑将一些以中国文化背景的听力或口语材料或话题收纳其中,让学生多读、多听和多说、多练这些涉猎到中国文化的材料,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尤其是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在编撰基本的学生用书教材时,可以考虑组织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并且精通英语的教师来编写教材,这样知识点能够更加准确一些。由于固定的课时的限制,可以尝试采取以下三种途径来提升母语文化信息量:首先,在已有的外语教材中增加母语文化的比例;其次,可以考虑适当地开设以英语讲解母语文化的专题,并形成固定环节;第三,对本科生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中加大中国文化讲解部分。此外,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中除了英文原版著作之外,也可以考虑增添一些汉语原创英译作品,如著名学者林语堂作品《吾国吾民》等;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都已有英译本,如《中国文学概况》《红楼梦》等,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母语文化教学有价值的课外读本[1]。

(二)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能力

教师的文化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同时,更是母语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所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能力,有意识培养自身的母语文化意识,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文化现象的语言技巧,就成为培养学生母语文化能力的题中之意。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进修或访学等方式或途径补上这一课,以弥补中国文化薄弱这一环节。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和指导,共同提升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中,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和手段,尽可能发掘和探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母语文化的背景和文化信息,并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专题讲座或讨论会,要求学生课下查阅相关的母语文化资料,然后自己再为学生讲解和讨论,使学生在理解、体验和感悟东西方文化差异基础上,熟悉不同语言结构下文化意蕴和文化表达,在比较、鉴别和交流中,达成中西文化的认同与沟通[2]。总之,母语文化意识与理念是大学英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渗透和不可或缺的。

(三)推进母语文化导向的各类英语过级考试建设

改革英语应试体制不仅是一个事关方方面面的难题,而且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似乎也找不到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方式来代替这种应试体制以彰显其功能。但是,至少,在不能从根本上变革英语应试体制前提下,逐步推进基于母语文化为导向的各类过级考试的建设,从形式到内容,积极、主动与合理地增加母语文化内容,从中发挥考试对文化交际能力所具有的引领作用,这是母语文化得以有效传播的重要的“指挥棒”。因此,为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声”或弱势的态势,在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中尤其是四、六级英语考试中适当增加有关中国文化考核内容,应该是激发英语教学传授母语文化的不错的动力机制。如今,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已在全国普遍实行,在口语测试中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话题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教学模式

积极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教学模式,是加强中西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有利形式。合作教学模式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具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对话是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这是应对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常态的一种有效做法。这种具有双重文化身份教师的有效合作,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双重身份的文化中介者(bicultural mediator)提供便利条件。在合作教学模式中,目的语文化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更为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直接获取更形象、生动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弥补本土教师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欠缺;借助外籍教师,本土教师与学生依据特定的语言环境, 可以大胆地、创造性地用英语表达中国独特的文化,传播真正的母语文化。因此,利用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文化上的互补优势,合作教学模式既弥补了真实交流应有的“文化信息缺口”,又符合交际教学法的原则,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威,陈海霞.母语文化教学:大学外语教学价值反思与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8).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收稿日期: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