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疾病监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疾病监测范文1
美国CDC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National Electronic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NEDSS)的建设目标是在美国联邦政府、州和地方统一数据和信息系统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完整的、能互操作的信息系统,用于实时捕获和分析疾病数据,实现多个监测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监测并评估疾病发展趋势、确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指导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
NEDSS可替代美国现有的CDC监测系统,包括美国国家电子电讯监测系统(NETSS)、HIV/AIDS报告系统、免疫接种、肺结核及传染病报告系统。各州(市)政府使用的网络平台(NEDSS Base System,NBS)由一家著名IT公司承建,截至2002年9月,国家给立项建设单位用于PHIS标准建设和NEDSS推广使用的经费已超过10亿美元。仅2003年,NEDSS的建设资金就高达13.68亿。到2004年6月,已有26个州(市)有意向建设NBS,19个州(市)已计划建设NBS,9个州(市)的NBS正在施工,内布拉斯加州、南卡罗来那州和田那西州3个州的NBS已开始使用。2002年10月,NBS V1。NBS V1 包括93种必须报告的疾病和免疫接种可预防疾病、肝炎、细菌性脑膜炎、肺炎的管理模块。目前NBS完成了1.1.3版,已经实现了如下功能: (1)各州使用NBS提交所有需要报告的疾病或状况,淘汰了DOS基础上的NETSS报告系统。(2)可以监测和管理的疾病或状况已经超过140种。(3)监测范围包括肠道疾病以及人或动物的狂犬病。(4)允许用户自己开发特定的系统。
大力推行标准化
NEDSS首先创建标准,以保证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数据格式统一。NEDSS推荐使用公共卫生数据模型和通用数据标准。例如,在常规监测中使用最小的人口学资料数据集。另外,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提供统一的数据编码方法,这样做可以使数据收集方式标准化,提供一致的数据入口来报告疾病,减轻医师的负担。对于大型机构,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可以使疾病报告自动化。同时,NEDSS包含用于自动报告监测数据的标准,它推荐使用一个标准数据基础框架以及电子数据交换格式,允许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产生电子病例报告,发送到当地和州的卫生管理部门。这些标准可以减轻已经有信息系统的机构的负担,也可以保证医疗卫生提供者数据系统中的所有需要报告的病例都可以报告给公共卫生部门。
NEDSS从1999年10月开始启动,在施工期间了一系列至今还有重要影响的标准。如2000年3 月通过全国范围的需求分析提出标准需求,2000年5 月建立NEDSS的架构概念框架,2000年7 月建立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ublic Health Conceptual Data Model,PHCDM),2001年11月建立了NEDSS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NLDM)及用户指南和数据字典。2004年以来,各部门协作以及地方自定义的元数据资源库建设已经启动,其中包括新领域的名称和标准化的词汇表。
NEDSS建立以前,CDC疾病报告的基本程序是,医院或社区发现病例首先报告给当地的卫生机构。卫生机构通常是通过纸质报表汇总数据后,由当地卫生部门把这些数据录入计算机,然后传输到州,或者直接进入州的信息系统中录入数据。这个报告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报告病种的变化而变化。这个报告程序给疾病监测人员造成很大的负担,因为病例可能会从多个机构报告上来,比如临床实验室或私人诊所,经常造成数据混乱,需要人力判断是否达到了符合疾病监测的标准、有没有重复,或者需要报告人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由于现有的监测信息系统相互不兼容,疾病报告的专用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社区信息系统相互割裂,不仅疾病报告数据不完整、时间延迟,而且给医院数据填报造成很大的负担。另外,由于缺乏尖端的信息技术,卫生行政部门对海量数据的管理、信息利用也存在很多障碍。NEDSS通过创建标准,促进不同卫生机构的数据共享,使来自多个部门的卫生信息可以自动收集,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
NEDSS的建设内容
NEDSS的具体工作包括:
1. 构建和支持Web基础上的数据录入和管理。
2. 接受、发送和处理HL7消息。这些消息包括实验室、临床或公共卫生内容,使用LOINC和SNOMED代码标准。
3. 实现一个整合的数据知识库。这个数据知识库将是完整的(包含多个州或CDC项目的数据)、以病人为中心的、可以适时执行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HCDM)或HL7参考信息模型(RIM),并有能力将新进来的数据与已经存在的数据结合。例如在一个疾病报告中,某个人在以前的报告中已经出现过,就可以将这个报告与以前的报告结合起来,支持数据的积累。
4. 支持数据的转换、数据输入和输出、查询以及使用XML进行消息的双向交换。
5. 应用软件是以构件为基础的、面向对象并且是可以跨平台的。
6.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或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信息或以其他形式展示信息。
7. 实现共享的公共卫生人员名录。
8. 保证系统安全和安全政策。
NEDSS的成功经验在于模型和标准的使用。在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HCDM的基础上建立了逻辑数据模型NLDM,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字典。在NLDM的基础上建立了物理数据模型。NEDSS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了HL7消息,采用了LOINC和SNOMED代码。采用了非专门设计的应用软件,这种标准化的系统组件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和和系统间的互操作(参见附图)。
图 NEDSS系统架构
鉴于NBS在部分地区的成功实施,2004年以后,美国CDC希望把NBS进一步发展为能和电子健康档案(EHR)实现互操作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PHIN),用于生物反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等,现在建设的NEDSS则成为PHIN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PHIN的施工需要,基于PHCDM,2004年5月美国政府又出台了另一个针对PHIN信息系统的标准――公共卫生信息网逻辑数据模型 (PHIN-LDM)。PHIN将成为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架构(NHII)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建设目标包括:
1.监测和预警: 主要是疾病监测、生物恐怖预警和国家健康统计;
2.分析: 主要是生命统计资料的实时分析,将数据转变为个体或群体的公共卫生和临床信息;
3. 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 主要是提供有关支持信息、远程学习和辅助决策;
4. 警示和通信: 主要是通报紧急事件、远程讨论和视频会议、指挥调度等;
5. 信息反馈: 主要指对意见、建议、防控措施的反馈意见。
该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工作是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最基础性的建设工作。正如我国国家卫生部在关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的: “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交换和传输都可以依靠外界的力量解决。但是,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定义标准,没有统一的编码方法,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各地区、各部门形成的数据很难汇总分析和共享。数据标准方面的差异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中央地方和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开发基础性标准与规范”。
・链接・
Gartner 咨询公司对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PHIN)的定位是: 跨机构的、集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规范为一体的技术架构,同时也是标准应用、业务规范开发和实施的过程。除了具有NEDSSS疾病监测功能外,PHIN 还要实现下列功能:
1.用于早期预警的 BioSense系统;
2.用于疾病爆发紧急处置的Out-break Management System;
3. 用于安全通信的 Epi-X 架构;
4.用于实时分析和解释的 Bio Intel-ligence 智能分析技术体系;
5. 用于信息分发和知识管理的CDC网络平台改造;
疾病监测范文2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疾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在近几十年的公共卫生监测领域里,国内外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例如:美国的CDC和WHO研究机构,着重于单一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监测分析,运用趋势化的网络监测平台,基于互联网系统进行监测采集、分析和风险评估,以网络实验室与流行传染疾病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实现网络资源下的医学信息共享,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评价。本文在对公共卫生监测进行概念阐述的前提下,分析不同的公共卫生监测技术,重点对流感和结核疾病的公共卫生监测应用,有效地实现传染疾病预防控制。
一、公共卫生监测及其指标的概念
所谓公共卫生监测,即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中,设置有针对性、差异性和敏感性的医学指标,实施连续性的、特定方法之下的采集和分析,用医学指标和数据作为依据,以人群、实验室、医院、高危人群为监测对象,进行全程的、分系统的反馈和监测过程。这些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已形成了网络,例如:SARS、疟疾、疯牛病、出生缺陷等。公共卫生监测的指标有三大部分:其一,是生活饮用水的污染;其二,是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的污染源,诸如:化学成分的甲醛、有毒有害的放射源污染等;其三是新型、衍生的污染物。例如:在新型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一些新型合成的建筑装修材料。
二、公共卫生监测技术的疾病预防应用
(一)公共卫生监测中的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从传统向先进转变,我国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之中,已经成熟地在医学领域,借用了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的功能,使用Web采集技术、RSS技术等,进行疾病症状的采集和监测,研究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推进了公共卫生监测领域的先进化,我国在2008年开启了疾病应急处理互联网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包括卫生官方网站、谷歌和各大论坛,通过这些网站,可以实现实时的公共卫生播报和预警,为疾病预防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渠道,有力地支撑了公共卫生监测体系。
(二)公共卫生监测中的信息分析技术应用。首先,在对传染病的识别和诊断上,主要采取实验室检测技术,其实验室内的具体检测方法,是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测及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其次,在传染性疾病的症状监测中广泛应用筛选分类技术,分为人工、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数据分类技术。还有,公共卫生监测中的风险评估,是及早发现和识别突发的公共卫生风险的有效方法,在科学的理论验证过程中,逐渐确定出几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即: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和分析流程图法,这几种评估方法各有所长,主要运用了描述性、推理性和预测性的分析方法,对流行疾病的预防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公共卫生监测中的评估技术应用。公共卫生监测评估其核心内容是流行疾病的预防及完善,其评估具体步骤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评估过程中强调利益方的参与,并对评估监测系统进行描述和设计,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搜集重要数据,最后进行综合性的陈述和定论。
三、重点探讨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防治中的控制与应用
(一)流感的公共卫生监测防治控制。据现代医学研究得知,流感病毒存在变化和不确定性,其在基本的状态之下会发生新的变异,公共卫生监测即是要对变化的流感病毒进行标本采集,筛选并鉴定毒株,开展医学环境之下的抗原性分析,培育出预防流感的疫苗,其目的是尽早发现变异的毒株,避免病毒大流行。流感的监测主要是以实验室为基础,开展病原体的监测,尤其可以确定出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免疫水平的监测分析,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医学防治干预措施。
(二)结核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监测控制。结核传染病的监测是采用常规或特殊的方法,对局部或全部人群进行调查,运用结核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在各项指标的不同指征上,进行结核病的防治策略调整,通过概率的推理性监测,实现以少窥多、以局部测整体的最终目标。鉴于结核病传染的特殊性,其公共卫生监测突出已发疫情的监测和未发的防治监测两类:对于已发疫情的监测,运用年感染率和活动性结核病人登记率、死亡率等监测指标,进行重大疫情信息反馈与报告;对于未发疫情的结核病监测,用“涂阳肺结核”发病率、一岁以内婴儿卡介苗接种率为监测指标。重大结核病的公共卫生监测要采用专项调查的方法,指定结核病人的专用登记卡及专用监测报表,医院等部门要设立专职的人员对监测病人进行各种记录,并详加核查,以季度或年度的形式进行汇总上报,并在日常监测过程中为结核病人提供药品、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防治工作。
(三)公共卫生监测机构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应急机制。首先,要改善医院实验室的环境和条件,以公共卫生疾病监测指标为基准,增添监测分析装置及设备,同时,要配备与现代科技手段相适应的通讯及交通工具;其次,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治体系,形成涵盖各级急救中心、急救站点、中毒救治的城乡一体化紧急医疗救治网络;再次,在公共卫生监测的信息机制上要加强建设和构筑,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平台,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制定重大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预案,实现统一、高效、权威的公共卫生指挥体系。
四、结束语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长期的、整体的社会性整治工作,为了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需要完备而可操作化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发现和搜集可以危及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危险信号,以科学的监测手段,对疾病的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信息评估等内容,进行规律化的认识和把握,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构成及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尽早对发现的疾病苗头进行干预和防治,预防公害疾病的爆发,将危险的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孙卫,孙中海,刘利钊.创新疾病监测预警――利用区域健康档案数据建立疾病监测预警系统[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05)
[2]徐夏娟,胡晓云.公共卫生舆情监测与风险研究综述[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05)
[3]胡明霞,赵科福吴思远.12320电话信息分析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中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0)
疾病监测范文3
关键词视频脑电检测;癫痫;护理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 nurse cruces disease of spasm andepilepsy in Video-EEG monitor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150 sufferer-examing ongoing nurse were reviewed in this study. Results:Sufferer can assort and complete Video-EEGmonitoring very good with science of nurse. Conclusion:humanistic integer science of nurse is the precondition of kilter accomplish Video-EEGmonitoring.
Key wordsVideo-EEGmonitoring;epilepsy;nursing
视频脑电监测是鉴别癫痫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的最重要手段。由于检查时间长达12~72小时,故对患者全程、整体、科学的护理是保重检查顺利准确完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现将我院2007年以来150例患者行此项检查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18.6岁,病程1~38年。上述患者经一般的脑电图检查无确诊病理类型,不便于临床治疗,故采用视频脑电检测。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Bio-logical公司生产的32导联全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系统;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1],安放参考导联与双极导联相结合进行描记,电极安放在额-前额,前额-中央,中央-顶、顶枕及耳垂等处[2]。通
过摄像头将患者录像信号与脑电波同步记录下来,用电脑硬盘储存数据,供医师对照分析,做出诊断。
2护理方法
2.1检查前
2.1.1心理护理
由于大部分患者病程长,复发率高,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控制或缓解,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发作时意外发生率高,精神痛苦并产生心理障碍,对诊断及治疗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并满足患者的需求。介绍视频脑电的现状及发展,告知检查无痛苦及创伤,介绍检查经过,介绍进行该检查的必要性和优点,请检查完毕的患者现身说教,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家属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2.1.2病人准备
所有患者均需预约检查,检查前三日停服对脑电图有影响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服镇静催眠药物及抗精神药物。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发作的性质、时间、规律及是否有诱因,如发作时间在白天,预约日间检查;发作在晚间,则预约在晚上检查;如果发作有诱因,检查前尽量给予诱发因素。检查前一日将头发洗干净,不用护发素,不能涂抹发胶、摩丝等定型剂,避免油脂等影响电极导电性,必要时剃发或涂拭电糊来减少头皮电阻值[2]。入室检查前要询问病人是否正常进食,以防发生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嘱病人脱去化纤衣物,但要防止受凉,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需要做睡眠剥夺诱发试验的患者,嘱咐检查日前夜禁睡5~10小时。对小儿和精神病人等不能合作者,可在检查前给予适量的快速催眠或镇静剂,常用10%水合氯醛,待病人安静或入睡后在做脑电图检查。检查前应先排空大便。电极帽松紧大小选择要适度,过松时电极容易出现伪差;过紧时容易影响血液循环,使检查者感到头晕不适,进而引起脑电波的变化。
2.1.3环境及仪器准备
打扫房间卫生,拉上窗帘,检查空调是否能正常运转。确定脑电图机工作正常,电极帽完整无缺,电极线无断裂脱落,摄像头前无物体遮挡。
2.2检查中
2.2.1病人护理
要求患者检查时尽量保持卧位、安静休息状态,应力求舒适、精神安宁、肌肉松弛、自然呼吸[2]。定期探察患者头部电极是否脱落或松动,如有及时告之医师并按原部位粘贴上电极。指导帮助病人床旁解大小便并及时给予清理,在检查床上进食时要避免食物掉落弄脏床被。检查过程别要问及患者有无头痛、恶心、抽搐发作及其他不适症状。遇到被检查者抽搐时及时告之医生,并解开病人领扣,取出活动性假牙。使用舌钳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取平卧头侧位,擦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遇到牙关紧闭者用纱布包着压舌板,塞入臼齿处,防止咬伤舌头。切勿过度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位。同时可掐人中、合谷穴促患者苏醒。注意保护头部电极线,避免患者扯断或拉脱电极线。遇到连续发作时应告之医生予以镇静止痉治疗。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前给患者作过度换气动作示范,不合作的患儿可在嘴前悬吊纸条或玩具,鼓励患儿尽力吹气,诱导过度换气动作。陪人不能挡住视频摄像镜头视野,尤其是发作期,陪人应充分让发作行为被摄影记录,以便医师与脑电同步分析。
2.2.2维持稳定适宜的环境
调整室温18~22 C,湿度50%,注意光线强弱[3]。温度过高,病人出汗,头皮上电极极易松动,脑电基线漂移,产生伪差;温度过低,病人寒冷肌肉收缩而致伪差增多。湿度过高,在安放电极线时粘胶不易干、粘不牢[2]。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要在室内喧哗或频繁走动,尽量使患者进入完整的睡眠周期状态,以减少伪差。
2.3检查后
清洗被检查者头部的导电膏和耳垂的橡皮膏,检查电极线是否断裂或者损坏、丢失,遇到此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清理床被,开窗通气,保持检查室内整洁舒适。门诊患者通知其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及地点,留下病人电话及详细详细地址,以便定期回访。
3讨论
视频脑电监测(video-EEG)是对被检查者行长达12~72小时的脑电录像监测,操作方法简便,伪差少,是鉴别癫痫发作类型及性质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癫痫综合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系统具有记录的脑电波型清晰,资料可重复回放,可精确分析临床发作和脑电之间的关系,定位准确,可提高临床癫痫的诊断水平,并为临床鉴别一些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组。但是,由于检查时间长,而且有些受检者具有发作表现,甚至伴有意识改变。所以,检查前、中、后整个过程的系统护理工作是保证完成此检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准确记录脑电波信号,避免和减少伪差的可靠保证。我院通过明确的整体全程护理,所有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感受舒适安逸,受到患者的一致肯定。完整顺利的检查协助提高了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减少癫痫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的误诊、漏诊率。
参考文献
[1] JOHN.R.HUGHES,主编.临床实用脑电图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 谭郁珍,主编.临床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0.
疾病监测范文4
【关键词】全身性疾病;眼科;局麻手术;监测;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9-1289-02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我院眼科手术室自2000年3月-2006年12月共实施局麻手术2 520例,为确保手术的安全,对308例合并全身性疾病的手术患者进行连续术中监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8例,其中男146例,女162例。年龄30~95岁,平均68.75岁。术前心电图正常28例,心肌呈缺血型改变117例,早搏56例(其中偶发室性早搏19例,偶发房性早搏37例),右束支传导阻滞46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血压正常236例,高血压72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手术种类: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212例,占68.8%;小梁切除术12例,占3.8%;后段玻璃体切除术55例,占17.8%;视网膜脱离手术24例,占7.7%;眼球摘除加义眼座植入术5例,占1.6%。
2 术中监测
患者入室后均连接国产多功能监测仪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首先检查多功能监测仪工作是否正常,调节好各项参数,贴敷电极片,接监测仪导联线,调节好导联图像,固定好血压计袖带及SpO2指夹。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SpO2,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
3 护理
3.1 术前访视: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情况,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麻醉方式、操作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如何配合医生的手术,教会术中抑制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让患者观看同类手术的录像,使患者清楚、直观地了解手术全过程;介绍同类患者治疗的经验和效果,强调良好的配合对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性;同时也向患者详细介绍本科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尽量减轻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在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手术。
3.2 术中护理
3.2.1 环境准备:手术室保持22~26 ℃恒温,注意保暖,相对湿度50%~60%。研究表明,音乐对于人的情绪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能使机体放松,免疫系统得到强化,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1]。因此可根据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播放其喜欢的音乐,让舒缓的音乐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
3.2.2 核对患者:进手术室前核对患者床位、姓名、术前用药、手术部位、分清眼别,局麻患者容易因紧张而引起尿意,必须督促患者排完小便再进手术室。
3.2.3 吸氧:眼科手术铺巾覆盖面部,一方面影响观察病情,同时患者易感觉呼吸不畅,气闷不适,可采用面罩术中持续低流量吸氧。本组患者SpO2监测结果显示,吸氧后SpO2值比吸氧前有明显增高,说明术中充分氧供,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全身性疾病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3.2.4 根据不同的手术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麻醉方法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止痛完善、操作简便、能适应手术的需要,并考虑患者的要求[2]。本组212例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均采用0.4%倍诺喜(日本参天生产,成分是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滴于结膜囊内3次,每次1~2滴,间隔3~5分钟,术中患者如感觉疼痛,则加滴1次,麻醉效果良好,患者普遍感到满意。尤其是对合并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者,安全性增大,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减轻了患者注射麻药时产生的疼痛和恐惧感,是进行此类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其余类型手术均采用2%利多卡因加0.5%布比卡因球后阻滞麻醉。为使患者在较安静状态下接受手术及加强麻醉效果,术前半小时常规给予鲁米那钠0.1 g肌肉注射。护士应向患者介绍局部麻醉时所感受到的不适是短暂的,会逐渐减轻,消除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3.2.5 术中心理护理:患者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监测仪等机器的嗡鸣声,手术器械的碰撞声,都会引起恐惧、焦虑不安和孤独感,此时应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护士的关心体贴可缓解其恐惧心理,增加安全感;也可以让患者提前进入手术室,观看上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情况,增强自信心,还能够解决手术接台的问题;告知患者只要事先声明,术中可以咳嗽,不会影响手术,当有恶心、咳嗽时嘱患者深呼吸,并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护士应该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必要时帮患者按摩一下因长时间保持同一而感到不适的肢体,减轻患者的痛苦。
4 结果
本组术中心电图监测显示28例HR140/90 mmHg)91例,占29.5%,其中58例未作处理,手术进行30分钟左右恢复正常,15例经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 mg后血压降至正常,其余18例给予硝酸甘油10 mg静脉滴注后血压降至正常, 确保了手术的安全,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5 护理体会
疾病监测范文5
[关键词] ICU非甲状腺疾病危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预后结局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a)-00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level of thyroid hormon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nonthyroidal critical illness in ICU.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9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onthyroidal critical illness in ICU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critical ill group ( 35 cases), severe critical ill group (30 cases) and extremely severe critical ill group (19 cases), and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onthyroidal critical illness in the common ward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thyroid hormone and prognosis in each group were dynamically monitored. Results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TT3,TT4,TSHF,T3,FT4 levels at 24 h,3 d,7 d after admission between the four groups(P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nonthyroidal critical illness in ICU; Thyroid hormone; Prognosis
近年砹俅惨阎鸩街な担非甲状腺疾病的危重症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这主要表现在患者血清内多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部分患者促甲状腺素水平又无异常,患者无甲减等症状[1],对于这类危重症患者临床称之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虽然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但普遍认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可对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结局产生影响[2]。该组研究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非甲状腺疾病重症患者93例患者进行观察,探讨动态监测ICU非甲状腺疾病危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ICU内收治的非甲状腺疾病重症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ICU内住院的非甲状腺疾病危重症患者,并且无服用影响甲状腺代谢药物史。根据APACHE评分分为危重症组(9~14分)、严重危重症组(15~20分)、极危重症组(>21分),危重症组35例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59.2±3.7)岁,严重危重症组39例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7.9±5.0)岁,极危重症组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58.0±2.8)岁。另选取同期普通病房住院的非甲状腺疾病非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7.9±3.5)岁。
1.2 研究方法
于患者入院24 h、3 d、7 d清晨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将血液标本送入该院实验室进行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TT3)、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试剂盒均有实验室统一选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观察危重症组、严重危重症组、极危重症组以及对照组患者TT3、TT4、FT3、FT4、TSH水平并比较,另结合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分析TT3、TT4、FT3、FT4、TSH水平的差异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应用[n(%)]表示,P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入院24 h、3 d、7 d时4组患者TT3、TT4、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存活的危重症患者与死亡患者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内各种危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并且病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死亡率较高,临床预后结局较差[3];因此通过疾病早期的预测判断,实施积极的预防策略,实现早期的诊断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预防病情恶化、成功抢救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4]。该研究结果显示入院24 h、3 d、7 d时4组患者TT3、TT4、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非甲状腺疾病危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密切相关,患者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越显著则表明患者预后越不理想,临床应重视ICU内危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及时纠正与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
[参考文献]
[1] 马渝,鲁力,文玉明,等.严重多发伤的ICU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9-11.
[2] 杨杰.常见危重急症的诊疗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1):76-78.
[3] 吴苏武,张绵锋,林玉芸,等.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35(12):1926-1928.
[4] 刘丽娜,林财威,王香华,等.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42(12):45-46.
[5] 张佳佳. ICU危重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19):115-116.
[6] 王鑫,秦历杰.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急诊ICU 多发伤危重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10):10-12.
[7] 许发发,高红. 严重多发伤病人损伤控制治疗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1(21):81.
[8] 张慧敏,黄鹏,刘丽,等.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1,26(3):212-214.
[9] 姚静.心衰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 10(2):100-102.
[10] 刘涛,彭亮,侯彦强.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8):3546-3548.
(收稿日期:2016-11-06)
疾病监测范文6
【关键词】 血糖监测; 重症手足口病; 预后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2.012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是由EV71型肠道病毒及A16型柯萨奇病毒所引起,好发于婴幼儿,患儿发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厌食伴发口腔、手、足等部位的溃疡或疱疹,通常患儿的预后效果较好[1]。但对于重症患儿来说容易并发肺水肿、脑膜炎等,由于病情危重而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2]。本文对早期血糖监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预后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符合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9版)临床诊断[3]。按照患儿临床表现分期:Ⅰ期:手足口病,患儿为疱疹性咽峡炎期;Ⅱ期:神经系统受累期,但及时就诊;Ⅲ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未及时就诊。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组为Ⅰ期组、Ⅱ期组(及时就诊)及Ⅲ期组(未及时就诊),每组50例。150例患儿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1~11岁,以1~3岁为主,三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第1、2、3天检测空腹血糖,抽取2 mL的静脉血,利用全自动化的生物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89~6.11 mmol/L,当患儿的空腹血糖升高至10 mmol/L,则提示出现重症的几率明显升高[4]。血常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5]。入院后对患儿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儿入院时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和后遗症的发生概率,同时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治愈、好转、无效评判,总有效=治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与患儿病情的关系 入院初期,Ⅰ、Ⅱ、Ⅲ期组患儿的血糖水平分别为(6.54±1.23)mmol/L、(8.75±1.48)mmol/L、(10.64±2.63)mmol/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7,P
2.2 血糖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Ⅰ、Ⅱ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Ⅲ期组患儿(F=16.97,P
3 讨论
手足口病在儿科临床比较常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短期内即可痊愈[6]。然而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来说,其易并发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病情危重且进展较快,患儿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7]。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通常认为存有发绀、呼吸困难和末梢循环障碍的患儿预后较差,疾病的恢复时间较长[8]。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水平通常明显升高,因此,可将血糖检测作为评价患儿病情的指标[9]。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十分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其中以糖代谢紊乱较常见,但目前对重症手足口病血糖升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据相关研究报道[10],患儿血糖升高可能与其在脑干损害等危重情况下的应激增强有关。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受应激源和损伤因子的刺激,促进大量代谢激素的分解,比如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这些分泌的代谢激素能够促使体内糖原分解,并利用多种方法拮抗体内胰岛素发挥生物学效应,进而导致患儿体内血糖水平在短时间内大量提高[11-14]。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升高通常都为应激性,多余的血糖不能被机体组织充分利用,反过来会抑制机体组织的能量代谢和对氧的利用,进而促使患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患儿组织器官受损,增加其死亡风险[15]。此外,血糖水平还可评价患儿的预后,对于空腹血糖在10 mmol/L以下的患儿可不特殊的处理,只需严密监测直至病情恢复正常;对于空腹血糖在17 mmol/L以上的患儿应适当控制葡萄糖液体的静脉滴注总量,在某些情况下可皮下注射小剂量的胰岛素;对于空腹血糖在30 mmol/L以上的患儿应采取积极的诊疗措施,可通过微量输液泵连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的胰岛素,但同时要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16-17]。经本次研究发现,入院初期,Ⅲ期患儿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实施及时血糖监测、控制和相应治疗后,Ⅰ、Ⅱ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Ⅲ期组患儿(F=16.97,P
综上所述,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较危重,且病情进展较快,可在较短时间内造成患儿死亡,因此临床上应加大对其的诊断,以期尽早发现与干预治疗。血糖检测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损伤小,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可将早期血糖检测作为常规筛查指标,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范晓晨,都鹏飞.血糖监测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分析[J].安徽医学,2009,37(3):253-255.
[2]周文亮,邢秀伟.216例重症手足口病高危特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19-120.
[3]申琰军.手足口病患儿血糖检测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0(4):228-229.
[4]何玉珍,林冬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SE和血糖的变化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1792-1793.
[5]刘东旺,李颖.手足口病340例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7):5288-5290.
[6]王建,姜建渝.重症手足口病30例临床诊治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62-1364.
[7]崔利丹,成怡冰,宋春兰,金志鹏.白细胞和血糖监测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9-51.
[8]江余明,曾峰,叶季萍.46例手足口病(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9(6):472-474,483.
[9]慎强,胡爱荣,施凯舜,等.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1,39(2):93-95.
[10]莫坚,王玲,何海英,等.149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分析[J].北方药学,2011,36(3):86-87.
[11]高晓杰,郭芳,刘琮.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检测及意义[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6(6):2293-2294.
[12]裴旭东,翟玉峰,张怀宏.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轻重及预后的目标性监测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41(8):1185-1186.
[13]陈祺棠,王缉干.重症手足口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1):89-90.
[14]黄帅,韩明锋,李秀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检测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08,36(4):361-362.
[15]张瑛.2009年367例手足口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6(14):108.
[16]唐育鹏,黄敏,莫武桂,等.重型与危重型手足口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及血糖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8):86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