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湖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西湖的古诗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1

关键词:巧于设计;适当点拨;合理拓展;尊重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69-2

一、巧于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诗意

一位老师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步骤,朗读、释题、了解作者、理解句意、体会感情,然后按部就班引领学生亦步亦趋学习。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感到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难以引人入胜,相反引人入睡。古诗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贴标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渗透了,学生就能感悟。杨振宁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

另一位老师在学生自由诵读基础上,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看到一池的荷花荷叶)哪些句诗描写了荷花、荷叶?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古诗的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在不露痕迹中导入对古诗的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的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需要找准切入口,切入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充分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美景后,问学生你会情不禁地赞叹什么?诗人又会发自内心的赞叹什么呢?引入第一二行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学习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走进了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很好地把握诗句表达的情感。

理解整首诗的诗意后,问学生学到这儿学完了吗?老师巧妙地引出课题,继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更喜欢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对于这样的引导学生学得专注、投入。方智范老师说:“哪一位老师上小学语文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学语文老师。”

二、恰当点拨,夯实文字理解运用,想象情境

有专家统计,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一直是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古诗的教学也应重视字词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依据文本理解字、词在诗中的确切意思,不能仅不停留在字典上的意思,要把字典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会联系诗句理解,会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精妙。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从通过“无穷”、“接天”感受到荷叶多后。继而又让学生体会碧到什么程度?在教学中由于之前受“多”的影响,学生一下子没有什么反应,教师顺学而导,提示学生,除了碧绿还有什么样的绿?深绿、粉绿、嫩绿、绿油油……体会满池的荷叶,绿得幽、绿得美、绿得让人心醉。在有陌生感的语言处,要引领学生驻足涵咏品味。在体会到荷花的“别样红”和怎会“别样红”后,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诗句,体会诗句的对仗美。紧接着让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看到的情境。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直接感受最强的时期,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声音、色彩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最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在自主诵读的指导上,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想象画面,想象画面的景物。进而抓住景物的色彩特征,让学生捕捉心中的感觉,带着感觉去读,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心的感觉,在描述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引领学生用心体会、感受诗人对满池荷花荷叶的赞美之情。指导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呼之欲出。这样的引领,恰当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弥漫浓浓的语文味,夯实了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了“言——意——言”学习、理解、运用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拓展,教材为本把握好度,深入文本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学一首诗,课堂的容量太小了。对古诗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而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根据诗的内容、情感进行合理拓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

学生感悟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后,教师告知学生诗人杨万里一生酷爱荷花,写了几十首描写荷花的诗,是全方位描写荷花的高手。然后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同。一句写的是荷花、荷叶,一句描写的是小荷,描写的对象不同。还有呢?学生静思。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小荷的?荷花、荷叶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了解到细节描写和整体描写。描写的方法不同。学习语言,不仅要了解写什么,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学习语言的同时,要学会运用语言。

四时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教师图文结合把其它三季的景致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了解到西湖春有“苏堤春晓莺啼柳”,秋有“秋霞夕照雷峰塔”,冬有“冬寒不眠断桥雪”,你喜欢哪个季节的西湖?为什么?作者呢?切回文本的学习,感受作者更喜欢盛夏的西湖。

当学生了解题目的意思后,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古时交通不便,一别后很难知道何时再相见,诗人把浓浓的离别情融在了诗里。让学生背一些送别的诗句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然,对教材的拓展也应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如果教师在课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话题,碰到历史就说历史,碰到地理就讲地理。或者介绍作家事无巨细,将他的生平像流水帐一样讲出来。那么,这将会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变成“杂货筐”。无论是对作家的介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补充,还是与其他相关作品的比较,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围绕作品的情感内涵来展开,以学生对作品内容、情感的领悟为最终目的。

四、诵读记诵,尊重个性促进交流,体会意蕴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2

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

一、提供史料,理解诗境

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的确,古诗是古人叙过去之事,写古代之景,抒当时之情,各方面与现在都会有较大差异。教这类诗,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史料。如学习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这首诗是写在临安的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中借描写西湖的美景,讽刺那些统制者醉生梦死,腐败昏庸,表达了诗人的激愤之情。要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时代背景,再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想象,在这山清水秀、轻歌曼舞美如仙境一般的西湖上,是这些不思进取、苟且偷生之徒在玩乐,想到当时国家的破碎、人民生活的凄苦,如此强烈的对比,学生怎能不心生愤慨之情、进入诗的意境呢?

二、提供直观,身临诗境

1、影像显示古诗描写的情境,通过影像直观再现出来,一下子就会变得非常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如教《锄禾》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影像,学生不仅能一下子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亦能自然而然地补出了锄禾的主语是“农民伯伯”,了解了“日当午”的意思,看出了“汗滴禾下土”的情况,明白了劳动人民的辛苦,认识到“盘中餐”是“粒粒皆辛苦”的。

2、景物观察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古诗,描写四季景色的多达二十几首。这些课文的编排,大都与季节时令扣得较紧。因此,有条件的可以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观察之后再上课,就比较容易引入诗境。

例如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可以让儿童看一看经霜枫叶,然后通过联想,与二月花作些比较,就可以得知诗人这个“红于”的含意。这个“红于”不仅赞美枫叶色彩的鲜艳,胜过春花,还歌颂了它的坚强性格。因为春天的红花经不起风吹雨打,而秋天的枫叶却不怕寒冷的风霜。这时再模仿诗人去背诵,就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图像示意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搞清地理位置,便于步入诗境,可画一张简明的示意图。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先画一条长江,在长江北岸画上瓜洲,再在长江南岸分别画上京口(镇江)和钟山(紫金山),然后在其间标上几座山。这样,再通过教师对作者当时情况的介绍和古代交通情况的说明,学生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江山之隔而产生的愁苦和思乡之情。

三、描述启发,引入诗境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在情境教学中,直观手段必须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在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的意境,调动儿童的激情、兴趣,使他们积极想象、动情,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在学生了解诗的大意之后,教者用动情的语言描述:作者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又是才十七岁的少年,远离家乡;平时思念亲人,到了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了。怎样思亲的呢?作者想到了远方的兄弟们,在他们登上高处“遍插茱萸”时,因为“少一人”而牵挂自己,作者通过亲人想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亲”,给“异乡”“异客”之思念,更添了一倍凄凉。

四、艺术创作,再现诗境

1、创作诗配画诗与画是相通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教者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想象,放手让他们尽情涂鸦。如教学第六册教材中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一句一景,和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还暗含诗中的雪之“白”、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可尽情让学生发挥,即使画不像,但在画的过程中,诗的意义、情境已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2、分角色表演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有不少是写人叙事的,如杜牧的《清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教者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想象事件的过程,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他们毕竟是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演者主动积极地想象、探究,默切配合;观者不失时机地联想、品评,气氛热烈。至此,学生融入意境并留下深刻印象是必然的结果。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3

一、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感受教学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朗读教学,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对古诗词的情感将有更深的体会。通过朗读对诗人的情感、人物、景物的理解更深刻,对文章有更深入的情境感受。在进行古诗词朗读时,对古诗中的平仄语调重点关注,要做到抑扬顿挫,阅读的速度、音调的高低都要重点把控,这样才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古诗词情境有更好的感知。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进行多次诵读,最好在记背下来后再自己体会着去读,通过老师对课文的讲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在对全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后,让学生用带有感情的语调去读,注意节奏的变化,韵律的和谐。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重音应在“几时”、“问”,读“青天”时则应该扬,注意韵律的和谐、节奏的工整、声调的抑扬顿挫,在呤颂时对苏轼的情感将有更深的感受。

二、结合音乐艺术,渲染教学情境

音乐是作曲家心灵最真实的表达,最能感染与调动人的情感。古诗词富有节奏,讲究平仄,与音乐具有共同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音乐与古诗词相结合,在调动学生视觉的同时带动感官的体验,会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古诗词意境。以唐代李牧的《泊秦淮》教学为例,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泊舟秦淮,见到朦胧的月色,听到靡靡之音,于是吊古讽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秦淮小调,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进行解读,诗人在《泊秦淮》中提到《花》结合写作背景,诗人又有怎样复杂的心情。以秦淮小调的低吟浅唱作为教学开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体会作者描绘场景,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三、借助画面教学,再现情境

古诗词与画有许多共通之处,借助画面教学可以再现古诗词的真实情境,使古诗词的解读与欣赏过程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教学效果也将更进一步。借助画面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不仅可以借助于常见的挂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如幻灯片、投影仪从网络上搜索具有直观性的教学图画,对古诗词的语言文字进行生动的展现,使学生在视觉的冲激下对古诗词有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学习意境当中。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教学为例,诗人在诗中对早春的西湖进行了描写,学生在诗词的措写中,产生与诗人相同的感受,爱上这湖光山色。教师可通过网络搜索西湖的景色,如堤岸春花渐开、湖面春水新生,初春的柳枝如丝如缕,学生在画面的感受下,对诗人细腻的描写有更敏感的体悟,在教学中还可以延伸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还有曹操的《观沧海》等诗词都可以借助画面教学,使古诗词情境得到再现。

四、角色扮演,融入古诗词情境

要使学生对古诗词情境有更深的融入,需要将学生置身于古诗词情境之中,对古诗词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理解

古诗词的意境,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在古诗词情境中思考什么、感受到什么,这样在心理上对诗词中人物的思想、心理特征将有更深刻的理解。古诗词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模拟全文或教材中的某一个片段,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角色置换进行情境表演,从角色扮演中受到古诗词的感染。如对《石壕吏》这一现实主义的叙事诗进行授课时,全文120字,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每个句子都叙事,虽然句中没抒情的语句,却通过精炼概括的120字,抒发了心中的义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编排内容,分角色扮演老妇与差吏,对老妇人的形象多通过诉苦刻画,对差吏则刻画出穷凶极恶之感,根据这一特点学生对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学生在情境的创造、参与、感受过程中,使《石壕吏》一诗的教学情境富有感染力。

五、分析词句,感悟情境

古诗言语言精练,通常一个词语代表着非常深远的意境。在古诗词学习中,对简洁精炼的古诗词,要重点进行分析,通过认真赏析,体会出其深远的内涵。在诗词中,一个字的运用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意境。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用敲还是用推,这个问题值得人们一再推敲。又如《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中“潜”字的运用,能感受到春雨的无声无息。诸如此类意境深远的诗词不胜枚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词句进行具体分析,感悟到古诗词中的意境。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3.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并能想象画面,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引――盘活经验,理解诗题

1.揭示课题。

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可以看出。

生:送别的地点是在净慈寺外。

生:送别的人是杨万里的朋友林子方。

2.师: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一位朋友。以往学过的送别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生: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3.师:这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设计理念:温故知新,为体验这首诗独特的送别情感做好铺垫。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感知

1.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着配乐诗朗诵,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景象。

2.这么美的诗,想读吗?(自由读诗,读正确、流利。)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别人听,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师共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分配读等。)

4.再读诗。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对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画出难理解的词句。重点理解“四时”“无穷碧”“别样”等词句。

5.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韵律。

设计理念:“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见自得”。读书要求层层递进,由读准音、读顺句到读出节奏,要求逐步提高。

三、述――感受画面,生动描述

1.同学们,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三、四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蓝天 碧叶 映日 荷花。

3.同学们,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师:满池的叶,满眼的绿,远远伸向远方,与蓝天相接。

4.引导学生说说荷花在六月阳光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5.师:看啊,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着力为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机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用大胆的想象去填补诗歌意象的空白,用语言去再现优美的画面。

四、品――体味语言,感悟诗情

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细细揣摩,可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

2.学生读诗,教师相机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3.生交流。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然,但读者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领略到了西湖美景。

生: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与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既写出莲叶的无边,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

生:映日又与荷花相衬,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4.师:在诗人的笔下,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夏意浓浓的西湖像一位热情的姑娘对我们嫣然微笑。诗题写送别友人,可诗中没有叙写友谊,没有抒发离愁,而是描写了西湖的如画美景。现在同学们再吟诵这首诗,想象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感情。(生自由朗读,品味)

5.生交流。

生:高兴的心情。友人前程似锦,诗人送别自然高兴。

生:明朗的心境。朋友的离去,不等于友谊的失去,所以诗人眼中是美景,诗中是美景。

生:诗人以美景送别,想让美好的回忆成为永久的珍藏。

6.师小结:我们同学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荷花的别样红,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7.古人以诗明志,以诗寄情。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情感吧。(学生背诵,诵读)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享受经典语言的内涵和魅力,促进语言积累,得到美的熏陶。反复诵读,细细揣摩,大胆猜想,各抒己见。

五、拓――拓展欣赏,丰富积累

1.媒体出示杨万里另一首描写荷花的诗《小池》,让学生结合生字注音自读。

2.让学生结合投影插图和注释,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

3.比较学习。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4.引导归纳。冰清玉洁的荷花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对于美的事物,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她。

设计理念:教师用活教材: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度的拓展阅读,使教学内容丰满充实。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以荷花为吟咏对象的古诗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有关诗作读一读,品一品,并挑选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抄下来,并附上阅读赏析,准备在班上交流。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5

下面,我就古诗词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巧用导入处“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想象美

导入处创设意境意在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主动、创造性的学习。人本心理学者认为:把人的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因而,教师如能在古诗词鉴赏课教学时,巧用“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想象之美,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授《观沧海》一课时,首先我选择了一个有关大海、秋风、天空、日月星辰的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视频画面的同时,听配乐朗读诗文。进而,我引导学生说道:“亲爱的同学们,大海雄浑开阔、苍凉慷慨、气势宏大、力量惊人,有哪位同学见过大海,请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有同学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出了内心的大海。接下来我说道:“看到这首诗的题目《观沧海》,你有哪些问题想质疑?”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说道:“作者在何处观的沧海?”;“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观的沧海?”;“作者观沧海时的心情是什么?”。这个导入部分。我用时不多,而学生在静默欣赏的同时,早已构建出不同的大海,并从文题中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去思考、去质疑,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文,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标。

二、利用词句处“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意境美

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诗读的就是一个味,读出诗的意境美。而现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升学任务的压力,过分注重字、词、句的翻译,把古诗词讲的支离破碎,没有推敲出“词句”中所表达出的意境美。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古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借助想象去理解,感受诗中此景此人的心情,进而挖掘出诗歌的主题。

例如:我在听一个青年教师在教授《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就有很深的感触。他在讲解“水光潋滟晴方好”时,首先提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没有哪位同学注意到诗中哪一句是描写西湖晴天的景色?”。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该句。接着教师质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答:“晴方好”。教师继续让学生借助注释说一说“晴方好”的意思。然后问:“那西湖的晴天是什么样子的,用诗中的词语回答?”。学生抓住了“水光潋滟”。这是,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探究。“你还能用其他词语或自己的话来形容波光闪动的湖面吗?”教师问道。学生形容完后,教师再问:“同学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秀美的西湖上自由飞翔,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拿起手中的笔,用两三句话,写一写晴天西湖的美丽。”在这节课上,教师能够抓住“潋滟”两字“留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感受了诗歌的意境美。

三、运用结尾处“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回味美

中国历代文人对古诗词的结尾是相当重视的,白居易就曾说过:“卒章显其志。”。由于历代文人的刻意追求,这就使得中国古典诗词的结尾变化多端,成为诗歌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形成“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此,教师如果能在诗歌结尾处巧妙“留白”。让学生回味古诗歌的妙处,注重对古诗歌意蕴做更深的挖掘,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6

这次以“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将结束了,回顾一周来的活动历程,我觉得收获很大,现在总结如下:

一周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收集诗歌、欣赏诗歌,给诗歌分类、创作诗歌、制作诗卡等一系列的活动。

在走近诗歌的殿堂,我收集到的诗歌有《月牙儿》,《奶奶的脸》,《汽水》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气象万千的景象。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写作技能.我还欣赏了《太阳的话》,《白桦》,《我们去看海》等诗歌,其中《爸爸的鼾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古诗写数比较整齐,讲究押韵和对仗,现代诗写法则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我也知道了能联系生活来读古诗。我会给诗分类,比如,按诗人分,按内容分,还可以按形式分^^^^^^我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呢!~~~我写了诗歌有《战象》,《一个女孩》。我制作的诗卡还在涂鸦板上展览了呢!!~~~`~

这次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相信诗歌对我的影响将会伴随我一生一世!~~~

(*^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