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心理学范文1
[分类号]G352.1
1 引言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网络信息一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异化问题。信息异化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网络信息原有的优势就不但发挥不出来,反而会使它成为缺陷和弊端更加彰显的扩散器。引起信息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源于网民的心理因素。由于人的外显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网民信息异化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实现对网民心理因素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2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机制
2.1 异化与信息异化
“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有“让渡、转让、疏远、差异、分离、精神错乱”之意。异化的一般意义是:主体创造了客体,但客体却不受主体的支配,客体变成支配主体甚至敌视主体的力量。20世纪,“异化”这个概念渗透到了包括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之中。
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原有内涵,反客为主演变成人类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人们创造了信息,缔造了整个信息时代,但是人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依赖远远超过了预期,人类在试图主宰信息的过程中,最终被主宰的恰恰是人类自己。
2.2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症状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世界给人类带来了一种与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2.2.1 “信息迷茫与信息焦虑”浮现于心灵空间 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在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要经过严格的把关,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绝大多数都是有益的“精神食粮”。网络信息却绕开了原有的“把关人”环节,大量的垃圾信息不仅使网络信息环境恶化,也使网络用户对信息的使用效率降低。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使许多人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所适从,人们普遍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感到迷茫和焦虑。
2.2.2 “人格扭曲与网络侵犯行为”充斥于网络虚拟空间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常会使人格发生扭曲或异化,难以正确地估价社会环境形势对自己的要求,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合理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同时,网络空间中极其容易出现侵犯行为,例如利用互联网危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行为,利用互联网传播黄、赌、毒、封建迷信甚至言论,破坏社会秩序等。
2.2.3 “信息崇拜与情感畸形”根植于认知空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网络的依赖性明显提高。有些人“触网”后便陷入了对这种高新技术顶礼膜拜的“信息强迫症”中,网络的工具特性上升为支配使用者的外在强制力量,使得有些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许多人常会把现实中的情感转移到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过度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希望从中获得安慰、关爱、自尊等。但是长时间对网络的依恋,往往会导致情感的异化,一方面不利于健康情感的发展,增加了情感的随意性、定约性和虚假性,降低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更加冷淡、麻木、自闭,更加感到孤独、寂寞、空虚和无助。
2.2.4 “信息窄化与符号暴力”遍布网络群体中 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对信息进行系统性过滤的环境,在网络群体中选择性的接触特点不断强化接近性的信息传播,出现“信息窄化”。看似个性化的信息受到这种“窄化”机制的制约,使得网络群体中对话、沟通的内容很容易集中于类似的观点。网络是民意表达的有效平台,但它也是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暴力”中的“暴”事实上不是现实中的暴力,而是一种“符号暴力”。网民用文字、符号来表达自己,追缉、鞭挞讨伐的对象,是网民表达愤怒的一种非理性方式。根据沉默螺旋理论,网络言论缺少制度和道德上的制约,网民在网络发言中的自律程度相当之低,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网民会受群体意见的影响,对某种不理智意见进行一边倒的支持,利用“符号暴力”宣泄隋绪。
2.3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机制
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所衍生出来的现象,心理的产生根源于物质反映特性的高度发展,心理现象是专门应对刺激而产生的物质反映现象。网络信息异化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笔者认为主要是网民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映:
2.3.1 扭曲的价值观 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隐蔽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网络的异质性、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不利,也容易产生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如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经验系统发生改变。同时受西方网络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上权钱交易的泛化、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扭曲了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凸显。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畅游,绝不能离开正确价值观的导引。
2.3.2 信息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政策、伦理、管理等方面,信息法律是一种刚性管理,信息伦理是一种柔性管理,信息政策介于两者之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净化网络环境的主要内容。目前,信息政策还不能实现对网络的宏观调控,解决信息活动中的矛盾与冲突。网络信息资源空间是一个由信息供给者、信息需求者组成的组织,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因此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适合网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信息环境异常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信息异化。
2.3.3 信息需求过度信息需求是人们为解决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是信息消费者消费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欲望和能力。任何信息消费行为都是在信息需求支配下产生的,先有需求而后有消费。目前,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样,被称为一种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与发展机会的资源,因此人们总希望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具备信息处理、应用能力,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逐渐形成了信息崇拜和信息依赖等信息异化现象。
2.3.4 行为强化作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当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人有利时,这种行为在以后就会重复发生;不利时,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少发生甚至不再发生。人们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起初是正强化起主要作用。网络中的信息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开阔眼界,带给人感官的刺激,满足人们的好奇心。随着所在网络上的时间不断增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少,不满越来越多,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人们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宣泄心中的不满,反而更加依赖网络,更热衷于在网络中接收信息,明知道被网络信息所统治,却无动于衷,习惯变成麻木,即出现了信息异化。
2.3.5 从众现象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任何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从众行为,它不简单地等同于随波逐流和丧失原则。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民的从众行为比比皆是,例如,许多社会性热点新闻,事实还没有水落石出,网民就开始盲目地跟帖,出现“一边倒”的极端化现象,即从众的信息异化现象。
3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成因分析
3.1 个体心理研究
个人自身内在的心理特性和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网上生活风格。理解与研究网民个性心理,将能探究他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举止,解释多种信息异化的原因。
3.1.1 信息依赖的心理原因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即原我,本我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即遵循着“快乐原则”来满足人的各种欲求;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它代表道德与良知,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自我,依据理性、常识、逻辑来行动,它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并不断地协调两者的关系,使个体心理保持平衡状态,在现实世界指导人的行为。人们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常以各种精神防御来化解生活中的问题,即选择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很多人过度依赖网络,借网络来逃避问题,是将在现实世界期待的、不容易实现的强烈情感从现实世界转移到较容易实现的网络世界,以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理安宁,这样逐渐强化了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于是对网络信息越来越依赖,将网络、网络信息看成是逃避现实生活压力的“良药”。久而久之,就会深陷其中,最后甚至发展成网络成瘾。
3.1.2 信息饥渴的心理原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包括受人尊重和自尊的)以及自我实现的5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才能进升到另一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需要是个人行为的主要动机,行为靠需要来驱使。当需要有了情感的参与以后,它就会成为欲望,同时它的目的性会增强许多。人们在满足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们用获得的信息来解答。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信息需求与信息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已经认识到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还能转变为财富。因此,人们对信息数量、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获得的信息越多,反而觉得对信息的欲望越强烈,即出现信息饥渴的信息异化现象。
3.1.3 信息强迫症的心理原因 信息强迫症是指过高地估计了信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如果不主动地去收集信息便会觉得焦虑和紧张,同时出现了强迫的意向,即形成信息强迫症。信息强迫症,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行为强化”。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原理指出:“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这种行为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信息的利用价值越高,对人们形成的压迫性也就越大。当网民得到一些信息后,如果信息符合他们口味,他们就会继续寻找下去,想寻找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是正强化在起主要作用;如果信息不符合他们口味,由于害怕重要信息被遗漏,他们更会继续寻找下去,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在正、负强化的双重作用下,网民的信息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
3.2 群体心理研究
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社会属性,如果把网络当成一个社会的话,那么对于网络群体活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某些信息异化现象。
3.2.1 信息窄化的原因 信息窄化的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在网络中,从众的现象十分常见。例如,人们会无意识地选择与自己拥有相同言论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个体的观点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整个群体就像一个“回音壁”。久而久之,在这种群体中,那些被排斥的不同“声音”就会逐渐消失。一旦网络中的群体都向这样的方向发展,那么即使网络中的信息量再庞大,也会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失去价值,出现信息窄化。
3.2.2 信息污染的心理原因 造成信息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去个性化。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的身份和行为都得到了很好的隐藏,几乎变成了“隐形人”。同时,网民所处的群体是由若干个体构成的,这就意味着群体的责任被分散,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也许只有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承担的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在这两个条件共同的作用下,人们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都有所降低,出现去个性化的信息异化现象。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网络中肆意制造垃圾信息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对,在他们看来这只是虚拟行为,代表的是他所在的群体,自己根本无须负责。
3.2.3 网络暴力的心理原因 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例如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论中表现为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两种倾向。网络空间信息的海量性,个人之间信息交换的快速性,使得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容易出现从众或者众从现象,诸多网民以网络“哄客”的匿名身份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一旦在群体中“听到”相同的声音,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而且为了在群体中得到赞同,会以更激烈的方式,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出现“网络暴力”现象。
4 网络信息异化的控制措施
4.1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内部机制,与他律相对应,它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在道德情感、道德观念来调节行为,其来源于康德伦理学。人作为理性存在物具有自由意志,能够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为,网民在网络中应该具有道德自律性、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做到“慎独”,这样才能在无人监督下使自己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一致。未来的社会是人类由“自在”走向“自为”的社会。可以预言,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更加自觉地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推动科学技术向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前进。
4.2 心理调适与情感疏导
采取心理调适的方法完善个体性格,是解决网民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方法。通过适当的调适,可使网民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能够直面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正确的防御机制,避免出现信息异化现象。同时利用心理学的测试工具,可以了解网民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等。例如向网民提供一组意义不清、结构模糊、没有确定内容的刺激物体或活动,让网民说出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解释,网民将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推断与思考,尽可能把意义阐述圆满,这样网民就会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担心等流露出来,有利于网络监管者据此对网民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政府要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经常开展开放的、自主选择的体验活动,使人们不仅在网络上,更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4.3 增强意志品质的自制力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的个人利益和愿望常会同他人或社会的愿望与利益发生冲突,这就需要依据公共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此时,网民的自制力就显得尤为可贵。具有自制力的网民,通常被称为意志坚定的人。网民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信息异化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增强自制力,网民将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克服信息异化的毅力,提高克服信息异化的勇气。
网络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网络购物;心理学;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背景
在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电商会否取代传统的店铺经营”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作为电商“老大”的马云明确表示电子商务虽不能完全但能基本取代传统店铺经营模式,因为电子商务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曾成功收购美国院线影院的王健林认为零售业总有些地方不会被电子商务替代。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业在经营方式上的不同,必然会引起消费者模式及购物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在网络购物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它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网络购物的局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网络购物的局限
(一)信任水平偏低
因为网络购物的虚拟平台,买卖双方无法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洽谈,尤其是C2C模式,由于店家为个体经营,更难保证消费者对店家的信任度。调查显示有8% 即高达3880 万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欺诈,导致其对网络购物的不信任感,从而也进一步影响该群体今后的网络购买意愿。心理学中信任是个人特质的一部分,它根植于个性之中,是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信念、期望或者感觉。但在网络购物环境下的信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环境下对信任的定义。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与卖家的互动界面是一种信息技术――网站这一特殊媒介本身也是信任的对象。因此,网络购物的被信任方包括提供服务的网站平台,还包括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在线销售者。
而如今的网购,很多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如有些卖家故意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不能履行售后服务承诺、泄露消费者个人资料、支付出现安全问题等现象屡屡发生,商家的信用遭到了质疑。同时,也有不少人利用网购进行诈骗,如职业差评师的出现,也对买家的诚信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网络购物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是网络购物的局限之一。
(二)消费满意度有待提高
在网络购物环境中,除了商品本身的特性,一些互联网特有的、非商品本质的要素也影响着消费者。如① 网站特性包括网站设计的友好性、分类检索的便利性、网站服务器的稳定性;② 网络商店情况,包括商品种类的多寡、更新速度的快慢、实物是否相符、商品的准确分类、价格等都是不能忽视的要素;③ 售前售后服务;④ 交易支付; ⑤ 物流配送。
以上几个方面对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一个失误或一次不愉快的购物经验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购物行为。很多店铺的网站设计不够友好,导航、搜索等易用性不高,都会降低购物满意度;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数目庞大,会影响到网站服务器的稳定性,这种技术层面的不足对用户体验确有着放大性的影响;如果说网站设计的水平是一种软实力,类似店铺经营中店铺商场的装潢、标识牌、商品摆设和其他设施的完善及人性化程度。那么网络商店情况则是网络经营的硬件,我们发现,商品种类较多且较专业的店铺会更吸引顾客,而商品的更新速度同样重要;其次,很多人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是因为商品的价格偏低,但很多时候商家将较低的价格或促销打折作为招牌,实质上商品的性价比并不高,这种情况会导致顾客的满意度下降,并影响消费者再次购物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售前售后服务都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另外,交易支付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样重要。网络购物的盛行同时促进了另一个行业的发展,就是物流快递业,但与此同时在商品的物流配送问题上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经常被曝光的物流公司在配送过程中随意摆放抛扔运送的商品,使商品在运送中的安全性完整性难以得到保障,而配送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
(三)品牌忠诚度不高
与传统经营方式相比,网络经营更难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这一问题在C2C模式中更加突出。由于电子店铺数量多且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店铺信誉高低难辨,而传统的店铺经营更容易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辨识度,因为它们是在三维空间中创立自己的品牌,而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而现在网络经营很难做到这点。
三、网络经营的展望
网络购物已经融入了大家的生活,而且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细微的变化,而且它以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改变着商业世界,为了改善网络购物现状,网站方面,可以加大对网络技术方面的投入,使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过程更为流畅、用户体验更好,同时提高消费者支付交易的安全性,更加重视隐私保护等以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从商家角度看,商家应该在商品品质管理、商品多方位展示、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产品定价、产品描述真实性等方面提高;而针对不同性格、偏好的消费者人群,商家应增加人性化的服务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其次要增强物流的现代化科技化;最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是网络购物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我国的C2C店家应建立自身的品牌辨识度,如今很多商家的商品非常相似而且没有自己的个性,只能靠销售额和信用水平来增加访问量。但仅借此来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是远远不够的,在追求收入的同时,也要提高商品的品质、艺术性、独特性和自身的经营理念与构思,打造出一个能够带给消费者购物享受的网络购物平台。
[参考文献]
[1]李丽艳. 提高企业品牌忠诚度的策略[J]. 商场现代化,2006(5).
[2]金玉芳, 董大海. 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04(7).
[3]张莹.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环境、前因及营销启示[J]. 北方经贸, 2008(12).
[4]王沁. 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络交易信任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5]张振英.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5.)
[6]Lee. Comprehensive Model of Internet Consumer Satisfaction[D]. Hong 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1.
网络心理学范文3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什么是网络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那么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是进入新世纪后才出现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说网络人际关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媒介,从而在超文本和多媒体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都是基于网络才能够实现和建立的。因此在我看来,网络人际关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网络人?H关系的特点
说起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区别它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异同,同样都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因素,网络人际关新的建立也是通过先认知对方,然后依靠情感的带动建立网络交往。按照其规律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都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交往的个体都是用网名的方式出现,利用网络语言交流,在不暴露自身隐私的前提下和对方进行交往,这些都使得交往过程有很大的虚拟性。
(2)约束力差。由于网络环境交往,彼此不见面,关于身份、性格都无法面对面判断,那么就可以跨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仅靠语言表达来诠释想展现的性格,造成网络中与现实中的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完整性,让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导致网络关系不稳定。
(3)平等性。网络交往中由于没有身份以及阶层的标准,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聚在一起,仅凭情感来选择亲疏远近,克服了现实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门第、空间、地位等一系列影响交往的外界差异,获取更加广泛的交友体验,让交往变得纯粹而又平等。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如今网络已覆盖全球,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就达7.31亿人,这样巨大的数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它既有积极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让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将遥远两端的人瞬间联系在一起,构建地球村,从而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而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往往会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让生活和朋友圈变得狭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无需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和真实姓名却因为爱好相同或者个性相似,甚至是在论坛或者qq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成为朋友。但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在我们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很难与其结成朋友。因此网络让我们即建立了人际关系,又享受了单纯的安全感。
(二)网络可以增强交往的信心
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单元,处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无需察言观色,就可以真实而又信任的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弥补了现实中不敢接触陌生人的现状,这是网络的距离感带给我们的好处,在网络中表达一些平时不会用的活泼的网络用语,可以增强与他人接触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在现实中的步调,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网络心理学范文4
论文摘要: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相比,更注重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种观点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并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能够面临新世纪挑战的人才是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其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并已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局限有:第一,在教育对象上,难以做到关注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必将影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二,在教育内容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与咨询,而忽略了对广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第三,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取向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末期,是西方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98 年,前美国心理学会会长赛里格曼通过长期以来对心理学发展的反思,撰文指出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与误区,同时呼吁同行正视心理学的发展。2000年1月赛里格曼和米哈伊森特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导论》问世,此后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以研究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建立积极情绪和品格为重点。它关注三个主题:第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指出任何人生活的质量首先不在于对物质财富的占有量,而是在于积极的情绪体验量。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种研究取向有效克服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三、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重心与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在学校、分院、学生班级三个管理层面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防范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当前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在学校层面还是在分院系层面,工作重心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关注。从新生进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即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依据心理问卷筛选出有问题的学生。分院心理工作小组和班级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问题学生的关注上,力求减轻或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人群中心理异常学生毕竟只是学生中的少数,这种工作模式这样就忽略了更多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塑造,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1.在教育对象上,点面结合,面向大众
消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局限是教育对象的局限,心理学的发展绝不应该仅仅研究心理的消极面和面向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的应该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教育者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发现其优势和特长,及时予以肯定并做积极的评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正可以运用其健全的体系,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每一级网络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心理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高校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彼得森和赛里格曼(2004)在《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中以人格力量与美德为取向,分类列出了六种重要人格特质: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与之相联系,包含了24种人格力量,具体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好学、洞察力、正直、勇敢、诚实、热情、善良、爱心、社交能力、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我控制、对美和优秀的鉴赏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就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准备了丰富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以培养积极的心理特质为目标,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上,才能保证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成员。
3.探索与运用多种教育模式,普及面向学生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肩负着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活动、朋辈咨询、文艺作品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其次,分院心理健康小组应在分院范围内,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注重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专业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第三,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活动。心理委员应该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科学,其倡导的心理教育理念正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入手,发展和完善当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心理品质,这才是完善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网络心理学范文5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搜索,了解到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已经出现了一部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学者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研究和观点。如,姜巧玲主要继承了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提出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手段,并且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创建“二元结构”模式,使学校能够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李更生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需求,提出构建心理健康体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然后阐明了主要建立专家咨询和非专家的信息教育子系统,深度分析了系统应该具备的辅助途径,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金璇首先分析了目前学校运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网络信息方面、构建系统体系方面以及工作实施方面等等,体现了网络系统的构建仍然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然后提出了教育知识更新、教育模式创新、资源开发等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明确了建立网络教育的学生发展平台管理平以及教师成长平台是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以上研究比较典型,但还存在许多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分析了学校层面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现状和措施,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
小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部分。从家庭环境来看,一般由于父母的离异与不和、亲人离世、家庭教育不正确以及爱的缺失都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往往会表现为性格孤僻、忧郁、叛逆等现象,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环境因素是指学校的制度、文化理念、校风校纪、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方面对学生个人心理的影响,如果在校出现不正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受到影响的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妒忌甚至是仇恨心理,既不利于其他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当事人也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过激等行为结果;社会环境距离小学生比较远,但也会有一定的接触,当遇到不良现象,如抢劫、打仗斗殴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消极和厌世,同时社会上的对于小学的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导致一些小学生内心早早地出现了竞争忧患意识,不仅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压力,也会导致他们比较压抑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从整体来看,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环境因素,也是与小学生生活最为密切。所以学校和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所处的各方面环境。
2.教育因素
当前阶段,许多学校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只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小中生正处于基础知识启蒙学习阶段,一些教师为了完成顺利升学任务,一味地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实学生的兴趣、意志、自信心等等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没有有效地利用,学生每天只会为了分数而学习,无形中给学生极大的压力,也正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仍然十分稚嫩,过大的压力和枯燥的学习都会使学生过于厌烦学习生活,就会产生逃课厌学等行为,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较弱的学生,面对考试失败常常会带来较大的心理障碍,甚至会产生抑郁心理,最终也有可能走向自暴自弃的道路。所以,心理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十分重要,老师不只是指导和命令学生,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服务,很多的老师还尚未认识到这一点,无形地拉开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不利于对学生的日常沟通和行为监督,这就没有达到教育的实质性目的。
2.个人因素
每个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性格特点也多样化,有一部分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也常常独自一个人,遇到事情无论是好事坏事均不愿意与同学、老师,甚至是家人分享和倾诉,长此以往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较强的嫉妒和傲慢心理,不能忍受其他人超越自己,表现得十分自负,甚至会为了打压别人不择手段,这类学生也是由于好胜心较强、不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原因造成的,这也属于心理问题的一种。所以,从学生个人来看,与生俱来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该心理问题驱使学生按照个人意愿一意孤行,不仅仅带给其他人伤害,同时自己的身心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小学生的心理水平正在不断成长的阶段,有可能走进许多误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教育,有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影响因素中个人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1.建立<易裳体系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校应该在网络系统中建立专家咨询系统,邀请心理专家在线指导,并且分享成功的案例经验,如果花费较大,可以通过政府和国家申请补助以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在邀请的专家中,通过每个专家比较擅长的心理学问题进行科学的分类,建立个人独立的主页和在线预约以及咨询体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选择相应的专家,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可以不公开姓名等私人信息,但是每个小学生需要建立个人账户,方便学校统计学生普遍的问题种类。通过咨询专家,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有一定的缓解,并且同时需要评价专家的实际能力和平台建立的优劣,这样学校能够通过收集到的信息结果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专家咨询系统有建立的必要性,通过专业化的指导能够避免学生走进误区,同时认识到个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专家的意见进行合理的解决和处理。
2.集中汇集心理学资料,建立资料库
在网络系统中建立心理学资料库,收集各类心理学材料进行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种类的资料建立相应的栏目,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学校对于资料的上传和安全性需要严格把关,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没有权限删除和更改资料,而学校对资料必须谨慎地甄别和区分,保证资料的价值和真实准确。在资料查询系统中,学生需要登录个人账号,可以进行在线预览,也能够将资料下载下来。学校通过学生的浏览记录统计和下载统计,运用大数据功能分析出普遍学生的需求和存在心理问题的大致方向,对于比较集中的问题可以广泛地补充资料,做到在该问题上能够全面解读。为了是学生随时随地地查看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建立资料汇集系统体系,广泛收集比较典型和重要的心理学资料,主要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补充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体系架构,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健康稳定的学习环境。
3.建立心理在线测试和评估系统
学校根据学生的普遍性格特点和问题,设计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普遍问题以及建议需求等进行广泛了解,然后根据相关的心理测试资料合理地设置在线测试问题和评估体系。老师组织小学生通过登陆个人账户随时随地、定期进行测试,网上测试系统会建立多个评测指标和体系,并且不断更新和完善,学生不会长期面对同一个测评而失去测试的效果和作用。通过科学的在线测试,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到个人的心理问题,及时地调整,与老师沟通解决,学校也能够通过学生的成绩和评估结果发现学生的普遍心理困惑和矛盾,双方都能够根据在线测试获得想要的结果。因此,心理在线测评对于学校和学生都十分重要,现代网络上有许多这样的测试系统和网站,但是并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学校内部统一地成立合理有效的在线测试也是对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保障,创造安全可操作的心理评价环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的心理问题。
4.开展网络心理教育课程
现代网络中存在许多的课程在线培训,为了学生能够方便自主地学习基础和技能知识,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的心理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和承受能力。学校通过在线收集,请专家挑选出对小学生最有益的在线课程,为了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应该要求学生通过最后的课程测试,促进学生能够认真努力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对于网上课程的培训,应该纳人教师的教学计划之中,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知识的认识,更能够给老师提供了观察学生和培养学生的条件和机会,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知识,多提供有趣的案例讲解和故事,如果是过于乏味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更不会利用业余时间好好学习,这样也不能达到对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网络课程应该经过反复甄选,把最有意义的安排给所有学生,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增长了心理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进度。
四、结语
网络心理学范文6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最早的提出了心理健康标准:“具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等等”。[1]但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虚拟世界的悄然出现,传统的心理健康标准已经无法包容网络时代所出现的种种新情况。
我们在面对网络环境新情况,首要是正确处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关系。互联网建构了一个虚拟世界,这意味着人们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也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在虚拟世界人们通过电脑,进行着与现实社会不同的实践活动,逐渐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不同的生存方式。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不是并存或拓展,而是互相嵌入。大学生正处于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还不能做到全面、客观,而虚拟世界更是错综复杂,所以正确处理好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尤为重要。
在处理虚拟现实的关系中,要保正确的处理好“在线”和“离线”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我互动关系:一方面,“在线”状态是人类在信息时代新的生存形态,是借互联网虚拟世界而实现的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另一方面,处于“离线”状态时互联网的虚拟性仍然会影响着人们,甚至将现实生活混淆为处于“在线”状态。但我们不能忘记“离线”状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线时要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处理信息,离线时要做到情绪表达适度,保持心境愉快和心理的平衡。
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保持身体健康。不少长期面对电脑的大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头部发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等问题,过早地出现生理衰老、体质衰减和心理衰退的现象,导致“心理异化”。
因此,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网络过度使用者、成瘾者的咨询与治疗,而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围绕网络世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分析心理困惑、解决心理问题,从而科学把握网络。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预防性原则是首要原则
快速的现代生活节奏,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预防性的网络心理辅导原则。及时向新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状况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更容易迷失、沉溺于网络,对其及时进行辅导、引导、干预尤为重要。
(二)主体性原则
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工作的出发点。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增强其利用网络环境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客观现实,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要给学生足够的理解和信任,让其积极地面对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育原则
在网络时代,我们在给学生教授网络应用相关知识时候,还需要向学生教授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问题,让学生们对网络问题有个正确的的认识。
(四)联防联治
网络心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光靠某一方或者某几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社会的最广泛的多元主体参与,即政府、公民、学校、教师、社会团体、NGO、大学生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五)激励性原则
大学生是一个追求成功,酷爱成就感的群体,而网络的虚拟环境往往让大学生很轻易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就感会诱惑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坚持激励原则,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借此削弱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引导他们合理利用网络。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搭建一个学生的心理教育平台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核心,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网页、心理健康网络教学、心理健康网络咨询、心理健康网上测试、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管理系统。网站内容的设置是该平台建设的关键,因为一个网站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内容“丰富有趣”“更新及时”和“信息可靠”。网站的内容构建应充分了解并尊重广大学生的需求,并最大限度予以满足,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适应新环境、学习、交往、恋爱、就业、考研等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栏目内容。
(二)把心理健康纳入到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是帮助大学生获得心理学知识,认识自身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心理健康知识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其政治观察力和网络信息鉴别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真正做到对网络中的无限信息进行有选择地借鉴、有鉴别地吸取。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学生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一些敏感的心理问题、热点社会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收集与反馈,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切实做好心理健康网络测试及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建设工作。
所谓的心理健康网络测试是指利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测试规则,结合现代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由大批非特定的受试自主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的过程。受测者需完成除真实姓名外的个人基本信息填写和在线心理测试两项内容,在线心理测试一般包含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2]受测者在任何时间、地点,只要能登录心理健康教育网,就可以参加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生活历程、基本思想动态、心理特点、心理咨询情况、心理状态综合评定等的较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