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兴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兴国

科技兴国范文1

关键词:自治型法;科技成果转化;立法价值

201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生效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次修改加大了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也更加注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作用。伯克利学派的自治型法也强调法律机构的自治,这对于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价值指向,也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作用,一定程度的机构自治也会对科技活动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自治型法进行考察,会发现自治型法对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价值意义。

1 概述

自治型法是由美国伯克利学派提出来的。伯克利学派致力于在社会需求中研究法律,他们将社会上存在的法律现象分为“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回应型法”三种类型。所谓压制型法,即假定任何既定的法律概念都可能是“凝固的非正义”。[1]在压制型法中法律与政治紧密相连,法律极易沦为维护政治的工具,其所造就的社会秩序也具有不稳定性。而自治型法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压制型法的无力。自治型法是在弥补压制型法缺陷、控制率性不羁的国家强制力时应运而生。机构自治是自治型法所维护的重心所在,机构在自治范围内具有有限的至上性,而非像压制型法那样服从政治,受权力系统的影响与制约。自治型法使国家强制力得到控制,使得人治向法治转变,个体的权利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看来,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在某种意义上应当是法律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的进化阶段。[2]自治型法能够弥补压制型法自身各种不稳定根源带来的不足,是压制型法的进化。而回应型法则是针对自治型法的弊端与不足而产生的,因此也是自治型法的改进与提高。

自治型法的重要表现便是法治,而当前我国也处在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因此将自治型法理念引入我国法治建设实践中,必然会有诸多收获。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立法领域也能从自治型法这里找到价值上的发展思路,更加注重科研主体的市场自主地位与作用。我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而制定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立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科技发展,也推动了我国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更加注重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地位,更加注重了政府扶持力度的强化与落实。但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仍然面临着挑战,一个更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立法体系亟待形成,自治型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思考路径与价值指引。

2 自治型法的理论意义

2.1 自治型法理论

伯克利学派强调价值在法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而体现在其自治型法理念上则表现为自治与秩序的价值追求。自治型法的理论意义也表现在其对社会问题价值关注之中,涉及到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之时,其理论意义也主要集中在价值引导上面。结合我国目前仍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事实,自治型法在转型期将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伯克利学派坚持法社会学必须研究价值问题,自治型法的概念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伯克利学派的法治理想以及寓法的价值于变化发展的社会之中的思想影响相当大。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法社会学领域一直就价值问题有着争论,伯克利学派从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出发,结合当时美国社会面临的复杂形势来审视法律。伯克利学派以务实的做法及兼济天下的情怀,在法社会学领域占据着一席之地,对之后美国法社会学学者有着较大影响,从法社会学学者持续几十年的论战可见一斑;他们的思想对欧洲社会也有一定影响,在一点在西欧社会具体社会制度设计上有所体现。

2.2 自治型法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立法的理论契合点

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法是在科教兴国大背景下制定的,是社会主义科教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颁布之后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法也有极大的影响与作用[3],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进一步实施,问题也逐渐显露。一方面,政府的扶持措施难以全面贯彻和落实,使得一些新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价值;另一方面,对政府监管的缺失以及政府的僵硬{控也使得科技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甚至政府压制科技创新的情形出现。同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也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立法面临不小挑战。2015年8月底,经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生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立法进入新的时期。

科技兴国范文2

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有一个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安排,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将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使纵向与横向协调起来。制定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应当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实情出发,即要有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的进取精神,又要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制定的战略决策,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以免战略失误,减少挫折,使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发展。

一、科技发展面临的需求和挑战

(一)外向型经济对科技质量的新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拳头产品优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产品远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和创汇效益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我国“入关”之后,面临的是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后能否站得住脚,其关键取决于产品质量。尽管二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行质量监督等活动,大大地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是勿庸讳言,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单位仍然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不仅阻碍打入国际市场,连国内市场也难保住。所以,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就成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以质量求繁荣、靠科技求发展,才能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对科技的挑战

贯彻GB/TI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和ISO14000及QS9000系列标准,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和高新技术创新在国际上已成为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这方面起步稍慢,进展迟缓。中国大型企业集团要发展、振兴,严峻的管理现状困扰着企业。同时,由于科技质量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严重阻碍质量技术创新工作的推行。加之,欠缺科技质量激励机制,致使科技质量创新工作缺乏生命力。再则,科技质量管理人员亟待培养提高,加强科技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面对现实,别无选择,只有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教兴国的企业发展之路。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工作的进展

(一)成效与评价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二十多年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诚然,我们企业的科技质量工作还有不完善之处,仍有许多新问题亟待改进。

就科技管理而言,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推行科技攻关历尽艰辛,尽管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的转变:

1.科技管理意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2.科技管理观念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科技管理方式由引进型向独创型转变;

4.科技管理方法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5.科技管理人数由专业型向全员型转变;

6.科技管理范围由单一型向全方位型转变;

7.科技管理对象由硬件型向软件型转变;

8.科技管理特点由把关型向预防型转变。

此外,全员性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已被全行业广泛接纳采用,不少单位运用这种方法,加强管理已取得显著成效。

这转变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计的,但潜在的力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推动我国企业集团科技工作蓬勃发展。

(二)问题与结论

当前,某些企业已进入“科技管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现在,企业科技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以下几个误区:

管理误区

1.误认为科技管理仅限于成立攻关小组。其实科技管理要包括范畴和内容很广、很深的科学管理方法。国外不少跨国公司及卓越企业已设置了总工程师、科技总经理、质量总经理等头衔以及科技管理、科技控制、科技咨询等中高级系列职位,以推进管理,提高质量。质量管理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管理、生产技术准备质量管理、采购供应质量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管理、使用过程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质量改进、质量审核、质量成本、质量可靠性管理及质量体系等等。我们还有很多科技质量工作有待开展和深化,可惜不少单位误认为科技管理就只是攻关组,故设立一个人或半个人(兼职)在那里“对付”,象这样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吗?

2.误认为科技管理是在阻碍生产。好象加强管理就是在限制生产。其实,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将关系理顺了,就能促进生产,这与抓生产并不矛盾,同时,也只有将“事后把关型”的管理转变为“预防进攻型”的管理,才能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

3.误认为科技管理就要立竿见影。君不知要搞科技攻关提高质量是个慢攻夫,需要从设计、生产试制、制造、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质量、振兴企业。

操作误区

1.一些基层操作人员(及管理者)自己不按科学的管理程序操作,反过来又说科研成果是“水的”,甚至说科技攻关是“假的”。

2.个别单位为了达标、升级、获奖等目标,不是为振兴企业而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而是为获奖而创奖。有的单位一旦获奖之后,便不再向这方面投入,甚至削弱科技质量部门。

3.个别厂级领导对科技质量工作认识片面,不重视。

政策误区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从国家、行业、部门直至企业难免存在一些不配套的政策,致使基础工业投入多、产品低,抑或某些产品对企业而言,质量好坏并无大碍。然而,产品要参与“世界级”的国际竞争,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靠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靠名牌拓市场。

三、当前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仍然在东部沿海。虽然,当前国家正在加紧西部大开发,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外在条件的许多差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西部企业争取国家支持,并对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行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把全部或主要希望寄托于国家的支援上,便会在等待中贻误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的战机。企业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横向联系的趋势不断扩大,原有的质量竞争格局开始打破,新的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市场正在竞争中形成。提高质量,确保效益,取得长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后劲,是今后竞争的主要特点和中心内容。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将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运影响。谁能适应新形势并能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谁就有主动权。

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改变常规和传统的办法,寻找适合世界趋势和本国企业特色的新路子,进行新的战略选择,探索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途径,扬长避短,克服不利因素,在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高速度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取主动,增强后劲。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即将来临的大冲击大变化,企业界都在积极地研究对策,做好“入关”准备。

(一)“入关”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入关后,将使我国在现有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国际经济接轨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更多机会。

1.有利于加快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看,“入关”是一个促进。面对国外产品的挑战,我们企业要生存下去,除要增加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外,还必须“以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改革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运行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速中国大型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进程。

近年来,我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为适应市场营销新需求,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说来,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产品还很薄弱,产品结构调整还不适应快节奏的需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因此,入关后将迫使企业以调整产品结构为核心,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努力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品质量。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当今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企业振兴的关键所在。要提高质量,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主线”,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4.有利于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外向型经济。

中国“入关”后,许多企业不管其愿意不愿意,都将被卷入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去,促使我们企业致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都要把质量体系作为确认质量保证能力的依据。因此,必须贯彻ISO14000—ISO9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随时提供充分的证据,使需方相信所提供的产品,能稳定地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使需方对所购产品的质量放心,才能顺利地进行贸易往来,赢得国际市场,跻身世界强手之林。

(二)“入关”后给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带来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面上看是一个进口体制问题,实际上对整个经济领域以及体制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利大于弊。但“入关”要承诺调整关税、取消进口审批等多种行政性手段。届时,我国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幼稚工业,再则就是钢铁产品行业,无论是在技术、质量生产规模上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与国外抗衡。“入关”后所形成的质量冲击波将可能冲击到为数不少的企业产品,甚至危及一些支柱产品和企业的生存。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产品合格率和优质产品率分别达到98%和74%,而我国目前仅为71.3%和24%。据国务院权威人士披露,企业中不良品每年损失达2000亿元。朱róng@①基总理针对当前质量问题尖锐地指出: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质量管理松驰,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有效手段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出口产品中掺杂、假冒名牌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信誉。

四、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大型企业科技发展总体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靠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技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用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建成一流的现代化跨国公司。

我们高科技企业以及跨国公司要振兴和繁荣,必须确立科技质量战略指导思想:把高质量作为我们一切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把从严求实作为我们推进科技工作的立足点;把统筹兼顾和重点推进作为深化科技工作的落脚点。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本部精品名牌产品为依托,以主体成材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为主导的多种现代化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适应国际标准化管理并促进企业振兴的新型科技质量体系和技术管理创新体制。

五、战略重点

1.加快发展科技质量步伐,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企业科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振兴企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快企业体制改革步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行质量体系,形成一个机制灵活、高效精干的科技管理新格局,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2.适应市场经济,努力推进科技管理现代化。

中国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转换机制,怎样站稳脚跟,跟上时代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追求卓越,优化管理,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步伐,是我们振兴企业的必然选择,坚持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3.加紧培养人才,加强智力开发。

人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面临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形势下,这种情况就会更加明显。在整个物质生产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济能否较快地发展,质量能否提高,都受到什么样人才、有多少人才的制约。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在质量的竞争。实质上都是科技与管理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我们必须切实把加强智力开发,培养科技与质量管理复合型人才作为综合性的全局性的战略重点抓起来。

六、战略方针

按照上述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拟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外引内拓、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

七、战略模式

我们推行科技工作所采取的战略模式:理顺一个关系,明确二个坚持,贯彻三个依靠,实际四个强化,注重五个做法。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只有真正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与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按照这种模式去实施,才有利于推进企业振兴。(即①摆正全面科学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思想的关系。②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和坚持常抓不懈、真抓实干。③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质量控制手段;依靠技术创新创出质量新水平;依靠加大考核力度,增强科技管理内在动力。④强化科技管理机构,保证专职队伍;强化科技教育培养骨干队伍;强化科技战略,深入推进技术进步;强化科技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⑤注重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证;求实是方针;培训是基础;技术是动力)。

八、战略举措

深入进行科技质量攻关,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前提;搞好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创优质名牌产品,是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主要战略举措是:

1.加强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

2.加强科研组织,增大科技投入;“”版权所有

3.加强科技培训,培养科研人才;

4.加强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注重质量改进;

5.加强科技研究,增强企业活力;

6.实施科技战略,推进国企发展。

“入关”后,不会再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商品。这就要求我们把科技管理、科学控制、技术创新,尤其是健全科学质量体系作为常抓不懈的战略。加快“贯标”和学习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国际市场中的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生产,我国“入关”后,对此没有选择余地。我国生产企业贯标有一定基础,但难度很大,必须加快科技管理同国际标准接轨进程,以取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推行ISO9000系列和ISO14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实施计算机资源集成制造工程和工业管理工程,需要制定科技质量体系推进计划,即在组织上分配落实,在生产各环节中展开,在目标上保证标准的实施,在措施上确保体系的运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以贯彻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为契机,打破传统的科技质量方式,开创中国大型企业科技质量管理新局面。在宏观上指导企业现代化生产,提高企业素质;在微观上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尽快实施科技发展战略,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

科技兴国范文3

纪录形态真人秀的常用模式

真人秀在归类时,可以有两种参照:形态角度和内容角度。从前者着眼,无论多么复杂的内在结构,都可以被归入到演播室形态或纪录形态当中;而以后者界定,有生活服务(生活服务中又可以分为居家、美容、美发、餐饮等小项)、野外生存、演艺、竞技、婚恋、职场、宠物、科技、特殊技能等类别。从内容角度分的各种类别,都可以用“纪录”或者演播室的形态来呈现。因此,“纪录”是真人秀的实现方法之一,它和演播室形态并没有轻重之分,它们都能为一场真人秀搭建足够大的平台。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让各电视机构看到了亲子题材的大好出路,但是从已经出现的节目中不难发现,各电视机构仍然在打“谨慎牌”。在一档结合了明星和儿童两类嘉宾的卫视节目中,包含了纪录片断、演播室访谈、分区竞赛等各式内容,显然,这是对纪录形态全然不自信后采取的保守式应对。同时,节目明显在用力挖掘明星嘉宾的“动情点”和“泪点”,这又是对惯有节目制作方式的沿袭。

近年来,纪录形态真人秀在国内的播出效果平平,所以各播出机构都以演播室形态为主,并且形成了以下的一些“出牌”套路。

一是情感牌:节目嘉宾都有感人的过往,或悲苦的经历,或残缺的家庭,或励志的故事,于是节目对这部分内容常常深入挖掘并充分强调,甚至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二是演播室包装牌:无论什么内容,最后都要在演播室里给出结论,在演播室给节目内容做一个整体形态的包装——这是最保守的做法。三是惊喜牌:为了让封闭空间的演播室形态形成叙事的起承转合,于是安排各种能够与嘉宾或真人秀选手沾上边儿的“故事”,强化戏剧冲突,但并未真正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判断力。四是明星牌:以歌唱类栏目为代表的明星表演秀,终于打破了以往明星仅是浅层次参与娱乐节目的状态,明星成为节目真正意义上的主角,结果是有限的明星被节目制作方无限地开掘,审美疲劳都不足以形容观众的真实感受了。

这些套路的熟练使用,更加剧了节目创作者对纪录形态真人秀的恐惧。当节目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很多人找到了两个借口:没有欧美真人秀的高成本投入和本土化改造“水土不服”。但笔者认为这并非其真正的症结所在。

纪录形态真人秀的现状

在数量繁多的真人秀中,国内的纪录形态真人秀并不像日韩欧美那样,能够在数量或是内容领域上占据主流和主导地位。其实,中国纪录形态真人秀出现的时间并不晚。

广东电视台的原创节目《生存大挑战》于2000年6月开播,是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该节目持续了6季,无论是在收视率上还是口碑上都并未引起关注。此后这些年,为数不多的纪录形态真人秀零星地出现着。

湖南卫视首播于2006年9月4日的《变形记》,是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号称“新生态纪录片”。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虽然湖南台在噱头方面做足了文章,但是“强口碑弱收视”的局面一直没有改观。

湖南卫视首播于2010年11月11日的《我在你身边》,定位为一档全新理念的开放式互动情感真人秀。每期节目,一位明星与一位平民女孩捆绑24小时,明星走进女孩真实生活,感受不同生活境遇带来的差异体验。该节目只播出了一季。

江苏卫视首播于2011年6月27日的《不见不散》,是一档特别制作的原创纪录形态真人秀,节目呈现男女嘉宾初次见面的过程,作为“心灵导师”的乐嘉给嘉宾做一些约会前的指导和沟通。因为与预想的反应有着较大差距,播出一季后结束。

广东卫视首播于2011年8月27日的《完美暗恋》,由广东卫视重金从国外购买版权,节目着意表现选手真心换真爱,感受爱情的气息和信息,经过“群体约会”“单独约会”“神秘的光”“爱情阳台”等环节,选择真爱。播出一季之后结束。

浙江卫视首播于2011年11月28日的《卧底超模》,在当时的节目外宣材料中提到“甄选其中一位,代表中国最终进入Elite超模大赛国际总决赛的舞台”。但是非常遗憾,这个节目没有引起足够多的关注,一季之后结束。

云南卫视首播于2012年2月7日的《士兵突击》,是一档军事题材真人实景节目,主打全国首档“‘90后’士兵励志成长记”,2013年播出时的最高收视率是0.672%,最低收视率为0.242%,目前播出两季,2014年也被列入播出计划。

江苏卫视首播于2012年4月3日的《花样年华》,记录五个具有典型特点的“90后”女大学生在云南山区15天的艰苦生活并完成其自我蜕变的过程。收视率和口碑均一般,一季后没有再继续。

山东卫视首播于2013年1月1日的《中国同名秀》,定位为一档公益性质的大型明星互换生活真人秀,每期由一位明星与一位同名者互相交换身份,体验彼此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以明星的名义,向同名者提供帮助。这个节目只播出了三期就不再能够维系。

浙江卫视首播于2013年7月17日的《人生第一次》,是一档大型亲子真人秀,捕捉儿童在首次直面简单的生活考验时独立做出的判断与行动,开始人生的第一次挑战。这个节目仍然没有摆脱对演播室的倚重,在外景拍摄后进入有着复杂规则的演播室嘉宾点评、评选段落,该节目收视率也不尽理想。

在以上的列举中,除了《变形记》和《士兵突击》之外,其余的各节目大多结束了自己匆忙的尝试。从内容划分的角度,这些节目的涉猎面不可谓不广,有身份互换体验类、婚恋交友类、心灵鸡汤类、明星类、时尚类、亲子类、军事竞技类等,但是大多难逃低收视率的厄运。

纪录形态真人秀的权重体系

演播室和“纪录”这两种形态,除了明显的直观差异外,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节目的制作。纪录形态真人秀的权重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权重之一,叙事格局的构建。演播室节目完成于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所有的发生、发展、结果都在这个空间内实现,叙事线索、目标设定相对单一。单一不是简单,而是叙事中的指向性明确。因此,这些年的演播室形态真人秀中,复杂的赛制越来越少,制作者很清晰地意识到,复杂赛制是在把单一变得冗杂,这是制作节目的硬伤。与之相对应的纪录形态真人秀,空间的必然多元为叙事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所以,这类真人秀,往往在主叙事之外(按照真人秀的规则,大多是一次淘汰),增加了更多和人物关系相关的情节,在场景和情境设置上,也有更多为此服务的设置,这些设置其实并不直通最终的结果,但能为受众的情感代入创建更多的进入点。这种设置是叙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所承担的任务是为叙事过程填充更多的,有时甚至是貌似偏离目标的情节,是因为建构一棵大树除了主干之外还应有繁茂的枝叶;重要的是,在纪录形态中,这是为了情节进行的专门设置,而不是随机等待的自然发生。

权重之二,人物角色的设定。演播室形态中的角色更加偏重标签化的处理,这是在封闭格局中最简易的方法。以欧美真人秀为例,在演播室形态中,节目组在选手的人员配置上,会充分考虑性别、年龄、种族、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标签最大的意义在于,每个人都对某类标签有着相应的认知。所以,标签属性的代入能够很轻易地完成对于陌生人的识别。纪录形态则复杂得多,它更加偏重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经常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之前的误判不得不做出调整。性格的判断因人而异,一个人性格的多面性又容易让节目组在对他进行判断的时候出现偏差。所以,必须有一个相对广泛的关系结构,性格才能够逐渐显现,这个结构的搭建就是纪录形态的叙事过程。但是性格的显现往往不是自然发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所以要为性格显现而进行专门的设置,如“突发事件的处理”“矛盾关系的调和”“竞争对手的相处”等状况的出现,就是为了性格显现而进行的标准设置。因此,在两种形态的真人秀中,纪录形态在人物角色的设定上难度要大得多。

欧美的纪录形态真人秀,无论内容有什么样的差异,大多采用如下的叙事结构:简介—首次任务—比赛—获得任务奖励—主任务—准备—执行—评判。单从叙事的角度考虑,第一次的任务无论奖品多么丰厚,和主任务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对于主任务的完成甚至最终的结果评价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次挑战呢?因为在一个专题的拍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为显现人物性格而寻找“抓手”。前文也讲到,纪录形态的性格要求比演播室形态的标签要求高得多,“标签”是一个完全可以由创作者自主附加的识别符号,但是性格强大的舒展性靠简单附加是很容易露出马脚的。任何对他人性格判断的形成都有赖于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事件中。某一个体是如何掌控自己来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这里所说的“联系”不局限于合作,还包括对抗),这个过程不是天然存在的,在自然场景中,每个人都会刻意地以自我假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有在特定场景中个体被要求作出主动反应的时候,真实性格才可能显现。所以,这样的设定才是纪录形态真人秀的第一要务:为选手设定以展示性格而不是以得到某一结果为目标的真实场景。

权重之三,对结果确认的判断。叙事的差异必然导致结果的差异。演播室形态的追求是一次定点项目的完结,一个有着既定目标的行动,从头至尾的一切都是奔向这个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胜负就是对结果的确认,于是,真人秀的淘汰机制成为了演播室形态的必然选择。而纪录形态有所不同。复杂的叙事格局,显现人物性格的操作过程,无形中已经弱化了对“胜负”这种显见结果的依赖,反而是“以性格建立的识别系统”的成功与否成为重点。从观众的角度看,一档纪录形态真人秀节目中,经常会出现有明显性格缺陷的人物长期存留的局面,而按照日常生活的淘汰法则,这样的伙伴早已经出局,但其实这是一个纪录形态追求的结果。从“看谁胜出”到“看他会不会被淘汰”这样的可视点的转变,貌似没有区别,实际上已经让观众从散点的观看进入到定点的投射,这个转变是真人秀的一次飞跃,不再被套在死硬的“模式”中,也让真人秀因为形态的要求而衍生出更加多元化的存在方式。

之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权重分析,其核心的价值是为了让节目主创人员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纪录形态真人秀浪潮中不要盲动,不要简单地用“好嘉宾就能带来好收视”这样的标准进行判断,不要用看似是自然流程的呈现结果来让创作的过程也随机自然起来。对此,首先需要在现有的制作理念中厘清规律,而不是轻易地去讨论节目内容的选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技兴国范文4

一、更名组建国际旅行社的市场条件:

1.根据《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绘就的旅游蓝图,未来20年,江西省的旅游业将取得长足发展。到2020年,江西接待国内游客将由2000年的0.25亿人次提高到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由129.6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左右,旅游创汇将由0.62亿美元提高到11.7亿美元。

2.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今后江西旅游业将着力推广最

具代表的三条金牌线路,它们分别是名山名水名城瓷都文化游:南昌(滕王阁)——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山名城道教文化寻踪游:南昌(滕王阁)——龙虎山——龟峰——三清山;中华红色文化研习游:南昌(滕王阁)——井冈山——赣州——瑞金,以上三条金牌旅游线路设计合理,能够形成江西旅游的积聚效应。尤其对海外游客具有比较强的吸引力,上述线路推广以后,将极大地促进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为全省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带难得的机遇,尤其对国际旅行社的运行注入了新的内涵。

3.2002年江西接待国内游客3269.52万人次,旅游收入185.14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24.09万人次,创汇7161.77万美元。南昌市近两年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为2001年接待国内游客447万人次,旅游收入27.16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4.2万人次,创汇2912.55万美元;2002年接待国内游客507.68万人次,旅游收入32.76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44840人次,创汇1642.96美元。随着南昌花园英雄城市的架构初步形成,南昌的旅游业正在不段升温,南昌旅游业的龙头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未来20年境外旅游人次和旅游创汇必将取得快速的增长。因此,更名组建江西南昌旅游集团五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势在必行。

二、 组建国际旅行社的资金条件

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人民币,由江西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绝对控股,出资142.5万元人民币,占总出资额的95%。江西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5810万元人民币,下辖滕王阁管理处、南昌宾馆、江西南昌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南昌五彩旅游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及正在筹建中的上规模的旅游车队等,国际旅行社的成立一定能给集团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三、组建国际旅行社的人员条件

更名组建的江西南昌旅游集团五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下设

办公室、计调部、海外部、国内部、外联部、财务部等5部一室。员工13名,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包括总经理在内的4名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公司的两名专职财务人员持有中级会计师职称,在旅游行业有近十年的从业经历,并具备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及企业策划、营销运作的能力。

四、其它条件

公司选址于南昌市福州路165号,位于南昌市区商贸中心,交通便利,毗邻八一广场、省体育馆、省政府大院、人民公园和联通广场,周边遍布省级机关、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客源市场潜力巨大。公司营业面积90平方米,拥有传真机、直线电话、电子计算机(可与省、市旅游局联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以及1辆业务用车。

五、可行性研究结论

科技兴国范文5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如:异种蛋白 、酶类、花粉、草、食物、海味、毒素、药物等) 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积极处理。

1 急救治疗

1.1 在临床工作中当遇到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要立即中断过敏原继续进入人体。让病人立即平卧位,去出枕头,解开领扣。如病人有哮喘或呼吸困难,上半身可以适当抬高。病人意识丧失,应将病人头部置于侧位,口腔有分泌物者,立即清除,保证呼吸道通畅。

1.2 迅速进行抗过敏治疗,肾上腺素是抗过敏的首选药物,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成人剂量为0.1%肾上腺素0.3―0.5ml(儿童剂量为0.01ml\公斤\次),如症状无明显好转,15―2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病人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可逐渐恢复。该药能阻止过敏介子的释放,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能有效的使血压回升。

1.3 抗组织胺药物的应用,如病人出现全身皮肤瘙痒、风团皮疹、局部或全身神经血管性水肿等症状,立即肌注苯海拉明20mg或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此类药物可以拮抗在休克过程中所释放的组织胺。抢救成功后可以口服2―3天。

1.4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静脉通路建立后,应尽早的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注,然后,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点滴,根据病情轻重而定,治疗可持续2―3天。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消炎作用,缓解哮喘,喉头水肿以及抗休克等作用,但起效时间慢,往往需要几小时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1.5 在抗过敏治疗过程中,可同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25%葡萄糖20--40ml静注,也可肌注强力解毒敏治疗,对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有人报导在抗过敏治疗过程中应用安络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缓解病情也有明显效果。

1.6 抢救过程中要迅速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立即静脉输液,血压低者,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之类的胶体溶液,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动脉血压,如血压继续下降,要及时应用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

1.7 休克同时伴有哮喘发作,呼吸困难者,立即给予吸氧,并可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或舒喘灵吸雾剂,肌注或静脉滴注氨茶碱0.25g。如有喉头水肿或气管内分泌物过多,应考虑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利于排痰,吸氧,防止窒息死亡。

2 一般性治疗

2.1 如过敏性休克发生于药物注射中,应立即终止静脉注射或再次给药。如发生于昆虫螯刺之后,则必须仔细观察螯刺部位,有脱落毒囊,可用小镊子夹住毒囊插入处,轻轻将毒囊拔除,不能用手去拨,否则会挤压毒囊,使毒液大量排入人体内而加重休克。

2.2 如怀疑食物中毒或口服药物所致,应立即停止摄入致敏食品,终止服用一切易致敏的药物。如怀疑由空气中某些吸入性过敏原所致,应立即打开门窗,使吸入性过敏原迅速飘散,或将病人转移,脱离存在化学或其他气体致敏原的环境。

2.3 如过敏性休克发生于肢体药物注射或受昆虫螯刺之后,应立即在注射或受螯刺肢体的近端系上止血带,以延缓药物或昆虫毒液的吸收,止血带要定时松解。待症状基本消失后,可以解除止血带。并可用0.1%肾上腺素0.3―0.5ml稀释成10ml液局部分点封闭注射,即可拮抗过敏反应,也可减轻过敏原的吸收和扩散。

科技兴国范文6

关键词:必要性、可行性、行政公益诉讼、建议

在中国,公益诉讼是从国外的一种诉讼活动音译过来的,国外叫做“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他并不是一个非常明确地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种诉讼活动。在中国,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两种,是从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这两方面进行不同划分的;同时,按照提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将其划分为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前者则称为一般公益诉讼,后者称为民事公诉或行政公诉。由于中国的立法,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公益诉讼。所以才有探讨公益诉讼在中国的可能性的价值,由于公益诉讼的广而大,所以我只单独谈谈行政公益诉讼在中国现今社会存在的必要及可行性。

一、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现实必要性

行政公益诉讼在中国的建立,不仅具有其可行性,同时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监管单位的不作为,对于垄断企业的非法行为的熟视无睹。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如:电信企业的套餐收费、也有铁路,航空等各部门单位的违法涨价行为等等。那么作为公众的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有的人采取“民告官”的方式进行行政诉讼,也有人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其平等利益。但结果往往都是不容乐观的。究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我们并没有可靠的有效地公益诉讼制度。

另一方面基于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保护公共资源利益的需要。在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高达几千亿元。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但是有的国家机关在管理国有资产中却是不作为或者更有甚者。这样做不仅仅损害了国家的现实利益,而且深层次的说是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的企业或者政府的开发行为却都发生了偏移,对水、土地、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矿产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破坏。如果有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那么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也就不会陷入如此尴尬、被动的局面。

二,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

1、建立行政公益诉讼不仅有现实的紧迫性还具有法理学上的基础。并且一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要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作为最基本的依据,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根基的制度就相当于形同虚设。那么对于行政公益诉讼来说它的法理基础又是什么呢?法理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无救济即无权利”,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就应该享有申请救济的资格,而司法救济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就我国而言,由于立法者只关注创制层面,关注其逻辑结构上的完整,却忽视了要注重法律实施的前瞻性可诉性问题。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是,我国宪法和法律对于保护社会公益的实体权利进行了规定,但是这种权利是由大多数人共同享的。因此,许多人或组织大都是不被认为具有直接的诉讼利益,原告资格同样也不被认可。因此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除了要通过实体法律赋予外,还必须要获得程序上进行诉讼的可能性。

2、实现“权利”对“权力”制约。传统行政法中对“诉讼利益”的解释是:“当法院认为公民个人与案件之间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则不认可其具有诉的利益,同时也即不认可其原告资格。”只有当法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自身合法权益时,才有权利提请诉讼;但是,这样的程序设计,却违背了人民的根本法理。公民或者组织就其侵害行为惊醒司法审查,这样的行为就是权利制约权力原则,这一原则在司法领域的表现就是解决传统的公共权力方面用来制约其理论缺陷的有效途径。

三、关于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几点设想及粗浅看法

1.原告资格问题

依据中国的国情以及借鉴外国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原告资格可以分两种,一是参照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将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定义在“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包括间接和直接的关系;二是依据法律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公民。②行业协会及经合法登记、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组织。③检察机关。现今。在我国,检察院作为公权力的,提起公益诉讼是比较合适的。检察院对违法行为有法定监督权,由其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符合法律规定。而且根据宪法的规定: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由其作为公益诉讼的提起人,将会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功能。

2. 受案范围

行政公益诉讼的初衷和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受案范围作一定的限制,是有必要的。在立法技术上,应当采取概括式和否定式列举相结合。其次,采取否定式列举的形式列举不属于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情形,以防止无谓的滥诉,确保诉讼的严肃性。比如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就不应不属于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

四、结语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型诉讼制度,因此其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较长期的的实践探索。需要耐心与持之以恒的决心来建立,发展,完善,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行政公益诉讼之路也会变得越来越平坦。(作者简介: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资料:

[1]左卫民、朱桐辉著:《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