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力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的力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的力量

美丽的力量范文1

——题记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之一,书中的文字将友情、生命与美交织旋转,把金色的草房子、苦涩的艾叶、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出来,令人深思、难忘……

油麻地里的孩子,都是那么的善良、纯真,他们带给我的人性之美,让我回味无穷。

执着、坚强的美——陆鹤

陆鹤是个秃顶的孩子,因此常常被人戏弄,他不知为自己的秃头默默地哭过了多少回。但却从未放弃自己对尊严的守护,反而勇敢地担当了剧本中“秃头”的角色,他身上散发出的执着、坚强的美,让我明白了自信建立在对尊严的执着与坚守之上。

纯洁、柔和的美——纸月

纸月是个漂亮、柔和的女孩儿,她是那么的完美,一言一行都可以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她仿佛就是真善美的化身。纸月用眼神鼓励着桑桑,在桑桑病痛时给他送去纯洁、柔和的美。让我一次又一次地为纸月的纯洁而落泪。

勇于承担、坚韧无比的美——杜小康

杜小康是油麻地家底最殷实的人家,高大阔气的红门,使他有着一股独有的傲气,可一次灾难让杜家家道中落,成绩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去跟父亲放鸭。在放鸭的几个月,杜小康在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孤独、忧伤和寒冷中获得了无数宝贵的财富!当杜小康面临由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时,他,长大了。看着杜小康在校门口摆摊的身影,让我看到了他那经历风雨过后的坚韧之美。

成长的美——桑桑

六年小学生活中的往事深深触动了桑桑的心,爱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渐渐萌芽:他帮细马放羊、陪秦大奶奶聊天、用自己心爱的鸽子帮助杜小康摆摊……甚至在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还为了兑现诺言,带着妹妹柳柳进城,拖着病体背妹妹上城墙。在无数的苦难面前,那一首无词的歌,一直盘旋在桑桑心头:咿呀……呀,咿呀……哟,哟哟……咿呀咿呀哟……

最后,桑桑载着那一连串不平凡的故事告别了这座与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那种厄运中的相扶,冷漠中的脉脉温情和殷殷情爱,表现出数不清的感动,撒下无尽的悲悯情怀,给我以震撼心灵之感。

美丽的力量范文2

辽宁历来是文人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838年前,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外甥,辽东熊岳人王庭筠考中进士,并入翰林院任编修。他文词渊雅,书画精美,是金朝最全面最有名的诗书画家。在书画史上,他应当是最值得让后人骄傲的辽宁第一人。

自此而后,辽海地区书画大家不断涌现,并各领。如指画宗师高其佩,诗词书画俱佳的郑文焯,翰林书家王尔烈、李鹤年、缪润绂、谈国楫和杨钟羲;现代以来,学者书家金毓黻、于省吾、王贵忱,齐白石最得意的弟子周铁衡,画兰圣手高常荣,北碑第一人沈延毅,工笔重彩大家晏少翔,山水画大家张仃、季观之,著名油画家詹建俊、宋惠民,现实主义绘画大家王盛烈,鉴定与书法大家杨仁恺,碑与帖结合最好的书家李正中,连环画大家王弘力,杰出画家宋雨桂,画虎名家冯大中,画马名家许勇,著名人物画家赵奇……这些书画名家,个个都能在全国有一席位置。

可见辽宁从来就不缺少书画名家,缺少的是文化的研究、市场的整合与媒体的弘扬。从2012年5月开始,为了展示北方艺术创作水准,提振辽宁乃至东北书画创作群体的影响力,由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发起并举办覆盖东北百位书画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大型系列宣传和展览活动――“丹青北国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冯远为此次活动题字。

此次活动由鲁迅美术学院协办,辽宁日报传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旗下七家子媒(辽宁日报、辽沈晚报、半岛晨报、北方晨报、时代商报、时尚生活导报、北国网)联动报道,全面聚焦中国东北,尤其是辽宁的书画创作群体。利用艺术投资专版为平台,挖掘辽宁乃至东北书画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市场潜力,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欣赏力。

如今,这种局面因为有了辽宁日报的介入得到改观,这就是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的文化艺术投资公司所做的对辽海书画在文化层面上的全面研究,在市场运作中的商业整合,在媒体参与上的品牌塑造与大力弘扬。从而使辽海地区书画艺术在创作、市场与影响诸方面如春风骀荡,见树见林,满眼春色。

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文化艺术投资公司在组织辽海地区书画文化研究上,以“丹青北国行”版为品牌媒介,启动了“中国北方当代美术家价值考”活动,探讨类似“为什么会出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不成正比的情况”等问题,反思目前针对老一辈美术家的研究与美术评论工作方面所存在的缺失与误区,从而全面开始对辽海地区书画家、书画流派的研究。

与此同时,成立辽报美术馆,策划多项展览,全面推动地区美术创作。如启动“首届丹青北国行艺术贺岁季”,举办“期颐之祥晏少翔百岁精华作品展暨保利康桥迎新私人藏品展”、“艺术老男孩――辽宁画院老艺术家作品展”、“主流・艺力量――辽宁画院2013创作成果展”、“地北天南・孙戈中国画作品展”、“致母亲・角振通中国画作品展”、“关东之韵・陈涤中国画巡回展”,并策划与推动画家走出辽宁,走向世界,成功举办了“丹青世界行・张玉茂法国卢浮宫艺术大展”,向欧洲美术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画的创作水准。

市场改变世界。近代以来,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最广泛、最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的话,那就是市场的力量。市场的活力维系着书画创作的活力,市场的创新引领着书画艺术的创新。

辽宁日报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其中最成功的则是辽报艺术公司组织的“辽韵秋鉴”艺术品拍卖会,这是去年辽海地区最成功的一场书画拍卖会,许多年来辽海地区书画家的作品在这场拍卖会上或破纪录,或创纪录。时隔不久,辽报艺术公司又成功地组织了“辽韵迎春――2014辽海地区艺术品第一拍”。同时还充分发挥辽宁日报“丹青北国行”的品牌力量和文化附加值,将“丹青北国行”百万元授权香港修晟唐,达成文化品牌商业使用的成功运作。

文化研究、展览与市场开发这些方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媒体的力量。《辽宁日报》是辽海第一平面媒体,其“丹青北国行”版面又是辽海最成功的书画艺术专版。在这样强势媒体的全力量推动下,再加上成功的品牌与市场策划,才使辽海书画艺海兴波,高调前行。在辽宁日报的参与下,辽宁成功获得国家级“沈延毅书法奖”举办权,使这一奖项与“林散之书法奖”、“沙孟海书法奖”并列为中国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三大书法奖;冯大中荣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这是辽宁画家在国家级美术学会中的最高职位;《中国书法报》与《辽宁日报》合作创办,将在北京创刊。

辽宁书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辽海地区的书画交易从未像现在这样活跃。这些,不能不说是辽报媒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丽的力量范文3

在中国,这个“商业传奇”被延续与深化。“玫琳凯中国的每一个部门都以‘为利益相关方持续创造价值’为工作目标,每一位美容顾问也带着为她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愿望开展业务、为顾客提供服务。只要玫琳凯公司以及玫琳凯人不断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我们就能在中国持续发展并获得成功。”张晶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

在玫琳凯来到中国后的第三年,张晶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并持续工作到现在。在见证玫琳凯中国快速发展轨迹的同时,她也收获了人生的成长。

“我渐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是玫琳凯一直都拥有的传统,比如‘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黄金法则、‘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生活优先次序、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施比受更有福的乐施精神等,这些从创始人那里延续下来的价值观是玫琳凯的宝藏,不断鼓励人们更多去关注他人的需求,给予他人关爱,而我的工作就是让其他人明白,可以运用这些法则来为利益相关方持续创造价值。这正是我们能够持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先后在营运部、销售部、物流部等工作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让张晶感觉自己触摸到了玫琳凯文化的灵魂。

传承“她”力量

拥有50多年历史的玫琳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成为了全球顶尖的美容品牌和直销商,在中国,更是与欧莱雅、玉兰油共同占据中国化妆品销售份额的12.5%,十次蝉联“全国化妆品制造行业经济效益十佳企业”第一名。就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已成为了玫琳凯全球最大的市场。

“我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我们传承了公司的使命,创始人的经营和管理理念、行为方式”。张晶认为,作为一家女性公司,玫琳凯充分发挥了“她”的优势。玫琳凯中国拥有50%的女性高管、55%的女性员工、逾40万名销售人员也都为女性。

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创始人玫琳凯女士不满于社会就业中歧视女性、无法给女性足够发展机会的状况,在直销行业工作了25年后毅然辞职并成立了这家为女性带来美丽的化妆品公司,矢志以商业手段帮助女性实现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商界根本不可能使用的“黄金法则”,在玫琳凯却成为了企业的文化基石。

“我们的管理中应用的正是黄金法则,员工在岗位上做得不好,我们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并寻求解决方案”。张晶介绍了玫琳凯最有代表性的“三明治”策略――夹在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对于女性来说,赞美与肯定是非常具有激励效果的,即使是批评也应该与赞美相伴。事实上,这样的赞美在玫琳凯随处可见。例如每一位新任的首席(品、才、貌方面的典范,玫琳凯的品牌代言人),都将在研讨会穿上最华丽的晚礼服、带着精致的妆容,由玫琳凯的男员工戴着白手套搀扶着登上灯光炫丽的舞台。类似于这样的荣誉与表彰是研讨会中持续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内容。此外,销售业绩优秀的人员获得的认可别针是非常特别的大黄蜂形状,其寓意是像大黄蜂一样,虽然只有轻轻薄薄的小翅膀,却依然能让庞大、沉重的身体翩翩飞翔。

在业务过程中,这种从他人角度出发,服务他人的理念则体现到了每一个细微之处。为了对消费者负责,早在2008年9月,玫琳凯中国便在业界率先响应《化妆品标识治理划定》,启动了全成分标注项目,统一产品成分的翻译并对134款产品包装进行了修改。同时,因产品成分的翻译更新,公司还对销售队伍进行了相关培训,给每一位销售人员发放《化妆品全成分标识解读指南》。

除此之外,玫琳凯女士以及她所提出的生活优先次序、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乐施精神等企业价值观都成为了现代职业女性的启蒙。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女性发展的现状,2001年玫琳凯中国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创办了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并坚持“授人以渔”的方式,给予贫困地区的女性可持续性的、受用一生的能力。2011年基金进一步引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合作伙伴,在为贫困女性提供小额无息贷款的同时,提供更多技能上的培训。截至目前,基金总额已经达到2,517万元,累计为全国20个省份的近7万名下岗女工和贫困妇女提供帮助。

“她们更加自信、自立,有的能够担负起家庭的经济重担,有的能够成为技能培训师,她们的社会地位,对自身的价值认同感更强、更坚定了”。在组织与推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张晶认为,不仅仅是经济上,这种女性意识的崛起才是项目取得的最大收获。

“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尊重信任别人,以别人为出发点’,与经济、社会、环境共同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相一致”。在不断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过程中,张晶与玫琳凯中国的其他高层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为六大利益相关方“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持续创造价值的中国方案

2013年,玫琳凯中国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变更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中首次明确了“创始人、消费者、销售队伍、员工、社会、环境”这六大利益相关方,成为玫琳凯全球的首创。

“每年,美国总部以及全球各个子公司都会用平衡记分卡来制定年度策略。”张晶介绍到,平衡记分卡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是财务目标,第二层是对外部客户所要达成的目标,第三层是制定并完善内部流程,第四层是提升人员技能、开发工具。这四层自上而下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做才能实现策略与目标,自下而上则是进一步明确为何要这样做。然而,检讨过往我们的记分卡,在第二层(外部客户)里只提到消费者与销售队伍,从六大利益相关方出发,缺失了社会和环境。为此,今年在第二层里特别增加了这个目标,并相应地在第三和第四层增加了相关的行动。张晶相信这些努力最终会有助于公司财务目标的达成。一旦将此纳入公司的战略与策略后,各个部门都会积极行动起来。比如销售部就对此展开了很多工作,并邀请张晶提供帮助与支持。

在去年10月的南非首席高峰会议上,销售部特别召集首席讨论哪些是销售队伍的利益相关方,如何为其创造价值?年底,全体首席一致通过了并签署“创造价值倡议”。与公司层面的利益相关方有所不同的是,该决议中还增加了很特殊的人群――家人。今年五月份开始,由玫琳凯销售队伍组成的志愿者也将从试点的三个省开始做社区服务。

美丽的力量范文4

1987年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获得国际商业硕士学位,曾出狂台湾获多利詹金盘投资颀问公司(wardleyJamescapel)总经理。1995年。历任加拿大伦敦人寿保险公司(LLIM)权益证券按资副总裁、常务董事等职务。2003年担任荷兰银证券投资信托公司(ABNAMRO)首席投资总监。2006年11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兼审席投资总监。

一份,“一了夙愿”的情怀,一次机缘巧合的引荐,让袁宏隆开始了他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之旅,2006年11月,袁宏隆以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总监的身份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袁宏隆花了二十年时间,在中国台湾和北美不断积累着他的投资经验。而这也使得他成为中国大陆基金业中,全球投资经验最丰富的首席投资总监之一。

对于光大保德信的投研团队而言,袁宏隆的“空降”带来的最大变化,可以浓缩成两个字:量化。这既包括注重量化流转的投研程序,也包括强调量化考察的绩效考核。着力打造量化投研体系,是袁宏隆在光大保德信的得意之作,其效益则体现在三年来的业绩斐然,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09年: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报告,在124只成立满一年的可比基金中,光大保德信旗下的量化核心基金、红利基金、新增长基金和优势配置基金分别排名第u位、13位、22位和32位,风格完全不同的股票基金,表现却能够一致,体现了投研流程的合理性和投研团队的实力。

坚守自己的理念

从中国台湾到加拿大,再从加拿大到中国台湾,这是袁宏隆步入中国大陆之前的投资生涯路线图。

1987年,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获得国际商业硕士学位后,袁宏隆的投资事业从中国台湾起步。在此期间,他曾出任台湾获多利詹金宝投资顾问公司(WardleyJamesCaps)总经理。该公司是一家以汇丰集团为背景的知名证券经纪跨国集团公司,主要为投资于中国台湾地区股票市场的OFII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到了1995年,袁宏隆来到加拿大伦敦人寿保险公司(LLIM),先后担任权益证券投资副总裁、常务董事等职务。这家寿险公司的资产规模超过150亿加元,在八年半的任职期间,袁宏隆为山H管理约30亿加元的北美证券资产。而思乡之情让袁宏隆在20。3年再度回到中国台湾,担任荷银证券投资信托公司(ABNAMRO)的首席投资总监,该信托公司旗下有20多只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35亿美元。

二十载的海外投资生涯,拓宽了袁宏隆的投资视野,也让他切身感受到不同地区投资风格的差异。“不同地方的普通投资者心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北美,大家者偏向于长期价值投资,而在中国台湾,则经历了从,早前热衷短线投资渐渐过度至成熟价值投资的过程。”袁宏隆告诉记者,“到了中国大陆以后,我发现这里的投资者对短线收益的要求比其他地方耍高,基金投资风格也常常会受到持有人需求的影响。”

很显然,袁宏隆的中国大陆投资之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投资理念的一次碰撞是继续他二十年来的严谨,还是融入本土的投资偏好?在连续三年持续完善光大保德信的量化投研体系之后,袁宏隆用自己的工作表明了态度,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念。

袁宏隆力推的量化投研体系内涵丰富。如在研究员荐股上,袁宏隆让每位研究员可以艮据自己的研究偏好,选出比较个性的模拟组合,由5只股票组成,这个模拟组合不仅要在投资组合会议上接受其他投研人员的质询,而且还要进行系统追踪。公司则根据每天的实时表现,随时调阅出每个研究员和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的绩效比较,使得各投研人员的投资能力一目了然。而在考核中,袁宏隆也偏爱用数字说话,尽量使得每个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绩效业绩都得以量化,并根据量化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

在股票池的建立上,袁宏隆也常强调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实施上,在市场扩容速度加快的背景下,进行定性的分析越来越难,而通过定量分析,则可以发现被市场忽略的投资标的。所以,我们的股票池是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办法确定,希望能从被动研究转移到主动研究。”袁宏隆说。“以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为例,我们会根据模型筛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而当数量模型筛选出不熟悉股票时,要借助研究员的定性研究作补充,来决定股票的入库以及是否购买。”

恪守铁的纪律

量化投资最核心的是纪律――这是身兼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基金经理的袁宏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观点。“能够克服基金经理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恪守纪律的量化投资才有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另外,量化投资能够借助计算饥强大的运算能力去筛选个股,捕捉到被市场所忽略的个股或者板块,这是量化投资的魅力所在。”袁宏隆说。

袁宏隆指出,量化投资不会随意对模型进行调整,因为一旦模型建立也就意味着量化投资的风格已经确立,调整量化模型实际上就是改变基金的投资风格,除非经过市场一段时间的验证,新的归因值确实比旧的显示出更多优势,这时候才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总体而言,成熟的量化模型在运作中不会出现太大变化,量化投资的纪律就在于不能因为一时的市场变化就调整量化模型。

事实上,在二十年的海外投资生涯中,袁宏隆管理过多个投资团队,严守投资纪律是他对团队成员最基本的要求。而在光大保德信,袁宏隆的投资纪律观除了身兼基金经理而必须各守的量化投资纪律外,还包括身为投资总监对旗下其他基金经理“必须注重业绩比较基准”的要求。而对于后者,袁宏隆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基金经理必须根据基金合同的要求来管理产品。这其实意昧着,在光大保德信的基金产品中,所谓的投资冈格指的是产品自身的风格,而非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

“如果基金经理持仓品种总是超越基金合同限定的条件,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超额收益,但一旦品种选偏、风险释放,无疑会使基金公司的运作产生被动,将无法面对基金持有人。而且,基金经理的行为只有和基金产品合同保持一致,才能让基金持有人有明确的预期,这一点很重要。”袁宏隆严肃地说,“我们是基金持有人的投资伙伴,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投资纪律。”

这种投资纪律反映在光大保德信的股票池上,就形成了其特色的风格。袁宏隆告诉记者,在光大保德信投研的总股票池中,针对每个基金产品设立了对应的“冈格库”,而这些基金产品的投资对象则多从自己对应的“风格库”中挑选。当有新的股票进入股票池时,则会判断其适合哪个基金产品,将其补充到对应的风格库中。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光大保德信旗下的偏股型基金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风格差异,各基金挣仓吉构完全根据各基金的特点,少有重仓股持股重合的情况。“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效果。”袁宏隆说。

操刀中小盘基金

今年起,袁宏隆在身兼多职后,还将担任光大保德信中小盘基金的基金经理。这是光大保德信的第一只中小盘基金,袁宏隆的亲自担纲,足见公司对该基金的重视。而在近期各基金公司刮起的中小盘基金发行热中,袁宏隆又将如伺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呢?

袁宏隆的方法是使用动量策略模型来考量股票走势的变化趋势,并以定量、定性和动量策略作为选股的依据。定量上,光大保德信专门为中小盘基金研发了价值评估模型,并以此筛选出财务指标、盈利指标等表现较好的公司:与此同时,依托该公司强大的研究团队实现定性研究;动量策略着重考量股票过去的涨跌幅,及其过去一段时间和现在成交量的比较,来确定其盈利增长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还建立了资产配置小组,其团队式的投资管理机构,是国际成熟投资理念及本土长期投资经验的集中体现。在强调深入挖掘投研团队集体智慧的同时,各层次的投资决策主体各司其职,明确权限设置及分工,对投资决策过程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

美丽的力量范文5

游美丽的月亮湾

前天我和爸爸、妈妈、周老师(妈妈的同事)一家和爸爸的同学一家一起去美丽的月亮湾游览,观赏月亮湾的美景,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假日!月亮湾在沙扒镇,回去的时候买一些特产送给公公婆婆,让他们开心一下!

我们迅速的来到了月亮湾,我跑下金黄色的沙滩上,望着那宽阔,湛蓝的大海,真想下去游泳!沙滩上有许多的贝壳,我和妈妈一起在捡贝壳,有金色的、白色的、绿色的……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贝壳和海螺,我要把我捡的贝壳送给我的朋友和同学。我妈妈捡到了一个条形状的贝壳,超像我家里的那个贝壳,同学们都说是“狗牙”,这下他们总相信是贝壳了!

我独自到沙滩离海最近的地方站着,让微风吹拂着,那感觉真舒服。海浪冲到我的脚丫子,凉凉的,真舒服。爸爸叫我小心一点我就回去和妈妈继续捡贝壳。我拿着金黄色的贝壳,躺在金黄色的沙滩上,把贝壳对着天,那感觉真舒服!

爸爸说:“时候不早了,待会还要去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我便随妈妈一起爬上小石子路,回到车上去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

美丽的力量范文6

很少有人像魅族那样做产业,也很少有像魅族那样拥有100万掏腰包的粉丝,这些“粉丝”自称“魅友”或“煤油”。

在消费电子行业,很难发现像魅族这样的企业。它的用户可以直接对话产品的开发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直接影响产品开发的每个环节。也很少有一家企业的产品,像魅族一样受粉丝的热捧。

没有太多产品,没有什么广告投入,借助互联网,魅族在前有国外手机巨头夹攻、后有山寨手机围堵的情况下,走出了本土品牌一条独特的成功道路。

倾听粉丝的声音

为了确保新品的轰动效应,苹果对新产品开发和实行极其严格的保密政策,甚至不惜因为泄密而诉诸法律,而魅族在产品开发上采取的是对用户完全开放的交互式开发策略。

其实在魅族进军手机市场之前,就有倾听用户声音的习惯。早期魅族在竞争激烈的MP3市场,与消费者通过互联网频繁互动,就产品性能、包装与消费者交换意见,依靠为数不多的几款产品,发展了一批忠实用户。

而当这家MP3时代最风光的公司决定改行做手机之后,又通过不断与用户互动,“黏住”了数以万计的魅友,让他们甚至为一款M8手机死心塌地等待了两年。

作为魅族进入手机市场的第一款产品——M8,从最初生产意向的提出到产品的外观设计、硬件配置、软件操作系统等,魅友们都会进行热烈的讨论,而魅族的研发人员也把论坛上来自潜在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融入自己的研发工作中。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M8手机经历了从键盘设计到全触屏的改变,手机操作系统也开发了三遍。

对用户意见的尊重,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开发,赢得了用户的支持。2009年2月18日,M8在国内正式上市,在坛子里跟随产品两年多的魅友们迫不及待购买这款自己参与“研发”的产品。一位魅友甚至在论坛上发帖,称自己辗转了四个省市才最终买到期待已久的M8。这种场面似曾相识,它发生在大洋彼岸,人们等待的是一台苹果iPhone手机。

同样,魅族另一款手机M9在2011年1月1日首发上市,出现了与苹果粉丝连夜排队购买iPhone类似的盛况。

这些消费者如此痴迷魅族的原因,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魅族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被动接受产品,而是与魅族一起在开发产品。而一旦用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力量是巨大的。

粉丝的大本营——论坛

魅族的不同之处在于独特的论坛文化。

2003年6月,魅族的第一款MP3随身听产品上市。与此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正是这个论坛,成就了魅族的“江湖地位”。

从那时起,魅族老板黄章就开始活跃在论坛上,跟“煤油”们讨论关于魅族的一切问题。网友们都知道有个J.Wong是魅族的老板。据说,黄章几乎每天都会在论坛上泡几小时,从2003年到现在,他共了近6000个帖子,平均每天3个。此外,魅族的员工也都会经常去论坛逛逛。

由于产品口碑的不断积累,魅族论坛的用户越来越多,目前注册用户近200万,每日活跃用户在3万以上。

魅族的铁杆魅友在5万~10万人,绝大部分是男性,他们又以消费电子领域的玩家居多,这些魅友不仅仅购买产品支持魅族,最关键的,他们都是互联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者,他们在论坛之外对魅族品牌和产品带来的正向作用不可估量,影响的人群无可计数。

作为魅族粉丝的大本营,魅族论坛在其整体的网络营销中占据核心位置。

利用互联网传播,魅族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有关M8上市的消息,魅族没有在任何媒体投放广告,全部通过论坛。对于资金并不雄厚的魅族来说,这是最为行之有效的营销传播模式。

在中国很少有企业负责人能够像魅族黄章一样,与用户如此近距离地沟通,也很少有企业能够将互联网的功能在与用户沟通中发挥到极致。

魅族可能无意经营一个“煤油”团队,但当这个群体在产品的光环下形成,并日益壮大甚至形成了一种“煤油文化”时,“煤油”就成为“下一个产品”的潜在市场群体。

为“煤油”建立体验店

在珠海,最大的一家魅族体验店面积有300平方米,而相邻的星巴克是200平方米。

在体验店内,除了魅族手机外,还有各种魅族手机配件出售,购机顾客可以在这里享受一站式购买体验服务。

魅族店员作为魅族的梦想大使,会为顾客详细介绍每一款产品,也会为他们介绍魅族品牌。魅族体验店不仅销售魅族手机,还为顾客提供剪卡、贴膜等服务,这里不仅是魅族手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场所,更是魅族“煤油”交流的场所。

尽管魅族产品品种不多,建立专卖店看起来是一个冒险的渠道策略,但这个主意得到了经销商的支持。珠三角主要城市目前都有了蓝色大门的魅族专卖店。

魅族的经销商大部分也是从“煤油”转变而来的,他们从魅族生产MP3时便成为“煤油”,通过网络论坛认识了J.Wong除了专卖店模式,还真找不到一种贴切的方式以表示经销商对魅族产品的喜爱。

期待新的突破

那么多的年轻人,那么大的粉丝团,那么执著追求一个品牌,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对魅族而言,这种力量是积极的,也是具有非凡意义的。

魅族对“煤油”们的热爱,得到了狂热的回报,魅族因此成了最像苹果的中国公司。

魅族的很多举动是不符合中国人惯常认可的商业逻辑的,甚至背离了主流的商业价值观,但是魅族牢牢抓住了一点:产品,产品,就是产品——即便是模仿,也要模仿最牛的;即便是没条件,也要打造最顶级的。正是对产品的狂热追逐,魅族手机成为“煤油”们的最爱,他们对M8、M9的热爱不会比苹果迷对iPhone差。

这其实是魅族“效仿—反超”苹果的开始。魅族的逻辑就是产品制胜,瞄准最高标杆,打造完美产品。这对收入层次偏低、更注重性价比的用户以及天生的产品膜拜徒而言是很好的追随理由。

一家本土的手机企业,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手法上不断将自己与苹果公司扯上关系,从商业战略上看,被视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发展路径。

硬币总有两面。由于身份名不正、言不顺,魅族并未进入主流运营商的渠道,在实体销售环节,魅族与200多位经销商为魅族手机选择了专卖店销售渠道,而且只有这么一种。

同样模仿iPhone专卖店的形式,将专卖店做成体验店的形式,在走大卖场模式的今天,这种形式可能会让魅族成为一种小众产品,而难以广泛流行。因为苹果获得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

另外,当网络传播方式促使魅族产品推广取得成功时,不容回避的是,魅族手机的系统稳定性差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同样被放大,虽然在不断地改变优化,但仅仅模仿到皮毛,甚至仅仅在某个硬件上取得一点突破,并不能为魅族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根基。

其实,魅族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发展中的“短板”。就像那些曾经靠模仿创新成长起来的企业,魅族在苹果身上咬了一口之后,也在考虑自我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