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酒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酒的诗句

关于酒的诗句范文1

 

从使用目的看,桂平白话的祈使句可分为命令、请求、建议、禁止、吩咐、告诫、催促和号召几类。本文还从句子成分省略、句法结构、谓语结构、语气助词等方面来解剖桂平白话祈使句的结构特点,使大家对粤方言的祈使句有更全面地了解。

 

桂平白话祈使句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哪些呢?按较粗的分法,至少可以包括命令,请求、建议、禁止、催促、吩咐等几类。这种分类主要依据语气的不同,这种分类的界限常常视具体条件而定,并且不甚分明,即没有绝对的分类界限。

 

命令、下令或指示

 

命令或下令的语气一般带有强制性,言词果断,结构简短有力、语调急促,且大都是降调,句末大都用感叹号来表示,如:

 

快点食齐饭去!(快点把饭吃完!)

 

使用命令或下令的语气可以由于语调作用令单纯的命令变得比较客气缓和,句末可用句号来表示:

 

畀佢出翻去。(让他出去。)

 

指示与命令同类,但语气比命令缓和,而常带有指导的意味,大都不用语气助词,显得较干脆。

 

请求、要求或邀请

 

请求或要求实际上是命令类客气委婉形式,常可在这类祈使句里加上某些词或短语,或一般句末都有语气助词,语调可降升,句末都用句号或问号(不是问句)。

 

到夜出来撩咧。(晚上出来玩吧。)

 

请求与要求的差别还是在于语气与遣词用语,邀请的语气更客气,通常都带有特定词或短语,句末都有语气助词,如:

 

唔该你帮我改好件衫咧。(麻烦你帮我把衣服改好吧。)

 

建议、提议

 

建议和提议表征求对方意见,通常较舒缓,句末语调也可升降,多有语气助词,句首常带主语(第一人称单复数均用),及一些特定词语。这一类中,动词常重叠,如:

 

你睇睇哩壶水开佐未?(你看看这壶水烧开没有吧。)

 

禁止、劝阻

 

禁止与劝阻的语气与命令类相似,急促有力。但劝阻语气较禁止缓和,且句末常可带有语气助词。禁止与劝阻的祈使句一般都用否定形式,在句首加表否定的词语。

 

某准出去!(不准出去!)

 

吩咐、叮嘱

 

吩咐与叮嘱的语气都较舒缓。句末大都有语气助词,且句首也常带有特定词,如:

 

考试千祈唔好作弊喔。(考试千万别作弊啊。)

 

告诫、提醒

 

告诫和吩咐最大的差别在于,告诫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下辈,而吩咐或叮嘱可用于平辈之间,且告诫与提醒都带有较强的提醒意味,类似于北京话的“可以……”、“该……”,如:

 

好扯了喔,唔系天度要黑啦。(可以走了吧,不然天就要黑了。)

 

催促

 

这类祈使句一般语速较快、声调也较高,句末语气助词可有可无,常带特定词,如:

 

某时间了,快啲啦。(没时间了,快点啦。)

 

号召

 

号召的声调较高昂、语气较强。句末的语句助词可有可无,常带特定词,有较强的鼓动性。如:

 

桂平系我家,清洁靠大家!(桂平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桂平白话祈使句的结构特点

 

(一)句子成分省略

 

祈使句多用于两人对话中,对象明确,与其他许多方言相同,桂平白话祈使句多是无主语结构,如:

 

过来撩下咧。(过来玩一下吧。)

 

这种祈使句的主语“你”或“你哋”在句中省略的情况也可出现在疑问句里,或用句末出现的呼语来加以证实。

 

(二)句法结构

 

1. 桂平白话祈使句的某些情况可省略主语,如:

 

眼困度睡先。(困了就先睡。)

 

2.交谈对象不止一个或为引起对方注意,明确淡话对象时,可出现主语,如:

 

你等多阵睇过咧。(你多等一会看看啊。)

 

为表厌烦、生气等情绪,可加强说话语气且加上第二人称代词作主语。

 

3.为了明确祈使对象,在句首或句末可加上呼语,如:

 

小姐,唔该先埋单。(小姐,请先结账。)

 

这类呼语可以是第二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某些泛指的人称代词,某些称谓词。

 

4.可在人称代词前加“畀”、“由”、“由得”、“任”等词或短语,体现建议语气,相当于北京话的“让”、“任由”等,如:

 

畀我去啦。(让我去吧。)

 

5.把“度”加在祈使句之前也有缓和作用,可提醒注意较重要的事,如:

 

度要考试了,快啲去复习。(就要考试了,快点去复习。)

 

6.表礼貌与客气的祈使句,句首或句末常加上“唔该”、“请(不用于句末)”、“麻烦”等词。“唔该”可在句首句末自由使用,且使用频度特高。“劳烦”可放句末,但必须跟“你”一类的人称代词,放句末不用逗号隔开。

 

这类句子与命令类有共同点,即在命令类祈使句后加某些语气助词,可变成要求一类的,语气较缓和的祈使句。如再加上些特定的词语,语气则更礼貌。

 

7.这类表礼貌与客气的祈使句在句末也可加上疑问短语“好唔好”“得唔得”“得某”“好某”“可以某”等,表征询对方意见,多用在建议类祈使句里,放句末得用逗号隔开。这类疑问短语有时并无疑问作用,可不答。

 

你同我一齐去行街,得唔得?(你陪我一起去逛街,行吗?)

 

8.表建议时还可在句首加上“等”、“不如”或“人称代词+不如”来缓和语气,使语气更委婉些,带暗示性建议,如:

 

不如我哋去食啲野咯。

 

“不如”也可放在谓语之前,语气不变。

 

9.表吩咐,叮嘱类的祈使句前均可加上“千祈”、“要”、“希望”等词语,起减轻或强调语气的作用,语气也诚恳得多,如:

 

千祈细力啲。(强调语气)

 

这些词如出现在具否定意味的祈使句里多含减轻语意的作用。

 

10.建议类的祈使句首还可加“至好(最好)”一类副词,带提醒、强调、客气征求意见的意味,语气更缓和,如:

 

至好早啲训觉。(最好早点睡觉。)(缓和、请求、建议)

 

11.许多宾语可放在祈使句首,但后头一般还带上与宾语同位的第二人称代词,可强调宾语,如:

 

啲水果(你)食咗佢咧。(你把水果吃了吧。)

 

12.在句首或句末加上“好了喔”用于劝阻类祈使句,相当于北京话的“行了”、“够了”等,如:

 

好了喔,再唔去度要迟到啦。(行了吧,再不去就要迟到了。)

 

(三)谓语结构

 

1.桂平白话祈使句里的谓语大都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如:

 

去行街买衫咯。(去逛街买衣服吧。)

 

2.谓语动词可重叠,一般是双叠AA式,双音节ABAB式较少,多音节重叠更少。另外,除双叠外,基本上不出现三叠或更多。重叠后语气要委婉得多,多带 “试一试”的意味,主要用于建议类祈使句,如:

 

部MP3畀我听听,好某?(这部MP3让我听听,好吗?)

 

有的祈使句的谓语动词是惯用重叠式,等于惯用形式,一般来说语气也较委婉客气。

 

3.谓语也可加上量词,如“一阵(间)”、“一下”、“一次”等,而这里的数词“一”多省略。这种祈使句的语气与动词重叠式相同,“睇睇”可说成“睇一下”,例:

 

坐多一阵(间)咧。(坐多一会儿吧。)

 

(四)否定结构

 

1. 桂平白话祈使句的否定结构与其他方言一样,在谓语之前加上否定词,有时可在否定词与谓语间嵌进某个副词,如“再”之类的词。

 

桂平白话祈使句的否定副词很多,如 “唔”(不)、“唔使”(不必,不用)、“唔准”(不准,禁止)、“唔得”(不准,不允许)、“唔畀”(不让,不给)、“唔可以”(不可以,不行)等。这些否定形式的祈使句大都表禁止、劝阻,也可在否定词与动词间“再”,有强调作用。

 

(五)语气助词

 

桂平白话祈使句的语气助词丰富,能表现出不同的祈使作用。部分是单音节语气词,也有两个音节的语气词。祈使语气的助词基本上与陈述或疑问语气的助词相通,常用的有“啦”、“咧”、“噶”、“噶喇”、“喔”、“了喔”等。

 

1.“啦”,较委婉的祈使语气,相当于北京话的“吧”,表示请求、催促、建议、劝阻等,如:

 

唔该点一下啲新货啦。(清点一下新货吧。)(请求)

 

2.“咧”,较多地用于祈使句中,表示提醒、催促、邀请等语气,如:

 

你中意度试下咧。(你喜欢就试一下吧。)(提醒)

 

3.“噶”,“噶喇”多用于提醒、劝阻、告诫的祈使句中,语气较重,与北京话的“啊”相近,如:

 

唔好食咁多,好辣噶。

 

4. “喔”、“了喔”,语气较委婉。都有要求、吩咐、恳求对方同意的意思,也带有提醒叮嘱的语气,且在提醒中含有劝告的意味,如:

 

咁冻,着多啲喔。(这么冷,穿多一点啊。)

 

(六)复合祈使句

 

在桂平白话祈使句里基本上都是较简短单纯的祈使句式,而有些则与其他句式合成带有复合句式特点、但从整体看仍带祈使语气的句子,如“祈使句+唔系……”、“祈使句+咪……”等,姑且称之为“复合祈使句”。

 

1.祈使句+“某过”……

 

这个句式里的“祈使句”,只作为分句用,句末用逗号;后半部由“某过”引起另一分句,一般表转折关系,即:(如果不)按前一分句说的去做,一定会造成后一分句的结果,如:

 

饮住汤先,某过度要冻喇。(先把汤喝了,不然就要冷了。)

 

2.祈使句+“度/咪”

 

这种句式相当于“紧缩句”。这里的“度”、“咪”和“某过”在用法和意思不一样。“某过”是连词,“度”、“咪”是副词,后紧跟动词,不能像“某过”那样前后可有逗号隔开。这样的意思相当于北京话“假如(要是、要、倘若等)……就……”,如:想食度食咧。(想吃就吃吧。)

 

结论

关于酒的诗句范文2

论文关键词:感悟;实证;研究证据;管理艺术;管理科学

《中道管理》研究了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在详细剖析人性及西方X理论、Y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大学之道,提出管理的三向度,即“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絮矩之道”,并用M理论来代表,认为中国式管理应以安人为目标,依经权而应变,用絮矩(将心比心)来促成彼此的和谐合作,实施真正适合中国人的中道管理。单向度地学习《中道管理》难以发现中国感悟思维在管理研究中的缺陷,笔者拟对比《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来分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文化互补的重要性。

1从传统感悟思维模式中突围

《中道管理》提出“重点管理”,整个论述充满了中国感悟思维气息。这个结论没有错,但是判断“谁是重点”的经验和理论可能会错,背后还有继续追问的空间。该结论有儒家“点到即止”的特质,又有道家的随意性和超脱性,暴露了中国感悟思维的局限。感悟只是体验中的某一瞬间对宇宙本真的洞见和彻悟,感悟方法是中国古代治学最常用的方法。感悟,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强调的是个体的特殊感受和瞬间反应。

值得推崇的是中国感悟的结果往往直觉了事态的发展趋势。感悟一词,起于人的体验,着落于人的生命智慧。人的感觉经验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生物的刺激反应,就是因为人的感悟渗透着潜在的博弈;生命智慧不同于纯粹的理性,始终与感性粘连,在感悟发生时,因感而悟和因悟而感很可能是一种双向的辩证的运动,很难用因果分析讲清,是一种高度的直觉,“理论的形成并不完全来自于我们的现实和经验,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事实作为前提,通过‘唯心’的思考仍可得出唯物的结论,而且这种结论往往还具有真理性。感悟其实是在进行模糊的“思想实验”,“只可意会”是中国管理智慧的特色,也是局限。当代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能够突破思维上“不可言传”的千年禁区吗?西方的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说不清”的中道管理智慧开辟言说的路径吗?某一瞬间的“偶然性”中有什么“必然性”?“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成智慧,但也不排除某种思维的惰性。

《中道管理》没有用现代学术的形态系统深入地阐释“重点管理”这个法则;在文献E23中,却引用了国外的一个“重点管理”的研究证据:在“友好反馈”中,卫生保健系统执行主任,凭借偶然了解到的心理学知识:人决策时每次只能处理有限量的信息,开始对所辖20多个诊所考核指标实施“重点管理”,从原先200多个指标中,选择3类绩效指标——质量、成本、满意度。这3个方面都有一个总的测度。在下一个年度,通过使用更易理解的反馈形式,卫生系统的绩效得到了广泛改善,低绩效单位进步显著,“绩效考核体系”在“实证研究”中不断改进。把《中道管理》中“谁是重点”这个“感悟”到的答案,不是作为结论,而是作为研究的起点,使整个研究上升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实证科学研究层面。实证研究之所以在国际上风行,被国内管理学界信奉,一个不易察觉的原因是它的“假设和命题”蕴含感悟智慧,而“实证之后”的“结论”比“感悟结果”更加精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思想一直在社会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由于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存在,使研究对象可以进行科学的测量,以此来解释、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科学研究大多是从实验或问卷调查中得到数据,然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实证主义倡导的研究方法大多是用于检验预先建立的研究假设或命题,如果所得到的数据与研究假设的预期一致,就认为假设是可以接受的;一旦发现了与假设判断相反的结果,就有理由拒绝假设。换言之,实证主义思想强调的是理论的检验,而不是发展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出现的定性研究方法大多是为定量分析提供补充信息。”实证研究希望将研究纳人清晰的、可观测的、能重复进行的科学研究轨道,希望检验悟到的结果。“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指出,中国管理智慧中的个人的直觉和洞察力,在“建立研究假设或命题”时,在“大胆假设判断”方面是大有作为的;而实证研究对“直觉和洞察力”所得的结果,是能够提供有效信息予以证实或证伪的。理论的进步,总是依靠试错来进行的,试错就是“有意识地、审慎地试图发现错误以收寻证据驳倒该理论,包括诉诸于以他自己的才智设计的最严格的实验检验。”也就是说“小心求证”时,实证研究行之有效,于是各有所长的中西思维方式在管理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榫头——对接。

关于这个榫头,吴冠中大师有一个比喻很贴切,他说:“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这句话启示我们要站到更高的国际视野,将充满感悟智慧的中国管理艺术与实证主义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对接,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旗帜插上世界管理学研究的山巅。只有半山腰上固步自封的人才无视他人的长处,也只有没有文化信心的人才彻底依靠他人的长处。目前西方管理学研究的领先,正是因为他们“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而我们“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也就是说,实证研究方法暗含感悟智慧,而单纯的“中国式”感悟却难以进入实证的层面。

的确“因为我们的视野窄”。在管理中诸多问题恐怕不是一个笼统的“重点管理”能说清楚的,通过实证的科学研究,寻求合适的自变量,实现对应变量差异的解释,有助于实现管理学研究的严谨性。比如个人收入水平无法完全解释员工满意度,而组织情境、气氛、个人期望值和人格特征等外生变量,甚至误差变异,都有可能影响满意度,当我们把“逻辑思维的科学性与感悟”融合起来,通过实证研究,会得到一个比“凭印象”更科学的分配方案。又如,M理论指出“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这样论断对管理者而言,究竟有多大程度上的指导意义?尼采曾叹息:“自来,精神如同道德一样,成百次地实验而成百次地迷误。是的,人是一个实验。唉,许多无知和错误化作了我们的躯体!”在这个背景下,管理的首要问题,可能不是仅仅提出“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而是要说清如何“改变”,如何发挥人的创造性,所谓民族复兴,就是把压抑、窒息的创造力重新焕发出来,从传统感悟思维模式中突围,认识现行研究方法、思维定势、管理模式的局限。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受到美国实证研究严谨性的启发,认识到中国现行管理研究粗放和照搬西方理论的危机,悟到传统经验和理论的可错性,吸收当代美国学者研究成果,通过移植“溯因推理”和“双环学习”概念,开发了一种将具体组织作为实验对象的新管理范式。这种管理学研究方法,找到了中西思维方式在管理学研究中对接的榫头,在感悟中“溯因推理”,在“双环反馈”中检验其方案效果,并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

中国管理学研究迫切需要这样的“榫头”。把管理问题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既关注一般性规律,也不忽视个性特点;既寻求普适性的管理方式,也照顾到具体情境。

郭重庆在各种会议上强调,管理学是个学以致用的科学,中国管理学界应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从照着讲到接着讲,到接着做,接着中国传统文化讲,接着西方管理科学讲,接着中国近现代管理实践讲,既要重视理论升华,又要重视中国情境与实证研究。“接着”就需要“榫头”。有机对接,才能检验“悟到的东西”,推进研究结论。

2管理创新的本源:社会实践

管理的创新,人们往往从制度改革、时代变迁来探讨,恐怕这些因素只是管理创新的结果和外因,它们与创新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基本观念的重新理解,很有可能找到创新本源。观念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视角,世界观转变是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从个人层面看,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是研究者个人不断进化的有效途径,因为管理的决策对公司的命运有重大的影响,管理者的胜任力成为了关键性的并且常常是稀缺性的资源……这个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观察、认识管理问题的范式的转变,世界观的转变和胜任力的提高。”这里,提出管理者转变世界观的问题,也就是管理创新要有新的指导思想;胜任力是指参与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管理学离不开哲学导航,哲学提供的正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世界观的转变,才会重新定位“我怎么管理?”“我怎么研究管理?”这样源头性的问题。“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的内涵就是一种观察、认识与解决管理问题的新方式——既然经验和理论有可错性,就不得不在实践中寻找新的因果关系和基于“该关系”的方案,把管理推向了无止境探索和创造的路上。世界观决定着管理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质地,无形中左右着管理方法和管理研究的方法,新世界观一定是因为它终结某种旧的观念而熠熠生辉,“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正是摆脱了感悟思维对“经验、理论”的过度依赖,才迈出了创新的步伐,其研究思路(见图1)。

反馈1是一个验证,或者说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试错是科学的保姆,因为“根据片面的知识而采取的行动难免要犯错误,关键是尽可能迅速改善我们的知识,尽可能及早发现我们的错误,并消除它。”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其有一个纠错环节,即反馈学习的环节,因为“溯因推理”和“制定的方案”也具有“可错性”,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双环学习过程:由反馈1构成了一个单环的渐进性学习…根据绩效调整方案,形成同一因果关系下的不同方案,但是,它并没有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a一6);由反馈2构成一个双环的变革性学习,即根据绩效的高低,它不仅仅反思制定的方案,而且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a一6)的正确性,因而具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这个研究过程不仅是一个科学的探索实验,而且也是一个将科学原理转化成管理实践的过程。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实现管理研究的创新,而且实现了管理活动的创新。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以“友好反馈”为据,说明“问题b的确定、a—b关系的猜测、选择以及具体解决方案的设计,都深深打上了管理者的主观烙印,与管理者的经验,特别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其内在的“溯因推理”逻辑机制吻合了管理的实践性、科学性、权变性特征,从而保障了管理的效果。“溯因”在中国感悟思维中是最模糊的,事实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归因的往往未必是真正的原因。通过反馈2的自我纠错,“研究”把中国管理的朦胧感悟推进了理性思维的漩涡,是中国管理艺术向管理科学迈进的重要哲学台阶。凸显了研究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的“科学”特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感悟一实证的对接”将使管理学研究向更高阶段迈进,更加精准,其概念模型(见图2)。

《中道管理》探讨的是管理的艺术,而“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注定管理学具有艺术和科学2个维度。人本主义管理学研究范式正在兴起,中国人文传统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地位正在提升,这为科学和艺术二维交融提供了时代契机。

中国感悟思维下的《中道管理》强调主观感应,重想象,直观对象,主要靠感性,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在感悟中注入了逻辑思维,强调客观理性,重推理,主要靠理智,以抽象思维为主。从个别中揭示一般,从个性中抽象出共性。分析对象,构造概念体系,对客观规律的不断揭示和描述,其哲学根源是遵循因果决定论,严谨而规范。

中华民族思维定势决定了中国人与管理艺术性有天然的血缘。德鲁克强调,管理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人文艺术——之所以称其为“人文”,是因为它涉及知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艺术等基本要素,知识、智慧与艺术等与个人价值观有关的来源离不开民族的人文传统,因此制度、文化、社会结构等民族性格因素作为自变量或调节变量必须是中国管理理论建构的因素,但不是全部。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更需要的可能不是我们拥有的,恰恰是我们缺乏的。管理科学的“中国性”不是指在中国应用西方的管理理论和定理,而是说这个管理理论和定理是中国人创造的;不是独立选择的,而是独立创造的;它是被现代中国管理困境激发出的学术原创冲动,它体现着中国人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它开启着中国人的管理世界,代表中国向世界输出有中道管理特色的管理科学。

3“中道管理”有待继续道说

“目前,中国管理研究相对滞后,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方面,与西方管理学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难以融人国际管理学界的主流。”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也指出,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在中国推行的最大困难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证据的匮乏,最流行的案例教学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研究证据;人们关注的是具体方案而不是何以至此的原理,缺乏理论挖掘的学术研究,只是现实量的累积,始终无法实现质的突破。

原理的匮乏是研究方法局限和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不足导致的。中国传统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是过分依赖感悟思维,遗忘了多元化的思维方法和多元化的理论范式,窒息了学术原创的活力。

中国管理学要摆正文化的客观性与历史继承性的关系,不泥古、不媚外,必须刺激我们民族长期处于麻木状态的一个重要穴位——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研究意识,激发出学术原创的冲动。

中国管理学发展离不开中国情境,更离不开中国管理学研究者的人文情怀。

从孔子提倡的“思无邪”,到后来主张“发乎情、止乎礼”,“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无不统摄在“人”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这一铁腕之下,统治者要求人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几千年的专制文明一方面使人文明了,另一方面为了巩固集权统治也从某种程度上扼制了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精神、创造活力。温和谨慎难免固步自封,专制下自由的强音愈来愈弱,因循守旧窒息了创造的火花。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阴影难以消除,“大一统”难以培养自由、创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格。爱因斯坦指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进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管理学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研究者的创造力的激活,“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闪现了这种学术创造力的火花,昭示着当代管理研究出现“中华气质”的可能性。

形成当代管理研究“中华气质”,第一要敢于质疑,任何创造都是建立在对一切既定文化成果质疑的基础上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学科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开篇就指出现行的2类管理依据经验和理论都是有局限的,并着手创造一种新的管理依据。

第二要认清中西管理学“现成价值”局限。“中道管理”的局限是感悟思维的局限,是管理科学视野下管理艺术的局限;而实证研究擅长检验“假设或命题”,多强调的是理论的检验,而不是发展理论,理论的原创迫切需要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感悟思维的优势,进入下一轮“大胆设想和判断”。《中道管理》的直觉和洞察力往往直接抵达了一个新的假设和命题,不可小觑。克服双重局限的方法既不是照搬西方管理理论,也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感悟一实证无缝对接”,“创造”普适性的现代管理理论。创造成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的历史,也只有创造才能奠定这个民族在世界管理学上的地位。

目前,中国管理学之所以难以产生“中国性”,原因多少在于管理研究者以自己所选择、所认同的研究方法对待中国管理困境,始终在现成的管理思想中徘徊,以不同的“学术选择” 代替“创造”。这样的管理学研究只是选择性的学术,产生不了思想性的学术。

关于酒的诗句范文3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渐渐深入人心。体育运动开始愈发地受到关注,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前沿阵地,必然要采取措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必须积极地进行体育教学和管理改革,体育俱乐部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管理模式是立足于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主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选取的学校有江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要求,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等多种途径,查阅国内外关于研究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与运行方式的相关资料,并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整理、研究。

2.专家访谈法

走访及电话采访了湖北省部分大学体育部门行政、管理及教学训练负责人和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副教授17人,了解了他们对本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高校体育俱乐类型的分析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分类问题的文献研究,发现近年的文献资料中研究较多,但很杂乱不统一不合理,在征询专家和借鉴同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依据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目的、任务和活动形式的不同,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可分为:课外活动类体育俱乐部、教学类体育俱乐部、业余训练类体育俱乐部和综合类体育俱乐部四种类型比较合理。

课外活动类体育俱乐部是指以组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俱乐部;教学类体育俱乐部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所组织的体育俱乐部;业余训练类体育俱乐部是指以校运动队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的体育俱乐部;综合类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比较多,有单项的也有课内课外结合的一体化等形式。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机构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是在院长领导下的体育俱乐部,一般下设综合部、群体竞赛部、体育教研指导部、后勤服务部、对外联络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机构设置应以有效发挥各组织的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的系统管理,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调动和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及培养其管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体育俱乐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与发展不同步,管理模式不够规范

目前,多数高校体育俱乐部在管理上都存在跟不上发展的问题,导致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与发展的不同步。现在大部分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所采用的是集中管理的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组织计划性不够全面和周密,与具备开放、松散、自觉等特点的体育俱乐部不甚契合,学生在参与体育俱乐部过程中的学习和锻炼情况也没有科学、统一的衡量方式,学生在各个俱乐部之间的转换制度也不够完善。

2.高校体育俱乐部运行和发展所需的场地、器材等条件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调查发现高校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等条件的增加速度却远远落后于高校学生的增加速度,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高校体育俱乐部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场地、器材等条件足的现象的出现,它主要表现为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数量不足、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种类较为单一、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质量不高,以及体育场地的人均面积过小、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3.经费问题是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能否持续顺利发展的关键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一个重要功能。然而俱乐部在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日常的管理办公运行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中消耗品的消耗等,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撑,经费是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能否持续顺利发展的关键。但是,现在我国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却普遍存在经费来源单一、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依据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目的、任务和活动形式的不同,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可分为:课外活动类体育俱乐部、教学类体育俱乐部、业余训练类体育俱乐部和综合类体育俱乐部四种类型比较合理。

关于酒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数字媒体城;数字媒体街道;内容;交互;单元;模块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03-03

1、绪 论

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为道路导入数字媒体技术,意味着创造出影响物理环境和道路环境的新空间。

在道路中导入数字技术,就是把数字媒体城道路的基本构想建立在传统道路的物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概念基础上加以理解,可将体现数字技术的装置因素理解为物理环境,但是因该装置产生的人类道路活动的变化不应该被置于传统概念的延长线上,而是应该成为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数字空间为人类的空间感受以及个人、社会的沟通带来了革命,而这又需要崭新的构成因素。

在数码时代,道路作为交换信息、彼此接触和文化共享的空间,它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街具这个位于道路中心的物理构成因素的特征和能够对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加以灵活应对的形态构成因素进行研究,以了解有效“设计的可能性”。

1.2 研究范围

本研究以数字媒体城的道路环境为中心,首先从理论上学习从传统的道路环境转变为新概念的数字道路环境所需的功能和物理因素,继而考察能够应对数字网络空间和道路文化之变化的道路的物理构成因素。出现于道路上的人的形态既是催生工具的动机,又是不断改变道路的软件,同时是“道路”这个物理环境承载的内容。从城市街具中导出传统道路体现的特征和新赋予的造型特征,以提供适用于城市街具的标准是本文的研究范围。

2、数字媒体城的特征

2.1 数字媒体城的概念

今天我们的社会由于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居住文化亦随之发生着快速转变。

所谓数码城是适应这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需求模式的变化,在配备良好的道路、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的原有住宅区开发方式基础上,构筑更高一层的信息基础设施,使得居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更加简单、便捷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从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新概念城市。它是通过建立在城市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办公区之间的城市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地下埋设物及主要系统的状况,能够构筑反映人民愿望的优质行政服务以及应对灾害、灾难的综合性的系统,并且在构筑了尖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环境中,能够享受快捷生活的未来型城市。

2.2 数字媒体城环境特征

所谓数码城,就是在城市管理、城市造景、城市行政等领域使用了前沿性尖端数字技术的城市。

城市应该具有能够接受快速发展的尖端技术的柔韧性,技术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于环境技术的尖端化,而是为了给生活于城市的人们提供方便和安乐,应该将立足于使用者为中心立场作为背景性前提。

(1)能够有效利用数字技术的灵活性(Flexibility)

数字技术革新速度快,技术周期短,通过物理性固定导入空间,所以需要能够持续利用数字技术变化的方法。

(2)通过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实现的亲合性(familiarity)

数字技术城市使用的技术不是为专家存在的,而是以数字媒体道路为媒介向一般大众提供的技术,从而需要导入类似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ricDesign)、可触摸的媒体(Tangible)、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概念。

(3)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ric Design)

构筑能够让使用者的参与和相互作用顺利进行的系统,向个别使用者提供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信息,同时还能够保障其隐私(Privacy)。

(4)可触摸的媒体(Tangible Media)

应该通过使用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的各种应用软件程序,向各阶层的使用者提供网络化环境。

(5)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应该在主体之间形成各种接触和相互作用,在城市中形成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内容(contents),同时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

3、数字媒体城的道路环境分析

3.1 道路在数字媒体城的意义和功能

3.1.1 道路在城市空间的意义

道路是城市的外部空间,是最简单,且具有诸多目的的空间。道路是构成市区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但形成市内交通网,还以分割街区的线条形成城市的形态,可以说市民的步行空间――道路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基干结构。道路作为基干结构,从形态上形成城市的骨骼和框架;作为新的空间领域,是决定城市本身的存在形式的重要因素;道路不但从单纯的功能性空间的意义上,而且从物理层面上也是市民意识和行动的动脉,可以说它是城市本身拥有的社会结构的表情。

3.1.2 道路的功能

(1)传统功能

对各年龄阶层而言,道路是杜区生活的一般场所,是实实在在地为人们提供彼此接触和休息的场所。道路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交流的地方,是发生经济活动的场所,具有活力的道路直接对周边产业产生影响,如果道路充满活力还能够提高地域内相关产业的比重,从而提供专业化和注入活力的契机,进而还可以为道路庆典等周边服务和商业领域注入活力。道路一直被认为是建筑物之外的,具有公共性的,是各种规模的自然构造物和人工构造物可以共存的场所。

(2)被赋予的新的功能

道路与城市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处于建筑物两侧的意义,并不是仅仅用于同行的通道,在这里不断发生着家和道路、室内的人和室外的人、室内的活动和室外的活动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道路在构成城市的物质因素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作为形成城市形象的强有力的媒介,需要设施的改善和程序的变化。

在数字时代,具有交换信息的场所、接触的场所、文化共享的场所等功能的道路的作用预计将进一步增大。

数字网络空间和道路文化的变化

虚拟文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为此前一直是社会活动之

主体的道路文化带来变化,在目前道路拥有的逻辑和功能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被数字网络空间所同化或替代,随之道路将承担和原本履行的作用不同的内容。

未来,道路空间的概念不是将内外隔离,而是应该使其能够自然地联成一个拥有同一个主题的空间,构筑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成为一个主体的空间,通过移转空间能够彼此连接和探索,从而不但需要虚拟空间,还需要真实开放的道路空间。

3.2 道路的物理构成因素

导入数字技术意味着创造对物理环境和人类道路活动均带来影响的更高层次的新空间。数字媒体道路是为道路导入数字技术,它的基本构想有必要在传统道路的物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个概念基础上加以理解。

可以把体现数字技术的装置因素理解为物理环境的范畴,但是因这些装置发生的人类道路活动的变化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传统概念的延伸,而是应该从崭新的概念进行理解。

数字技术开启的数字空间非但要考虑人类的空间经验,还需要为个人和社会的沟通,思考崭新层面的构成因素。

在人类的道路活动这个传统道路的构成因素中,添加物理环境之外的数字技术而形成的虚拟环境并非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个构成因素。它在道路活动和物理环境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道路概念中,使虚拟环境和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和道路活动彼此相互作用,从而最终创造出”物理环境/虚拟环境,人类的道路活动”之间的复合作用。

数字媒体道路的物理环境是提到道路时想起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它包括包装、城市街具、招牌、艺术品、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的界限、建筑物正面的构成因素、开放空间等,这里还包括信息亭、LBS系统、各种传感器、网络基础设施等安装于道路空间的数字技术装置和个人使用携带的各种终端机等广泛的数字装置。从而可以说,能够支撑人类道路活动和虚拟空间的所有物理设施均为物理环境。

4、数码城的设施设计

4,1数字媒体城的概念分析及形象提取

数字媒体城的核心因素有数字、媒体和道路环境三种。

4.2 核心关键词的基本造型概念

4.2.1 透明性和重复性

基本造型概念:通过材料和形态体现透明性和重复性

透明性:玻璃的透明性,在重复的空间形成的透明感

重复性:直线和直线的重复,直线和圆的重复,圆和圆的重复,玻璃和玻璃的重复,透明和不透明的重复。

4.2.2 系统化和动态结构

基本造型概念:恰当地使用结构和动态概念的系统

系统:如果硬件组合与连接容易,那么网络连接也容易。

通过模块组合硬件

为了收纳各种内容(contents),构筑自身的网络

Move:动态结构及功能的适用

(从提高照明,显示屏/功能性、使用性、形象等角度,体现各种动作方法)

4.2.3 灵活性和变化性

基本造型概念:应对各种环境变化的灵活性(Flexibility)

(将装修术语计算机房地板(ACCESS FLOOR)的概念适用于步行街,从而提高安装、施工和管理设施的效率。)

灵活性:应对道路环境变化的系统

变化性:增强功能性和使用性的变化结构

应对昼夜的变化

照明的变化

应对技术变化的系统变化

4.3 设施的设计提案

为设计提案选择的城市街具应该是道路原有设施中的那些利用度高,具有大众性,在诸多设施中具有代表性的设施,从而选择了既有效利用了组合式模块系统,又适合道路系统的公交车站、道路报刊亭、隔离墩、垃圾箱、信息亭等设施。

(1)公交车站

材料:金属/玻璃(2)道路报刊亭/隔离墩/垃圾箱

材料:金属/玻璃

5、结 论

关于酒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药事服务;门诊药局;药师;临床药师;窗口服务

[DOI]10.13939/ki.zgsc.2017.01.132

医院药局是医院药事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医院药学部门直接面对临床科和患者的窗口之一,也是联系护理、临床和患者之间的桥梁。其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对整个医院的印象。一直以来,药局的主要工作就是配药与发药,重心都在药物的供应和管理上,自然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1]众所周知,患者的利益与医院药局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息息相关,这些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重要依据。药局特殊的工作模式既要医师按要求调配处方,又要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像银行柜员那样,以亲切可人的态度对待患者,凡事为患者着想,这样才能提升医院的口碑。医药人员每天接触成百上千的人,当中有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为他们提供配药服务、药物咨询服务以及处方点评服务,如何协调和处理好各项工作,就成为了医院药学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2-4]尤其是在我国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当今,全国人民都相当重视医疗领域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形,改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便显得格外重要了。[5]鉴于此,笔者将以一种“一切为了患者,全力为患者服务”的态度对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模式进行探究。笔者通过梳理和分析药局窗口服务近十年来的数据和资料,结合患者对门诊服务质量的看法和观点,提出了若干改善药局窗口服务质量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指导药局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6]

1 建立全新“银行式”服务模式

医院药局窗口诞生至今已有数十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医药服务模式已暴露出了诸多弊端,远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比如,患者难以将自己的需求告知药师,导致双方沟通不畅,特别是特殊患者和老年人。在药局药事服务中引入“银行式”服务模式,利用服务评价设备、对讲设备、电脑药品快捷查询设备缩短患者与药师之间的距离,不但符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求医问药”,更重要的是,设备会记录下配药、发药信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纷争和麻烦。

2 建立快速联系模式

2.1 药房与医生的快速联系

通过构建药房与医生快速联系制度,有利于药师在发现处方不合规或是需要修改时第一时间联系医生,避免了患者转述不清的麻烦,也保障了用药的安全,提升了药师、医生双方的工作效率。

2.2 药房与收款处快速的联系

通过构建“药房与收费处的快速联系”制度,用以对错误收费现象进行更正,便于联系收款处和患者的关系。

2.3 制定药品退费申请制度

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一经发出,禁止退换”的属性,之所以要制定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使用药安全得以保障,但是在如今看来,这条规定是完全没有根据也不合规的。新型医药服务强调的是以患者为本,作为新药应用主阵线,医院可能会因为缺乏临床经验而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此时退药完全是可行也是合理的,这么做不但能保证用药安全,还能避免药品资源的浪费,所以构建一个药品退费申请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

3 建立药局与科室、收款处等主要科室的常规联系

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方面面临诸多困扰,因为每年药厂都会推出各种不同规格的新药,此时就需要药师将本院药品目录提供给收款处以及药局科室,并协助诊疗部门开展相关医疗活动。

4 完善药局内部管理制度

4.1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的制度

医药工作难免会出现差池,如剂量差错、脑收费药品品种与处方药品品种不一致、药品数量差错、惯性思维差错等。众所周知,医院药品琳琅满目,很多药品包装类似,名称也只相差若干字,药局人员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拿错药。所以,构建“四查十对”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

4.2 设立专职药品管理员

对各类药品质量、药品有效期和药品摆放等进行定期检查,做好药品计划工作的监督,确保药品的不间断供应,防止出现断货的现象。随时做好特殊保管药品、特殊贮藏药品的登记工作,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调整药品销售,将药局药品报损率降到最低,从而节约医院药品成本,解决药患纠纷。

4.3 药品调剂管理

药品调剂管理是窗口服务的重点内容,从事药品调剂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四查十对”,对药剂药方仔细审查,并做好发药交待工作,将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向患者说明,并且在电脑上确认。如果出现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乱涂乱改、不使用通用名、超量用药、不签名等违规现象,要及时填写处方回执单并和开方医生联系重新开处方,对于部分医生出现用药严重不合理时应拒绝配药,并上报给科主任;如果出现收费错误,应立即要求患者到门诊收费处予以更正。对于部分需要特别详细介绍用药知识的患者,前台医师应通知患者前往门诊咨询,由专门的咨询药师来进行疑惑解答。[7]

4.4 处方管理

门诊处方主要包括处方、品处方、儿科处方、急诊处方以及普通处方等,必须要按照相应的类别对其进行管理,并且要确保书写规范。各个药师应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来进行审方,并且在各个部门应指派专门的处方点评人员,配合监督临床医生的用药情况,必要时应对其进行干预,严把处方质量关,确保能够对患者对症下药。

4.5 人员管理

医院药局在日常工作中要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加强对各个药师的培训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并且还要进一步强化药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药局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药师多和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展开交流,改变传统观念,从药品传统供应型转变成药学技术服务型,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患者展开服务,以患者利益为切身利益,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药学服务。[8]

5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5.1 发药交待

患者在门诊就诊完成后需要按照处方进行取药,这一环节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各药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主动将药品的服用方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一一向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和老人、儿童患者)阐明,防止出现错误用药而导致的患者安全问题。

5.2 设立门诊药事咨询窗口

通过设立门诊药事咨询窗口来解决患者的各类用药问题。咨询内容包括临床医师给患者的用药问题解答,比如处方药品的价格、规格、用法、用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其他有关药品方面的问题等。

5.3 指导用药时间

患者一般并不满足于“一次几片,一天几次”的回答,他们大多都需要对药品服用时间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比方说罗红霉素片,考虑到这种药品药效会受到部分食物的影响,所以应告知患者最好的服用时间是在饭前半小时或是饭后半小时。

6 建立药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均是对医务人员和医疗单位的硬性法律法规,立法部门希望能够通过出台上述法律来确保我国公民的用药安全。在实际生活中,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反应往往是无法通过药品质量检验得出的,由于科学水平有限,在药品审批过程中很难将药品的全部不良反应通通发现出来,所以这就需要借助各个医疗单位内部建立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9]由临床医师和药局医师配合门诊做好各个药品不良反应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时上报监测网。

7 讨论与结论

总的来说,在如今医疗体制下,医院药事服务理念必须要从原先的“以药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要想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水平就必须从改善药局服务态度、转换其管理模式、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其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医院应尽快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银行式”药事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各个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潘理平.浅谈军卫一号门诊药局管理子系统应用中的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1,19(3):191-192.

[2]刘芳莉,刘洋.临床药局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武警医学,2013(6):540-541.

[3]May J R.Pharmacy Management:Essentials for All Practice 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06,70(1):12.

[4]沙颖,张辉,田月洁.计算机及网络在医院药学部门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工业,2003(1):61-62.

[5]柏文玉,刘冬洁,万向红,等.加强药局管理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1992(2).

[6]晏马成.一位药师谈药局管理[J].中国药房,1993(6):11-13.

[7]Fleming W K.Pharmacy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Drug Adherence.[J].Journal of Managed Care Pharmacy Jmcp,2008,14(6 Suppl B):16-20.

关于酒的诗句范文6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作为质的研究方法而进人教育领域并为学者所接受和认可的,厘清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特点,认清教育叙事研究的局限性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合理地选择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康纳利和克莱丁宁认为,叙事是基于反思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来制造意义,具有整体主义的品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莱布里奇等人认为,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是一些故事,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收集到的材料,叙事材料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其他问题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群体,了解某一社会现象或一段历史时期,或探索个人发展史。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专指教师叙事研究,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目前,研究者广泛使用教育叙事研究去研究教师。而教师或作为研究对象或作为研究者也很乐意接纳这种研究方法,这使得教师叙事研究似乎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叙事研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现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而且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此外,从更大的范围来考察,教育叙事研究的应用也不仅仅限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国家及地区间教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研究等都可作为叙事研究的教育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于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即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并对故事现象或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凡是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材料的分析研究都可以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叙述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而是要寻找故事背后的意义。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大致分化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另一条是“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前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师在校外研究者指导下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后者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要看到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的总体特征,不能像规范性的量化研究那样,对其可靠性、有效性及普适性抱以过高的期望,至于具体表述,则各有侧重,这里仅概括其突出的特点。

(一)时间性

时间不仅是叙事文本分析中的技术性需求,而且从根本上来讲叙事的冲动就来自于寻找失去的时间。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或者说,抽象、不好把握的时间正是通过叙得具体可感。教育叙事的视域基是指向过去的。过去和当下的教育经验总是凝结在时间之网中,把握特定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就等于找到了认识经验的途径,叙事文本中的情节就是时间性的体现。

(二)主观性

教育叙事无论是“所叙之事”还是“听用之叙”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包括对细节的取舍、现场气氛的描述、心理状态的分析等,这本身也反映着参与者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而这些“弦外之音”也是研究的一部分。当然,对主观性的调控也是最难的,由于过分受到研究意图的影响而出现的“讨好效应”或“完美效应”必须加以克服。

(三)实践性

从质的研究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教育叙事研究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通过长期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从事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如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都离不开研究者本人的实地调查,叙事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而要做到这一点,除研究者的“文化主位”的方式以外,研究者还需要与被研究者不断地接触、沟通,这样才能做到以被研究者的角度去理解、建构文本的意义。

(四)情境性

首先,叙事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研究者本人就是一个研究工具,需要在实地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当地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该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其次,叙事研究认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分不开的。如果要了解和理解个人和社会组织,必须把他们放置到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

(五)重视意义理解与建构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叙事探究并不停留在展示存在者的层面,与建立在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寻求普适性结论的研究不同,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

(六)真实性

胡塞尔的“面向事情本身”的思想,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改造,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叙事研究也尊崇胡塞尔提出的“面向事情本身”。叙事研究强调对研究者要进行“深描”。以此揭示社会行为的实际发生过程,以及事物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描述越具体、越“原汁原味”,就越能够显示现象的原本。同时,对叙事研究的评价不追求客观性和有效性,它强调标准的运用必须适用于情境。叙事关键是看叙事者是否清晰、真实地描述了事件及其背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叙事本身是否注意到经济性和熟悉性。叙事研究工作的价值也不在于研究程序及结论的推广,而在于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经验的意义重构和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并期望通过其激发共鸣,使倾听者和阅读者获得基于自身的启示。

(七)重归纳而不重逻辑推演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叙事研究主要采纳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质的研究的归纳过程通常由如下步骤组成:1)研究者自己投入实地发生的各种事情之中,注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2)寻找当地人使用的本土概念,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孕育自己的研究问题;3)扩大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获得灵感和顿悟;4)对有关人和事件进行描述和解释;5)创造性地将当地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归纳的方法决定了质的研究者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分析资料与收资资料同时进行,以便在研究现场及时收集需要的资料。叙事研究的理论建构走的也是归纳的路线,从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比较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三、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近年来叙事研究招致不少批评。如,过于关注自我经验反省的研究旨趣,容易使研究陷入自我中心或唯我论;由于受到研究的规约而在叙事中出现“好莱坞情节”,即通过人为地化解或折中为所谈及事件中的矛盾设计一个完满结局:由倡导情境意义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相对主义的泛滥,尤其是道德的相对主义,招致工具合理性在学术和现实生活中受到过度批判等。

就目前的观点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小样本往往只有一个到几个参与者,因此研究成果的典型性、代表性经常被人质疑,也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二是时间长。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丰富资料要花费相对多的时间。当教师事务繁忙或精力不足时参与比较困难。三是评定难。对一叙事研究的相对主观性标准目前还在探讨中,借鉴的典型研究较少。此外,教师相对封闭的专业生活习惯和缺乏自觉反思意识也会影响到叙事研究的开展。四是叙事研究对研究者具有很高的要求。教育叙事研究一方面要求研究者深入了解某一个教育实践现象,另一方面又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够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与此同时,“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须以对话者、倾听者的身份同时与三种声音(至少)进行交流:叙事者的声音(包括录音带或文本作者的声音)、理论框架(为解释提供概念和思考的工具)以及对解释与阅读的反思性批判(即对材料所作结论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除了要求研究者“贴近”“身处”教育实践这一前提性条件之外,还应有必要的教育理论作为内隐的支撑,否则。教师叙事难以避免“叙事越叙越贫庸”的结局。

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不过经历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叙事研究的反思与批评正是叙事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当前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第一,教育叙事内涵理解褊狭。国内很多学者简单地把教育叙事等同于教师叙事,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仅仅适用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而且,无论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还是合作研究,对叙事者与研究者的关系缺乏辩证理解,要么取消研究者指导,要么无视教师自主性。

第二,对研究缺乏跨学科视野。如前所述,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很厚重而广泛的,教育领域的叙事研究必须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开放的思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如果囿于所谓的学科独立意识,就教育论教育,叙事便很容易成为教育琐事、经验体会甚至牢骚的代名词。

第三,忽视教育叙事的本体价值考察。一方面,很多学者在运用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了解叙事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基于怎样的研究假设等,造成了叙事一定程度的泛滥;另一方面,更多情况下,学者仅仅把叙事作为研究资料收集的过程与方法,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叙事其实是教育中人的存在方式,叙事本身也有教育价值,可以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四,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影响了叙事研究的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所以觉得叙事缺乏科学性与推广价值。比如,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出理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叙事脱离了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加重了教育科研的虚假之风等。对于这些评判,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我们姑且不论学者对叙事研究的质疑是来源于我国教育研究对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的推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以质的研究存在有某种抵触情绪,单就说叙事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忽视理论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也许是学者对叙事研究缺乏足够了解的前提下而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