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秋天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秋天的诗歌范文1
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
The coach is at the door at last;
The eager children, mounting fast
And kissing hands, in chorus sing:
Good-bye, good-bye, to everything!
To house and garden, field and lawn,
The meadow-gates we swang upon,
To pump and stable, tree and swing,
Good-bye, good-bye, to everything!
And fare you well for evermore,
O ladder at the hayloft door,
O hayloft where the cobwebs cling,
Good-bye, good-bye, to everything!
Crack goes the whip, and off we go;
The trees and houses smaller grow;
关于秋天的诗歌范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语文课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文篇目编选中加大了诗歌的比重。如何指导学生欣赏并创作诗歌,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
诗歌的意境和语言是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之处,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喜欢诗歌,进而以诗歌为媒介热爱自然,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需要找准重难点。重难点设计为: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设计
针对初一学生对诗歌的新鲜感,利用本诗容量不大的特点,设想在课堂上适当加大学生创新尝试的时间比例,从而达到由课内到课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导入。用李清照的吟秋词导入以形成感情上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
2.朗读感悟。朗读感悟主要是采用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感,读中悟。再设计问题以读带讲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
问题设计:(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3.研读赏析。这是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的
重要环节。
(1)让学生描绘几幅画面的内容。以学生口头描绘为主,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赏析优美的语言。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再自由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第一幅图景是“农家丰收图”。前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触觉、视觉、听觉入手,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而后两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又可见丰收之景,尤以“饱食”“肥硕”最为传神和有韵味。最后一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总收且画龙点睛,画外之人欣喜、愉悦之情油然可见。
第二幅图景是“霜晨归渔图”。着力渲染一种诗意,一种氛围。这氛围既清新又朦胧,既柔美又快乐。看:“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芦篷上满载着白霜”的“白霜”,对季节的暗示,对朦胧意境的烘托有多妙;看动词“撒”“收”“载”,还有“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的“摇”对心情的描述有多么贴切。最后一句“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游戏”一词写秋天的快乐、写人的快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有多美。
第三幅是“少女思恋图”。借对秋天特有景致的描述使画面更有诗情画意。“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两句写景,景中有情,尤以结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的“梦寐”二字更见情致,少女思春脉脉含情,秋天原野上婀娜多姿的身影,纯洁无瑕的自然之美,与景契合,让人生出无限遐想。
4.创新尝试。创新尝试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课堂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小小空间不可能锁住所有的精神世界”(南师大杨启亮教授语)。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提供一个契机,让学生在诗歌感染的精神世界里放飞。于是,本节课在学生充分感悟、探究《秋天》的意蕴,并且作了课堂延伸和比较学习之后,开始让学生进行描绘“秋天”的诗歌创新写作尝试。
(1)从细节做起,从诗句做起,用意象描绘“秋天”。提问以后,学生说出来的“秋”之特有意象:风、雨、枯叶、衰草、瓜果、高粱等,再用通感或比喻、拟人等方法来表现这些“秋”之景物的特征。比如:
秋,是钻进林间枝杈顽皮的风
是一只只飞舞嬉戏的黄蝴蝶
是悄然落下化作沃土的枯叶
这些诗句虽显粗陋,却也能表现出“秋”之特征,抒发了学生稚嫩的情感,也自有其可取之处。况且,这还只是学生尝试诗歌创作的初始阶段呢。
(2)教师垂范。教师的亲身实践往往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生练习之后,老师写了一首模仿何先生《秋天》的诗作——《校园的秋天》,当堂诵读。
校园的秋天
惊散了漫天轻柔的晨雾
读书声悠扬地飘出窗外
婆娑的树影覆盖着大地
落叶的味道使幼稚走向成熟
秋天幻想在中学生的遐思里
教鞭举起求知的路标
课堂上林立桅杆样的手
诗歌和神话从这里流过
高举的手臂将长成未来的风景林
秋天跳跃在老师的眼瞳里
夕阳向校园撒下金色的网
欢笑声荡漾在宽阔的操场
满身的汗水哪去了
那飞溅着智慧和理想的汗水
秋天躲藏在孩子们的笑靥里
(3)学生试笔。富有创意的贴近生活的习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这般,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对诗有了粗浅的认识,不免产生了创作冲动。随后,他们放飞自己的思想,跳出“秋”之课堂,创作了关于“蜡烛”“粉笔”“风筝”“鹅卵石”等哲理小诗当堂诵读,其中不乏稚嫩智慧的闪光。
四、对本节课的感悟
关于秋天的诗歌范文3
秋天了,风吹叶落,叶落催风——我们最好选一首诗或是诗中的某段来读,但最好是里尔克的诗句:“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在我看来,这是最能接近秋日的叙述,他所呈现的,就像一个躺在祭坛上的圣女,她在静静地入睡,梦里有如星子的微笑,罪恶庄严地为之退隐;醒来后,她将孤独地走向死亡……
这个细节,原本跟里尔克无关;她来自托马斯?哈代的《苔丝》,一个故事最庄严也最具有神性的结尾。但不知为何,我总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像一个合谋的隐喻,纯净而忧伤;他们一直在我的心里,也在秋天的几案上,沉静、深刻并无限执着。
读这首诗,我们最好选在黄昏或者夜晚,还要把所有的窗户紧紧关闭,窗外风声在耳,落叶纷披,万物正向季节和大地深处挺进或消失,一切汹涌的表面之下,都闪烁着孤独的言辞——但这些我们可能都不需要,我们只需要一份想象,哪怕是微弱如豆的一点灯火,或许就能抵达一切?时间与肉体往往只是情感的俘虏,在一首诗歌的深处,我们或许无需任何外界的媒介,就能彻底地洞悉尘世的声息?
在秋天,一首诗歌的位置,它极有可能是一种引领,更是一种进入。
二
秋天一到,所有的事物都走向了虚拟,包括山峰与河流,与大地,它们都退到了视线之外,它们就像进入梦境的那条黑线,若隐若现之际,其实早已声息失散,杳无踪迹。唯有落叶与风,一次次敲打我们的心灵;几乎所有的窗户之外,都有它们漫天飞舞的影子,像一种劫掠,让一个季节与一颗心,相互彷徨,在时间的两边,惆怅如怯。
每一次,我都渴望打开那扇窗户,看风吹叶落,叶落催风——在步步紧逼的事物里,我还是想近距离看清一个季节的秘密;那些盛极一时的表情,我相信有想象所不能及的东西。但每一次,妻子都把我拦下来,妻说风大,沙尘也多,一个脆弱的房间恐怕经受不住——就这样,一个俗世的理由把我连同我的内心一起关在了窗户之外。
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强迫自己安静地坐下来,像一个被时间挟持的旅人,在一所被遗弃的房子内,想象一个没有房子的诗人,在落叶纷飞的路上写一封长信的孤独;我总有一种预感,这一定是一封没有地址的信,因为我猜想,当风与落叶开始泛滥时,诗人的生活抑或爱情,早已在远方不知所终?就像一个梦,从迈出第一步,就注定了丢失的宿命。
而远方,它始终是神秘莫测的,尤其在秋日——对一个孤独的诗人而言,远方是内心从一而终的魔障,就像被落叶与风遮蔽的距离。
只是我并不知道,我或者我的内心,距离一个诗人究竟有多远。
三
但我可以独自走出房间;在秋天,我可以避开妻子,从一首诗歌的深处走出来,走到阳台上,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目睹风吹叶落、叶落催风的念头,一个欲望一旦潜伏下来,它始终就等待着露头的那一瞬——我后来还把它理解为一种深度释放,近似于灵魂对肉体的深情抚摸。
我的阳台位于一道山梁之上,一抬头,远山就都匍匐在了我的脚下;这得天独厚的视觉让我占尽了便利——无论春花秋月,斑驳往事,它们在我眼里,往往都是一览无余。这次也不例外,初到阳台的刹那,我就看见了落叶纷飞——在一抹淡淡的夕晖里,一排排的房屋裹着一层稀薄的寒烟;万叶飞动,宛若自天而下的滚滚洪水;阳台下的小山冈上,枯草摇黄,残菊凸出,一只独鸟,在落叶的缝隙里惊惶失措,最后隐没在草丛中;我甚至听到了失散多年的大雁的叫声,凄切胜过旧日,只不见其身影,或许它们的身影,一直就隐没在那长风之外?唯一的一朵玫瑰,在枝头飘零,如没落的最后的女子……一切都以风为道具,风声万里中,一份慌乱,竟平添了几许寒意,看似无事之间,一颗心,忍不住就愁郁起来。
但我再不会为之张皇;其实我早料到,当我从一首诗歌中抬起头来,那一抹由来已久的愁思,早就为我准备好了答案。
就像某句偈语,它其实早已在多年前,在你不经意时,就已住进了你的身体。
四
我不得不坦白,关于一首孤独的诗歌,早在里尔克之前,早在我还没有想到写一封长信之前,就已跟我相遇了。
那时候,我跟着母亲走过秋天的山野。雾色笼罩在黄昏上空;身边的河水被水草和石头紧紧缠住,平静之下,看得到内心的激烈起伏;大地已归于沉寂,庄稼隐去,只有星散的谷垛,立在被犁翻的黑泥上面目光悠远,心事重重;看不清山峰,只有一些影影绰绰的痕迹,在雾的深处缥缈如梦,仿佛一些迷离的背影;风像散乱的箭簇,四处出击,无遮无拦;落叶纷飞,铺天盖地——是的,多年后我确信,那个黄昏,在母亲身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目睹纷飞的落叶后发生的;及至多年后对一个秋日的所有怀想,所有的缘起,早已在那里川流不息。
事实是,就在我惊诧于那片漫无边际的落叶时,母亲已不知转过了几道山梁。当我低下头,才发觉我把母亲跟丢了。那个时候,万籁俱寂,人声全灭,唯有一只蟋蟀,在湿湿的细雨中一声复一声,声声凄怆悠长——一份彻骨的孤独就在此时蔓延;那一瞬间,我突然涌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母亲会不会有意丢下我不管呢?我甚至想,要是母亲扔下我跑了,跑到一个遥远的我寻不到的地方,我将怎么办呢?
像一个意外,也像一个预谋,孤独就这样毫不设防地袭击了一个孩子。
但孤独究竟是什么呢?孤独对秋天而言,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暗语和标志?
很多年,我其实一直不得甚解;只隐隐地觉得,当一个人,在落叶与风中想着一些沉入暗黑的时间时,孤独就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孤独终究只能是一种想象,但它不单能穿越时间,更能击中你的肉体与灵魂。
那么,你是否相信呢——从那时起,或许我就已理解并洞悉了一首诗歌的秘密?即使它那样遥远,并模糊不堪。
五
我总会在明月高悬的秋夜醒来。
隔着窗户,我就能听到落叶的声音——恍若风吹空谷,沉重如雪,月色为之苍凉,像一首忧伤经年的歌谣,淋湿一地;万物入睡,尘埃远遁,只有我的眼睛醒着;月亮就在那里,盈盈之间,像另一只眼睛,跟我对望——这个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进入了秋天的深处;一轮明月之下,清光万里,身心澄净处,一个季节的深邃,似乎就紧紧抓在手中了。
这样的夜晚,它是安静的,正如我在安静的房间里独自阅读一首古老的诗歌;这样的夜晚,它更是孤独的——在那凉意如霜的光辉里,前尘旧事,过往烟云,甚至生离死别,荣辱悲欢,均会一点点呈现……这样的场景,它还让我在后来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不能自拔;它就像那卷发黄的羊皮书上早已预言好的事物,在大彻大悟的时刻,在眼里逐一呈现,并不断搅起足以让心飞逃的漩涡。
很多次,我都在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风吹寒彻,竹影扫月,大地空洞如一张白纸;月色让一个季节,在孤独的风中变得诡异无比;月色深处,我们所能看清的,最多是一个荒芜的影子。
而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的影子,在秋月之夜,当那一点点的孤独,在落叶与风中如水漫漶,我们是否得到了什么启示?
就像里尔克在诗歌开头说的:“主呵,是时候了……”,就像时间扔给我们的一个临界点,所有的隐喻,全都在那一声祈祷抑或一次虔诚的仰望里。
六
我确信自己再也不能避开里尔克了,在逐渐加深的秋日里,里尔克就像一个梦魇,在我孤独的梦境里渐次分明。
关于里尔克,我忍不住要简略地说说他的一生——一个终身没有家园的诗人,他在一封长长的信中说到:“您知道吗?倘若我假装已在其他什么地方找到家园和故乡,那就是不忠诚。我不能有小屋,不能安居,我要做的就是漫游和等待。”我不得不承认,在诗人而言,一间漂泊的房子,其实就是他一生的孤独;只是那孤独,一旦放到秋天的背景下,尤其显得彻底,就像风吹叶落、叶落催风的紧紧相逼,那些心惊肉跳的,才是最疼痛的,也是最美丽的。
这是一种悖论,也是一种极致。
但这些于我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秋天的诗歌范文4
??文学节上,诗歌类二等奖得主共有两位(与散文类一样,同样是一等奖空缺),一位是飘飘逸尘,获奖诗集是《渗入骨头的思念》;另一位就是唐刚,他的获奖诗集是《大地的耳朵》。关于大地上的耳朵,诗人唐刚给我说了他在旅途中的一段趣话。
??在飞往首都的客机上,唐刚和邻座的客人聊天。当那人(据唐刚描述,此君气宇轩昂,很有些派头)听说唐刚的诗集《大地的耳朵》获奖时,那人问唐刚:大地有耳朵吗?那人问这话时的语气是质疑的,神色是迷惑的。当唐刚说到这里是,我忍不住失笑了。但我知道,自己的笑声背后藏着许多苦涩。可是我分不清它是来自于诗歌自身,还是来自于类于这样的不解与质疑。更让人感慨的是,在我们这个曾经的诗的国度里,适宜于诗歌生长的土壤已经越来越少了。诗歌的土壤,就是人们的心里头!
??诗人唐刚说:诗,无论“现代”到何种程度,总是要让人读懂的文字。诗人唐刚认为:只有诗才能够拯救灵魂。分别前,诗人唐刚送给我他写的两本书:诗集《最后一片静土》和散文集《瞿塘听潮》。
??打开诗集的后扉,我看到这样一长串名单:《生命花季》、《韶华独旅》、《一方水土》、《自然箫声》、《秋天的背影》、《高峡出平湖》、《远路上的眺望》、《最后一片净土》、《瞿塘听潮》。从1993年至2006年十四间,共出版了九本书,除两本散文集外,其它全是诗集。另外还有待出版的十部诗集、书稿:《独坐一场雪》、《走在大地上》、《真实的月亮》、《大地的耳朵》、《时光的琥珀》、《幻影三步曲》、《遥远的故事》、《古韵新声》、《送你一滴爱》、《五步斋诗话》。在抄录这一串长长的书名时,我再一次被诗人唐刚感动了。我的心魄,被诗人的执著与激情深深地撼动了。
??读阅诗人的创作档案时才发现,时年五十五岁的诗人,从二十三岁(1975年)创作了第一首诗《壮志凌云》后的三十多年间,一直笔耕不辍,才有了今天丰厚的创作成果。诗人五十三岁“触”网后一发不可收,先后以“重庆唐刚”的网名在多家文学网站注册,再度燃起创作激情。
??用心抚摸着诗人的这些诗句——诗人用生命创造、用灵魂激活的诗句,我除了敬佩之外还是敬佩。我不禁想起了禅道谓之的“一期一会”。能与诗人相识,仍人生一件幸事。
??默咏着诗人的诗篇,我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响起,这个声音随着阅读愈来愈强烈。这个声音告诉我:唐刚的昨天,就是你的今天;唐刚的今天,将是你的明天!这缘于你们对于文学的守道,缘于你们内心的梦想……而当唐刚向朋友们发出真诚的邀请时,我已在内心期许:待有一天,我一定要走进诗人的故乡重庆奉节,作再次唔会。
关于秋天的诗歌范文5
摘 要:劳伦斯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中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晚期创作,作品中探讨了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他在诗中对死亡唱起了颂歌,把死亡视为一个失去了活力的躯体获得新生命的必要途径,视为自我实现之路,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获得了新的生命。
英国20世纪的小说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在小说方面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诗坛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本人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自己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表现出了以文学的形式进行哲学探索的特点。中期的诗歌着重处理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关系。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晚期的诗作,在这个时期的诗作里,诗人最为关注的是灵魂的重要性,突出了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观点,着重描写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
劳伦斯的一生经历了多种坎坷,其作品长时间受到官方的查禁,他的思想和观点在他有生之年一直被看成谬误和下流的东西,他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一直未能成功。晚年疾病的折磨增强了他渴望死亡,摆脱不幸的欲望。但他相信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门坎,于是他转向歌颂死亡,企盼在死亡之中获得新生。死亡成了他这个时期大多数诗歌的主题,这些诗歌主要收集在《三色紫罗兰》《荨麻》《三色紫罗兰续编》和《最后的诗》中。
《最后的诗》是劳伦斯晚期最著名的诗集,“歌颂死亡,赞美新生”是其中心主题,展现了劳伦斯从理解到接受死亡的内心挣扎与斗争。在这一时期劳伦斯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把死亡看成是新的自我实现之路,他的思想也达到了深化和升华。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平衡物,通过毁灭腐朽和消耗殆尽的东西来实现再生的可能。在这部诗集中,《巴伐利亚的龙胆》《灵船》和《不死鸟》等诗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劳伦斯寻找新的自我,歌颂死亡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劳伦斯辉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一、寄新生于死亡
《巴伐利亚的龙胆》是一首关于珀耳塞福涅神话的诗,珀耳塞福涅是女农神得墨忒耳的女儿,被普路托国王打下地狱,一年中有六个月必须与普路托一起呆在阴间。这首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开始部分的描写美丽、阴沉而又使人感到自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借助于冥王普路托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神话故事,描述了一个人的生命灵魂走向阴间拥抱黑暗和死亡的经历。在诗人的笔下,阴间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神圣,充满爱情的幸福。诗人把龙胆花这一黑色花的庄严的意象比做火炬,这一联想奇特大胆,龙胆花成了一把指引诗人进入死亡疆域的火把,指引灵魂通向地狱之路:
给我一支龙胆花,给我一支火炬!
让这朵蓝色叉状火炬之花给自己引路
沿着那越来越黑暗的楼梯下去,蓝色越来越暗
……
到那看不见的王国去,那里黑暗醒着,
冥后只是一个声音,或是看不见的黑暗,
她投入冥王普路托的怀抱,他黑色的激情深深地打动她的心,
被浓厚阴影的激情穿透,
在黑暗火炬那璀璨的光华中,
黑色的光芒撒向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
“黑暗在黑暗中苏醒过来”集声音、思想和意象于一体。诗人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这一黑色意象,让它在神话故事的背景下显得神圣而庄严,指引着灵魂通向黑暗的地狱之路,同时又把它做为通向未来的明灯。全诗到处弥漫着黑暗,并且黑暗逐步加深,直到与普路托的黑暗融为一体。龙胆花从照亮到冥府之路的“黑暗中冒着幽幽蓝光的火炬形花”变成“照耀在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普路托和珀尔塞福涅)身上”的婚礼之火炬。珀尔塞福涅手中火炬形的龙胆花,照亮她去普路托的寝室,走向冥王普路托的怀抱。龙胆花成为引入“看不见的王国”的向导。诗人发出一连串的沉思,借助龙胆花和神话道出了诗的深刻意蕴:拥抱死亡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而神圣。死亡是我们不可逃避的结局和命运,但死亡并不可怕,正如凤凰一样,珀尔塞福涅将得到重生,因为她是春季万物复苏的象征,她最终将会把我们引向光明和复活。因此,死亡从一种具有毁坏性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神秘的毁坏兼具创造力的东西。这种作用通过诗中对看似矛盾的龙胆花的处理得到了加强,它因黑暗而显得明亮:
巴伐利亚的龙胆,又大又黑,唯有黑暗
用普路托忧愁的冒烟的蓝色
染黑火炬般的白昼……
发射出黑暗,蓝色的黑暗,像得墨忒耳的苍白的灯放出光芒
指引我吧,给我引路。
这里的神话典故作为和平死亡的前兆,有着黑暗的神圣感。为了加强它的象征性,劳伦斯运用了重复的技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于踏上死亡之路这个神圣的旅程。在《鸟·兽·花絮语》中劳伦斯也写道:“啊,冥后普西芬妮,普西芬妮,从冥王哈得斯那儿带给我一个死人的生命吧。”
二、告别旧的自我——躯体,追随新的自我——灵魂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他创作中的黑暗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对于死亡和死后灵魂的想象和探索。在诗人看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等义语,而且是生命的再生,是告别旧的自我,追随新的自我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在死亡之中才能复生。这种死亡意识也体现在另一首诗歌《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在《灵船》中,两个基本的意象是秋天的果实和小小的灵船。从早期的生活开始,地中海一直是诗人想象力充分驰骋的天地,它的神秘性一直对即将死去的诗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创作激情,诗人搭建《灵船》,乘着灵船在地中海上起航。灵船的意象取自《伊特拉斯坎古墓》中的“小青铜灵船”(the little bronze ship of death),就是这艘灵船把伊特拉斯坎(又名伊特鲁里亚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死亡只是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秋天种子重生的意象使劳伦斯想到了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腐朽在他的意识中不含有任何绝望之意。
全诗以秋的意象出现:时值秋天,掉落的水果通向湮灭的漫长的征途。秋天的苹果像大颗的露珠一样掉落,撞破了自己,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出口。苹果掉到地上以后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一样,人死之时,灵魂脱离躯壳,因此,得制作灵船,装上逃离了躯壳的灵魂,告别旧的自我,通往湮灭之乡,乘坐灵船到另一个世界。“向自我道一声告别,从掉落的自我中寻找一个出口”,到达黑暗的湮灭之乡(the dark oblivion)。这小小的灵船使劳伦斯强调死亡的创造力并深化了死亡的概念——死亡是一段生命之旅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段新的生命之旅的开始。他将生命神圣进程中的死亡描述为“灵魂最漫长的旅程” (the longest journey),死亡从而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意义上,死亡则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延续。根据《圣经》,诗中 “ark”(方舟)一词暗示了劫后重生。短语“soundless, ungurgling flood” (无声的、不是汩汩作响的……洪水中)的运用使劳伦斯成功地把对感官的影响和引起感情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写作上的这种特色使得整个旅程既有说服力又富于联想。
诗的最后两部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劳伦斯看来,有黑暗必会有光明,黑暗过后,黎明就会到来,黑暗与光明、生与死在不停地相互转换,灵船在黑暗的死亡之海上没有目标地航行,从永恒中分离出一条线,破除黑暗,迎来黎明,灵船归来了,因此,灵船找到了新的自我,像玫瑰一样萌发,开始新生。“虚弱的灵魂从灵船中走出来,重新以宁静填充心房”,表明了劳伦斯对自然界的更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信不疑。诗人在诗中恳求“把死亡处死吧,处死这漫长痛苦的死亡/摆脱旧的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三、凤凰涅槃——新我的实现
除上述两首诗外,“新生”在《死亡的欢乐》(Gladness of Death)《死亡之歌》(Song of Death)和《不死鸟》(Phoenix)等诗中也受到了褒扬。诗人把死亡看作通往新生的门槛,“经过无比痛苦的死亡体验/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巨大冒险中的奇特的愉快”,并且还说“我将像黑色三色紫罗兰那样绽放……很高兴地感觉到在死亡的黑暗阳光下展现自己并带着一种奇怪的甜甜的香水味……在死亡的巨大空间,生后的轻风把我们亲吻成人性的花朵”。《死亡的欢乐》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在死亡中寻求自我实现——新的自我的愿望。在《死亡之歌》中,他唱道:“没有死亡之歌,生命之歌就会变得愚蠢,没有活力”,诗人把死亡——对生命的冷酷的否定——看作是一种凸现生命意志的反衬。《不死鸟》一诗就集中寄寓了这种思想:
不死鸟要想恢复青春
只有燃烧自己,活活地燃烧,烧成
炽热的毛状的灰烬
然后,巢中有新的小东西微微动弹
带着缕缕柔毛,像漂浮的灰烬
显示出她已恢复自己的青春,如同雄鹰
永生不死的鸟
不死鸟(phoenix)是古埃及传说中的一种火凤凰,它身体巨大,有着漂亮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喉。传说它可以生长500年,在它死时它会用芳草和树枝造巢,然后点燃树枝,把自己烧成灰烬,最后从火中跳出一只新生的凤凰。劳伦斯非常喜欢凤凰的意象,在他自己设计的乌托邦“拉那尼姆”(Rananim)中就选用了凤凰作为徽章中的图案,因为他非常清楚此鸟的特殊含义在于死而复生,象征长生不老。劳伦斯想从火凤凰的传说中对死亡进行新的探索。然而,凤凰涅槃只是一种传说,只是一种幻想,它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解答,死神是无情的,它于1930年3月2日夺去了劳伦斯的生命,诗人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灰飞烟灭。然而诗人留下的诗集却是现实,是永恒。在这些诗中船与凤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死而复生美好信念的憧憬和迎接死神来临的泰然自若,诗人的情感、思想显得十分真挚、深沉而感人。
四、结语
由此可见,劳伦斯渴望死亡及强烈的复活和新生的思想已跃然纸上。他的死亡观并不消极,反而蕴含着乐观的精神和深奥的哲理。在他的创作意识中,光明和黑暗是统一的整体,二者对立地存在着,也可以相互转化。黑暗预示着光明,死亡则孕育着新生。他理解死亡、超越死亡,“超越死亡而进入一种新的存在”。死亡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半,生孕育了死,死又孕育了生”。尽管死后的精神复活是一种近乎臆想、多少带有本能求生的精神假定,劳伦斯死后也未能像《不死鸟》中的凤凰一样获得新生的躯体,但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看来是唯一现实的途径,来使他此在的世俗生命获得异在的可能,死亡不仅被转化为“一种活的东西”,而且“死亡有真正的尊严和美”,并“和生命一样被承认”。
叔本华说过:“从肉体上看,我们有肉体的生命,不过是一再拖延的死亡,这死亡,便是与生命既对立又统一的死亡。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是毁灭旧的自我开创新的自我的净化器。”劳伦斯用清新的语言、明快的旋律和奇特的意象,歌唱爱情,歌唱死亡,寄希望于灵船,去追随死后复生的新的自我,他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新生,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 吴笛选编翻译. 劳伦斯诗选.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 段吉福编.劳伦斯随笔集(2).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
[3] 姚暨荣译. 安宁的现实——劳伦斯哲理散文选[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4] 灵剑. 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A]. 外国文学评论[J]. 1999, (3).
关于秋天的诗歌范文6
[摘要] 小学诗歌教学要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
[关键词] 小学诗歌教学 想象 诵读 情境
在壮丽的山河锦绣图中,溶进颗颗喜悦、自豪的心灵;把充满哲理的教导写进生活的画卷里;请枯燥的知识变成歌,牵着你的手走;让平平淡淡的生活释放光彩,犹如和着歌,迈着步,跳着舞,追着风,这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它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和启迪,深受学生们喜爱。
可它虽美,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其一,古诗由于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至于体会意境,感受它的魅力也就更难了。其二,现代诗歌的内容与诗句都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要把握诗歌的内涵有一定难度。再者,诗歌教学不像其它阅读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可挖掘的语言训练因素相对减少。每次上诗歌,我都觉得若有所失。
于是,我作了多次尝试,确立了“125”体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一个中心:训练;两个基本点:由说到写,由读到想;五个要素: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
一、身临其境,心领其意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是求知的导向,情之所钟,金石为开。根据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加强诗歌内容的直观性、可视性。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理解诗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趣从中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课件等媒体,配以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渲染气氛,把诗歌内容的美展现给学生。(叙事性强的诗歌可编排成小品)运用这种手段,使学生快速“入境”,创造学习的契机。
镜头一:《快乐的足球赛》
我首先出示插图,看图说话,从图中学生很容易发现,这图中画的是踢足球的场面,由此引出真正足球赛的种种规则的认识。再又与图中的足球赛进行对比,此时,学生马上观察到这场足球赛与一般足球赛的不同:场中有只小花狗,人物中竟还有两个围着肚兜的小娃娃,但从人物的表情来看他们是相当快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学生的疑问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浓厚了。
镜头二:古诗:《春居》
这首诗用孩子们散学后放风筝的情景渲染了明媚的、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光。对于放风筝,学生们是很喜欢的,而且也是很熟悉的。因此,我就请学生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故事,此来激发他们相应的情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经历,画一幅《纸鸢迎春》图。学生们兴致颇为浓厚,纷纷动笔想象创作。接下来,我请了几位学生把作品投影在屏幕上,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听了孩子们的叙述,我不禁被他们的天真、活泼所感动了。有位学生画了几个放在草地上的书包,他说是因为孩子们急着放风筝,所以连家也顾不得回了。这个想法简直妙不可言。还有几位学生指出了读本上插图有不对的地方,例如柳条画得不该那么斜,因为春风是如此的轻柔等。在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渲染的情境中。
2、意从彼出
在有形的世界里,学生们用他们的心灵之窗去洞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挖掘美。在诗歌优美(有趣)的意象前,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运用了观察,启动了大脑。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事物,然后进一步描绘所见事物的情态,同时出示相应的诗句(诗节),这样图文对应,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很快心领神会。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理解诗歌的意思。同时这也是对诗歌意境的提示。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古诗教学。
镜头一:古诗教学:《山行》
我首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景物。这比较容易,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树林、人家、车、白云、石阶、人……接着,择其要,把与诗中相关的事物按顺序板书:
石径
白云 人家
车 枫林
叶
然后,指图进一步描绘:石径是怎样的?(弯弯曲曲,伸得很远,好像一直通向山顶。)把板书补一补,出现第一句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人家出现在什么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出示第二句诗:白云生处有人家。车是停着的,从车上走下一个人,观察他的动作,想一想他在干什么?(观赏枫树林。)他为什么要来观赏枫林呢?(因为他喜爱枫林。)出示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你看,枫林里的枫叶怎么样?(火红火红的,像一片彩霞,飘落的枫叶又像蝴蝶在飞舞。)那你知道枫叶是在什么季节变成红色的?(秋天)出现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红。按照这样的步骤,当整首诗出现时,学生就能从刚才的观察说话练习中大致明白其意义了。同时,这种方式又锻炼了学生观察、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教师在上述基础上,作补充介绍:这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帮助学生了解杜牧。之后,听录音朗读,就诗中几个特别的字词再作强调:斜,弯弯曲曲;坐爱,因为喜爱;于,比。这样,这首古诗学习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
从实践效果来看,运用这种方法,比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理解速度更快,理解也更透彻。全班90%以上的学生能快速掌握古诗的意思,也为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作了铺垫。
二、诗中漫步,文中求索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读是多么重要。诗歌比较抽象,更需多读多诵。读是把抽象化为具体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还可以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意境,创造出比意境更美的意象。
1、情留读中
诵读之重要性已为现代心理学实验所佐证: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地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而为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美读,则是在有声朗诵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者的所有情感积累,如所说的那样“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最终达到读者与作者两种角色之间的完全融合— — 此正所谓忘我而入境也。美读的过程就是热情洋溢、由内而外的过程,目光、表情、体姿都应予以恰当调配,从而使整个身心沉醉其中、和谐外化。
古诗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最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而现代诗歌,在格律上虽不及古诗讲究,但它仍具琅琅上口的韵味,加之内容生动丰富,同样受到学生青睐。
古诗与现代诗 歌的朗读指导略有不同。古诗朗读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身体姿势,完全由他们的兴趣出发,抒发内心的感受:或摇头晃脑;或像古人作诗那样拈须沉思;或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引吭高歌”……在相应的音乐氛围中,边读边再现之前出现的诗歌所描绘的图景。
现代诗歌的朗读,则可由教师范读在先。通过教师的语气、停顿、重音、动作、表情,自然地感染学生,把要说的话转化成音符输入学生的大脑。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乐于模仿。“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在模仿中,学生们也体会到了,教师所表达的情感,加上年龄特征的因素,他们体会到的更多,更生动。通过读,诗歌在他们脑中已不再模糊,以逐渐地变为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跃然纸上。
2、意在言外
在诗歌教学中,要感受形象的画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想象。想象的方法有“再造想象”和“扩展想象”。“再造想象” 是再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艺术形象的一种想象。
镜头一:李白的《望天门山》
我们就可以通过想象再现天门山一带宏伟壮丽的画面:奇峰插天,绿树成荫,怒涛激荡,浪花飞溅;雄伟的江面上,一片白帆乘风破浪,疾驶而来;而一轮鲜红的太阳,悬挂在青山绿水之上,万道霞光,使山山水水涂上了一层迷人的金色, 天门山越发显得壮美多姿。这样的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能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统一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
“扩展想象”,即是把作者创造的艺术画面加以扩展、补充的一种想象。这是因为在意境的创设中.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以调动阅读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扩展想象,可以对作品的境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镜头二: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诗句。
诗中没有具体描绘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象,但我们可以抓住诗句中的一个“绿” 字,进行扩展想象。我们仿佛看到:在那阳光明媚的春天, “春风”翩翩而至,她用一双奇妙的手,装点着江南大地,给大地披上了绿色新衣,使江南到处充满了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这样去想象,去扩展、补充,我们便能获得许多奇异的美好感受。
镜头三:《快乐的足球赛》
在体会“这场足球赛的快乐”过程中,我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去想象:傍晚,阳光( ),暖风( ),垂柳姐姐( ),小花妹妹( ),小河边野草( ),小河发出了( )的歌声。我们在草地上( ),玩够了,比赛就开始了。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踢球,美哉,乐哉!赛前,还要高歌一曲《足球赛之歌》呢!(《快乐的节日》稍作修改,旧歌新唱: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向小鸟一样,来到里野里,来到小河边。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跑啊跑啊跑啊,踢啊踢啊踢啊,快乐的足球队员们,让我们一起痛痛快快赛一场……)这样,学生的情趣被激发了,诗歌的意象也逐渐丰富了。
三、方兴未艾,言尽其衷
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心理学家啊·尼·列昂捷夫又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活动心理学理论,指出作文是动机支配的活动。只有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真正进入角色,才能写出真正的作文。在诗歌教学中,看图说话,引导想象,已为作文创下了基础,只需将说话、想象活动的内容转化成书面形式。可以说,从诗歌内容的学习过渡到作文训练已“水到渠成”。他们对诗歌内容的兴趣就是他们引发写作欲望最初、最好的动机。
在《山行》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作文的思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只要他喜欢,就能“言之有物”。在这里,便可以诞生许多关于秋天的“杰作”或“四季的赞歌”。有的学生写道:“大诗人杜牧喜爱秋天的枫林,可我们这边见不着,白的棉花,金黄的稻谷,碧绿的甘蔗,大片的桔林缀满了‘小灯笼’,吃起来个个都甜津津的,河滩上牛羊成群……农民伯伯匆忙的身影,豆大的汗珠和他们腮边的笑容,秋天多可爱呀!”“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不冷也不热,空气又清新。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老师还会带我们去踏春,放风筝,多有趣啊!……”不管文笔如何,单凭着他们的兴致,比任何一次作文训练的积极性都高,这种真实的情感是很可贵。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总是新奇的,他们的想象更绚丽多姿,如果能够及时抓住想象的翅膀,他们的生活就成了诗。在他们接触诗歌之后,让他们尝试写诗,把看到的、想到的编织成文字,用上夸张的想象,有趣的比拟,他们也能写诗:风筝,你是一位邮差/送来春的消息/风筝,你是一朵鲜花/带在大地母亲的发间/风筝,你是一个贪玩的孩子/总想爬得高些,再高些/风筝,带我一起去飞吧!……虽然他们还显的很稚嫩,但想象是可贵的,多练之后,诗的感觉就会产生,这也同样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有常新的生命力,总能不断挖掘出新的东西。在诗歌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加以整合,创造出更能体现教材特点,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兴趣的教学体系,这是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诗歌的大舞台中,不断展现新的景致。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试验,让诗歌教学青春常驻!
参考文献
[1]冯国太郝敬宏·诗歌意境教学之我见·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4月
[2]李建祁·意境品味三部曲·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7月
[3]屠礼中·古诗鉴赏教学五环节,199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