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浪漫主义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范文1

【关键词】 杰弗里·哈特曼 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文学印象

杰弗里·哈特曼作为学者,他笔耕不辍,发表著作颇丰,其中有一些引起西方学术界关注及好评的作品是我们得以窥探他的学术思想如何发展的重要研究资料,我们透过他的学术著作可以大概了解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渊源和内容。我们主要研究他在浪漫主义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杰弗里·哈特曼于浪漫主义解读

哈特曼认为,文学不是单纯用来安慰或放松人们的心灵,实际上它的终极目的和远大志向是培养人们的一种理智的情感,即清除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而获得一种超越而神圣的美感。这种美感已经彻底摆脱了意识形态机制的束缚,正是浪漫主义诗歌唤醒了审美主体的美感——一种对象化或意向性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就是哈特曼所谓的“理智的情感”。

哈特曼之所以进行浪漫派诗人的诗歌研究,主要是因为很多现代文学批评家对他们作品的文学价值评价不高,甚至批评浪漫派诗歌过于天真幼稚、矫揉造作和自欺欺人。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浪漫主义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英美学界对浪漫主义文学的轻蔑态度激起了哈特曼的不满和反抗。对浪漫主义诗人的再发现,重新肯定他们在文学史的重要地位,也顺应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杰弗里·哈特曼对华兹华斯的解构

1964年,哈特曼的第二部以华兹华斯及其他浪漫派诗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华兹华斯的诗》,他在1971年再版《华兹华斯的诗》一书的序言中说:“我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华兹华斯‘意识的意识’,其他所有方面——包括心理学、知识论、宗教观念、政治——都处于次要地位。”

1、想象之解构。哈特曼反驳传统学者将华兹华斯的诗歌视为只有通过杀害或者自然而创造出的充满幻想或幻觉的诗歌,他在《回顾》中说:“我的观点恰恰相反:由于对弥尔顿式的幻想诗歌的厌倦,华兹华斯预示了一种崭新的对自然深感满意的意识,或者至少这种意识在想象中不会侵犯自然。”哈特曼认为,华兹华斯在面对自然时陷入一种对于幻觉或幻想的恐惧之中,他尽力在意识到来之前控制它的生成和发展,防范它与自然产生对立和冲突。哈特曼在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人》、《迈克尔》、《露西》等诗歌的字里行间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强调诗人在审美欣赏和创作活动中的自我意识与想象的关系,尤其是“人格化”的想象这一概念,而非像其他研究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学者那样,仅从想象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入手探讨浪漫主义文学中想象这一范畴。

2、宗教观之解构。华兹华斯早期诗歌创作以自然泛神论为,他相信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都是绝对而神圣的存在,同时他也认为自然的人性像自然界一样是另一种神圣而绝对的存在。在哈特曼看来,华兹华斯的是一种以自然泛神论为思想底色,用哲学和艺术相调和、相混融的颜料描画自己所体验及所想象的情意化或人格化的自然,难怪华兹华斯自称为“哲理诗人”。这种“哲理诗人”便是哲学、艺术和“纯净宗教”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所谓“纯净宗教”则是既有“生活气息”又有“高尚的思想”,“它的元素是无限,它的终极信仰是对自然事物的崇拜,它为自己划定边界的同时也与世俗达到了和解。”华兹华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意向性的自然在想象的引导下,超越了客观的自然世界,生发出神圣而神秘的宗教情感,并且由此升华至天启的审美境界,这样诗人便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意志”。

3、情感观之解构。要想达到天启式的审美境界必须依靠感觉、想象和情感合力推动,这也是审美主体被赋予的自由意志。华兹华斯在《不朽的启示》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幸亏我们借以生存的心灵,幸亏它的仁慈,它的喜悦和它的忧思,对我来说,就算是最卑微的鲜花也能引发超越眼泪的深沉的思想。”华兹华斯对自然与人的爱不仅赋予它们美妙的形式——“情感的存在”,同时还使之成为一种亘古不变的价值存在。哈特曼认为:“诗人首先由客体元素组合而成的自然景观出发,也就是由客观化的自我感觉出发,在自我意识中以一种美好的印象呈现出来。再由感觉到精神暗示着某种向内的转向,尤其是“未经到访的景象”只存在于诗人想象世界里,诗人不再执著于引起想象的客观原因,即他忽略了认知性和审美性相统一的感觉或感知。哈特曼认为,诗人的人生具有二元性的特征,也就是内在与外在、积极与消极、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人生,这种二元对立与统一的状态就像潮汐一样跌荡起伏。华兹华斯不仅没有忽视由自然现象生发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感知,而且更加重视由感觉向想象的过渡和转化,以及感觉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三、杰弗里·哈特曼于浪漫主义文学中自我意识的形成

一种被称为“治疗的智力”的术语深受哈特曼的关注,它可以补救和治愈趋向毁灭的自我心理分析和自我意识,而且它与某种传统的受到宗教控制的智力不同,它是一种诞生及成长于浪漫主义时期的特殊的精神疗愈措施。哈特曼认为华兹华斯也经历过一段时间内他遭受到自我意识和自我心理分析的一场斗争。这种常见的人生现象通常发生在诗人文学创作的前期,它会影响诗人前期创作思想的成熟,但是很多浪漫主义诗人仍然不畏艰辛躬身探索这危险的成熟之路。

哈特曼强调那些深埋在过去的非自我意识状态里的内容,这种隐藏在非理性的潜意识中的“力量”在创作活动的某一时刻绽放成昙花一现的灵感和顿悟,它比后天累积的知识更加珍贵难得。自我意识从混沌的非自我意识或者意识的整体里分离出来之后,对自我的存在方式做出深刻的反思,从而形成所谓的“第二个自我”,也就是竭尽全力征服和超越原来的自我意识,并且在更高的层面上以否定而辩证的方式达到复归“存在的整体”的存在状态。这样的过程无疑是为了“唤醒深埋在过去的非自我意识状态里的内容”,也是为了还原那个“整体的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最终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整体的人”,也才能获得创造浪漫主义神话的想象、情感和信仰。

参考文献

[1] Geoffrey H. Hartman, Wordsworth’s Poetry, 1787-1814,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2] Geoffrey H. Hartman, The Unremarkable Wordsworth, London: Methuen, 1987

[3] [英]拉曼·赛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4] [美]林塞·沃特斯,《美学权威这样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浪漫主义文学范文2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新历史主义历史化 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and Criticism of the New Historicism

ZHENG Jingjing

(Shanghai Jing'an Branch of China PICC, Shanghai 200040)

AbstractThe 1980s produced the "new historicism", post-modern criticism as an attempt, break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the romantic idealist research, but also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of literary self-discipline, closely linked the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olitics, analysis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and non-aesthetic discour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modeling of prosperity Romantic poetry. Looking back the past has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on our present study of Romantic poetry and the "new historicism" criticism.

Key wordsRomanticism; new historicism; cultural poetics

1 从传统的眼光审视,对浪漫主义的研究有很多明显的共同特征和关注重点

这种研究一般是以通过对想象力的研究,来分析想象力怎么转变感情与事物为艺术。想象力对于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研究这个中心议题不可或缺,原因之一也许在于浪漫主义诗人本身对想象力的关注。韦勒克提出浪漫主义艺术的三大标准,指的就是“诗艺观上的想象力,世界观上的自然,诗歌风格上的象征和神话”。意思就是,在文学形式、内容以及诗学上,浪漫主义文学都与之前的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在文学批评家艾布拉姆斯眼里,这也就是 “镜子”与“明灯”的区别:假如在浪漫主义之前,诗学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通过艺术反映现实,那么浪漫主义重点要表述的就是怎么通过诗歌的想象去改变现实,去指引现实。他的《镜与灯》和《自然的超自然主义》两部作品非常系统的总结和描述了对传统浪漫主义批评,将其对想象力的崇拜表现出来,这两本书著作代表了传统研究很高的成就。

2 传统浪漫主义研究中,存在对浪漫主义诗人的思想和著述过分依赖的倾向,就像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有着不可质疑的解释权

浪漫诗人对想象力的推崇影射了对艺术创造的一种看法,他们觉得诗人的内心才是创作的源头,而不是对外部现实存在的依赖,诗歌所表达的本质上是诗人的一种内心活动。然而,并不是说诗人的心灵是一个很闭塞的空间,他们也不是能够独立的个体,也一样是构成社会的成员。但是传统的浪漫主义研究却没有注重这个方面。创作者从所处的环境中得到素材及语言,创作的作品最后也返回到社会,接受读者的检阅。文学创作不只存在作家的思想,因为其大脑参与了社会的运作,也被社会运作过程所塑造。所以,归根到底作家并不是作品的唯一创作者,而是由公众创作的。浪漫主义文学研究必须杜绝“孤立主义”的限制,将作品和社会与历史联系起来。

对于浪漫主义的研究不能只是局限于作家的自我表述,光从浪漫主义作家的看法,通过眼光来进行对他们作品的研究。浪漫主义诗歌很多地方有着情境上的升华和概念化,很多实际的社会问题放置在到被理想化了的情境中,因此导致其社会历史意义的丧失。而新历史主义方法的目的与方式,就是要把这些理想化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让它重归社会历史环境中。

3 新历史主义是在后现代思想潮流中,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批评方式

在文学的范畴中,新历史主义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第一是针对历史的真实性问题,第二是针对文学和历史的界限问题。新历史主义的观点中,审美活动跟其他的社会活动是不可分割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艺术和社会话语之间是互相渗透、相互穿插的结构体制。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传统美学所描述的前者并不能反映出后者,只是二者之间的往复交替,是结合了“谈判”、“交易”与“协商”形成的艺术作品。新历史主义的观点中,文学批评为了重现社会和审美话语二者之间的 “谈判”和“交易”,要杜绝文学与历史、审美与真实之间的隔阂与芥蒂,不但要求文学批评的“历史化”,将文学融入历史环境,还要求在尝试中使历史“文学化”。

因为新历史主义在历史学方面,目的、方法以及对象都要有“自我意识”的体现,它能够体现出传统历(下转第251页)(上接第227页)史研究出现的不足和漏洞,进而产生不足和质疑。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在也很好地反映出了这样一种观念。

4 在文艺复兴研究的领域中,一方面新历史主义把蒂利亚德当成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浪漫主义在研究的范畴进行着相同的转变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浪漫主义研究的权威人物艾布拉姆斯及其学生布鲁姆。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看来,二者至少有这两方面的问题存在:首先,他们觉得可以确定浪漫主义的起始点;其次,他们将浪漫主义定义成英国文学的统一的运动。实际情况下,浪漫主义作为这个概念直到19世纪后期才被使用,也就是说,浪漫主义作家对自身的浪漫主义作家这一角色根本没有概念。对于法国大革命,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意见不一。所以,在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中很明显有着相当多的不协调和不连续。

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式通常情况是由细微的细节出发,并逐渐深入挖掘这个细节,探究其包含的历史渊源,然后通过历史渊源当作支点,对作品中的意识以及思想采取批判。

5 “新历史主义批评”是浪漫主义研究领域出现的特别现象,存在正确的理论导向和清晰的理论构想

然而其本身针对浪漫主义而言,研究的适应性是还有待商榷,原因在于其暗示的思辨以及理性思维对于浪漫主义中的想象力和思维模式是难以肯定的。理论与浪漫主义的相对立,其依据也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特殊看法。在“新历史主义”,特别是“解构主义”之后,人们已能渐渐地认识到,把浪漫主义当成想象力与感性思维的结合体,这只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想象构造。而对我们而言,还是存在其它建构方式的,所以浪漫主义会表现出很多各异的特性。我们并不只有一种浪漫主义,相反,我们拥有很多浪漫主义。

历史从某种角度而言并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叙述过去事情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它主要通过对作品的阅读以及诠释这些作品的策略组成的。后现代批评的本质其实也是一种信念,一种使我们感知到这一切的形式。新历史主义理念表现出历史的叙事性以及建构性,重点表述了认知主体和对象二者之间存在难以消除的阻隔,也就是即知识跟真理的脱层。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浪漫主义诗歌的研究已经渐渐延伸到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上,假如我们可以通过独立的态度面对新历史主义的获得与失去,彰显出它的优势,指出它的不足,就能使读者能够充分了解事情,再做出自己的决策。

6 结语

在对浪漫主义的研究中,我们只有把握住新历史主义的转向、在文学批评中的源头和发展、在研究中的各种运用,当然,还包括其引起的一些争端和异议,才能做到对历史以及这种批评现象在浪漫主义文学方面的研究变得有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宏为.理念与悲曲:华兹华斯后革命之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丁宏为.济慈看到了什么[J].外国文学评论,2004(4).

[3]Saree Makdisi William Bleaker and the hnpossible History of the 1790s ,2003.

浪漫主义文学范文3

关键词:司汤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68-02

一、19世纪之后法国文坛上的争议

(一)古典主义的没落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17世纪,对当时的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但是古典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封建贵族文学,在文学创作上很多方面都是迎合当时封建权贵的。但是经过两个世纪之后,法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变革,而此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仍要求文学创作要遵守17世纪按照宫廷美学趣味制定的艺术规则,并以拉辛为武器,攻击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创新变革。而与此同时,法国进步文学的力量也逐步成长起来,它们代表了资产阶级新的美学观点,向陈旧腐朽的古典主义美学的教条规则宣战,莎士比亚经常被作为攻击传统美学的工具。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坛充斥了拉辛与莎士比亚、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新、旧两种美学观点的斗争日益激烈化。

(二)新旧两种文学理论之间的争议迭起

《拉辛与莎士比亚》起因是英国剧团到巴黎上演莎士比亚受到阻挠,当时的古典主义者、保守势力谩骂莎士比亚,引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触犯了古典主义模仿者坚守的17世纪陈旧的美学信条而受到猛烈批判,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正是为回应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进攻,推进进步文学而作。司汤达首先撰写论文《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的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高度颂扬莎士比亚的戏剧,实际上司汤达以此表明了他反对把过时的古典主义教条奉为不变的准则,倡导与时代一致的进步文学的态度。当然他这部作品中提到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并不是指这两个具体的戏剧家,而是代表了新旧两种美学观念的对照。

我们可以通过对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分析窥探到这两种美学观念的不同。首先,莎士比亚,基本上接触过外国文学的人都对其耳熟能详,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文坛巨豪,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在文学史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拉辛,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杰出的作家,同样以其古典悲剧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但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直至今天仍是受人追捧的经典,而拉辛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如果不读法国文学的人很少会去读拉辛的古典悲剧,就像我国莎士比亚的流传度要远高于拉辛,拉辛的流传度并不怎么广。提到拉辛,我们会觉得是非常久远之前的作家,而莎士比亚却不会给我们这种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莎翁是近代的作家。其实拉辛(1639―1699)生活的时代要比莎士比亚(1564―1616)晚许多。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拉辛戏剧中典雅绮丽的风格、严格的三一律以及亚历山大诗体让我们觉得距离太遥远;而相比之下,莎士比亚那种浑厚博大的风格中掺杂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色彩反而会让我们倍感亲切。当然这并不代表莎士比亚一定比拉辛伟大许多,只是我们由此看出能够切合时代的作品更容易时久不衰,古老而长青。

二、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所提出的文学理论

《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作品中,司汤达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他倡导的文艺创作原则就是文艺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展需要在当今的文学界或许已经是被喊烂了的口号,但在当时却是尚未取得统治地位的新的美学原则。

当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宣传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是现在、过去和将来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戏剧,固守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而司汤达对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论调进行了深入批判,他论证了古典主义戏剧是迎合宫廷趣味的产物,已经脱离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首先司汤达从时代对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制约性阐述了他的论点。古典主义审美趣味是符合17世纪王朝兴盛的时代的,但这并不是万古不变的法则。审美观点和文学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各有不同,既没有永恒的审美趣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以此为基础,司汤达阐明了他眼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司汤达将一切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都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而把一切机械模仿脱离时代的作品看作是“古典主义”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关于浪漫主义艺术的定义是颇为独特的:“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们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只有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才可能产生最大的。”①因此,文艺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反映当代生活,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推陈出新。这一观点贯穿全书,是司汤达文艺观的理论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范文4

【关键词】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 反传统

一、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而现代主义本身则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有着复杂的倾向。许多作家对丑和恶采取愤怒的态度表现在作品里。他们认为,个人无法改变世界,因此在作品里表现出颓废或玩世不恭的倾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这些作家倾心表现荒谬、混乱、猥琐、邪恶、丑陋等意识,使作品中的场景总有梦魇的特征。他们的理由是表现“诚实的意识”。表现“诚实的意识”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他们肯定美好的东西的存在,但他们又不愿意用那种虽然极为善良却是非常简单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世界,社会的不完美和恶势力的存在,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果还用一种正直善良的眼光把这个世界说得如何善美,即使不是有意的,至少是无力把握现实的结果,所以现代主义强调“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是“天真状态的结束。”

西方浪漫主义艺术家,常常论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理论主张和文学创作。他们以‘返回自然’为口号打开了思想的闸门。这不仅意味着返回人类的原始生活状态,返回朴素美的大自然,更重要的是要返回人的自然本性。它是以承认人的自由,承认自我,承认个人意志为基本内涵的。人与自然的对立既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人作为主体的可贵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依照自己的想象力去改造自然,当然与此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人依靠想象形成自己的理想。而理想总是比现实更善更美更好。理想成了人作为自我的宝贵财富,成为人之为人的重要的特征和能力。依靠想象力去表现自我的理想,这可以说是一切浪漫主义作品所普遍追求的艺术原则。这样的创作在浪漫主义作品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大仲马的名作,《基督山伯爵》中爱德蒙・唐泰斯可以说是人物理想化的的最典型代表,它在作品中精心策划,心计重重,一步一步将自己的仇人逼向绝境。所有的人都成了他操作之下的玩偶,基督山伯爵简直成了上帝的化身。因此,‘自我’是西方浪漫主义者在解体时代找到的新的出发点和中心。由“自我”出漫主义者着力强调感情性,感情性是一切文学艺术所具备的特征,所有的美学理论也绝不会否定它。而这里关键在于,只有浪漫主义者才把感情在文学艺术诸要素中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才把感情当做自己全部美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根本的基础。假如说浪漫主义者是情感的代表,那么古典主义者则是理性的代表。在现代艺术中,有人崇尚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有人膜拜古典艺术的优雅理性。但却只有浪漫主义以主观感情为本。当然,比起现实主义作品艺术描写有所本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浪漫主义的艺术形象往往存在概念化,以至成为时代精神的简单话筒这般现象。

二、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关系

而与浪漫主义向继承的是表现主义,在艺术本质问题上,表现主义者接受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观念,认为艺术是作者的主观表现。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根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文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从自然中解放出来,是表现主义的口号。这与浪漫主义者‘返回自然的’旗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我们读到卡夫卡小说中人变形为虫的辛辣嘲讽;在法国新小说家以物来取代人的地位的寓意深长的描写中,都能强烈的感受到他们对物质世界,对自然的敌视态度。可以说它代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根本态度和精神。

表现主义与浪漫主义它们有时是相互对立的,但也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象征主义是直接从浪漫主义的基地上发展起来的。如同一个大潮的的第二个浪头一般。而表现主义也接受了浪漫主义对艺术本质的基本认识,把艺术看成作家的主观表现。但表现主义也并不是完全与浪漫主义相等,从作者和观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两者就有这明显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状态――浪漫主义作家都与他们的读者保持着密切精神联系,作者把自己身边的事实告诉读者,读者就会立刻对这种与他熟悉的生活内容做出反应,引起共鸣。维克多・雨果写就的《悲惨世界》即使今天的我们在阅读它的时候依然会被故事的宏大和感人所震撼。德拉克罗瓦的画作《西奥岛的屠杀》即使是今天的我们看起来依然可以从画面中看到残暴的土耳其侵略者强加给希腊人民的惨无人道的灾难。

浪漫主义文学范文5

关键词:德国诗学;浪漫派;话语形态;社会功用

1.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话语形态

诗学内容较为广泛,涉及到诗文、散文、小说等多个方面,是文学理论内容的一种体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中对诗学中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对应分析,将各项浪漫派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早期浪漫派诗学体系。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话语形态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研究内容。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作品中诗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是一种话语表现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其诗学内容完成对话语的理解和研究。这种话语形态不仅可以体现诗学创作所表达的中心内容,还可以展现诗学创作中的经验及理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作品具有典型的叙事特征,主要以研究叙事类诗的规律为主,通过对其普遍规律的分析完成诗学话语形式的划分,形成了不同的诗学话语形态。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态研究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诗学语言上及诗学技巧上,从诗学话语形态内容出发形成了对应的艺术特征形式。该话语形态对诗学内部特征进行了充分挖掘,以浪漫主义为核心,形成了对应的早期浪漫派诗学语言、结构、技巧等,为德国浪漫主义诗学体系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知识系统。在上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态内容下,德国浪漫主义诗学形成了普遍性、真理性的内容结构体系,其诗学框架得到非常好的规范,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对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话语形态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从《诗学》内容出发,借助《诗学》中的话语形态结构实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态的对比和分析。该过程中要首先确定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基本结构,依照自然学内容对诗学规律进行阐述,从而确定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框架,依照框架形成具体诗学分层。其次要确定诗学的“种差”。依照诗学媒介、对象及方式对诗学话语形态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诗所想表达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效果,形成对应的诗学维度,确定诗学话语形态的形式及本质。最后,要确定对应的诗学关系,依照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中的层次结构及“种差”对诗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寻找诗中话语形式的共性及异性。要依照上述内容明确诗学话语形式对表达效果的作用,确定话语形式的价值,明确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式的本质。

2.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社会功用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在创作的过程中秉承诗化人生理念,将生命本体论内容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展现在了诗学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诗文体系。这种诗学并没有特别严谨的结构,但其内容异常丰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浪漫主义风格。该诗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社会文学发展,为文学体系的构建及完善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并非单纯为浪漫诗学,还包含着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是对人生的一种浪漫化、诗意化。这种诗学将艺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隔阂,对人生意境和诗学意境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可以充分展现人们的精神向往,以浪漫化手法完成诗学内容的丰富,将艺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德国早期浪漫派诗人弗・施莱格尔在诗文学写作的过程中就充分将浪漫主义元素融入到了诗歌中,他将一切诗意的东西灵活运用到诗歌中,形成了宏大的艺术体系,让诗学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除此之外,诺瓦利斯也认为诗歌需要一种浪漫化的东西,要将浪漫化的质提升,给平凡的事物披上华美的外衣,从而是有限的东西向无限转变,形成一种视觉和感觉上的未知。上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人对浪漫诗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些思想下,浪漫诗学在生活的基础上得到了非常大的丰富,生活的魅力和神奇得以充分展现,这种诗学思想使越来越多的人挣脱心灵的枷锁,挣脱生活的桎梏,提升了艺术的作用。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统一,完成了从艺术环境下生活的蜕变,这种蜕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进步,对社会发展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可以充分展现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通过浪漫化手法对审美进行救赎,实现审美与道德的融合。康德指出浪漫主义诗学是精神向往的体现,在上述体现的过程中审美价值观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具有高度的美学救赎效益,加速了德国文学发展进程。在该过程中审美活动与浪漫主义诗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内容结构,人们可以从诗学中充分感知人性美及艺术美,对审美观念的培养和纠正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总结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是德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浪漫主义及审美救赎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德国文学的社会功用,大大改善了德国文学发展进程。在对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要把握好其话语形态,依照话语形态内容确定诗学体系中的艺术特色,深入挖掘诗学体系社会功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深化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研究层次,提升其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宁. 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和神秘主义气息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40.

[2] 王国豫,王梦颖.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生态伦理思想[J]. 伦理学研究,2013,03:50-54.

浪漫主义文学范文6

[关键词]浪漫主义 审美先锋主义 雪莱与拜伦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81-01

审美先锋主义被称作是“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之一”,在19世纪,先锋主义曾经作为一部分人的流派而存在着。从特点上来看待审美先锋主义,总结性地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诗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审美的先锋主义

审美的先锋主义在笔者看来,其实是身为作者所代表社会群体的前瞻性,也就是未来意识。作为一名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未来的展望是充满了神秘和渴望的,因此也许物质世界无法在未来的现实世界具有先进的接轨地位,但精神世界一定是前卫的。

也许在诗人们的眼中,这个世界虽然美好,但缺少了文字中的那种灵动、自由之美,身为一名诗人,他们在对自己的地位、对读者的地位乃至对世界上万物的地位都有一个心理的约束,从认识事物再到万物发展,作为文字的撰写者,作为历史的编撰者,诗人掌握了过去,把握了现在,自然也懂得一部分未来,用雪莱的意见来说,那便是“诗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先锋”。

这便是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不得不说,作为艺术的先锋流派,诗人的文字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自大甚至是自恋,但这种精神世界的充实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因此,在绝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中都有着一种特别的傲气,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雪莱与拜伦看来,两者间彼此独立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对未来的向往渴求与审美乌托邦――先锋主义的现实投影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心中,不仅仅是自己的文学作品,那些活跃在心中的著作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投影,对未来的渴望渴求在雪莱的创作中经常可以看到,最常见的例证就是我们熟知的《西风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除此之外,雪莱在寄给友人的书信中也提到过“美好的日子最终会降临”。

雪莱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并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而拜伦则与雪莱不一样,在拜伦的作品中,对自由与浪漫主义的渴求比起雪莱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拜伦的作品喜欢歌颂斗争、史诗,在时间的长河里,将坊间流传的故事加以修改润色最终成为不朽的篇章。拜伦的作品中长篇巨著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与《唐璜》,这两部作品在西方被人们认为是“抒情史诗”,能够将浪漫主义与历史性题材结合在一起,史诗巨著的壮伟难以言表。

在拜伦的作品中,和雪莱那种个人自由浪漫主义不同,他所要歌颂的有文艺复兴中的天才雕刻师,有面对侵略者的暴虐奋起反抗的爱国主义者,又有着对山水风情的柔美怜惜。拜伦渴望的是一个无限大的乌托邦世界,尽情地将诗人本我的正义感与热情挥洒而出,既然称其为“乌托邦”,那么实际性的问题可以说是难以面对或者说是不可能出现的,但从本质上讲,这种想法、这种追求哪怕在艺术家与文学家之间都是具有先进性的,充分地体现了审美的先锋主意思想,尽管它只能被少部分人接受。

三、诗人的创作巅峰与文学升华――审美先锋主义的极致体现

对于诗人们来说,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战场就是自己笔下的世界,那是一个能够让人尽情挥洒笔墨,畅快淋漓地完成一个新世界的巨大舞台。也许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读者们并不能及时得知,或者说他们心中的那些美丽都是一些虚幻的光影,但只要他们存在于笔墨之间,那便是真实的。

雪莱的作品追求艺术的巅峰审美,往往寥寥的几句确是真正的精髓所在,让人回味无穷。有学者曾经提出来说,艺术应该与政治分开,但不得不肯定的是,雪莱与拜伦的作品在19世纪初给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予以精神信仰与支持,同同一时期的华兹华斯不同,雪莱和拜伦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革命家”。

无论是雪莱还是拜伦,他们的作品不仅仅追求的是文字的简单美感,更多的是一种深度美,一种需要解析剖析的审美产物。那些现实中的不公平、人心中的憎恨不甘,作者不必吝惜笔墨,正是这样的真实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鉴赏性,未来主义就是先锋主义的一种体现,而审美的先锋主义更是代表了拜伦与雪莱走在文学界乃至世界的最前线,是极致的审美先锋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