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短篇散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张爱玲短篇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张爱玲短篇散文

张爱玲短篇散文范文1

【关键词】张爱玲;作品简介;一生经历

张爱玲(1920―1995)出生在天津,后随家搬到了上海。她是李鸿章的增外孙女。她的祖父张佩纶是一个踌躇满志,满腹经纶的晚清名流,对于外国侵略坚决抵抗。她的外婆是个小妾并裹着小脚的女人。她的父亲张廷众是吃喝赌样样都做,与妻子离婚后,又取了小妾并且和她一起吸食大烟,最后败坏了家产,而她的母亲黄素琼则与张爱玲的姑姑一起去了欧洲生活,黄母既聪明又美丽,而且还受过许多西式的教育。父亲对待张爱玲并不是很好,几次都扬言说要杀死她,被迫无奈的她只好投奔了自己的母亲,这导致她从小缺乏父爱,所以她有恋父情节,这也是后来她能和汉奸胡兰成和赖雅相恋的原因之一。其实,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她在三岁的时候就会唐诗三百首,在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她也曾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过,自己是想要当一个钢琴家还是一个画家?她虽然聪明过人,但在处理生活中的小事上,可以说她是个“”,不善于待人接物。

从四十年代初开始,她才进行文学创作,她一生的作品数不胜数。主要有:小说集《传奇》,收中短篇小说10篇,出版于1944年8月,在同年的12月,她又出版了散文集《流言》,这两部作品集在同年一起问世,也使得张爱玲成为著名的女作家①。散文小说合集《张看》、长篇小说《倾城之恋》、《赤地之恋》、《半生缘》。中篇小说集《沉香屑》、《第一炉香》、《小艾》、《连环套》、《多少恨》、《创世纪》、《浮花浪蕊》、《红玫瑰与白玫瑰》、《同学少年都不贱》。短篇小说集《牛》、《封锁》、《琉璃瓦》、《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留情》、《花凋》、《心经》、《鸿鸾禧》、《色戒》、《相见欢》、《五四遗事》、《不幸的她》等等。她也曾做过编剧,参加过《红楼梦》的研究。所以,张爱玲被誉为“旷世才女”,我觉得当之无愧。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经典著作了,曾获得许多的赞誉。小说《金锁记》无论从哪个视角,哪个层次,都能够表现出张爱玲的写作天赋。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②。

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原来是乡下的小户商家的女儿,她的哥哥和嫂子贪图荣华富贵,为了能与高宅大院的姜家联姻,也为了省掉一大笔嫁妆,并让自己的亲妹妹曹七巧嫁给了瘫痪的姜少爷,完全不顾自己的妹妹过的是否幸福快乐,是否愿意。这桩婚事是真的断送了曹七巧一生的幸福,她恨透了自己的丈夫,恨透了姜家所有人,也恨透了自己贪图富贵的哥哥嫂子。虽然她生了一儿一女,但她从没有过过正常人的生活,家里人对她的冷言冷语和刁难,随着时间的流逝,使曹七巧的心理都出现了严重的畸形,达到变态的程度。她对自己的小叔子姜季泽萌生了爱意,他是一个不务正业寻花问柳的花花公子,不论他们的特殊身份,还是就个人人品,他们都不会有什么爱的结果。在等到小姑子出嫁,婆婆和自己的丈夫死后,她终于得到一笔不小的家产,她也最终摆脱了姜家,但是她没有放过自己的儿女,她心里的变态和扭曲都发泄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她的儿子长白取了新娘,她羞辱虐待儿媳,不让他们同床共枕,她还让儿子伺候自己,真的就如同曹七巧的小奴仆,对待自己的女儿更是残忍,给她裹脚并教她吸食大烟,去女儿的学校对她破口大骂,使长安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阻止她的婚姻,直到女儿三十多岁都没有结婚,她自己一生的幸福被毁,还要亲手毁了女儿的幸福。后来姜季泽找到了曹七巧,跟她表白了自己的情感,曹七巧当时很激动,也很开心,这种喜悦是无以言表的,但又害怕他是为了财产,于是用自己的小计谋发现了姜季泽对待自己的感情是虚伪的,是假的,一气之下赶走了他。这些财产是曹七巧用一生的幸福和忍气吞声换来的,她背着这些沉重的枷锁却不知扼杀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快乐。

这篇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述一家的经历,曹七巧的各方面描写都与张爱玲的三妈妈相似。张爱玲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使小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使张爱玲的小说达到了不可逾越的巅峰。

张爱玲在父母离婚后,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她的继母可以说是一个“母老虎”也不为过,就连她的父亲也有点害怕这个妻子。张爱玲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家里除了女佣何干,她再也找不到一点的温暖。她本是富家小姐,但却过着不如穷人家的孩子,穿着非常穷酸和落魄,她的父亲和继母根本就不会给她零用钱,甚至还会对张爱玲拳打脚踢,软禁她,这使张爱玲恨透了这个家,想方设法要逃出去,离开这个令她彻底绝望的地方。她逃到母亲那里,尽管母亲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毕竟是有血缘关系,后来她的弟弟也想要与他们一起生活,因为弟弟也是受够了父亲和继母的虐待,但是母亲实在是无能为力,弟弟只好又回到父亲那里。张爱玲在与父亲生活的那段日子,真的是受尽了折磨与,给她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在1939年的夏天,张爱玲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上了伦敦大学,但是因为战乱,她便转入了香港大学,也算是摆脱了不愉快的阴影和家庭的虐待。香港当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这里是外国人和华侨们的新天地,也少有上海人,他们大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非富即贵,只有张爱玲起初并不起眼,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出人头地,学好英语,考出优秀的成绩。她想:一个人假使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得特别,可以引人注意,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身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的为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③。在大学的前两年,她的每一门功课都能考第一,而且还有一个先生在他教书的十几年里,给张爱玲的成绩是最高的,也使她的名气渐渐变大。在香港大学期间,张爱玲不爱说话,但却喜欢听别人诉说,她有一个知己是斯里兰卡女孩莫娅,后来给她取名为炎樱。炎樱个子矮小,又黑又胖,丰乳肥臀的,但是性格却非常的开朗,幽默风趣又带着点小淘气,与张爱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两人却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张爱玲也只有在面对炎樱的时候,才会变得开朗,健谈,仿佛有永远也说不完的话。

张爱玲到美国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她只能靠翻译和写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这样远远不够,所以不得已请求美国的一些基金会来寻求帮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住进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在这里,她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她曾拜访过,真心觉得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所以她自己还想要多读书,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希望写出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张爱玲看了许多关于上海沦陷时的作品,她还想看胡兰成的《战难和亦不易》、《文明与传统》这两本书,但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想到了办法,主动联系上了胡兰成,最终得到了这些作品。但是当时他早已结婚,看到张爱玲的信件,自己又有了歪念头,给张爱玲写了许多的信,又放上自己的照片以及一些书籍,花言巧语的哄骗张爱玲。对此,她不予理睬,因为她早已看透胡兰成的真实面孔,他是一个到处沾花惹草,非常虚伪的小人。张爱玲最终回信给他,希望断了他的念头。短信如下:

兰成:

你的信和书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不想写信,请你原谅。我因为实在无法找到你的著作参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误会,我是真的觉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时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请寄一本给我。我在这里预先道谢,不另写信了。

爱玲 十二月廿七④

从这封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张爱玲对胡兰成已经彻底失望了,不再给予任何情感。当作品在深夜完成之后,她便开始享受白天周围优美的环境带给她的宁静。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闯进了她的世界,他就是著名的左派戏剧家裴迪南?赖雅。他们相识半年之后,于1956年8月,俩人在美国举行了朴素而简洁的婚礼,那时候张爱玲三十六岁,而赖雅都已经六十五岁了。我之前就已经提到过,张爱玲由于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疼爱,所以她有恋父情节,在与胡兰成相恋时,就比她大十四五岁,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又比她大了将近三十岁,而且一个是西方的绅士,另一个是东方的才女,这让我真心觉得两人若是能一起相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不管是年龄的差异还是地域间的差异,亦或是文化的差异。张爱玲曾说话:“我一向是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感到亲切,对于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人稍微有点看不起”。⑤两个各方面都相差很多的人能走到一起,就说明这是一种缘分。张爱玲对赖雅是真心的,她对待自己的丈夫就像是自己的父亲般那样的依恋,她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拥有一个爱人。他们两婚后的生活比较清苦和窘迫,连一个稳定的家都没有,就在这时,张爱玲发现自己怀有身孕,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但无疑这个孩子来的还不是时候,因为他们一直漂泊,居无定所,张爱玲一边忙着写作,一边养家,一边还要照顾瘫在床上的赖雅,晚年的赖雅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这个孩子最终也就没能留下。她一直陪伴着赖雅,对他细心地照料着,直到1967年10月,赖雅逝世。此后,张爱玲又成为了一个人度过孤独的余生。丈夫的死亡和在西方国家受到的种种遭遇,使她想要放弃写小说的念头,她的性子也孤僻了。

在美国,张爱玲过的是隐居的生活,少与外人来往,通过夏志清的介绍,她整日在陈世骧的中国研究中心进行研究,工作时间跟别人的还不一样,她是白天在自己的家中,晚上才去上班,每天都像一个幽灵似的,一直工作到半夜才结束,这也导致大家很难见到她。然而在她工作的期间,有一个人却是她的铁杆粉丝,那就是与她同在中国研究中心工作的陈世骧,但他当时只是个助理。陈世骧对于张爱玲的小说可谓是达到痴迷程度了,对她也是无比崇拜。虽然他们是同事,在一起工作一年多,但能与张爱玲说话的次数却屈指可数,这也正证实了她少与外人来往。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去世了,死在了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一个公寓。她当时的房东伊芙雷察觉到大约已经有两个星期都没有看到这个年纪非常大的老太太了,她又瘦又不爱说话的性格给房东留下了深刻印象,房东有点担心,于是去找了她,可是发现她并不在家,房门紧锁,于是给她留了字条,仍没有等到结果。当她打开张爱玲的房间时,却发现她安详的躺在地毯上,身上盖着一条毛毯,已经死了很久了,张爱玲的房间空荡荡的,连一个床铺都没有。第二天就是中国的中秋节,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高高挂起,让远在他乡的游子不禁想到了苏轼《水调歌头》里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传娟”,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与家人团聚,而张爱玲却再也等不到这个美好的日子了。张爱玲的去世,对于人们来说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她在海外仅有几个华人朋友:夏志清、林式同和张错,他们在玫瑰墓场为张爱玲举行了追掉会。而后,她的骨灰被撒进了太平洋。这也表示她一生的“传奇”终结了。

注释:

①朱栋霖、丁帆、朱晓进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第二版第274―275页

②网上资料

③孔庆茂著《流言与传奇――张爱玲评传》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3年8月第一版第62页

张爱玲短篇散文范文2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戏剧化,《怨女》,平淡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金锁记》曾经让张爱玲饱受盛誉,无数学者将它视为“经典”,夏志清先生甚至将它奉为 “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①,然而张爱玲却将这样一部作品重新改写,从中可以想见张爱玲对自己作品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值得玩味的是傅雷曾化名迅雨发表《论张爱玲的文章》,其中虽然给予了《金锁记》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外表的美永远比内在的美容易发见”②认为张爱玲过于重视小说的表达技巧,忽略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心理的把握,“华彩胜于骨干”。对于如此评价年轻气盛的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也给予了尖锐的回击。然而当我们纵观张爱玲小说时却不难发现,张爱玲的小说的确是一步步由“传奇”叙事转向书写平凡人生。

从《金锁记》到《怨女》的改编,可以看到作者对戏剧化倾向的抛弃。威廉・阿契尔认为“一个剧本,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总是命运或环境的一次急连发展的激变,而一个戏剧场面,又是明显地推进着整个根本事件向前发展的那个总的激变内部的一次激变。我们称戏剧是一种激变的艺术,就像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一样。正是这种发展进程的缓慢性,使一部典型的小说有别于一个典型的剧本。” ③《金锁记》中紧凑的情节,矛盾冲突,人物尖锐性格在《怨女》中都开始变得和缓。似乎人物走下了充满戏剧冲突的舞台,走进了生活,在诡异的“月光”下被映照的妖魔化的面孔在“日光”的下显出了她真实的面目――苍白扭曲却痛苦无奈。

一、对人物形象的重塑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多用“突转”与“骤变”的方式处理人物与事件关系,侧重对一个个冲突片段的截取,人物性格也更加的决绝和极端。关节人物的行动推动情节走向。而《怨女》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情节的铺陈和发展都是循序渐进,有头有尾的。在对关键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关系的改写中自然可以体味到戏剧化倾向的淡化。

1、亲子关系的改写

曹七巧这一人物可以说是《金锁记》的灵魂,她由于金钱原因被自己的哥哥出卖,也由于金钱的原因拒绝爱的可能。这样的行为似乎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无法用理智来解释。童世舫顺着“一级一级的阶梯”在“没有光的所在”看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疯子”。诚如张爱玲自己所说“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

七巧也只能是一个特例,《怨女》中的银娣并不是一个被金钱欲望摧残的变态的人。她不过是一个被命运作弄和摆布的普通人,张爱玲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不得不将曹七巧的女儿长安这一人物删除。正如夏志清先生所说:“七巧和女儿长安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冲突,最能显出《金锁记》的悲剧力量”。④李贞元认为,从小说的角度讲,“《怨女》删掉女主角女儿的悲剧,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那样可能显得女主角过于刻薄残忍了,使人产生近乎渲染的故事感”⑤同时从戏剧性的角度思考,这一改编也大大削弱了小说的戏剧张力。

作者在删除这一情节线索的同时也修正了作品中的母子关系,《金锁记》里曹七巧将无法释放的转嫁到自己儿子的身上,打探儿子与儿媳之间的私密事件,并以此为“利器”对儿媳展开攻击,导致其最终的悲剧结局。而《怨女》中银娣对儿媳的厌恶却主要是因为“她”长的太丑给银娣丢了面子。新媳妇怯生生的在楼梯口剥莲子的身影和三十年前银娣的身影合二为一。痛苦以这样的方式得到发泄,扭曲的心理重归平衡。

2、情爱关系的改写

除了母子关系的改写,七巧和银娣的不同更体现在对爱情的态度上,七巧最大的特点是欲望得不到纾解。由于渴望情爱而不得,转向对金钱的疯狂追求。她对季泽的渴望更多的是身体的,的。一个健康的身体的诱惑。当姜季泽重新回头来找七巧的时候,她审慎的,睿智的可怕,从蛛丝马迹中立刻发现了破绽戳穿了季泽的阴谋,这样的决绝。而《怨女》中银娣曾经在刮着西北风的冬夜为三爷唱过“十二月花名”。这一改写让人物之间的关系有裸的欲回归到情上。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说过:“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乏人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⑥张爱玲对《金锁记》人物形象的改写印证了自己的审美取向。相对于七巧的狠绝,银娣无疑是更复杂的,更生活化的。

二、小说结构的改变

《金锁记》一开篇便写到三十年前的月亮,这轮月游离于文本本身,具备了道具化的特质,并且超越景物本身融入了作品的叙事内涵。这轮月带着浓厚的传奇和神秘色彩。小说的结尾处又写到这轮月。这样一种首尾呼应的套子式结构,延伸了小说的整体意蕴,将时间凝固于月的流转之中。张爱玲早期的小说中这样一种结构非常常见,在《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中都可以看到,而张爱玲中后期的作品中却不再看到这种结构。《怨女》也放弃了这一结构,月亮的出现也并不像《金锁记》中的那样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正是这样一种结构的舍弃,改变了小说的整体基调。传奇性削减,生活化加强。

小说本身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金锁记》前后两部分以镜子里的变化为分界,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在姜家被人歧视压抑和不断抗争的故事;后半部分叙述分家后曹七巧与儿女生活的故事,前半部分张爱玲选取七巧的一天却展现了她在姜家的地位,情节发展相当紧凑,无法赘述的背景部分则通过两个丫鬟之口说出,在情节结构安排上独具匠心,特别具有舞台化的表演特色。后半部分中,张爱玲重点描写了七巧挣脱了家庭的束缚后却用金钱的枷锁锁住自己,禁锢亲人。《怨女》则按时间的线索发展情节,从银娣未过门写起,写她嫁入姚家后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在《金锁记》中从丫鬟们口中透露出的失窃事件,都在《怨女》中被嵌入情节线索中详细写出。

小说内部结构的变化自然导致小说的叙事节奏的改变,苏珊・朗格曾说过,“恰恰是戏剧行为的节奏才使戏剧成为‘一首戏剧诗’而没有成为对现实生活的摹仿,没有成为对现实生活的‘假装’。”⑦这样的戏剧节奏理论同样可以移植到小说创作之中,《金锁记》显然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或单纯模仿,而是通过对人物生命中主要事件的截取,拼接达到对小说整体节奏的把握。于青也曾经说过“读传奇如观戏剧”⑧,同时苏珊 ・朗格又创造性的将这样一种戏剧节奏与悲喜剧结合,他认为 “个体生命在走向死亡的旅途中具有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阶段,即生长、成熟、衰落。这就是悲剧节奏”⑨。《金锁记》中正是将主角的一生通过片段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每一次必然会出现一个特定“侧面”的放大。而动作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描画人物的基本手段,并能引发戏剧矛盾冲突,而精彩的戏剧动作能使得台下的观众们久久回味。在《金锁记》中正是人物的一次又一次的“动作”让整部小说精彩纷呈,让读者欲罢不能。

《怨女》则按照时间的轨迹,展现银娣的人生际遇,小说的叙事节奏很自然地舒缓下来,不再侧重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命运和抗争不再惊天动地。人似乎是随着命运的潮汐被送往未知的彼岸。无奈辛酸取代残忍愤恨,苍凉盖过了悲壮。

三、生活场景的扩展

相较于《金锁记》,《怨女》中的表现场景和视野都得到了拓展,开篇就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各种风俗,媒婆说媒,对街相看,三寸金莲,瞎子算命,三朝回门,“圆光”这些风俗人情的描写将充满戏剧化冲突的《金锁记》改写成了充满人情气息的“世情”小说。特别是“圆光”一节的加入,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和状态的同时也将真正的黑手写出,偷窃者竟是自家的少爷,而非连佣人都瞧不起的出身低微的二少奶奶,所谓三人成虎,更不要说众人的偏见。正是一次次这样的事件的发生,让银娣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位置。《金锁记》在表现曹七巧是如何由麻油店的少女变成被金钱桎梏的疯妇时则使用了大段留白的手法,她出场时就已经是一种变化后的形象,像她嫂子所说的姑娘和从前大不一样了,而丫鬟们口中议论的失窃事件带给七巧的痛苦和压力也像一个引子,暗示了她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的被欺压的状态。风俗礼俗的加入使得《怨女》中的人物回归现实,在充满风俗化的场景中展开情节。

与此同时,《怨女》的书写视野也得到了拓展当被困于家庭的“七巧”被放置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矛盾自然被稀释了。那方曾是七巧打探儿子儿媳私密生活的烟炕,成了母子俩叙说分家后家族其他成员命运变化的“小天地”正是在这样的对话里,外部世界的变化,时代的发展,革命的发生,其他各色人物命运的变换都被纳入其中,透过对话展现出来,虽然琐碎凌乱却生活味十足。

作者放弃对小说戏剧化的追求转向对凡俗生活的刻画描写自然是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情感经历,审美趋向的变化脱不开关系的。

张爱玲与母亲黄逸梵之间的关系,一直充满了微妙的纠葛。在张爱玲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候她曾说“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⑩,而在逝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对照记》中,她却写到“遗传就是这样神秘飘忽──我就是这些不相干的地方像她,她的长处一点都没有,气死人。”B11对待母亲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自然地投影到她的作品之中,母亲形象的渐变,母子关系的重构,自然导致戏剧化矛盾的弱化。同时个人情感经历和体验的丰富,也使得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有所转变,张爱玲早期小说中的爱情很难与美好纯洁一类词语联系在一起,但在《十八春》中却把世钧与曼桢的爱情写得如此凄美。《怨女》中也将曹七巧对季泽的改写成得更为曲折婉转,层次感加深。同时张爱玲曾经潜心研究《红楼梦》,这种审美格调也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了作品之中,《金锁记》中的人物,语言,环境,饰物的描写处处可以看到《红楼梦》的影子,而《怨女》中这种浅层的相似性内化为对平实人生,世情百态的热情书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怨女》沿用了《金锁记》的故事梗概,但是后者并非前者的简单重复,从人物的重塑,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改写,以及生活场景的拓展三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张爱玲对戏剧化的抛弃,对凡俗人生的摹写。这种对自我作品的重写正是作者对自身的反思,对自我的超越。

注解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香港友联出版社事业有限公司 1979 年版

② 迅雨(傅雷) 论张爱玲的小说 万象 第3卷第11期,1944年5月

③ 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聂文祀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④ 夏志清,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再读张爱玲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第367、367页

⑤ 李元贞,张爱玲的《金锁记》与《怨女》 文学论评 牧童出版社1979年版

⑥ 张爱玲 自己的文章,流言 陈子善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⑦ 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 .刘人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⑧ 于青,寻找张爱玲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

⑨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人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⑩ 张爱玲,童言无忌,张爱玲散文集,伊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张爱玲短篇散文范文3

张爱玲是小资女人的鼻祖,她是有名的;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著名翻译家、作家,也是有名的;宗璞纯美的散文曾入选中学课本,三四十岁的人都读过,长篇小说《野葫芦引》荣获茅盾文学奖,无疑也是有名的。有趣的是,她们的姑姑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同样赫赫有名。两代女人身上,同样流淌着她们背后显赫家族的血液。

张姑姑外冷内热

1937年的一个夏夜,一位衣着考究的年轻女人被人从上海张府推搡出来。张府的大门“啪”地一声在她面前合上了,她使劲朝门上踢了几脚,大声喊道:“以后再也不踏进你家的门!”

这个女人就是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后来张爱玲在《对照集》中写道:“姑姑这次登门劝解,被烟枪打伤眼睛,上医院缝了六针。”

作为李鸿章的外孙女、张佩纶的女儿,张茂渊的好日子结果得过早。在她成年后,不得不和哥哥、张爱玲的父亲纠缠于遗产官司。姑姑吃了一个极大的闷亏,发誓要和家族划清界限,但当侄女张爱玲从家中逃出,张茂渊却收留了她。尽管她的怪癖、冷漠和疏离,让张爱玲非常紧张。

一次,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来看姐姐,到吃饭的时候了,姑姑迟迟不把饭菜端出来,还下逐客令:“你下次在这里吃饭要提前告知我,我今天没有煮你的米。”弟弟仓促逃走,张爱玲委屈地躲在厕所里流泪。而姑姑却如同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淡淡地唤她:“还不快出来吃饭?”

张子静再来时,自然忐忑地预约了。夜幕降临时他以为又没米啄,就起身告辞,这次却看见姑姑端出丰盛的饭菜。张子静有些受宠若惊,却不知道这次碰到的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姑姑用筷子转一圈指着桌面:“这些菜统统要吃掉,我们不吃剩菜的,剩下也是倒掉。”

张姑姑当时是电台主播,拿着高出平常人许多倍的薪水,眼睛长在头顶上,从来不会照顾别人的情绪,经常抱怨张爱玲:“和你住在一起,使人变得非常唠叨,而且自大。我上班每天说半个钟头没意思的话,可以拿好几万的薪水;我一天到晚对你说着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个钱。”一向骄傲的张爱玲却并不生气,因为姑姑的清高智慧,使自己确实显得愚钝。她的《姑姑语录》中,记录着无数姑姑的生活琐事。在她眼里,这位著名主播姑姑简直是顶顶有趣的人,她的黑色喜感深深影响着后来的张爱玲。

这个不可一世的女人,因心上人有婚约在身,怅然独身半个世纪。直到上世纪70年代,资深剩女张茂渊老得鸡皮鹤发,却嫁了人,呵呵,还是当年一见钟情的李开弟。我行我素一辈子的张姑姑,老了又干了一件让人跌眼镜却莫名感动的事,彪悍的人生的确不需要解释。

杨姑姑古怪而大义

用现在判定“怪蜀黍”的眼光看杨绛的姑姑杨荫榆,就会发现这个姑姑简直是个怪阿姨。

故事从1901年某个冬日说起,这天是蒋家少爷与杨家三小姐杨荫榆成亲的日子。是夜,洞房中传来一声新郎的惨叫,抓破新郎脸的新娘,身着凤冠霞帔逃到了哥哥家。原来,当初订亲的时候,杨家父母只求门当户对,并不知对方的底细。新婚之夜,杨荫榆才发现对方竟是个低能儿。第二天一早,婆婆找上门来接,杨荫榆索性撕破了脸,声明不再回蒋家。从此, 18岁的杨荫榆成了人们口中的“灭门妇”,长住在哥哥家。

但很快,大家就对这个“灭门妇”另眼相看了。杨家是无锡望族,杨荫榆的哥哥、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被誉为“江南才子”,名满上海的大律师,历任民国政府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

长、京师高等检察长等要职。这位杨姑姑也聪颖过人,1907年,她考得官费到日本留学,并获得奖章。1922年,杨荫榆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那时家里出了这样的女状元,乡亲们是顶礼膜拜的,她的称呼从“灭门妇”变成了杨先生,杨绛自然也非常崇拜这位三姑姑。

但后来杨绛就不喜欢这位姑姑了。1924年,杨荫榆担任北平女师大校长,成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于杨荫榆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活动,她的独断专行引起了师生的不满和愤恨。驱杨风潮愈演愈烈,她只有辞职,再次搬回到哥哥家住。

这次搬回家的杨荫榆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少女,而是被鲁迅骂做“落水狗”的落魄中年妇人。而在孩子们的眼里,她简直是个怪姑姑。她对佣人态度蛮横,杨家佣人总因为“姑太太难伺候”而辞工。她嫌理发店脏,经常抓杨绛给她理发,杨绛父亲常开玩笑对她说:“你的好买卖来了。”杨绛越发不喜欢这位姑姑。

如果不是枪击事件,三姑姑的形象就永远定格成古怪自私的欧巴桑了。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杨荫榆的家乡成为人间地狱,那些烧杀抢掠的暴行在光天化日下进行着。侵华日军要杨荫榆出任伪职,她严词拒绝,还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斥责日军的暴行,军官就勒令部下退还他们从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她家里去。

杨荫榆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钉,1938年1月1日,两个日本兵到她家去,把她轰出门去开枪杀害了她。邻居把杨荫榆从水里捞出来,临时用的一具薄棺入殓。杨绛父亲领尸的时候,赶紧在棺外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杨绛说:“三姑母的棺材奇模怪样,那些木板是仓促间合上的,来不及刨光,也不能上漆。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冯姑姑书香传家

著名女作家宗璞姓冯,冯家是耕读传家的名门望族。宗璞父亲冯友兰是著名的哲学家,她的小妹,冯家四小姐冯沅君,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女作家、女学者。

宗璞说,她这个姑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当年为了去北京读书,曾经对母亲提出:如家里怕花钱,可把家里给买嫁妆的钱先拿出来,待将来结婚时,什么都不向家里要。这位姑姑自己不能没书读,也看不惯别的女子没有书读。

到北京后,冯沅君却不只是读书。她和杨绛的姑姑干上了。杨姑姑在冯姑姑就读的女高师当校长,为了让冯姑姑这些学生妹多读点书,不要上街游行,就在校门加上一把大锁。从小砸个核桃都很费劲的冯姑姑,却是第一个搬起石头,砸开了杨姑姑的那把铁锁。她的才情和胆识,让鲁迅也对她刮目相看。

其实冯沅君写作时间极短,“量”也并不算多,但她与“五四”时代的其他著名女作家 相较,也毫不逊色,她的作品大胆写出了当时女性挣脱旧礼教束缚,自己找男人的爱情心理 ,表达了“五四”运动前后,新女性不要娘家管,不要婆家管,更不要校长管的彪悍作风。 遭父母包办讨了一房小脚老婆的女高师教员鲁迅,就喜欢这样的女生,所以对冯姑姑的作品 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早在1926年,鲁迅曾把她的短篇小说《卷■》连同其他三篇编入《乌

丛书》,从编辑稿件到印刷出版,都亲自办理,还写信叫著名画家陶元庆设计了别致的封面

,自己亲自撰写广告词。

宗璞这位姑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除了读书写作,就是结识了白衣飘飘的大才子陆侃如。两个“书呆子”的恋爱还闹出一段笑谈来,冯沅君给侃如君寄去一个玉雕的兔子当生日礼物,陆侃如便回复了电报一封:“玉兔永在你笼中。”隐晦的语言引起了当时很敬业的民国警察局的关注。面对前来询问的警察,冯沅君实在羞涩得不愿说出两人间的秘密,彬彬有礼的民国警察只好去找发件人,陆侃如慢条斯理地说:“兔子是本人的生肖,恋人寄来了礼物,总得有个回音吧。”

1929年,这对璧人喜结连理,住在青岛小鱼山脚一幢白色的小楼里,清静的小院栽满了樱花树。冯沅君与陆侃如携手几十年,在繁花似锦的院中度过了他们的前半生。在这院落内,一同完成了《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与《南戏拾遗》这些著名的典籍。

解放后,她任教于山东大学,大学里一直流传着冯姑姑夫妇节俭到近乎“吝啬”的段子:冯沅君的内衣不是用丈夫陆侃如的旧内衣改制的,就是用白色被单布自己缝的。据说冯沅君家还有一大一小两副袜底板,袜子破了就把它套在底板上,用布缝好再穿。而解放前冯沅君的打扮却是标准上层知识妇女打扮,时尚的大波浪发型,穿质地挺括、颜色柔和的旗袍,有时会外套件开司米开衫,脚穿半高跟的皮鞋。

冯姑姑的前半生华美如织锦,后半生却黯然如黑白照片。不变的,是内心如一的质朴纯真。

姑姑们的内心深处

张姑姑张茂渊,是最早的“海龟”、中国第一代女金领、著名女主播、女单身贵族,加上刻薄的个性,在那个年代自然是异类。

而留过两次洋的杨姑姑杨荫榆,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能取得这样成就的女性,在今天也是凤毛麟角的,所以,她是骄傲的,骄傲得认为自己从来不会犯错,骄傲得理解不了一个乱哄哄的时代。

第三位冯姑姑,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物质、精神一直不匮乏的时代新女性。前半生特立独行,后半生淡泊节俭,富与穷,都待人慷慨。1948年秋,为营救被捕的进步学生,派学生找到了冯沅君夫妻,二人当场就拿出了刚领到的全部月薪。山东大学图书馆举步维艰之时,也是夫妇俩拿出自己的大部分薪金购置图书。

这几位姑姑,都以各自的姿态,在时代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令人玩味的是,比起她们的特立独行、锋芒毕露,她们同样著名的侄女们显得温和多了:张爱玲如今盛名压身,当年也不过是一个孤僻妇人;杨绛才学过人,却是个“散淡人”,有自己的生活智慧;宗璞更是一生活在童话般的世界里,纯真如孩童。这是不是表明,她们显赫的家族――张佩纶家族、无锡杨家、唐河冯家,第二代因为处于反封建的高峰期,更多继承了上辈的闯劲,更多叛逆,第三代则更多地享用了家族的馈赠而显温文?但显然,这些家族视女子如儿男,着力培养,家风平等泽被每一个后代,才让两代女性同样名耀时代;也因如此,这些家族的文脉才没有“三世而斩”。

张姑姑、杨姑姑、冯姑姑,都是好姑姑,这样的姑姑,再也不会有了,因为她们的人生,都是不能再现的传奇。

早慧才女冯沅君

冯沅君父亲冯台异,字树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到两湖总督张之洞幕下办事,曾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即外国语学校的总务长),后任湖北省崇阳县知县。冯树侯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在家设书房请“教读师爷”,为其长子友兰、二子景兰及女儿沅君讲授古文、算学、写字、作文。年幼的冯沅君喜爱读古文,尤爱读唐诗,十一二岁时不仅能背诵大量的诗词,而且还能够吟诗填词,故有“才女”之誉。后来,冯沅君的大兄、二兄先后赴京、沪学习,他们的妹妹因此大量阅读大兄、二兄带回来的中国古典名著及新出的报刊,从中接受新的思想。1917年秋,冯沅君说服母亲,随长兄冯友兰到北京,入考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那里成长为与苏雪林、庐隐、冰心齐名的女作家。

杨姑姑小传

杨荫榆(1884~1938),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出生于江苏无锡,小名申官,无锡北门外长安桥人。1903年在其兄杨荫杭(杨绛父亲)创办的锡金公学就读,学习近代数理知识,开男女同校的风气之先。1907年、1918年分别赴日本、美国留学。1922年,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被免去女师大校长职务后,杨荫榆先后任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院讲师、东吴大学日文兼教育学教授,执教于苏州女师和省立苏州中学,她还创办了名为“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的私立学校。后被日本人杀害,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张姑姑语录

1.有一天夜里非常的寒冷。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夜,视睡如归。”

2.洗头发,那一次不知怎么的头发很脏很脏了,水墨黑。她说:“好像头发掉色似的。”

3.她有过一个年老唠叨的朋友,现在不大来往了。她说:“生命太短了,费那么些时间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太可惜――可能,和她在一起,又使人觉得生命太长了。”

张爱玲短篇散文范文4

这么说容易被误解,以为《玛德莲》是复制之前x年级的怀旧书写模式,喔,不是的,一如诗集《你的声音充满时间》这书名,杨佳娴本人的书写也充满时间。早慧的她,好像跳级的资优生,还稚嫩却仿佛压缩了青春期,拜文史研究者身份之赐,阅读触须很早就出入于台湾与大陆早期文学作品。在《海风野火花》散文集里,交往对象的文史背景与较长的年纪,让她在书信体散文中,似有意还无意,不时追溯来不及参与的前行世代,又不忘回返自身所处的花样年华,在对话与交心中映照世代的异同倒影。再加上中文系出身,用字遣词、引文据典,充满古典之美,复杂之以明显的网络世代特质,因而构成强烈而独特的写作风格,既庄严肃穆又戏谑轻盈,既复古又新潮。杨佳娴把这矛盾的性格统一得非常协调,无缝接轨,切换自在。在新一代作家被批评缺乏明确风格的现代,如杨佳娴者是少见的。

当杨佳娴关闭了博客,网络书写集中在当红的脸书(facebook)界面,同样呈现与众不同的风貌。不寥寥数语,不直接转贴,而是以诗笔法发展出类似散文诗的书写,如百分百高浓度果汁,稠密可口。收在《玛德莲》里的,除了书信体的“莎茀”,以及延续散文传统的“丝路”,笔记体凡148则,占绝大部分。笔记题材不出抒怀、阅读,诗人本色于此尽情显现,意象譬喻驱遣如不费力,灵巧妙思,信手拈来,所瞥皆意象,所感都灵光。

杨佳娴以华丽文字,为这些仿若喷泉自涌的灵光定格,部分篇章看起来不过是把眼前所见描述出来,好像素描速写,没有太多诠释,连续多则读下来却也情感自现。但出现最多的是,用华丽文字摹写悲伤感怀,以眼前场景印证记忆中的情景。然而此代无战事,既无国破家亡之恸,也无身世凋零之伤,有所感辄因情缘聚散,物我分合的感触,部分则来自阅读的经验参照,不时物伤其类,以致说出“华美声色都将衰亡”的荒人絮语。

这些抒情文字,大量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当心情低荡,眼前所见,无不草木含悲;心情亢奋,所见皆如远山含笑,这是人之常情。《玛德莲》多则似在演练情景互相牵引的创作技法,于是,果熟蒂落,本平常事,然她眼中,芒果掉下来,却是“疲软的网球,含恨剪开的心脏”。这个芒果特写镜头是以台南某日式宿舍区域为背景,时正大雨,她看到的瓦片“排队或者塌陷”,墙头“完整与破碎”,焦距定在衰颓事物,由此自叹“是啊我知道黄金事物难久留”。

又如写到暮色山景,昏黄中山势渐隐渐逝,本为自然界寻常小事,她感应到的山,“只剩下苍紫色轮廓,像谁的肩膀,在那时常负重的地方,一块微微凹下”。接着觉得沉重,烟云、日光月光,甚至“旅人们由衷的美赞也是沉重的”,末了以“有些事物洞穿,磨蚀了我们,使那缺口成为我们自身”的抑郁为结。

最怵目的是落花。“盛夏的台大校园,尸体很多”,尸体者,落花也。而疾雨打落的九重葛,则像是“委弃的红心”。──昔者黛玉葬花,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今日佳娴伤花,留下几辑散文诗风格的文字。触感敏锐的她,字眼多关伤逝,于景物,则荒废,塌陷,破碎,朽烂,消逝,沉重,枯干,阴影,死物;于情绪,则磨蚀,缺口,伤害,劫灰……不禁令人想起朱天文短篇《世纪末的华丽》笔下的米亚,不过二十五岁,神情比肉身先衰。朱天文和杨佳娴都难躲开张爱玲苍凉调子的辐射。

或许与杨佳娴自承喜欢读中年风味的文字有关。她大量阅读,不断侵入中年作家的文字密境,心境随着老了一些,其心思辄随眷恋对象而穿梭于上下两代,从旧作到新品,自剖,倾诉,时时闪动着心情流动与阅读书写交错摩擦出来的光亮。

张爱玲短篇散文范文5

读到这里,我们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像贾平凹这样的著名作家都这样惊人的谦虚,进行自我告诫、内心独白,大家终归是大家。从另一个角度讲,他这看起来是自我告诫,而更重要的是在提醒着全国千千万万的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来重新审视文学,把握文学的意义和定性,也揭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

我们不妨再看他在写散文方面的告诫:一位大家出现,天下学子万千;大家可以使学子受益,大家也可以使学子得损。记住:任何大家,任何名著,当你学习他的时候,必须将他拉在你的脚下,这不是狂妄,而正是知其长,知其短,得精神以弃皮毛。请不要在名山上做文章,请不要在胜景上做文章,你到日常生活中去吧,让日常生活走进散文中来,真文才是新文,新文才是奇文。

贾平凹先生还强调:散文更重要的还是细节,甚至比小说来得更精,来得更纯;才、识、学,比任何艺术门类都检验的严格,真实的感受,独特的吟味,幽深的寓意,靠得不是编造故事的天才,靠得不是红红绿绿词汇的游戏。

这位被公认为耐得住寂寞的大作家唤醒大家:可以说,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孤独,是最致命的弱点。一部《西游记》,难道还不能给你“取经唯诚,伏怪以力”的启示吗?艺术的道理有的可以说出,有时还不能说出,达摩可以面壁十年,你何不潜心去“悟”那些意会而不可言出的艺术真谛呢?要虚,虚怀天下风雨,你便有源于高度的自觉,而不沦于就事论事;要静,静观自然万象,你便有精于其道的自信,而不溺于俗艳浮华。

贾平凹还警示弄文学的人:天才的长处极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

书中,贾平凹先生还论了什么是好语言,之一:充分地表现情绪,之二:和谐地搭配虚词,之三:多用新鲜、准确的动词。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有一种意识,对于现实生活这种意识愈是强烈,愈能把握作品的总体结构和局部枝末细节。这种意识的产生,得源于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这便也就具备了作品的底蕴。作品的深刻与否,并不建立在胆子的大小,作家的文采才华,同样也不等于嚣喧汹汹。中国几千年的文学,陶渊明、白居易、苏轼、柳宗元、韩愈、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尽管他们的风格各异,但反映的自然、社会、人生心灵之空与灵,这是一脉相承的,空与灵,这是中国文学的一项大财富。

贾平凹还说:什么人说什么话,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语言。有人心里狠毒,写出的文学就阴冷,有人正在恋爱期,文字就灿烂。有人才气大,有人才气小,大气的文字如大山莽岭,小才的写的老实,讲究章法,是小盆景。文学,换一种说法即虚构性写作,得明白掌握两点,一是会讲故事,二是会用细节。故事就是好的情节,情节可以任意编排,细节却必须真实了再真实,有了真实细节,再离奇的故事都有人信,没有细节,再真实发生的故事写出来人都不信。文学语言是一个迷宫,正因为是迷宫,才让我们产生追究它的兴趣。

贾平凹先生对中国散文史也有很深的研究,他说,纵观中国的散文史,它的兴衰沉浮有一个规律,就是一旦失去时代社会的实感,缺乏真情,他就衰落了。一旦衰落,就必然有人要站出来,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改变时风,这便是散文大家的产生,散文大家都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历史上的散文家莫不是如此。

这位以写农村题材小说闻名的作家强调:深入生活,这样我们的感觉才能敏锐,作品才能有浑然之气、鲜活之气、清正之气。

张爱玲短篇散文范文6

木心在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恐怕最多读者知道的,是他写了很多散文,写了很多箴言般的、格言般的一些句子,某个程度上你可以说,我自己有时候会拿他比赋为法国的蒙田,当然我们知道当年法国蒙田写作的时候用的文字是怎么样的一种文字。但是我形容他像蒙田这是因为他写的散文,真的就是蒙田意义上的“我说”,一个题目一个概念,各种疑问探索式的写作,但是他除了这些写作之外,也尝试过不同的文体,诗也是一大宗,此外还有小说。

他的小说写得却像散文,或者说有的时候反过来,他的散文写得像小说,也就是说散文里面看得出明显虚构的东西,而小说里面的叙事慢慢平缓下来,不追求情节上的高低起伏,而变成淡淡散散的,像散文般的格局铺展开去,敷衍开去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小说写法呢?他在一个访问里面曾经解释过,他说他要写的是一种,你可以说他的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散文,他说长篇小说我另有定义,我的那些短篇小说,都是叙事性散文,就像音乐上的叙事曲,哈代曾说,多记印象少发主见,每隔一段时日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凡记印象的当时和事后都很安逸,发了主见转身变由回忆,追思起来信信不解,现在我用的方法是以印象表成主见。

什么叫做以印象表成主见?我觉得最好的一个例子或者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这本书《温莎墓园日记》里面同名的小说《温莎墓园日记》,这篇小说很奇怪,一开头你就觉得叙事者的我好像不太明显,或者那个我更像是散文叙事的我,一开始就讲一个墓园,这个墓园的状况是怎么样的,说着说着,就慢慢地开始引入,你开始觉得像小说了,因为叙事者会用括号提醒自己说,这些部分我要写给谁看。

更怪的是他写墓园的时候,写墓园上有黑岩,有块黑石头,根本都没提自己,后来已经坐在这个黑石头上,直接写黑石头,写着写着就转到,好像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人,或者他用非常省略的笔法,把那个坐在石头上的人,他的身体状态给写了进去,然后又进入了一种,像我刚才讲的蒙田散文式的探索性散文写法。

在他的散文里面,有很常见的一种关于人生,或者是关于文学,让人觉得很惊讶的见识,比如说这里面讲到,温莎公爵所谓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被大家传颂,是为什么呢?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呢,他讲到这分明是最通俗的、无情滥情的一百年,所以蓦然追溯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往事,古典的爱情使现代众生大感迷惑,宛如时光倒流,流的彼此渲染黯然。

他说,不只是男或女,在世上第一次对自己钟情以久的人说我爱你,再推演必有人作为世上第一个第一次以笔画构成爱字,在其前加我其后加你,这样第一次听到我爱你声音,和第一次看到我爱你文字,必会极度震撼狂喜,因为从来没有想到心中的情可以化为声音变作字。但是之后呢,我们就用的非常熟滥,乃至于真有爱情出现的时候,我们都要问它,是真的吗?

窦文涛

木心作品追求语言永恒

我觉得他这个人特别,你像我们交往这个朋友当中,过去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一种气氛,就是你这个人会聊天,或者说能给大家一启发,或者你聊天聊得最好,慢慢地你就有凝聚力,或者你学问大,让我们佩服,于是大家有意无意地向你靠拢,爱跟你聊天,到最后简直发生了一种就说你给我们上个课吧。

你再看陈丹青的五个笔记本,这个是木心的遗物,你看这个老绅士,看这个遗物我想起在台北的,看到的那些遗物,一看就像个老绅士的派头,而且现在这几个笔记本整理出来的文学回忆录,看到这个文学回忆录之后,就是所谓给他们讲课的这个记录以后,其实比木心出的那几本集子更容易让大家了解木心,而且也更容易让大家能够约略懂得陈丹青为什么对木心有那么深的感情,像许老师说因为他的推荐,现在木心在学术界也成了一个议论的话题是吗?

我觉得他的文字里有一种语境,说他对人起什么作用?我们也不是专业搞文学的,你看我经常说为什么一帮五、六十岁的老男人凑到一起喜欢谈政治,喜欢谈高层政局变化,实际上什么屁用不顶,但是我有时候觉得这是不是他们的一种智力游戏,他们谈这个的时候过瘾。

你看,我觉得他这些地方看到你跟他有相同之处,有影响,文气相通。你看木心跟他们聊天的一些话我都有感触,我都做摘录,他说我爱兵法,但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是家败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他就说这个只要通文学不失为一个成功,清通之后,就说艺术家圆通之后可以非常通了。

许子东

木心有陈丹青这批学生是彼此的幸运

你看完他的书,别的不说,你可以不同意他或者对他的那些比喻觉得很妙,或者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你至少得佩服以他这辈人来他这个阅读量不得了,看的书之多。还有一点我特别想说,我想他们两个人其实是互相都是幸运的,木心有他们这批学生,特别是有陈丹青今天这样在帮他这样推荐,这个是幸运的,那陈丹青一样,有这样的一个老师在30岁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老师来跟他讲这么多东西幸运的,其实我们不用羡慕他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情况,问题是你认不认识,问题是学术界现在有很多的。

有一段他讲他牢里的话,我印象很深,他说他坐牢的时候看到五、六十个男人一起睡着了,他说我想这个时候他们都自由的。但是早上起来他们又都在牢中,你知道这段话使我想到了鲁迅非常有名的黑屋子的比方,说中国人在黑屋子里睡的很好,你给他们开个窗又不能让他们出去,那不是白白叫他们痛苦嘛,鲁迅是把醒比作觉醒,把睡着比作愚昧,当然鲁迅那个态度很矛盾,但至少是愚昧,在这个地方木心的俏皮的说法却有哲理的深度。

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是差不多中国最好的,这学问也是非常好的,我想他们争论的时候我还没好好读过他的作品,我其实现在也没有好好读,但是从看他这个回忆录,我觉得这可能有很多愿意,其中一个原因北方的学者强调凝重,那南方的学者灵动,你看现在喜欢他的都是几个上海作家,陈村都非常喜欢,包括丹青,就这个海派跟京派的这个趣味上也有一点的关系。

陈丹青

庆幸认识木心

我和木心都在1982年出国。我是年初,他是夏天,然后我们在一个地铁上遇到了,跟他在一块有个我认识的上海画家,就说这里又来了一位上海来的,就那么握握手,当时他55、56岁,比我现在还年轻,我30出头这样子,但是后来并没有来往,到了1983年初我忽然看到当地的华侨日报上开始发表他的小说和散文,看了两篇,我就立刻打电话给他,我很惊讶就有人是这么在写作,你想当时中国的新文学刚刚开始,也是1982、1983年就新作家都出来,就我同辈的那个,我一看哎呦,有这样的人在写,打电话给他,然后他当然蛮高兴,他就过来,就跟我聊天,从此几乎每天见面,一天到晚闲聊,因为大家都没事,一天到晚闲聊,我最不明白的就是他把我当成好像跟他程度一样的,他不管,他不管你懂不懂,或者你读没读过,他就开始聊,后来我想其实他又有个人听他讲,我根本不是他对手,就聊,聊得久了我就慢慢地带其他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