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综述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胃食管返流早产儿(无颅内高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膈疝、小肠畸形等原发病)82例,均经24h食管pH监测或食管钡剂造影确诊为胃食管返流。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头高俯卧位)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出生时孕30"--36周,平均33.5周,出生体重1150~2670g,平均1863g。对照组(仰卧位)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出生时孕30~36周,平均33.3周,出生体重1125~2630g,平均1845g。两组患儿在性别、孕周、日龄、体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置于暖箱内保暖,遵医嘱给予1.4碳酸氢钠或温盐水洗胃,口服多潘立酮、红霉素,根据病情限制奶量、增加喂哺次数、补液、肠道外静脉营养、防治感染等基础治疗。干预组于喂奶后30rain和睡眠时采用头高俯卧位,床头抬高2O。~25。,面向一侧,双臂屈曲置于头部两侧,3O~60rain更换一次,需要专人护理。对照组于喂奶后30min和睡眠时采用仰卧位。每位患儿床头设护理记录卡,准确记录患儿每天呕吐或返流次数、奶量、体重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每天呕吐及返流的次数,7d后呕吐及返流减少情况,吸人性肺炎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根据资料性质进行t检验和)C。检验,P<O.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表1)
3护理
3.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常规对所有患儿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同时监测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常备氧气、负压吸引器、简易呼吸器等抢救物品及药品,如发现患儿返流后有吸人,及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引,尽量彻底清除呼吸道吸人物。
3.2护理
对采用头高俯卧位的患儿,由护理人员专职护理,准确记录,当发现不当时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患儿俯卧位时面部垂直向下或接近垂直向下时,导致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早产儿颈部肌肉张力较弱,俯卧头侧位时头部转动较少,很少出现面部垂直向下或接近垂直向下的情况。
3.3喂养的护理
根据呕吐的不同病因,如幽门痉挛、喂养不当、颅内高压、严重感染、羊水吞人等进行相应的护理。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可减少胃内容物返流机会。对于需要鼻饲的患儿,鼻饲前应将胃内残留液抽出,再缓慢注入奶液,速度以1ml/min为宜,每次鼻饲时间不少于15~20min,量不宜过大,以少量多次为原则。鼻饲完毕,护士在床边观察5min,喂奶后1h内应加强巡视,发现呕吐及时处理。对于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采用持续鼻胃管滴饲,可有效减少餐后返流,减少胃扩张。本组有5例患儿采用鼻胃管滴饲,待胃食管返流现象明显改善后改为少量多餐喂养。对于返流较重者,及时给予静脉营养,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供应。对于需要吸痰的患儿,在鼻饲前将呼吸道痰液吸净,以免吸痰刺激引起患儿呕吐。
护理综述范文2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2~12月收治剖宫产产妇344例,年龄22~36岁,平均28.7岁,其中初产妇286例,经产妇58例,其中符合剖宫产指征156例,产妇因素103例,胎儿因素42例,胎儿及产妇因素11例。社会因素162例,其中要求择时生产38例,这类产妇多通过算命来选择时辰,担心经阴道生产后影响性生活质量而行剖宫产13例,不能忍受分娩疼痛36例,担心自己不能顺产,在经阴道分娩时不能顺利生产的产妇直接要求剖宫产75例。受医务人员的影响而选择剖宫产26例。3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护理方法: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及观察。
①术前护理:术前心理护理:剖宫产术对人体有一定的创伤,产妇会有恐惧、紧张等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介绍主刀医生的情况,介绍产妇配合剖宫产的方法,说话要温柔,态度要和蔼,给产妇一种亲近的感觉,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向产妇介绍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麻醉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这样产妇对手术心中有数,就能够主动配合手术。术前准备:保证产妇静脉通畅,备好吸引器,备好急救药品、气管插管、氧气和呼吸机等。
②手术中护理:产妇进手术室后常规吸氧,监测血压、心率、SpO2。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预防性输液,留置导尿管。麻醉后将患者恢复仰卧位,手术开始后,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充分给氧,常规面罩给氧,防止和纠正胎儿缺氧。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擦净口鼻黏液,吸尽口鼻咽喉部分泌物[1]。有宫内窒息的新生儿积极配合医师快速进行抢救,尽快处理好新生儿的脐部带,然后包上棉被,冬天要保证新生儿的温度,避免新生儿硬肿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严密观察新生儿呼吸、皮肤颜色、哭声等。胎儿娩出后及产妇的护理:胎儿娩出经断脐处理后,评分良好者,应与母亲作亲吻式皮肤接触,并做好心理护理,并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开奶、早吸吮,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新生儿要留观察待手术结束后和产妇一起回病房。
③术后护理:产妇从手术室出来后,要加强对出血的观察,以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加强对术后疼痛的护理,告诉产妇术后疼痛是肯定的,力争忍耐,若不能耐受,则需要应用止痛药止痛,大多数产妇术后用1次就可忍住疼痛,止痛药属不能用得太多,太多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注意观察产妇切口的愈合情况、生命体征、排气、大小便情况以及新生儿的情况,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母乳喂养,介绍产后康复的知识,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2.结果
两组剖宫产产妇焦虑发生率、疼痛指标、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护理综述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2例,男l9例,女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45.25岁。其中双手指1~5掌指关节4例,右手中指近节指问关节2例,左手中、环指末节指间关节4例,双指(趾)2~4指多关节8例,右足趾第一跖趾关节3例,左足趾第三、四跖趾关节1例。病程2~7年,平均3.85年。血尿酸482~756mmol/L,所累及的指(趾)关节至少有一个痛风石,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痛风石手术切除。
1.2护理方法
护理方法主要有:①心理疏导,及时了解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解除思想负担;②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注意伤I:3有无残留痛风结晶体排除,如有结晶排除,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以利于痛风石溶解促进伤口良好愈合;③术后2周内禁止关节主动活动,可适当进行静力性肌肉收缩训练,避免造成伤口裂开和骨折,2周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每周2—3次,每次20~30min,以不引起明显的肿痛及不适为宜;④根据肾功能、24h尿酸排泄总量合理指导患者联合应用降尿酸药物、促尿酸排泄药、抗炎止痛药以利于迅速缓解症状,治疗期间除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及其用量外,还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⑤严格控制嘌呤类及脂肪的摄入(如动物内脏、鱼类、海鲜等),鼓励患者多食用碱性食物,(如杏仁、核桃、草莓、萝卜、土豆、洋葱等碱性食物),坚持每日饮水2500—3000mL;⑥采取个体化教育,制定出一系列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计划,并随时检查和评估落实情况,并及时调整健康教育方案;⑦出院时详细交代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定期复查血尿酸。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嘱患者可在饭后服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通报病情变化。
2结果
本组22例患者累及78个小关节,经手术切除痛风石后20例伤口一期愈合(16~18d),平均15.4d,2例因痛风石残留及关节活动不当致伤口开裂,经局部应用5%碳酸氢钠液伤口冲洗换药,术后24d愈合,伤口愈合率达100%,无感染、迁延不愈等并发症,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3年,17例病情稳定,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者,5例痛风石复发,优良率77.3%。
护理综述范文4
作者单位:537400北流市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科教科
骆书秀:女,大专,副主任护师,科长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09
护理论文是护理实践的总结,是护理人员将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升华,体现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能力、思维方法及科研创新能力。由于基层护理人员起点低,认为护理工作简单、重复,加上常常超负荷工作,外出学习机会较少,缺乏写作经验,从而妨碍了论文的撰写质量。有文献调查60%以上的基层护理人员认为论文撰写有困难[1],认为工作太忙的占63.2%,有想法而不知怎样写的占59.5%[2]。为提高基层护理人员撰写论文的写作能力,本文就撰写论文相对固定格式的要领综述如下。
1护理论文撰写格式的要领
1.1选题要求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要注意4个原则: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3]。文题应醒目、简短明了,好的文题既能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又能恰当反映论文的内涵,使读者迅速获得全文的中心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有人常用“题好文一半”来描述题目的重要性。文题一般不设副题。
1.2署名的原则论文署名表示成果的所有者,署名是文责自负的承诺,愿意承担责任,署名者拥有著作权的声明。署名必须是作者的真实姓名,一般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列,原则上署名不超过6人[4]。页脚附上工作单位名称、邮编、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方便编辑部因稿件问题如修改、补充资料等和作者联系。也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1.3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灵魂和缩影,以提供论文内容概括为目的的, 不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 也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是简明扼要、高度概括文献核心内容的短文[5]。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用黑体标注醒目使读者易找到所需内容。摘要用第三人称写[6]。在写目的时一般多用“了解、观察、探讨、总结、分析”等开头;在写方法时重点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分组和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是摘要的核心部分, 重点写出实验的数据和统计学处理的结果;结论是对全文内容或围绕摘要中的“目的”下结论,反映一个研究课题的价值,要注意其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可重复性。
1.4
关键词 的选取
关键词 是专门为标引和检索文献的一种人工语言[7],
关键词 的选取和标引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章被检索的概率和被引频次,甚至关系到刊物影响因子。因此,应选择能全面反映论文主题、提高文献检出率的专业性规范化的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或名词词组作为
关键词 ,有文献统计
关键词 的出现率在85%以上[7,8]。
关键词 既可从文章的题名、摘要中选取,也可从正文各级小标题中选取,李华[7]认为选取
关键词 要以全文为依据,以结论和摘要为重点,以标题为首选。
1.5引言引言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 也就是论文的开场白,要求有层次感和逻辑性,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及其密切关联的现状, 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指出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本文所需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引言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9]。
1.6临床资料与方法论文中的数据资料来自于临床,收集资料时应遵循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4个原则[10],因此要说明论文临床资料的出处,包括研究时间范围、对象的一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程长短等),样本量、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分组是随机抽取还是随意选择,使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中用法要具体到剂量、疗程。“方法”部分仅包括研究方案开始实施前的信息,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应归入“结果”部分。
1.7结果结果是对科研设计目的的直接回答[11],常以数据或图表表示。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医学论文要求对结果进行客观如实地报道,无论阳性和阴性的结果都交待清楚,避免发表偏倚。避免就其意义、价值等问题进行议论,注意结果部分不要与讨论部分重复,以免显得累赘。
1.8讨论讨论是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是判断论文水平,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部分,是对结果的解释和理论说明。讨论的撰写格式可多种多样,但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围绕研究的本身展开[12]。可根据研究的内容、结果、创新点或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数据等从理论与事实方面进行展开论述,可借助
参考文献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有学者[13]认为经验论文讨论部分应注意呼应引言、解释结果、说明偏倚、比较利弊、说明结论实用性等。
1.9
参考文献的引用
参考文献是对论文、期刊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更是科学规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要求,与正文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能对正文起到补充和佐证作用[14,15]。作者在写论文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引用
参考文献,既体现科学的继承性,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引用的
参考文献作者应亲自阅读过,选择最重要、关键且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能反映新观点、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的文献为主。有学者[16]认为引用学术权威性高和影响力强的核心、精品、优秀等期刊和名家文献,不仅可增加自身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还可借鉴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表明:
参考文献越新颖,论文、刊物影响因子越高[17];引用的文献一般以近3年为主,5年之前的文献尽量少引用[15],以10~15篇为宜[18],综述一般20~30篇。规范著录
参考文献既体现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反映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在一定程度影响着论文的质量[14,16]。因此,
参考文献要以GB/T7714-2005《文后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标准,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用上标的形式标于引用内容的末尾,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依次著录,文献的前3名作者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在第3名后加逗号再加“等”[19],著录文献后要逐一核对以保证其正确性。
1.10志谢作者可把在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或稿件准备方面得到过帮助的人或单位在中致谢,并描述其作用或贡献,如“学术指导”“审阅研究方案”“统计学分析”等。对资金和物质支持者也应予以致谢[20]。但必须征得致谢者的同意。
1.11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1.11.1撰写论文前善于积累收集资料实践是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章素材来源的基础。灵感来自于对从事临床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在临床中注重病人细小的变化,捕捉每一个新苗头,通过头脑震荡法而出现的“一闪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包含有创新内涵,要及时记录下来,将会积累成为撰写论文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阅读综述,往往会收获包含某个专题的信息,可采取“滚雪球”的办法掌握某专题新的进展动态[21]。在实践中找题材,克服定势思维,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寻找新突破,及早带着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向专家请教,查找理论支持,并付诸于行动实施进行临床观察。收集资料尽量详细记录,以便于统计分析其相关性。
1.11.2撰写技巧“创新”是论文的灵魂,包括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等。初学者通过临摹法和经验法等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写作,既是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又能及时了解杂志对书写格式、表达方式的要求。书写论文时语言表达准确,通俗易懂,文字措辞不能模棱两可,结构严谨。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稿件反复推敲,有学者[22]认为修改论文后需要通读2~3遍,投稿前还需反复朗读论文校对3次以上[23];注重论文的整体布局和论文创新点、亮点的段落,梳理论文的观点、逐段推敲表述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有必要向学科带头人或专科老师请教。要有较强的时间意识,早日发表可以抢先拥有研究成果,所以论文成文后争取早日获得发表的机会。
1.11.3文章字数要求遵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第5版) [24]一般论著字数在2500~5000字,综述字数在4000~6000字,病例报告字数在1000~1500字左右,题目20个字内,结构式摘要(200字左右),
关键词 3~10个,引言200~250个字[9]。各种刊物对文章字数、摘要、
关键词 、
参考文献数目均有具体的要求。
2小结
护理人员的论文写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体现,基层护理人员未受到系统的培训,其综合、分析、逻辑、写作能力有所欠缺。但只要不断学习,广泛阅读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借助文献提供的信息和灵感,继续思索和总结,在自己熟悉的实际工作领域中进行创新,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或在重要节日领导致辞中提出的研究方向选择题材[25]。同时了解论文撰写的格式和技巧,认真理顺写作论文的思路同样可以写出立题新颖和格式规范的稿件。还要注意论文类型、格式、提交方式、审稿周期等稿约要求,在撰写论文前事先阅读目标刊物的投稿须知,可提高中稿率。
参考文献
[1]赵芳,陈梓惠,赵清平.二级综合性医院护理科研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5):56-57.
[2]周厚秀,张佳思.初级职称临床护士论文撰写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0):1274-1275.
[3]孔琪,秦川.SCI论文的写作及常见退稿原因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11(11):71-76.
[4]次央.医学论文的撰写与基本要求[J].西藏科技,2007(6):27-31.
[5]李恩昌.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的依据、类型及若干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121-123.
[6]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4-75.
[7]李华.医学论文
关键词 的选取和标引[J].中医学报,2012,25(6):1109-1110.
[8]许卓文.医学论文中的
关键词 和主题词[J].临床荟萃,2012,27(20):Ⅳ-1784.
[9]《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编辑部.如何撰写论文前言[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3,7(2):152.
[10]芦殿荣,李冬云,陈信义,等.临床研究课题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及其质控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0):753-755.
[11]田翠华,陈炜明.医学论文写作与发表[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9.
[12]于双成,李正红,李玉玲.医学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原则与技巧[J].医学与社会,2009,22(2):71-72.
[13]Dighe M,Luo S,Cuevas C,et al.Efficacy of thyroid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mall thyroid nodules[J].Eur J Radiol,2013,82(6):274-280.
[14]谢二娟.科技期刊
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错误及编校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82-183.
[15]潘明志.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文后
参考文献的审核加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2):236-237.
[16]王银平.编辑应重视对作者著录
参考文献的引导[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147-149.
[17]李恩昌.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的依据、类型及若干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121-123.
[18]丁春.论
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著录要求及编辑审稿要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32-534.
[19]《医学与社会》编辑部.《医学与社会》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J]. 医学与社会,2011,24(10):83.
[20]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生物医学论文的写作与编辑(一)[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901-905.
[21]陈广信.医学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5):363-365.
[22]倪东鸿,马奋华,王小曼.大气科学类论文的撰写、投稿和修改[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27(5):707-716.
[2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辑部.如何向SCI收录的优秀期刊投稿:投稿前反复校对,细节决定一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367.
[24]秦慧,张品南.医学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J].中国医疗前沿,2008,3(6):51-52.
[25]周燕平.护理论文如何选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93-95.
护理综述范文5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整体护理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高压氧入舱治疗前护理、升压阶段护理、稳压吸氧阶段护理和减压阶段的护理。入舱前的护理为防止意外发生应在进舱前对患者做好安全教育,包括嘱咐患者更换纯棉衣裤,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与治疗无关的物品入舱。告知病人做高压氧并不可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询问患者有无感冒、鼻塞症状,鼻塞者应给予1%麻黄素滴鼻,排空鼻腔分泌物后方可进舱接受治疗。教会患者做开启咽鼓管动作(如吞咽、张口、打呵欠、捏鼻鼓气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通过询问、观察、评估来确定病人目前能否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瞳孔(重症病人)及伤口有无渗血、引流液性质和量;评估病人心理状态、配合程度、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量及可耐受吸痰的间隔时间;入舱前解清大小便;检查留置的导管是否连接紧密、妥善固定,躁动者有无约束等。详细介绍舱内的环境、通讯设备以及使用方法,教会患者进舱后如何与舱外人员通话。告知患者不得随意搬弄舱内阀门、开关、按钮等设施,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升压阶段护理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开启咽鼓管的动作与方法;密切观察病情,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操舱者,操舱人员应减慢或停止加压,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升压。操舱者应遵守操作规程并结合舱内人员(耳胀痛)的反应来确定升压的速度,不要盲目执行操作规程,在升压初始(压力0.00MPa~0.04MPa)阶段更应注意这点。稳压阶段护理舱压升至治疗压力时,通知患者戴好面罩,指导病人掌握吸氧的技巧,即佩戴面罩松紧要适宜,吸气时轻轻收缩腹部、闭合口唇、用鼻子吸气;密切观察病人吸氧情况,通过观察呼吸波显示仪的波动,判断病人吸氧是否正确、有效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汗、恶心、面肌或口角紧张抽搐、刺激性咳嗽、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刻中断吸氧。有的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吸氧越多,治病效果就越好,有意加深、加快呼吸,这种现象要及时纠正,以免引起呼吸肌疲劳。减压期间护理减压时由于气体膨胀吸热,使舱温下降,应打开空调调节舱温,及时为患者保暖,以防发生感冒而影响治疗,嘱患者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气与剧烈咳嗽,防止发生肺气压伤。心理护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各有不同,其表现多有焦虑、急躁、易怒等,所以在护理过程当中我们要以加倍的耐心对待病人。由于患者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耳聋患者应在其健侧耳边讲话,双侧耳聋患者讲话时声调要提高。当患者讲话时,耐心倾听最重要,与患者交谈切忌流露出厌烦的目光和不耐烦的情绪,以免影响护患关系。耳聋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患者,往往伴随焦虑和疑病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对待类似患者应采取暗示加转移法进行安慰,可以让患者看一些趣味性的书籍,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告诉患者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治疗疾病贵在坚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环境护理建立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外界噪音对耳部的刺激,因长期的噪音刺激可使听觉器官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使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致使听觉器官供血不足而加重病情,护士平时操作也要注意四轻,尽量减少噪音。饮食护理由于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引起食欲下降,严重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治疗期间,应注意膳食结构合理搭配,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易消化饮食,可少食多餐;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及浓茶等,告诉病人入舱前少喝水,适当控制饮食及少食产气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免减压时因胃肠道气体膨胀,而出现腹部不适或产生便意感[2]。
健康指导
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噪音,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治疗越早越好。发病两周内开始做高压氧治疗最理想。疗效与疗程不成正比关系。一般在高压氧治疗8~9次出现疗效,20~25次最明显。如治疗40次无作用,可停止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好。一般年龄越大,愈后越差;病程越长,效果越差;伴有眩晕、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效果也不佳。重复加强治疗,即首次治疗后每隔3~6个月重复治疗2个疗程,可巩固疗效[3]。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出院指导
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要告知患者避免听力再次损伤,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巩固治疗效果,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心情;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练;避免噪声刺激;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对听力障碍明显而影响日常语言交流的患者可推荐佩带助听器。
护理综述范文6
在脑外科待了六年,虽然现在已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快半年了,但颅内动脉瘤这个病还是让我记忆犹新的。对其护理颇有心得。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所致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临床常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症状。SAH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脑梗死和脑积水等多种病理性改变,病死率高达42%,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目前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方法、技术及条件要求比较高。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以其微创、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和疗效好等优点越来越被病人所接受[1]。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缩短明确诊断到实施针对性救治过程的重要环节,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有重要价值。现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部分观点综述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先兆的观察:当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加深、躁动不安、双侧瞳孔不等大、血压增高时,应高度警惕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2 监控血压 心电监护,动态监测血压的变化。应用微量泵控制用药量,根据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骤升或骤降,使血压维持在130/90mmhg左右。血压偏低对患者也是不利的,因为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常合并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改变,而低血压会加重脑缺血。
1.3 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因素有情绪激动、剧烈咳嗽、便秘、癫痫发作等。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血回流降低颅内压;患者进食水时应采取侧卧位或头高位,速度应缓慢,防止误咽引起呛咳;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剧烈咳嗽,如有咳嗽症状及时应用止咳药;避免情绪激动,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不良刺激以免患者情绪波动致血压升高引起再出血;对于伴有癫痫的患者注意保证其安全,防止发作时受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并记录其抽搐时间,按医嘱给予抗癫痫药[2]。
1.4 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与护理 CVS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1%~62%,多发生在出血后3~15 d。为防治CVS,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术前均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并保持足量血容量。尼莫地平是一种高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钙离子拮抗剂,使用前询问过敏史,对酒精过敏者禁用。遇光易变色,输注时应避光。尼莫地平可引起血压下降,用药过程中严格掌握用量及速度,应用微量注射泵以4~6mL/h注入。如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出汗、血压下降等症状,应减慢速度或停药[3]。
1.5 心理护理 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颅内动脉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因怀疑颅内动脉瘤的存在发生显著变化;而心理失衡又反过来可影响疾病的预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动脉瘤破裂或者再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4]。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教会患者自我放松方法,给予镇痛、镇静剂,解除因身体不适引起的急躁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之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术中配合等。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以达到配合好手术的目的。
1.6 术前排尿训练 介入治疗的病人术后常因平卧位和肢体制动所致排尿姿势的改变、担心穿刺处出血、不习惯在他人在场的环境下排便等多种因素, 造成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尿潴留,在术前平卧位一侧肢体制动的情况下进行排尿训练可有效预防术后排尿困难。
1.7 预防便秘 ①饮食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合理膳食的意义,对于神志清楚,能进普食的患者给予营养丰富的高纤维膳食,如粗米、豆制品、水果等。鼻饲者给予豆浆、菜汁、果汁等400ml/d左右,以保证营养及水分摄入。如鲜梨汁对卒中后便秘有较好预防作用,且食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家属接受。②活动与按摩 用单手或双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在患者左下腹乙状结肠部深深按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环行按摩,以促进肠蠕动,以助于排便。或嘱患者做深长呼吸,以锻炼膈肌收缩力,从而增强排便动力。③排便训练 晨起后结肠运动较为活跃,选择此刻训练排便为最佳时间,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双手重叠放于下腹部,行收缩运动,间隔1-2min重复1次,连续3次为l组。可结合个人排便习惯,选合适、固定的排便时间,定时放置便盆,指导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5]。
3 术后护理
3.1 与休息 根据麻醉情况选择,全麻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入呼吸道。麻醉清醒后取平卧位,抬高床头15°~30°。股动脉穿刺侧下肢伸直24h,制动12 h,制动解除后可左右移动。因患者处于一种强迫时间过长,将产生精神高度紧张和严重的不适感,护士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方法:压紧穿刺部位向健侧转体45°,或向患侧转体20。~30。及平卧位交替更换,避免患侧屈膝、屈髋,健侧下肢自由屈伸。并随时按摩受压部位,以减轻患者痛苦。24 h后床上活动,48 h后根据病情下床活动。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对烦燥患者尽量减少干扰和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