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乘法交换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1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学生;实际需求;心理特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和反思,自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的,因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借助几个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正视学生的“已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的切入口

数学课堂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教学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教师面对学生的“已知”,如何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尴尬的情况,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可一上课学生就似乎已经知道了。这种“已知”可能是一种生活经验或道听途说,理性较差,但往往这种“已知”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无法全面预设的。

如《时、分、秒》一课教学时,学生一看到老师拿的钟面模型就很兴奋,“老师,我知道怎么认时间”“我也知道,我爸爸已经教过我了”……课还未开始,几个学生已经叫嚷开了,其他学生也跟着说起来。

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我的体会是: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已知”的机会,并从中发现破绽,找准入口,正确面对、利用学生的起点资源和“已知”,既不要“零起点”展开教学,又要充分估计到新知的发现与探索对学生的挑战性,从而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的内在结构之间寻得一种平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需求,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教书”而不是“育人”,我们把知识点当作教学目的,教学实施的过程便是教案的演绎过程,一切尽在“执行与落实”之中,当学生的回答按照教者的设计意图进行时就非常满意、高兴;当学生走出教者的预计轨道时,教者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犹豫、不悦甚至“封杀”。如“加法交换律”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你们发现的规律,在数学上一般用字母来表示这些规律,假如用a、b分别表示任意两个加数,可以怎么表示呢?(板书:a+b=b+a)它表示什么意思?(说给同桌听听)

问:这个规律还少个名呢?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加法交换律)

除了加法交换律,还会有哪些定律呢?(本想引出加法结合律)

(马上就有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嘀咕:减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除法交换律)

执教者没想到学生会有如此反应,为了完成下一环节“加法结合律”的任务,没有理睬学生,而是继续进行设计好的下一环节“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此时学生脸上明显挂满了失望,后面的学习也没有了兴致。

上述案例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学生在探索出了加法交换律后,极容易把知识延伸开去,马上会猜想减法、乘法、除法有没有交换律,并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事实上不会想到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规律)。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办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学生乐意接受。当学生对减法、乘法、除法有没有交换律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时,我们能不能引导学生在这节课上重点探索交换律呢?经过查阅,觉得这样处理既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又不违背教材的知识结构。于是,教研组的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探索加法交换律拓展到探索减法、乘法、除法有没有交换律上,而把探索结合律调整到下一课时。

教学契机千千万万,关键在于教师的心中真正要有学生,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而是要让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正因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才使得问题不断产生与整合,使得学生思维不断发散和集中,使得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生长出比“知识”更多的因素,学生也在探究中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学习的快乐。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与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学生学习与交流的效率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性。在组织学生合作与交流方面,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从中我们发现影响合作与交流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习惯、能力的形成,成了教师教学中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就达成,而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逐步、细致地培养。

片段1:题目:服装店上衣57元,裤子28元,裙子36元,大衣65元。妈妈有100元钱,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

过程:①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3分钟。

②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各自的买法及算式。小组长统计自己组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合作过程描述:大部分学生马上参与小组展开交流,但有三四位学生没有主动投入小组交流。于是老师有意识地走近那几名学生,想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此时,有学生冲着老师喊:“老师,我们组的×××不肯说,也不来听。”原来,那名学生正在做小动作,老师给予了及时指正,那名学生放下东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了,几乎与此同时,旁边一组的学生报告:“老师,×××自己在写算式,不来讨论。”紧接着,又有学生反应本组同学中合作不好的行为。如:“老师,他拿了我的东西。”……在短短的3分钟里,老师走到哪儿,哪儿就会有此类现象发生。

学生的反应让教师感觉合作的效率实在太低了,总有学生不认真合作,尽管教师提醒后,有所改变,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教师的情绪也被破坏……

上述案例,从理论上说,教师的出发点是十分正确的。因为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个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因此,教师去引导那部分不认真交流的学生参与小组的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关键是效果却如此不理想,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儿?面对这样的困惑,教研组的老师们展开了一场辩论,并翻阅了一些相关的教学杂志、著作。一种新的思路呈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改其道而行之,先不管那些不认真交流的学生,而去关注交流的学生在交流些什么?有什么优点值得大家学习,挖掘出需要的(即期望的)行为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教学行为。

片段2:与前面同样的题目,同样的环节,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行为。

合作过程描述:大部分学生积极投入到小组去,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参与。此时,教师在一个小组中倾听学生的交流。过了近2分钟,出现了学生大声说话,部分学生偏离学习任务的现象。这时,教师来到表现最好的小组边,示意全班同学安静下来,关注那个小组。然后,老师说:“我发现这一小组的合作有许多优点,如:他们交流时是一个一个轮流说,不说的同学听得很认真,还会表扬说得好的同学,也会帮助同学。希望其他的小组也是这样的,请大家继续讨论。”在以后的几分钟里,所有的小组很明显地更加投入到小组交流中去。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2

一、“片段教学”现场观摩印象

本届大赛小学数学科片段教学选定的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本五年级上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新授部分,具体是:

观察并计算,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0.6×3.93.9×0.6

(0.3×2.5)×0.40.3×(2.5×0.4)

2.8×1.7+7.2×1.7(2.8+7.2)×1.7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6.3×2.5×4 1.8×2.4+2.6×1.8 3.5×101

组织者选择我省各地都没有使用的教材版本,能更公平地衡量参赛选手对教材的解读与处理能力、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构建能力,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参赛选手毕竟是各地市选的高手,面对生疏的教材,他们仍然能够做出恰当的处理,显示出较强的教材驾驭能力,展现了高超的教学技艺。

1.教学预设科学合理

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虚境式片段教学是以异态反映常态,它同样需要教师正确解读、处理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预测学情,在全面把握课时目标的基础上,定准片段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程序、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纵观选手片段教学的展示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教学预设能力。例如,所有选手都能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使学生理解、体会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能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引入,或先让学生口算两组相关的算式,再观察比较、发现规律,进行类推。

2.重点突出结构紧凑

片段教学是课堂教学“折子戏”的精彩绽放,它必须在短时内集中精力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对于教学重点的把握要以整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本,使各项教学活动服务、服从于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要求教师实施教学时结构要紧凑,做到环环紧扣,前后衔接,转折自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在简短的教学引入后,要尽快以主要学习任务为中心组织开展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教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为15分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展示精彩的教学艺术。本次片段教学展示中,大多数选手都能在1-2分钟的简短时间内复习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紧接着出示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比较、讨论,初步发现规律,再让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加以验证,得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的结论,本环节大多用时7分钟左右。接着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定律尝试简算教材中的三道小数乘法,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归纳提升。这样的教学实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然流畅,达成效果良好,反映出参赛者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追求真实课堂效果

虚境式片段教学没有学生、教学媒体、实物等常规课堂里的“存在物”,如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营造生动活泼的真实课堂教学氛围,打动听者的心,获得较高的评价,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所以,追求真实课堂效果成为片段教学实施策略的核心问题之一。纵观整个比赛过程,选手们大都能借助课堂教学艺术,通过学习任务的提出,虚拟的学生应答、学习反馈,运用教师的评价语言、体态语言,使用话语转换、创设“情境”等虚实结合的方式,增加教学的现场感,让听者如入真实的课堂情境。例如,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后,能稍微停顿间歇,再提问学生,让人感觉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等待学生信息反馈,显示师生间的交往互动;教师提问学生时,会有意识地说:“后排那位小手举得高高的男生。”显现课堂的空间感,让人感觉学生的存在。又如,一位教师在口算引入时,展示了下面的一个小片段:

师:请同学们口算下面的题目,8×12=?,12×8=?。

师:根据8×12与12×8的得数相等,你能说出一个运算定律吗?

生(教师模拟学生语气):我知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是乘法交换律。

……

师:(板书12×76后,稍停片刻)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确实有难度,算不出来没关系,老师在后面再添一个算式。

师:(在12×76后接着板书“+24×12”)现在怎么样?还有困难吗?结果是多少?

师:哦,结果是1200,又快又准!你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算出这道三步计算题的得数呢?

上述片段教学,学生的回答教师通过模拟扮演或转述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听者清晰地听出“学生”的应答内容,使虚境教学变得像常态课堂。特别是教师出示12×76后故意稍作停顿,让人感觉到的是学生在思考与心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确实有难度,算不出来没关系,老师在后面再添一个算式。”让听者感觉到是师生在对话、交往,仿佛进入真实的课堂情境;“又快又准!”适时、恰当的评价语再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情景,增强了教学的现场感。

4.彰显个人素养魅力

为了脱颖而出,获得好成绩,每位选手都尽力展示自身最优秀的一面,他们都做到衣着得体大方,体态自然亲和,语言恰如其分且生动富有情趣;板书伴随教学活动的展开适时、自然地穿插,与知识发展脉络融为一体,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呈现学习思路。部分教师还有意预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或“美丽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展现教师的调控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简算1.8×2.4+2.6×1.8时,有意写成1.8×(2.4+2.6)=1.8×4=7.2,待课末梳理、总结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简算小数乘法要“一看、二想、三算、四查”时,指着板书说:“你看,老师有时也会犯错的,把2.4+2.6=5算成等于4,算完要是不检查,这道题就错了,那多可惜啊!”精心创设如此“意外但合理”的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更富有灵气,避免片段教学的单调乏味,也展现课堂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它往往成为片段教学的亮点。

当然,本次片段教学比赛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必要的情境创设影响核心内容的凸显。如,个别教师为了践行新课程理念,迎合教学方式,体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超市购物等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找信息,提问题,列算式,再计算,结果是冗长、无谓的活动挤占了太多的时间,造成给力点分散,影响了主要学习任务的教学和核心教学内容的凸显。

二是详略不当节奏把握不准。虚境式片段教学是教师对特殊的“学生”(领导、其他教师或评委)唱“独角戏”,教学过程中可以省略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交流、练习等活动(但在教师提问或提出下一个学习任务前要稍微停顿,让听者明白师生谁在活动,也能增强真实感),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做到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但是,个别教师提出的问题面面俱到,导致教学过程中重点不突出,或观察、计算环节停留时间过长,后面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算草草了事,甚至没能做必要的总结提升;也有个别教师素养不错,讲得挺出彩的,但过于简洁,规定的教学内容10分钟多一点就结束,看到还有四、五分钟的时间,就把课堂练习部分一并讲完,结果超越了规定的片段教学内容,影响了比赛成绩。

二、“单元试卷设计”阅后感言

本届教学技能大赛调整了部分比赛项目,小学数学新增“试卷设计”项目,要求根据提供的素材在电脑上现场完成一份单元试卷设计,并附设计说明。本次试卷设计选定的背景素材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四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两位数》,纵观20位选手的现场试卷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注意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试卷设计规定90分钟内完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都由选手现场原创试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直接选用教材习题或对教材习题适当改编,应该是试题来源的重要渠道,并且教材中的习题有对话、图画、图片等不同形式,通过电脑复制、粘贴、修改,用好它们能使试题形式丰富多彩,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提高问题的直观性和卷面的观赏性。

2.关注素材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大部分选手在试题素材的选择上,能尽可能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信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的内容作为试题素材。这样,将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检测置放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变“考试”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例如,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福建教育学院门口摆放着两排鲜花,每排16盆。如果每盆18元,购买这些鲜花需要多少钱?”该师根据当时的现场情境,捕捉到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编制成试题,增加了试题的现实性。

3.注重解题的过程性与思考性。修订课标指出:“学业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选手们设计的试题,能较好地关注学生解题过程、思维过程的考查,编制的试题除了突出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还能让学生通过叙述算理、表述数量关系分析的过程等方式,呈现学生的解题思考过程,体现解题的过程性。同时,部分老师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少量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思考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4.试题形式多样版面活泼。修订课标指出:“学业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次试卷设计,每位选手都注意改变传统“标准件”式的试题问题结构和呈现方式,力求试题形式多样,有填空题、计算题、选择题、判断题、应用题等,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多余、问题开放、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问题。同时,版面设计科学合理,图文并茂,有的教师还在试卷开头、末尾设计了简洁的提示语、寄语,例如,在试卷末尾用卡通提示:“祝贺你顺利答完试题!再认真检查一遍,你会更棒的!”这种富有亲和力的话语,令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减轻考试的心理压力,给原本严肃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注入文化色彩,把原本单调的试卷与考试变成学生与试题富有情趣的对话。

本次全省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除了片段教学、试卷设计外,还有评课和教学设计两个项目。评课比赛是选手观看一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录像课后,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师基本功三方面以口述方式(10分钟)进行教学评析。教学设计的指定内容与片段教学相同,但是一课时完整课。选手撰写的教学设计稿必须按照组委会统一的“参考格式”,分教学目标及分析依据、学生和教材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确定与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师生活动、时间分配、作业设计及设计意图等)四个部分。从拜读的几份教学设计稿看,选手们拟定的教学目标都明确、恰当、科学、适用,可操作性,能较好地体现修订课标的新理念,如,一位教师制定了“积累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经验”的基本经验目标。学生和教材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确定与分析都较准确,体现了选手估测学情、解读教材的较高专业素养。教学过程设计普遍合理,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能根据教学内容,选用观察比较、启发讲解、列举验证等教学策略,能正确处理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练习与作业设计富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能为教学目标服务;设计意图简洁明了,又能较好地阐述设计理念与意图;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能起到“微型教案”的作用,如,有位教师将学习步骤与方法随同教学进程逐步板书为:观察思考对比分析举例验证归纳概括灵活应用。当然,从几份教学设计稿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个别教师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科学性、常识性错误。

例如,有位教师设计了如右面的情境图(食盐),买3千克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3

数学教学因数学的文化性而具有了文化价值,数学的本质是文化,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文化育人。不仅仅是学生要保持学习,教师同样要保持学习,这样才能够帮助自己学习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孩子学好学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学教学心得,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学心得1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今年我任教四年级的数学,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欢乐,懂得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提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我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

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本事”,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提高,具备了什么本事。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坚持与学生家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可是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部分学生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学习上就有点困难,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

数学教学心得2_年4月2日我有幸听了城关小学王丽英老师的关于“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收获颇丰。王丽英老师不仅仅关注知识和结论,更关注过程、方法与情感。努力地通过数学学习使孩子抓住数学的本质,品味数学的真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并带着无限的乐趣投身到更广博的数学海洋中。在“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对比与联系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创造时空,让数学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我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几点: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王丽英老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学教学心得3一个学期工作已经结束了,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此刻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以下几方面: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

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这个班,上课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教师,作业完成不及时,这样就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小组比赛,互帮互助,使一些后进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

四、作业批改方面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批改作业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经常阅读教育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六、培优转差工作

对后进生我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我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外,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要异常注意给予辅导,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便,提高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七、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善措施

应调动学生更大的进取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善,不断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我,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得体,举止礼貌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努力做得更好。

数学教学心得4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国民,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路来重心构建新的课堂,力求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

1、创造具体情境,力求课堂生动活泼。

学生是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的、具有个性的、需要理解和尊重的人。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自己提,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演算,再经过交流合作,深入探究,得出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规律,最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价值观,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活力。

2、让数学课堂走进现实生活。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形象思维还比较完善,抽象思维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中感知学生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为实际生活服务。正因如此,我努力创设条件,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一年级学生认识等号的意义,可联系我们小时候玩平衡木,当两边一样重时,我们可以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而连接这个算式的数学符号用“二”表示。又如认识自然数0、1、2、3、4、、、、、、可以联系平时列队,这个队有多少人用几表示,这个人站第几用几表示。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联系新旧教材,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学生在六年的学习阶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更主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时代在变革、在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有要改革、发展。在课改这一广阔天地里,我们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数学教学心得5一学期即将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提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我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

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本事。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本事。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本事”,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4

公开课 问题 建议 文化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1]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关键还在于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然而由于公开课中所表现出的诸多问题,备受广大社会人士批评,甚至有人还说要将“公开课”彻底埋葬。[2]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去对待公开课呢?取消还是让公开课转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们该如何改进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去解答。笔者以文化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一些相关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当前公开课的主要问题

1.教育官本位文化影响公开课的本色

公开课是一种研究型课,是介于理想课与常规课之间的中间型课,它既不是理想化的教学,也有别于常规课。公开课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研究性以及一定的借鉴性,但是我们往往将其拔高,定位为示范性和“高质量”的课。特别是在有关领导参加的情况下,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将其看作是一场“战斗”,从而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公开课的“成功”。因为在领导面前,不能让公开课“失败”,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学校领导、班主任等相关的负责人都将“遭殃”,而上公开课的教师更是要承担不堪设想的后果,于是,公开课就成了为公开课而进行公开课,失去其本来面貌,以至于弄虚作假。有一位全国公开课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在领奖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节课是我上的,但课堂上没有一句话是我说的”。他说他自己写出来的教案在学校教研组里被“修理”掉了一半,去参加县赛;到县教研室又被“修理”掉了一半,去参加市赛;到市教研室又被“修理”掉了一半,去参加省赛;经省里的专家指点后参加全国比赛时,已经“人是物非”,自己也活脱脱一个人形鹦鹉了。[3]

2.教育观念文化影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通常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公开课的认识是,公开课需要“求稳”,需要“按部就班”,需要“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不需要讲究教师的个性化,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创造,而是按照“排练”好的课去上就行,从而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不去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去彰显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因此出现“从教案设计讨论修改到试讲,大到所教内容、重点难点、方法、步骤,小到执教人的表情装束甚至一举一动,都要反复排练,直至每一环节都要体现策划者们的心计与招数”[4]。从而在整个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自己的个体“话语”,而是集体下的公开“话语”,教师的个性被强大的集体性所掩盖。

3.教师行为文化下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公开课中,存在教师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对教育技术过多、过滥应用是公开课的“通病”。如在公开课《济南的冬天》教学时,某执教者没有丝毫的板书,完全用投影和多媒体图片来展示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在开始就展示了济南风光的图片,打消了学生们的想象空间和对语言的理解发挥空间,学生们将注意力分散到了图片上,并没有注意到文章语言的优美。[5]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必要的,但是过多、过滥的运用却使其“适得其反”,既浪费了一定的教育资源,也无益于公开课的教学。

4.教育功利主义文化下学生权益的受损

在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公开课之前,为了公开课的“成功”,为了能得到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为了得到更多的“被认同”,有些教师往往会让一部分“差生”不参加公开课。这种做法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一种漠视。在公开课上,教师总是会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而那些“不太起眼”的学生即使举手也得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公开课变成了教师与几个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也剥夺了其他学生的发言机会。

5.教育制度文化下教师的“被评价”

在现有的教师评价制度下,公开课的评价只能是领导评价和专家评价,而没有教师自身参与评价,也没有学生参与评价,上公开课的教师往往是“被评价”。因此,现有的公开课评价体系也决定了教师需要认真对待公开课,只能让公开课“顺产”,而不能让公开课“流产”,因为这与教师的职称、教师的晋升、教师的工资、教师的名声等相关待遇息息相关,那么,教师对公开课的重视和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现有的教师评价文化也影响了教师对公开课的态度。

6.传统教师文化下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在公开课上,上课教师为了表现其教学的高超和教学语言的优美动听以及教学管理能力,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对问题“对答如流”,但是学生的发言机会,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被搁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引导过多,或者将学生的回答打断,笔者曾经听过一次小学数学《乘法的交换律》的公开课,教师问学生:我们该如何去表达“(a+b)×c=a×c+b×c”?学生回答:“两个字母的和乘以一个字母等于……”还没有等这个同学回答一半,教师就急匆匆地替代学生回答: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从表面上来看,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让学生更好地回答问题,是一种“引导”,但是其真正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剥夺”,对学生的个性化话语的一种剥离。

三、公开课的推进建议

1.实现教育观念文化的转变

首先,重新定位公开课。前面提到,公开课是介于理想课与常规课之间的一种课型,它不同于常规课,不能“让公开课返朴归真”[6],但是也不能让其脱离公开课的本旨而出现做秀与作假,以至于让“教师迷失自我”[7]。因此,我们需要将公开课定位于教学、科研、学术三位一体的“研究型课”。其次,重新审视公开课的价值。我们需要认识到:公开课对于学校来说,是展示学校的特色和学校文化的个性;对于执教者来说,是体现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媒介;对于听课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学习和欣赏、体验和分享以及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平台;对于专家来说,公开课是一次学术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交合的重要机会;对于领导来说,这是一次教学活动,是一个侧面的检查,而不是对该教师评价的全面,不能以公开课代替对教师的其他方面的评价。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过去那种公开课的价值观,重新认识其价值。最后,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公开课。教师需要对公开课进行重新认识,从公开课的“备课”到“上课”到“评课”都需要树立新的公开课价值观,从而还原公开课的“本色”。

2.教师精神文化的形成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虽然公开课不同于常规课,但是公开课也需要教师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差异,基于教师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提供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以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个性化学习能力,推进个性化的教与学的活动。[8]因此,在公开课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做到“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彰显个性”,从而实现“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9]。其次,教师需要转变功利主义文化倾向。当然,公开课具有自身的价值诉求,如给其他年轻教师提供教学的示范性,如参加教学比赛等。教师需要转变过去那种公开课的功利主义色彩过浓的做法,重在凸显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展示教学水平,进行教学交流与教学经验分享,重在提升教学的品味,还有推广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最后,提高教师的道德诚信。教师在公开课中的做秀与作假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毕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我们知道,学生将教师视为榜样,而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因此,教师需要做到《教师专业标准》中所提到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3.教师评价制度文化的改革

公开课的改革离不开评价教学制度文化的转变,因为评价在左右着公开课的教学取向,正如高考在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展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大力矫正长期沿袭的单一评论制,以民主求和谐,允许多元甚至异质的声音出现。[10]我们需在公开课的评价过程中,形成多元评价,不仅是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还需要教师自身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公开课的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不仅要看到教师的课有可取之处,也要容忍一定的“失败”,我们追求的评价不是为了证明其优秀与否,更重在教师教学的改进,以便教师吸纳更多更好的建议。这样一来,教师才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公开课”,而不是“被迫”去上公开课,教师也不至于被公开课所“累”,学生也不至于“遭罪”,学校也不至于“劳民伤财”。

4.教师行为文化的重塑

公开课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与投影仪,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合起来,这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所强调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和“基本能力: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但是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教育信息技术,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同时,公开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形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一旦上课不用多媒体时就关掉电源,以便实现“低碳教学”,而不是浪费教育资源。

5.教育家文化精神的形成

根据相关统计,到2012年6月为止,中国教师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但是,这么多教师又有几个称得上教育家呢?教育家是指热爱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并对教育有研究,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人。[11]那么,我们教师就需要在公开课中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一只“鹦鹉”,也不是一个“扬声器”,而是一个个性丰满、思想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因此,上公开课的教师需要形成教育家文化精神。

6.关注公开课的其他文化价值

公开课需要准备,需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精心研读,对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资源开发,这是必然的。同时,教学即研究,公开课需要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研究,以便能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改革目标。

————————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教育报,2010-7-30.

[2] 刘延川.将“公开课”彻底埋葬.当代教育科学,2006(17).

[3] 周奎英.公开课,怎一个“真”字了得.基础教育,2004(1).

[4] 韦清.打磨公开课,磨去的是什么.当代教育科学,2006(3).

[5] 张淑君,薛涛.从教育技术角度透视公开课.中国现代技术装备,2007(11).

[6] 孟令忠.让公开课返朴归真.硅谷,2009(24).

[7] 张汉琴.为何公开课让教师迷失自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8] 王中华,熊梅.高校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其消解—文化视角的反思.现代教育管理,2012(7).

[9]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7-27.

[10] 潘涌.试论新课程实施中公开课的意义.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