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夏景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夏景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夏景的诗句

写夏景的诗句范文1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写夏景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产业协同集聚;空间外部性;机制与效应;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3-0047-007

产业集聚不仅是单一产业在空间上的不断集中,更伴随着相关产业的协同集聚。[1]-[11]Ellison & Glaeser(1997)[1]最早对差异化产业之间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了关注,并提出产业协同集聚(Industrial Co-agglomeration)的概念(也有译者称为产业共同集聚),即不仅单一产业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不同产业也倾向于在空间上彼此邻近。产业协同集聚中的差异化产业之间通常具有某些关联关系,例如投入产出关联(垂直关联)、技术关联(水平关联)等,通过集聚产生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等空间外部性,以及协同集聚效应。与产业集聚(1)相比,产业协同集聚更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空间邻近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

作为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组织现象,学界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12]-[16]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尚未有文献系统梳理和总结产业协同集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机制与效应以及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等。因此,本文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从上述三个主要方面出发,首次回顾并归纳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一、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集聚与空间外部性

(一)集聚与空间外部性的基本表述

自Marshall(1920)[17]起,空间外部性就被认为是经济集聚的关键因素。空间经济学中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城市经济理论从区域和城市尺度分别对集聚机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二者的讨论均以马歇尔关于外部性的思想作为研究的起点。马歇尔外部性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产业的投入产出关联;(2)劳动力的可获得性;(3)基于知识交换和“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新思想(知识溢出),三者共同形成了所谓的规模外部经济。Scitovsky(1954)[18]进一步将其概括为金钱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

集聚与空间外部性的研究主要以制造业和生产业为研究对象。Krugman(1991)[19]发现美国大量制造业的生产集聚度都很大,并不囿于人们传统观念中固有的高科技产业。Rosenthal & Strange(2001)[20]利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劳动力的可获得性、知识溢出均对制造业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但在不同空间尺度(编码区、郡县和州)作用大小存异。Duranton & Overman(2005)[3]考虑空间连续性下的产业区位,在K-density指数的基础上以英国制造业的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大部分的产业集聚倾向于发生在小于50km的空间范围里。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同样得到了大量关注[21]-[24],他们聚焦于制造业集聚的时空演化、成因和空间经济绩效,还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出了诸多建议。

随着生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生产业集聚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Keeble et al.(1991)[25]考察发现了生产业的集聚发展特征。Kolko(2007)[26]试图揭示生产业与制造业不同的产业区位选择模式,通过多个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角度分析,认为这种协同集聚的动力源于知识外溢和直接贸易关系。Keeble & Nachum(2002)[27]认为生产业集聚源于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频繁的知识交流和互相学习基于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传导是形成生产业集聚的关键。Richard & Christel(2002)[28]以法国巴黎为例,研究了服务业细分行业的空间区位选择模式,发现每个细分行业的空间区位选择模式各异,但都是产业集聚和扩散的综合结果。

由于空间尺度的差异,新经济地理理论与城市经济理论对于空间外部性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新经济地理理论在区域尺度上关于集聚形成机制的解释更加倚重金钱外部性。他们虽然也认同非市场行为的P联效应(知识溢出)导致的技术外部性在集聚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但出于种种考虑(主要是技术上的),技术外部性在区域尺度上的集聚机制研究仅代表了未来需要发展的方向。城市经济学理论则更加侧重技术外部性在城市集聚中的重要作用。Duranton & Puga(2004)[29]将城市尺度的空间外部性进一步归纳为共享、匹配和学习。城市经济学者认为,城市中充满了技术外部性[30],这是由于人和企业作为“信息接收者”或“信息传送者”具有交流互动的需求。

需要指出,集聚经济并不总是带来这些好处,过度集聚同样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形成集聚不经济,规模不经济下的拥挤效应形成了分散力,使产业要素在空间上分布趋于离散化,这造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挑战。Ke(2010)[31]和陈建军等(2016)[11]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的实证考察发现中国城市存在明显的拥挤效应。

(二)异质关联视角的空间外部性再整合

产业关联在集聚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上下游产业的垂直关联(包括前后向关联)在市场机制主导下加强生产的空间集中,形成金钱外部性,并与集聚之间构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同时,产业之间的关联性是普遍存在的,处于相同或相近的产业链条上的产业,具有前向、后向和水平的联系。[10]水平关联是指临近产业链条上的产业之间无形的交往和联系,例如管理技巧和经验的分享、劳动力或人力资本之间的交流以及知识技能的共享,也可产生集聚[32],形成非市场作用下的技术外部性。

然而,学术界虽然从马歇尔空间外部性出发均认识到了异质关联的存在性,但分类角度不尽相同。目前,形成了市场作用角度和产业关联角度两个主流观点(表1)。市场作用角度,将异质关联分为经济关联和知识关联,经济关联在市场机制下发挥作用,与空间外部性中的金钱外部性对应;知识关联在非市场机制下发挥作用,与空间外部性中的技术外部性对应。产业关联角度,按照上下游产业间的有形交往与相同或相近产业间的无形交往分为垂直关联和水平关联,同样分别对应空间外部性中的金钱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显然,两种分类只是切入角度有异但无实质区别。

二、产业协同集聚机制与效应研究

(一)产业协同集聚机制研究

产业的协同集聚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一个城市是完全专业化(只有单一产业)或者完全多样化(拥有所有产业)的,而是介于二者的中间情形,几乎所有城市的产业集聚都呈现出中性结构特点。[14]然而,现象上观察到的制造业与生产业协同集聚事实上只是呈现在眼前的结果,而如何形成产业间协同集聚的内在微观机制仍然是个“黑箱”。为寻求现实中多产业协同集聚的来源,诸多学者进行了微观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

产业间协同集聚形成机制研究同样围绕马歇尔空间外部性的思想展开。Ellison et al.(2010)[6]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在构建产业协同集聚指数(E-G指数)基础上,利用美国的数据对产业协同集聚的微观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不同产业间的协同集聚同样源于马歇尔所强调的三个关键因素,即中间投入品与最终产品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共享劳动力市场、增加信息交换和创新机会,从结果来看三种因素的作用基本相同,并且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形成机制中马歇尔因素作用均远大于自然优势形成的地理“第一性”。Stephen & Erik(2016)[33]研究了城市内部的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进一步印证了Ellison et al.(2010)[6]的观点,区别仅在于各因素的系数相对大小不同,而这可能是由于在较小空间尺度考察下的结果。Gallagher(2013)[34]在研究产业协同集聚的形成机制时将运输成本细分为物理和信息运输成本,分析了异质运输成本下的马歇尔因素是产业协同集聚的形成来源。Gabe & Abel(2013)[35]侧重于考察马歇尔第三因素的关键作用,发现具备相似知识的职业劳动力倾向于协同集聚,并且这种协同集聚导致的知识分享的重要性在都市尺度要大于州级尺度;行业层面的拓展分析表明,工程和技术、艺术与人文、制造和生产、数学和科学、工商管理、信息通讯等制造业和生产业行业由于知识分享,在都市尺度更加倾向于协同集聚。个案研究方面做出贡献的是Mukim(2015)[36]和Rusche et al.(2011)[37],分别以印度正式和非正式制造业、德国家具内部产业间为样本进行了产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方面的补充研究。

(二)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

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部分学者的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依然局限于“产业”到“产业”的集聚互动影响。例如,陆剑宝(2013)[38]进行了基于制造业集聚的生产业协同效应研究,主要关注和测度了制造业集聚对生产业集聚的影响,发现无论在省级还是市级层面,制造业集聚显著影响生产业集聚,制造业集聚是导致生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即存在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集聚带动效应。盛丰(2014)[39]分析了生产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发现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本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且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

产业协同集聚在空间上的经济效应研究是关系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议题。高峰和刘志彪(2008)[5]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可以促进产业升级,通过相关产业和支援性产业的集聚,以及产业间的外部经济而与集聚产业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集体效率”和“外部经济”,提升产业集群内在的“知识含量”和竞争水平。陈晓峰和陈昭锋(2014)[9]研究了东部沿海地区十省市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演进关系及其效应,发现两者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水平及产业优化升级有促进作用,但其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度量方法有待商榷。胡艳和朱文霞(2015)[16]发现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明显,对于城市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生产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在现阶段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显现。

不难发现,目前关于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的研究仍停留在不同产业间集聚互动影响的方面,而对于产业协同集聚在空间上的经济绩效方面大多尚处于现象观察和定性分析阶段,仅有的研究也只考察了产业协同集聚对于区域(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有解释产业集聚互动所导致的城市(空间)的诸如工资收入和生产效率增进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等关键议题。

(三)产业协同集聚与空间结构互动

产业集聚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化之间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产业集聚发展需要空间载体,产业要素的集聚会改变空间结构形态;另一方面,决定这种空间集聚的基本因素包括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空间外部性,而这三者都与距离相关,故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会降低运输成本和便于经济主体“面对面”接触,缩短时空距离、加速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反过来又促进产业的集聚。

产业协同集聚与空间结构互动方面,陈国亮(2010)[40]、陈菁菁(2011)[41]研究发现不同产业(包括制造业与生产业以及细分行业层面)在空间上存在“互补”和“挤出”,无论是城市尺度还是城市群尺度。陈国亮(2010)[40]认为生产I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双重集聚在时间序列上来看是动态推进的过程,二者作用强度的相对大小决定了体现出来的到底是“互补”还是“挤出”。此外,运输成本和“面对面”接触是主导制造业与生产业空间上协同集聚的关键:制造业运输成本的降低可以推动制造业靠近生产业发达的地区以实现“互补性”的空间协同集聚;而生产业方面,运输成本的降低(“面对面”交流的可得性提高)可以推动生产业向城市中心的集聚来形成“挤出性”的空间协同集聚。[41]

产业协同集聚具有产业和空间二重属性,产业区位选择可以影响城市(群)空间格局,而城市(群)空间格局的优化又进一步促进产业协同集聚,形成循环累积因果的产城互动发展模式。[11]然而,现有产业协同集聚与空间结构互动研究虽然加入了空间思维,但依然囿于产业间的互动对彼此造成的“互补性”和“挤出性”及其形成的空间形态,对产业协同集聚与空间结构互动机制的阐述也仅限于定性的或者经验的讨论,并没有将产业协同集聚与空间结构互动问题纳入统一的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进行系统解释。

三、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关于产业协同集聚水平量化测度指标的选取和构建,不少学者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需要进行了诸多尝试。例如,国外方面,Ellison & Glaeser(1997)[1]和Ellison et al.(2010)[6]构建的E-G指数、Duranton & Overman(2005、2008)[3][4]构建的D-O指数、Stephen & Erik(2016)[33]构建的Colocalization指数等;国内方面,陈国亮和陈建军(2012)[42]、陈建军等(2016)[11]构建的?酌指数和?专指数等。

(一)E-G指数

最早提出并构造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指标的是Ellison & Glaeser(1997)[1],其计算方法为:

其中,G表示产业i的空间基尼系数,X表示地区r的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HHI为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包含了产业、企业两个维度,因此,能够避免计算出来的产业协同聚集水平即使在同一空间的不同产业(行业)之间进行对比也存在偏差的缺陷。[23]

同时,Ellison & Glaeser(1997)[1]和Ellison et al.(2010)[6]还构建了产业层面的E-G指数,用以测度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根据该E-G指数,衡量产业i和j协同集聚度的计算公式为:

E-G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Rosenthal & Strange(2001)[20]、Barrios & Strobl(2004)[43]利用E-G指数分别以美国、欧盟成员国的制造业样本数据考察了产业集聚状况。罗勇和曹丽莉(2005)[22]、路江涌和陶志刚(2006)[23]等利用E-G指数考察了中国制造业集聚状况。然而,目前并没有文献利用E-G指数进行制造业与生产业、生产业细分行业之间协同集聚方面的测度和研究。

(二)D-O指数

Duranton & Overman(2005、2008)[3][4]基于非参数密度估计模型分析构造了D-O指数来衡量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一般性的表达式为:

D-O指数需要利用较为精确的厂商空间位置数据,并假设厂商的空间分布具有连续性突破了区域边际限制[23];同时,该指数的计算可以设置任意形式回归函数,具有评价偏离随机性的显著性统计特征,可以规避与规模和边界相关的问题。虽然D-O指数较为精确,但在我国的实践性并不强,尚未有文献利用D-O指数进行基于中国实践的产业协同集聚方面的研究。

(三)Colocalization指数

Colocalization指数(简称Coloc指数)是由Stephen & Erik(2016)[33]在借鉴瓦_斯坦度量(Wasserstein metric)的思想基础上所构建的用以测度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指数。Coloc指数的大小由Wasserstein距离决定。具体而言,指数的数值代表了产业J位移到产业K空间相似性的统计显著性大小。

利用上式,就可以定义Wasserstein距离为:

Coloc指数贡献在于一方面克服了E-G指数只能衡量行政空间单元的产业协同集聚而导致的遗漏相邻地区厂商信息的缺点,另一方面克服了D-O指数由于依赖厂商的成对距离而导致移除特定地区的信息后厂商与就业中心信息不一致的缺点。另外,由于Coloc指数解决了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适用于对城市内部产业协同集聚的分析。

Stephen & Erik(2016)[33]利用Coloc指数实证检验了产业在城市内部协同集聚的微观形成机制,与E-G指数、D-O指数相比,各因素(自然优势、投入产出关联、消费者外部性以及知识溢出)对城市内部产业协同集聚的显著正效应,差别在于相关系数大小不同。Coloc指数对数据的要求更高,囿于中国数据限制其现实可操作性同样较低。

(四)?酌指数和?专指数

国内方面,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实践,开始尝试构建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指标。陈国亮和陈建军(2012)[42]认为E-G指数只能从产业层面反应国家层面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不能反映地区(城市)层面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因此,构建了?酌指数:

其中, k为地区(城市);η为单个产业(i或j)的集聚水平,以区位商衡量。那么,?酌指数的数值越大,表示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陈建军等(2016)[11]借鉴Ellison & Glaeser(1997)[1]和Ellison et al.(2010)[6]的思想,构建了新的适用于考察城市层面的产业协同集聚?专指数:

陈建军等(2016)[11]通过比较E-G指数与之构建的?酌指数,在样本范围内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409。(3)他们认为,?专指数相对于以上产业协同集聚指数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反映“协同质量”,还能够反映“协同高度”,因为高度集聚的城市产业通常是优势主导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因此,考虑“协同高度”能够全面反映产业协同集聚水平。

四、研究评述

产业协同集聚是不同产业间在特定空间上的集聚,具有“产业-空间”二重属性。自Ellison & Glaeser(1997)[1]以来,已有大量国内外文献开始对这一典型的空间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已经处于“现象机制”分析阶段。

空间经济学中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城市经济理论分别从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系统阐述了产业集聚和扩散的机制,在主导机制上新经济地理理论较依赖于垂直关联(前后向关联)的作用,而城市经济理论更为侧重水平关联(“面对面”接触下的知识溢出)的作用,通过异质关联的传导形成了金钱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并且二者构成的空间外部性与集聚之间又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互相强化。当然,这一过程也并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去,集聚经济并不总是带来这些好处,过度集聚同样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形成集聚不经济,规模不经济下的拥挤效应形成了分散力,使产业要素在空间上分布趋于离散化。另外,学术界虽然从马歇尔的空间外部性理论出发均认识到了异质关联的存在性,但是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分类,本文对其进行了重新整合。

诸多学者围绕空间外部性的思想展开产业协同集聚微观形成机制的研究,验证了Marshall(1920)[17]所强调的三个关键因素,即中间投入品与最终产品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共享劳动力市场、增加信息交换和创新机会对于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制造业和生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之间协同集聚的促进作用。然而,产业协同集聚内在微观形成机制仅是机制研究的一个方面,产业协同集聚与空间的互动机制作为机制研究的另一重要方面,目前的成果却非常单薄。效应研究,依然局限于“产业”到“产业”的集聚互动影响,对产业协同集聚在空间上的经济绩效大多尚处于现象观察和定性分析阶段,并没有解释产业集聚互动所导致的城市(空间)的经济绩效,例如工资收入和生产效率增进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等,亦即现有关于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现象机制效应”这一完整分析脉络,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产业协同集聚经济绩效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也构成了未来研究重点,对于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后,本文还全面总结了国内外现有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的不同方法,并客观比较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

注释:

(1)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同样是指产业在特定空间聚集的一种地缘经济现象,既包括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吸引而集中(第一属性),亦包括在集聚空间的自我强化过程(第二属性)。

(2)详细介绍可参考Wasserstein L.Markov processes over denumerable products of spaces describing large systems of automata.Problem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5,1969:47-52。

(3)陈建军等(2016)利用E-G指数和?专指数,对2003―2011年中国2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产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通过进行相关关系检验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均值为0.9409。

参考文献:

[1]G.Ellison & 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C927.

[2]Poter 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1.

[3]G.Duranton & H.G.Overman.Testing for Localization Using Micro-geographic Data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5,(4):1077-1106.

[4]G.Duranton & H.G.Overman.Exploring the Detailed Location Patterns of U.K.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Using Micro-geographic Data[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8,48(1):213-243.

[5]高峰,⒅颈.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J].河北学刊,2008,(1):142-146.

[6]G.Ellison,E.L.Glaeser & W.R.Kerr.What Cause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Evidence from Coagglomeration Pattern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3):1195-1213.

[7]陈建军,陈菁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41-150.

[8]Robert W.Helsley & William C.Strange.Coagglomeration,Clusters,and the Scale and Composition of Citie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4,122(5):1064-1093.

[9]陈晓峰,陈昭锋.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水平及效应――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4,(2):49-57.

[10]陈建军,刘月,陈怀锦.市场潜能、协同集聚与地区工资收入――来自中国151个城市的经验考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7-88.

[11]陈建军,刘月,邹苗苗.产业协同集聚下的城市生产效率增进――基于融合创新与发展动力转换背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150-163.

[12]Klaus Desmet & Esteban Rossi-Hansberg.Spatial Developmen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4):1211-1243.

[13]Lanfranco Senn.Service Activities’ Urban Hierarchy and Cumulative Growth [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3,13(2):11-22.

[14]胡尊国,王耀中,尹国君.劳动力流动、协同集聚与城市结构匹配[J].财经研究,2015,(12):26-39.

[15]江曼琦,席强敏.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53-160.

[16]胡G,朱文霞.基于生产业的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J].产经评论,2015,(2):5-14.

[17]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 and Co.,Ltd.,1920.

[18]Scitovsky T.Two Concepts of External Economie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4,(62):143-151.

[19]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M]. MA:MIT Press,1991a.

[20]Rosenthal S.& Strange W.The 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50(2):191-229.

[21]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29-40.

[22]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27.

[23]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103-114.

[24]韩峰,柯善咨.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J].管理世界,2012,(10):55-70.

[25]Keeble D.,Bryson J.& Wood P.Small Firms,Business Service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UK:Some Empirical Findings [J].Regional Studies,1991,25(5):439-457.

[26]Jed Kolko.Agglomeration and Co-agglomera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R],MPRA Paper,2007,No.3362.

[27]D.Keeble & L.Nachum.Why do Business Service Firms Cluster? Small Consultancies,Clustering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London and Southern England [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2,27(1):67-90.

[28]Richard Shearmur & Christel Alvergne.Intrametropolitan Patterns of High-order Business Service Lo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venteen Sectors Ile-de-France [J].Urban Studies,2002,39(7):1143-1163.

[29]G.Duranton & D.Puga.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Increasing Returns:Theory.In:J.V.Henderson and J.-F.Thiess (eds).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Cities and Geography.Amsterdam:North-Holland,2004:2063-2117.

[30]Anas A.,Arnott R.& Small K.A.Urban Spatial Structure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36):1426-1464.

[31]Shanzi Ke.Agglomeration,Productivity and Spatial Spillovers across Chinese Cities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45(1):157-179.

[32]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2005,(4):1067-1086.

[33]Stephen B.Billings & Erik B.Johnson.Agglomeration within an Urban Area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6,(91):13-25.

[34]Ryan M.Gallagher.Shipping Costs,Information Costs,and the Sources of Industrial Coagglomeration [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3,53(2):304-331.

[35]Gabe Todd M.& Abel Jaison R.Shared Knowledge and the Co-agglomeration of Occupations,Staff Report [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2013,Working Paper No.612.

[36]Megha Mukim.Coagglomeration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dustry :Evidence from India [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5,(15):329-351.

[37]K.Rusche,U.Kies & A.Schulte.Measuring Spatial Co-agglomeration Patterns by Extending ESDA Techniques [J].JahrbRegwiss,2011,(31):11-25.

[38]剑宝.基于制造业集聚的生产业协同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13,(3):396-401.

[39]盛丰.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4,(2):32-39,110.

[40]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1]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

写夏景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琦君 散文 意境

素有“台湾的冰心”之誉的琦君,是以撰写散文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并成为影响极大的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琦君的一生,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最后再回到中国台湾,其实就是众多近代华人的迁徙过程,再加上她个人的成长背景,使她拥有非常特别的生命体验。陈爱丽女士评价琦君的散文:“用字含蓄蕴藉,余味无穷,技巧上是近诗的,从素材的运用到再现也是经历诗化和美化的过程的。”琦君的作品无论写人、记事、状物,每一字都是从心中流出,而不是运用文字技巧编织而成。琦君始终秉持超越且悲悯的眼光,怀揣一颗单纯的心从事写作,对人间世相以爱体认,而后放手去尊重去原谅。她写母亲,写往事,写恩师,写朋友,记录那些稍纵即逝的天光云影,感受人间悲辛交集的离乱或厮守。

一、琦君散文的灵魂――“情境”

读琦君的散文,总是不知不觉会热泪盈眶。细腻的文笔,真挚感情的流露,慢慢软化了日益淡漠的心,像一个从未见过面的朋友,给人心灵的温暖。读她的散文,仿佛回顾自己的童年,有淡淡喜悦和开怀。因对故乡的迷恋,使她梦魂牵绕。所以,在她的全部作品中,半数以上是描写她在家乡的童年生活和求学过程中的人和事。像她的散文《香草忆儿时》,写的就是在瞿溪过年时的情景:宰猪、掸尘、捣年糕、祭灶、分岁酒、压岁钱、拜年、迎提神灯……另一些散文通过写“茶山杨梅”、“月光饼”、“瓯柑”,抒发了“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的情怀。琦君散文中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曾让千千万万的游子潸然落泪。

在她所有的散文作品中,最上乘的是她的怀旧散文,写童年之趣、母女之情、友伴之谊,风格晶莹清澈,温润婉约,犹如一杯清新的绿茶所散发的淡淡幽香,在平淡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逸朴实中见出秀美。读她的散文,自己眼前就浮现出作者那种淡雅肃静的生活韵味,被她笔端所描写的母亲的祥和与宁静、浑厚与温馨的情怀所征服。阅读《髻》这篇散文,如同翻阅着发黄的老照片,照片背后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苍凉而怆痛,弥漫着悲凉的人生况味。作者娓娓讲述的故事虽年代离我们那么久远,但本文所弥漫的孩童的纯朴、大人世界的无情,又确实感人。甚至可以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相比。

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虽然容取材上不算丰富,但同一样的容主,在琦君笔下却不会显得沉闷重复,因为琦君总会挑选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物件,抒发对母亲不同的感情,描写母亲不同的性情,琦君的散文最是有同中有异的特色。在抒情手法上,琦君多用感兴,以一件物件为抒情主线,开展文章。这一特点在琦君很多的散文命名可一斑,如:《髻》、《烟愁》、《毛衣》、《金盒子》、《红纱灯》、《风筝》等等,都环绕一样物件,引出与之有关的人物、事情,最后抒发有关情怀的。这种“以物写情”的手法是她散文一种重要的抒情手法。

“任何景语皆情语”在琦君的散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无论以什么为素材,几乎都是无情不下笔。游记通常被认为并不是琦君所长,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琦君的游记散文太多关注一个“情”字。亲情、友情、故乡情、国家情,凡是故地重游,琦君下笔便不再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故人的身影。思念之情倾泻抒发之际,时光似乎也在倒流。联想到琦君的身世,如一叶飘零的浮萍,我们便不难理解琦君散文的那种魂牵梦绕了。

琦君以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风俗为写作题材,写了很多思乡怀人散文,正如琦君在她《烟愁》后记中所言“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或许,琦君正是用这种深入灵魂的情意来抒写对亲友、对故土、对逝去的岁月那无可替代的爱,才会这么广泛和永恒的获得了读者的青睐。

二、琦君散文的气质――“诗境”

琦君散文的语言含蓄而有古典的美,她常常用炼铸诗句的精湛功夫,增加文章的意蕴。说到琦君散文的“诗境”,不能不联想到她的恩师,著名的词学家夏承焘教授。夏承焘先生不但对诗词研究的造诣深厚,作诗作词也是才华横溢。“短策暂辞奔竞场,同来此地乞清凉。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无一语,答秋光,愁边征雁忽成行。中年只有看山感,西北阑干半夕阳。”就是夏先生的得意之作,如今读来也是诗意盎然。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只看标题,琦君散文,就能感觉到缠绵的诗情:《往事恍如昨》、《一回相见一回老》、《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而《长风不断任吹衣》,更是借用老师夏承焘先生“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任吹衣。”的诗句。再细品其文,更觉每一言、每一语,字字珠玑,却又并无雕琢,发自内心深处,情意深挚,真是“村茶胜酒”。如:在《下雨天,真好》中,“院子里风竹萧疏,雨丝纷纷,散落在琉璃瓦上,发出丁冬之音”,寥寥几笔勾勒出优美的雨夜风竹图。同样在此文中,她引用范仲淹的诗“片心高于月徘徊,岂为千钟下钓台。犹笑白云多自在,等闲因雨出山来”来赞美“妻梅子鹤”的隐士林和靖。读琦君散文,如饮一杯茗茶,淡香盈怀,涤荡身心。而琦君散文诗意中往往并不缺少禅机,禅意中也常常充满诗的神韵。

三、琦君散文的风骨――“禅境”

不必强求做诗人,却必须培养一颗诗心。“诗心”就是“灵心”也是对万物的“爱心”。“与众生同乐,使众生免苦。”这是佛家用语,也是琦君的追求。读琦君的散文,我们也会发现宗教思想对她的人生观有很深影响,她并不说玄谈禅,而佛理自现。琦君信佛,但并不拘泥于崇奉的某种形式,她是深深地理解了佛的慈悲与包容,坚定了一颗向善的心。“宽容、慈爱、诫杀生”等主题在琦君的散文中随处可见(如:《送鸽记》、《守着蚂蚁》《鼠年怀鼠》《遥念》等,把一个人对任何生命的爱惜、对弱者的同情都写到了极致),她是把佛的精神溶入了日常的点滴生活当中.对人待物,琦君都心存善念,她说自己的写作宗旨是:“再深的苦难,再令人伤心地丑陋事实,总要给予人们一丝慰藉,一份宽恕,一缕希望。” 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和人生实践加以改造,倡导一种虚心谦和、宽容爱人的基本人生态度,并以此为人处事,体验宇宙人间,观察写作,传导出一片温存清明的艺术境界。

不念佛语心中却有佛,在琦君心中,最伟大的佛自然是母亲。琦君对佛的认知,是由母亲言传身教获得的,“我每于念经时,心头同时浮现的是观音的法相和母亲的慈容,也感到烦忧顿消,怨怒自息。”琦君在这里将母亲和观音菩萨等而论之,就是因为从小琦君就为母亲的善和温柔所折服,这种善和温柔是植根于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中华女性的血液中的,也同时植根在琦君的字里行间,这就是琦君散文的“禅境”。 诗境禅境, 诗意禅意,自在中各得其所,各得其心境。

“情境”的灵魂,“诗境”的气质,“禅境”的风骨。琦君的散文虽精简,但富于人生哲理;琦君的文字虽朴实,却令人读了之后感到精彩;琦君的思想情感虽平淡,反而让人一再回味。不夸张的说,读琦君的散文是一种艺术上的最高享受,给人心灵以温暖,于平实中传递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大爱,让人感动。它让我们越发的相信生活的真谛,尽管会有苦难,但生命的步伐会以它原本的轨迹继续,生活在这世界的我们,惟有用爱去弥补环境的遗憾,用一颗善良的素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参考文献:

[1]琦 君:《留予他年说梦痕》,洪范书店,1980。

[2]琦 君:《水是故乡甜》,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写夏景的诗句范文4

一、用诗“拽”气势

“拽”文片段:

我爱家乡的苍凌山,它四时景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我爱家乡的苍凌山,它雄伟险峻――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我爱家乡的苍凌山,它美如仙境――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我爱家乡的苍凌山,它空灵幽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病因解析:

这段写山景的文字,因为引用了好多“山诗”,加上排比的修辞方法,初读时让人感觉很有气势,细品时却感觉这是“虚张声势”。作者生拼硬凑了这么多的诗文,真是太“拽”,“拽”出来的气势华而不实。山景是美的,它是实实在在的美,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语言来描述,没有必要引用这么多的诗文把真实的美景变成虚幻的声势。

二、用诗“拽”文采

“拽”文片段:

带着自己满腹的情愫,体味着诗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回忆,品评着诗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壮志凌云,欣赏着诗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圣洁感情,仰慕诗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缠绵爱情,我感悟着人生,看清了世界,净化着心灵。

病因分析:

在作文中引用诗词典故是给作文增添文采的常用方法,但凡事都有个“度”的问题――如果诗文引用过多,不但起不到增添文采的作用,反而会生出哗众取宠、“拽”文卖弄的嫌疑。上面这段文字,一连引用了四句诗,这些人生“感悟”,全是诗人的感悟,并非自己的感悟,把古人的感悟生“拽”成自己的“感悟”,应该算是空话连篇,而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采飞扬。

三、用诗“拽”道理

“拽”文片段: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至理名言;屈原又在《离骚》中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示了人生需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道理;苏轼还写诗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道出了人生要留下足迹的真谛。我要胸怀抱负,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拼搏,把诗中的道理化为人生的真实。

病因分析:

关于人生,道理很多,但没有必要把这么多的人生道理用“古诗”聚拢到一起。上面这段文字,引用了不同的古诗,“拽”出了好多的人生道理,把这些道理炒在一起,炒成了一锅大杂烩――用这么多诗句“拽”出的道理,杂乱地铺陈在一起,真让读者头晕眼花,看不明白了,这真是越“拽”越没有“道理”呀!

四、用诗“拽”情感

“拽”文片段:

老同桌,你在他乡还好吗?时光如梭,曾经与你一起“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分别的那天我曾经下决心“愿将双泪啼为雨,明日留君不出城”,可到头来却只是“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我们虽然居两地,难见面,但友谊长存,心灵相通。

写夏景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山水画;繁密;意境;删繁就简

杨夏林,别名杨嘉懋,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师从傅抱石、李可染、黄君璧等名家。他注重中西兼取,师法造化,工写兼能,擅于描绘枝繁叶茂,一树一石,莫不千锤百炼,其作品整体布局都繁密饱满,意境幽远,其笔底描绘了福建植被覆盖的浓郁葱翠的山体和闽南“独木成林”的古榕,枝繁深秀,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艺术风格;张晓寒与杨夏林一样,他们都曾就读于重庆国立艺专,杨夏林毕业后回到福建厦门创办了厦门鹭潮美术学校(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前身),1953年,张晓寒亦来到厦门,于该校执教,时间长达三十五年之久,然而两个人的艺术风格却截然不同。张晓寒则更多的是偏向于文人画风格,他描写景物删繁就简,用简洁凝练的笔墨语言描绘出简逸空灵、疏简高逸的山水世界,极简的画面却蕴含着诸多人生哲思,令人回味。

一、章法布局

章法(构图),关于构图历来就受到画家们的重视,早在一千多年前东晋时顾恺之就有“置陈布势”的构图论述:“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1]他的“置陈布势”也就是构图原则,在他之后,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六法”中提出“经营位置”,[3]明确指出构图及构图的需要,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环节。可以说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全是构图当中,是画之总要。杨夏林和张晓寒作为代表福建绘画艺术的山水画大家,其山水画的构图上都各有特点,独树一帜,二人均有其独到之处。

(一)杨夏林:繁密朴茂

杨夏林的作品以繁密朴茂,苍茫深邃,多采取繁满的构图为主,山多密林,流水潺潺、境象幽深,气势恢宏是他的整体风格。著名书画家罗丹为他题写诗句曰:“千山泼黛春如潮,万壑奔流水似龙”,[2]。杨夏林寓居厦门鼓浪屿,这里四面环海,古榕蔽日,他喜绘榕树和大海,是他一生永绘不尽的话题,他笔下的榕树盘根错节,根多叶茂。例如他的《苍虬飞瀑》,布局繁密,苍莽而深邃。下紧上松,画面几乎被密实的花岗岩和榕树所填满,区别于传统中留大量空白,虽是如此,但一点也不失其空灵。这样的构图,是杨夏林构图的整体风格。鼓浪屿是福建较为典型的花岗岩岩质,花岗岩石质坚硬,榕树根须只能从石缝间生长出来,吸收养份,可谓是风餐崖宿,餐云嚼雾,风吹雨打,历经数百年的顽强挣扎,始终傲然矗立。在杨夏林的画中,根须倒挂于绝壁之间如瀑布般流泻,这皆来自鼓浪屿上榕树生长的实景。

(二)张晓寒:疏简幽淡

张晓寒和杨夏林相比,明显趋于疏简,他的山水画以天然幽淡为趣,以线为主,删繁就简,多取材于闽南小景,他敏锐地捕捉闽南山石的特点,往往寥寥几笔,信手而作,已具神韵。他的山水画作品,从构图到用笔用墨都极为简练,如《晃岩晨晖》,树无根,山无脚,画面大量留白,一气而就,几笔勾成。疏简而苍秀,删尽繁缛,高度精简净化所绘景物,使用大片的空白营造广阔的空间。简单的说,张晓寒的山水画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疏简,简洁的构图,皴擦点染也极其简约,使画面简逸空灵、自然率真。

二、意境表达

意境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中的最高境界,萧中胤说:“所谓山水画的意境,是作者的真情和山水的真景,共同铸就的真意,从而达到画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更简要而言,真情合于真景,情境无限就是意境。石涛和尚云:‘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石涛画谱》),可为意境作注释。山川的真景与季节、气候有关。人的真情与环境、情绪有关。内部条件和外部在因素缺一不可。”[4]

(一)杨夏林:繁密典雅、可游可居

杨夏林从1949年扎根于厦门,绘画中开始反应厦门、八闽的山山水水。他长年深入生活、大自然进行写生、感悟,尽得自然之法,以苍茫沉郁的自然物象为载体来描绘闽山鹭水,形成了深邃苍茫、繁密朴茂的意境。他画面中的“繁和密”正是其物我交融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他画的榕树,枝干壮实,根多叶茂,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机,有一种坚忍不拔的雄伟气概,这更是他自我的一种人格写照,也是画家对人生、自然的深切体悟与深思。杨夏林注重写生,观造化之理,对自然山川蕴涵无限生机的景象体悟至深,若非如此,他怎能用繁复的点线来状物塑形,使物象结构生动、画面虚实得当、韵律起伏跌宕呢?

杨夏林的画面中常常是山路崎岖、飞瀑流动或是盘根错节、绿荫无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幽远繁茂的诗化世界,真可谓是画外有画,诗中有诗,让人心灵为之振奋,正如李泽厚所说的:“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地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5]

(二)张晓寒:简约质朴、高古超逸

与杨夏林的深邃苍茫、繁密朴茂不同,张晓寒的山水画意境则是简约朴素、静穆淡远。他早年足迹遍及陕、川、云、贵等地,所到名山大川举不胜举,这使得他眼界大开,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他很注重画外工,对古典文学、画史、诗词的大量研习,积蓄了深厚的学养,使得他的画很有文气,有诗境。他的山水画简洁明快,自成一格,写武夷之峭拔,溪流九曲,曲折蜿蜒;画太姥山之幽奇,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深得福建山水之灵气,这无疑是福建的地域影响了张晓寒的绘画风格。他的画简练、概括似表达象外之意,在书写着自己的丹青世界。他的画情景交融、平淡天真,虽然着笔不多,落墨不浓而常常留白题诗,但却显得笔墨隽永,意境深远,他所要表现的是灵魂深处宁静、淡远而又超脱的自由的山水,而只有当我们真正获得自然的心境。

杨夏林和张晓寒他们师法造化,大胆创新,运用笔墨但不拘泥于笔墨,表现自然物象但又能超乎自然物象,用自身的人生体验、感悟和高超的笔墨技法,追求个人性情的表达,创造出了极具蕴含的意境。

杨夏林的山水画以繁密为逸,张晓寒则以疏简为逸,但他们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画面之中,在杨夏林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他的画面是严谨、细腻、典雅的,他以一种繁密的风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别样的福建山水天地,正是他的出现,才一扫福建历史以来以海派为宗的画风,并在福建美术教育上得以传播其艺术思想,影响深远。而张晓寒则用干净明洁、单纯利索的笔墨表现着他的山水天地,诗境入画,以疏简的山水画风格流露出他内心对人生、自然的体悟之情。

【注释】

[1][2]俞剑华.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类编(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348;355.

[3]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编.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夏林[M].2008:14.

写夏景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平罗八景 八景诗 平罗纪略

一、八景的起源及宁夏八景概述

“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八景作为代表性的八处景物,常常是某一名胜地、或者扩大到某一城市或地区的著名景物的集合,也是它们的历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征。从而“八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被赋予很多的意义而形成其独有的价值。

很多学者普遍认同“八景”文化的来源是北宋的“潇湘八景图”,根据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十七书画》中提到“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①。自此以后浓缩各地风物名胜的人文“八景”应运而生,沿袭不绝。每有八景成立,必先有定名诗,而后设点勒石,邀请文人唱和,墨客挥毫而作,代表地方八景的冠名也就传世了。

宁夏地区的八景多收录在地方志之中,并且以八景为题所赋的诗也收录在其中,如《乾隆宁夏府志》②中收录的宁夏八景及宁夏八景诗;《嘉靖万历固原州志》中收录的固原八景以及刘继铭、金希声、韩国栋等人所题的固原八景诗。除此之外还有广武、韦州、灵州、中卫、平远、海城等地的“八景”及八景诗均在各地的地方志书中有所体现。由此可见宁夏八景的丰富性和八景文化的深厚的历史底蕴。

二、平罗八景及八景诗介绍

平罗八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浓厚的人文底蕴,平罗八景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具有独特性,并且保存得特别完整。以下对平罗和平罗八景诗作简单介绍:

(一)平罗地理概貌

今平罗县位于宁夏平原北部,清雍正三年置平罗县,从此该县开始有了系统的文字记载。在《弘治宁夏新志》中记载平罗的沿革历史“自古无城。国朝永乐初建,只有军马哨备。景泰六年,奏拔前卫后千户所十百户军余居之。弘治六年,因居人繁庶,展筑新城。正德六年,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设守备,镇城迤北地方皆领之”,对于其地理描述为“贺兰背于西北,黄河面于东南”。③浙江归安人徐宝字在道光四年至道光五年、道光八年两次任平罗知县,在任上他编修了平罗县志《道光平罗纪略》。在《平罗纪略》中可以知道平罗的名称的变革――“平罗”古称“平虏”,据《平罗纪略》中记载“明设五路七卫,灵州与武平虏三所”“雍正三年改平罗县” ④31在《平罗纪略q序》中记载:“平虏一隅左黄河右贺兰” ④1就大致勾勒出了平罗的地理形势。在《平罗纪略・卷一》中对平罗方域的记载为“平虏城广一百里,袤一百三十里,东至黄河一十五里,西至贺兰山六十里,北至镇远关九十里,南至洪广堡六十里”,由此可清楚了解平罗的历史地理概况。

(二)平罗八景及八景诗介绍

在徐保字修订的《平罗纪略》中确定了平罗”八景”:西园翰墨、马营远树、虎洞归云、磴口春帆、北寺清泉、杰阁层阴、边墙晚照、贺兰古雪。在《平罗纪略》中还收录了蒋延禄依咏题所赋写景诗8首。于道光二十一年至道光二十三年任平罗知县的张梯完成了《增续平罗纪略》的编修。在《增续平罗纪略》中他改动了徐保字所定的平罗”八景”,将平罗”八景”定为:官桥烟柳、马营远树、虎洞归云、磴口春帆、佛寺泉香、杰阁层阴、边墙晚照、贺兰夏雪。并且在《增续平罗纪略》中收录他本人所赋的八景诗8首,同时还收录了王以晋、郭鸿熙所赋的八景诗各八首。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平罗八景诗共有32首。

三、平罗八景诗探析

据《平罗纪略》和《增续平罗纪略》记载,创作平罗八景诗的诗人共有四位:蒋延禄、张梯、王以晋、郭鸿熙。下面对这四位诗人的八景诗进行探析:

(一)蒋延禄八景组诗

蒋延禄,清代平罗县文人,他所作的平罗八景诗是最早收录在平罗的地方志《平罗纪略》之中的,所赋的八景诗是以两任平罗知县的徐保字所定的平罗八景,也就是最早的平罗八景为题的。蒋延禄所写的八景诗以平罗八景为描写对象,简约精炼。如蒋延禄所作的平罗八景组诗之一《贺兰古雪》一诗:

天外一峰划远痕,雪山亘古照边屯。

不知谁把盐池化,撒向空中补暗门。

《平罗纪略》称:“贺兰山四时多雪。” ④38“贺兰古雪”之一说是因为贺兰山处于西北的独特地理位置,常年积雪,构成一幅独特的雪山美景,所以将其定为平罗八景之一。在蒋延禄的《贺兰古雪》一诗中用“雪山亘古照边屯”一句既写出了贺兰山的突出特点,又写出了贺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简明扼要且表达准确。“不知谁把盐池化,撒向空中补暗门”一句更是用了独特贴切的比喻来形容贺兰山的雪。这首诗表现出的是蒋延禄独特的写作特色:简约。这样的风格在其他八景诗中也有体现:平罗八景组诗之一《边墙晚照》:

一带颓垣柳陌河,长城饮马此中过。

挥鞭小住斜阳里,贪看边山红叶多。

平罗八景之一“边墙晚照”中的“边墙”指的是平罗县城以北5公里处,明嘉靖十年筑的新北长城,又称边防北关门墙。

蒋延禄用“一带颓垣柳陌河,长城饮马此中过”写边墙周围的景色:边墙周围柳陌河静静流淌,古来征戍之客在这一带防守边疆。两句诗简约但表意明确,既写出了边墙周围的景色,又表现出了边墙的历史价值。而后两句诗“挥鞭小住斜阳里,贪看边山红叶多”则表达自己的情感:挥鞭骑马驻足在斜阳里,为的是多看几眼边墙周围的红叶。一个“贪”就展现的是自己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这首八景诗简约而生动,既写景又写情,是蒋延禄平罗八景组诗中的上乘之作。

(二)张梯平罗八景组诗

张梯,字颐园,河南鹿邑人,于清代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任平罗知县。张梯在《续增平罗纪略中》收录了自己以平罗八景为题所赋的八景诗。

张梯所赋的八景诗文采盎然,不仅仅注重对景物的描写,还注重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愿望。如他的平罗八景组诗之一《杰阁层阴》:

天府文光百丈开,培风特起最高台。

春秋灌献人o数,不是书生不上来。

紫阁雕甍耸几层,窗开四面晓霞蒸。

上头原近青云露,愿与诸生努力登。

在这里“杰阁”指的是文昌阁。据《平罗纪略》载:“文昌阁临唐徕渠,携}凭轩,然意远。” ④通过志书的记载,文昌阁是文化底蕴很深的所在,所以自然此地就成了读书人的天堂。在张梯的八景诗《杰阁层阴》中表达得就十分清楚:“天府文光百丈开,培风特起最高台。春秋灌献人无数,不是书生不上来。”既表达了平罗人杰地灵,也看出儒生对这样一个文化圣地的向往。在这首诗的尾联张梯用“上头原近青云露,愿与诸生努力登”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后生的期望和鼓励,同时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张梯的八景诗创作,以八景为题,并不是一味地具体细致描绘八景,而是将八景作为背景或一种承载体,主要的目的还是对自己情感意志的体现。如在《虎洞归云》一诗中就用“愧我不同云出岫,遍施霖雨慰苍生”这样的诗句,表现诗人忧民情怀和为百姓着想的迫切心情,大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情怀,而这种情怀也是中国文人历来所有的一种担当。

(三)王以晋平罗八景组

王以晋,陕西咸宁县(今陕西长安县)人。清道光二十一年任宁夏平罗训导。王以晋的八景诗有一部分表达的是一种悠闲自适、怡然自乐的感受,一种美好清幽的环境带给人心灵的释放和回归自然的本真。如《官桥烟柳》一诗:

桥槛檐楹照水新①,两行杨柳画中春。

莺鸣玉g蛙鸣鼓②,早晚迎人又送人。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笔下的“桥槛”、“檐楹”“杨柳”“水”给人以灵动之感,用玉g里吹奏出来的音乐来形容“莺鸣”,用“蛙鼓鸣”借写悠闲自适及环境荒旷,独特的比喻,对人感官上的一种唤醒,显得诗人创作上的独到之处。

诗人倾心于山水,但是依旧荡不尽一片“尘心”。王以晋所作的平罗八景诗与蒋延禄、张梯相比,在思想上显得更加的深沉。王以晋的诗作体现着一种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也表达着文人身上固有的一种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忧天下之忧的情怀。如《马营远树》一诗:

难辨唐家与宋家,旧时壁垒委黄沙。

不知多少英雄血,散向长林化晚霞。

马营,即哨马营。哨马营作为战时的军事建筑,多年后已难以辨明它是何时存在过的,旧时的壁垒也已经被黄沙所淹没,战场厮杀,多少的英雄血洒于疆场之上,已化成长林边的一缕晚霞。面对古时所遗留下的残迹,以物是人非,带给人一种怆然之感。在《边墙晚照》一诗中就用“秦劳民力竭民财,万里空留赤土堆”这样的诗句表达诗人对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低位,劳民伤财,让百姓苦不堪言的军事建筑到头来只留黄土一堆的讽刺,可以看出作为一代文人的王以晋心忧百姓疾苦的高尚情怀。

(四)郭鸿熙平罗八景组诗

郭鸿熙,于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任宁夏平罗县知县,他所赋的八景诗是以张梯所定的平罗八景为题的。在郭鸿熙的诗作中对景色的描绘是从小处着手的,如在《磴口春帆》一诗中写:

春生磴口绿波多,为挂轻帆一叶过。

回忆赭湖风景好,水云乡里听渔歌。

仅选取黄河水道中的一叶扁舟,展开联想和想象,给人展现了一片美好的景象。在《边墙晚照》一诗中写:

锋镝销F战垒空,断砖零落野花红。

村农倦倚苔垣坐,闲话桑麻夕照中。

同样是对战争的描写,郭鸿熙除了以激动的心情写逝去的历史,还热情地歌颂了长城脚下村民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和边塞的美丽风光。

在郭鸿熙的诗作中对景色的描绘是从小处着手的,通常选择有代表性的东西进行吟诵,并未进行全方位的描绘,但是仅仅是小处就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以点盖面,让人体会到景色独有的特点。在诗人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诗人大多是乐观明朗的情绪,即使是怀古,也未让人感到愁苦,在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恬淡自然的情绪。

平罗八景产生于清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得很快,并且八景是也表现出“多产”的状态,究其历史原因是在明清时期,八景文化发展比较兴盛,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志景必有八”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文人也有了借此题赋诗的习惯,而平罗八景诗就是这样的文化现象的产物。

平罗八景作为宁夏地区的八景之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罗八景为题创作的数量的领先:共有四位诗人依题而赋诗计32首。平罗八景的选取以高标准的审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为前提的,在平罗八景的选取中表现出的有“贺兰夏雪”的奇异之美,也有“官桥烟柳”的柔情万种;“马营远树”体现的是宁夏地区作为重镇边防的特点,“边墙晚照”体现的又是一种战争遗留下来的断壁残垣的独特的美感;“北寺清泉”展现静谧而悠闲的放松与心灵的舒缓,“西园翰墨”展现的是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浓重的书卷的气息。并且在平罗八景中多历代文人运用在诗歌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意象,如“雪”、“柳树”“夕阳”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平罗八景诗的发展自然就是繁荣的了。其次以平罗八景为题所赋诗的诗人均为在平罗当地生活的文人或者参与修定志书的官员,他们在对平罗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了解的基础上题诗,自然而然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思想上的厚重感。再者,文人以八景为题赋诗是时代潮流,平罗此地却是如此之多,就映射出了平罗在清代是一个汇集人才的地方,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地方。

注释

① 沈括.梦溪笔谈[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86-187.

② (清)张金城,修.(清)杨浣雨,纂.陈明猷,校注.乾隆宁夏府志[M].1992,21:797-874.

③ (明)王,主修.胡汝励,编纂.范宗兴,签注.弘治宁夏新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77.

④ (清)徐保字.平罗纪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31页

参考文献

[1] 朱靖宇.八景的源流[J].北京观察.1994(8).

[2] 申月华.八景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景观研究.2009(1):75.

[3] 范宗兴,吴晓红,霍丽娜,王玉琴.志与宁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4] 薛正昌.宁夏历史文化地理―黄河文明的绿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5] (清)徐保字.平罗纪略[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6] (清)张梯.续增平罗纪略[M].宁夏教育出版社,2003.

[7] (明)杨经,纂辑.(明)刘敏宽,纂次.嘉靖万历固原州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8] 张廷银.西北地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