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向的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向的人范文1

大概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过年的热闹,可是我却不喜欢,因为每到过年,家里总会很多的亲戚,我也需要去亲戚家拜年,可是我想却是应该怎么和亲戚交谈,家里的事情,张三李四家的事情我全都不清楚,而且我也不是喜欢讨论别人家生活的人,但是讨论学校的事,他们也不懂。

几乎所有的亲戚都会对我说“就当自己的家一样,别站着啊,坐那,想吃什么拿什么……”我除了嗯,没有别的回答,还是扭捏地坐在角落里。我不喜欢热闹的氛围,更喜欢自己享受自己的世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是安安静静地整理一天的读书笔记,我觉得那也是极好的。

内向的人不知在什么时候总会受到一些人的特殊关注,因为内向,可能早早地就被贴上了你不行的标签,内向与外向都是性格,没有好与坏,只是不相同而已。

内向的人范文2

性格内向人的面试技巧:

性情内向的求职面试者在坚决本身必胜信心的根底上,应该在面试中自然、充沛地发扬本身的性情优势,使本身的性情闪光点发扬到极致。

1、沉稳老到、逻辑性强。性情内向者平常都有擅长考虑的性情习气,因而,在承受面试时,应该充沛展露本身遇事不慌、冷静稳重的特点和气质,答复问题时中心突出、层次清楚,努力把答复主考官的发问,用激烈的逻辑性、哲感性言语表现出来,进而使主考官折服。

2、内秀不浅薄、富有情感。许多性情内向者外表夸夸其谈,其实内秀深沉、思想缜密、内心世界的情感十分丰厚。因而,在面试时,应该发扬本身性情特点,努力掌握主考官发问时的意图走向,把本人博学的才气恰外地运用到辩论之中;把对人的诚挚和对报考单位的深情恰如其分地交融到答语之中去。但是,这种答复应该是自然贴切的,切忌装腔作势。这样,自然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和惹起其感情上的共鸣。

3、展现坚韧、表现敬业。普通的用人单位都喜欢意志坚韧、擅长享乐、敬业爱岗的人。而不少性情内向的求职者,因在迂回的人生阅历中培育了本人坚韧、勤劳和事业心强的优秀品性,因而,在面试时,可以针对主考官的发问,恰如其分地运用本人坚定不移、擅长享乐的事例去感动主考官。但是,这种办法一定要掌答复时详细的言语环境和火候,切忌答非所问、文不对题。比方,当主考官问到:我们公司的任务很辛劳,你能行吗?或许:请你谈谈你的优点等话题时,你就可以尽显本身的这一人格品性。

内向的人范文3

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范岚(1987-),女,陕西汉中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06-02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1]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2]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3]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4]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5]

内向的人范文4

关键词:设计目标;人的需求;空间;自由;形式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只有具有正确的目标,才能引领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进。所以,唯有真正的理解并把握这一目标形成的原因,我们才能知道如何直观而真实地将其实现于现实世界。

针对室内设计而言,“人的需求”为什么要被真实的反映于设计之中呢?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具有主体、客体(即对象)以及影响因素的。所以,以下将针对室内设计方向,通过“室内设计的主体—人”、“室内设计的对象—空间”及“自由与形式对设计目标的影响”三个方面,由点到面的剖析这一理论形成的原因。

一、室内设计的主体——人

(一)“设计”的初衷

设计源于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而设计则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而实践的一部分。维克多•帕帕克将设计解释为:“为一件期待得到并可以预见的东西,所作的计划与方案就是设计的过程。设计是为创造一种有意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的努力。”也就是说,我们做的设计是带有最终目标和服务对象的。

(二)设计者的责任和目标——满足“人的需求”

创造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举例来说,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为了躲避野兽袭击而搭建树屋。在发现自己的同伴、家人被攻击后,一些聪明的人头脑中开始思考一种目标,这个目标最终可以为自己服务。于是,他开始预想、规划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实现他预计的目标。他选择树作为支撑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树枝、木材、藤绳等作为材料,经过多次的探索与实践,最后建造出了那个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安全舒适的空间,这也可以说是建筑早期的雏形。这个设计可以说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为这个设计的最终目标真切、直观的反映了人的需求。而经过数亿年文明的进化与发展,人们所进行的一切设计正是从人们的需求这个出发点所进行的。

在文明的发展期间,当社会分工逐渐完善后,设计师这一职业产生了,他们肩负起了对这种最基本愿望实现的责任。他们需要以最专业的眼光“洞察和识认”需求者的需要,在各种现实限制条件下和有限的经济范围内满足这些需求。所谓的“经济、实用、美观”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的原则性问题。我们要成为一个客观的设计者,承担起对实现这种本原性需求的责任,这也是设计者应该主动追求的目标。

李朝阳在《室内空间设计》一书中提到:“室内空间不但反映人们的生活活动和社会特征,还制约人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它不但表现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而且又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制约着人和社会的观念和行为。”人与空间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某种接触与关联,因而两者之间必然产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要创造适于人们居住的空间环境,室内设计最终就是要服务于人类的。“空间设计不只是把人类的需求转化成实际应用,它同时也包含了设计者对于这些需求所给的诠释”。我们设计的东西需要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样的目标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二、室内设计的对象——空间

室内设计的实质是“创造空间,创造空间感受。”也就是说,室内设计中空间是重心,它需要承载人类对空间的需求和行为。同时,空间对于人具有导向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一)“空间场”对人的作用

空间对人具有一种类似于磁场的引力,如同自然辩证法中所述“世界万物皆有场”的观点,空间如同一块磁铁,它会引导人的行为,进而满足人的需求。而作为这种“空间场”的创造者,设计者则负责将其呈现给使用者。

所有的“空间场”都是具有其物质性属性的,室内设计者的目标就是创造这样一个适应并可以直观真实地反映人的需求的“空间场”。我们知道,当我们需要休息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找相对安静的空间。“休息”的愿望是人主观发出的,而这个相对安静的空间场此时便会向我们发出吸引的信号。长久以往,这种空间场的物质属性便会形成于我们的记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以至于我们不会再去考虑如此设计的原因。

“人的行为受人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空间可以引导人的行为,如“宜家”家居用品卖场的空间设计,就是典型的引导消费者的行进路线的案例,设计者通过要销售的家具和展示台等来规划整体的路线与区域,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展示内容的不同吸引不同的消费者。这一系列的活动及判断都是通过对不同的“空间场”的营造达成的。如果设计者所创造的诸多“空间场”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差异,亦或对人不具有正确的引导性,那么,室内设计就变成了一种无聊的把戏。

(二)室内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应人需要的空间场

创造一个适应人需求的“空间场”,这就是室内设计的核心目的。“空间场”的本质属性是物质,它由设计者创造。同时,通过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而呈现出内在价值。虽然,“空间场”的性质因人、因地、因时、因文化而异,并且需要设计者有针对性的对目标进行分析。但是,在原则上我们需要秉承着所创造出的空间能适应和反映人的需要的基本理念,才能有望实现设计的真正意义。

三、反观“自由”与“形式”对设计目标的影响

(一)“自由”与“形式”的本质

所谓的形式,就是设计中为体现功能的或者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不能轻易的被改变的、历史的、抽象化的、规律的部分。而自由则截然相反,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自由”与“形式”像是自然界中的阴阳两极,它们之间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的。“形式”是通过“自由”产生的,前者通过后者的不断实践,失败与成功后不断汲取的精华而最终形成。“自由”在初始阶段绝不可以被束缚,它需要广泛而深刻的发展,范围越广它就越活跃,这个范围来自对需求及现实条件的了解。就如同在设计之初需要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一样,它需要由点到面的广泛收集、探索、肯定与。可是人们往往喜欢选择一种“省事”的方法,即套用既有形式。

当“形式”成为一种规律之后,人们发现自己再也不需要“自由”了,“形式”被轻易的效仿、挪用。此时,悲剧开始产生,“自由”被“形式”固化,“形式”限制住了“自由”,禁锢住了我们的思想,此时的我们再也不用需要广泛的思考了。于是,“形式”开始变得表面化,真正的需求被抛到脑后,更多不适应时代,不适应需求、缺乏人性的东西被设计出来。而人们为何仿佛又偏偏钟爱于这些形式呢?

(二)“形式”被表面化的原因

使用者喜爱“形式”,因为此时的“形式”是一种象征,能够代表他们的身份、品味、阶层、内涵。这也是室内设计向商业性转变来得如此之快的原因。正如同十八世纪兴盛的洛可可艺术,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新贵族的宠儿,原因就在于那些奢华的材料,繁复的装饰能够代表他们的财富和地位。而设计者又源何喜爱上了“形式”呢?因为表面化的“形式”容易被继承,当人们知道了3乘3等于9之后,便不愿去想为什么了。人类的惰性以及利己性驱动着人们从继承的事物中寻找满足个人利益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人的需求不再成为设计的第一目标,自然也不能被真实的反映在设计中,这一切完全被形式化的美丽外表湮没。

反观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缤纷夺目的装饰材料被应用,设计者完全忽略了这些昂贵的材料是否能够真正服务于人,满足人的需求。缤纷绚丽蒙蔽了使用者的双眼,诚不知在在美丽的面纱下,藏着的可能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可能是一位丑陋的巫婆。然而人们能够发现这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随着使用者逐渐对设计的深入使用与体验,他们发现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使用者可能会悔恨当初的愚蠢,而作为设计者显示出的却是一种职业道德的缺失。

由此可见,“形式”不能被随意挪用,它必须与时俱进。“形式”与“自由”的两极平衡,我们不能随意打破。我们发现,当我们抛弃了“自由”, 它便已然死去,便不会再吸收各种条件,进而推动形式的进化。这使得设计的初衷目标发生偏移,设计由于未能真正反应人的需求而变得毫无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设计者必须把握正确的目标并了解其真正的原因,才能有望将其付诸实现。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诞生并存在的,我们必须以其为最终目标,并在其指引下排除一切干扰我们的负面因素,才能实现设计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 李朝阳.室内空间设计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内向的人范文5

为了获知人们网上分享的动机,我们调查了超过1000名成年人,并询问他们网上分享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结合之前的相关研究,我们对观众怎么用内容来交谈和观众本身有了更好的理解。

1、71%的用户不愿意分享内容。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71%的Facebook用户会审查他们发出的评论或者文章。在为期17天的研究中,他们发现153亿的评论和文章在分享前一刻被删除了。

在这个审查过程中,用户会考虑到很多因素。用户会关心这条评论或内容所反映出的他们是怎样的人。另一个因素是在不同的社交圈中信息的适当性,那些在同一个联系列表中的人,范围会从朋友到家人、同事,他们也将因此看到同样的内容。

无论何种原因,这个普遍的自我审查行为让内容编辑意识到,观众在向朋友和追随者们传播内容的时候,会对内容本身进行高度的选择。

2、显性身份有利于我们采取行动

社会科学认为,我们自身的五个方面决定了我们是怎么表现的。

关系身份

个人身份

社会身份

表面身份

集体身份

在不同社会情境中,我们会评估每个要素的重要性,并在当前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这些方面。集体身份关注的是组织的一部分,可能在一场足球赛中成为显性身份,而在一次工作面试中,个人身份(围绕价值观和目标)就会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这些身份的排名对于我们理解网上分享是很重要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最显著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最可能分享什么类型的内容。你的内容越是帮助用户彰显他们所希望被认知的身份,你的内容被分享的次数就会越多。

3、用户希望被看作一个好朋友

在我们的调查中,84%的受访者表示,"做一个我在乎的人的好朋友"是他们使用社交媒体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20%受访者认为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纪的人都很关注"关系身份",尤其是那些65岁的人。

当人们分享的内容帮助他们与另一个人建立起联系时,内容的创造者将会获得很大的鼓舞。洞察到这一点,并专注于一些让用户乐于分享的内容,让BuzzFeed网站在线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功。

4、分享的目标和价值观

内向的人范文6

摘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宇宙中,地球是我们至今所知道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也是地球上惟一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道德系统的高级生物。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应当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自毁家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对自然的恐惧、取媚、亲和,到人与自然的分化、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当人类终于可以高昂着头颅蔑视自然的时候,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人类最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论文百事通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人性的发现、人类崇高地位的确立,是人类摆脱自然和社会奴役的精神力量。而当人类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主宰,任意破坏和掠夺的时候,猛然醒悟已经走到了绝路。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势态,不得不考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就必须确立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

当然,要纠正人们长期形成的错误认识,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之前,有必要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进行认真地反思和清算。

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天人关系。东方民族习惯于或者说更擅长于将“天”与“人”置于一个彼此相连的大系统中,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有三种表现形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天人合一论”;以庄子为代表的“天人交融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天人相分论”。

“天人合一”观念产生较早,殷商时期人们把有意志的“天帝”看作宇宙的主宰,凡征伐、狩猎等重大人事活动,都要通过占卜来揣摩天意,再作决断。殷商时期的这种宗教思想,经孔孟升华为哲理性的天人观。

孔子维护“天”的至上尊严,主张以“天意”建立人间尊卑秩序,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他首先论证了天赋道德论,进而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命题,这种“天”与人性、内心的统一,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求接近人与天的和谐。汉代董仲舒进一步肯定了“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事与自然规律有类别同形和序列的同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学说,这一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社会人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完全淹没在天道王权的体系之中。宋明理学继承了秦汉以来由董仲舒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论,程朱、陆王从唯心主义出发,主张“天理”与“心性”相结合,人性成为联结天和人的纽带,从而把“天人合一”改造为心性之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心道德要求,使人们致力于向内修身养性,而不是向外探索自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虽希冀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却成为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庄“天人交融”思想更为深刻。老子建立的天人关系是基于无为状态的与天和谐的理想。庄子以“气”作为沟通天人的物质基础,认为天地、物、人都是阴阳之气的对立与合成,故日“通天下一气耳”。这种人和自然交融的观念是对人和自然默契关系的肯定,但是?,这种肯定是建立在否定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要求人无条件地顺从自然。

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对立,中国古代哲学中还有天人相分的一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分属不同范畴的问题。荀子强调天人相分,认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职责。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一方面把天解释为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天道自然不能干预人事,人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荀子区别天和人,否定了自然变化和社会治乱的联系,确立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念;同时,把人从天命主宰之下解放出来。可以说“天人相分”哲学命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突破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既承认客观规律的作用,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儒家通过内省本心达到与天的沟通、天理与心性的合一。尽管儒家所谓的“天”是道德化的或者是抽象的,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但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一种亲和与包容。道家从自然哲学立论,主张通过“抱一”、“体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观念上的回归自然虽然有消极顺从之嫌,可本质上表现了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思想。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历史上互抗互补,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殊途同归,共同积淀成为中国人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今天,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挑战时,重温古人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崇敬前人对自然关怀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到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信念。

二、主客二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在天人关系上,古希腊虽有天人和谐说,但希腊哲人更擅长于将“天”— 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类的、独立的认识对象,形成较为发达的自然哲学。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这种主客两分的观念,成为近代西方思维的起点。同时,古希腊还用神话的形式折射出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一方面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局部分化,使人得以从自然本体中挣脱出来,审视自身、观察自身;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的分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以自然神论的形式保持着对自然的崇敬。

在欧洲中世纪,上帝出现在人和自然之间,人间扭曲了的社会关系幻化为上天的神力。宗教哲学代替了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一神教取代了多神教,超自然的上帝取代了自然神。一神论将人从自然中分裂出来,赋予人格化的神以超自然的力量,把对自然的崇拜转变为对神的崇拜,将人和自然统一于神力,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关怀。由此可见,西方的传统哲学不论是自然哲学,抑或宗教哲学,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这种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不可能产生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天人观,只能派生“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思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已隐含了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进人近代之后,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的觉醒,突破了欧洲中世纪僵化的神学秩序。人文主义高扬“人性”的旗帜,以与“神性”抗衡,对人自身的力量和创造性充满信心,一时间,大写的“人”,为万物之灵的“人”,成为被崇仰的新偶像;科学精神则激起对自然界、宇宙万物的不倦探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托勒密体系,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婶女的卑微地位,成为认识自然、进而征服自然的锐利武器。

培根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证人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经验归纳方法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成为近代人类征服自然的座右铭。培根指明的方向,促进了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种推崇自然、探索自然,又偏重于实用功利性的观点,在当时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笛卡尔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与培根相同的原理。他突出强调理性的力量和地位,认为一切在过去被确立了的“权威”与“信仰”之类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要经受理性的“普遍怀疑”的检查,只有人的“理性”是真实的,万能的。因此,笛卡尔豪迈地提出“……借助实践哲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笛卡尔还发展了精神与物质截然两分的二元论,认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各行其是,只受自身规律的支配。这种“笛卡尔主义”引导近代人类走向与自然分离以至对立的道路,正如阿尔 ?戈尔所说:按照笛卡尔的解说,我们与地球无关,有权将地球仅仅视为一堆无生命的资源,可以随意掠取。

康德哲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人是“绝对价值”和“客观目的”等著名论点,并把这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律。康德哲学的特点不是一般地表明对人的关怀和强调,而是突出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思想,即“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思想。黑格尔以“绝对唯心主义”的荒诞形式,把绝对理性不但视为全部自然界的主人,甚至把自然界看成是“精神”的“外化”的结果。这样,“理性”或“精神”就成了自然界的“创世主”。这实质上是把人的理性提高到了至高无上、支配一切的地位。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加以分割地考察,把自然仅仅作为一种外在物,一种供人类加以运用和改造的对象。他们看不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不理解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理性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结合,使人的主体性更加膨胀,人与自然的关系终于出现了危机。正是在这种弘扬理性,倡导实验科学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欧洲的工业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控制了许多自然力,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许多成果。而“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这种观念也走向了极端。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挑战时,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当代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