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保护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保护文章范文1
我们的地球母亲已经伤痕累累,人们把她的“衣服”疮百孔;人么还乱丢垃圾,把地球母亲“肺部”感染;还乱排污水、乱砍树木,使地球母亲病入膏肓,伤痕累累……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如今: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物种濒危、垃圾难题、人口增长等各种难题让我们困绕。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我倡议:
一、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知识,收听、收看广播保护节目,阅读环境知识读物、报纸,与同学、朋友和家长讨论环境保护知识,与破坏环境的现象作斗争。
二、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燃料。共同节约我们有限的资源。
三、把损坏的物品修理好再用,延长使用期,多用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纸制品和木制品。
四、购买有“环境标志”和“绿色标志”的物品,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使用还有破坏臭氧层的物品(如发胶)
五、不向下水道排放污油、丢垃圾,不向海洋、湖泊、江河,分类处理垃圾,把旧书本、报纸、饮料罐卖给废品回收部门,少用塑料包装袋。
六、保护野生动物,不摘采花草,不砍伐树木,不踏草坪。
环境保护文章范文2
[关键词] 新时期 村镇建设 环境保护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01-01
引言
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促进村镇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的修订和完善,对村镇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政策和规定,进一步加强存在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村镇建设的综合效益。
1 新时期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1.1 现状分析。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正确把握环境及法律政策变化的新动向,落实各项要求,推动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步。具体来说,在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工作,为村镇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通常村镇煤电行业的技术含量高、技术需求大。煤、电、油产业都是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村镇循环经济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的背景下,需要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让节能和环保责任制得到强化、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将降低村镇企业的能耗,节能与村镇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村镇建设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
1.2 存在的不足。例如,污染严重问题,近年来,乡镇企业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它们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此外,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也给村镇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2 新时期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2.1 保持村镇的景观特色。不同村镇地区的乡村景观,都有着自身特色,有着鲜明个性。在存在景观设计时,要保持这些具有特色的景观,对其进行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对他们具有民族特色的景观和风土人情,在村镇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将这些有民族特色的景观与村镇景观有机结合。此外,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时,要适当运用现代设计技术和高科技手段,考虑当地居民心理接受和认同感,防止破坏当地具有特色乡土文化,保持乡村景观特色,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村镇景观,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2.2 注重村镇建设的生态与节能。生态节能也是村镇建设必须树立的理念,这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不仅在设计时需要树立生态节能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建设时更需要采取措施,做好村镇房屋建设、采光、供水、供电等工作,在保证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做到生态节能。 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它们对村镇建设效果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在村镇建设中,必须落实环境保护理念,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2.3 提高村镇建设的艺术化设计水平。村镇建设中,需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运用人性化设计方法,加强对存在环境的保护工作,在促进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中要运用人性化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方法和模式,有利于村镇景观的生态化,也有利于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2.4 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尽管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但在能源和环境政策出现新变化,新动向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村镇建设的节能和环保水平,今后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例如,推行村镇企业负责人环境保护制度,乡镇煤矿企业、电厂粉煤灰以及产业延伸环节中废弃物,应该采取循环与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村镇提供技术支撑。此外随着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的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脆弱性愈加显现,低工资、低成本、高投入、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不具有竞争优势,这也是造成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相关的调查显示,近些年来村镇建设发展较快,对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农村劳动力和农业技术较往年并没有较快增长,由此引起供求不对称,很多地方的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受到制约现象,必须采取完善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2.5 重村镇建设的环境保护及创新工作。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利用村镇的人才、资金、技术优势,落实能源和环保法律政策要求,加大风能、太阳能开发和利用工作,提高村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教育,推动乡镇企业所有员工水平和综合素质。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在能源领域,主要是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节能水平,促进能源得到有效利用,并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法律法规的新变化对村镇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完善相应措施,把握好环境及能源法律政策变化的新动向,以更好落实这些规定,提高村镇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水平。
3 结束语
总之,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关注国家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法律政策的变化发展情况,认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加强科研,推进技术创新,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促进村镇建设及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村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提高村镇建设的环境效益,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蒋世昌.现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J].企业导报,2013(7),22
[2]陈璐.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建设管理――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8-19
环境保护文章范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78-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数工程管理者缺乏对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重视,如何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造成的破坏,是当下最应该重视的问题。文章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来进行阐述。
一、水利工程管理应重视环境保护
(一)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立一个环境保护目标,科学的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必须加强对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学习,做好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尽量维护施工区域内的树木和植物,防止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排放废渣、排放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尽可能的减少一切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在确立环境保护目标之后要及时的建立一个科学的环保体系,一套科学的环保体系流程必须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得当和责任到位。项目环保措施和工程的环保方案由工程管理部门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环境问题主要由工程管理部门解决。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和考核,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应该按标准严格执行。
(二)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确定部门的保护责任
工程项目部应该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计划,同时必须合理的制定出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经环保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将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最好,有效的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施工附近地区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质量安全部门应该加大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要对施工的环境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要配合环保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不定时的环境监督监测,保证施工环境不受污染。
(三)注重环保实施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制定的环保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每一个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利进行。要想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诸多环保措施,必须加强对广大的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思想和观念的培训,积极的组织参加环保活动,让所有的人都能对生产生活环境产生热爱和保护的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
二、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扰民,要减少在居民生活密集的地方夜间施工,防止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凿裂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可以有效的减少粉尘,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正确的安装使用除尘器。此外,要加大对水泥、粉煤灰在运输过程中的检查,避免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出现破损,要保证物品的密封状态。要定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禁止在施工区域内燃烧会产生有毒、恶臭气体的物质,避免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空气污染造成影响。
(二)现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施工者来说,现场生态保护措施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严禁在施工范围内砍伐树木。要加大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宣传,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空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还原环境面貌。
(三)现场水质保护措施
必须严格处理砂石料加工系统产生的废水,废水必须经过沉砂池沉淀,然后除去颗粒物,再反复经过沉淀池和反应池的过滤,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才能完成废水排放。混凝土拌合楼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沉淀池的二级沉淀之后,才能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必须定期清理。机修废水必须经过集中后,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处理出来的矿物油符合排放标准时才能进行排放,对处理后的废水再进行综合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组织的排水,要防止和避免泥沙和砂石流入江河。清洗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水必须集中到沉淀池处理后才能向外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的处理,要加强对排放污水的监测,一旦发现污水超标,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不断的被破坏,人们应该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培养,重视环保意识对我们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仅靠施工企业,也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施工环境的监督和监测,让环境保护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石瑾斌,迟永山,韩守江.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2).
[2]王海波.浅谈人水相互作用及河流环境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3).
环境保护文章范文4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来源:文章屋网 )
环境保护文章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 环境保护 绿色贸易
归结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无法脱离,所以我们加快了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的步伐,但是实践证明环境保护工作与国际贸易之间也同样形成了矛盾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一、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的,所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我国环境保护法已经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防止问题等,所以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环境保护工作。实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水土流失情况,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出现严重退化问题,这不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由于环境的严重污染可能会造成更多癌症的产生,最为严重的是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下一代,引起胎儿在母体中出现畸形的严重现象,所以说环境问题关乎到子孙后代,是无法用经济去衡量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一定要有约束限制,保证人类生存的环境,这样才会反过来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伴随着国家贸易的不断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已经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定,所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国际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关系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环境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所以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化责任,同时也成为了国际贸易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际贸易显得过于自由化,所以引发了很多自然环境问题,同时也限制了国际的良好发展状态,所以为了追求国际贸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绿色贸易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绿色国际贸易的作用是为了有效遏制国际贸易中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将一切贸易手段正常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认识到国际绿色贸易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证贸易工作的健康积极发展。但是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限制国际贸易的情况,所以虽然实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程度,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所以必须致力于解决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三、如何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破坏性我们无法估量,所以新时期社会发展下我们必须强化环境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实践证明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的障碍,所以新时期国际社会环境下如何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共同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就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工作进行有力分析。
1.对引起环境的外部性问题进行适当的削弱
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常常因为环境外部原因使得环境资源在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以及薄弱现象,所以想要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必须强化政府的合理干预,来起到调节市场外部环境的作用。可以采取财政手段,但同时要进行适当的补贴,这样才能保证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调动私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要适当的减少私人边际成本,使之与社会成本之间相持平,保证价格的合理化,要适当收取环境税,有效减少在经济生产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这样才会把保护环境也列入建设目标的执行中,保证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现象。
2.加强国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虽然相关规定已经明确指出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中国家之间要要区别的承担责任,但是相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来说,自身经济利益的发展会更被人们所重视,所以最后使得国际上的各个国家都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中都是站在本国贸易的角度上进行环境问题的处理,这一过程难免存在不足,而忽视了全球化环境问题,最后可能还会产生国际利益冲突问题,严重制约着全球化健康发展目标。所以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国际政府要站在绝对客观的角度上进行问题的处理,保证坚持绝对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可以采取协商谈判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处理,让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会做到及保护环境有促进国际贸易的双赢局面。
3.强化发达国际的援助
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开始盲目的展开国际贸易活动,根本无暇顾及环境保护工作,当人均收入在逐渐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情况也会越发的严重,所以环境污染指数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发展,不但会限制本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还会危及到全球。所以针对这一现象要求发达国家要适当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以及相关技术援救活动,这样才会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当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速度达到了持平人均收入效果的时候,就会转向追求环境的保护工作,将国际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所以很显然想要保证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要求发达国家要多付出一份辛劳。
四、结语
从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问题也面临着极大地压力与挑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想要实现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强化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有效改进已经出现的不良现象,将它们之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促进全球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文章范文6
关键词:中国式分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83-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近年来,环境问题也逐渐得到了普遍关注。如何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话题。传统观点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体,要想经济发展,又想保护环境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势必造成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一部分人则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对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能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当处理。时政分析显示:我国主要的污染物排放的增长势头有所减慢,但是大部分的污染物排放并不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这也即是说,我国人均GDP与污染物排放现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从调查中发现,我国的发达地区如深圳确实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而且不同的环境质量与不同的转折点相对应;与此同时,有学者分析表明,我国的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并没有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这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一些发达城市如浙江,存在着一种全新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种曲线符合三角函数的特征,先有倒“U”逐渐变为“U”,分析表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关系绝大部分取决于城市的污染指标和估算办法的选用、环保政策、人口规模、贸易程度、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学者表示,如果我国在将来采用其他创新性的政策或者措施,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就会高过经济发展的收益。现有文献并没有对我国分权体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是中国分权体制下的产物,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措施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组合成不同的结果。基于我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中各执己见的现状,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机制弄清楚,才能真正从实际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国外许多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降低环境污染的“清洁技术”上,并根据“清洁技术”建构了许多模型。毋庸置疑,“清洁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照搬照抄别国的技术和模式,忽略了自身的特点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基于我国的特点,要在借鉴别国经验技术的同时考虑我国分权体制的政策。
我国环境现状与政策目标长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资料显示我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根源在于我国扭曲的发展观。在对地方政府进行征集考核时只重视经济发展速度与GDP增长速度,而忽略了生产方式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在组建模型的中,我国借鉴了“经典合约理论”中的数学工具,并且针对所要分析对象的特点而对数学工具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这跟传统文献在数学工具的建构上有明显的差别。
二、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众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增长速度较快,巨大的人口压力是加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口基数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为了维持生存,势必将巨大的物资需求转嫁到资源过度的利用上来。在我国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企业发展就只会只顾眼前利益,知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求企业的短时发展。
(二)政府的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
政府既要维护社会的当前利益,也要维护社会的长期发展,但是为谋求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往往会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用于环境建设和保护的的资金不到GDP的2%,很难使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另外,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对环境保护的制度仍不健全,只是企业在利用环境生产时肆无忌惮,完全不顾后果。
1.现行法律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环保制度的指向就是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企业和消费者只需被动地遵守制度,缺乏对企业和消费者自觉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而且很多企业都在排污处理中钻法律空子,这不仅说明了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同时也表明现行法律制度在环保方面仍不完善。
2.背离环保目标的产业政策加剧环境恶化。环境问题和经济产业之间有着极强的关联,因此环境制度不仅会对环境保护产生影响,产业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产业政策却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有些地方将资源性产业当做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而在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却并未得到重视,对环境的破坏是可想而知的,与此同时,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天方夜谭。
(三)对环境保护缺乏理性认识
我国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薄弱,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较低,而且某些地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仍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导向作用,致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环境问题在影响当代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后代人的生存极具威胁,可持续发展推崇经济增长,但在重视经济数量增长的同时更重视经济质量的提高,改变我国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使用资源,使发展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虽然现在无法预料未来对生活是什么样的,但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的必备条件。因此在发展经济使用有限资源时,不仅要满足当下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还要使资源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目前的环境危机,不是消费资源的速度快于科学技术开发而提供的转速度,毫无疑问,目前人类掌握的技术是历史以来最先进的,也正因如此,环境问题在技术先进的情况下愈演愈烈。由此可见,环境问题不能通过单纯的科学技术来解决,承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中的有限性,并不是否认科学技术在处理现实问题中的作用,而是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承认自然资源与人生存之间内在联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尊重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确保人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经济和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孤立进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利用的对象。
1.自然界提供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的基础。人类从环境中采集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从事经济活动。因此,环境资源的优劣和多寡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当社会的发展需求超过自然环境中所提供的能力时,持续发展就难以维系。
2.消解和同化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废品。自然界会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废品或是未被利用的废物,而当环境的自净能力不能对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消解和同化时,环境质量就会相应地下降。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良好的环境状况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先行于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中心环境,尽快恢复在生产过程中遭破坏的操场、森林是目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只有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相协调,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
四、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严峻的环境问题在亟待解决,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是当下发展可持续经济的重点和难点。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实际经验可看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的重要的途径,所以在出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中,我国可以借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一是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观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转变政府的职能和导向,在税收、财政、价格等的调控上完善鼓励机制,“把环境效益纳入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核算中”。
(二)利用科技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开发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存储量已不能满足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环保型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对技术开发的资金制度和资金支持,加快技术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完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保障,目前西方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建立了有关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而我国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环保的法律制度,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完善奖惩措施,加大对环境治理中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加强监管力度,加快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四)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仅仅依靠法律和政府的行政管理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每个公民都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目标,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环保观念的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承认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之间内在联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尊重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确保人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经济和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制度、资金、技术、全民的共同配合。
参考文献
[1] 皮建才.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0,(6):10-14.
[2] 胡仙芝,余茜,李小方,等.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环保政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新视野,2012,(3):62-65.
[3] 季哲.“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暨“法治政府建设”研讨会在包头召开[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4] 葛俊杰,毕军,叶维丽,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基于江苏生态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9,(3):224-228.
[5] 冯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8-53.
[6] 赵俊,周一虹.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协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