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羽和刘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羽和刘邦范文1
关键词:对敌对友;不同态度;用人政策;成败原因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重点课文,也是楚汉相争的重要篇章。在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两大军事集团的许多重要人物都先后登场,尤其是刘邦、项羽本人都有精彩的表演。有人说,正是项羽在鸿门宴中没有杀掉刘邦,最终才失去了天下,决定了楚汉相争的结局。那么,果真如此吗?我们就从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二人对待敌人、对待部下、对待内应、对待内奸的不同态度入手来看看。
一、从对待敌人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虽然先入关中,但一听说项羽“大怒”,立即听取张良的正确建议,先是屈尊降贵、百般拉拢项伯,使其为自己开脱。既而采纳项伯的建议,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说什么“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这段说辞,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明我们是处于同一战壕的战友,是兄弟,不是敌人,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二是“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言下之意是我自己也没有料到能先于对方进入关中,既暗示自己承认自己的力量不如项羽,满足了项羽自高自大、骄傲狂妄的心理,又表明了自己无意与项羽争雄,打消了项羽的戒备心理;三是“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既表明自己很无辜,同时又暗示项羽是受了小人的蒙蔽,才会对自己产生误会。这样说,既指出了项羽的错误做法,又使其不过于难堪,从而使项羽很轻易地就说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的话,完全达到了说服项羽、保护自己的目的。而在宴会当中,看到范增示意、项庄舞剑,杀机四伏时,刘邦从容镇定,不动声色地以“如厕”为名,逃席而去。从这一系列的表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面对强敌,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再看项羽,当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时,立马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恨不得立即杀掉对手,脾气暴躁、喜怒外露。可是一听项伯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时,又“许诺”,喜怒无常、毫无主见。再一听刘邦那可为谢罪、实为狡辩的话,竟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为了撇清自己,毫不犹豫地就出卖了自己的内应,胸无城府,偏听轻信。在宴会中,范增多次示意,视而不见;樊哙闯帐,一番慷慨陈词,竟说得项羽“未有以应”,赐酒赐座;刘邦逃席而去,本已纵虎归山,不但毫无警觉,反而“受璧,置之坐上。”从这一系列的表现来看,项羽面对潜在的劲敌,不仅偏听轻信、喜怒无常,而且不以为然、轻易纵还。这一切,都表现了他脾气暴躁、骄狂自大、缺乏远见的性格特点。
二、从对待部下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一方面“大惊”,问张良“为之奈何?”一方面承认自己的力量与项羽相比“固不如也”,对敌我形势有着清醒的判断。当张良建议通过项伯向项羽解释时,立即听取了张良的正确主张,对项伯百般拉拢,使其为自己服务,并且听从项伯的建议,第二天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鸿门宴上,面对范增举、项庄舞剑,险象环生,刘邦从容镇定;当樊哙闯帐、慷慨陈词说得项羽哑口无言时,刘邦立即抓住这一难得的脱身机会,借口“如厕”逃出大帐,丢弃车骑,轻装逃回。从这一过程来看,刘邦对待部下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说明他能够清醒地判断形势,而且善于用人,总能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和主张。再看项羽,在曹无伤向其告密后,范增也说刘邦“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宴会当中,范增“数目项王”,多次“举所佩玉”示意,可是项羽“默然不应”,优柔寡断。当项庄舞剑,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时,宴会的气氛可以说是已剑拔弩张,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可是作为宴会主导者的项羽,既不制止项庄,也不制止项伯,反应迟钝。当刘邦逃席而去,已经纵虎归山的情况下,项羽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纵敌遗患,铸成大错,反而接受了张良代刘邦献上的礼物。这一过程说明,尽管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可是项羽刚愎自用,根本不听部下的正确建议。
三、从对待内应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面对强敌一筹莫展之时,采纳张良的意见,对待来自项羽阵营的“项羽季父”――项伯,又是“兄事之”,又是“奉卮酒为寿”,又是“约为婚姻”,百般拉拢、极力争取,最终使项伯不仅许诺为其开脱,而且在鸿门宴上“以身翼蔽沛公”掩护他逃出生天。这说明刘邦善于争取、团结一切可能为己所用的力量为自己服务,去争取胜利。再看项羽,对主动为自己通风报信的曹无伤,不仅没有任何友好的表示,反而因为听了刘邦的一番狡辩就轻易地将其出卖给对方,最终使曹无伤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出卖盟友,毫无城府,试想,从此以后,谁还敢再为项羽做内应?
四、从对待内奸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得知是自己的左司马曹无伤为项羽通风报信后,一“至军”,即“立诛杀曹无伤”,治军严谨,有奸必除。再看项羽,在鸿门宴前,当自己的季父项伯为敌人开脱,并提出“不如因善遇之”的无理要求时,不仅毫无警觉,反而欣然“许诺”;在鸿门宴中,当项庄舞剑,准备杀刘邦,而项伯以身掩护刘邦,使“庄不得击”时,面对如此明显的通敌行为,竟然视而不见,毫无所动,说明他任人唯亲,治军无方。
项羽和刘邦范文2
楚怀王命令手下的两位将领,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联手击秦,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将门之后、年轻气盛的颈羽在巨鹿为了对抗秦军主力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却得知出身寒微的刘邦浑水摸鱼,已抢在他前面进了关中。项羽勃然大怒,急忙率领大军进兵,欲与刘邦争霸天下……
一个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将门虎子;一个是深谋远虑、知人善任的市井英雄……
龙争虎斗,好戏开锣,先看看即将登台的耀眼人物吧!
项氏来源
在历史上,“项”是一处地名,即如今的河南项城。项氏原本是楚国的大族,因古代曾经受封于项地而成为该地域的领主,后来遂取地名为姓,是为项氏。
项羽是名门之后
项羽的祖父――项燕,曾是战国时期楚国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在秦始皇灭楚国时英勇牺牲。为此,项羽和秦朝结下了深仇大恨。
生卒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出身:城市贫民
代表作品:主打歌《大风歌》
亭长是个什么“长”?
发迹前,刘邦担任泗水亭长。
按秦朝制度,政府机构分为郡、县、乡、亭四级。郡管县,县管乡,乡每隔十里设一亭。亭长,主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及治理民事……相当于如今的治保主任。
“刘氏冠”
在秦朝,平民只能以“巾”束发,戴上帽,子则标志着摆脱了“白丁”阶层。“冠”是只有“士人”以上阶层才能戴的,为了显示自己摆脱了草根阶层,步入“士”的行列,刘邦特意到薛县定制了一顶帽子――以竹篾制作的、类似于楚国贵族戴的长冠。
刘邦一生都戴着“亭长冠”,即使日后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亦是如此,人称“刘氏冠”。
刘邦败走彭城
公元前205年四月,听说刘邦号召天下讨伐自己,项羽愤怒极了,可骂什么都没用,唯有立即发兵痛击刘邦,方能解恨。
当项羽起身要撤军离开齐国时,却被田横无情地拖住了。真是牛的怕蛮的,蛮的又怕横的。田横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横,项羽想尽快摆平,却发现田横就像一条蚂蟥,越是狂砍它越是繁衍得快。
项羽很郁闷,决定暂时放下刘邦,先把田横彻底打趴下再回军打刘邦。然而,令项羽没想到的是,他为争这一口气,却让刘邦像吹气球一般迅速膨胀了起来。
后来,当听到刘邦用近六十万大军抄他的老巢彭城时,远在齐国的项羽再也坐不住,了,这回他不是暴怒,也不是抓狂,而是彻底发疯了。
刘邦,你敢抄我老家,我就抄你全军。疯狂的项羽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和田横缠斗,自己则带三万精兵杀回了彭城。
三万对付六十万,相当于一比二十,这仗该怎么打?项羽动了点脑筋,他以奇迹般‘的速度从鲁县(今山东省曲阜市)穿越胡陵(今山东省鱼台县),直抵萧县(今安徽省萧县)。项羽之所以绕道走只有一个原因:迷惑各路诸侯,突袭彭城,打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当第一缕阳光穿越万里晴空落在彭城大地时,项羽发起凶悍的攻势,没到半天工夫就攻入了彭城。此时,闲散惯了的汉军正懒洋洋地准备起床,一睁眼就看见项羽的大军像大雕般朝他们这群小鸡扑来……
此刻,彭城就像一个密封的铁盒子,汉军就像晕了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仗打得那个惨呀!几十万汉军被撵杀在濉水中,一时间尸堆如山,河水都被堵断流了……
这一仗,刘邦损失惨重,不但大军一触即溃,他身为主将,扔下军队,亡命奔走,其余谋臣各自奔逃,更严重的是,刘邦的家属基本上都被项羽俘虏了,包括他的父母以及老婆。
瞎!这对一方首脑而言,可算得上是奇耻大辱了。你说呢?
项羽烹煮刘太公
公元前203年,项羽和刘邦在广武涧(今河南省荥阳市)对上眼了。“对眼”是个慢性子活,急不得!刘邦的粮食很多,随便吃:而项羽却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在这种不利情况下,项羽又是急性子,希望早完早了,想尽快和刘邦决一死战。可刘邦就是不出战,项羽想到了一个要挟的法子,用刘邦的家眷做人质。
等到两军交战时,项羽居然在大帐前支起一口大锅,锅里的汤翻滚着作响,调料什么的早已放好,还飘着香味呢。而刘邦的父亲居然被绑着放在了一个大案板上――意思很明白:你刘邦若再不退兵的话,我就把你老爹扔进锅里煮汤。
显然项羽对刘邦的了解并不深。只见刘邦到了阵前,瞥都没瞥一眼,就冲着项羽喊道:“咱俩以前可是结拜过兄弟的,我老爹就是你老爹!你要是把老爹下锅的话,可别忘了分我一碗呀!”
一听这话,项羽鼻子都气歪了。你说这是什么儿子呀,自个儿老爹要被下锅了,当儿子的竟然想要喝一碗“亲爹”汤。真是令人无语。此时,与刘邦关系较好的项伯赶紧出来打圆场,他对项羽说:“还是算了吧,这事传出去岂不是坏了霸王您的威名。”
项羽这人极好面子,只得作罢。
这样又过了几个月,项羽彻底没耐心了,他见大势已去,便与刘邦签订了鸿沟和议。和议规定: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鸿沟以西为刘邦所有,以东则为项羽所有。
河南省荥阳市东北角的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传为刘邦、项羽对峙处。后人将刘邦的营寨称为汉城,将楚军的阵地称为楚寨。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是这么来的。
我晕,就在这协议墨迹还未干透的时候,刘邦这家伙就单方撕毁了合约。
原来谋士张良和陈平对刘邦说:“现在我们已经占了半壁江山,诸侯又愿意归附大王,而项羽那边正是疲弱的时候,不如趁此机会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举歼灭他。”
刘邦觉得很有道理,再说自己的父亲、妻子都回来了,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于是刘邦向韩信和彭越发出号令,要他们立刻领兵南下,与自己会合,共同击楚。
而此时,项羽正在东归的路上做他的“东”楚霸王美梦,手下人向他报告,说刘邦那家伙没有向西去,而是要联合韩信、彭越等人追击我方。这下可把项羽气坏了,肺都快炸了,“好你个刘邦小人,又耍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刘邦本以为有韩信等人相助此战必胜,便开始部署与项羽的决战。可是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韩信看到这天下三分的状态也很好,他可不想去冒险帮助刘邦,一直不肯出兵。而彭越也是同样的心理,按兵不动。
暴怒之下,项羽如一团烈火扑向汉军,可怜的两万多汉兵还没穿好衣服就被斩杀了。刘邦吃了败仗,只得退守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
现在的局势演变成刘邦被楚军包围。刘邦害怕了,便问张良:“韩信、彭越他们不听话,我该怎么办呀?”张良说:“诸侯都想趁乱得点好处,不如我们许给他们日后封王的承诺,这样,他们出兵就不仅仅是为您打仗了,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封地呢!''于是,刘邦赶紧派人到韩信和彭越那里宣布好处。
韩信和彭越得了好处,也就不好意思不出兵了,他们终于挥师南下了。与此同时,刘邦命令刘贾和英布率军北上,这样一来刘邦凑齐了五路大军,形成了对楚军的合围。
项羽陷入十面埋伏的境地。
要以十万人抵挡七十万人,项羽不得不退守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以便寻找时机突破汉军的包围。
韩信将主力部队排成一个三角形的阵形:韩信带三十万大军居中作主力前锋,左翼是将军孔熙,右翼是将军陈贺;刘邦负责殿后。这几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阵形,拿下项羽如同探囊取物。
可项羽就甘心任人摆布吗?当然不会。在韩信的挑衅性进攻之下,项羽集中十万军队采取了中央突破作战的方式,专心攻打韩信的先锋部队。
战斗的号角刚吹响,项羽便一马当先地向韩信冲来,他开始孤注一掷的疯狂反击。可韩信似乎并不急于与之决战,而是慢慢地向后退,这无疑刺激了项羽的斗志,他一心相取韩信的脑袋,因为实在是太气人了――过去那个瞧不上眼的乡野小子居然有资格跟自己对抗。
虽然韩信的主力一个劲地往后撤,可他两翼的部队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从两翼夹击楚军,断了项羽的退路。
左冲右突地打了半天,项羽根本无法闯到韩信大帐前,不仅如此,当他回头看看身后时,才发现连自己人也看得不那么清晰了。原来,他突击得太猛了,拉长了自己的阵线,此时整个楚军犹如一条被分成N段的蚯蚓一样,四下里折腾。
没办法,项羽只得带领骑兵向反方向突击,退回营中。回到营中,项羽点了点人马,天呀!十万大军死了四万、被俘了两万,还有两万被打散,跟着自己的不到两万人。
敌众我寡、死伤惨重,项羽只得再度退入垓下而闭门坚守。
四面楚歌
刘邦率诸侯军将垓下团团围住。
军师张良又发挥作用了,他向刘邦献出破敌良方。张良说:“现在项羽已兵尽粮绝,他是秋后的蚂蚱――蹦了几天了,不过是负隅顽抗而已。不过单凭武力恐怕一时难以制服项羽,不如,我们玩点攻心计,让我们的人去楚营四周唱点楚地民歌吧!”
这样一来,这些每天躲藏在大营中的楚军将士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本来天天就忍饥挨饿的,这晚上还得听着四面传来的楚歌。虽然唱得有些走调,但也足以令楚兵为之动情,出来打仗这么多年,风光无限过,没想到最终却落得个妻离子散、客死他乡的结局。
当这歌声传到项羽的耳朵中时,他有好大一会儿都缓不过神来,“难道汉军已经完全占领楚国了吗?为何汉营中会有这么多楚人呢?”
叹息中,项羽坚强的意志也有些小小动摇了。
项羽身边有一个最宠爱的妃子叫虞姬,一直陪在他身边。项羽听着楚歌,便带着虞姬走出了营帐。项羽端着酒杯,四下环顾,只有乌骓马和虞姬是他最忠诚的伴侣。他情不自禁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一连唱了好几遍,虞姬则在旁边跟着唱。项羽和虞姬唱得都流下了眼溷。
就在此时,有士兵来报,汉军来袭了。项羽立即准备反击,他想让虞姬也披上战袍随同他一起杀出重围。可虞姬不想当项羽的拖累,她非常镇定地对项羽说:“大王此番出征,如遇不利,千万不要硬闯,最好j退往江东,等待时机再出兵不迟。”说完,虞姬使拔剑自刎了。
一瞬间,英雄美人阴阳两隔,项羽虽伤心欲绝,可情势危急,他没有时间去悼念虞姬,只得带领身边的八百人向外冲去……
率军突围
项羽带着选出的八百精兵向西南一路狂奔,到天亮的时候终于突出了重围。此时,刘邦刚刚醒来,他一听说项羽逃跑了,马上派大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往西南方向追赶。
当项羽渡过淮河时,跟在他身后的只剩一百来人。后来,项羽奔到了阴陵。在那里他迷路了,向一个农夫问路,不想却被农夫有意欺骗,使得全队陷于沼泽地中。
无奈,项羽只得带着兵向东逃去,到达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的一座小山上时,他点了点身边的人,少得可怜,只剩下二十八人。看着紧追不舍的汉军,项羽知道,跑是跑不掉了,现在唯有一战,以示霸王无敌。
项羽对手下人说:“我随叔父起兵至今已有八年,大大小小也打了七十多场仗,几乎每战必赢,因而能称霸于天下。然而今天却逢此困境,这绝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上天有意灭我。在死之前,我带大家打个痛快仗。我要冲破敌阵,斩杀敌将,砍下汉旗,以此证明今天这一切是天要亡我。”
说完,项羽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次“运筹帷幄”。只是,他这次只有二十八人可以调动。他把二十八人分置在四个方向。
“看我先拿下一汉将,”安排妥当,项羽便高喊着纵马下山去了。看到项羽神勇地冲了下来,汉军简直被吓呆了,随即四下溃散。项羽有如囊中取物,轻易地取来了一颗汉将人头。
而汉军中竟跳出来一个不怕死的家伙,那就是郎中骑杨喜。杨喜太想活捉项羽了,他竟敢跟着项羽的坐骑追了过去,没想到当他看到瞪着眼睛呵斥他的项羽的真面容之后,竟被吓得差点人仰马翻,倒退了好几里地。
就在汉军被吓得晕晕乎乎的时候,项羽又一路高喊着冲上山与他的三路“大军”会合。汉军闹不清怎么回事,只得分兵三路包围。项羽见汉军分散,便反身再次冲杀,当场又取了一个汉军都尉的人头,顺手杀死了近百名士兵。项羽回马集合清点人数,发现仅损失两人而已。他骄傲地问大伙怎么样,剩下的二十六人无不称服。
乌江自刎
项羽带着这二十六人又继续向东南奔逃,想要渡过乌江。如能顺利过江,便可回到他的故乡会稽。
楚国在乌江浦设有一个亭长,这位亭长一向钦佩项羽,因此早就备好渡船等着项羽。项羽一看,这船也太小了,装上他和战马后就没多少空地了。那一路护送过来的手下人怎么办?眼见又有人为他牺牲,项羽心中萌生不忍,因此摇头。
亭长站在船边上对项羽说:“大王,赶快渡江吧!虽然江东(指会稽郡)面积不大,但方圆尚有千里,百姓也有数十万,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啊!赶紧随我渡江吧!”
项羽笑着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渡江也没有意义了。再说当初随我出征的八千子弟一个也没回来,你叫我如何面对江东父老啊!就算乡亲们可怜我,让我做大王,我也是受之有愧啊!”
想开了之后,项羽嘱咐亭长:“我知道你是好人。现在没什么可送给你的,只有这匹跟了我五年的乌骓马了。它日行千里、所向无敌,我实在不忍心杀它,不如我把它送给你做个纪念吧!”说完,项羽下令所有人都下马,徒步与汉军对抗。
没有任何眷恋和顾忌,项羽拼死一搏。不一会儿就有数百汉军死于刀下,而项羽身上也多处负伤,筋疲力尽之下已无法再战。这时,项羽忽然看到了过去的老友吕马童,便大声喊:“这不是吕马童吗?”
吕马童一看是项羽,便对身边汉将王翳说道:“那就是项王,千万别让他跑了!”
本是故人情,相煎何太急?项羽凄凉一笑,道:“听说刘邦悬赏千金,指名要买我的人头,既然遇到老友,我就把这个好处送给你吧!”说完,项羽拔剑自刎。可怜一位横戟平四海、策马踏六国的一代霸王就这样陨落了。
看见项羽自刎,汉军将士突然变得勇猛起来了。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向项羽――不,是向着汉王的封赏――奔了过去。什么友谊、义气、纪律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他们要的只是项羽,哪怕是他的一根汗毛也好。
最终,王翳抢下了项羽的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这五个人把“战利品”一拼,还真的得到了项羽的整个尸首。后来,刘邦将承诺的封赏一分为五,那五个人摇身一变,都成了汉家的王侯。
项羽死后,楚国各部落慌了,纷纷向刘邦投降,只有鲁县的人宁死不降。刘邦本想一举灭了他们,但是考虑到他们也是忠君之人,便派特使持项羽首级,依礼节到鲁县举行祭奠仪式。鲁县这才开门投降。随后,刘邦便将项羽葬在谷城。至此,持续了4年的楚汉之争终于宣告结束了。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基业。它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历史上曾有三位大文豪表达了他们对项羽该不该过乌江的看法。
No.1[唐朝]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世事难料,项羽应该忽辱负童,卧薪尝胆过乌江,集结江东父老,凭着他的将才,东山再起也未可知。
No.2【宋朝]王安石:“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项羽大势已去,江东父老不会再跟随他出生入死了。
No.3[宋朝]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和刘邦范文3
这场争霸战斗智不斗勇,双方两队各有两名选手。
刘邦队成员:刘邦、韩信。
项羽队成员:项羽、范增。
裁判由6名赵国将军组成。比赛规则如下:
1、每队出2道题,内容不限。
2、回答正确多者获胜。
刘邦挽起袖口,摆出一副打架的姿态,大喝道:“项羽,有本事你过来打我呀!”项羽是个沉稳的人,他居高临下地撇了刘邦一眼,喃喃道:“你也不掂掂自己有多重,真是不自量力!”刘邦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一样,两眼一瞪,使劲地跺了一下脚,说:“我呸,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还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呢!”说着,他就朝项羽走了过去。“当!当!当!”一号裁判大叫道:“比赛场地不得喧哗!现在比赛开始!”只见观众席上,刘邦的亲友团一齐喊着:“邦邦必胜,邦邦必胜!”(邦邦:刘邦的小名)他们涨红了脸,竭尽全力地吹着手里的小喇叭。而项羽的亲友团好像没有来。刘邦见了,得意极了。哪知项羽不慌不忙地拍了拍手,他的亲友团便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群舞者跳着迪斯科进入了场地,看得刘邦眼都红了。项羽想:跟我斗,哼,你还嫩了点,想做到我这一步,你还是先练会怎么花钱吧。刘邦心想:请一个项羽那样舞团,要花多少钱呢?一定很贵吧,少说也得10万两银子。
项羽和刘邦范文4
首先,项伯夜奔张良,为刘邦带来了重大军事机密,让刘邦有喘息之机。项伯私见张良,虽然本意是报张良救命之恩,不想却泄露了项羽要攻打刘邦一事,项氏君臣因此得以紧急谋划,在剑拔弩张之前,想出了前去谢罪的缓兵之计。假若项伯不来,凭项羽的神勇和40万的强大兵力,要灭刘邦10万人马,可谓瓮中捉鳖矣。
其次,项伯允诺刘邦,回去劝说项羽,为刘邦前赴鸿门宴垫好了铺路石。项伯之来,可谓带来了生机;项伯允诺刘邦,可谓事情成功了一半。不管怎么说,项氏集团内有人肯帮忙,那是好事,何况还是项羽的叔父!虽然项羽在营中至高无上,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家族中的宗法等级关系,他不能不顾;再者,项伯昔日为楚左令尹,是仅次于令尹的国家军政长官,今日虽官位不在,但身份还在,项羽是不能不买账的。因此,项伯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名为劝说,实为正告,项羽不可不听。况且,项伯劝说有理有据,正中了项羽沽名钓誉的要害。因此,鸿门宴会前,项羽就打消了取刘邦性命的念头。假若没有项伯从中铺路搭桥,刘邦焉敢送肉上砧板?
再者,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舞,意在沛公”,千钧一发之际,“项伯翼蔽沛公”,救刘邦于剑下。虽然项羽已无意此时杀刘邦,但他的首席谋士范增却是看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知道不除掉刘邦这个逐鹿中原的心腹大患,项羽将难以称霸天下。所以,鸿门宴上,他三次举i,示意项羽杀掉刘邦,可谓杀机深重,心急如焚。奈何项羽不予回应。但范增仍不放弃,急招项庄舞剑。此时此刻,刘邦命系一发,如无救援,则人头落地。项伯见此危情,立即离座,拔剑起舞,以身翼蔽刘邦,终救刘邦于剑下。
可以说,鸿门宴会,项伯既是穿针引线之人,又是护人过河之人,刘邦剑下逃生,项伯功不可没。试想,历史的这个环节,缺少这个人物,所有的一切,恐怕都得改写。
追究起来,项伯之所以这样做,决非背叛项羽,投靠刘邦。其一,还是为项氏集团着想。当年怀王与诸将有约,谁先破秦入咸阳谁称王;如今刘邦先入为主,理所当然;项羽不服,要杀刘邦,就是背信弃约,哪怕他是三军统帅,言而无信,同样威信大失,人心大失!项伯认为刘邦既已声明“不敢倍德”,又主动道歉,就不该杀他,否则,就会陷于不义之地,这对项羽将来称霸天下极为不利,故阻止项羽杀刘邦。项伯的这番见解,虽然缺乏远见,未免幼稚,但初衷是好的。在刘项以后的争战中,项羽曾以“烹太公”要挟刘邦,项伯同样阻止说:“天下事还没有定数,况且争天下的人不顾家室,即使杀了他,也无济于事,只会添乱罢了(《史记・项羽本记》)。”可见项伯处处为项氏集团着想,决非向着刘邦。其二,是性格使然。项伯为人厚道重义,夜奔张良可见一斑。如果说刘项二人引兵攻秦时是朋友,那么鸿门宴之前,刘项已是变友为敌,势不两立。项伯张良也应是各为其主,泾渭分明,这点项伯自然清楚。但项伯依然夜奔张良,就是看重张良当年在下邳的救命之恩。只不过项伯的这种重义之心,被刘氏集团利用罢了。
项羽和刘邦范文5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上下五十年》,我对里面有些人物、故事深受感触。
如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战争,我觉得之所以最后刘邦会战胜项羽是因为刘邦的军队在关中的百姓里留下了好的印象,人们都巴不得刘邦能留在汉中做王。而项羽却十分残暴,这都表现在两件事上:一件是刘邦向大家约定三条法令:第一,杀人偿命。第二,打伤人亦罪。第三,偷盗亦罪。将以前秦国的法律,禁令,一律废除。而项羽却想打到秦国咸阳去,秦兵们议论:“咱们的家在关中,现在那边去,受灾难还是我们自己。要是打不进去,楚军把我们带到东边去,我们的一家老小会被秦军杀光,怎么办?”项羽听说后,起了杀心,一夜之间竟把二十多万秦兵活活埋死。这两者的距离太大简直是天壤之别。种种原因刘邦得罪了项羽,项羽决定要把刘邦的兵力消灭,刘邦兵力少只好向项羽求和。项羽很高兴摆下酒席(鸿门宴),酒席上范增不时使眼色让项羽杀刘邦,可项羽只当没看见。范增出去找项庄,让他进去舞剑,顺便将刘邦杀死,可项伯看出项庄是想杀刘邦,便一起舞剑,项伯老用身子护着刘邦,使项庄刺不到刘邦。张良一看形势紧张便出门找樊哙,樊哙马上冲进去,怒目圆睁。给项羽讲了道理。过了一会,刘邦起来上厕所,和樊哙走了,留下白壁和玉斗让张良送给秦王个范增,范增拔出剑来将玉斗砸个粉碎说:“哎!真是个没用的小子!没法替他出主意,将来夺取天下的,一定是刘邦,我们等着做俘虏就是了。”后来刘邦又得到了韩信,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后来而项羽却失去了一个将才范增,原因是项羽中了反间计,开始怀疑,范增便离去了。范增在路上又气又伤心,没有回到彭城便因毒疮死去了。由于项羽失去助手不久,当夜项羽跨上乌雅马,带了八百子弟冲过汉营,来到三岔路口向庄稼人问路,庄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愿告诉,便随意指路。项羽带着一百多人跑,越跑越不对劲,只见前面是沼泽,连道儿都没有了,项羽拉转马头,汉兵已经追上了。最后一路跑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而汉兵却有几千名。最后项羽不肯过江东,将乌雅马送给亭长和骑兵下马手持短刀杀敌,杀了几百人,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最后终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哎!项羽起兵七十多次,无一不胜,才当上了霸王,而今天却在乌江边死去,可惜啊!如若两军和好一起去杀谋反的军队,那该多好啊!
项羽和刘邦范文6
如果我是刘邦,我会像刘邦一样,约法三章,有主见。
如果我是刘邦,我不会像鸿门宴中的刘邦偷偷逃生,会在那手足无措,不会像刘邦那样急中生智。
如果我是刘邦,我不会像他一样颇有谋略,打败项羽。
如果我是刘邦,我肯定觉得打败项羽是不可能的,而刘邦却以一敌十,以一抗百。
如果我是刘邦,我不会像他那样仁义,所以有那么多的将领和谋士。
如果我是刘邦,我不会像他那样大度,那样忍耐。
所以我非常佩服他,因为他的随机应变。
如果我是项羽,我不会像他一样,武功那样盖世。
如果我是项羽,我不会像他那样,将领那么多,那么厉害。
如果我是项羽,我不会像他那样有那么多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