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庆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庆古诗范文1
左小琳27岁那年,如愿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今天是左小琳和男友叶飞订婚的日子,她精心打扮了一番来见男方亲友。
订婚进行得很顺利,宴席上双方亲友像一家人一样把他们的婚事定下来。叶飞的母亲眉开眼笑地看着她,亲友都说他们很般配,左小琳呵呵地笑着。大家举杯向她庆贺,左小琳来者不拒,笑着喝了一杯又一杯酒。
她喝醉了。
叶飞在安顿好双方的父母后,回来接她。冬天的冷风渐渐驱散了酒意,车子抵达叶飞家的时候,左小琳让叶飞下车。还有一小段路,她坚持要自己开车回家。叶飞拗不过她,只好嘱咐她,车子别开太快,路上注意安全。左小琳一笑:你放心,不会有事的。两人道别,左小琳在他脸上轻轻一吻。
前面是一段老路,路旁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路灯。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左小琳加大了油门。在经过了一个岔口时,车子好像撞到了什么东西。她下车仔细一看,有个人躺在车轮附近动也不动,一道长长的血痕清晰地出现在车后。
左小琳目瞪口呆,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她感觉天旋地转。昏暗的道路和酒精造成了这场惨剧,她后悔不迭,但已经晚了,她唯一想到的只有逃避。这条路没有摄像头,刚刚也没有人经过,她像个受惊的兔子般飞快地离开了。
她在附近找了一家还在营业的洗车店,冲掉了车上的血迹。刚才车祸的情形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惊恐和愧疚像蛇一样缠上她的心。
她原本是欢欢喜喜的,却一下子从天堂坠到地狱。
Two
左小琳撞到的人已经死亡。她是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新闻的。因道路昏暗难以分辨,车祸后有几辆车从他身上碾过,他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左小琳放下报纸,同事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这场车祸的肇事者,她迫不及待想要逃离。
终于,她镇定了下来,报上没有提到肇事者。没有线索,警察很难找到肇事者的。就算警察找上她,她是一个成熟的女人,应该学会坚强一些。
晚上叶飞约她一起吃饭,他把她拉到昨晚订婚的酒店,请她吃美味的巴西鲜肉汤。他微笑着说,这是你昨晚最喜欢的一个菜。左小琳的心情一下子多云转晴,喝着他满是爱意的鲜肉汤,她忽然不打算告诉他车祸的事了,她想,警察找不到肇事者,应该很快就能过去。
但两天后,她接到了她最不想接的电话。
对方自称是静安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警察,问她是不是左小琳。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对方告诉她,她和前几天的车祸有重大牵连,他要了左小琳的联系方式,约她明天面谈。
她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警察找上了她,那冰冷的铁窗正慢慢朝她打开。
Three
警察要左小琳在一家餐厅等他,见面时他穿着便衣。左小琳觉得他的背影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来是谁。
左小琳有些害怕,但还是一口咬定事故和自己无关。警察一阵冷笑,你以为没人看见吗?当时有目击者,否则我们也不会知道你的车牌号,进而找到你。
左小琳哑口无言。
她递上了早已准备好的中华香烟,警察脸上和缓了许多,他抽了口烟说道:你这个事很难办呀,我没有把握给你做。言下之意,左小琳听得懂。她捂着鼓起的提包,里面装着10万块钱。在酒店里的房间里,左小琳把10万块交给他。他接过钱,连声说:好好好。
钱上还留着左小琳身上香奈儿香水的味道,叶飞也很喜欢这种香水。香水的味道成熟妩媚,女人身上的味道和香水混在一起,变成了一股诱人的气息。他也嗅到了香水,咂着嘴说了一声:好香!
他忽然握住了左小琳的手,眼睛眯成一条缝,说:你真漂亮。左小琳抬头看见他眼里急剧膨胀的欲望,她感到危险的迫近。她想逃,他的手却像钳子一样抓住了她。
他捂住她的嘴说:只要你听话,我就帮你销案。左小琳安静了下来,听到自己可以脱罪,她就失去了力量。他的手开始在她身上肆无忌惮地游走,从背后粗暴扯掉了她的胸衣。在房间橘黄的灯光下,她变得格外敏感。他的手在她身上抚弄一下,就给她神经一次猛烈的冲击。
事后,他一迭声说好舒服,左小琳提醒他不要忘记承诺。他摆手说,不会不会。他告诉她他的名字,他叫王海健。他是警察,她听他的不吃亏。左小琳啐了一口:呸!你算什么警察!他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拿着钱头也不回地走了。
左小琳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晚上叶飞照例请她吃饭,她拒绝了。她怕叶飞看出她的不安,她心里装了太多的东西,一碰就会溢出。
她身上莫名的有了汽油和香烟的味道,那味道是王海健的,她怎么洗也洗不掉。
她想起了叶飞,泪水大滴大滴地往下掉,他还能接受她吗?
Four
左小琳常常想,她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惩罚自己。
王海健不久又来找她,说案子遇到了一些问题,要好好和她谈谈,地点却是在上次的酒店,这不过只是他的一个借口。
她艰难地迈入酒店的房间,王海健一把将她拉进来,把她压在床上。左小琳根本敌不过他,只好闭上眼睛。她早该想到,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她不能想象,会有第几次。
第五次的时候,她拒绝了。王海健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把你的事情捅出去。左小琳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她最害怕的话。因此,她不得不屈服。见面的时候,他仍是没有穿警服,他说怕别人看见。左小琳心里冷笑,他在怕什么,就算他再怕也还是要掠夺自己的身体。
左小琳问他销案了没有,他含糊其辞。她打落他的手,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
王海健盯着她问,你想走?他恶狠狠地说:你要敢把我们的事情说出去的,你就要你们全家的命!左小琳又出了一身冷汗,这个恶棍什么事都能做得出,她答应着:好,我不会说的。
回到家时,已是凌晨两点了。叶飞意外地在家门口等她,左小琳忽然想起,他们已经好久没见了。
叶飞搂着她说:小琳,准备好了吗?我们下个月就结婚。他心疼地抚摸着她的脸,怎么瘦了怎么多?是工作忙吗?左小琳苦笑地摇头,许久不语,她舍不得他。
她还是轻轻地推开他:我们分手吧。
Five
左小琳说出自己和别的男人上床时,叶飞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他不断地追问那人是谁,左小琳咬牙不肯说出王海健。叶飞抓住她的手问,小琳,你真的不喜欢我,爱上了那个男人?左小琳默然,随后说声是。在生命和爱情面前,她选择了生命。她的话音刚落就挨了一巴掌,叶飞重重地跺着脚:我不想再见到你了!
两人最后分手,这是左小琳预料到的结局。左小琳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笑了笑,这是她自作自受!
王海健又来叫她,左小琳带上录音笔,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去见他。
见面的时候,她无比轻松地说:你不要再来找我了。她拿着录音笔在他面前晃了晃,我已经把我们说过的话都录下来了。王海健伸手想夺,左小琳把录音笔扔出窗外,他的脸色由白转青。
其实,录音笔里什么也没装,左小琳不过想吓吓他,没想到他信以为真地下楼去找。
楼下忽然响起了警车声,脚步声离她的房间越来越近。左小琳已没像以前那么紧张了,她做了最坏的打算,想好办法对付王海健和这些警察。
王海健冲进房间,指着她语无伦次地说着:你,你……
警察近在咫尺,他惊慌失措地爬出窗台。
门口响起剧烈的撞门声,窗外传来一声尖叫。左小琳推开门,看见警察从对面的房间带出几个赤身的男女,她目瞪口呆。
左小琳又去看王海健,却看见一个人躺在楼下的水泥地上,周围渐渐聚集了一些人。她所在的房间是第七层,以这样的高度撞击地面只能有一种结果。
王海健死了。
Six
左小琳被带回公安局,她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察仔细查了她所说的车祸,把一份报纸推到她面前。报纸上有一则车祸的报道,车祸的肇事者已经被抓获。车祸发生在左小琳经过的一小时前,实际情况是,左小琳撞到的只是尸体。
她把报纸看了又看,心中仍有许多疑惑,她说,王海健警官说我是凶手。周围的人都笑了,他根本不是什么警察。
原来王海健只是一家洗车店的店主,那天晚上帮左小琳洗车,看见车上有血迹,第二天听说附近发生了车祸。左小琳恰好在此时成了他诈骗的目标。
警官把她的10万元还给她,一切像演戏般结束,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
走出了讯问室,抬头就看见了叶飞。没想到仅仅分开几天,他们就如此思念对方。爱不是离别可以磨灭。
国庆古诗范文2
与你分享最新婚礼流行趋势的同时,也展现最完美的婚礼设施和服务。
典雅的洛可可风格的“爱之都”为此诠释发生在法国宫廷中的爱情故事。
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拥有北京城中唯一的婚礼堂,与亮丽清新的花园相连,新人可选择在婚礼堂和花园内举办新婚仪式,然后在奢华的大宴会厅中宴请宾客。独立的准备间和更衣间,让新郎新娘充分感受到奢华的个性化服务。便捷的地理位置和1,1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宴会厅、婚礼堂和花园等多个场地满足您的不同需求,无论是盛大隆重的婚礼还是爱的宣告仪式,这里都是您的理想选择。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联手珠宝、婚纱、摄影、婚庆服务等知名品牌,为新人们提供一站式婚礼服务。经验丰富的婚礼策划专家张放女士及酒店专业的婚礼策划团队将关注您婚礼的每一处细节,为您悉心照料一切细节,新人无需劳心费力,精心打造每一个难忘瞬间,为您带来非同凡响的完美体验,让我们为新人筑起通往幸福的轨道。
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2014年盛大婚礼秀将于5月11日拉开序幕,携手众多一线品牌,在与您分享最新婚礼流行趋势的同时,为您展现最完美的婚礼设施和服务。典雅的洛可可风格的“爱之都”为您诠释发生在法国宫廷中的爱情故事,整体风格以当时广为流行的巴洛克作为元素表达新人的爱情,在奢华的宫廷中,演绎爱情的完美篇章。
国庆古诗范文3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同时,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鉴于上述原因,国务院作出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决定。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进一步指出,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资金雄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稳定社会、促进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后,为了增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力,除继续采取国家财政增加拨款等方式,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划拨的国有股不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套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
6月24日,受此利好消息推动,沉寂多时的中国股市突然爆发井喷行情,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报收1707.3点,上涨144.59点;深圳市场综合指数报收512.38点,上涨42.54点。涨幅均超过9%,两市成交量合计达817亿元,为中国股票交易史上少有的天量。
国庆古诗范文4
冯友兰先生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的确,在诗歌等艺术作品中,暗示与明晰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同一艺术作品中,二者不可得兼。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偏于内向,加之儒家主张为人处世要“温柔敦厚”,讲求内敛,要“敏于事而讷于言”,影响到诗人对外部事物的敏锐感触,所以当他们将这些感触诉诸笔端时,常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含蓄、委婉的,不喜欢直白、坦露,因而诗人习惯于使用暗示性的语言。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谈中国诗》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分别从三个方面阐释中国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这一特点。
一是将读者引入边涯,接着是深秘的静默。有时候,作者将你引诱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一般。这是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一种表现方式,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静默不言,欲说还休。
二是行文不了了之,引得人遥思远怅。譬如,“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首诗,这两个“不知”简直撩人心魄!此乃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二种表现方式,即故云“不知”,不了了之。
三是问而不答,以问为答。作者说,“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此乃中国诗歌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三种表现方式,即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那么,我们在鉴赏古诗时应该如何分析古诗词所暗示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呢?
从意象的暗示性入手
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读者在欣赏诗词时,通过审视诗歌中呈现的意象,调动生活经验,就能迅速把握诗歌的主旨或者思想情感,这就是我们说的意象的暗示性。
譬如,古典诗词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暗示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则暗示离愁别绪,抒发思乡之愁;蝉常暗示品行高洁;莲花既有高洁的象征,又能表达爱情;梧桐、杜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鸿雁则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再比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情怀相连……这些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国人的思维。掌握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大体抓住整首诗的意境氛围、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诗词的主旨。
从题目的暗示性入手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认真审视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猜测其思想感情,进而为下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题目中一个“喜”字,就写出了因为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诗人感激而喜之情。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题目中的“征人”就点出了诗人刻画的人物,写的是征人戍边的生活,而“怨”字点出了情感:朝廷连年征兵、备战,老百姓苦不堪言。
从作者生平的暗示性入手
每位诗人所处的时代,他的出生阶层、自身遭遇、性格禀赋、艺术修养等都极大地影响着诗人的创作。如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但是由于两人经历、生活环境、性格气质的不同,各自作品的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多写山川秀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多实写现实生活。此外,陶潜的诗之所以平淡自然而又不失隽永,是因为他厌弃功名;辛弃疾的词“英雄出语多本色”,正是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从注释的暗示性入手
注释是对诗歌字词句的解说,其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诗歌的注释放在篇末,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注释中关于作者、时代背景、题干的注释,也同样有着暗示性。诗歌鉴赏类考题一般少有注释,若有,就比较重要,鉴赏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在注释中的作者往往不太为人所知,一旦注释,即为我们理解诗歌打开了另一扇门,时代背景的注释也暗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总之,中国古代诗歌虽简短但并不简单,能够在有限的文字里尽可能多地表达意味。不管是意象、题目,还是作者、注释,无不把诗人的情感精妙地暗示出来。
[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请认真阅读全诗,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国庆古诗范文5
【关键词】诗言志 抒情言志 形象 艺术手法
在《毛诗·大 序》中,对于诗歌的写作目的与动机,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诗的目的是为言志。然而是他的内心产生激荡,并有所感悟的情感是诗人作诗的动机。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一开始就与抒情言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古典诗歌偏重抒情写意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存录和表述。因而朱自清先生推崇它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远的影响。“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言”,即说,吐露表达;“志”即志意,人们内心的志向、意念,即思想感情。它揭示诗歌不是记事、议论的,而重在内心志意的表现。“诗言志”的观念说明古人对诗作为文艺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与西方文学中的诗歌相比,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中西方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差别。欧洲最早的诗歌是史诗。史诗作为叙事诗,它本身便是神话艺术化的产物。马克思曾谈到古希腊神话正是荷马史诗产生的摇篮。荷马史诗一方面以古希腊历史曾经发生过的远征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的战争作为素材,另一方面又大量融进神话的因素,表现战争中的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及人面对自然所焕发的巨大的生命力。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到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从神的英雄到人的英雄,以力量、勇敢、强悍、智慧为特征的英雄成为民族崇拜的对象,从而表现出西方民族的人生理想。而且它还影响到其后欧洲各国的长篇叙事诗创作。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歌德的《浮士德》,从表现巨大的外部冲突的英雄史诗发展为揭示人内心冲突的人的史诗。
二、 抒情写意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中国古代文学既然重抒情,不重模仿,就使它对事物的描写一般不采取工笔细描、追求逼真的写实方法,而是多采取简略点染、追求神似的写意方法。当然,抒情写意也不能完全脱离具体形象,但具体形象一旦与感情相结合,就改变了它的本来面貌,成了非写实的写意。
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诗歌《游园不值》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形象与抒情言志的关系上来归纳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中情意的表达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来实现的。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具体可感的形象与情志的结合才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
三、 抒情写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传统, 加强了作品以情动人的力量和诗情画意之美,它使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自由在作品中得到了自由展现,这正表现了文学的本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思维和有感情。人的思维能力使之认识到自我与环境的区别和对立,并力求改造环境,超越环境的制约,进入一个无限制的自由天地。但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出新的物质存在,然而任何新的物质存在都有其不可违抗的自然法则,所以人类始终未能超越环境束缚;新物质的创造只是更多地满足了人的动物性生理需要,却未能使精神获得彻底自由。而只有在文学艺术中,人才能让感情自由驰骋,照主观愿望自由地创造出不受任何限制的新天地。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表明,它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 因此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感为基调,以具体动人的形象为载体,以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辉煌,这与西方诗歌的叙事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叶嘉莹. 好诗共欣赏. 中华书局,2007.
国庆古诗范文6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j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