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葛朗台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葛朗台的故事

葛朗台的故事范文1

又是一个寒假,语文老师组织学生们参加主题为“我的月亮”的读书活动,我读了法国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一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小说写了纯洁的少女欧也妮,吝啬冷酷的父亲,善良的母亲和忠心耿耿的仆人娜侬的一段故事

故事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的竞争,有钱的格朗台先生手握500万法郎以上的财产却只让妻子儿女住类似肮脏的地窖性的房屋,而且,家里的所有人买任何一样物品都要请示他,女儿为了救助破产的堂弟偷偷给了他5000法郎,父亲知道后几乎要把女儿赶出家门。其他家族为了和葛朗台一家攀上关系,疯着抢着想去把欧也妮娶进自己家门,而他们仅仅是为了老葛朗台的500万法郎,而老葛朗台也想拉进其他皇室贵族的关系坚决不让欧也妮嫁给其他人,这样的世界实在令人惊恐。

读了这部小说之后,我想到,现在的社会中难免会有小说中的情节:员工与领导拉关系,为了求人办事儿送礼,巴尔扎克将社会中的这种陋习通过文字全部叙述出来,严厉的抨击了这一现象,并警告了其他人。我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要把金钱当成是世界的全部,人们不能永远沉浸在利益之中,忘记了亲情,忘记了世界上还在爱你的人,忘记了生活的意义,忘记了生命的价值。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读过《欧也妮?葛朗台》,不过善良的人总会出现的,他们会阻止这种事,因为他们已经看透了金钱和利益的真面目。

这次的“我的月亮”活动让我在名家小说里领悟到了很多,我在读书中领会到了金钱的意义和面对利益时的想法。我以后还要继续读下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葛朗台的故事范文2

巴尔扎克(1799~1850),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大学毕业后巴尔扎克便进了律师事务所,但不久就不顾家庭反对,辞去工作专心写作。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巴尔扎克开始了作家生涯。为了生计,他为通俗小报写过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开办过印刷厂。但这些活动不仅没有赢利,反而使巴尔扎克负债累累。但他并未消沉,在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这碰撞中他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巴尔扎克留下的巨著《人间喜剧》包括91部作品,它们就是19世纪法国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著名的篇章有:《高老头》《古物陈列室》《纽沁根银行》《幻灭》《农民》等,在短短20年内,他每年要写4~5部小说,每天伏案至少18个小时,《乡村医生》用了72小时,而长达几十万字的名著《高老头》竟三天内一气呵成。

【创作背景】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据说是他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时的产物。初稿曾寄往遥远的俄罗斯,中途未曾遗失真是万幸。巴尔扎克也称此文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特色。

【艺术特色】

《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故事贯穿全书,但是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既贪婪又吝啬的老葛朗台的形象。巴尔扎克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爱财如命、毫无亲情的吝啬的葛朗台。在金钱的导演下,葛朗台时而忧,时而喜;时而如虎,时而如羊;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离不开他的最高任务:占有金子,保住金子。通过欧也妮的悲剧形象则控诉了拜金主义对社会的毒害。从艺术上看,作品在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叙述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精细入微的环境描写,反映了时代风貌,生动再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可以说是整个法兰西历史的一个真实断面。另外,作品结构紧凑,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各线索之间互相联系,显得跌宕有致。行文如滚滚洪流,直泻而下,笔势酣畅,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这部小说以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震撼着每一位读者,在法兰西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讲,《欧也妮・葛朗台》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葛朗台的形象已成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而流传后世。

不管他愿意与否,也不管他同意与否,《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在他不知不觉之中,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阵营。巴尔扎克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他紧紧地抓住现代社会。他从所有人身上都抽出某种东西来,他写出一些人的幻想,另一些人的希望,这些人的呼声,那些人的假面。他搜索恶习,解剖。他发掘和探查人、灵魂、心地、肺腑、头脑以及每个人身上都深藏着的奥秘。

――《巴尔扎克传》

【故事梗概】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拿破仑执政时期,葛朗台当上区长,还得到拿破仑颁发的荣誉团十字章。后来他又从丈母娘、外婆、外公处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由原来只有2000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1700万法郎的大富翁。

由于吝啬和爱财,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为了省钱,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儿缝制。她们整天做着女红,女儿已23岁了,葛朗台根本还没想到过要让她成亲。家里杂务由女仆拿侬包办,她“像一条忠心的狗一样保护主人的财产”。

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破产,准备自杀前,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查理比欧也妮小一岁。欧也妮自出生以来,没有离开过索漠城一步。初见堂弟,她被迷得神魂颠倒。这使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起来,他们担心欧也妮会被堂兄弟查理夺去。

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积蓄6000法郎送给堂弟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欧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来,查理也表示了同样的决心,便启程到印度去了。

1827年,葛朗台已经82岁了,他患了风瘫症,不得不让女儿了解财产管理的秘密。他不能走动,但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就做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说完就死了。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富有而孤单。对她来说财富并不是一种安慰,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7年过去了,查理都连个音讯也没有。查理在印度发了财。人口贩卖、放高利贷、偷税走私等,只要能发财,什么都做。他心狠手辣,贪婪到了极点。还和侯爵小姐订了终身。他写信给欧也妮,寄还6000法郎的赠款,外带2000法郎的利息。

查理无情的行为吓坏了欧也妮,她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最后,她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初级裁判所所长特・篷风,可就在他当选法院院长第8天便离开人世。欧也妮33岁守了寡,她用150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查理过着幸福、名誉的生活,自己则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并“挟着一连串的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

【人物性格】

1、葛朗台:贪婪、吝啬、狡猾

贪婪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当查理为了父亲的死而大哭时,葛朗台无情地说:“可是这孩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当他得知欧也妮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了查理后,竟然将自己唯一的骨肉打入了冷宫,直到从公证人那得知女儿将继承妻子的遗产时,才与欧也妮言归于好,为的是将欧也妮应得的那份算在自己账上。在葛朗台身上,人的正常情感已经荡然无存。对金钱的贪欲使他成了冷酷的恶魔,甚至弥留之际还关心他的金子。

吝啬 对金钱的追逐欲、占有欲使葛朗台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他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当他的侄子从巴黎来到他家时。他竟自己亲自下厨,为的是节省食物。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说:“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漠城抢光呢,侄儿。”他的吝啬使他的妻子过早谢世,女儿也失去了幸福,终生过着寂寞的生活。

狡猾 为了更好地控制金钱、榨取金钱,口吃和耳聋是葛朗台狡猾的典型表现。他利用这套本领,在生意上让敌人不耐烦,逼得对方老是替他这方面打主意,而忘掉了他自己的利益。平时耳聪目明、口齿清楚的葛朗台,一到关键时刻就变得耳聋口吃,装疯卖傻兜圈子,把自己的思想藏起来。

形象意义:巴尔扎克指出了发财的欲望怎样使葛朗台心灵空虚,禽兽的本能又怎样在他身上蔓延并把他身上人类的感情摧残殆尽。对金钱的贪婪吝啬使他成了吝啬鬼中的吝啬鬼,他的发迹正是资产阶级暴发户的血腥罪恶史。

2、欧也妮:渴望爱情,淡漠金钱

葛朗台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比较式阅读 拓展阅读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1-01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到十二册的语文教科书里的课文,或选读课文,或新旧版本教科书的课文,或课外小短文 ,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拓展阅读资源。部分拓展阅读材料的内容、主题与课文密切相关,体裁相同或接近,难度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式阅读探索,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比较阅读中认识阅读材料的共性或个性,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新的思维视角。

比较式阅读,是探索性阅读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针对某个文本材料,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使之在头脑中形成新优化信息群的思维过程,在中高年级的拓展阅读中常常能以运用。

一、对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感悟语言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悟语言。阅读材料可编排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让学生比较它们在体裁方面的区别,进一步理解文章体裁对文章内容的特殊作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第十册《将相和》一文,可给学生提供两篇文章和一首诗歌。无论外国故事《华沙一跪》,中国故事《管鲍之交》,还是诗歌《抒怀》,都给我们的学生传递一种思想主题:为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利益,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就是一种胸怀,为世人所称颂。通过对三篇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表达同一种主题,可以运用不同的体裁进行表达,能很快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运用不同的体裁进行表达的愿望。

二、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

同一题材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把这样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作家语言文字的不同表达,推敲两者间的异同,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比如人教版第十册的《人物描写一组》中,推荐阅读《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部分,很有意思。在拓展阅读中,可引导学生阅读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葛朗台临死情形,欧也妮・葛朗台盯着金子,抢夺圣器,叮嘱女儿交账的情形和吴敬梓笔下严监生临死指着两茎灯草的情景是多么相似,通过比较,学生惊奇发现,原来世界上的守财奴、吝啬鬼都是一个模样,只是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而已。我还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学生很快发现,《临死前的严监生》着重神态描写,《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部分着重动作和语言描写,并和学生介绍两位守财奴的故事,学生会发现人物弥留之际,严监生的守财是可悲的,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是疯狂甚至是失态的。学生通过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发现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承载着多么重要的任务,更加明晰文章构思、人物描写、遣词造句为中心服务的意识。

三、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能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如人教版第七册20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了李白的这首著名的送别诗后,我会向学生推荐阅读《赠汪伦》。《赠汪伦》是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过的送别诗,通过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虽然都是写李白和好朋友告别,但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境更开阔,《赠汪伦》写出汪伦送别友人的有趣之处,可见李白的诗歌意境优美,极其传神,不愧为“诗仙”。

葛朗台的故事范文4

守财奴,毫无疑问被我们用作贬义词。千古传诵的名著里的守财奴“明星”似乎总是与吝啬、冷酷、可恶、贪婪等名词关联,似乎精明、经济、节俭、计划等形容词对于他们也很是吝啬。我们故事里的三位现代守财奴各有各的充分理由去吝啬、去守财。第一个处于一生中积累资金的阶段,因而吝啬;第二个是为了爱好而吝啬;第三个是为退休和创业做准备。从初衷来说,有积极的意义;从理财来看,有积极的效果。这样的守财,不论你是推崇还是不屑,他们的“吝啬精神”都有可供借鉴之处,只要不走火入魔,就不至于像历史上的笑料“守财奴”。回头来看历史上的守财奴“明星”,他们作为原始资本积累的奠基者,身上也不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四大经典守财奴回顾

经典守财奴1 葛朗台

守财方式:开源节流

葛朗台,这位箍桶匠出身的守财奴四处钻营,做过市长,并继承了几笔遗产,于是跃居为城市首富。葛朗台之所以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是因为他内心有的“智慧”。因为这种“智慧”,他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后,境遇大改;他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囤积居奇,大发横财,然后乘人之危以一块面包的价格收购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在他荣任镇长期间,曾冠冕堂皇地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几条出色的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在当地侯爵老爷手头拮据时,他又用极便宜的价格买下其领地。其财富心智确实超过一般人。另一方面,即使在发财之后,他依然举止朴素,餐桌上从来都是粗茶淡饭,他的言谈举止为当地人所效法。

经典守财奴2 泼留希金

守财方式:只进不出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个不折不扣的积累者。他收集一切实物。“他的干草和谷子腐烂了,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肥堆,只差还没有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只好用斧头去劈下来;麻布、呢绒、以及手织的布匹,如果要它不化成飞灰,便千万不要去碰一下。”他仓库中的一切可以够他用上几百辈子,然而这并不让他满足,他还要把“一块旧鞋底、一片破衣裳、一个铁钉、一角碎瓦”都收集起来,什么都不舍得丢。

经典守财奴3阿巴贡

守财方式:精打细算

阿巴贡――这位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中的主人公,则无疑是个不折不扣的“吝啬人”,真正达到了喜剧效果。他是一名高利贷者,对财富的积累和增加有着精明的算计,在可能的范围内,他最大限度地增加已有的财富。他嗜钱如命,他不仅对仆人十分苛刻,对家人和自己都很吝啬。甚至他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致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经典守财奴4夏洛克

守财方式:经商头脑

夏洛克,以他的犹太人的经商头脑,他的生意是成功的,包括他的放贷生意,就连久负盛名的反对高利贷的商人安东尼奥在陷入窘境时也要去找他求助。可惜他所经营的高利贷生意在当时遭到社会谴责,仅仅因为放贷收息是不体面的,因为这被看做是割借贷者的肉。

守财奴三宗罪

经典守财奴虽有精明之处,但是在千古传诵之后,更多的是被人掩面笑弃,大谈其吝啬趣事,忽略其兢兢业业创富、守富之道。新守财奴应该切记教训,求富而不贪婪、占有而不浪费、吝啬而不吝情、节俭而不寒酸。

罪责1 冷酷

葛朗台对妻子和女儿的态度,相比其对金子的态度,令人不齿。可见对于一个人来说,感情和金钱,精神和物质,分量自有轻重。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死魂灵》里一只永远也喂不饱的鳄鱼。“形似乞丐而实为富豪”的泼留希金,其实是吝啬鬼中最大的浪费者。他的灵魂已被冰冷的物欲冷却到了零点,这又是葛朗台所不能及的。这位封建制度下的农奴主麻木而死板,“根据自己对于军官的偏见,觉得他的儿子将要输光了财产”,他便送给他父亲的诅咒;当女儿带着他的外孙来看他时,他十分感动,但终究逃脱不了他的吝啬,竟把一枚纽扣当做礼物送给了外孙。他的冷酷中保留着对物质的原始冲动,他节俭,他吝啬,但是他不聪明,他是“守财”的典型代表。

罪责2 嗜钱如命

阿巴贡有着嗜财如命的本性,吝啬在这里变成了绝对的欲望。他靠放高利贷发财,一生却吝啬多疑。他就连赠你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而是表述成借你一个早安。他硬要儿子放弃所爱去娶个有钱的寡妇,让女儿抛掉心爱的恋人嫁给不要陪嫁的老富翁。当他处心积虑地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偷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发了疯一样,甚至还说:我要把那几个人绞死,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吊死。为了金钱,他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性命已不再重要,因为金钱才是他的“命根子”。这是一个嗜钱如命的守财奴,当对金钱的算计达到无所不用其极时,这种算计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意义。

葛朗台的故事范文5

1 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师的主体角色

阅读教学中,教师既应是主导者,也应是特殊的阅读主体。他自己首先应该在这一活动中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提升生命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带着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知识和经验,情感和观点走近、走进作品,建构作品的意义。教师应以其丰富的阅读体验,走在阅读教学的最前列,引领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发挥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等主导作用。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问学生将这个题目改成“贾府迎黛玉”或“林黛玉住姥姥家”,是否恰当?学生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但意见始终不统一.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的一锤定音。

“贾府迎黛玉”这个题目显得过于隆重,抬高了黛玉在小说中的地位,不像原来题目那样充分显示贾府的威严。“林黛玉住姥姥家”这个题目虽说通俗,贴近生活,给人一种亲切感;但是,贾府不是一般的姥姥家,而是一个声势显赫的豪门贵族。因此这个题目将一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温暖化了。

教师自身是主体还体现在组织教学的主体性和自由性上。教学活动是一种最自由的活动,也是一种最需要自由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个性鲜明,要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选择新颖的教法,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个性意识。如案例:《守财奴》教学片段。

师:读小说,第一感觉、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是进一步理解、评价作品的基础。读完课文之后,你一定会觉得课文中有些片断、有些细节非常生动,令你过目不忘。请同学举出一个你认为印象最深的片断或细节,并说明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生1: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葛朗台抢女儿的梳妆匣,因为它深刻反映了葛朗台自私自利、唯金是图、见钱眼开的性格,一看见金子,眼睛就闪光,反映了他爱财的一面。

生2: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归还他女儿梳妆匣的那段话,反映了葛朗台的虚伪。

生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临死前看见法器的神态和动作,它反映了葛朗台嗜金如命、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性格。

生4: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临死前每天都要看他的金子,表现出他临死前依然不忘占有金子的性格。

生5:我觉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课文最后“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一句,可以看出葛朗台的本性。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按照传统的小说教法,从梳理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点等等,而是不惜花费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第一感觉”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需求。要注意的是,对于高中生来讲,激发学习兴趣这一环节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只有弘扬和提升教师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师的平等参与者角色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特定的心理、情感、价值观与文本对话,是平等的主体。教师可以在自读检测中报告自己的速读效果,也可以在交流讨论中陈述自己的感受、观点。教师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声音,允许学生异口异声。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情景,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愉悦的学习心境。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形成师生多维互动式启迪释疑的交流活动。在这个交流活动中,教师组织和管理课堂,虚心听取、学会欣赏,同时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讨论项羽的人物形象时,有的学生就说项羽没有魄力,优柔寡断,用“妇人之仁”还不解气,说他是“缺乏男子汉气概,越看越像老太太”;还有的学生说他放虎归山,坐失良机,根本配不上“英雄”二字,简直就是“狗熊”。项羽在他们眼里一无是处,被批判得体无完肤。面对这样的评价,笔者并没有否定他们的看法,也没有说他们偏激,只是鼓励他们继续分析,项羽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跟刘邦有着怎样的交往?两人年龄上的差距,性格的差异?同时让他们联想历史上项羽的英雄业绩,进而客观公正地评价他。经过一番探讨,先前的众口一词慢慢的转化了,但他们的自尊心丝毫没有受挫,积极性依旧很高,还总结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刘邦和项羽,是一对不共戴天的朋友,是一对肝胆相照的敌人。

教师由知识的施予者变为学生平等的交往者,学生心灵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者,既不是以课堂主宰的角色占据教学的时空,也不是以权威的身份硬塞给学生一大堆结论。而是真正把学生放在阅读的主置上,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师的引导者角色

布鲁纳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积极探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知识的讲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作者不一定成为学生的知音,但教师却一定要做学生的朋友。教师既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积极发挥帮学作用。阅读前,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可能;阅读中,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和理解;阅读后,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提高,鼓励学生既要认真反思,正确评价,又要充分阐发、大胆质疑。比如学了《祝福》一文后,在课堂上讨论祥林嫂是不是非死不可?是谁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总之,教师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

教师的引导者角色,还要求解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速读的技能训练与阅读理解、鉴赏如何结合;如何兼顾阅读材料的典范性和时代性;如何确定和落实阅读教学目标,等等。如在散文阅读中交给学生这样的方法:在对散文结构的整体把握中,最要关注的是作者思路(顺序)和线索。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写景叙事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而状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安排思路,议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贯串全文联缀人物和事物的顺序叫“线索”。它是谋篇布局的主要方面。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它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事件发展的片断或一些场面、景物组成的。由此,准确把握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或者时空线索;有物线(某一种事物作线索)、情线(以一种感情变化为线索)。写景叙事类散文多以时、空或时空为线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类散文多以物线、情线为主。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散文的“形”与“神”。对线索的把握,有时从标题或头尾处找到,更多的是根据行文上反复出现、交代的词语来决定。

可见教师自身的阅读训练不仅关系到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把握,更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的指点与引导。

4 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师对阅读资源的创新开发者角色

阅读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分析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认识可以开发的课内课外阅读资源的种类、分布,分析这些资源与目标、内容的关系,估计利用这些资源产生的效果;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对阅读材料有自由的、充满个性和智慧的解读,那种人云亦云、固守现成见解的阅读是缺乏创意的,当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老王》这一课思考这样的问题:“老王去了,不是他的亲人的杨绛‘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作者为什么会心上不安?她对老王不好吗?” “作者对老王已经这么好了,但她为什么还会感到愧怍呢?杨绛曾经在她的一部作品的后记中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文学创作毋需鼓吹嚣张、毋需宣张残忍、毋需吹捧权势,而要同情弱者、关注底层、表达人性的善良与关爱。通过这样的解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走出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和关爱弱者。

葛朗台的故事范文6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体态语

1 指出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唤起学生学习体态语的意识。体态语是人们内心感情的流露,是观人的秘诀,破解人体的密码,善于借助体态语对取得交际成功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出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的奥妙,让学生知道学会借助体态的交际方式的重要性,对今后日常工作有积极的影响,以此来唤起学生学习体态语的意识。

向学生揭开体态语的奥秘:体态语是通过举止、表情、装束等来表情达意的非语言的交际方式。体态语的沟通方式主要有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势、时空距离等。体态语所传达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教师的体态语要成为学生学习和运用体态语的表率。应做到以下四点。

面部表情要自然真切。教师的表情应以柔和为原则,经常保持着庄重典雅中带有自然真诚的微笑,让学生看到人性中优美、生动、善良、快乐的本质。

眼神要亲切自然。教师的眼睛应是会说话的,要从中体现出老师对学生关爱、理解、帮助、鼓励和支持等;要灵活使用眼神表现的各种方式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如上课时,教师的目光应用大多用倒“S”形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以示对每个同学的关爱。

举止要文明礼貌,恰到好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巧妙地运用各种手势。坐、立、行等体态语也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正所谓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衣着要大方美观、自然得体。教师的服饰要体现出教师本身的知识、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切忌打扮过分眼里或过分随便。

3 挖掘课文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体态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体态语的学习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因为文学作品都很重视刻画人物的体态语。

重视小说作品中的体态语描写。《守财奴》一文对葛朗台的体态语的描写就令人拍案叫绝。葛朗台在弥留之际看金子和临终时看到镀金的法器时的眼神和动作这些体态语的描写充分地体现了葛朗台的金子占有欲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文中精彩绝妙的体态语将人物内心情绪极尽放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视诗歌作品的体态语描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也有大量的体态语描写。一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体态语的描写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真挚的爱。

重视散文作品中的体态语描写。如,“背影”一文对父亲的背影的描写就是用体态语的描写。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写得很仔细:父亲的衣着,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如何爬上月台等体态语的描写蕴含着一段多么感人的爱子之情!

重视戏剧作品中的体态语描写。如,“雷雨”一剧中也有大量的体态语描写。如周朴园几次问到鲁侍萍的真实姓名时的“汗涔涔”、“喘气”、“忽然起立”、“徐徐起立”等神态动作的描写来配合语言描写,使得周朴园惶恐万分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

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体态语

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学习和运用体态语。老师要时时提醒学生在与他人的交际中要吸收积极得体的体态语,摒除消极的特别是禁忌的体态语,而自己也要恰当得体地运用体态语。

引导学生在媒体文化中学习体态语。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无一不是体态语的绝妙运用。因此在欣赏影视戏剧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演员的表情、动作等体态语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揣摩故事情节,从而让媒体文化在学生学习和运用体态语上提供生活化、社会化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