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诗歌四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1

第一首诗是观 沧海, 这是 曹操写的 一首诗,诗中 运用 了 动静 结合, 虚实 结合 的 写作 方法, 还有 互 文。

比如诗 中的 日月 与 星汉不 能 单独 解释, 要合 在一起 解释, 星汉与 日月 是这 两首 的 主语, 曹操 以 沧 海 自喻, 表现出 自己的 胸怀 大。

第二首 是 闻王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此 寄, 李白 写 这首 诗 时 ,运用 了 动静 结合, 虚实 结合, 还有 听觉 ,视觉, 还将 明月 拟人化 了。

第三首是 次 北 固 山下,这是 王湾 写的 一首 律 诗, 分为 首 联, 颔 联, 颈 联, 尾 联。表现出 作者 的 思乡 之情。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2

首先以送别诗的悲凉特点导入本节课,然后老师说:“下面进入下一个议题:分析首联是如何写景的。”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答案,在我们看来这几位同学的答案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老师在大部分同学的板书上都打了“红叉叉”,他让同学们反思答案为何不对,结果班上同学很茫然,老师接着提醒说:“我们以前讲过写景的方法,一共是六点。大家对照这六点再写答案。”同学们又忙着重写答案,再次请同学板书,老师发现这次的新答案要点很多,似乎符合他以前讲过的六点写景方法,于是满意地打上“红勾”。评点完后,老师提了个问题:“首联中白水绕东城,白水为什么不写成清水?”并让大家思考,学生们和听课的老师都很痛苦地思考着,我们发现,竟有好多同学写了答案,老师刚想评点,下课铃响了,这节课到此终结。

听完课后,笔者久久沉思。一首很美的小诗,为什么要割裂成几个问题来讨论?为什么要让学生按照老师的理论套路来作答?课堂的诵读感悟哪儿去了?“白水”好还是“清水”好,这个问题有何意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以上仅仅是这节课显现出的问题,思绪再深些,环顾目前高中古诗鉴赏教学,耳闻目睹诸多怪现象,而这些现象并不是哪个教师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普遍的做法:古诗可教可不教,老师划几条名句让学生背背即可;在基础年级一开始就总结很多答题规律,或者条条框框让学生背;要按照某些理论套路去鉴赏古诗;轻视诵读感悟;教学习题化而非艺术化;答案标准化而非开放性思维;“阴题”“怪题”较多,让人无法思考无从下手等等。还回到上文说的话:如此之美的一首小诗,这样教美在何处,坐在下面你愿意听吗?那些学生很乐意学吗?

笔者觉得诗歌鉴赏教学一要注意诵读,二要突出重点,三要拓展思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多次提到要重视古诗(文)的诵读:“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不诵读,如何体会“风神初振”?如何体会“声律风骨”?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单靠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恐怕体会是不深的。诗歌的语言和人物的感情绝不是通过做练习题能体会得到的,所以“以练代教”不是好方法,它会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降低学生的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而诗歌本身的音乐美也必须在诵读中才能体会。课堂上诵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整体感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几位同学交换诵读,带着问题诵读,老师也可以示范朗读,有条件的还可以找一些名家诵读音频视频播放,当然,有些课堂上存在一种“伪诵读”现象,来人听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一遍作品,做给人看,这种无目的的诵读花架子是要不得的。

一节课课堂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不同的诗歌风格差异会很大,不同的诗人因个性特点的差异也会带来作品之间的差异,即便同一诗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其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也不尽相同,至于诗作本身鉴赏要点也会相当多,我们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不能用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目标来教学,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化繁为简,突出诗歌的重点进行鉴赏研究,不必面面俱到,笔者就拿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这一模块来举例。这一模块选取了李白的四首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重点可以落在李白浪漫主义诗风上,让学生体会夸张,想象联想的写法;《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可以从内容上研究诗人是如何写“独”的;《送友人》重点可以放在探讨“以景结情”写法的好处上;《将进酒》则可以是理清诗人情感的变化。长诗可以短教,短诗也可以长教,甚至可以将几首作品合并教学,如可以从“酒文化”这一角度鉴赏《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和《将进酒》,也可以从体会豪放飘逸这一角度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总之,教学重点要突出,不要繁杂无序,上课思路要清晰了然。

优秀作品总是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姿态,“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标”明确提出“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学习)评价的重点”。学生在课堂上的鉴赏活动应该是精彩纷呈不拘一格的,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期待,我们不能在一开始就向学生灌输许多鉴赏术语或者编织一个类似标准答案的箩筐,“引导”学生钻进去。我们万万不能让学生背“模式”,即便学生记住了“模式”,考试时候就真的能运用自如?“模式”是机械化的,语文教学不是机械的,而是行云流水般的“活”的,学生本来有开阔的思维,却渐渐变得僵化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心中可以设定一个范围,学生的思维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内即可,不必太精细,试想,原本众多的思想变成一种固定的思想,还要我们去鉴赏干什么呢?课堂的亮点有时候恰恰在思维的冲突交锋中显现,而学生对诗歌的准确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渐渐上升的过程,很多人重视理性,却忘记感性是理性的基础。我们要让学生从字的感性入手,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诗人对话,和诗作对话,和同学对话,和老师对话,渐渐积累总结鉴赏方法,从感性到理性,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3

关键词:冯至 叙事诗 悲剧意味 抒情性

1923年,冯至创作了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随后他又创作了《帷幔》(1924)、《蚕马》(1925)、《寺门之前》(1926)。后又将这四首诗收入了《昨日之歌》。这四首叙事诗,在当时的文坛显得有些突兀,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朱自清先生非常欣赏它们,将前三首收入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王瑶先生也认为,在冯至早期的诗作中,“长篇目叙事诗尤称独步”。

现在让我们一同品味这四首诗歌中的悲剧意味:

一、《吹箫人的故事》写的是一部爱与美的悲剧

一个健壮俊美的青年,长年累月的在一座高山上独自吹箫,“忘却山外的人间”。然而爱神敲开了他的心扉,于是,他“奔向喧杂的人间”,找到了心目中的女郎。“流浪无归的青年/哪能娶豪门的娇女”,爱情受到了世俗的阻挠。女郎一病不起。洞箫告诉青年:“我能医治人间的重病,因为在我的腔子里,蕴藏着你的精灵。”于是他“把洞箫劈作两半,煮成一碗药汤”。女郎病愈了,父母也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而青年却因思念自己的洞箫而重病不起,“缕缕的箫的余音/引他们向着深山逃亡。”失去了美的爱就如失去了精神的空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拯救生命的同时却在削弱生命的意义。

二、《帷幔》讲述的则是一出命运的悲剧

一个少女无意中听到未婚夫是一个丑陋愚蠢的男子,“毅然走入尼庵中,情愿在尼庵里消灭她的青春”。若干年后,“远远来了一对青年兄妹”,妹妹诉少尼,深情的哥哥“只因为一个未婚妻遗弃了他,他便抱定了永久不婚的志愿”。少尼死寂的心被这意外的话撩起,“她取出一张红色的绸幔”,先在帷幔中央绣上了一朵白莲,象征她洁白无暇的一生;又绣上了象征爱情的比目鱼、相思鸟……终于“把帷幔绣成了极乐的世界”。然而,在那左方的一角,她却留下了空白。少女自以为不会为当初的选择后悔,命运却告诉她,她所遗弃的那个男子也许就是眼前这个俊美多情的青年。只是一个“也许”,就让她痛彻心肺地后悔那最初的选择。这一切在命运的眼里是多么的无知可笑,在我们的心里是多么的惧怕和哀痛。

三、《蚕马》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

白马一直深深地爱着姑娘,但是姑娘的心只牵挂着父亲,理解不了白马的一片痴情。”白马的“癫痴”行为终于导致它被父亲所杀,并将马皮挂在墙上。然而,在大地将要崩溃的一瞬,马皮紧紧裹住了她(少女)的全身!”风雨过后,他们在“月光中变成了雪白的蚕茧。”故事讲述的是白马对少女的相思之情,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个青年对少女的苦恋,体会到的是恋爱的美妙与痛苦。

四、《寺门之前》则又为我们展现了一出人性的悲剧

诗中的老和尚,少年时便出家了;然而寺院里的清规戒律却完全压抑了少年人正常的心性。一次夜行时,小和尚发现了一具女子的裸尸,难以自持地将她全身抚遍,并在女尸上睡了一觉!“在这默默中间的三十年,蜃楼的幻影回来三十遍”,精神的折磨与分裂让他质疑:“什么是佛法的无边?什么是彼岸的乐国?我不久死后焚为残灰,里边可会有舍利两颗?一颗是幻灭的蜃楼!一颗是女尸的半裸!” 这破灭的幻想和罪恶的比佛法更真实的印刻在他的生命里,没有丝毫忘记过。

冯至的叙事诗对于悲剧的表现所达到的深度在当时诗坛上的确是极为少见的。他的叙事诗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他同时也是个出色的抒情诗人是分不开的。

首先,叙事形象的意象化。冯至诗中的形象往往被赋予了象征的寓意,不仅使叙事诗不粘滞于事,而且构成了叙事诗深远的意境,如吹箫的少年、绣帷幔的少尼、痴情的蚕马,甚至包括了那缺了一角的帷幔、通灵性的洞箫……无不是灌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富有丰富蕴涵的意象。

其次,幽婉的叙事风格。冯至的叙事诗都是一首哀婉动人的心曲——凄美的情调,冷寂的气氛,营造出幽婉的诗境;曲折渺茫的人生悲感婉曲而揪人情肠。幽婉的叙事语言特别能表现感伤的抒情,冯至的感伤因叙事的幽婉而消解了冲突和宣泄,是平和静寂中的感伤,不浓烈夸饰,也不颓唐。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4

《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语文教学教研和语文学习的纲领和基础,不但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教研的最高准则,而且也始终都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起着引领和规范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老师来说,理应熟知于心;对于学生,却被有意无意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变得讳莫如深、神秘莫测了。其实,了解、熟知《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精神和理念,不仅仅是每位语文老师的事,也应该是每位学生的事。一般来说,学生并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精神。他只是主动或被动地从语文老师那里和课堂上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而语文老师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十分明确具体地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告知学生,更不会组织学生去专门学习。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概念和意识。即使他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学习实践中,得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理念的指引和润泽,不断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但学生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感知和理解,依然是间接地、近似于被动、含含糊糊地从语文老师那里得到的,甚至连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而得到的这些,也是语文老师自己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和感悟后,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语文学习要求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这信息,是每个语文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性、理念性、抽象性东西的理解、感悟和具化,也势必或多或少的有失偏颇,并且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可以说,这些相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精神,有可能只是管中窥豹,甚至是凤毛麟角。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和主体,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学习的学科,一辈子都要掌握运用的工具,学生应该知道语文学科学习的“最高指示”和标准,也必须知道、认识语文学习的“宪法”和“权威”的真实、全部的面目。这不仅是语文教研员和语文教师的权力和义务,这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权力和义务。同时,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理念的本意所在和体现。

学生了解了、熟知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将对语文老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自己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明晰了要求和标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责任感将会更强更大,同时也减少了语文学习在歧路上、在迷惘中徘徊、摸索、爬行的可能,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更有信心,也更利于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实现和教学任务完成。

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走进“语文课程标准”,熟知“语文课程标准”?较为合适的方式应该是在语文教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呈现。语文教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作为语文教材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师的日常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编写课文的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因此课后“研讨与练习”往往成为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指引和入口,也是探究文本的关键抓手和通道。作为课堂教学和学习成果检测的直接途径和语文考试命题的参照,在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呈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精神和理念,这更利于学生理解、接受,也更有针对性和引导性。

《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丰厚。那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些内容适合呈现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让学生感知、理解呢?又如何将这些内容表述出来呢?可以进行以下的尝试和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总体目标与内容、评价建议,特别是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要求和解读,在极具权威的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出现,更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高度重视,进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试想,读这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题目“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回答下面问题”(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研讨与练习”一)这种在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很常见的带有强制性、命令性的不平等的语气,而且冷冰冰毫无感情的公务式的祈使句式,除了立即让学生读诗诵诗、品诗悟诗这些很美丽温馨、诗意浪漫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索然无味、兴致全无外,还极易让十二三岁的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由主动学习变为被动、无奈的强迫学习,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远离教材,难以沟通。同时,这种不平等、居高临下的交流,显然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违背的。如果在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前,用一两句亲切温暖话语,将“课程标准”中关于古诗文背诵或学习的要求作为导入语,再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感觉和效果将会大不一样。那么,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我们可以换成这样来表述: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希冀,背诵积累一些优秀的古代诗歌,不但能让你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你的和谐发展,还能提高你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请用心朗读这四首诗歌,在回答下面问题后,再背诵下来这几首诗歌吧!”

充满人文与人情味的表述,不但让学生明白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背诵古代诗歌的要求,更明白了背诵这些诗歌对自己的学习、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使用商讨和劝告的语气,也体现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教材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的主人和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用这样的表述来呈现课后“研讨与练习”,学生一定更乐于、更易于接受,并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完成,进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再如“阅读”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7-9年级)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七年级上册第1课《散步》课后“研讨与练习”第1题为例:“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时间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把《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要求融入到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与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朗读全文后,你会发现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再拟一个标题。试试吧,并把你的理由和大家分享。

在七年级语文第一课,就明确提出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目标和要求,对于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语文学习有一个鲜明准确的引领作用,也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确立了方向和目标。同时用“你”也突显了教材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的赏识、激励,给人以亲切感。当然,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共有180课,也不需每课都如此。只需要每册书中变换着表达方式和内容,提及三到五次即可达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5

关键词:精神营养;民族语言;感受力;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31-01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高质量的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下面谈谈笔者对诗歌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读熟、读通、读顺、读懂――诗歌教学的起点

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如教学《冰心诗四首》时,如果只是一味的一节诗、一节诗地枯燥讲解,必然使学生感到厌烦,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多诵读优美的诗句,诗句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说词”。

教师要从情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细腻的诵读指导和训练。诵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方法,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味诗的音乐美。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还要通过语调和轻重音的变化去表现丰富的情感,必须读得抑扬顿挫。第三,诵读时,也并不是单纯反复的无目的读,要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天上的街市》,可以让学生想象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街市上的人儿有什么活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想象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读的时候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采用范读、配乐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含英咀华,让学生渐渐从诗歌文字的奇妙组合里熟悉诗歌的内容,初步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

二、 感受意象,进入意境――诗歌学习的关键

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涵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学习和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道贵在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翻译是多余的,鉴赏诗歌更重要的是达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达到美的极致。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意象就诗歌中是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余光中的《乡愁》中,“邮票”、“船票”、“ 坟墓”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三、分析比较,领悟诗意――诗歌教学的难点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新旧的迁移,通过比较分析来提高诗歌学习的效果呢。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是不是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本首诗和前边的诗的不同之处,《乡愁》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这样是不是收到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效果呢。比较分析,领悟诗意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教诗歌和学生学诗歌,并非是就诗论诗,这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们学了诗歌后,在师生的共同协作下,要对不同的诗歌及其作者意图作对比分析,比较异同。比如说从结构上作比较、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上作比较、体会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感情寄托。能使学生增进认识,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读写结合,循序渐进――诗歌教学的目标

诗歌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口头欣赏、书面评论、变体改写、描述画面、等来提高学生学诗写诗的兴趣。如其中的“模拟仿作”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诗歌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歌的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

如我在教学《冰心诗四首》一课时,让学生仿造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对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有细心的学生把同学仿写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变成了一首充满哲理的组诗。也可以把以前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试着让学生仿写,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激情满怀、真挚动人的诗句。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通过一系列活动,学写诗歌,让学生在充分的语言使用中进行语文学习。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6

一、创作时期均为杜甫后期作品

见下表:

杜甫卒于公元770年,除《蜀相》一诗是杜甫初至成都,定居浣花草堂时所作,其余六首诗均为杜甫在生命的最后漂泊岁月中所作,是他生命最后衷肠的倾诉。

二、情感基调大体一致

杜甫越是晚年的诗作,“沉郁顿挫”的个人风格体现的越是淋漓尽致。这时期的情感,对比他少年壮游时期的远大抱负、雄心壮志已不可同日而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干云也已渐行渐远。诗人在颠沛流离中更多流露出的是凄苦、悲催、哀愁等情感,尽管这种情感的抒发往往是迂回深沉而非宣泄式的哀嚎。杜甫之所以给学生大体留下一个“苦涩”“哀愁”的模糊印象,多半与其最后时期诗作的这种情感不无关系。

三、虽抒沉郁之情常写壮阔之景

这七首诗情感的抒发多是沉郁的,悲切的,但老杜在写景之时却并没有选取细小的、狭窄的、婉约的乃至凄凉的种种意象,相反,他选取了一些宏大的、开阔的、近似豪放的意象,进而构成气象雄浑、天高地阔般的整体意境。见下表:

杜甫之所以能将这种沉郁之情与壮阔之景天衣无缝且以一种一贯风格的姿态出现,或许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主观上:诗人个人文学功力的体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创作上:“一切景语皆情语”。写这些壮景根本上还是为了更好的抒感,表达主题。如《登岳阳楼》诗中,若没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诗人的渺小、无助就得不到充分体现,感染力也将被削弱。正所谓“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清・浦起龙)。再如《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呈现的是天高地迥、雄浑阔大的意境,唯如此,不能衬托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般个人的极端渺小。

3.客观上:“盛唐气象”在诗人身上的折射。杜甫生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而杜甫晚年已完全处于唐朝的衰落期,但是,盛唐特有的雄壮浑厚的时代气息,赋予了诗人充分的自信、开阔的胸襟,诗风也明朗刚健、大气磅礴,且这种诗风是一贯的、连续的。可以说,这是盛唐时代的精魂在诗人身上的“余音缭绕”。

四、“一题不止一事,一诗不止一题”

杜甫晚年的诗作中抒发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单纯的,分割的,而是多样的、复杂的、交织的。如《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万里是一悲远,悲秋是二悲凉;做客是三悲离,百年是四悲老;多病是五悲身,登台是六悲孤,壮志难酬七悲怨和八悲愤。再如《登岳阳楼》中的“凭轩涕泗流”,杜甫泪水的成分是复杂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悲年老,悲体病,悲孤身,悲漂泊,悲亲朋无信,真可谓五味杂陈,“剪不断,理还乱”。正如卢世所说:“杜诗如《登楼》《阁夜》……,一题不止一事,一诗不止一题,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

五、不论穷达,心忧天下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被尊为“诗圣”。当然,个体生命中遭遇挫折苦难的绝不止杜甫一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被古代知识分子奉为圭臬。杜甫的“圣”体现在他一直扎根在那片大唐土地上,一直关注着现实社会。他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自身遭遇怎样困苦,始终心怀家国天下,心忧黎民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还以《登岳阳楼》为例,如上文所叙,在抒发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个人情感之后,笔锋一转,“戎马关山北”,又虑及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在《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突出蜀中大乱,战事紧急,时局动荡不安;“野哭千家闻战伐”又描绘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水深火热,读来令人动容;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他人杯酒浇胸中块垒,表达一心为国却怀才不遇的抑郁,《蜀相》里也流露出类似情感。

上一篇爱情小说

下一篇头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