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课件

中学课件范文1

关键词:化学教学  多媒体课件  软件体会

曾几何时,国内到处都在宣扬“学会电脑是走向21世纪的准行证”,于是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都掀起了一股学习电脑的热潮。1999年,全国各地又掀起了“课件制作”的浪潮,于是,各种官办或民办的电脑培训甚嚣于天,老师也半推半就地加入了这次培训的大潮。但很快,一阵风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许多老师陷入了有电脑却不会利用的尴尬境地。而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我感觉到多媒体能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形,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小为大,确实是化学教师的好帮手。如果空置家里的电脑而不用,那简直是暴殄天物。但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合适自己使用的化学多媒体课件呢?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在学习制作课件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要选择合适的课件开发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些,制作一个成功的化学多媒体课件,选择什么样的多媒体开发工具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可用于多媒体制作的软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几何画版、方正奥思等,作为化学教师,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电脑知识培训,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软件掌握起来还是相当吃力的,而且也没必要样样都涉猎,应尽可能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软件,并不断实践,逐渐提高。对于初步尝试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老师,很多文章都会推荐使用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认为其完全可视化的操作较易入门,而且插入图片、音乐等也较为方便。这的确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个人认为其功能不够强大,幻灯片形式的播放使得课件缺乏流畅性,交互功能实际上是简单的链接,特别是动画显得有些生硬,这对于化学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就我在实践中的体会而言,强烈推荐一款软件——Swish 2.0版。这款软件虽然并不是为课件定制的,常用于代替Flash来制作网页文字特效,但我觉得它用于制作课件却是非常的棒,操作非常的简单,但交互功能却异常强大,不仅文字特效了得,还可以动画模拟一些化学反应,而且导出的文件也非常小。我曾经用Authorware做过一个课件,打包后文件为12MB,但同样的内容改用Swish做,导出后却只有2 MB左右,实在是“身材苗条”;而且由于导出的是swf格式,插入Flash也非常的容易。例如我为高考复习所制作的一个课件《高考离子反应复习专题》{现已上传至“中小学教育教研网”},就是以Swish来做的,中间再插入Flash做的影片,效果非常理想。许多同行看后,给我发来E-mail,连称没想到可以用Swish做出这样效果的课件来。而且用其还可以做一些网页型的课件,我便用其做过一个具网页效果的课件《环境保护》(现已上传至“中小学教育教研网”),效果同样不错,而且也很方便。

二.要掌握几款化学专用软件

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与其它科目有所不同,有时纷繁复杂的化学式,各式各样的实验器皿也的确令人头痛。因此,掌握几款化学专用软件也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我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几款:

1. 树懒神算之化学方程式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学生所制作出来的,但确实很好用,很容易掌握,可以很轻松地做出格式化的化学方程式,也可录入各种单质及化合物的信息,方便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2.化学之窗chemwindow 6.0

此软件功能强大,能绘制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还具有分子结构3D显示功能。

3.新化学画版2.1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款软件最实用。下载之后,打开word文档就可以直接使用,无论是各种复杂的有机分子式,还是一些实验装置图,都可以直接调用,实在是方便,是名副其实的傻瓜软件。

4.chemlab

如果英文好的话,这是一款值得推荐的软件。它是专门用来做虚拟化学实验的,很逼真。只是如果象我这类英语水平不够好的,掌握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我搜索了一些网站,暂时也没发现有什么汉化包之类的。

三.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

1.确定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课题是要认识到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能用多媒体,也有很多不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对于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就没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那样只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相反,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微观结构、用一般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如分子、原子结构、电解质电离、原电池中电子的运动方向等等,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动画进行模拟演示,使之更直观化、形象化,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或者对于一些内容多的复习课,也可通过制作课件来浓缩内容,突出重点、难点,起到提高复习效率的作用。总而言之,选题应根据课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进行。

2.编写脚本

脚本设计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它将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课件制作最直接的依据。脚本的设计要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画面的设计、甚至于按钮的操控等都要一一罗列清楚,使其成为课件制作的精确“图纸”。

3.搜集素材

恰当地选择多媒体课件素材,能使课件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素材的搜集应根据脚本的需要来进行,素材的取得可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可通过报刊杂志来取得,到音像店购买,或者在因特网上下载等等。最好是自己建立一个多媒体素材库,有了素材库,就可以按需选取,搭配成课件,这样便可以大大提高课件制作效率。要建立一个好的多媒体素材库,需要平时上网时多留意,见到有用的就下载,多做积累,以免需要时手忙脚乱。如确实找不到直接可用的,可自己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处理。譬如可通过以下的一些做法:

(1) 可以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采集图像,采集好的图像可以再用Ph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所需的。

(2) 利用动画软件生成动画

在目前的多媒体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动画引入到教学作品中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使用Flash来制作动画已经是相当流行的,而且其特别适合表现化学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抽象的概念和现象。如我在讲《离子反应的条件》时,我便用Flash制作了一些模拟离子反应的动画。通过动画模拟显示出离子反应的碰撞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哪些离子之间的碰撞会发生反应?为什么?从而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当然,Flash功能虽然强大,但掌握起来于我们教师而言也相对会困难一些。我们可以到一些著名的化学网站(如先得化学资源网等等)下载一些专门介绍用Flash来制作化学多媒体积件的实例来学习,这样便可以学到我们所需要的。

(3) 利用各种相关软件的素材

现阶段市面上或网上涌现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们当然不能直接全盘照搬。因为每个课件的制作都是以教师的课前授课方案为基础的,而教师的授课方案又是以具体的教学对象为前提的。所以课件本身是具有不可移植性。但其中的某些片断、某个场景可能是我们所需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素材移植到自己的课件中去。如在截取一些Flash影片时,我一般是是利用Swfbrower将整个Flash影片导入,将其破解,分成一个个场景,然后将所需要的场景复制、粘贴到自己的课件中去。而在截取VCD中的片断时,我则使用的是豪杰超级解霸2001xp。首先用解霸截取出VCD中的化学演示实验等所需的片断,再通过豪杰实用工具中的VCD转AVI转化成为AVI格式,最后可以通过Flix将AVI格式转化成为swf格式,插入到课件中去。当然,从相关软件中获取素材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老师们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体会,在战斗中成长。

4.课件的生成

在以上几步准备好了之后,便可以在多媒体开发工具的支持下,按照设计脚本的思路,将准备好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课件便生成了。在这个结合的过和中,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1) 注意整个课件界面的和谐、美观

做好的课件应当使人看起来感到和谐、美观。如字体、字形与字号要合适。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根据我的实践,我觉得以下几种是比较理想的搭配方案:(文字颜色/背景颜色)白色/蓝色、白色/黑色 、白色/紫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黄色/黑色、黄色/红色等等。此外,还需要注意整个画面的色彩搭配等等。

(2) 音乐的安排要合理

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音乐,背景的音乐要舒绥等等。

(3) 人机交互练习要操作容易,具趣味性。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5.课件的测试与打包

中学课件范文2

关键词:中学生物、CAI、课件、生物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正如日方中,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笔者从1996年开始从CAI课件制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几年来,生物CAI课件制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自制CAI课件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物学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多媒体计算机集声音、图像、模拟等手段于一体,尤其适用于中学生物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是生物教师好邦手。有教师认为,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公司制作的CAI教学软件,我们没必要自已去做,买现成的就行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笔者曾经用过几个公司的生物教学软件,觉得他们所做出来的软件并不适合我们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之中。那些大公司所做的软件,是以学生个别学习为前提的,适用于学生自学。而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CAI课件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自制课件能体现自己上课的意图,能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做出来的课件更适合自己使用。因此,自己制作CAI课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2生物CAI课件的制作

很多教师对CAI制作有抗拒的情绪,原因之一是觉得要自己制作课件是件困难的事情,有畏难情绪。再者就是对新技术新知识有抗拒的想法,认为一本书、一支笔就可以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I课件制作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专利了,现在的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PIII的水平,操作系统也由过去的DOS发展到图形界面的WINDOWS,计算机操作不再需要记忆各种烦琐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用鼠标来进行操作,易学易懂,从几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可以很快学会操作电脑了。对中学教师来说电脑操作应该不是难事。

那么如何才能制作CAI课件呢?

2.1制作CAI课件需要的技术支持

硬件配置:计算机起码是PII级以上,带声卡、光盘刻录机、32M以上的内存、2G以上的硬盘。操作系统:WINDOWS95中文版以上。

2.2开发平台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制作CAI课件的平台。国内的有洪图、科利华、方正奥思等,国外的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等等。各种平台的特点各不相同,有些是幻灯式,有些是主页式。笔者用的是Authorware,在使用中,笔者觉得Authorware的界面非常好,它采用流程式的设计,操作控制方便,一般学起来较易上手。

2.3其它软件

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Paint shop pro、CorelDRAW、我形我速等,主要用来处理一些图片,如图片大小的改变、美化图片等润色处理。

音像处理软件:如CoolEdit、MP3压缩软件等,用来加工声音、音乐、视频图像等。

动画制作软件:如Animator、3DS等,用来做一些模拟动画,能化静为动,生动有趣。

2.4素材收集:要制作CAI课件必须做好各种素材的收集。如图片、音像、动画、音乐等素材。收集的途径有:平时注意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到音像店去购买、或者在因特网上收集。

2.5脚本设计 设计脚本就是把将选定的教学内容编写成思路清晰、内容精炼、重点难点突出、易于计算机表达的脚本。就象一个编剧一样,教师要根据开发环境把课的内容一步一步地写出来,例如图形、文字布局,闪烁、滚动、旋转、切换等技巧的运用等,都要预先设计好。

2.6 CAI课件的制作 写好脚本以后,在开发平台上把脚本所写的内容实现。CAI课件制作完成后,最好能把它打包成能独立运行的程序,那样就能方便其他教师的使用了。

3制作课件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3.1制作CAI课件要符合科学原则 生物的实物图要清晰易辨,比例要恰当,如果是放大图,最好有比例尺,以免让学生误解。文字用语要符合生物学的要求,不要与教材相背离。同时,做课件不要做得太华丽、花俏。一个过于花俏的课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学习。

3.2课件应该简洁明了,能简单说明的就不要复杂化。制作出来的课件要具有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的特点,只要稍懂电脑,会用鼠标、键盘的人,就懂得使用课件。同时,做课件时不要一下子把目标定得太大,范围可以小一点。笔者觉得应该多做一些小课件(或者可以叫做小插件),如减数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过程、细胞的结构等等。小课件做多了,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组合成大课件。所以要有积件思想,积小成多,积小成大。

3.3资源共享 每个教师所做的课件可能不尽相同,但一本书、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难免存在着重复工作的问题。做一个课件所花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动辙要几十个小时,如果做出的课件用一次就放在一边,是资源的浪费。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笔者觉得应该提倡资源共享的思想,开放源程序,让其他人可以从中学习,从中改进,实现资源的共享。现在因特网正大行其道,我们也应该利用因特网的优势,实现CAI课件的资源共享。这一点就需要有关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站(或网页),把各地教师所做的课件收集起来,并在网上,以便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中学课件范文3

历史课件教学应该注重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新时期历史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多媒体课件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实效性。备课时,历史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多媒体课件形式。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复杂抽象、很难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应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同时课件内容应通俗易懂,这样重点、难点才易突破,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中学历史教材必修Ⅰ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直观展示,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在服饰、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而轻松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制作课件时,不能把多媒体课件当成授课的专用模具,一定要注重实效性。

教师应该自己参与课件制作

近几年来,多媒体课件教学虽已不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历史教师也是一种考验,只有自己参与课件制作,才能把教材的精髓在课件中体现。教师首先应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各种辅助软件制作课件,使课件制作效果能达到寓教于乐目的。只有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能和技巧,吃透新课标,熟知需要制作课件的教学内容,真正参与课件制作,当然也可以借鉴别人的课件,取别人之长补已之短,把教学思想精髓体现在课件的设计中,使用时才会得心应手,才能真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效率地教学。

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

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应用课件教学时,不能只强调教而忽略了学,历史教师应注重课件教学内容的主导性原则,在应用课件教学时,应对每个历史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影响历史变革事件进行串插介绍,便于学生对历史变革事件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面对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一成不变地将学生的思路捆绑在课件设计的既定流程上,势必造成教学课件变成多媒体演示片,发挥不出来多媒体教学独有魅力的互动功能。如果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虽然看似内容丰富,但学生参与的机会却大大减少,思考的余地也不多。这实质上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最终实际效果肯定不符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因此,在对整个课堂教学课件流程设计时,应着重从学生认知性、理解性入手,选择合理的表现方式,为课件设计出最具互动性、趣味性的方案,使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

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效率高而被认可。在课堂教学内容多,教学压力大情况下,如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活跃性,是任课教师燃眉之急。作为历史教师,我身有体会,学校一方面抓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任课教师教学效率。为了不影响教学质量,全面抓好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在使用课件时,应注重历史事件逻辑性、条理性,切换课件速度的快慢,应考虑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的速度,不能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去看看而已,在重点、难点问题上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调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索,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求知欲。因此,课件的设计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比如在做历史材料解析题时,答案要作成可控制的链接,不需要的时候空出,需要的时候,点一下链接就可以出来答案,供学生验证,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应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知识结构丰富化

近几年来,多媒体课件教学因其功能强大、界面美观被引入课堂,替代传统手写板书,减轻历史教师繁重的手写板书负担。多媒体课件教学表现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有着天壤之别,能体现出多样化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知识结构,而传统教学只能体现出生硬的“白加黑”。因此,有的历史教师尝到多媒体教学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代替小黑板与挂图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讲点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比如很多教师因为忽视了重点内容的板书,使学生对授课内容重点、难点区分不开不容易掌握,使部分教学质量下降。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所以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应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效果的目的。

中学课件范文4

一、调查的实施

1.调查的工具

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根据调查目的,依据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数学课件类型、制作软件类型和使用效果及感受等。其次,我们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来调查制作软件的使用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我们调查样本的有效度。

2.调查的实施

2010年9月至11月间,利用我校毕业生分布范围广的优势,我们对安徽、山东和江苏等省的32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学校都是分布于相对较富裕地区,学校的电化教育设备较好。另外,我们在两个搜索网站省略和省略作了“多媒体课件数学”关键词的搜索,其数量分别达到了91400和188000之多。经过仔细筛选、数学教育专家和教育技术方面专家建议,我们选择了50个有代表性的数学教学资源网站。

3.数据的处理

我们共发出问卷640份,收回问卷610份,回收率95.31%。在50个站点中,又筛选了247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这些教案内容涉及到了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等知识,学段包括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学段。对问题进行分类后,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关于数学多媒体课件常用制作软件使用频率的问题

经过对“请你选出在制作数学多媒体课件中常用的制作软件”等问题答案的统计,得到了如图1所示结果。经过仔细分工,课题组同志对247个课件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统计。在这247个课件中,其主体软件(课件的1/2以上部分所用语言)使用的频率如图2所示。

将图1与图2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

(1)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网络调查,中学数学多媒体常用制作软件的使用频率和我们的假设基本是一致的。

(2)问卷调查中,几何画板的使用率为25%,而网络调查的结果是21%,二者有较小差别。这与我们期望的几何画板使用率有较大差距。

(3)问卷调查中,Matlab的使用率为2%,而网络调查的结果却是0,Mathematical根本就没有教师选。然而,这两种软件是我们创设问题情景和学生数学实验的有力工具。这说明中学数学教师对这两种软件非常陌生,这与Matlab较难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索和发现”的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这些制作软件使用量和使用特点的差异,我们对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数据做了进一步的处理,绘出了各制作软件综合使用情况柱状图(图3)。

从以上统计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现行中学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情况和特点。总的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软件主要有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Word和Z+Z智能教育平台等。

(2)在247个课件中,有85.8%的多媒体课件都是两个制作软件结合使用。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单独使用的,而且这些课件大多数都是比较粗糙,和传统的文本教案没有太大的差别。

(3)总的来看,30%的课件都是以PowerPoint语言为基础,结合几何画板、Word和简单的图片处理软件制作的。我们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是PowerPoint语言比较易学、易用,而且所见即所得。

(4)以几何画板为主体语言很难独自做成一个课时的课件,它们都是一些积件或者作为课件的一个环节。总的看来,几何画板的应用比例是比较小的。这与很多教育专家的期望――几何画板应是数学教学的主力军,相差甚远。这表明数学教师的一些简单的数学教学软件的培训工作亟待深入。

2.关于中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方式问题

对于“根据你所选择的常用制作软件顺序,请您谈谈基于这些制作软件的课件的用途或者用法”的回答,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展现工具、演示工具、资源平台和探究工具。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制作软件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他们的用途比例也是不同的(图4)。

从图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基于Word的数学课件的使用方式基本上是用于知识点的展示和可用资源的汇总,即所谓的“电子教案”,只是将“纸质教案”做了转化而已。而基于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育平台的数学课件大部分都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演示和教师指导下学生探索的工具。基于Flash的数学课件也都是用于演示和学生探索的平台。相对于几何画板而言,基于Flash的课件制作的技艺较难、流程较长。基于PowerPoint的数学课件,如果能够和几何画板、Flash等语言交互使用,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综上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师主要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知识和少量的演示与探索。这与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关于数学多媒体课件常用制作软件的熟悉度问题

图5显示了中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课件常用制作软件的熟悉程度以及各种制作软件熟悉度的差异。

从图5可以看出,中学数学教师熟悉的制作软件依次是Word、PowerPoint、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育平台。然而,在数学课件中应起到重要作用的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育平台,对于中学数学教师而言,达到熟悉和比较熟悉的人数偏少,尤其是Z+Z智能教育平台。中学数学教师对于Flash达到熟悉的人数才占1%。

三、有效选择和使用数学课件制作软件的建议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提升数学教育理念

Martha Serves Wiskle博士提到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混淆问题,在我国数学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关系。针对数学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问题,笔者认为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深刻认识常用制作软件的特点、优势和适用范围。二是要明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特点。我们应该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有效选择和利用一种或多种制作软件制作数学课件。

2.加强教师和学生的适时培训工作,掌握常用制作软件的特点

所谓适时培训,是指要针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师及学生的实际,建立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通过集中培训或分散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在精通一个或两个常用制作软件,比如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育平台的基础上,根据“Useit,Learnit”的原则,熟悉几个常用制作软件。特别是数学教师非常陌生的Matlab和Mathematical两种语言。为了便于数学教师把握它们,我们结合课题组的理论研究和附中数学教研室的实践,将几个常用制作软件的功能、特点和使用范围总结如下表。

3.汲取别人课件优点的基础上,制作个性化的数学课件

在数学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开发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直接用别人的课件,还是自己制作课件”是很多教师一直争论的问题。实践证明,学会自己制作数学课件,对于提高数学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笔者认为,限于数学教师计算机水平,我们可以在汲取别人课件优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作个性化的数学课件。教学文件也指出“要提倡教师自制教具,自己设计教学课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自己设计的课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只重教师教、不重学生学、只重展示、不重过程和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等问题。

4.尽快建立和完善数学课件评价体系,提升数学课件的应用层次

在数学课件开发过程中,评价是起核心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首先,评价是数学课件开发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我们认为,课件评价体系不但应包括课件内容、教学设计和操作运用,还应包括制作软件的选择要素,因为制作软件的选择和组合将直接影响课件的应用层次。其次,评价体系决定着其他因素的地位和价值。课件评价体系一旦确立,就会在课件开发过程中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教学模式一大改革,也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基础。数学课件的设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时不应该片面追求数学课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应该更注重教案的开放性、先进性及较好的普适性。特别是在制作软件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结合数学的特殊背景和各种制作软件的优劣与使用范围,以及自己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的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尽快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伯春,侯俊梅,崇金凤.数学教育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 廖运章.高中新数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6(3).

[4] 许兴业,胡展航.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数学教育学报,2002(11).

中学课件范文5

关键词: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 内容选择 呈现形式 标题设计 字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多媒体集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的输入、输出以及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于一体的系统,能够同时获取、编辑、存储和展示多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技术。在众多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中,PowerPoint因具有制作简单、容易修改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设计PowerPoint课件的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看法。

1 多媒体课件呈现内容的选择

不少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非常“完美”,课本上的概念、图片、问题、答案、知识网络等一应俱全。学生在上课时根本不需要教材,只要跟着教师的课件就可以掌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忽略了做笔记、做标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在学习后的一天内会忘记所学知识的65%,如果学生不做标记、笔记,那么这部分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强化,很快会从记忆中彻底消失。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教材上有、课件上无,教材上无、课件补充。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呈现方式直观,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作用。图片选择与文字选择有些不同,教材上有些图片效果不好,可用其他类似图片替代呈现在课件中;有些需要在图上做标记,但教师用语言描述较困难的图片也可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上。这样做不仅直观且清晰,还可以节约时间。

2 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的呈现方式

在PowerPoint课件中,常用的呈现方式是设置动画方式。如果每次制作课件都使用固定的、不添加任何声音效果的动画方式,那么学生发现教师的动画效果不会出现变化之后,自然地会把注意力放在呈现的内容上,避免了对学生的干扰。多媒体课件由于设置了动画,而动画的播放顺序不能够随意改变,这就使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受到限制。例如,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表格,学生就只能按照教师设计好的表格进行填写。一般情况下是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教师播放一个答案,有时学生的答案虽然正确,但是却与教师预先设置的答案不一致。这种活动不但不能起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设计表格时不要列出比较项目,由学生设置比较项目,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标题的设计,字体、颜色的选择

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关注知识的条理性,突出幻灯片的标题,设计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等。有些课件使用了多种字体、颜色、艺术字,且没有任何规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笔者认为应该避免使用多种字体和颜色,形成一定的用字习惯。例如,标题用黑体,概念、问题用宋体,答案、图片的标注等用楷体;需要突出的关键词用红色,其他用黑色。当教师形成一定的用字习惯时,学生也会逐渐明白每一种字体、颜色代表的含义,养成一定的听课、记笔记的习惯,不需要教师每次都强调哪里需要记笔记、哪里需要做标注。教师只要做好这些细节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课件制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不要有畏难情绪

许多教师特别是年龄稍大一点的教师,刚接触电脑或者对电脑还不怎么熟悉,觉得要自己制作课件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有畏难情绪。而实际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件制作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专利了,现在的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操作系统也由过去的 DOS发展到图形界面的Windows,计算机操作不再需要记忆各种烦琐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用鼠标来进行操作,易学易懂,从几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可以很快学会操作电脑了。现在各个学校又都在实行集体备课,教师还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制作出比较好的课件。

4.2 可以多做一些小课件

课件应该简洁明了,能简单说明的就不要复杂化。制作出来的课件要具有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的特点,同时,做课件时不要一下子把目标定得太大,范围可以小一点。笔者感觉平时尽量多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小课件,把精力集中在每节课的重难点上。做到每堂课突破一、两个重难点,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教师真正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

4.3 注意多收集素材

要制作 课件必须做好各种素材的收集,如图片、音像、动画、音乐等素材等。收集的途径有:平时注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到音像店去购买,或者在因特网上下载等。教师可利用软件截取素材中所需要的部分,再重新组合与加工,亲自制作或者与同事合作制作一些教学课件。

4.4 课件不要做得太华丽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例如,笔者在教《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课时,用Flash 制作了一个课件,将每个场景都配了音乐,并且每个场景的切换都采用了动画,背景也采用了透明度,结果课件制作出的效果是:作为一个 MTV 片段欣赏很漂亮,但作为一个教学软件,只会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学生的时间。

综上所述,虽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的确存在一些缺点和使用误区,但是不能否定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时的巨大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这些缺点和误区,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避免各种干扰课堂效果、干扰学生思维和接受能力的因素,才能制作出既能扩大课堂容量,又不忽视教材和传统教学媒体的多媒体课件,以真正发挥生物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教学[J].2008:1-2

中学课件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生物教学;运用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可随着教师的一步步操作,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思维逐步递进,使教学的层次性,逻辑性增强,同时还可以大大地扩充课件的容量。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把这些问题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联系讲清楚,导致学生存在理解和记忆的困难。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对图形、文字、符号、声音等要素的组合,产生多种动态效果,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或原理的理解与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长期的记忆。我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促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生物课中有很多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如“遗传规律”这部分内容涉及抽象的概念、实验和微观领域的理论较多,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接受这部分知识有一定困难,缺乏此方面的感性认识。我在上课时首先用多媒体放映豌豆植株、豌豆花结构的彩色照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以重叠渐进方式出现,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准确而丰富的表象,并以此作为思维的起点,在接受闭花授粉、异花授粉、杂交、自交等概念时学生便容易理解,进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又如在初中教材中讲述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时:这两条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其中肺循环的途径比较单一,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在体循环中由于有很多的分支,如血液在经过肾脏时,肾小球有滤过功能,能够将血液中的废物过滤到肾小囊中,这些废物通过肾小囊进入肾小管中,此时还要与它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的交换,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而肾脏中的血液通过出球小动脉进入肾静脉最后回到心脏,这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些内容需要安排好几个课时才能学生能够理解每节课的内容,但是把这些知识联系到一起,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是相当困难的,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内心的疑问就会越积越多,慢慢他们就会觉得生物太过深奥,随之他们就会放弃这门学科。我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动画,上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些概念。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化静为动,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遗传规律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且肉眼难以观察,因此是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我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如果只凭课文的文字描述和插图,学生很难理解。我认为,讲授这部份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认识,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从中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基于这一点,在讲课时,我用多媒体动画软件将《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80页的图4—3,4—4两幅插图设计成了两个动画。使用第一个动画说明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得出植物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我接着问大家:胚芽鞘的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否用实验来验证呢? 紧接着我展示第二幅动画,说明不放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不会使胚芽弯曲,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使胚芽发生弯曲,且弯向放置琼脂的相对方向。我通过对照实验,有力地证实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及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我借助几张生动的幻灯片和动画,不仅把课讲活了,而且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验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技术、个别化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人机交互技术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征。我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出题,通过练习,计算机能够及时反馈信息,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使我了解教学情况,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做题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的情境,强化刺激认知手段(如表扬、鼓励、竞争),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多媒体的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对于实现个别化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在遗传规律课件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下拉菜单方式,可以按照菜单顺序播放,也可以点选任意选项播放,具有调控性和重复性,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看一遍即可;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可以多看几遍,最后共同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四、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系统化,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在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为了使复习课不致单纯重复,防止教学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高考前的复习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复习植物的新陈代谢时,这部份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覆盖面大。我把这些内容设计成幻灯片,再提出十多个问题展开讨论,既复习了植物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细胞器的关系,又不致单纯地重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使他们在头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近年来,由于在复习教学中重视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从中尝到了一些甜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采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撑,生物教学中的许多实验操作指导就不再麻烦。例如,在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训练学生在载玻片上放盖玻片而不产生气泡,我先把载玻片放置在展台上,滴一滴有色液体,用正确的方法和不正确的方法各操作一次,使之显示在屏幕上,其效果比以往教师把载玻片拿在手上演示要好得多。又如,在高三复习教学中,针对有的实验在教学时曾做过,但因时间太久,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易遗忘,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下载一些演示实验播放,激发学生思维,再现当初的实验情形,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此外,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裂和质壁分裂复原实验、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教师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把各种图像清晰地展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能满意地看到。

总之,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以达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键青,魏应彬.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学期小结

下一篇三维动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