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春天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述春天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述春天的诗句

描述春天的诗句范文1

看着周围的人,短袖短裤;阳光越来越烈,草儿越来越绿,我还以为夏天已经到了,夏天就怎么给人一个措手不及的降临。原来不是,是夏天有心了,给人们一个适应就时段,一个缓冲的机会,因为现在是五月,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季节,如此生机盎然的季节,这么能错过对他的描述,对她的思意。

有人说,春天的到来,是春雨的开始,这不禁让我想到是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的,春雨,轻轻地、细细地、很温柔,像是一位美少女,带给你甜密的问候,我喜欢春雨,他不像夏雨,那么粗暴,那么野蛮,还会伤人。其实,比起春雨,春风也不逊色,我反而想问,是春雨先来还是春风先到呢,这我就不得而知了,此时要我说,也是说不出来的,因为之前的日子,浑浑噩噩的,所谓的风,所谓的雨,都不曾留意。只能到来年,才能圆这个答案了吧。不过春风该算是春雨的好友,彼此形影不离,不管是哪一方的临近,他们都能感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很相似,都很温柔,春风轻拂,如同妈妈的手,妩摸着你,是否会让你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轻爽。

春天来了,不仅是春雨和春风,她就像是魔法师,能把冰河点化,让失去灵动的河水,重新“叮咚、叮咚”唱出对春的迎接,对春的感激。小河旁的柳树,弯弯下垂,她想说,水啊,你好不容易复苏,让我洗洗脸好吗。这时,草儿破土而出,似乎被春风叫醒,干枯的荒野,会被换上新装,呈一片绿意,他们彼此都在诉说着对春的眷念。这时,窗外潜入了几声“叽、叽”的声音,原来是鸟儿,我不知道是什么鸟,我没有去探头观察,只是另一种小生灵,在我心田上窜动,那就是——小燕子,小燕子匆匆从南方赶过来,给春道个喜,给春添上一份热闹,他们时而低空滞留,或是低空一掠,想表达对大地的崇敬,给草儿一个深深的吻。他们三五成群,与春风嬉戏,涤荡着欢快的弦律……

描述春天的诗句范文2

摘要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现代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都以擅长描写大自然而闻名于世。华兹华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以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山水、动植物为主,他把对大自然的喜爱、崇尚之情贯穿于诗文中,表达了对大自然充满和谐、欢乐、恬静生活的向往;弗洛斯特深受华兹华斯的影响,继承了华兹华斯的写作风格,其诗记述美国新英格兰乡村生活的自然情趣为主。两位诗人对大自然格外“钟情”,但他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大自然 诗人 美丽 荒芜 快乐 孤独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拓者。他的诗歌对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诗歌影响很大。华兹华斯是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诗篇中体现了对大自然和人的朴素天性的崇拜。他把自然界生活中每一幅快乐的画面,看作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在他的心目中,自然的美丽风光就是人类社会的良师益友。他对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关爱和崇尚,得到了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的回应。弗罗斯特一生中写了大量自然抒情诗,也被人们认为是一位大自然诗人。二位诗人都坚持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理想,对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是对纯朴美德的回归。但他们的诗中却蕴含着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弗罗斯特三分之一的诗,涉及的是对秋天和冬天的描绘,他所记述的新英格兰秋天和冬天的自然风光,和华兹华斯描绘的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春天和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一 自然画面的描写

浪漫主义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把自己融入自然界中,享受自然,并认为大自然所具有的魅力,值得去描绘。华兹华斯就是这样一位生活在新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的诗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在那度过。幼小的华兹华斯充分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尽情享受了大自然的壮丽山水。在他的诗中,河水和高山就像人一样会说话,风和云可以与人交流。

华兹华斯大部分的诗记述了春天和夏天的景色。春天万物新生,植物开始生长,花开了,新的枝叶发芽了。白色、粉色和黄色的花儿装饰着春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农民们在天野里播下的种子,鸟儿在欢快得啼鸣,传递着春的信息。春天是一个令人娱跃、奋发向上的季节。华兹华斯的《早春三月》(Written in March)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个快乐季节的幸福描写:“溪水流汩汩/雄鸡啼喔喔/小鸟鸣啾啾/明湖闪烁烁/沉睡的绿色田野沐阳光……”在语言清新质朴,意趣盎然的诗句中,人与自然都是快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读弗罗斯特的诗我们会发现,在他的诗歌里,诗人大量运用了描写秋天、雪以及冬天的意象。同华兹华斯记叙春天和夏天的诗句相比,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描写的冬天、雪以及树林永远在黑暗的笼罩中,诗歌的主题主要是表现“自然界的冷漠、残暴及人类的孤独、困惑”(杨金才,2002:142),如描写秋天和冬天的代表作《荒凉之地》、《一个老人的冬夜》和《摘苹果之后》。

《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描写的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夜色茫茫中观赏雪景,大地和自然界中的一切被雪覆盖,面对苍茫大地,诗人孤身一人,内心孤寂,无法排解。《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实质上想要表达的是诗人荒凉的孤寂的内心世界。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自然界往往能抚慰人的心灵,使孤独的人不再孤独,但是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美国新英格兰凄凉的冬天画面。人类不仅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安慰,反而变得更加孤独。

二 对大自然的态度

对浪漫主义诗人来说,大自然是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它能治愈诗人受伤的心,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他们崇尚大自然,甘居乡村,过田园生活。通过与大自然交流,他们感受到了美丽的乡村风光带来的欢乐。华兹华斯称:“(那时)大自然对我就是一切(Nature then to me was all in all),我是长期崇拜大自然的人(I, so long a worshipper of Nature)。”他不是一般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他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精神生命之根,未来生命的归宿。

华兹华斯在经历了人生失意后,于1793年8月他与他妹妹罗西重游葳河,写下了著名诗篇《丁 寺》。他听见潺潺作响的山泉,又目睹岸边的危崖陡峭,还有那黑压压的槭树、村舍院落、森森的果园和树林中冉冉升起的团团青烟,不禁发出了由衷感叹:“多少次/我在精神上求助于你!穿过树林蜿蜒流去的葳河啊/我的灵魂多少次求助于你!”从自然那里找到安慰,是大自然使孤独而敏感的他,在经历了心灵的创伤后,却仍有着美好童年的回忆,他可以在自然那里擦干身上的血迹,又重新站起来。因此,自然是他“心灵的/保姆、向导和护卫”,是他的“精神世界核心”。每当他人生遇到了失意,心灵受到了创伤,大自然总会给他滋养与抚慰。

华兹华斯和弗罗斯特都被誉为田园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唤起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然而弗罗斯特的诗,与华兹华斯的诗歌《丁 寺》完全不一样。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惧怕,大自然具有破坏性,令人厌恶,而不是盲目的爱。他的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自然总是被描述成邪恶的产物,是有邪恶的元素构成的,对人类具有掠夺性。他想象的世界,也许被令人吃惊的黑暗设计所控制,他的这一想法在他的著名诗歌《设计》(Design)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设计》(Design)讲的是作者在早晨,发现一只白色的蜘蛛在一朵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首诗重复最多的是这两个字“白色”(white)和“死亡”(death)。蜘蛛在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幅画面就像一块坚硬的白色布料上,布满了死亡和枯萎的气息,像巫师做的有毒的汤药的配料一样,已经死去的飞蛾的翅膀就像白色的纸风筝一样。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白色的恐怖气息几乎使人窒息,压得人喘不过气。

在诗的最后诗人不禁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蜘蛛刚好落到那样的高度去捕捉一只飞蛾呢?是黑暗的设计吗(Design)?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说飞蛾,但实际上,飞蛾象征着人类,蜘蛛象征着冷酷的宇宙。在残酷的宇宙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是软弱的,人类永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像那只飞蛾一样,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而死去。这首诗揭示了自然界的冷酷无情,深不可测!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包括山川、河流、电闪、雷鸣等等。太阳、月亮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统一。大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中每一件物体都有它的特殊价值,它的涵义很广。

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诗人喜爱描述的对象。华兹华斯从大自然中得到创作灵感,他认为“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二为一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们能从大自然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大自然既是美丽的又是充满智慧的,自然界的和谐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人们忘记了人间的烦恼。更重要的是,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智慧和知识。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早春吟》(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中,表达了大自然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和谐的。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和睦相处,人们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德。诗中写道“I heard a thousand blended notes.While in grove I sate reclined.”描写的是一天诗人来到小溪边休憩,听见有百曲千歌的谐唱交响,快乐的思绪涌上心头,在小溪边,他还看到“绕着绿阴下的葱葱樱草/长春花绾出了个个花环/我深知每朵花的心奥/如吐纳氤氲而觉着心欢”。长春花和樱草在绿荫下和睦相处,它们共享大自然的自由和欢乐。与祥和快乐的自然界相比,人类社会充满了烦恼和冲突,诗的最后两句写道:“Have I not reason to lament/What man has made of man?”诗人有足够的理由悲哀,因为人类社会的不幸福和不公,人们应向大自然学习。

根据浪漫主义的特点,大自然不仅美丽,还能给人们提供知识,人们真正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一本令人不厌的奇书,能启发人的智慧,教给人真理。在华兹华斯《转折》(The Tables Turned)一诗中有明显的阐述:“Books! Is a dull and endless strife,Come, hear the woodland linnet,How sweet his music! On my life,There is more of wisdom in it.”华兹华斯告诉人们,林间红雀甜蜜的歌声包含着智慧,小画眉的歌声也是不同凡响的,他号召人们都来聆听自然的教导。大自然中有丰饶完美的宝藏,能启发人的智慧。而自然这本书永远读不够的。

再看弗罗斯特的诗,唯一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自然以各种各样的消极、负面形象出现,或者冷酷残忍,或者荒凉漠然,或者潜伏着危险,或者阴险狡诈,根本就无视人类的存在,自然不仅不能抚慰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

如《一个老人的冬夜》,诗中“屋顶白雪”是老人的白发,“墙上的冰凌”是老人的眼泪,暗示老人与屋子之间的关系,老人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大自然的威胁。老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夜晚他只能与月亮为伴,表达了人与外界的隔阂,强调老人的孤独、绝望和无助。

通过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华兹华斯诗歌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朴素、生动的日常口语,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劳动人民的不幸与质朴,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开创了一种清新、自然、抒情的新诗风。弗罗斯特诗歌风格是语言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自然界的冷漠无情。他在看到冷漠的宇宙同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四 两位诗人不同自然观的成因

从以上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和分析中,我们看到两位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不同的自然画面和他们对自然的不同态度。这与两位诗人所生活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华兹华斯出生在新英格兰的西北部湖区内,湖区以秀丽的山色和星罗棋布的湖泊闻名,他在那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他深受法国哲学家卢梭的影响,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所以华兹华斯对大自然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敏感。

而弗罗斯特可谓尝尽世间的艰辛困苦,他幼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担起生活的重担。婚后不久,第一个孩子夭折。他的妹妹死于精神病。1938年,妻子心脏病突发而死。1940年,他成年的儿子自杀身亡。从他这些坎坷的人生经历来看,死亡、宇宙的冷酷、命运的无情、未来的无法预测等等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弗罗斯特诗歌深受华兹华斯的影响,他也以自己生活的新英格兰乡村和乡下人为素材,描绘了大自然以及人与大自然的联系。两位诗人都对英语语言的诗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Bateson,F.W. Wordsworth:A Re-Interpretation. 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54.

[2] Baym,Nina.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 Literature. New York:Norton and Company,Inc.1994.

作者简介:

描述春天的诗句范文3

一、 在评价中反思,变浮躁为踏实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课改中,教师要想快一些提升自己,寻找同伴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课堂教学之后,请同事评价,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总结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课堂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在活动课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进行“说春词”“对春联”“唱春歌”“画春景”活动。课堂上热热闹闹,可谓是“书声、歌声、欢笑声,声声入耳”,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才把异常兴奋的学生拉回到课文中来。满以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倡导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的要求,没想到评课时,一位同事提出了这样疑问:“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呢?”

是啊,这句话不亚于一个响雷震醒了我。语文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内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这个教学环节花了近10分钟时间,让学生表演、汇报,而并没有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探究到语文知识,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了。这样的设计虽然没有走题――离开语文,但事实上只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关于语文”的内容。明显是浮躁的,热闹背后是空虚的。反思及此,我立即对这个环节重新进行设计。让学生欣赏春景(课件播放),然后让学生试着用上描写春天的美词佳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颂春景。同样,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看到这满园春色,就想到我家门上的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我一看到这洁白如雪的梨花,就知道春天来了,不是有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吗?”“春天是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的季节,我看到清晨的朝霞映红了大地,绿叶、青草、野花正贪婪地吮吸着甘露。”“我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春雨染绿了柳丝,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田野里五颜六色的野花。我真想投入它的怀抱里。”……孩子们精彩纷呈的描述为课堂增色不少。他们不仅用所学过的知识再现了春天的美景,也在表达过程中训练了语言能力。

二、 在感悟中反思,转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吟诵春诗”这一环节时,学生激情四溢地吟诵完诗歌后,我让学生模仿古代大诗人也来创作一两句赞颂春天的诗。本以为这将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结果却使课堂一下子沉寂下来,学生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出令人满意的诗句。课后仔细想想,其实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自己,是我一下子先给学生套上了一个圈子――模仿古代大诗人的作品。试想,唐宋家之一的王安石在创作《泊船瓜州》时,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反复斟酌了好多次,我们的小学生怎么能在几分钟内想出什么绝妙的诗句呢?一个要求把学生逼到了死角。“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预设必须以学情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哪一节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情备课。在课堂上,有时候教师一句话说不对,就有可能让学生陷入困境。

感悟及此,我让学生在吟诵完描写春天的诗歌后,激励学生:“想不想也来露一手,用我们自己的诗来夸夸我们眼中的美好春色?”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各小组的同学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交头讨论……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组①:两只燕子鸣柳枝,一群布谷促播种。

组②:花艳蝴蝶飞,花香蜜蜂舞。

组③:春天在哪里?在那流淌的小河里,在那嫩绿的小草里。春天在哪里?在那鸟儿欢快的歌声里,在那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里。

……

尽管孩子们的诗远不如古诗的意境美,但也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眼中春天的美好景色,抒发了心中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表达出了对春天的美好愿望。其实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并没有大的改变,只是一句话的差异。但对孩子们来说意义却完全不同。他们感觉到限制少了,活动地位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热情也就不同了。所以说,教师及时地对课堂进行回顾,在感悟中做反思调整,才能把预设转化为生成精彩的动力。

三、 在批评后反思,化尴尬为动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学会聆听课堂上的声音,少一些批评与否定。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能迅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让授课与听课在思路和情感上始终保持一致。教师应变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哑口无言,而在于开通思路,启迪思维,并让学生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使之心悦诚服而产生内化反应。

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奖励课上合作好、表现优异的小组,我特意奖励优秀小组一本《小学生日记》,本意是想借这个奖励,让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谁知,我刚奖励完,就听到有学生起哄:“一本作文选给谁呀?不如一人撕一张!”随即,那个学生被我批评了。但那一刻的尴尬,让我难以平静。著名的“德西效应”表明:当学生正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我的奖励不正是这样吗?但在课堂上如果我有较好的课堂教学机智,随即引导那个优秀小组说说使用方法――和全班同学们共同学习,汲取日记写作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就会生成课后去观察身边的春天变化,撰写成日记。那样就不再是尴尬,而是水到渠成地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描述春天的诗句范文4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小语第四册第二单元由古诗《春晓》、童话《丑小鸭》和儿童诗《春雨》组成。每篇课文都有插图,前两篇是讲读课文,《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诗句描写了春天早晨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丑小鸭》这篇童话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谁都欺负它,被迫出走,最后才发现自己已不是丑小鸭,而是漂亮的天鹅;《春雨》是自读课文,这首儿童诗描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赞扬了小朋友顶着春雨种树,绿化祖国的行为。阅读本单元课文,使人感到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述说着动人的故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从小要和善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和春雨对植物生长的益处,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如何教好本单元课文,提出如下建议。

1.突出重点,学好生字、新词。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共有14个生字,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音、形、义结合起来教学,又要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如《春晓》中“晓、眠、闻、啼”等字词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能力,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字形和字义:“日”出为“晓”,闭目而“眠”,故“晓”为“日”旁,“眠”为“目”旁,“闻”是听,与耳朵有关,所以是门字里边一个“耳”,“啼”为鸟叫,所以是“口”旁。在《丑小鸭》一文的生字中,重点要读准“剩、瘦、除”这几个字的卷舌音,字形分析中要突出“瘦”、“越”两字的难点:“申”和“戊”的笔画笔顺。

2.加强朗读,帮助理解内容。本单元课文的文体是诗歌和童话,因此在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线,朗读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重音与停顿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语言规律,加强学生对课文词、句、段的记忆,使学生不但理解内容,而且能化作者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朗读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和默写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3.借助插图,品味诗文意境。本单元三篇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教学时要借助插图的作用,诱导学生品味诗文的意境。如《丑小鸭》一文有四幅插图,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与图、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弄清故事发展变化的过程。《春晓》与《春雨》两课描绘的一幅是雨后,一幅是雨中春天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这正是诗的意境。教学时可从图入手,图文结合,将学生带入画中,品味诗文意境。

4.运用旧知,学好自读课文。自读课文是供学生课余阅读的文章,没有学习生字的任务,一般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但教师必须启发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阅读课文。本单元中《春雨》这篇自读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在《春晓》这首古诗中学到的有关春天气候的特征以及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等知识自学《春雨》中所讲到的内容。

描述春天的诗句范文5

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笔者广泛阅读前人诗词解析,认真研究一些诗词名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内容,剖析和领悟诗词中所寄寓的生物学和人文教育价值,并将之自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1. 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或生物学知识 我国古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出来的,所以,有大量的诗词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常用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描写生物个体的特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形象地描写了鹅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特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黄甲”,描写了不同于其他“百花”的个体特征——在秋季开放。“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简洁生动地勾画出腊梅在寒冬开放,气味芬芳的鲜明特性。

(2)反映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精确地反映出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并隐含着一条食物链;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说明春天来临,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3)描写生物的生活、生殖、行为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了动物的运动及生活环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则描绘了与植物的生殖发育有关的现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说明了鸟类的迁徙行为。

2. 诗词中的人文教育价值 在传统的自然科学教育认识中,科学教育是严谨的、理性的,人文教育是感性的,两者界限分明。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两种教育显然不应继续界限分明了,只有把两种教育恰当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同时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更好地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在有意识地挖掘自然科学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同时,歌颂自然,赞美生灵,热爱生活的诗词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优美的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科学知识,更可以使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充满语言美和情感美,让学生时时得到美和爱的熏陶。

有许多诗句描绘了自然之美,抒发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忽然听到这样的诗句,学生往往能感受到大自然不同季节的美,学生也会在对美的欣赏、感受中认同生物科学的美。

很多诗词都是诗人借物言志的产物,其中与生命现象相关的诗词,往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意义、人性伦理等问题的看法,同时又蕴涵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了人类永恒的美好情感,如亲情、同情、坚毅等,具有深刻的人文教育价值。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借寸草抒发感恩母爱之情;“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表达了对蜜蜂辛勤劳动敬仰和短暂而辛苦的一生的同情。

当然,诗人与生物学家观察世界的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诗词所着意的角度,与生物学研究着眼的角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如白居易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首诗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赞美了伟大的父母爱。但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看,其实是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但是,诗人诗句中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却是经过千百年的文明积淀,潜存于人类内心的永恒的情感,这在以往的生物学教育中是被忽视的,而在今天却是需要通过教育去开启、唤醒和提升的。

3. 诗词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 创设情景,巧妙导课。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夏日的夜晚,流萤点点,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吗?”这可以作为《新陈代谢中的ATP》的导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那么,除了从现象上来辨认性别外,怎样从本质上确定性别呢?”这可以作为《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导课方式。总之,利用诗词导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使其能领悟到“生活处处皆学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2 一语中的,突破重难点。诗词的语言简洁、生动、优美,教学中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将复杂的重点难点问题顺利攻克。

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许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此时引用诗词可以有效突破难点。如引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形成但形态不够清晰的特点;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从细胞的不同方位观察,各分裂时期的图像也不同。

另外,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有性生殖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营养生殖,从“阳光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生态系统能量来源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诗词无不简洁生动、高度概括地描述了各种生物学现象。

3.3 编制习题,寓教于乐。由于诗词语言优美、简洁生动,令人人印象深刻便于记忆,故可用于编制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和强化。试举例如下:

(1)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描述春天的诗句范文6

春游,古时称踏青、探春、寻春,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传统文体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亦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感觉春意。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曾经详细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盛况。

“踏青”这一传统习俗,遍及全国南北各地。因为春天的步伐有先有后,踏青时节就不甚相同。川蜀踏青时节最早,是农历正月初八。据冯应高《月会广义》中述称:“蜀俗乃正月初八,踏青游怡。”福建岭南一带则把二月初二龙抬头作为踏青节。而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一带,则把清明节作为踏青节。

古代踏青从立春那天就开始准备,到野外游山玩水,参加竞龙舟、荡秋千、放风筝活动,认为这些既可消灾驱邪,又能健身壮体。《岁华纪丽谱》就记载有“二月二踏青节,群人游赏散四郊”的诗句,说明了农历二月春游的盛况。踏青与古代“上巳节”有关。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男女老幼倾城而出,到野外或水边举行一种叫做“祓禊”仪式。就是人们聚在水边沐浴、熏身,用各种草药擦洗周身,以水除垢祛病。后汉书《礼仪志》上说:“是月上巳,官民皆诘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灾为大诘。”随着时代的演进,“祓除”已逐渐消逝,到野外寻芳探胜却沿袭了下来。

自唐以来,文人墨客对此就有很多描述。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了天宝十二年杨贵妃在都城踏青的盛况:“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对唐时的皇宫贵族们踏青的盛况描绘得栩栩如生,踏青除饱赏青山绿水的风光以外,还适时伴以文体活动,如拔河、射箭、扑蝴蝶、荡秋千等等。“满阶杨柳绿似烟,划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这是唐代诗人韦庄描写荡秋千的动人情景。“宿愉残粉末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这是唐人王建描写清明踢足球的场面。“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苏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宋人张先《玉楼看》词中将男女游人赛龙舟、荡秋千等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踏青源于清明的上坟祭祖。上坟扫墓原是四时皆可,至唐代才逐渐固定在清明时节举行。据《旧唐书》载:“玄守开元二十年敕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沿,浸已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坟,编入玉礼,永为常式。”由于坟茔均在郊外,祭扫之余,自然免不了要观赏一番沿途春景,时日一久,踏青便逐渐从扫墓中游离出来,成为扫墓并列的习俗。故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宋代踏青之风更加盛行:“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唐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人绘声绘色地描画了古人游西湖的情景,格调清新,令人回味无穷。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缡漓,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汴京豪门富户出城踏青时的豪华排场,画有二十多艘船,三十多乘轿子和五十多头骡马。各种年龄、服饰、表情动作的人物竟有五百多个。还有设摊做小生意,临时帐逢内沽酒卖茶及应时小吃的,比比皆是。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亦有“清明三日,四野如市”的记载。理学家朱熹《春日》诗曰:“胜日寻芳泗川滨,天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描写了东风轻吹、百花竞艳的绚丽春光。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郊外踏青,看到蝶飞鸟鸣,随口吟也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萌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此词全文54个“春”字嵌入了46句的春词中,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描述踏青时的美好春光。清代吴友如《清明时节放风筝》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是清明时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真实写照。现代文学巨匠郭沫若热爱春天:“春花一片深如海,千树万树迎春来。花从树上纷纷下,人从花中纷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