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带猴字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带猴字的成语范文1
2、争先恐后:指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3、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4、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带猴字的成语范文2
[关键词] 支撑喉镜;电子喉镜;声带良性病变;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6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c)-0045-04
声带良性病变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声带息肉、声带结节、声带囊肿、声带状瘤和声带黏膜白斑等[1]。声带良性病变常由于慢性炎症、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和过度发声等原因造成,可引起声音嘶哑,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以往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声带良性病变,但效果往往欠理想。目前手术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首选方式,但临床上可采用的术式种类较多,疗效存在差异[3]。本研究观察了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声带良性病变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96例患者分为支撑喉镜组和电子喉镜组,每组各48例。支撑喉镜组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龄20~57岁,平均(38.8±6.9)岁;病程时间2个月~10年,平均(2.8±0.8)年;单侧病变34例,双侧病变14例;声带息肉31例,声带小结14例,声带囊肿3例。电子喉镜组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9.3±7.1)岁;病程时间3个月~15年,平均(2.9±0.7)年;单侧病变32例,双侧病变16例;声带息肉30例,声带小结16例,声带囊肿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病灶性质、位置和病变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两组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术前准备,避免过度用嗓及食用辛辣食物3 d,术前禁食8 h,禁水3 h。
支撑喉镜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气管插管前方经口置入支撑喉镜,将会厌挑起充分暴露声门及声带,观察声带病灶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确认后将支撑喉镜固定在护胸板处,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病灶切除术,完整将病灶切除后观察声带情况,修整声带边缘及切除区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观察手术区域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应采用肾上腺素棉球局部压迫止血,确认无出血后退出操作器械术毕。
电子喉镜组采用1%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同时采用1%麻黄素收缩鼻腔,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经鼻腔插入电子喉镜,观察声带病灶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在电子喉镜下置入操作钳后将声带病灶完全切除,观察病灶有无残留、手术区域有无出血,如有残留再次置入操作钳将残留病灶切除,如有出血采用肾上腺素棉球局部压迫止血,确认无残留和出血后退出操作器械术毕。
两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 d,并予以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5 d,禁声2周。2周后适度做发声练习,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吸烟及喝酒。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术后4周患者发声正常,声带恢复正常形态,运动及闭合良好,未见病灶残留;好转:术后4周患者发声基本正常,声带边缘欠光整,运动及闭合基本正常,可见少许病灶残留;无效:术后4周患者发声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较前加重,运动及闭合不良,可见较大病灶残留[4]。治疗总有效=治愈+好转。
1.3.2 并发症 包括术后组织残留、术后出血、软腭损伤和门牙松动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电子喉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支撑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71、2.48,P < 0.05或P < 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术后4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支撑喉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电子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 < 0.05)。见表3。
3 讨论
声带由黏膜上皮层、黏膜固有层浅层、中层、深层和黏膜基层所构成,声带良性病变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常由于短时间内过度、粗暴的发声或长期食用辛辣食物所导致[5-6]。声带良性病变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对声带良性病变效果欠理想,手术是目前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首选方法[7]。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疗效各异。有研究表明,声带良性病变常发生在声带固有层浅层,术中减少上皮层与固有层浅层的损伤可有效减少手术对发声的影响[8-9]。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成为耳鼻咽喉科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采用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并比较两者的优劣,研究结果显示,电子喉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支撑喉镜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支撑喉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电子喉镜组。表明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效果相近,电子喉镜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而支撑喉镜手术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电子喉镜是临床上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常用手术方式之一,该术式只需浅表麻醉,操作方便。电子喉镜具有可弯曲性,能清晰显示声带病灶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迅速将声带病灶切除,患者不适感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疗效可,术后恢复快[10-12]。但电子喉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电子喉镜从患者鼻腔进入,操作范围较小,同时电子喉镜手术钳口径相对较小,咬合能力有限,对于直径较大的病灶常难以一次性切除,需要分多次进行切除,反复操作容易损伤声带上皮层与固有层浅层,造成术后发声困难、病灶残留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13-14]。支撑喉镜是临床上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另一种常用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采用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痛苦小,支撑喉镜手术时从口腔进入并将喉镜固定在患者胸部,因此手术时操作范围大,手术视野清晰,能将声带病灶完全切除,并能够进行彻底的止血,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15-19]。但支撑喉镜治疗费用较高,同时对于张口困难、颈椎脱位等疾病的患者往往无法采用支撑喉镜治疗[20-24]。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声带良性病变各有优劣,对于声带病灶较小的患者可以选择电子喉镜治疗,而对于声带病灶较大或对于术后发声要求较高的患者可以选择支撑喉镜治疗。此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报道相一致[25-26]。
总之,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效果相近,电子喉镜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而支撑喉镜手术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对于声带病灶较大或对术后发声要求较高的患者应选用支撑喉镜治疗。
[参考文献]
[1] 程宇峰.支撑喉镜与纤维喉镜手术对声带良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39-140.
[2] 黄冬雁,杨伟炎,于萍,等.成人声带良性病变发病危险因素和病例对照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2):122-124.
[3] 张瑾,石冬梅,尤乐都斯・克尤木.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对比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6(12):687-690.
[4] 容庆丰,张国华.电子喉镜辅助支撑喉镜下治疗声带暴露困难患者48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79-3980.
[5] Preciado J,Perez C,Calzada M,et 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studies of voice disorders among teaching staff of La Rioja,Spain.Clinical study:questionnaire,function vocal examination,acoustic analysis and videolaryngostroboscopy [J]. Acta Otorrinolaringol Esp,2005,56(5):202-210.
[6] Shin YS,Chang JW,Yang SM,et al. Persistent dysphonia after laryngomicrosurgery for benign vocal fold disease[J]. Clin Exp Otorhinolaryngol,2013,6(3):166-170.
[7] Strong MS,Vaughan CW. Vocal cord nodules and polyps―the role of surgical treatment [J]. Laryngoscope,1971,81(6):911-923.
[8] Hochman II,Zeitels SM. Phonomicrosurgical management of vocal fold polyp.the subepithelial microflap resection technique [J]. J Voice,2000,14(1):112-118.
[9] 陈芳明,樊利平.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切除声带良性病变[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11):596.
[10] 杨红良,温湘玲,王成钢.等.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83-84.
[11] Gugatschka M,Kiesler K,Gerstenberger C,et al. First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moderately laryngoscope for endolaryngeal surgery [J]. HNO,2010,58(6):613-616.
[12] 刘济生,肖根生,曹文华,等.电视纤维喉镜下手术1098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2,22(3):335-337.
[13] 徐嘉,郑涛,黄孝华.电子喉镜下及支撑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7):24-25.
[14] Wang W,Lu R. The effect of laryng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nasal endoscopic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vocal cords benign lesions [J]. Lin Chu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2013,27(11):577-578.
[15] 王维安,路荣.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系统治疗声带良性病变52例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 27(11):577-578.
[16] 梁耕田,王素芳,孙广滨,等.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1):65-66.
[17] 刘雪冰,王涛,马伟,等.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在暴露困难的声带良性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6):93-94.
[18] 于萍,王荣光,杨伟炎,等.嗓音外科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2):88-89.
[19] 黄益灯,陈莺,郑宏良,等.两种不同方式的声带息肉手术比较[J].中国中西医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6):319-321.
[20] 郑涛,张丽,邓明朝,等.支撑喉镜、电子喉镜下声带手术方式的比较[J].淮海医药,2005,23(6):469-470.
[21] 王耀洪,汤素琴,钟玉红.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声带良性肿物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75-2876.
[22] 杨建明,金建平,田士忠.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243例疗效观察[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3):514-514.
[23] 胡永成,刘义.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小结手术167例体会[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0,5(11):134.
[24] 沈菊,柯勰.支撑喉镜联合膀胱镜与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8):78-79.
[25] Gallivan GJ,Eitnier CM. Vocal fold polyp in a professional brass/wind instrumentalist and singer [J]. J Voice,2006,20(1):157-164.
带猴字的成语范文3
龙举云兴 龙跃凤鸣 成龙配套 元龙豪气 鱼龙百变 鱼龙变化 鱼龙曼延
虎据龙蟠 龙御上宾 雕龙画凤 龙骧虎视 龙蛇飞舞 土龙沐猴 龙腾虎啸
龙德在田 龙战玄黄 游云惊龙 画龙点晴 一龙一蛇 蛟龙得水 鱼升龙门
龙翔凤舞 龙游曲沼 凤翥龙骧 贯斗双龙 龙蛇飞动 火龙黼黻 龙章秀骨
禅世雕龙 龙腾凤集 土龙刍狗 放龙入海 龙蟠凤逸 云起龙襄 跨凤乘龙
药店飞龙 踞虎盘龙 鳌愤龙愁 盘龙之癖 龙去鼎湖 青龙金匮 笔底龙蛇
龙飞凤翥 龙兴凤举 鱼龙漫衍 日角龙庭 凤子龙孙 烹龙炮凤 云龙井蛙
龙骧麟振 龙鸣狮吼 凤翥龙蟠 骇龙走蛇 鱼龙曼羡 烹龙炮凤 龙驰虎骤
尸居龙见 虎变龙蒸 龙韬豹略 龙飞凤翔 龙兴云属 鼎成龙去 龙威燕颔
带龙字的成语二龙章凤函 龙姿凤采 龙举云属 神龙见首 凤楼龙阙 云蒸龙变 龙翔虎跃
乔龙画虎 龙章凤彩 鱼龙曼衍 祖龙之虐 活龙鲜健 龙言凤语 绣虎雕龙
描龙绣凤 龙战鱼骇 龙楼凤阁 龙蟠虬结 龙翰凤雏 龙眉豹颈 舞凤飞龙
龙屈蛇伸 乘龙佳婿 龙蹲虎踞 龙骧虎啸 凤舞龙蟠 打凤捞龙 龙鬼蛇神
事火咒龙 龙门点额 龟龙鳞凤 凤表龙姿 鱼质龙文 匣里龙吟 龙骧豹变
龙盘凤逸 龙章麟角 龙多乃旱 人中龙虎 龙翔凤跃 龙荒朔漠 龙荒蛮甸
龙腾豹变 龟龙片甲 鹤骨龙筋 龙颜凤姿 龙腾虎掷 流水游龙 老迈龙钟
龙断可登 虎超龙骧 骑龙弄凤 龙盘凤翥 批逆龙鳞 乘龙配凤 攀龙附骥
带猴字的成语范文4
其实,龙的形象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龙的原始参照物,是龙马即海龙和海马,可以说,龙的第一代形象源自海马。有一个成语叫“龙马精神”,以为词中的“龙马”是龙与马,那就错了,此处的“龙马”最初是特指海龙和海马,指吃了海马之后精力旺盛。只是后来,以讹传讹,龙马被人们误以为是一种神马了。海龙和海马这两种鱼同属海龙目,都是珍贵药材,药性差不多,区别是海龙是直蛇形态的,海马是弯虾形态的。
古药书《百草镜》中描述:“海龙乃海马中绝大者。”可见,在远古时代,一般是把海龙和海马视为一种鱼,统称为龙马。龙的最初形象,则是海龙的名字,加上海马的外形。后来,神话的龙,在原始第一代龙的基础上,又加了多种动物的特征。
龙图腾的由来与原始部落不断的征战有关。
中国古代很崇拜龙,龙王,是中国古人崇龙心理和尊王心理的交融互渗。《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和62名神龙王。唐玄宗时,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
因年代久远,肯定没有龙最初是龙马的文字证据,只能从民俗与宗教遗存中去找证据。
从“龙”字的起源看,汉字是象形文字,什么动物最像“龙”字?从最早的早骨文来看,海马最像,最惟妙惟肖。甲骨文的“龙”字,再现了海马的形象:头部像马,尾巴像猴,眼睛像变色龙,皇冠式的角棱,全身披着甲胄。
从海马的医用价值看,海马是治男子阳痿不育、孕妇难产的良药,在远古时代,古人重视繁衍子孙,而海马能满足这一要求。从龙的图标为皇帝专用这一点来看,远古时代的平民,可能不准吃海马,海马是贵族的专利品。古代盛行巫医,巫医便把有神奇药效的海马推上了崇拜的祭台,专称为龙。并且,海马的骨头多为12节,古人吃海马以骨节计数,一昼吃一个骨节,这样,就把一昼划为了12个时辰。
从宗教及习俗角度分析。一是,我国有一些地方,有给新生儿服用海马的习俗,认为海马能“壮奶”,能减少婴幼儿期的疾病,故常将海马煎水给出生三天内的新生儿服用。而佛教中,相传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曾有名为迦罗和郁加罗的两位龙王兄弟,一个在左边洒温水,一个在右边洒冷泉,为佛祖沐浴净身。浴佛二龙,与中国民间小孩喝海马水,惊人相似地吻合。这是因为,远古时代,亚洲大陆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印度与总是有往来的,给小孩喝海马水习俗传入印度,印度再以佛教形式倒传回中国来。二是,中国江南一般的百姓家中,安有神像,在神像背上的小阁称为神灵,里面贮藏的是一些五谷杂粮、金属碎片和经符,经符记录供奉家庭(家族)的地址、姓名、神名、愿望等,有的还有符咒画像等,神灵中就供有海马等。三是,至今,多地流行海马舞。如贵州省普安彝族海马舞,是一种极为古朴原始的丧葬祭祀传统舞蹈,流传于地瓜镇格拱、三板桥镇梅子井一带,通常三人组成,二人表演,一人指挥。把马头与马臀两部分分别系于舞者腰间,道具由竹编骨架糊白绵纸做成。表演时,舞者手持马颈,步伐有双脚并跳、踮步跳、变脚跳,自由奔跑等跳法,有一些从上到下扭动身体的动作,与海马的形态极像。当地人称海马舞,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年间,谢、柳、车、毛等姓氏彝族从云南迁到普安,海马舞也随之传入。又如湖北省钟祥市土生土长的古老的传统舞蹈之一,也是海马舞。
带猴字的成语范文5
据统计,广州菜用料多达数千种,不仅有常见的飞禽走兽、山珍海味,更有其他菜系少见的蛇、鼠、猫、猴、蝙蝠等猎奇食材。
正宗的“龙骨汤”,主要原料不过是一根剔干净的猪或牛的脊椎骨,要一丝肉都看不到,才能称为上品。
自古以来,便有“食在广州”的说法。广州菜又名“广府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粤菜的代表,自清末广州开埠以来,粤菜便从广州流传到世界各地,并很快闻名世界,甚至与法国大餐齐名。如今,国外的中餐馆里,粤菜最为普遍,因此不少外国人都认为,中餐指的就是粤菜。
广州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广州丰富的食材资源,再加上厨师精湛的烹饪技艺,使得广州菜灵活多变,不仅能制作出独到的美味佳肴,更能集千家之长,大胆创新,将各方美食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风格。
不过,广州菜能扬名海外的原因,除了自身美味、诱人,还有广州人对吃的态度。吃,在广州人生活中永远是第一追求。据统计表明,广州人每天的早茶时间平均在一小时以上,对他们来说,静心享受精致的早茶已是一种习惯,这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对早茶尚且如此,其正餐就不言而喻了。因此,“食在广州”一说绝非空穴来风,这不仅是因为广州菜好吃,更是因为广州人好吃,如此一来,广州菜不想出名都难。
博取众长于借鉴中出新立异
大名鼎鼎的粤菜其实发展较晚,根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粤菜发源于汉代。而在此后的千百年间,粤菜也跟随着中国的巨变而不断发展,直至民国初期才真正成型,至此,粤菜的菜色和款式已与今天十分接近。尽管起步较晚,但粤菜凭借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等特点,深受民众喜爱。
广州菜可谓粤菜的集大成者,不仅聚集了本地的风味特色,更灵活地借鉴京、川、苏、鲁、浙等外省名菜甚至西餐的烹饪技艺,结合当地饮食习惯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创新,可以说,广州菜是找不到源头的。其实不仅是广州菜,整个粤菜也都如此,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至今仍然在不断发展、创新。
广州菜对其他菜系的借鉴很有一套,绝不只是单纯的依葫芦画瓢,就拿著名粤菜“鱼”来说,便是借鉴自苏菜中的“松鼠鳜鱼”,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刀工:“松鼠鳜鱼”鱼身与尾部相连,花刀后入锅烹炸,最后起盘浇上酱汁,成品是一条完整的鱼;“鱼”则不同,烹饪前要将鱼身改为多朵状,入锅分别炸好后,再与鱼头鱼尾拼凑、摆盘。如此改进之后,食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分块入口,同时在名称上也去掉了难登大雅之堂的“鼠”字,显得更加文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广州菜的菜名,若是让外地人在广州参观翻开菜单,乍眼一看,或许他们还以为这是一本成语词典呢:“池塘莲花”、“清风送爽”、“雄鹰展翅”、“海棠冬菇”……其实,这些充满了文艺气息的菜名也正是广州菜的魅力之一,让人一看,便对菜肴产生了十足期待,却又恰当地保留了一丝神秘性。
不过,广州菜中也有简单、直接的菜名,例如“龙虾烩鲍鱼”、“米网榴莲虾”等。有趣的是,这类菜肴大多源于国外,例如“龙虾烩鲍鱼”,便是采用了一种泰国常用配料“金不换”,而“米网榴莲虾”中的“米网”,则源自越南。或许,正是为了区分菜肴的来源地,广州人才特意在菜名上暗藏了玄机。
选料奇异无所不食的广州人
在《淮南子・精神训》中,有一段描写古越人吃蛇的文字,可见广州人吃蛇,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广州菜选料之丰富,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南宋时期,文人周去非所著的《岭南代答》中就有记载:“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据统计,广州菜用料多达数千种,不仅有常见的飞禽走兽、山珍海味,更有其他菜系少见的蛇、鼠、猫、猴、蝙蝠等猎奇食材。尽管经厨师精心烹饪后,再猎奇的食材也能成为珍馐美馔,但依然会令许多外地人望而却步。
在广州菜的诸多猎奇食材中,蛇算是最普通也最为人接受的了。据悉,广州人吃蛇的历史已达两千年,甚至专门有“广州蛇宴”这一广州菜分支,而其中最有名的菜肴,当属“龙虎斗”。“龙虎斗”又名“龙虎凤大烩”,相传在清同治年间,有一名叫江孔殷的人,曾进翰林院为官,后回乡经商,闲暇时喜欢钻研美食,时值其70大寿,他非常想做一道特别的菜肴来招待亲朋好友,正苦思冥想之时,见自家的猫在扑蛇笼,而笼中的蛇也不甘示弱,不停吐着信子与猫对峙。江孔殷见了,豁然开朗,于是用狸猫和蛇为食材,做出了这道经典的“龙虎斗”,后经客人建议,加入了鸡肉以提升鲜味,这鸡肉便是“龙虎凤大烩”中的“凤”。
在广州,有一家“广州蛇餐馆”,专门制作蛇料理。为满足日常食客所需,餐馆中有一个专门的蛇库,库中养着几百条蛇,这些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剧毒的毒蛇,如眼镜蛇、金环蛇、白花蛇等;另一类则是无毒的蛇,如广蛇、乌梢蛇、水律蛇等。这家餐馆的厨师可以用八十多种烹调方法制作出不同花样的蛇宴,最负盛名的有“烧凤肝蛇片”、“四珍炒蛇柳”、“五彩蛇丝”等。
广州菜无奇不有,而最猎奇的,被称为“三大奇品”。第一奇是吃猴脑,先在桌子中间开一个洞,将已剃净毛的猴头伸出洞外,再用绳索把猴子的四肢紧紧捆绑,食用时,需用银锤敲破头骨,用银刀撬开其天灵盖,再用银勺挖取温热的脑浆直接食用。第二奇是吃活鼠,食客将出生不到3天的老鼠卷在用面粉制成的面皮中,蘸上蜜糖后直接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第三奇是吃蜈蚣,蜈蚣不能太小,至少要5寸长,食用时,得让手法娴熟的堂倌进行操作:按住蜈蚣头部,扭断头和尾节,再用手在蜈蚣尾部轻轻一拉,晶莹剔透的蜈蚣肉便脱壳而出,据说味道鲜嫩无比。
不过,以上这“三大奇品”因过于残忍,如今已是吃不到了。尽管如此,今天的广州菜中,依然大有猎奇类菜品,知名的虫餐便在广州十分流行,比较出名的菜品有“白蚁归巢”、“烧禾虫”、“盐煎金龟子”等。
随时令而变夏秋清淡,冬春浓郁
一般而言,广州菜偏清淡,讲究清中求鲜、淡中求美。一年四季中,广州菜的口味有所差异,其中夏秋两季最为清淡,冬春两季则稍显浓郁。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夏季不仅炎热,且时间长,直至深秋才会明显降温,因此,在夏秋两季,消暑食品最受欢迎。“冬瓜盅”便是广州人夏秋常食用的菜品,这道菜以冬瓜为容器炖汤,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厨师的技艺:先将冬瓜切去顶盖,挖除瓜瓤,将瓜沿切成齿状,并在瓜身上刻上花鸟图案,然后加入鸡丁、干贝、虾仁、精肉丁、蟹肉等食材,添加适量鸡汤,再开始蒸制。“冬瓜盅”色泽青绿,赏心悦目,汤汁无比鲜美。
夏秋两季,广州人喜欢将食材直接蒸煮食用,“白切鸡”、“清蒸海鲜”等广州名菜均采用的是此类做法。将食材入锅清蒸,可以将其自身的美味精华完全吸纳进肉质之中,再蘸以碟中的酱料,教人吮指回味。
到了冬春两季,广州菜的作用便从消暑变成了滋补。与夏秋菜品的清淡不同,冬春两季的广州菜,相较而言要油腻许多,例如知名的“烤乳猪”。上好的烤乳猪,色泽油亮,外皮呈大红色,皮酥肉嫩,入口奇香。烤乳猪的制作也十分考究,选料上,要求乳猪皮薄且躯体丰满,重量在5~6公斤为最佳,宰杀洗净后,把五香粉和食盐涂抹于乳猪腹腔内,腌制半小时后,再将调味酱、腐乳等多种调料涂抹于腹腔,又腌制半小时,然后用沸水烫皮,再涂上糖醋,用小火烘烤半小时,直至肉熟。烘烤完毕后,取出乳猪,在其表面刷上一层香油,最后用刀片将猪皮切成32块,整只上桌。
带猴字的成语范文6
一、缘景造境,让汉字迸发无穷引力
低年级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易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有效情境,让识字教学充满“趣”、“乐”,引爆学生参与识字的激情。
笔者在教学《咏华山》一课时,在初识“华山真高哇!”这一句时,板画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华山,又将生字词“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爬上山顶、情不自禁、吟诵、称赞”拾级而上,一一呈现在山崖边,然后充满激情地说:“小朋友们,现在一座高耸入云的词语山就在眼前了,你们能征服它吗?”学生们跃跃欲试,乘兴而上,自由读、开火车比赛读,在登山的情境中,学生的识字激情悄然滋长,一发不可收拾。笔者又指着“山腰间、山顶、山路”等词语顺势而导:“有几个词语宝宝站错了位置,你能帮帮它们吗?”一位学生踮起脚尖自信地将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这一读一贴中,学生们已经不知不觉收获了生字词的音、形、义,这样的情境创设何乐而不为呢?
识字情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合理创设,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识字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再现情境,让学生“睹物思字、物字结合”, 提升识记生字的热情。
如在教学《识字六》一课时,上课伊始,栩栩如生的动物图片引得学生开心地大呼小叫,此情此景,让学生大声喊出动物朋友的名字,学生读得兴趣盎然。随机凸显词语“狮子、猴子、猩猩”,纠正轻声的读音。随后的开火车读词语环节中,满载动物朋友的火车在学生亲切的呼唤声中隆隆地出发了,生动活泼的情境让他们乐在识字中,认识了反犬旁的一组字:猴、狮、猩,知道了形声字的奥秘,此时此刻再学“袋”字,学生的慧眼一下子识破了“袋”字的玄机――上声下形,在“望字生音”的同时“望字生义”;最后让学生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读出词语的韵味,猴子的机灵、老虎的威猛、小鹿的灵巧在朗朗读书声中呼之欲出,汉字的无穷魅力已深深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追根溯源,让汉字植入文化内涵
独树一帜的中国汉字承载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源头,展现的或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幅曼妙的画。
教学“海”字时,很多教师会引导学生用“三点水”加“每”字来记住它。教学时,笔者在此基础上呈现“海”的古字―― ,告诉他们右边是古字“母亲”的“母”,古时候,海被誉为“水的母亲”。“哇――”学生们惊叹了。母亲水,海的柔情就此烙入他们的眼底、心里。
学习“虹”字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提问:彩虹又不是虫,为什么是虫字旁呢?笔者顺势而导,让学生欣赏“虹”字的古今字演变,告诉孩子们:古时候“工”为巨大之意,“虹”指大虫,龙也。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这一现象,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龙,有个成语叫“虹饮于河”,是指虹(神龙)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学生恍然大悟,被“虹”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对中华母语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这样的识字教学折射出人文的理性光辉。
再如,特级教师吴建英在执教《识字七》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印度有一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说的就是汉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汉字天地,去探索汉字的奥秘。
(电脑演示动画:“示”字变成示字旁的演变过程。)
师:看出来了吗,说说是怎么变的?
师:古人根据神的外形造出了“示”这个字。“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表示是日、月、星三神。这就是现在的“示”。谁来做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带这个偏旁的词语?
教学词语“神话”:
师:(出示“嫦娥奔月”图)这幅图画是什么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随着学生交流出示“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图片。学生齐读有关神话的成语。
师:你能说说神话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神秘,故事里的人有神奇的本领,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很勇敢……
教学词语“祝福”:
师:(出示课文插图)天上的老福星爷爷给大家送来了祝福,他祝大家健康活泼,天天快乐!你在什么时候也给谁送去过祝福呢?
生:奶奶生日时我祝福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生:教师节到了,我祝福老师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生:哥哥要高考了,我祝福他能考高分,能如愿以偿考上理想的大学。
师: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这个“福”字,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福”,希望“福气”能够降临。请看――(出示各种“福”字,最后定格在“百福图”上)你能给“福”字组哪些词?
教学词语“祖先”:
师:图上画的是离我们年代非常久远的古人,他是我们人类的祖先。你对我们的祖先有哪些了解?
师:读读这些词语,想想“示字旁”的字一般与什么有关呢?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神仙、祖先等古老的事物有关。
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拐弯抹角都是一段美丽的故事。”上述片断中,吴建英老师通过多媒体呈现示字旁的演变过程,将汉字的源流知识有意识地引入课堂,学生们在观察比较、交流思考中了解了“示”最初的意思以及变化,明白了“神话”、“祖先”的含义,摄人心扉的“百福图”更是体会到了祖先造字的智慧和美好愿望。一路探究,追根溯源,不着痕迹地渗透汉字文化,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古人造字的意蕴,探求汉字的意与义,这样的识字教学更接近语文的本质。
三、内延外伸,让汉字彰显语用意义
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指向语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如此。识字教学,在识记生字,积累生字的同时,要把握汉字所处的具体语境意义,即语用意义,重在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在生活实践中能正确、合理、妥帖地运用,这是识字教学的本质所在、必然之途。
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在教学“小松树”的“松”字时,当学生读准字音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给“松树”的“松”再找个朋友,组组词。学生不约而同都想到了“松果”、“松子”、“松针”。这时,笔者做了一个攥紧拳头又松开的动作,顺势追问:还有什么松呀?学生小眼睛一亮,纷纷说道:松手,松开,宽松;又引导:下课了,紧张学习40分钟的我们可以休息了叫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放松、轻松;这时,一个学生像是得到了启发,脱口而出:还有肉松!孩子们在欢笑声中汲取了“松”在不同语境中的特殊意义,小小的“松”字,用魔术般的组词变脸游戏,拓展着学生们思维的宽度。
还是《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在教学生字“多”时,引导学生: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多”字,你能给它组个词吗?这可难不倒学生们:“很多”、“许多”、“多少”、“人多力量大”、“多年”……笔者话锋一转,指着黑板上的句子问:小松树说:“你看,我长得多高啊!”这里的“多”是什么意思呢?小麻雀似的学生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片刻后,有学生明白了:就是很高很高,就是特别特别的意思,就是非常非常的意思。笔者乘胜追击,“花儿开得特别特别美,你可以说――”“花儿开得多美呀!”“那位小朋友的裙子非常漂亮,你可以说――”“她的裙子多漂亮呀!”“妈妈非常爱你,你可以说――”“妈妈多爱我呀!”“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特别特别高,于是他说――”“你看,我长得多高呀!”孩子们昂着笑脸,幻化成了小松树,兴致勃勃地朗读着小松树的话,体会着“多”字传递出的那份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