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狐狸阶梯结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狐狸阶梯结局范文1
关键词 肺结核 家庭护理 体会
肺结核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侵入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称为肺结核病[1]。居家护理是当个人或家庭发生健康问题时,根据个人及家庭的自愿要求,居家护理人员为访问家庭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促进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能力的护理活动,其服务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家庭护理服务,目的是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影响和残疾,给患者和家属提供维持和促进健康和康复护理的综合健康管理。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例,男2例,女5例,年龄58~68岁,平均年龄63.6岁。以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所有病例痰检阳性,X线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结核病灶改变。经长程化疗并给予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所有病例症状消失,痰菌转阴,X线检查见病灶钙化。
家庭护理措施
对家庭成员的护理干预:①接受患者:着重向家庭成员宣传结核病虽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但只要预防得当,不会被感染。说明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数量多少、毒力大小以及机体的免疫力3个方面的因素,当入侵细菌数量少、毒力弱,而人体免疫力较强时,机体就能把入侵的病原体清除或使病变局限,从而不发病。小孩可通过接种卡介苗而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感染结核病后,只要按原则服药,完全可以治愈,让家庭成员接受患者,给患者以鼓励、支持,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给患者以情感上的支持:在家庭护理活动中,通过与家庭成员沟通,告知家庭的有效支持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创伤。让其子女在空闲和节假日时多陪伴患者,与患者多交流,关心体贴患者,让患者感知到家庭的温暖,增加安全感及归属感。③给患者以经济上的支持:倡导家庭成员满足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一切可能要求,包括衣食住行、医疗费用等各个方面。④改善居住环境:指导家属在室内养殖花卉,因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使人赏心悦目,对调节患者的心情很有用;在家庭中减少吸烟,避免患者被动吸烟;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室内臭氧浓度,保持空气清鲜。
休息与活动:根据患者体能恢复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当疾病处在急性期,或有咯血症状时,以卧床休息为主,稳定期可到户外活动,活动量依个人体力而定,以不感到疲劳为主。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足够的营养:①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和进食情况,制定较全面的饮食营养摄入计划。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良好的均衡饮食,多食肉类、蛋类、牛奶及水果等高蛋白质,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增进机体的修复能力[2]。不用辛辣调味品,禁饮兴奋性饮料,避免诱发病灶。②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日以上,以保证机体代谢需要,又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
咯血的护理:对伴有咯血者,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鼓励轻咳将血排出。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大咯血的先兆症状,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药物治疗的护理:⑴化疗护理:通过耐心讲解,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告之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与疾控中心取得联系,选定化疗方案。在服药期间,嘱咐患者不要随意增减药量,不遗漏、不中断、规律用药,以免增加毒性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为了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强化期每个月协助患者做1次痰检、1次肝功能及血象检查;巩固期则鼓励患者坚持服药,每半年检查1次肝功能,每3个月拍1次胸片,以观察病灶变化,督促患者完成全程化疗。⑵用药护理:①告诉患者所服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②告诉患者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坚持服药的必要性;③告诉患者所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教会患者应对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并给予对症处理,如服药后多饮水,适当休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⑶其他:指导并教会患者和家属输液常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基本的应对方法,遇有异常情况,及时电话联系。
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①患者:指导患者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绢捂住口鼻,教会患者有关的隔离知识。活动期合理安排休息及饮食。②家属:告知家属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应分室居住,每年做1次胸部透视,平时感冒若有咳嗽咳痰>2周,应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应及时接种卡介苗,使人体对结核菌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让家属了解治疗方法及持续用药时间,以便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讨 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肺结核是慢性病,住院及抗结核化疗时间均较长,医疗费用较高,加上病后所需修养时间长,需要营养支持,给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如果能在家庭中有社区护士给予治疗和护理指导,既能为家庭减轻许多负担,又能满足患者“在家医疗”的需求。患病后“住院治疗”与“家庭治疗”相比,许多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更偏爱后者。家庭护理能提供持续性的医疗护理,使患者在家就能获得完全的护理,可增进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其尊严,降低住院率及急诊频率,减少家庭往返奔波医院之苦,并维持家庭的完整性,增进家属照顾患者的知识与技能。
家庭护理还能扩展护理专业领域,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通过以护理为主导的工作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成就感,肯定护理人员的专业形象。
参考文献
狐狸阶梯结局范文2
【关键词】外伤感染;气性坏疽;截肢患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273-01
气性坏疽亦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是由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全身出现毒血症局部出现产气,水肿、坏死、恶臭为其临床特征是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1 男性患者,35岁,因车祸伤至左下肢剧痛,出血不止,活动受限1小时,急来我救治急诊以“左下肢外伤” 收入我科,×线提示“左腓骨上端粉碎性骨折”,查体:T37℃?p108次/分?r28次/分?bp/30mmhg患者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左小腿大片肌肉撕脱,组织暴露。伤口处留有大量污物泥土,入院后立即給氧,建立静脉通道,备血。做术前准备送手术室,在手术室进行清创处理+神经血管探察桥接术,4小时后返回病房。术后3日患者体温39℃左右,精神食欲差,尿量减少,约200ml/d。急查血常规,肾功能,电解。结果发现各项指数均低于正常值,肾功能严重受损,观察伤口情况见大量恶臭气性血液性液体溢出,胫前肌群发黑坏死,大量液化组织形成,立即提取分泌物涂片,见革兰氏染色阳性粗杆菌生长,通过上述症状和检验结果。诊断为气性坏疽,立即上报医务处,经院方及病人家属商议并签字后,于术后4日上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下肢开放性截肢术,术中顺利,术后及已抗炎,纠酸、输血、白蛋白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稳定,于28日后患者好转出院。
⒈2 治疗方法 术前静滴青霉素1000万u,大环内酯类或甲硝锉,补液及输血。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应給氧,继续输血,补液和应用上述大剂量青霉素。在病变区做广泛多处切开,切除已失去活力的肌组织,查至有正常颜色,弹性和能流出鲜血的肌肉为止[1]。敞开伤口,用3%过氧化氢冲洗湿敷,长更换敷料。如感染发展迅速,伤肢各层组织均已受累或伤肢损伤严重,合并粉碎性开放性骨折;或大血管损伤者,或经手术处理仍不能控制病变发展,且患者中毒严重,为保全性命,可考虑做截肢术,残端开放,继续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换药。
⒈3 结果 经上述治疗及心理护理,病人恢复良好,伤口痊愈无交叉感染,术后功能回复时间3个月,平均住院时间25天。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加强病情观察 本病发病急,进展快,后果严重。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拒不剧烈疼痛、肿胀。病人极其痛苦,有濒死、恐惧感。短期内病人衰竭,并出现昏迷及中毒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2.1.2 防止并发症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如有高热、气促、脉速、烦躁不安、皮肤苍白、甚至昏迷应及时报告医生,警惕是否感染扩展为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应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做好紧急抗休克处理。
2.1.3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在早期因失液过多而引起功能性急性肾衰的发生,此期应大量补液。考虑到患者较年轻,平素无心脏疾病,补液速度可稍快,调节60~80滴/分,以利尿,尽早纠正急性肾衰。准备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如液体以补足,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尿量持续<20ml/h,并对利尿剂无反应时,应警惕器质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2.1.4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于受到创伤和持续存在的感染的刺激产生的炎症反应过于强烈以至于失控,主要表现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2.1.5 高热的护理 应查明发热的原因,保持适宜的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房间通风通气,必要时给予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或遵医嘱给予退烧剂。补充足够的水分,维持营养和热量,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两次,防止口臭和口腔溃疡[2]。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 众所周知,失去肢体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其心理状态往往经过震惊、回避、承认、适应四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患者表现悲观、失望、和孤独,具体体现 在对婚姻家庭、工作生活等问题上忧心忡忡。在此阶段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医学知识和文化教育程度,选择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解决其心理问题。
2.2.2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有污染时随时更换,使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协助病人完成其生活上的一切需要,早期患者因伤肢剧痛而影响睡眠时,如有必要可给予肌注强痛定来减轻疼痛,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改进烹调方法,增加病人食欲,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
2.2.3 加强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气性坏疽有很大的传染性,应将患者放在单人房间,门口设隔离标志,房间内备用各种隔离用物和护理用物,专人专用,辅料全部焚烧,使用过的器械先用含氯消毒液浸泡,然后送供应室高压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处理,病床床头柜及物体表面应用含氯消毒液擦洗,棉絮应焚烧,房间应熏蒸或紫外线消毒。密切接触患者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穿隔离衣,带一次性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用毕,毛、帽口罩、注射器等一次性用品单独收集,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装袋焚烧。接触患者伤口的布类、敷料等用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后焚烧。换药用过的器械橡胶手套等2%戍二醛浸泡2h后在送去高压蒸汽灭菌[3]。
3 护理观察
3.1 观察局部情况:气性坏疽使病人遭受极大痛苦,并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因此积极预防对容易发生此中感染的外伤应高度警惕,注意观察局部情况如开放性骨折合并大腿,臀部广泛肌肉损伤或挤压伤者,上止血带时间过长者等。
3.2 全身情况的观察:由于大量外毒素进入体循环,病人早期即可出现中毒症状,随着感染的加重,全身中毒性症状进行性加重,表现为烦躁不安、恐惧、但神志清,体温高达40~41℃,呼吸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大汗淋漓、乏力、呕吐,少尿等。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昏迷、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并低于正常。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因此,要密切观察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做好记录供治疗时参考。
4 小结 气性坏疽在临床上很少见,它的传染性强,由于我们按照以上的一系列隔离措施和护理方法,未发生交叉感染,也无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顺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66(1).
狐狸阶梯结局范文3
糖尿病足坏疽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使肢端缺血,且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知觉,继发感染而导致坏疽;它是糖尿病后期血管、神经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糖尿病病人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的截肢,要比非糖尿病病人高5~10倍 [1] 。糖尿病病人经积极保守治疗患肢病变难以改善,截肢仍是首选治疗方案,因此,为了减轻病人痛苦,配合截肢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2000年9月~2004年3月,笔者对收治24例糖尿病足坏疽截肢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7~72岁,平均56.4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趾端疼痛、麻木、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或截趾手术。截肢或截趾手术后,22例肢体残端如期愈合,随访生活状况良好;2例安装假肢,生活可以自理。
2 截肢术前护理
2.1 控制感染 对于局部坏疽创面,应对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保证抗生素的输入,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体温及下肢肢体局部变化,当发现病人表情淡漠、体温升高或过低、局部发黑范围增大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立即静脉输注大量有效抗生素,并予以支持治疗,同时加强基础护理。
2.2 饮食护理及控制血糖 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强热量10%~20%,要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使食谱多样化,做好饮食护理。同时,应积极控制血糖,每日定时测尿糖、血糖,胰岛素注射时间应与饮食时间相配合,这样有利于局部坏疽创面感染的控制及切口愈合,为手术做好准备。
2.3 心理护理 病人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加之足部疼痛,具有紧张、恐惧、绝望心理,少数患者因足部坏疽伴有恶臭,常有自卑心理,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我们予以专人守护,运用解释、支持等方法多安慰病人,多鼓励病人,适时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心态稳定,配合治疗;疼痛严重时运用镇静剂,并提供精心细致的生活护理,使病人情绪稳定,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2.4 足部护理 糖尿病足坏死患者会出现肢端痛、温觉障碍,嘱病人勿长时间双叉,以免压迫血管与神经。一般给予平卧位,抬高患肢,观察其皮温、足趾活动、知觉、运动及动脉末梢搏动情况,并做好记录,以供术后参考。每晚睡前宜用温水(忌用过热水)泡脚,水温不宜高,每次10~15min,洗完后要将趾间隙处轻柔擦干,并观察有无微小损伤,涂羊毛脂;汗多时可用少许滑石粉。注意保暖,以消除寒冷对血管所致的刺激性痉挛,但勿使用热水袋、热水瓶、电热毯等用物加热足部,局部用25%硫酸镁湿敷,每日3次,嘱病人穿轻暖合适的棉袜,每周应剪指甲1次,以防抓伤皮肤发生感染。
2.5 康复教育 患者入院后指导病人有效呼吸运动及训练床上大小便,规劝其戒烟,并指出烟草中有一定量的氧化氮及微量氰化物等有害物质,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发展,也可加重HbCO的缺氧效应 [2] 。
3 截肢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病程长,思想负担重,肢体残疾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活上不便,也会令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有些人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依赖亲人,生活不能自理,降低了生活质量;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因被疼痛折磨多年可能会认为死亡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解脱导致自杀倾向。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细心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帮助患者顺利渡过这一痛苦的阶段,让其接受现实,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做好康复治疗准备。
3.2 疼痛护理 患者术后回病房时,疼痛依然存在。首先应减轻病人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帮其调整至舒适,避免压迫患肢;其次适当应用止痛药以缓解伤口疼痛。但仍有一部分病人还存在一种幻觉疼痛,截肢前那种疾病的疼痛仍时刻困扰病人,总是无法摆脱,甚至会逐渐加重。针对这部分患者一方面可应用止痛药缓解疼痛,还可采用肌肉松弛药、抗惊厥药,辅以物理疗法和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等方法来减轻病人疼痛,使患者较舒适地度过术后疼痛期。
3.3 基础护理 术后病人可能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所以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血压、尿糖、尿量、生命体征变化及伤口敷料、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改变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4 残肢护理 (1)肢体残端用弹力绷带包扎,及时换药,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争取切口Ⅰ期愈合;每日3~4次按摩患肢皮肤,每次10~20min,开始时动作宜轻柔,然后慢慢增加力度,局部可热敷;残肢垫高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将残肢自由地置于有床垫的床单上,每2h移动1次,以防压迫性褥疮,抬高床脚,以消除残端水肿。
髋关节作矫正和增强肌力的运动,如伸直、内收运动,每日 4次,以防屈伸、外展、外旋、伸旋等挛缩。(3)拆线后用弹性绷带使残肢皱缩及定型,注意残端卫生,每日用水和肥皂清洗并擦干。(4)触摸股动脉搏动,观察其皮肤颜色变化及有无疼痛等,同时注意局部保暖。
狐狸阶梯结局范文4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回流灌肠 护理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病变肠管痉挛,肠蠕动消失,大便排除受阻,近段肠管继发性扩张。临床表现以顽固性便秘腹胀为主、新生儿则胎便排出延迟,患儿往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严重者并发小肠结肠炎。其临床治疗:痉挛肠段短、便秘症状轻者,可采用缓泻药、等渗盐水回流灌肠等综合性非手术治疗法。凡痉挛肠段长、便秘严重者必须进行根治手术。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方法不管选用保守或手术治疗,都必须先行肠道回流洗肠,以确保患儿生命安全[1]。
1 临床资料
我院小儿外科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1例,年龄出生后3天-7岁,临床表现为腹胀与便秘。经钡剂灌肠X线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常见型),灌肠后均无明显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其中5例经回流灌肠后好转出院,13例经充分回流灌肠后手术治疗,无肠道并发症治愈出院。
2 灌肠前的准备
2.1操作前与主管医生交流患儿病情,阅读钡剂灌肠造影X线片,明确狭窄段位置及长度,以及病变近侧肠管扩张程度[2]。根据狭窄段长度和患儿年龄选择根据患儿大小选定合适型号的灌肠管(胃管),一般是14-18号(新生儿可用8-10号一次性尿管)作为灌肠管,把无菌60mL空针与胃管或输液器、Y型接头、胃管、电动吸引瓶连结紧密作为灌肠器。灌肠早期肠道中存有大量粪石时,应采用1、2、3灌肠溶液(50%硫酸镁、甘油、温开水),用于软化粪便、解除便秘;中后期改为等渗盐水或等渗盐水与甲硝唑混合液用于清洁肠道抑制肠道细菌繁殖[3]。灌肠液温度以39-41℃最适宜,灌肠液的总量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体重而定,每次200ml/(kgd)[4]。
2.2说明协助患儿排便的目的,用通俗的语言向患儿家长讲解患儿腹胀、呕吐的原因是由于粪便排出受阻引起,说明协助患儿排便的目的消除腹胀、促进食欲、防止肠炎,维持正常营养,为手术治疗提供较好的耐受力及充分的肠道准备。
2.3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说明疾病通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是可以治愈的,并指导做好婴幼儿安抚护理,婴幼儿常因腹胀、灌肠过程不适等出现哭闹不安,让家长抱住患儿并予及安慰,多数患儿经灌肠后腹胀减轻即转安静,较大患儿应耐心劝说,使其知道疾病的主要问题是大便不能排出,从而自愿配合治疗。
2.4调节好室内温度,夏季可开放空调、冬天使用烤火炉,避免患儿在操作中受凉感冒引起新生儿硬肿或肺炎等。
3 灌肠的指导
3.1接受灌肠治疗期间要告知家属患儿食富营养的流质饮食,以配合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为患儿做灌肠操作时嘱患儿家长在旁观看,并讲解各项操作的要领,以利于积极配合操作。
3.2灌肠可取平卧截石位或侧卧屈膝、头高脚低位,婴幼儿可让家长抱持,两腿分开;灌肠管插入深度根据X线提供狭窄段的位置作参考,灌肠管必须通过狭窄段插入扩张肠管的近端,新生儿可用60ml的注射器抽吸灌肠液经灌肠管注入肠腔,每注入50-100mL后回抽肠道积粪液,反复灌洗,直至回流液无粪渣清亮;小儿可将灌肠液瓶挂于输液架上,高度距患儿的臀部60-80cm[5],输液管下端接上Y型接头,其分叉处一端接上灌肠管,另一端接上吸引管,引吸管与贮液瓶盖上玻璃管连接,将灌肠管插入后关闭负压引流瓶一端,打开灌肠液调节夹,开始滴入灌肠液至每次需要量后关闭调节夹,用手轻揉腹部片刻后松开负压瓶吸出肠腔内液体,如此反复多次灌洗直至吸出液澄清为止。一般须7-10天。
3.3插入灌肠管前必须用石蜡油充分,以免损伤肠道黏膜,插入灌肠管后先排出肠道内积气再行灌洗,灌洗速度缓慢,注意观察每次排出量必须多于或等于灌入量,遇到排出不畅时,可按摩患儿腹部、调整灌肠管的位置,使粪便顺利从灌肠管流出。
3.4灌肠时注意排出液是否带血性,若为血性液或若灌洗过程患儿哭闹或诉腹痛、面色苍白等均提示肠壁受损或肠穿孔应停止灌肠,立即报告医生即使处理。灌肠后也应关注患儿大便的性状等变化,以了解灌肠效果,即使反馈给医生;关注患儿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准确用药。
4 小结
先天性巨结肠是常见的结肠发育畸形疾病,治疗必须行回流灌肠,清洁肠道,其回流灌肠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肠道积存的粪便,改善肠道环境,控制肠道炎症,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作好充分治疗,并关系手术成败。在回流灌肠的操作前一定注意选择合适的灌肠管及了解插管长度;确保灌肠效果良好,操作中注意动作轻柔、关心患儿冷暖及注意患儿有无出血等病情变化;操作后注意患儿大便性状及肠道是否清洁,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以确保患儿健康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佘亚雄.小儿外科学(上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466-468.
[2] 王颖.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灌肠的护理改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25.
[3] 刘红艳,刘艳青,刘秋菊.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探讨[J].当代护士,2008,1:23-24.
狐狸阶梯结局范文5
肿瘤是现代医学中的常见疾病,而膀胱肿瘤则更是恶性肿瘤中的代表[1],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据首位。膀胱肿瘤经常出现术后复况,发病率高达50%~70%[2],因此,应该对术后的一系列情况引起高度重视。为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膀胱癌术后改善和提高膀胱灌注患者对医生依从性的影响,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对该院在2009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研究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52例,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35~66岁,平均为42.5岁。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在年龄、性别、膀胱肿瘤手术的情况及灌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已经成年,且为首次发病,有独立的意识,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均自愿提供实验所需数据,术后同意进行膀胱灌注[3]。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χ2进行数据的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了积极的配合,无论在配合还是定时方面都要高于对照组,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肿瘤复况研究
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后无复况,而对照组手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了肿瘤复发,发病率为23.1%。患者按时灌注、配合灌注及进行定期的复查能够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的概率,有助于临床治疗(P
3 讨论
3.1 提高膀胱灌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治疗的依从性在临床医学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是指患者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一系列合理的行为活动。有些患者在求医后,并没有听从医嘱,而产生依从性差,并且对治疗后的一些列疾病不关注,产生了许多不良反应[5]。患者在术后应多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积极配合医生嘱咐,进行合理饮食,同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躁、烦闷等情绪,作息时间规律,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争取在术后,达到理想效果[6]。
3.2 聚焦解决模式的临床意义
聚焦解决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解决问题方式,是一种尊重个人,同时患者在积极配合心理学,相信自身的潜能情况下的临床干预[7]。传统的解决问题方式上存在很大弊端,人为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通常会出现情绪化,如偏见、固执、消极、悲观等,导致决策出现偏差,不利于患者的治疗。而聚焦解决模式则打破常规,根据心理学模式,强调非理性思维的重要性,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主观因素主导的影响[8],不仅只看见问题的表面,而更加注重利用自身能力和资源避免问题再次出现,可以大大地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意义
正确的术后膀胱灌注护理,不仅能够减少许多膀胱肿瘤手术的不良反应,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在术后也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安抚情绪,减少其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患者在灌注后应该注意控制饮水,同时听从医嘱多休息,在排出药物后,喝大量的水,以避免膀胱受到刺激,影响治疗效果。正确的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的膀胱灌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加强术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疗效果。
狐狸阶梯结局范文6
【关键词】建筑行业 项目管理 成本预算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然而,目前农村小学不仅没能把课外阅读摆在应有的位置上,而且阅读状况令人堪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学校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均已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开始个性的发育,处于性格、兴趣、爱好等各类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很健康、很良好的倾向。事实上,农村学生中85%的是留守儿童,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我近期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阅读兴趣培养》的课题研究中,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对本校二、三、四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参见下表:
统计中“有很多想看的书没有机会阅读”,“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希望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读物”、“希望家长的支持”、“有家长的辅导(监督)”等等。还有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丰富知识”。而这些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愿望理应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但现实与愿望截然不同,那么,是什么原因在阻滞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呢?不难看出,通过以上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原因所在,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在调查统计数据中发现,在教育评价、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任然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使本应该占有一时之地的课外阅读被束之高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少不了学生课外阅读。而学校的课外阅读情况开展如何,参见下表:
另一方面,学校根本没有阅读课,学校对学生的作业、品德、纪律、卫生等列入考核范围,进行评比,唯独把课外阅读弃置一边,学校图书室藏书远远不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为了迎接大小的统考,各科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费劲精力完成作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教师真的想进行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一句空话。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因为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学生被动地按照考试要求,读教材、背诵课文。这样长期下去只会扼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三)家长对课外阅读不理解。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他们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根本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未吃透,把课外阅读看成“不务正业”,实属“多余”。请参看下表:
从调查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了,孩子手中除了学校发的几本课本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可孩子手中有价值的图书几乎没有。原因是家长们认为那些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无用,与考试无关,会影响孩子学习。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方法
(一)丰富课外阅读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形象思维占主要,对枯燥的文字往往缺乏兴趣。所以“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无疑是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那么,恰当地选择阅读材料至关重要。因为追求故事性和趣味性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读故事、猜谜语、背儿歌、看漫画书等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及时向学生推荐这类书籍。如:《百岁童谣》、《洋葱头历险记》、《狐狸列娜的故事》…… 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评价文中的乌鸦是很爱思考问题动脑筋、热爱劳动、很聪明的。接着我便抓住契机给他们讲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从前有一只乌鸦和一只狐狸共同生活在森林里。一天,乌鸦找到一块肉,叼在嘴里,准备给她的孩子吃。这时……狐狸说:‘你的歌声最动听,谁都没有你唱得好,你就唱几句吧!’乌鸦……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我嘎然而止。究竟乌鸦有没有上当呢?狐狸能否吃到肉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时我举起手中的《小学生最爱读的一百个经典故事》。同学们要想知道‘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结果就藏在这本书中呢!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下课后同学们都纷纷到学校图书室借阅这本书。回家也可以叫爸爸妈妈去买。学生的阅读兴趣霎时间都被激起,纷纷要求借书。可见,从故事入手,通过情节的吸引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可以达到 “要我读”为“我要读”的效果。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教师单凭每节课中的讲故事、猜谜语、读儿歌等形式是远远达不到阅读量的,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枯燥。只有开展形式多样、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刚接替二年级语文课时,每一周都抽一节课作为阅读交流课,深化课外阅读。让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外阅读卡片或资料袋,学生把一段时间内从阅读的课外书,摘抄好词好句、好故事以及在读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有趣的字、词等都放进课外阅读资料袋里。利用班上的读书交流时间进行展示。又如:利用周一的班队活动,组织 “我是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争做古诗大王”课外诗歌朗诵比赛,猜谜语比赛、手抄报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当然教师的课余时间也要多阅读,一些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交流互动时,老师所释放出的知识能量,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飘香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学生就能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快读法、精读法、略读法等省时高效的读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课外阅读模式,学生的阅读潜能能释放,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建立阅读评价机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对阅读有兴趣,能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内因条件。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很难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纵然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离不开优美句段的摘抄。在学生摘抄的内容中,教师可选取精彩的部分进行朗读或评价。如:“你真了不起,瞧,你摘抄的这句话多美呀!能借我读读?”“这句话实在太棒了,我也想摘抄一下,借我一用,可以吗?”等话语来激起这种成功感,当学生得到老师如此赞许时,对于学生无疑是一种鼓励,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老师肯定,同学评价。当然,学生的水平各有高低,老师也要采用弹性的评价。对于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要求适当高一些,而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只要他能认真做了,而且摘抄的质量也不错,教师在评价时,就可以给以高分,给以表扬。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心志发展不成熟,难于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但他们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时,应该引入竞争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成功喜悦。例如:我每周抽20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一周以来课外阅读的成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组员评价。学生可在该段时间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资料袋,评价出好的在班上进行展示。别看这是很小的举动,被推选出来的学生觉得无比自豪。因为学生的付出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又如:为了让家长参与和监督孩子的阅读情况,我制作了《学生课外阅读家长评价表》,让家长评价孩子的阅读情况,并由家长写上简单评价语。这种方法老师可以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真正能做到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心中有数。当然,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家长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课外阅读成功的乐趣。由于在课外阅读中评价机制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励了学生的继续阅读。
(四)家校密切配合,共同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学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时间应该是在家中进行的,家庭的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家长的认识,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十分关键。要让家长知道,书是知识的海洋,是力量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绝大部分知识的获得是靠书本来的。而课内所学知识是有限的。必须靠课外来补充。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创设条件,鼓励孩子加强课外阅读,并能及时与学校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总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寻求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就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的最高阅读境界。
参考文献:
[1]邓世维.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先传研究.[J].快乐阅读.2012.6.
[2]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