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蜀道难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蜀道难作者范文1
【关键词】文化解读 解码 《蜀道难》 英译
引言
刘宓庆认为:文化翻译必须在两个相辅相成的维度上进行,对词语意义的文化诠释以及对文本的组织结构的解析和文化解读。文本的文化解读策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解码,解构,解析以及整合策略的应用,本文将从解码方面尝试探讨《蜀道难》四个英译版本中的小问题:亚瑟.韦利(Arther Waley)、小x薰良(Shigeyoshi Obata)、孙大雨及杨宪益夫妇的版本。
1.解码主要指解读文化屏障,《蜀道难》中文化屏障很丰富。“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年代太久远,无法详谈。Waley将“开国”翻译为 “rule the land”,似乎与原文有出入。孙大雨的版本:“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 unknown how they began to found their remotely ancient state.”“茫然”的意思是:从蜀国建立到现在时代太久远,孙先生处理为“mysteriously unknown”似乎不是很准确. Obata的英译版本: “In the remotest time of Tsng-tsng and Yu-fu / Yea, forty millenniums ago―that the land was found” , 这句话的译文似乎更接近历史事实:蚕丛和鱼凫是蜀国早期的两位统治者。杨宪益夫妇的英译为:“Long ago Can Cong and Yu Fu found the kingdom of Shu / Forty-eight thousand years went by.”其实,不是蚕丛和鱼凫共同建立了蜀国,与历史事实稍微有所出入。
2.作者认为,句子深层结构也是一种文化屏障,例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中的深层结构应该是 “历井”“仰”“扪参”“胁息”。整句话意思是:“on the way from Qin to Shu,‘历井’,if travellers looked up their head, ‘仰’,they could touch the stars all way along, therefore, probably they could not stop breathing for being nervous and terrified”在Waley的版本中,这句话被翻译成 “Clutching at Orien, passing the Well Star, I look up and gasp”,这就反映出译者其实没有理解句子的深层结构。Obata的处理为 “The traveller must climb into the very realm of stars, and gasp for breath.” 也没有准确的译出原作的意义,“胁息”的意思是 “hold one’s breath for being terrified” 而不是 “gasp for breath”;孙大雨的版本是 “They pierce into sky; on them you could touch the brilliant stars.” 英译中有山高峻险的意象,但遗憾的是只翻译了原文意义的一半。杨宪益夫妇的版本: “Touching stars, the traveller looks up and gasp” 也同由崞了原句主要的文化意义。
由此可见,在对《蜀道难》解文化意义之码的过程中,翻译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丢失原文的文化意义,所以我们后人在做古文翻译的时候更应关注其文化意义的传递。
参考文献:
[1]Arthur Waley,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0.
[2]Obata,S.The Works of Li Po[M].Kanda,Tokyo:The Hokuseido Press,1935.
[3]Sun Dayu,An Anth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Pros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Yang Xianyi & Gladys Yang,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5.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蜀道难作者范文2
【 “小切口 大问题”全新角度解读文言文】
我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比较古板,不愿意用多媒体,不用学生照本宣科,只有唯一的方法:1、学生课本批注;2、上课前黑板抄原文3、课上学生讨论、继续批注。4、黑板讨论后批注原文5、其他同学落实;6、学生讲解点评7、教师点拨。实际上,我感到很无奈,这是我能做到的对于实词与句式落实的最好的方法。
王教授的几次培训对我的启发很大。前几次的培训,王教授都是教我们“备教材”,研究教材、走进教材“寻找小切口”,以求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刚才说了《劝学》的课堂操作,接下来也说一说《劝学》的导学案设计。《劝学》是名篇,结构清晰,语言逻辑性强。论点鲜明,所以,在备课组集体讨论时,我主张把学案分成两张,一张只有原文而无注释,下面以习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一张是通读全文后,以“学不可以已”为小切口,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语文教师最关心的字词和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在课堂的组织过程当中因势利导即可。
《蜀道难》不仅是文言文,还是诗歌,而且是浪漫主义的。语言艰涩,如果以文言的形式去解读诗歌,就会破坏语言的美感,找不到诗歌的韵味了。我就设计了一个思考题:“本文中李白三次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者反复的感叹蜀道难,难在何处?反复的感慨有什么作用?”
学生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文章的结构,接着要搞清楚各部分的内容,这样,小切口、大问题的形式就呈现出来了,学生没有割裂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当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后,学生就解决这首诗歌中绝大部分的问题,而一些基础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样的课堂组织结构穿插解决,这节课并没有涉及到字词和语法,学生依然能够读懂并进行赏析,应该说这个学案的组织方法是有效的。当然,操作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改变学案编制思维,突出思维导引】
对于学案的修改与发展,是语文备课中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因为学案要直接呈现给学生,语文备课组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终明确“学案应强调思维主线,挖掘思维要点,突出亮点,不拘小节”的编制思路。
再以《登高》为例,从“八悲”入手,解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作者实际身世入手,在了解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还能拓展到作者的身世,写作时期的特征,写作的“抑扬顿挫”等写作特点。
包括在上面【全新角度解读文言文】中强调思维引导的学案样式也是一样的,只有抓住《劝学》的核心点“学不可以已”才能对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蜀道难》则要从情感变化入手,强调文章的整体性,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文章切入口。
还有王教授提到的《棒打洪教头》中,各人对洪教头的“称谓”也是很好的切入点。文言文兴趣导学案《崔护》中,是不是崔护杀了窈窕淑女入手等切入点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很多课题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在想想,过去确实是走马观花似的研究教材了。摆正心态,继续研究,发现教授的这个问题很有诱导性,以辩论的形式展开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困惑我们的难题迎刃而解。
此事过后,语文组的每个人都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体会到“研究教材”永远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无论何时都会给你新的发现,无论哪篇文章都存在“四两拨千斤”的“小切口”,只有真正用心研究教材,你才会真正地走进教材,寻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出口,为成功的课改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切口、大问题”的提出,促使我们大板块的整合、深挖教材,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同时也要关注教材的个性和共性。如果能够对教材有了个性的理解,那么陈腐的教材也会生动起来。
通过这些,我想告诉学生和同仁,语文就是生活,就来自生活,有悲伤,有欢乐。而每个老师都能找到自己对语文的个性理解,就能让学生爱上语文。毕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蜀道难作者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现代文阅读
“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中国古代史学家范晔的一句话为我们讲述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在如今这个社会中,终身教育已经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新课改中的高中现代文阅读不仅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知识储备量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更是不断更新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
一、当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难点
1 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
现代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多年的现代文教育,但是他们本身的知识存储并不能够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那份韵味、那份灵气。现在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并不关注现代文谋篇布局的匠心,呼之欲出的人物,遣词造句的灵气,以及人文内蕴等,而是把把完整的情节简单地“肢解”,把其分为若干零散部分,并把一些抽象符号和琐碎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教师乏味的讲解和繁琐的分析过程中,逐渐地模糊掉已经感知到的完整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最终学生学到的却是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学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现代文的兴趣吗?
2 现代文阅读教学手段趋于形式化
如今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的教学手段也由板书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以此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思维体系中,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还是值得鼓励的教学手段。但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将其作为一种标准,一种时尚来运用。尤其是对于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及有效的课堂互动来进行教学。
二、提高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创设阅读教学情景,激发现代文阅读兴趣
情境的进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以此来补充学生原有经验中的不足。例如教学《蜀道难》时,如果学生没有亲自见过蜀道的险、奇,又如何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蜀道难呢?最多只能是在心里想:“蜀道难啊。”但是如何个难法。他们却又说不出口?因此,教师可以找一些蜀道天险的视频或者图片给学生们看,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蜀道难。
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时候,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当时诗人写作此诗的历史背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那种“故都的秋味”?如何去体会作者的沉静、寡淡的心境?这时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一些秋的图片,特别是具有特色的北京的秋的图片。以此来体会作者的那种深切的眷念之意。
2 创新现代文阅读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积累的习惯
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同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习惯的培养。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如果没有基本语文知识的积累,那么想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
妻吟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基于精心选择之上,其目的应是增加学生在课文中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数量。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去指导学生长期去收集课内外的词汇,以及注重对学生勤做读书笔记、勤摘抄习惯的培养。优秀文字段落的摘抄是现代文阅读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个工作,那么不仅能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同时还可以提高现代文阅读的效率。
蜀道难作者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其包含了传统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精神感受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将古代诗歌的魅力传递给学生,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品味古代诗歌的精美。
一、炼字识古义
古代诗歌之韵味隐藏于字词以及文字之间,只有将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和关键句深读与思考,才能够体会是个涵义,以及诗人用字的技巧。
古代诗歌用字讲解精、准,每个字都是诗人严加推敲后生成的,其中不仅包含了字义本身,也将诗人的感情溶于其中,这就要引导学生,认真把握住诗歌的精炼之字,通过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来体会文义以及作者的心境。如在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急”、“高”、“清”、“白”这几个关键词,进而让学生分析字义,通过字义分析,我们知道这句话,以修饰性的字,写出了杜甫登高闻见,指明了节序和环境,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再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用“老”修饰树木、用“昏”修饰乌鸦,教师若将“老树”变为“古树”,“昏鸦”直接说成乌鸦,让学生对其讨论,并指出哪个用得好,通过学生分析指出原文力度强,这就使学生增添了对字的把握,加深学生对文章含义理解。
许多文章通过一字引读全文,这就要求将其字读深,读透。例如《蜀道难》一个“难”字将全文连接起来。全文篇幅长,陌生字词多,语句长,这就给学生的增加了学习的困难,是很多学生一看到就感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一字引全文”的形式进行教学,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贯穿全文,通过对“蜀道之路难,官道之路难”的分析,使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这就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切入点,将长变为短,再有短变为一个“难”字,从而理解诗人感情。
二、诵读深体味
诗歌是借助于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之举,选择审美意象,来表达诗人感情的,这就要求诵读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在组织学生诵读时,一要诵读有顺序。一般按照自读、泛读、精读的顺序进行,通过泛读使学生读顺句子,对课初步感知;在泛读中,教师对学生的声调、速度、停顿、轻重等诵读方式做一一指点,使学生感受到诗歌之趣味;在精读中,以品味为目的,通过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味诗人情怀。
诗歌创作往往是“感其哀乐,缘事而发”,由于是人的生活背景,思想追求,文学素养等不相同,这就形成了风格化的诗人,如李白诗格飘逸洒脱,李清照诗格委婉清新,杜甫诗格深思悠长等,这就使不同风格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诵读方式,同时不同作品的风格不一样,诵读方式也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诵读,能更好的体会不同风格的古诗文所独具的韵味。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这样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画面中,学生要用舒缓的语调进行诵读,并配之忧愁的背景音乐,就更容易理解宋人的阴柔忧郁的气质。而李白的《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则要用惊叹的语气才能读出蜀道的高险难攀。读杜甫的《登高》,要将心融入其中,读出雄浑的感觉。
三、触景生真情
素质教育关注于人的全面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人本教育,诗可以兴、观、群、怨,学习古代诗歌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而且能使学生吸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最原始的精神产品,其中包涵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情景教学法,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之真情。
由于古诗文的语言比较简洁、凝练,尤其是古诗,用极少的字数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内涵,学生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进入诗人的意境,体会诗中留下的空白。例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前两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就要求学生对其中的难舍难分的情景展开想象,通过学生场景的描述,或是学生间的协作表演,来使学生感受到女主人公的细腻、热情与温柔。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展开,让学生以“喜悦——痛苦——平淡”的心理感怀来描述全文,同时,展开学生间的对白讨论,激发学生的心中怒火,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首小诗的形式将每段的感情变现出来,使学生走进女主人公的心灵世界。
简练的文字浓缩深厚的情韵,这是古代诗歌最为显著地特征,其中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事物,这就要求在学习诗歌时抓住意象,融情入景。古代诗歌中意象很多,如梅兰竹菊象征君子之高洁,梧桐雨表示凄凉,杜鹃代表乡愁等,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将意象溶入感情,使学生通过意象分析来了解全文。例如在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处处有景,处处有情,这就要求在学习中展开意象分析,将萧冷之秋景展示出来。教师通过对萧森、波浪、风云、丛菊、孤舟等等意象的分析,让学生展开想象,将萧瑟的秋景在脑海中映现,这就为感情的渗出做出了烘托,若有条件,教师可以将景物一一呈现在多媒体上,使孤舟之形象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想念家乡之情。
总结:
古代诗歌被引进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情感素养的需求,是实现人文教育的需要。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能力目标、人文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通过咬文嚼字,引导诵读、寓情于景、体味意象、情景再现等教学方式展开诗歌教学,使学生真正实现审美能力、情感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全面化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凌. 试论语文诗歌教学的创新方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7) .
蜀道难作者范文5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不仅仅在于文字表意的丰富性和其内蕴的含蓄性,也在于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读起来更可体会它的抑扬顿挫。可是苍白的朗读,怎么可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美?怎么能让学生真正爱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不但看到美,而且读出美。对于充满美感的适于朗读的文章,应该不断引导,一步一步让学生读出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语言不再是死板的、平静无波的。
在讲《蜀道难》时,是这样进行引导的。
1.预习课文时,要求熟读,结合课下注解理顺文意。此时只是要求不要读错字,不要读破句。
2.介绍作者与背景等相关材料,结合文本进行鉴赏,并在此基础上带上一定感情进行朗读。从内容上讲,三个自然段分别侧重写“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战祸之烈”。以赏析如何体现“蜀道之险”为例:①有学生提到“凋朱颜”是通过描写人的反映来体现其险。教师可以设题:“凋朱颜”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害怕。既然是害怕,那么语调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揣摩进行诵读,应该体现出那种胆战心惊、颤颤微微之感。可以找两三个学生进行范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逐步完善。②借写景体现其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教师可以设题:能想象出这幅画面吗?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怎样读才能体现这种感觉?同样可以找几个学生起来读,其他人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这样在鉴赏的基础上,学生就不仅仅局限在了读通的层面上,而是能够注意结合文意,读出抑扬快慢。
3.鉴赏之后,重读课文,此时应有一定进步,有了抑扬快慢,注意了语速语调。教师可设题:如果只是注意了语速语调,是不是就可以打动人了?学生会提到感情。
4.这一步就要求分析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试着体会,读出诗人的情感。再让学生朗读,展示,评价,完善。
5.放配乐范读(最好是教师自己示范),比较学生读的与名家读的效果。想要打动听众,必须要先打动自己。打动了自己,就得带上自己的感悟。那么这首诗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再试着带着自己的体会进行朗读。
蜀道难作者范文6
一、生活导入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与生活相结合导入教学。七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地理时,教师可以把一些生活现象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呢?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为什么有的地方常夏无冬,有的地方常冬无夏?有的地方会有春夏秋冬的变化?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种?为什么先出生的双胞胎是弟弟,后出生的是哥哥?以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导入地理学科,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充满好奇,为进一步地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二、歌曲导入
挑选合适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的氛围,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及时转移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例,在《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中以歌曲《爱我中华》导入,依据歌词“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提出问题:“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差异?”导入新课。在《地势和地形》教学中以《好汉歌》歌词“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提出问题:“歌词里为什么说我国的大河向东流呢?这跟什么有关系?这些大河又发源于哪里?”导入新课。在《长江的开发》教学中以歌曲《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提出问题:“歌词唱的是哪一条河呢?从歌词里我们可以知道它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导入新课。
三、故事导入
教师可利用学生普遍爱听故事、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很强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是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例,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可结合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该故事,顺势提出问题“诸葛亮是如何借到十万支箭的,他是在什么天气情况下去借的,这说明天气具有什么特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七年级下册《印度》这节知识可以借助电视剧《西游记》导入:“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说的是什么内容?唐僧去的西天是现在的哪里呢?”引出印度。
四、诗句导入
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把地理教学与诗词、谚语等结合起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中国的气候时以诗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诗句、谚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温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地形、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在讲解中国交通运输这节内容时可引用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和“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的崎岖和闭塞,而如今宝成铁路像一条银色的钢铁巨龙沟通了巴山蜀水,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使艰难险峻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讲解《多民族的大家庭》时可结合诗句“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在讲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内蒙古高原时,可引用《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茫茫草原上。
五、时事导入
近期国内外或身边出现的新闻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也是迫切想多了解的内容。利用同学们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效地利用地理新闻引入新课,很快就能渲染课堂教学气氛。如,在《西亚》学习中,结合美伊战争的时事,可这样导入:先请一位学生介绍战争的现状,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积极回答后,在突出“石油”答案的前提下,再点出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顺理成章地、自然贴切地引出新课。在学习《日本》时可结合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引入新课,“为什么日本会被称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