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希望小学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希望小学堂范文1
一、应用网络数学小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上,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我在课中安排学生进行手抄报及电脑报的制作。我们为学生介绍一些数学网站,例如:数学天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数学资料,并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数学手抄报。电脑老师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制作电脑小报,在2~3个课时内,学生们制作的电脑小报色彩丰富,排版精美。这些电脑报运用了学生的智慧和审美能力,排版有新意、制作精美,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通过学习数学史料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
小学生由于数学知识面狭窄,当我们问学生什么是“菲尔茨奖,七桥问题、四色猜想,影响整个20世纪数学研究的23个数学问题”,也很少有人能回答这些数学史料知识。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数学周活动,我们要求学生上网查找数学史料,了解数学家的成长历程,讲讲数学家的故事,通过网络,学生了解了“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颁发的菲尔茨奖,被誉为“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通过自主学习,人人来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长河,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网络信息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希望小学堂范文2
因此,我们进行了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老师辅助与支持下,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把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学习的工具,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生在学习中,根据初步学习提出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的,具有挑战性,学生必须依靠自己解决问题,而且,他们必须通过网络查阅整理资料来解决。如:《计算器的认识》中,学生提出计算器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火山爆发》一课中学生提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爆发;古诗《夏日绝句》中,学生问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这些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利用网络来查找,任务的制定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学习资源的设计
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每个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
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
(1)本地资源:指教师在上课之前把学生需要的部分资料收集整理好,集中在本地的局域网上,供学生参考使用。如我校某老师执教的《》,就是把事先搜集好的知识制作成了一个网页,供学生上课参考。
(2)网络广泛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获取所需信息。
(3)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三、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
1. 合作学习小组。
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个体的特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为学习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空间,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2. 研讨、交流的氛围。
Internet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交流中介,它可以提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共享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的机会。
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制作一个网络论坛,学生们在网络论坛中自由发言,交换看法,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研讨氛围。
四、学习的基本步骤
在实践中,我们对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作了初步的探索,下面以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火山爆发》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阶段:
(1)复习旧知,地震的有关知识。引出新知,板书课题《火山爆发》。
(2)交流了解的有关火山爆发的资料。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第二阶段:研究问题阶段:
(1)小组上网收集有关资料。并制成幻灯片。
(2)对网上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并讨论对此进行知识重组,提出自己的观点。选取一、二张幻灯片介绍本组收集的信息,全班交流。
(3)写科幻小论文。
第三阶段:研讨交流成果阶段
(1)各小组展示小论文。
(2)讨论: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你成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异议。
(3)在论坛上交换意见、看法。
(4)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成果,形成阶段性的看法。
五、教师辅导策略的设计
(1)由于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筛选学习资源、组织学习资源、传递学习资源方面的主导性作用特别重要,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网络知识海洋中的“导航者”。
希望小学堂范文3
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以及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一、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1.校园数字化
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等。
2.教材的科学化
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线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主体化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4.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
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5.学生素质合理化
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6.学校开放化
传统的“学校”,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了这一模式,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更彻底改变了“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二、当前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
结合目前我国学校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实践,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提供条件,自我加压,造就高水准的教育技术机构
网络教学的主管部门(姑且称为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和保障者,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因此,教育技术中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正常开展。教育技术中心应自我加压,潜心研究,广泛交流,注重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的培训与研讨
网络教育的开展,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机构应不断地对广大的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研讨,内容可包括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使用及课件的编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3.注重开发网络功能,为网络教学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网络建成以后,我们只有不断开发其功能,才能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一些院校校园网建成以后,仅仅是作为文件传输的工具,网络运行效益极低,这不仅是巨大的浪费,更给网络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技术上的障碍。
目前,我们归纳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播放视频,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观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片、视频、动画等)。
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为网页的形式。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版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言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采取多种途径,丰富网上教学资源
当前,网上成体系的质量高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这严重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要把丰富网上教学资源作为目前网络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丰富教学资源要坚持多途径搜集、务实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选购:商业团体的制作和经营;
配发:教育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下的制作;
交流:兄弟单位、同行间的相互交流;
合作:教育研究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内的电化教育专业人员与一线教师的合作开发或同行间的合作;
自制:一线教师自行开发。
5.注重教学设计,将其作为网络教学存亡的生命线
网络只是信息的传输通道,是技术手段,是教学的局部因素。网络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融入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这就必须要将以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作为开展网络教学的第一要素来考虑,将教学设计作为关系网络教学存亡的生命线。
希望小学堂范文4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 智慧课堂 教学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内容。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能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网络学习空间及智慧教育的概念
网络学习空间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朔到20世纪90年代,根据其运行载体服务的性质,杨现民将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本研究中涉及的是广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是指借助于任何平台体制,支持在线教学活动开展的虚拟学习空间。在“智慧”这一大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出现也不足为奇,智慧教育就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环境,通过教与学的方法,培养智慧能力和智慧行动。智慧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发挥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成学习者建构知识,发展智慧。
2.网络学习空间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随着国家对网络学习空间的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建设与开发已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深入挖掘其功能,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往往只是使用比较熟悉的几个功能,这对教学活动的实施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第二,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把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搬过来,或者稍作修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学习空间的特征。
第三,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问题。资源是开展学习的基础,能够拓展学习者的视野,但目前网络空间学习资源缺乏多样性、交互性,且内容较分散。教学评价也未依托网络空间的多样性,所以,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
3.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也要求教育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良好工具,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究:
3.1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设定教学目标。能够较为自主性的,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对于智慧型学习人才的判定标准。网络学习空间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特点,为智慧型人才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需要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目标。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会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表,包括对于时针分针的区分以及钟表的基本构成、认识整点时间等。智慧课堂则可以将教学目标优化,对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进行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的读法等方面。
3.2利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进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既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使学生在自主积极性的探索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3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利用小组的合作竞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竞争意识。
3.4注重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情感变化。智慧课堂的建立需要更多考]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示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推进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学习空间,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长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希望小学堂范文5
关键词:中职;网络操作系统;有效教学笔者认为有效的中职《网络操作系统》课堂教学要提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教学效果,另一个是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形成相对固定的有网络操作系统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师乐教,学生善学,教师有责任感、成就感,学生有愉悦感、自信感,形成有效的正能量。
一、以符合新课标的有效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
1.中职教育是引领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教育
在《网络操作系统》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职业人为出发点,坚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读出新的理解,在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合理高效的教学设计引导文本。一堂生动的《网络操作系统》课会非常吸引学生,不仅有实操,更有理论穿插,既源于课本,又要结合生活,让《网络操作系统》课堂变得有血有肉。
职业教育已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而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要把中职“等着教,要我学”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自觉学,我要学”的现代教学模式,“进学堂,拿学材,先看书,来自学,遇问题,查资料,若不会,先商讨,没答案,方法找”,以求培养更多引领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显然,这是建立在“自信、自觉、有趣、能用”基础上的。
2.中职教育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精神
课堂占主体地位的必须是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唤起学生探究发现新知识的兴趣,鼓舞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和自主发展的意识,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牢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基础。《网络操作系统》课堂中,以学案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自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发、诱导、启迪、导学、导练,把学生由听众席推向表演舞台;让学生在五动(看、思、闻、说、做)过程中,参与知识创新的过程,自我领悟知识的内涵。从而学到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可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条合理科学的《网络操作系统》学习链,为此订制有效课程教学项目。
3.设计真实有趣的课程教学项目
中职教育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技能为本位,以项目为主线,参照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就业需求出发,分析了常网络操作系统常用案例,对课程设计了9个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意义课程学习项目:分别为安装网络操作系统、配置域和活动目录、管理与配置用户和组、管理网络文件资源、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的磁盘、管理与配置DHCP服务、管理与配置DNS服务、管理与配置Web服务和管理与配置FTP服务。这9个项目基本涵盖了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的主流知识和技术,项目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项目间具有相通性和递进关系,在巩固前一项目所用重点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依据应用需求变化引入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有效管理广阔的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与学习环境的场所,《网络操作系统》课堂是最主要的《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它的主体构成包括教师和学生以及有效的教学活动。
1.《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应该是充满快乐的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要求教师致力于营造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气氛融洽和谐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应该是民主的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应该是充满快乐幸福的,是师生共同获取知识的一种生命历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教师是主宰课堂内容与节奏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更多应该是共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攻克困难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内在的魅力和温情,不能让学生在单纯追求分数中感到压抑。
3.《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应该是多维的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不只是在课堂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建立相应的如QQ群、空间、微博、爱班网等一类的虚拟学习社区,能及时地与学习伙伴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更有效地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4.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实训学习空间
在课堂中,教师在实现《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空间有效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保加利亚教育家乔治・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致力于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体验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和乐趣。针对基本工作过程的项目编制若干实训任务模块,学生通过实训任务操作和实施,达到学习、掌握、巩固网络构建的专业技能知识,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到《网络操作系统》的学科魅力。
・教学教法・1中职《网络操作系统》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三、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评价是《网络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作为一线《网络操作系统》教师,笔者认为,《网络操作系统》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如项目管理网络文件资源中的任务2设置文件和打印机共享课堂评价表(见表1),占总评成绩的30%,即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包括学习态度等的表现进行的一种及时的反馈。还有一种评价是课后的评价,这是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或者平时、期中检测进行的评价,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网络操作系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评价,笔者认为应该以鼓励性为主,站在尊重学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对课堂结束后的作业评价或者试卷评价,要及时进行反思和反馈,这样才能达到有效评价的作用。这样,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完成,学生的成绩才能提高、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健康与健全。
2.会添加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打印机。3.会设置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打印机设备的共享。4.会设置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网络打印机。任务完成
速度1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项任务。2. 能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工作与
学习态度11.通过学习,增强职业资源分享意识。2.能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有团队精神。3.在小组协作过程中能与成员很好地交流。综合评价1评语(优缺点与改进措施):1总评
四、构建中职《网络操作系统》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1.中职《网络操作系统》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生生、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宗旨,打破过去只以教案教学的常规,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创新知识程序和方式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他们的做法,划清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界限,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学案导学过程
(1)教师编“学案”,体现目标意识,渗透教学目的(教师备课阶段)。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学生自学教材,体现差异,体现主体意识(学案引领约5分钟,自学约10分钟)。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并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在认知中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3)讨论交流,体现情感意识(教师引领约5分钟,讨论交流约5分钟)。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4)体现训练意识和技能意识(约45分钟)。《网络操作系统》课堂教学中,本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时段,学生通过相关实训任务的实施,形成从感知到认知过程。
(5)精讲精练释疑(约10分钟)。精讲精练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6)练习巩固,体现训练意识和技能意识(约5分钟)。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教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3.“学案”五个环节具体内容
“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诊断补偿、学习导航、知识小结及、当堂达标测试等五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
(2)诊断补偿:首先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和新知有联系的旧知学生掌握的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的学习扫清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习导航:学案设计思路:①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②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方面问题。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知识总结;当堂形成知识网络,及时复习,力避遗忘。最好是学生自我总结。
(5)达标测试: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
总之,《网络操作系统》“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使用学案改革教案,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发展,它以学生的自学信息反馈为依据,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教育,有效地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网络操作系统》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并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最终达到构建有教学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高效的《网络操作系统》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系我校申报的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CTF1201038)系列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琚生根,陈黎,周刚,王相国.“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159-161,165.
[2]程治国.网络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1):14-15.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希望小学堂范文6
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有些尴尬,并不是高考学科,但又必须参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表面看,学生似乎是兴趣十足,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兴趣不仅在于学知识,更多的是希望老师能够给他们充足的上网娱乐时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服务于教学,成为了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及做法
1.学生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1)基础知识通过全体广播教学进行讲解。每位学生都应该掌握的知识通过广播系统进行集体的讲授,一方面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在拓展及提高方面,就要采取部分或者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了,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2.对待“顽固分子”,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1)远程监控。通过循环监控,我们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
(2)屏幕肃静功能。可以将学生机的屏幕设置特定的画面,并锁定其键盘鼠标,固定在同一画面,不能自行解除。
(3)远程控制。通过这一功能,远程控制学生机,可以做到对学生机的完全控制,甚至关机重启。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也知道了信息技术课必须听从老师的安排,否则什么也干不了了,慢慢的也就成了习惯。教师课堂上,也不需要再跟同学搞“谍战”了。课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组在每周的集体教研中,多次讨论了关于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更好地组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两个环节等相关问题,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很快,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