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雪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雪的诗歌

雪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策略

在初中语文中,诗歌教学相当重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诗歌分为古代诗词与近现代诗词两个部分,在考察方面,既包括了对诗歌背诵程度的考察,又包括了对诗歌理解层次的考察,换言之,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要求学生们既要背诵诗歌又要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语言风格以及修辞手法等等。相对于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来说,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更上一个层次。

此外,诗歌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在了解与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为自己的语文学习储备文化知识,对学生们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鉴于诗歌的历史久远,学生们在诗歌的理解与掌握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教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们深入分析与研究诗歌。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诗歌教学策略之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教师在讲解诗歌之前先引导学生们对诗歌的作者进行了解与研究,从而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这将大大降低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难度。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当尽量避免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以免让学生们心生厌烦之感。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果是较为容易的诗歌的话,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单独进行作者资料的搜集,然后再根据自己所得资料对诗歌作以初步的分析;如果是较难的诗歌的话,教师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们去搜集作者资料,然后再让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小组所得资料对诗歌进行初步分析以及交流讨论。不管是哪种方式,这都有利于诗歌的进一步讲解与分析。

例如,笔者在讲《天净沙・秋思》的时候,鉴于其作者马致远对于学生们来说较为生疏以及这首诗歌内容较为简单,我便让学生们在上课之前搜集好关于马致远的一些资料,包括马致远的人生经历、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他的理想抱负等,接着我再对学生们搜集的资料做一个高度概括,最后再引导学生们深入研究其中的关键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让学生们在对诗歌有个大概了解的基础之上再去感悟其间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从而达到一个知人论世的效果。

二、诗歌教学策略之诗歌翻译

诗歌中所用的字词与表达与我们所熟悉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古代诗歌,因此,诗歌的翻译至关重要。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与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翻译,换言之,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不注重对诗歌的翻译而初中语文注重对诗歌的翻译,毕竟翻译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例如,《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次”这个字翻译就显得尤为关键,它在本诗中的意思并非我们所熟悉的“顺序”“等第”或者量词的意思,而是“停留”的意思,也就是说“次北固山下”应该翻译成“停留在北固山的时候”,倘若缺乏对这个字的翻译,则整首诗的理解就显得过为牵强,不利于学生们对其的理解与研究。此外,教师在诗句的讲解过程中,应当先引导学生们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然后再根据整句的意思对之前所做的翻译进行顺序或者搭配上的调整,以使得整个翻译更为清晰明了。

诗歌翻译是诗歌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诗歌翻译,学生们能够深入剖析诗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以及文字运用能力。此外,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师生们的互动也会有所增加,从而改变了传统沉闷的语文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了诗歌教学质量。

三、诗歌教学策略之感悟作者情感

诗歌不仅是作者展露文笔的最佳平台,更是作者抒怀的最好载体,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们挖掘诗歌的文字底蕴,也要引导学生们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涵,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沁园春・雪》这首现代诗歌,它的抒情方式较为含蓄,上阙全是对雪这个意象的描写,这是借助雪的壮阔来表达作者的恢宏大气,下阙虽然看似是在历代的英雄将领们,但却是借助这些过去的名人从侧面表达出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深入挖掘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只有感悟了作者的情感才能体会到诗歌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而让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且,诗歌教学有助于学生们了解中华文化,提升学的文化功底以及语文素养,所以,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很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雪的诗歌范文2

关健词:诗;形象化方法教学

一切文学艺术形式无不以形象地再现生活为其基本特征。当谈到诗的形象化方法的特点时,多数人都以为,诗歌是以意境这一特殊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并且会依此进一步得出如下的结论:诗歌教学只有通过诗的意境的分析,才能使学生体会诗的感情。

这个结论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之处。其合理之处在于确实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通过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自然地流露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的自然流露,也就是“意”。所谓意境,也即是“意”与“境”,或者说“情”与“景”的天衣无缝般的融合。这也就是目前多数人对意境的内涵的共同理解。古今诗歌中有许多佳作,既有诗情的亲切抒发,又有画意的动人展示。因此我们以为对诗的意境作这样的内涵解释基本上也是正确的。这类诗很多,如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天门山》,苏轼的《赤壁怀古》,的《沁园春・雪》,贺敬之的《回延安》,李瑛的《一月的衷思》等都属于这一类。如果说《登鹳雀楼》展示在我们眼前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辉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那么《沁园春・雪》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则是晴日映照时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讲述这些诗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见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溶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这样的讲述,完全符合这些诗的形象化方法,亦即艺术概括的特点。教师的引导既有方,学生的入门也有法,这必将会是一堂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诗歌欣赏课。

其不合理之处在于用诗概括生活的方法单一。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无疑要自由灵活得多。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就没有具体描写眼前景物。诗人在直接打开自己的心扉向读者倾诉,诗的感情完全是迸发式的。读这样的诗,你闭目可见的显然不是情景妙合间的画面,而是“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形象。这类诗也不在少数,如同志的《梅岭三章》,在这类诗里,不管诗中主人公是诗人自己或是其他人,他们形象化方法的基本共点都是直接向读者倾吐衷曲。对这类形象化方法显然不同的诗,我们的艺术分析方法不用说也应有别。对这类诗,我认为在教学时,就可以在“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上多下功夫。因为诗中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对这一环节的突出强调,就无异是对形象分析的最好的补充。如果这类诗中的主人公不是诗人自己,而学生对当时人物所处的时代又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那么,适当讲述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处境也很有必要。总之,在这些诗里,诗中人物的心灵的大门是向读者直接敞开的,这些诗的诗意美也是诗中人物的心灵美,我们对这些诗作艺术分析,也就可以而且只有直接从提示人物心灵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入手,让学生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想见人物的鲜明形象。

也可能是由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解释境界说时曾有“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的说法,有的人遂以为象陈子昂这首诗,虽然诗里没有任何具体的景物描绘,但因为写了真情,也就能激发读者的形象联想,在读者想象中仍然可以望见一幅诗人远眺时的天地辽阔的渺远之景。即是说,仍然可以由情引发出意境的整幅图画来。这就把意境的外延扩大到包括这类直接抒发真情的诗。但我认为,如果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家对意境的内涵的认识是大致不差的,那么,这样的外延范围就过大。而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欣赏这类诗的生活图画,远不如引导学生去想见“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形象,更符合这类诗的形象化方法的实际。这样讲学生也较容易领会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也有一些诗实际上已具有短篇小说的规模,定得有情、有景、有人诗中人物的个性也非常鲜明,只不过它不是用散文的语言,而是用音韵铿锵、凝聚力更强的语言来表述而已。如:《木兰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石壕史》,白居易的《卖炭翁》和《琵琶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叙事诗都属于这一类。对这类诗,我以为完全可以参照短篇小说的形象分析的方法。以《卖炭翁》和《琵琶行》为例,虽然前者字数不多,对故事情节的交代,对诗的典型环境的渲染,对人物情态的刻划以及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揭示,都写得非常细致的,都有动人的诗行可以利用。对这类写得有情、有景、有人的诗,我们如果紧紧把握住它的形象化方法的这些特点,那么作艺术分析应该是并不困难的。

也有一些诗通过形象有描绘寓寄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授这类诗,重点在讲清躲藏在形象的深刻的哲理就行了,这类诗的艺术价值即在于此。老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也可以说是一首既有形象概括又饱和着感情的哲理味很浓的诗。这首诗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里自然闪耀着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光辉形象。但在分析诗中形象时,如果把它超出形象之外的深刻的哲理指出来,使它更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可能教学效果更好些。

还有一些以咏物寄意或托事言志为特点的诗,即所谓咏物诗。但无论咏物寄意或托事言志,目的都在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感情,都在寄意和言志。例如诗经《硕鼠》和《伐檀》两首。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都不是单纯记叙身边琐事而是托事言志的脍炙人口之作。所以对咏物诗,就可以从讲好咏之物的形象入手。对托事言志的诗,就可以从分析事理讲起,然后点明诗人所寄托的感情。因为这类诗的诗意美就在于它的有所寄托。显然,如果没有寄托,这些这类诗的诗意就会失去它的光彩,显得平庸乏味,不复可观。而一旦寄之以情,寓之以意,就立刻化平庸为新奇,使之陡然增色,字字生辉。因此,讲这类诗,但用画龙点睛之法足矣。如果勉强往意境这个框框上扯,反而会吃力不讨好。

雪的诗歌范文3

一、以感悟为基础,以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方式去激发其探究热情,理解语言教材

情境是富有形象感,充满感彩的场景或氛围。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使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诗歌意境逐渐显现,逐渐展示出它的美丽与动人。在诗歌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利用创设的学习情境与诗歌内容相呈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诗歌的剌激物――一段音乐、一个画面、几张图……都是催生学生情感的因素,可以把学生带到一种真切、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调动其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这些媒体的介入,使得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更浓,理解更深,提高学习诗歌的效率。

如教学同志创作的《沁园春・雪》,我首先播放MTV《我爱你,塞北的雪》。学生欣赏画面上一幅幅壮丽多姿的北国雪景,听着经典的歌,看着美丽的图画,心中豁然开朗,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从而引出《沁园春・雪》这首诗。再配音范读课文,音乐激越而悠扬,激发学生随着音乐亲自朗读课文的激情,感受北国风光的壮丽和雄奇、雪景的气势磅、诗人的大气豪迈。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做个性化赏析。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如《观沧海》一诗的插图:茫茫大海汹涌澎湃,海风吹拂着登山远眺的雄心勃勃的诗人,战袍飘飘……使人如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怀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二、调动审美主体――学生的生活体验,将诗歌的元素化为自身情感活动的基础,步入诗歌的境界

在教学中,结合诗歌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可以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来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巧妙地引导学生心神“入境”,从而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象,领会诗歌艺术的魅力。正如叶圣陶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如在教学郭沫若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教师可在课前选择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把学生带到高高的楼顶上,极目远眺。从街上的万家灯火,到空中的满天繁星,让学生尽情想象,寻找天上的“街市――物品”及“天河――牛郎织女”,体会到诗人以繁星和街灯互喻,周环往复,相映成趣,创造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明星”想象为“美丽的街市”,“那朵流星”美化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夜空是那么奇丽动人,那么荡人心肺,犹如一首清朗隽美的夜歌。学生对这些意象的感知就会引导他们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进而引发联想,产生审美想象。

三、加大审美主体的情感投入,调动全部感情蓄积,实现审美的把握

1.反复吟诵,感诗韵。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且有美的旋律及和谐的节奏。诗的语言凝练精辟,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意。如余光中的《乡愁》,此诗具有强烈的建筑美和音律美,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2.整体把握诗歌,揭示诗歌的意境。如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针对学生往往只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联想而忽视了全诗意境,扣住“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特别是“空留”一词引导学生去品味全诗的意境。诗人“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面对恶劣的环境,离乡背井,送友上归途,思乡却又不能辍志,既为友上路高兴,又为归途艰辛担忧。离情别绪交织着对北国雪景绮丽、凄迷的咏叹,人、雪、歌浑然一体,看似沉重实则深沉、豪迈,充满了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雪的诗歌范文4

一、学习目标

1.能诵读诗词,大体把握诗意,想想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和阅读诗词,增强对诗词的兴趣,感受诗词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词分类。

3.通过朗诵诗词、欣赏诗词、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词的魅力。

二、课时分配

1.用1课时进行制定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1课时介绍诗词的起源、发展、分类;

3.用2~4课时以“诗海拾贝”板块为例引导学生认知诗词内容、赏析诗词意境、品味诗词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4.用2~4课时以“与诗同行”板块为例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诗词的历史故事、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布置课外按专题搜集整理诗词并写鉴赏笔记,制作演示文稿、网页等材料,而后进行赏析小组交流;

5.用1~2课时进行小组间赏析诗词交流收获;

6.用1~2课时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诗词,并进行自我赏析和同学间的评价交流,制作演示文稿、网页、收集成册等材料;

7.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

三、教学要求

1.背

背,就是背诵。在学习之前要求学生把准备阅读的诗词背下来。让学生在阅读本上写下这一步骤,并找同学背诵,让听背的同学在该步骤后签字。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背诵意识,并培养学生对同学负责的德育目标。

2.译

译,就是翻译。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工具书对古诗词进行意译。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借助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以及查阅获取资料、甄别选择资料、归纳总结资料的能力。

3.想

想,就是联想。因为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不仅有着强烈的感情,而且还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所以,我们要欣赏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也要发挥想象和联想。而诗人在创造意境时,或侧重于写景、或侧重于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但都要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因此,只有把握景与情的联系,才能人境。在想之前首先要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动机。而后结合前两步学习中对诗歌的认知,展开丰富的想象,对诗词所描绘的场景、或者由此延伸的场景进行合理想象,讲—个故事、或描绘—个场景、或描绘人物心理……写—段话。要求不少于300字。在动脑想象、动笔描述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对诗词探究,并进行个性化阐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4.析

析,就是赏析。古代诗词的语言具有凝炼、含蓄、富于表现力等特点。在理解诗词字面意思、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写作亮点进行探究赏析。或诗眼、或意象,或修辞、或情感……找出两处并进行不少于40字的品评赏析。学生可以在这步中体会吸收诗歌写作的精华,并尝试积累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5.默

默,就是默写。由背到默的过程,就是由感知到认知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理解了诗词、理解了作者。学生自主完成了这个“拿来”并“吸收的”过程。而且,古诗词中的名家名句也是作文的良好素材,有助于学生的积累。

6.作者

古诗词中的作者不容忽略。在这个部分中:除了要求学生对名家的名、字、号、时代、评价、作品进行熟记外,还要结合自己读其作品的感受,多体会作者的性格、写作风格进行评论。这样做一方面积累了文学常识,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四、拓展活动

1.分专题收集诗歌

分别搜集以“春”“夏”“秋”“花”“雪”“月”为主题的诗词,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专题,组内每人搜集一首本组所选专题的诗词并作阅读笔记。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而后完成对本专题诗词的小结以及本次活动的总结。

以活动课的形式,按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同学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2.仿写、创作、交流

同学们在收集、赏析、交流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感受,也想小试牛刀,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在这个活动中,能力中等的同学可以模仿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诗歌,写一首本专题的小诗;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结合对生活的观察,创作一首本专题的小诗。组内交流评价推出几首佳作编成班级诗集。

3.诗歌朗诵会

这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收尾活动。学生以朗诵比赛的形式交流展示自己欣赏的作品,也可以朗诵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

朗诵他人作品的要求: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词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动机,然后介绍一下这位诗人的风格。朗诵之后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朗诵自己作品的要求:首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创作的动机。朗诵后再自评作品的闪光点和不足。听的同学要为用于展示的同学提出评价意见。

通过课堂上对课本诗歌的系统学习,学生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在拓展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或扩展了自己的诗歌积累,或加深了对诗歌内涵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了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雪的诗歌范文5

提及李白我们自然就与浪漫主义联系起来,的确他的诗文以浪漫著称。杜甫曾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称赞他,并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由衷的赞美了李白诗歌创作的飘然思不群,认为他的诗歌天下无人可比。李白生活在盛唐那个时代,诸多因素锻造出了他狂傲自负、豪迈奔放、自然烂漫、桀骜放大这样的个性,使得李白的文学创作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白诗歌中融入了鲜明个性特征,其文学创作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色,无论是意象群的构建,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还是语言特征、布局谋篇,都体现了他的狂傲自负、豪情万丈、自然烂漫、桀骜放大的主观色彩,这种李白式的文学表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1 在表现诗人强烈的感情上采用雄奇壮美的意象

李白善于选择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意象来表现诗人强烈的感情。他笔下的黄河、长江、昆仑、王岳、清风、明月、大鹏等意象,经常用来参与作家人格的塑造,带有诗人的个性气质,是诗人精神品质及性格的外化形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等,把黄河特有的粗狂雄洪的气势,把它奔腾激荡、掀起狂澜的伟大力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是充满着伟大的追求与抗争的河流,是不屈不挠,具有坚定意志和无穷生命力的河流。在黄河这一充分人格化意象中,可以看到诗人崇高的理想、壮伟的胸怀和无以伦比的伟大精神力量,诗人在描写黄河的同时在写自己,即使写景也是抒情。在黄河咆哮的惊涛中,听到了世人的充满激情的呼喊。李白的是在构思的过程中,就创作角度而言,受性格、感情特征的影响,其实构思基本特征是跳跃式的,具有发兴无端、思如泉涌;天马行空、想落天外;从大处落笔大起大落;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峰断之恋,奇幻多变的特点。

2 凸显诗人主观抒情时用强烈的自我意识

李白毕生追求独立自由及个性自我张扬,与他炽热的感情和自信豪迈相适应的,“他在感情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诗人的直接介入,具有相当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诗人高度自负、自信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他也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本文由收集整理望用世的积极的思想感情。李白重激昂豪迈而少细致描述,“以气为主”,重书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事件做细致描述。在他的诗中无处没有“我”的存在,对客观事物的全部描写,都是为了抒发“我”的情感,这就是他的诗塑造出极其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3 以独特的抒情方式显示情感特征

3.1 起兴无端、想落天外的结构特征。李白的诗篇《蜀道难》劈头就是连声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就像是郁积已久的思想感情突然迸发而出,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将进酒》开端便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组排比反问长句凭空而起,仿佛作者思从天外而来,把黄河之水写的来有气势,去的悲壮激昂,表现完全超越个人局限而上升为普遍意义的人生感叹,又迥异乎于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种平和的境界,而让人感受到更多的伤感与无奈,读之使人喘不过起来,甚至有窒息之感。起句以其巨大的张力令人呼吸不畅,根本不给读者留有吟咏。咀嚼的时间,使其难以在此逗留,不得不迅速往下读去以求舒展,获得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语言表到效果不仅完全符合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张扬个性,更在深层次上暗合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思想模式。李白在读者由习惯和常规维系的日常生活世界之外,开辟了一个完全不同得让人陌生、使人惊奇的诗意境界。

3.2 语言清丽自然、清水芙蓉、清秀明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李白的诗如行云流水,非常自然,有民歌化和口语化的特征。《越女词》之三写到“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歌词活泼自然,语言质朴率真。李白十分崇尚清丽自然的语言风格,故他可在诗中大力赞美追求,“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谢眺。在对“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赞美中体现了他对清秀明快自然语言的追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同样语言率直,浑然一体,毫无雕琢的痕迹。李白为了更真实、更直接、更迅捷地表达一时的情感与愿望,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信手拈来及入诗,有一种彷佛语言在说话而不是诗人在做诗的奇绝效果,让人感受到语言活泼的生命特征。李白诗歌语言上返璞归真,诗句的口语化、民歌化,不仅增强了其诗歌的表现力,而且无形增添了其感染力。

3.3 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表现特色。赵翼称赞:“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李白在诗歌中熔铸神话传说,借神仙、大鹏、天马,历史人物来抒发喷薄而出的激情,形象鲜明,奔放无比,有着神奇的魅力。“白发三千丈”一句,传颂千古。因为愁而生白发,不仅满头的白发,而且竟有“三千丈”之长,可见忧愁之深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用镜子一照,满头白发,恰似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霜。反问句仅扣首句,用秋霜作比,是诗意加深。《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使人驰骋想象,运用夸张,借古代神话传说,“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和雄奇。当想象、夸张不足以表达其奔放激越的情感时,李白便借助于富有浪漫色彩的梦。他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以梦游来驰骋想象,梦中的神仙世界,绚丽多彩,令人神往。想象丰富惊人,夸张极为大胆奇特,正是李白豪迈狂放的个性所要求的。

雪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 中国诗歌美学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 艺术美

一、中国诗歌美学的境界美

《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张少康:7)荀子在《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张少康:24)受此影响,“《毛诗大序》就明确提出诗既是‘志之所之’,又是‘吟咏性情’的”(张少康:48),而庄子所说的“无乐之乐”方为“至乐”(张少康:32)所强调的是师法自然、没有人工痕迹的自然之美,至此中国诗歌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确立。从《诗经》、《楚辞》开始,到唐诗宋词,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都是沿此传统绵延发展的。创作内容上强调诗言志、诗言情,而创作风格上则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调师法自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诗歌、音乐、绘画浑然合一,中国诗歌也呈现出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把这几个中国诗歌美学要素巧妙地融为一体的绝佳例证。

读此诗,每个读者眼前都有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而夕阳下流转的画面中浸染着让游子断肠的思乡之情。在这首小令中,作者把几个意象信手拈来,按层次排列,在浑然天成,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枯藤老树枝头傍晚寻宿的乌鸦,近旁小桥流水环绕的人家,秋风中马背上愁肠百结的旅人。枯藤、西风显示萧瑟的秋天节气,夕阳透露出归家闭户的信息,而古道瘦马上却是疲惫孤独的旅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张少康:119)马致远《秋思》中的意象和感情构成了诗歌的三境。王国维说:“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8)《秋思》用字极其简洁,只用二十八个字就构建出中国诗歌独特的美的境界。

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诗歌批评理论既独特又包容,也可用来解读欣赏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西方诗歌,帮助读者感知中西文学的个性与共性,看到中西诗歌作品在中国诗歌美学理论框架中美的契合。

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艺术美

1.简单的语言,生活化的主题——师法自然。

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善于运用口语化的简练语言,从日常生活题材中提炼诗歌主题,描述自然美景,发掘人生哲理,抒发内心情感。他的诗歌中少有生僻晦涩的词语和复杂难解的句子。比如Mending Wall选取补墙这样一件日常小事,运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而A Prayer in Spring一诗更短,只用16个诗行、4个诗节来描述春天果园里百花盛开的景色,从而抒发诗人面对美景心中涌动的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此诗有生动形象的比喻,却没有超出普通读者阅读能力的词汇和句式。同样,Good Hours一诗也用词简单,描述诗人冬夜独自散步时心中的孤独感。此外,弗罗斯特还有更简洁却极富生活哲理的小诗。比如Devotion这首诗把一句话分为四个诗行:“The heart can think of no devotion/Greater than being shore to ocean-/Holding the curve of one position/Counting an endless repetition.”(Edward Connery Lathem:247)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大家未必思考得出的哲理。无论篇幅长短,弗罗斯特的诗歌都呈现出浅显直白的风格:“The chief hallmark of Frost’s style,particularly in the early volumes,is its simplicity.Frost tends to use a plain and idiomatic language marked by a lack of multisyllable words,a relative avoidance of formal or literary diction,and a generally indicate a formality,abstractness or ornateness of diction.”(Christopher Beach:15)正如上文所言,弗罗斯特的诗歌从主题内容到语言形式都质朴简洁,这恰好是中国传统诗歌美学所侧重的创作原则。Going for Water一诗可代表Christopher Beach概括的弗罗斯特的诗歌风格。诗人运用最简单的词语,最直白的口语化句法,如同聊天一般自然地把诗句诉诸笔端。诗歌的主题是取水这样的日常小事,简单的语言中流淌出的也是如同取水这件事一样自然的语气和情感。这放到中国传统诗歌美学中,就是不假修饰的“师法自然”。

2.灵巧的比喻。

中国传统诗歌在创作方法上强调赋比兴。弗罗斯特的诗歌运用大量优美的比喻,方于貌且拟于心。Mending Wall中,那面不断被毁坏修补的墙寓意深刻,比喻人与人之间难以破除的隔膜和不容易维持的关系。A Prayer in Spring一诗把白色的花朵比成夜晚的仙魂,把飞鸟比成流星,把鸟喙比成缝衣针。在前文提到的Going for Water的最后一个诗节中,水滴就像珍珠,而落入池中却变成一片银色的叶子。这些比喻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美好想象。此外,弗罗斯特的比喻优美奇特。比如Wind and Window Flower一诗中,女孩儿被比喻成窗内的花儿,而男孩儿则是冬天的风。而A Patch of Old Snow中,角落里一片未融化的沾满污点的积雪被比喻成一张被风吹跑的报纸,雪上的污点就是报纸上面的字迹。几乎无人会由一片雪联想到一片旧报纸,此比喻中诗人的巧思令读者折服。在The Rose Family这首简短的小诗中,弗罗斯特分别用苹果花、梨花和李花比喻爱情,并与玫瑰比较,表达爱情的唯一性。这些美丽、惹人喜爱的花儿都不能和玫瑰相比。只一个比喻,诗人就把爱情的美好、崇高与忠贞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所以,比喻手法的运用是弗罗斯特诗歌很重要的风格特点,它不仅给诗歌创造出灵动的画面美,还有助于诗歌情感的表达。

3.诗情画意的境界。

前文提到比喻增强了弗罗斯特诗歌的画面美。此外,弗罗斯特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词汇的大量运用也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比如,Mending Wall一诗中墙、石块儿、狗、牛、邻居、苹果树等词语就勾勒出一幅温馨的乡村画面,对此,中国的读者不但不会陌生,反而会感到亲切,因为这也是中国传统田园诗歌中的画面,就像“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一样富于自然的乡间气息。再比如他的A Prayer in Spring一诗也运用了花、果园、蜜蜂、果树、飞鸟、流星等具有形象美、色彩美和动感美的词汇。诗的前三节中每一节都是一幅中国风格的画面。第一幅是满园春花的远景,第二幅是蜜蜂绕花树的近景,第三幅是花丛中急飞而过的鸟和停飞空中的蜜蜂的特写。每一幅画都包含诗人浓郁的内心情感,读者甚至可以听到他边描绘边对上帝的祈祷。这16行浅显晓畅的文字表达诗情画意,非常契合中国诗歌美学“诗言情”的标准。第二、三诗节还各用了一个比喻让诗歌的画面更加鲜明生动,这两个比喻都是夜的意象,第一个用“ghosts by night ”比喻“the orchard white”,第二个用“the meteor”比喻“the darting bird”。中国文学故事中向来就有花仙、花妖的形象,《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里也有“花魂”之说,所以诗人把雪白的花朵比喻成花仙或花魂无意中与中国式比喻契合。流星是各民族都熟悉的景象,所以中西读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阅读弗罗斯特一些简短的小诗时,读者脑海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中国诗人的诗句。比如笔者默吟A Time to Talk一诗时,就想到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以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即使没有读到全诗,友人、马、山、锄头等词语也会让中国读者联想到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友人相遇、戴月荷锄等画面主题。虽然弗罗斯特的时代同孟浩然、陶渊明等中国诗人的时代相隔千年,他们的祖国相隔重洋,诗歌中描写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呈现给读者的美的感受却是等效的。

在脍炙人口的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一诗中,有林、舍、雪夜,还有停在林边马背上的诗人。这首诗画面感极强,而且有静(夜、树林、湖)有动(飘飞的雪花、小马)。雪夜笼罩下的树林、村舍、冻湖是一片寒冷黑暗中的剪影,虽然萧瑟秋风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显出一分明丽和温暖,但枯藤老树上寻宿的乌鸦,西风中的瘦马和雪夜黑暗中树林边的停驻所传达的是两个跨越了时空的诗人在旅途中体会到的同样的孤独。而且,弗罗斯特在整首诗歌中用了四个尾韵,每个诗行中词与词之间也都用了不同的腹韵(whose woods)和尾韵(see me),以及节奏感极强的轻重音组合,使这首诗歌在朗读时极富音乐的美感。飘飞的雪花中,西方的诗人告诉自己还有诺言要履行,所以必须继续赶路。诗歌最后的两个复句是一个闭合式的回答。西风古道上的东方诗人在想什么呢?对家的思念,对前途的担忧?“断肠人在天涯”是东方诗人的结句,但它给读者留下了开放式的想象空间,这是两首诗歌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弗罗斯特这首诗具备了王昌龄诗歌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同马致远一样,弗罗斯特表达的是内心真情,这也符合王国维的诗歌境界说。所以,弗罗斯特的诗情画意契合了中国诗歌美学标准,尽管诗人运用不同的语言,但他的诗歌中有很多与中国诗歌暗合的因素。

三、结语

弗罗斯特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喻和简单直接的句式,选取日常生活场景和事件作为诗歌主题,语言质朴、自然清新、简洁晓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这非常符合中国诗歌美学中“师法自然”的思想和“诗言情”的标准,而诗歌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与诗歌形式融合至浑然一体,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其他西方诗人所不具有的与中国诗歌相通的境界,因此,弗罗斯特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根植于西方相通于东方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