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范文1
1、录取批次不同:一本为第一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在目前的填报志愿过程中,三本已经和二本合为同一批次;
2、收取的学费不同:一本、二本相对稍少一些,但一些专设二本院校学费也相对稍高一些,三本院校学费相对也稍高一些;
3、一本大学大都是部委直属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而二本大学大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二者在师资、硬件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范文2
由于三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设计艺术类实多为分散实习,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的集中实习差别较大,体现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1.学生数量增加而实习岗位较少,实习竞争激烈成为突出矛盾
设计教育的规模不断壮大,以文华学院为例,从2004级招生仅为44人到2014级招收学生133人,十年间人数增加至原来的三倍。而实际上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由于之前几年较大的人才输入,企业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与学生规模不成正比,而且实习学生为实习单位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单位培养投入的差距较大。考虑到设计作品创意的外泄和人员安全及管理成本增加等因素,大多数单位对招实习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学生很难找到实习单位,影响了学生实习的有效性。
2.学生由于自身的主动性不足和认知局限,参与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本院校环境设计类学生有着大多数艺术类学生的特点:独立人格的发展及追求个性化表现。但有别于一本类院校的学生,其相对竞争意识较弱,学习的主动性、实习的积极性较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艺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相比其他文理科学生而言,学习的主动性较弱,一些学生为了圆大学梦,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艺术院校。三本院校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相对一本学校的学生较弱,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的认知不强,一些学生不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缺乏对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第二,学校所在地的实习单位较少。武汉作为高等学校较为集中的地区,每年的在校学生较多,但是设计院或设计公司发展较好的中心地区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大型的设计单位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同时,现在大部分实习单位不提供住宿和实习工资,只提供少量餐补,工作需要经常加班,交通成本也较高,学生从成本考虑,大都会尽量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寻找实习单位,而这样工作岗位少、人员多的矛盾使得竞争相对激烈,实习率偏低。第三,设计艺术类学习成本较高,三本院校的学费也较高,造成设计类学生对经济待遇的要求较高。以学习经验为主要目的的实习和工作本身就有区别,无待遇或待遇低,与学生的预期心理落差大,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偏低。
3.部分学生素质偏低,达不到实习单位的要求
三本院校环境设计类的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或本身素质偏低,不能及时摆正心态,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实践,没有参与过完整的设计方案,自然不能适应设计公司紧张、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本身也是知识涉猎面较广的综合学科。实习的过程是将平时在课堂学习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还要求其有对于突发状况积极应对的能力。设计工作压力较大,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二、解决对策
根据目前部分三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实习效果不明显、实习成果不显著的问题,追根溯源,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面的矛盾,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
1.院校在实习中应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环境设计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除了设计院外,大部分是私营设计单位(规模小的公司居多),这些用人单位盈利目的较强,往往缺乏主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和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等方法,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的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较稳定的实习岗位。同时,学院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指导课程和实习工作资讯,完善实习信息体系,邀请用人单位来学院举办招聘会等,为学生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实践创造机会。
2.教师强化教育引导力度,积极帮助、鼓励学生改善自身
环境设计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不可能让全部人员在某一个设计团队内进行集中实习。大学学习区别于之前的学习,不再是以考试、进修为目的的学习,而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才的学习。除了专业知识,还有对施工现场的掌控能力,以及对工作踏实认真的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接触到社会上真实课题的全部设计、施工流程,不仅可以对学习专业的本源有更好的认知,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将个性化教育纳入专业实习课程的建设
每位学生有着不同的优势,教师可以据此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实习的专业化培训。不同的工作对专业能力的需求不同,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男生比女生在外出施工上的性别优势明显,女生较男生在设计文案、进行投标介绍上的性别优势明显。除去性别差异,不同的性格也适合不同的工作需求。设计的过程不仅是严谨的设计施工过程,还需要和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可以根据性格特点选择符合自身的工作实习岗位。
4.不要一味希望去知名的大型设计公司镀金
设计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在很多大中型企业中,这种分工合作区别明显但联系紧密;但是在小型设计单位中,分工可能没有那么明显,而要求一人多用,对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要求更高,对个人专业知识的全面性的考验更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实习岗位,尽量少走弯路。
5.不要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
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成本投入较多,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尽快地收获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对专业知识在理论上只有初步认知,缺乏设计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工作单位的设计工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它有着较高的施工现场经验要求。学生初到实习单位,因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往往不能胜任设计工作,在专业上需要“师傅”一对一的教导培养,因而,没有实习工资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在知名企业实习还需要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这些和其他学科专业一般认知中的实习有所区别,学生要有心理准备。
三、结语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和与积;排与组;和与差;积与商;重与漏
1.和与积的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最基本的工具,可以说对每道应用题我们都要考虑在计数的时候进行分类或分步处理,至于一些较复杂的事件,那么两个原理还要综合起来应用.而分类和分步的区别就是是否能独立完成一件事,正确掌握这两个工具,对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至关重要.
2.排与组的区别
排列和组合是计数问题中的两类主要问题,它们形同实异,一字之差,能否正确的加以区分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道坎. 排列与组合的实质是顺序问题. 排列是讲顺序的,组合则不讲顺序. 在理论上二者容易区别,但一碰到具体问题就不大好区分了,这就需要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做出判断.
例1 平面内有10个点,以其中每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多少条?以其中每两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有多少条?
分析 前者中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线段,与端点的顺序无关,因此前者为组合问题;后者中有向线段AB与BA是不同的,因此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
例2 由3个3和4个4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七位数?
分析 由于许多组数、排队问题都是有顺序的,所以学生误以为是排列问题. 实际上,交换相同的3 或4仍是原数,因此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3.和与差的区别
即直接法和间接法.“和”指直接法,即直接求出符合题意的所有不同方法数,可将条件视为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一般地,特殊者优先考虑,其余则“一视同仁”;“差”指间接法,采用“正难则反”的策略,从反面剔除不符合题意的部分.
例3 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中,异面直线共有多少对?
分析1 直接法,对各种情况的异面直线分类讨论,侧棱的条数为3条,且和每一条侧棱异面的直线有4条;侧面的对角线条数为6条,且和每一条侧面对角线异面的直线有6条,且和每一条边异面的直线有5条.已知直线l1与l2构成异面直线,则l2与l1也构成异面直线,因此异面直线共有12(3×4+6×5+6×5)=36(对).
分析2 间接法,一个三棱锥可以确定3对异面直线,一个三棱柱可以组成C46-3=12个三棱锥,所以共有36对异面直线.
显然,上例中间接法比直接法简洁得多,那么是否不管什么问题用“减”法都比用“加”法简单吗?
4.积与商的区别
积、商问题指的是排列组合中一种重要的又不易区分的问题——分组与分配问题,部分定序问题.
(1)分组问题
例4 6本不同的书,分成三组,每组至少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可见,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注意“积”、“商”问题,即均匀或部分均匀分组时要用“商”,分配问题时要注意用“商”.
5.重与漏的区别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范文4
目前全国志愿填报模式分为两种:一个是非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也叫做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另一个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而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省份,提前批次均实行的是传统志愿填报模式。不管是哪一种志愿填报的方式,它的总体录取规则都没有改变,即“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只是在投档的比例数和检索的过程中有变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志愿填报的技巧是对应录取规则而自我制订的规避落榜和“高分低录”风险的一种方法,要填好志愿首先要了解录取规则。
首先不论是哪一种志愿填报模式,都是按照“分批次”来进行录取,即提前批、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和高职(专科)批次来进行录取。在录取的过程中实行“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也就是在实际的录取中,只有前一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下一批次的录取。这就是“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对于考生而言,如果被上一个批次录取后就不得参与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而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和平行志愿填报不同的地方在于投档方式不同以及投档比例不同。
在投档方式上,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在填报时,是一个一志愿和几个并列二志愿。在投档的过程中,如果考生被所报考的一志愿学校提档后,没有被录取,可以再次投档到所填报的二志愿院校。也就是说,考生的在同一个批次有两次被提档的机会。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中,考生在同一个批次中可以填报若干所院校志愿。在实际的检索中,考生如果符合某所院校的投档标准即被该高校提档。被提档后,考生只能够等待两种结果:一个是被该高校录取,另一个是被该高校退档。退档后考生只能够参与该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落到下一个批次再次被提档、录取。这也是传统志愿填报模式与平行志愿填报模式最大的不同和本质区别。
在投档比例上,传统志愿填报模式,高校提取的考生志愿档案比例是按照1∶1.2的比例来提取。多出的20%的考生,其档案将被高校退回,参与考生所填报的二志愿院校的再次投档。不过在二志愿中,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被录取,院校和专业的满意度都会降低,因为大多数院校在一志愿可以完成招生计划。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投档比例是:省内院校按照1∶1.05的比例提取考生的档案,省外院校按照1∶1.1的比例提取考生的档案,多出的5%~10%的考生只能够进入一本的征集志愿或者是二本批次再次被投档、录取。
从两种志愿填报模式以及录取规则的“同”与“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种志愿填报模式都存在着风险性。且不论这个风险性的“大”与“小”,只要这个“风险”落到考生自己身上,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也是高考志愿填报中,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缘由所在。对应于录取规则,我们将用总结出的志愿填报技巧之精髓——“一个分数、三个梯度”来规避志愿填报可能产生的风险。
录取技巧之“一个分数”——专业录取平均分
下面我们以天津财经大学在陕西省文史类招生为例,对专业录取平均分作一个分析。下表分数为该校2009年~2011年部分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表中括号内的数字是该专业当年的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年文史类一本线的分值,我们称其为专业批拔高度):
从这些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来看:2009年的录取平均分最低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是565分,高出当年文史类一本线25分;最高的是经济学专业,分数是593分,高出一本线53分。2010年录取平均分最低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分数是597分,高出一本线38分;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分数是606分,高出一本线47分。2011年录取平均分最低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是586分,高出一本线43分;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分数是602分,高出一本线59分。
三年来的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和最高区间是:2009年为25-53分;2010年是38-47分;2011年是43-59分。因为2009年的志愿填报模式与2010年、2011年不同,所以2009年的录取平均分的参考价值在于各个专业在当年该院校的排名。我们发现,三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该校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会计学专业是录取最高的专业。2010年和2011年同样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为什么分数差别大一些呢?这里主要的原因是2011年陕西省的高考报名人数增加5000人所致。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该三年的专业录取平均分,分为最高、高、中、中低、低几个等次,如果一个在陕西省考文史类的考生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55分,说明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作为“保一保”的院校;若是成绩不高于一本线40分,则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作为“冲一冲”的院校,但是会有退档的风险。若是分数再低就要谨慎报考该校了。
通过以上对专业录取平均分的对比与分析,相信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录取平均分的作用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录取技巧之“三个梯度”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范文5
可是我们也知道,如果一切都那么明了和确定,一切都确凿如石掷地有声,那我们还制定这个“与绘本相与遇”干什么?一切都“预”见了,还要“遇”见什么?
曹将“鼠小弟吃苹果”的绘本课堂推了出去。也迎来大家的着实的疑问和建议。这些不一样的声音促动着我们将自己隐约的疑惑从潜藏的角落拉出翻检、曝晒:
一、绘本阅读与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的区别是什么?
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又是什么呢?工作以来我们一直都站在“数学”领域。对于语言教学活动很少涉猎。但是,我们有一种感觉:
现行的语言教学活动的教材大多是儿歌、故事、诗歌等几种固定的文学样式。而且很多的语言教材内容了无童趣,呆板说教。绘本则是以图文共叙的形式多样化的展现主题,而且许多优秀绘本在题材和意蕴层面都遇孩子的情感甚至问题的关怀。可以说,语言教学活动的教材是成人塞给孩子的,而绘本是成人对孩子的关爱。
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更在意一节教育活动的效果最大化。而我们的绘本课堂更重视一种绵延的积累。——比如,在鼠小弟这节活动中,我们不想创造很多人为的物质环境,直接让幼儿自己从图书中产生。
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在意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和各种教学方式运作建构某种活动模式,比如:挖掘故事中“智慧”“数量”、甚至特定的“动词句式”,然后精心设计活动,活动直奔目标而来,枝解故事。而绘本讲述除了在意教师自身对绘本的通透的理解之外更在意观察和了解孩子自身对绘本之间的理解,感受孩子对绘本中文图、情感智慧的自我感知、完整的感知。
……我们不能说出的部分。
二、绘本阅读的价值
每一本优秀的绘本都有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但是当它呈现在孩子面前,孩子阅读后的感受发现孩子理解到的价值才是他的价值。比如因为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阅读的成就感,就喜欢上了这类书这个阅读活动;比如因为在阅读一本书后,产生了某种质疑和思考;比如因为阅读,所以明白了某个在生活中了类似的真理;比如因为绘本的这种虽然内容常新但是样式大致规范的印刷,孩子在观察图、读图阅读能力、知识面的扩充(绘本的创作是疆域跨度很大,无论是作者还是内容还是文学的样式等等。)、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等层面都有价值。
因此,我们呈现的绘本阅读是敞开的。——当然是我们尽力追求的敞开。敞开以瞥见孩子对绘本自己的理解;敞开以了解孩子阅读的方式和经验水平;敞开以让孩子在开放的表达中与集体中的孩子们一同共享个性化的解读……
继续套用一句话:其实,孩子有一百。在一本书敞开它的画面、伴随着文字的阅读聆听时,孩子们心中呈现的已经是各具个人理解特点的许多本书了……
三、我们与绘本阅读
我们也经历了许多弯路。曾经有一段时间,急于将自己从绘本中理解和感受的东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肢解故事,引导孩子,其实是“套牢”孩子;曾经有段时间,急于将绘本课堂开展得“绘声绘色”,于是,绞尽脑汁用各种形式装饰课堂,但是发现,热闹的声音冲淡了孩子体验和感受……现在,我们回到了简单的讲故事的过程。简单成尽可能少的导语介入,尽可能让孩子体验感受故事,尽可能听懂孩子的表达、疑惑,并收集整理,使之成为孩子们再次进入故事、深入故事的钥匙、导索……
四、家长与绘本阅读
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培养 农村学生 数学 学习兴趣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关键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然而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较差,学生基本是一支笔,一本书加一个本子学习数学;老师则是一支粉笔,一本教学用书的教数学。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之间的差距。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教师应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预习提纲的设计要简练,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的探索过程、方法的自我总结等,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灯光与影子”一节的教学(以下所述均为北师大版,不再详述),可设计如下的预习提纲:
(1)观察:夜晚,当你在路灯下行走时,会形成影子,你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2)当一个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时,他的影子会相等吗?
(3)尝试总结灯光与太阳光下的影子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设置有梯度的数学预习提纲,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到动脑思考,最后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对初次接触到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因此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设计一个好的导入非常必要。导入新课可以根据教材提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做一个小游戏,或是身边发生的事情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八年级《数学》“蚂蚁怎样走最近”一节的教学,针对学生难以把曲面的几何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来解决的问题,在导入中,教师可拿一张矩形纸片,让学生想办法将矩形纸片立在桌面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学生就可能会提出把纸片卷成一个圆筒立在桌面上,通过学生演示,矩形纸片可以卷成一个圆筒,自然过渡到一个圆柱沿母线剪开,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如:在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一节教学中,针对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较慢的特点,可以用身边的的例子进行导入:
问题1:一本练习本0.5元,买x本练习本的总费用为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
问题2:一本练习本0.5元,小明拿了50元买了x本练习本,剩余的钱数为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
问题3:小明拿了50元为同学们买练习本,通过与店老板协商,店老板同意5元售出12本,小明买了x本练习本,剩余的钱数为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很熟悉,三个问题迎刃而解,再让学生合作探讨课本上引例的几个问题,学生从列举的例题得到启发,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用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知识学习比较零散,对知识体系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明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重点知识的传授、重要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的建立和掌握。“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面对知识的学习。例如: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以问题串的形式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① 以前我们研究过三角形,今天我们该研究几边形?
②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四边形?
③ 平行四边形与任意四边形有什么区别?矩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正方形和矩形有什么区别?菱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菱形和矩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
教师画出知识结构图,同时指出:这就是我们本章研究的几何图形。
④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学生类比三角形的研究方法说出主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以一个单元或一章节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即将教学内容做一个整体性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注意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不是零散或孤立的,而是以某种结构存在其头脑之中的。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及数学思想,要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宏观认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脉络清晰,学习数学的兴趣会更高。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农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多媒体知识,积极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工作。例如: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图象”一节,利用几何画板,如下图:
利用图形上点的位置变化引起点的坐标变化,让学生观察y值随x值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使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深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的因素,教师用带有积极情感的一言一行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感染学生。在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同时,引导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适宜的情境中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教学中给学困生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题目供他们练习,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要求、内容、时间、步骤、方法等都要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相适应,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寓教于乐,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以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例如: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节“24点游戏”的活动课,要求学生分别抽取四张1(A)―13(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的扑克牌,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正数,黑色扑克牌代表负数,请先算出±24点的同学任意抽出四张扑克牌,到黑板前写出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快乐、竞赛的气氛使学生觉得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可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故事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讲故事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学习数学家严谨、刻苦、勤奋的作风,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有趣的数学知识及好的学习经验,例如:“棋盘上的学问”、“代数的由来”、“七巧板的来历”等,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加强数学活动实践,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例如:七年级《数学》“截一个几何体”一课,引导农村学生就地取材,如土豆、萝卜、黏土等,在截几何体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切与截,让他们在操作中寻求结果。最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填写活动报告,总结活动过程。他们在经历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后,发展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在农村学校的教学实践,深感要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出发,精心安排预习、听课、辅导、作业、活动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形成一种培养兴趣、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同步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主要参考文献:
① 奚根荣等编著《中学数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② 尹安群编著《有效教学――初中数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③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出版2010年7月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