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英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英文化

中英文化范文1

关键词:隐喻;隐喻概念;认知。

Abstract

ThispaperattemptstoexploretheexactnatureofmetaphorfromtheperspectiveofhumancognitionthroughexamplesofmetaphoricalconceptsofloveinnglishandChinese.Itisconcludedthatlinguisticmetaphor,asthetoolforhumancognition,isdeeplyembeddedinlanguage,thoughtandcultureanditsinterpretationiscontext-dependent.

Keywords:metaphor,metaphoricalconcept,andcognition.

I.引言

早在人们开始研究语言的那一刻起,隐喻的本质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直至最近数十年来,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它对人类语言和认知的重要意义.传统语言研究中隐喻仅仅被认为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隐语式表达被排除在常规语言范畴之外,也就是说常规语言不包括隐喻.这些传统隐喻理论受到现代隐喻研究的强有力的挑战:隐喻是"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I.A.Richards,.)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被重新定义为"隐喻表达",它是跨语义场映射的表层实现式.如今隐喻再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也是人类思维现象,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Lakoff,.)莱考夫和约翰逊()曾经整理出大量语言实例来证明,隐语概念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借鉴两位学者的部分例子,本文分析比较了中英文中关于爱情的隐喻概念,借此探讨隐喻是如何根植于语言,思维和中英文化的.

II.中英文中"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概念

隐喻概念是指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式,它在语言中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距最先开始研究隐喻的认知特征的理查兹统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突际中品均没三句话中就有一个隐喻(Richards,.)在描述抽象物体时,隐喻思维尤其能够帮助人们化抽象为具体,通过人类已知的熟悉的经验来理解和体验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中英文中有关于爱情的隐语就是这样的例子:

()Wecan''''tturnbacknow.

此例中,爱情被隐喻为旅程.爱人必须一起克服路途中的困难向目的地前进,否则他们便无法维系爱人关系.英语的这一表达强调的是两人一起奋斗的决心.汉语也有相识的表达: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十八春》张爱玲)

不同的是中文的这一表达暗示着说话人的无奈,尽管他们惋惜着逝去的爱情,但他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了.类似地将爱情隐喻为旅程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Lookhowfarwe''''vecome.

()It''''sbeenalong,bumproad.

()We''''reatacrossroad.

()Wemayhavetogoourseparateways.

()Therelationshipisofthetrack.

()Themarriageisontherocks.

()Wemayhavetobailoutofthisrelationship.

()Ourrelationshiphashitadeadendstreet.

()情长路更长

()情路艰辛

()坠入爱河

()分道扬镳

()牵手

上述例子大部分都来自于日常语言,这说明传统修辞中将隐喻排除于日常语言之外是不对的.两种语言都将爱情比拟为旅程,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思维的共性.显然,中英文中爱情是旅程的相似的隐喻概念并非出自偶然,但在这些隐喻表达的深层结构中是否存着总的原则,用来解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答案是肯定的.尽管中西语言有差异,但其思维的共性:人们在看待爱情时的相似视角使不同语言产生了相似隐喻表达式。那么该如何解释这些隐喻表达运作的机制呢?根据布莱克的互动理论,隐喻意义是跨越于不同语义场的语义映射。对于这些例子来讲,爱情是目标领域(targetdomain),旅程是源领域(sourcedomain),两大领域之间对应着一系列关系:首先,爱人被看作是一起旅行的旅行者,他们共同的生活目标则是他们旅行的目的地。他们的关系则是交通工具,载乘着他们前往目的地。期间路途常不平坦,时有岔路和困难的困扰。由此可见,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是从源领域(旅程)到目标领域(爱情)的映射。在这一映射系统中,各中对应关系是很有逻辑条理:

爱人对应旅行者。

爱情对应旅行工具。

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目的地。

爱情的挫折对应旅行中的困难。

人们在思想概念系统深处用这些对应关系把关于爱情的知识与关于旅行的知识联系起来。作为已知的常用的知识,旅行的知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爱情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可见,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植于人类思维的隐喻概念是人们借用已知知识认识未知世界的一种工具和式。隐喻式思维有助于人类不断扩展其认知概念系统。

III.中文有关爱情的特色表达

由于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中文又有不同于英语的描述爱情的式。古诗词中就有大量的例子: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白居易)

()思为双飞燕,衔泥筑君屋。(〈〈燕赵多佳人〉〉古诗歌)

()如鱼似水相知。(〈〈驻马听〉〉柳永)

这些例子印证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我们传统哲学说讲求的对立统一前提下的和谐观。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是一个由万物生灵,包括人在内的和谐家庭。在描述爱情这一美好情感时,人们不忘记联想起自然界天然一体的和谐美来。比翼鸟、连理枝、双飞燕、鱼和水都是和谐美的象征。这些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人世界观中的和谐观。除开这些明晰的爱情隐喻之外,汉语文学中不乏大量的暗含式隐喻表达: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诗四首》汉苏武)

()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成秦晋。(《西厢记》元王实甫)

()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这些表达皆源自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结发"来自于中国古人的婚俗:人们在婚礼上讲新婚夫妇的头发绑在一起,祝福他们的婚姻能够长久。"秦晋之好"则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结盟修好的典故。"糟糠"源于宋弘的故事:汉湖阳公主相中有妇之夫宋弘为驸马,但他宁可杀头也不愿抛弃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这些例子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属于汉语言文化特有的,要了解其背后暗含的深刻寓意,读者必须先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由此说明,隐语概念既根植于语言、思维又根植于文化。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隐喻式及其表达。

IV.结语

总而言之,以上例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语是人类基本的认知现象,语言隐语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和结果,它深植于人类语言、思维及文化中。中英文中有关于爱情的隐喻的相似点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其不同之处,尤其是中文中独特的表达式则是源于文化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式。那么,对隐喻的理解又常常不得不借助于栽培他的文化背景。

参考书目:

.柬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外语研究〉〉,第期。

.柬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外国语〉〉,第期。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外国语〉〉,第期。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第期。

.李子光,,〈〈中外文学名情描写鉴赏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袁林、沈同衡,,〈〈成语典故〉〉,辽宁人民出版社。

.Lakoff.C.&Johnson..MetaphorsWeLiveb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中英文化范文2

[关键词] 中英文翻译 文化 忠实与叛逆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有效载体,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它不仅在人们之间建立起了互相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也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进行了诠释。英语作为西方世界的主要语言,承载着从古希腊时期就传承下来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而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使中华文化积累了数不尽的文化瑰宝和财富,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翻译中的理解障碍。如何既能准确理解领会原文的意图、体会文章的神韵,同时又能用译语将原文的这种的意思用贴切生动的表达传递出来,使读者受众能明白地领悟和感受,确需在翻译过程中突破文化因素的障碍。

一、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等传统文化

文化意象的翻译是影响翻译质量的文化因素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因为它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文化含义,带有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联想,只要一提到它们,大家彼此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但这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来讲就有着很深的隔阂。

宗教文化是构成民族语言特色的重要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民族文明的发展和社会演变,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了解和掌握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词汇的文化意义。

2.思维方式

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载体。人们通过语言来感知、认识、理解并把握客观世界。语言不仅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礼仪风俗等文化特征,还体现着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思维习惯和心理态势。而翻译者进行翻译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因此,翻译者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翻译的特色和质量。

中国人的思维范式遵循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而进行。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信封的书写和起名字上;中国人偏重回环思维,习惯向后看,重传统,重宗法,重教条,习惯用“忆苦思甜”来教育后代,而西方人的前瞻思维使他们习惯向前看,轻传统、重未来、讲实用、重效益,不重教条,不迷信权威;中国人重视勤俭节约,讲究储蓄,而西方人强调及时行乐、现世享受、个人利益高于一些,不喜欢储蓄。

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应该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受众的民族特色来选择合适的词语使文章语句顺畅、表意明确,提高译文的欣赏性。例如,By birth he was an Englishman;by profession,a sailor;by instinct and training,arebel.(就出生来说他是个英国人,就职业来说他是个海员,就本性和教育来说他则是个叛逆者。)

二、翻译的文化忠实与叛逆

事实上,翻译界一直对翻译学到底是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还是对原文采取文化“叛逆”莫衷一是。对于翻译的“忠实”与“叛逆”,如何达到一个平衡,保持翻译的“度”,保证翻译作品既能够保持原文语法结构,又能通过本民族语言展现原文的原汁原味和神韵,是确需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翻译标准是个社会历史范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不管是对文化的忠实还是对文化的叛逆,都不是翻译的唯一衡量标准。事实上,忠实与叛逆都需要有一个“度”作为前提条件。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相融合,译文才存在被接受和理解的可能,文化的交流也才存在着成功的可能。一个“绝对”忠实于原文的译文,可能确实充分体现了独特的原语文化,但却极可能忽视了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忽视了译文读者的“传递过程”,忽视了读者期待视野与译文的融合,容易让译入语读者感到诘屈聱牙、难以理解。

而翻译对文化的叛逆问题,也是如此。如果译者不顾原文内容,不顾原文所表现的文化,一味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度,进行自由地叛逆性翻译,显然这样的叛逆翻译已经不能被称作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而只是译者自己的作品,只会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因此,翻译对文化的忠实与对文化的叛逆,这对看似矛盾的观点都是有“度”作为前提的,都不是绝对的,超过了一定的“度”的限制,忠实与叛逆的真伪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翻译对文化的忠实与叛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的,而且只有当二者被恰当地结合起来之后,翻译活动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为文化的成功交流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结语

加强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是翻译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翻译研究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以新的理念以及更广阔的学术视野重新审视和进行翻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翻译学术研究和翻译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广大译界学人的共同维护和努力。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1993.

[2]朱光潜.谈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3]王文华.翻译的概念[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4]罗钦志.论文化语境与翻译中的词义选择[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

[5]李晶晶.中西文化的异质冲突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8).

[6]张应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与语言功能[J].南平师专学报,2007,(7).

[7]任迎春,王晓军.翻译标准与社会文化[J].标准生活.2009,(9).

[8]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李丽敏.从文化视角看翻译中文化负载词汇的汉译英[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0]姚斯•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中英文化范文3

关键词: 中英文语言禁忌 中西文化差异 对比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并不是可以涉及任何话题,也不是可以随便地使用语言系统中的任何词汇。在中西文化的交际活动中,人们会切身感受到中西方社会生活中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人们不能随便谈论某些话题。于是,语言中便出现了诸如此类的禁忌现象,禁忌包括两方面:一种是人们不得随意使用、接触、冒犯的神圣的事(物),另一种则是人们不得随意接触的不祥的事物。英语中有些禁忌和汉语是一致的,但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也使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在许多方面存有不同。下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称谓方式差异看文化差异

语言交际中怎样称呼对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汉语中称谓禁忌主要涉及讳名的风俗,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提倡尊老爱幼的美德,晚辈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如果一个孩子称呼老人的名字会被认为是一种粗鲁、缺乏教养的表现。孩子和长辈使用一个名字也被禁止,因为这被看作是一种冒犯和叛逆。一般来讲,晚辈称呼长辈时应以辈份称谓代替姓名称谓,而且不论有无血缘关系均可以亲属称谓相称。如叫“爷爷、姥姥、奶奶、叔叔、伯伯”等。在人际交往中,不仅晚辈忌呼长辈的名字,在不很熟识的同辈之间也忌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对对方的尊敬,通常人们以“先生”、“同志”、“师傅”相称,如此等等。

而英语在称谓方式上不像汉语有那么多忌讳。西方人通常用名字称呼他人,如称Mike,Jane,Bob等。而不称Mr.Black,Miss.White,初次见面亦是如此。理由是他们认为Mr.,Mrs.,Miss等称呼过于正式,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称呼方式不仅适用于同龄人也适用于不同年龄者,而并不认为这样做会降低双方的身份和地位。我们常听到一个小孩叫一位老者John,Jack或Allan等,一些孩子甚至对其父母、祖父母也用这种称呼方式。很多大学生对其导师直呼其名,而导师也欣然接受,并不认为是对他们的不敬。反而看作是一种友好或平等的表示。但也有一些严格的规则,特别是对王室成员、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的称呼是马虎不得的。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用Mr.或Mrs.,Ms.,Miss加姓即可。然而,如果已经了解到对方是社会地位高的人,譬如是doctor,professor,judge,governor等就得用其头衔加上姓或单用头衔称呼。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之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如:在中国中年以上的人被称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因此,所有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老人。

二、从数字看文化差异

在中国,数字“4”字和“死(死亡)”、“7”字和“气”有几乎相同的声音,所以人们在一般情况下不愿使用这两个数字,因为它使人联想起“死”他们、“气”他们。人们尤其要避开14,因为其发音像“要死”,还有73和84,中国人认为这是难过的生命关口。而6、8被认为是“顺”、“发”的数字,则被人们看重,“久”是9的谐音,所以自古以来上层统治者都希望国泰民安,江山稳固,以便久治天下。于是紫禁城门上便有九颗大门钉,恰如所谓“九九归一”的说法。

在西方国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忌讳数字是13。由于《圣经》中载有第13个人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英美人普遍反感“13”这个数字,因此,13号被普遍认为是不吉利。门的号码没有13,公寓旅店等高层建筑物上很难找到第13层,他们不容许13人共进晚餐。在西方国家另一个禁忌数字是星期五,它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这种禁忌长期影响人们可能不仅因为他们相信耶稣基督是在周五被钉上十字架的,而且还因为多年以来周五是罪犯被处决的日子,俗称“刽子手的一天”。

另一个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他们说“好事成双”,“成双成对”。中国人特别喜欢偶数“6”和“8”。俗话说“六六大顺”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在西方国家,他们喜欢奇数。他们认为“上帝喜欢单数”,1、3、5是上帝的数字,7代表全数。

三、从话题禁忌看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在汉民族和讲英语的民族看待事物的观念大相径庭。讲英语的人很重视隐私,西方人多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个人隐私、个人自由、个性解放等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对别人的隐私很尊重。如被问及诸如年龄、体重、薪水等方面的问题,就会被看作是刺探别人的私生活。如:“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age?So you’re divorced?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etc.”谈及对方的、政治倾向等方面涉及个人的生活和隐私方面的话题也是不得体的。在中国“隐私”这个词几乎不存在,因为中国人重亲情和友情,彼此间相互关心,相互倾诉,相互依赖,所以人们之间相互谈论收入、年龄、婚姻、身材等是非常正常的事。在中国人的生活理念上,每个人均从属于一个密集的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网,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天下一家。中国人一般把个人从属于群体,家族观念重,重视亲情,喜欢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和谐和相互依赖。

英美人办公桌上的东西都属于个人所有,外人一般不能随便看,即使一份报纸,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才能借来看。在中国人眼里并不如此。有的人未经允许就欣赏外教的影集,或看给学生作业上写的评语。对我们而言似乎是些平常之事,而对西方人来说,却被认为是对别人个人空间的侵犯。

中国人见面的时候习惯问候“吃饭了吗?”、“去哪儿呀?”等。这对于西方人是不可理解的,我们的“以示关心”,人家可不一定领情,他们倾向于理解成个人信息,问私人的去向更是为他们所忌讳。在中国的谈话内容中禁忌的是说别人的短处,所谓“打人不打脸,说话别揭短”,中国人好面子,批评的话不能直说,要委婉地表达。

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语言禁忌这一普遍事实的存在说明了人类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但这一共同的心理却是由不同的伦理道德、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所驱动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达到交际的成功,一定要了解对方的语言禁忌,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张旭.浅谈中西禁忌语的文化内涵与范畴啪.山东外语教学,2000:227.

[2]向荣.中英语言禁忌现象对比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43-49.

中英文化范文4

中国电影走出去

1988年,孔祥曦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然而洁白的衬衣,整齐的西装,再搭上一副墨镜,却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很多,交谈中,他幽默、谦虚、很有礼貌。

孔祥曦初中毕业就去了伦敦读书,后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公共关系专业。在和英国人打交道的几年里,他发现绝大多数英国人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了解少之又少,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驾马车”、“穿长袍”的阶段。出于满腔的爱国热情,孔祥曦萌生了创办电影节的想法。

“从传播文化的角度来讲,电影绝对是最直观、最生动、最有效的传播途径,为何不利用电影节,集中大量放映中国当代题材的电影来增进英国人对中国当代文化的了解呢?”孔祥曦说。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20岁的留学生要创办电影节,大多数人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孔祥曦说。他曾经为此苦恼,但庆幸的是,自己还有同在英国留学的伙伴的支持。

初生牛犊不怕虎,孔祥曦这一群完全没有电影背景,但却充满干劲儿和热情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从零做起,开始了电影节纷繁复杂的筹备工作。

找伦敦市长要批文,联系英国政府、拉赞助、媒体公关、回国邀请到场的导演和演员等……都被孔祥曦一一解决了。正当孔祥曦暗自窃喜的时候,麻烦却来了。

英国住酒店很贵,孔祥曦一开始就找到了一家酒店做独家赞助,对方也很支持,谈了几次都表示没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孔祥曦没有和赞助商签订书面合同。

就在电影节开幕的前一天,赞助商突然改变主意,不赞助了。“这就意味着从中国来的100多位嘉宾,没地方住,大概五六十万人民币的缺口,也意味着我需要在一夜之间必须找到赞助。”孔祥曦开玩笑说,他的头发就是那个时候急白的。

玩笑归玩笑,孔祥曦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迅速行动,先是向同学借了6000多英镑交酒店押金。然后翻开手机电话簿,给可能给他赞助的人打电话。

打了一晚上电话,幸运的是,孔祥曦曾经实习过的一家公关公司的董事长同意了。在实习时,那位董事长就十分看好孔祥曦,并邀请他毕业后到他们公司来工作。

“那是相当煎熬的一晚上,直到电影节顺利开幕了,我的内心还一直揪着。”这次的经历,对孔祥曦来说,绝对刻骨铭心。

第一届英国万像China Image国际华语电影节(以下简称万像电影节)共七天,累计放映45场电影,展映了《芳香之旅》《立春》《鸡犬不宁》等十余部中国影片,深受英国老百姓追捧。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孔祥曦对办电影节,可谓是轻车熟路了。第二届电影节得到了英国女王的支持,她派出私人御用顾问Pendry勋爵前来参加。此外,伦敦市长也发来贺词。

连续三届电影节,有百部华语电影走向世界,超过40部华语电影选择电影节作为欧洲首映与世界首映,超过120次的华语电影展映,共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0名观众直接参与。

孔祥曦用一组数字告诉记者电影节对英国当地民众的影响。然而,更让人振奋的是另一组数字。

“第一届,电影节的观众80%是英国当地的中国人;第二届,中英观众基本持平;第三届,英国本地观众能占到70%。”在孔祥曦看来:“电影节向国外输出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更多的是以电影为媒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插上公益的翅膀

就在孔祥曦的电影节越来越来受到认可的时候,因他人原因他告别了“万象”这个品牌。

但对于年轻的孔祥曦来说,这未必是件坏事。“现在我们新批了英国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会将这个新品牌做的更具特色。”孔祥曦表示,公益理念成为他考虑的新方向。

对于公益慈善,孔祥曦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定义。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首先就需要履行经济责任,换句话说,首先要先能养活得起自己。”孔祥曦举例说:“比如说我们做电影节,所有工作人员的劳动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报酬。然后我会将活动成本之外的收入全部作为善款捐献出来。”

孔祥曦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第一届、第二届万象电影节正好赶上了汶川、玉树地震,他就把所有的票房收入都捐给了灾区。

但那个时候,电影节还并没有盈利。孔祥曦说现在正着手把一个国际性的公益品牌引入“英国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

“它叫做‘For good’,目的是通过电影节的平台,带动企业家参与到真正的公益事业里。”孔祥曦说,“ 2012年我和朋友在华彬剧院一起办了一场名为‘Music for good’的音乐节,邀请到了洛克菲勒、巴菲特、牛根生、曹德旺、宗庆后、刘东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家。”

除了“Music for good”,孔祥曦还计划做“Movie for good”、将来还会与时尚传媒集团合作‘Fashion for good’以及‘Golf for good’。

“届时电影节将会成为企业家们一个互动的平台,我们会让企业家带着他们的孩子、家庭成员和企业家族,对接在一起,从小给这些孩子们灌输一种正确的慈善观念。”

中英文化范文5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句法现象 中英文化差异

1.前言

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古语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言若是没有语法的约束,就无法进行沟通,承载文化更成为了天方夜谭。换句话说,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律条文,让语言有法可依。然而语言并不是独立的,它是与社会文化相随相依的。因此,研究一种文化是离不开对这种文化的承载体――语言的探索的,而句法又从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反映了语言的结构方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句法差异

根据世界语言谱系划分,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a-Tibetan family)。汉藏语系拥有最多的讲话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且分布较为集中,以东亚的中国为中心,略向西南辐射。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强大,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中的日耳曼语族(Germanic group)中的西部语支,主要分布于英、美、加、澳、新西兰和南非等国。所属两种不同的语系,汉语和英语在句法表达上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下面将针对两种典型的句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2.1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和汉语中的“被字句”

学者们普遍认为英语中的被动结构比汉语中的被动结构语法化程度要高。倪魏、邵志法(2004)指出英语被动结构语法化过程涉及变换语序、名词格变动、动词形态变化及使用半独立虚词等,而汉语的动词缺乏形态变化,汉语被动结构语法化主要是语序的变化。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相对于主动语态而言的,其基本句型结构为:主语+be+过去分词+(by短语),句子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by后面通常是名词或代词,表示发出动作的人或是事物,称之为施动者,可以省略。例如:Peter was fired by his boss.(皮特被老板解雇了。)不仅如此,在英语中的某些感官动词和系动词可以用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含义,例如:The flower smells sweet.(花闻起来香。)花不能自己去闻,只能是被人闻。又如: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这本书值得一读。)同理,书无法自己去读,只能是人来阅读,所以这两句是典型的用主动语态表达被动含义。

汉语中的被动结构最突出的表达就是运用“被”字句。“被”字本身作为名词的话,可以理解为“被褥”(blanket),一旦运用到“被”字句当中,就成为了一个多动能性词,本身不具有实际的意义了。在商务印书馆一年一度的“汉语盘点”字词征集活动中,“被”字当选为2009年度“character of year”(年度字),而“被时代”也应运而生,一时间,“被涨价”、“被死亡”等词汇层出不穷。而从现代汉语的句法角度来看,被字句是一种典型的动词谓语句,其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一定是动词。一般的“被”字句都要求动词具有处置性,即对句子中的主语,也就是受事者的处置。通常只有可以带宾语的及物动词才可以运用到被字句中。绝大部分的“被”字句都体现了施事与受事之间的关系。而从结构意义上来讲,被字句的基本意义是突出表达的被动关系,主语通常是受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由“被”字引出的施事者具体执行。通常我们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由“被”引进施事,格式是:受事+被+施事+VP。例如:小张被老板开除了。(XiaoZhang was fired by his boss.)(2)“被”后施事者没有出现,格式是:受事+被+VP。(此处“被”是助词)例如:会议被取消了。(The meeting was canceled.)(3)“被……所”固定结构:受事+被+施事+所+VP。这种结构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是从“为……所”演变而来。例如:观众被演员的表演所感动。(The audience were moved by the actor’s performance.)4.“被……给”固定结构:受事+被+施事+给+VP。例如:那棵树被人给砍了。(That tree was cut down by someone.)从以上四种类型,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被”字句是依靠介词“被”引进谓语动词的动作主体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而把动作涉及到的对象置于句首的句式。

2.2英语与汉语的存现句

英汉语存现结构的句法形式不同。韩景泉(2001)认为英汉语存现结构具有相同的深层结构,但英语存现结构中“there”成显性状态,而汉语存现结构中相应地则为隐形,缺乏形式体现(韩景泉:英汉存现句的生成语法研究,JJ,现代汉语,2001(2):143-158)。

1942年,吕叔湘提出了“存现句”的概念,认为其表示的是“纯粹的存在意义”。《现代汉语句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斌,2000:182)一书中认为存现句是叙述或说明某处或某时存在、出现、消失的某些人或事物的句子。根据句意和谓语动词的情状类型不同,一般分为三类:(1)存在句,即表现存在的存现句。例如:房间里有一张床。(2)出现句,即表示出现的存现句。例如:她的眼睛里涌现出了泪水。(3)消失句,即表示消失的存现句。例如:我们班少了几把椅子。一般的论著都把存现句分析为主谓句,句首处的词语作主语,即谓语陈述的对象,体现一定的事物性,而相对的后段就是宾语。

英语中表示存在的最典型的句型就是there be句型。《破解英语句型》(国防工业出版社,张迪,张鹏,2006:213)一书中将此句型细分为十四种形式,本文甄选了其中三种进行分析。(1)there be+名词/名词词组+地点状语(副词/介词短语),例如:There is a bed in the room.(房间里有一张床。)这一类的句子与汉语存现句中的存在句基本一致。(2)there be+名词词组+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例如:There is a car coming around the corner.(从街角那儿来了辆小汽车。)这一类句型可大概视作汉语存现句中的出现句,但由于此句型后面所带的附加成分的不同,往往在表达和理解上与汉语的出现句又有细微差异。例如:There were two people injured in the accident.(有两个人在车祸中受伤。)因为这句中名词后面附加的是过去分词,表示的是已经发生过的情况,如果运用汉语出现句的理解方法,此句就无法成立。(3)there be+形容词+to be +主语+(状语)。例如:There is sure to be some snow tonight.(今晚肯定有雪。)这种句型一般多用于表示可能发生或是必将要发生的事情。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就是,在英语的存现句中没有表示消失的句子,这点和汉语有所不同。

3.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着文化。刘润清(2005:23)把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百科知识构成,语言与百科知识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承载于被承载的关系;另一部分由一个民族或社会的信仰、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构成,此类文化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是保证语言使用得体的知识,与语言是棋规与棋子之间的关系。Nelson Brooks认为:关于文化的种种含义,有两点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一切,文化是人类生活最好的那部分(Hadley,A.O.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345-385)。

3.1中西方“文化”的内涵

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为动词,有耕种、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居住、联系等多重意义。英语的“culture”一词有栽培、种植的含义,偏向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后又引申到精神活动及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上,与汉语中“文明”一词更为接近。而在汉语中,“文化”并不是一个新词。“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载:“文,错画也,象交文。”后来进一步引申为彩绘、修养之意,到今天的美善,德行之意。“化”本义是指造化、生成,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大改变,后引申为教化、从善之意。两字合并使用最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成为一个整词是在西汉以后。

3.2产生文化差异的条件

3.2.1地理环境

欧美许多老牌英语国家,历经数百年的社会发展,包括战争与殖民地等因素,据统计世界上说英语的国家有171个,笔者无法一一列举对比,故选择英国作为说英语国家的代表进行分析。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岛国,还包括一些英国海外领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正因为四面环海,英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得比较早,这也为日后英语传播到其他国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仅如此,还为早期的英国的文化发展预留了独自成长的环境。中国是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位于北半球的文明带的最东端,东面临海,西北横穿戈壁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得中国的文化保留了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3.2.2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个人在他所生长的环境中会逐渐形成他们对这种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处世哲学、价值观念和语言行为。在地域文化传统及长期的历史积淀等因素的影响之下,西方文化崇尚自由、私有,突出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为主导。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受到“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和谐是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突出集体主义,强调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不仅如此,英语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偏重于形式逻辑,或者可以说是偏向于直线型的思维方式,说话时多运用多种有型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形式与逻辑形式两方面的完整,概念指代分明,使用的句子组织严密,句法功能成外显特性,反映到说话或是写作中去就是开门见山,引起注意。而汉语语言形式受意念引导,概念、推理、判断都严不可分,因而说汉语的人的思维多以知觉、具体和圆形作为特征,偏重于辩证思维,使用的句子大多比较松散,句法功能多呈隐含形式。

4.结语

以上是对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的不同进行的一点探究,通过对比中英两种典型的句法的研究,折射出两种语言所呈现的文化差异。学习一种语言一定不能离开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学习,因此,这些差异对于英语的国内教学和汉语的对外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增订四版).

[2]张斌,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迪,张鹏.破解英语句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何晓琪.语言与文化.朱通伯.外语教学科研论文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倪魏,邵志洪.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128-133.

中英文化范文6

1.生存环境的差异。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在历史上很发达;而中国地处洲大陆,土地是人们的生活所依。所以在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的表达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

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历史文化的差异。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其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英谚“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s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谚“说曹操曹操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谚“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 (别称 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谚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谚“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谚“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

英语和汉语之间虽有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者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

3.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谚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谚“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谚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集体主义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集体主义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