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辩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辩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辩论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辩论范文1

【关键词】思辨性学习活动 社会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以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对“社会性”的理解应该是:在与多种形式的生活对接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逐步为其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学生在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显然只凭教师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其效果也是有限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与对社会问题的真实性的深入思考。对此,笔者认为,在品德课堂中开展思辨性学习活动是一个很有效的策略。

一、思辨性学习活动的适用内容

课堂上学生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学习共同体,思辨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与空间,让学生能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启发,不断完善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在思辨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全能的智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在共同学习中认识模棱两可和错综复杂的问题,这种方式对于组织学生探讨品德课程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价值观认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综观《品德与社会》教材,很多说理性、历史性题材的内容都适用这一学习活动方式。以下是五、六年级适用内容列举(见表1)。

以上列举内容涉及家庭关系、社会现象、历史问题、风俗习惯等方面,范围十分广泛。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教材中列举的一些问题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周边生活中。但是这些社会问题都带有模糊性、多样性,用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与思维水平来看待这些问题常常会出现认识简单化、片面化的现象,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站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立场,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提高思辨能力,进而科学地、辩证地用儿童的思想看待问题,提高社会适应性。

二、思辨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素

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取决于教师课前的精细化预设。思辨性学习活动往往涉及的是一个具有较大思维含量的话题,需要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等方面予以保证,因此课前预设一般包括以下这些要素:

遵循以上几点设计要素,笔者以五年级上册《圆明园在哭泣》一课为例,设计了相关的思辨性活动环节(见表2)。

三、思辨性学习活动的操作策略

(一)思辨话题内涵丰富

思辨性学习活动能否有效展开,话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思辨话题要是学生愿意参与的,有话可说、有理可辩的。例如,上述提到的课例《圆明园在哭泣》中,不同教师出示的辩论话题是不同的:“这段历史我们该不该忘记?”“你想对清朝政府(或侵略者)说些什么?”“圆明园要不要重建?”……从学习效果来看,“圆明园要不要重建”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因为前两个话题纯粹着眼于情感宣泄与理论阐述,而“圆明园要不要重建”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出发,立足于“圆明园”这一具象,从“重建”与“不重建”两个角度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其次,思辨话题要立足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例如《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知多少”中的第3课,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正确对待民风民俗中的优良传统和陈规陋习。以笔者学校所在地为例,当地传承得最完整的民风民俗便是清明节祭祖。清明节那天,家家户户必定要上山祭祖,燃香烧经……学生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认为这些清明节活动都是家乡的优秀民风民俗。根据这一生活现象,教师可以把本课的思辨性学习活动的话题定为“我看家乡清明节的民风民俗”。课前学生分组走访家人,填写相关的访问记录,课堂上各组从“利与弊”两个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祭奠烈士先祖、踏青亲近大自然、动手做青饼等是优秀传统,而墓前上供品烧纸钱、祭祀时不能碰桌椅等是一种迷信做法,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摒弃糟粕,文明祭祖,传承民俗文化。这样的思辨话题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当地的普遍现象,对学生有直接的现实的教育意义。

最后,话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体现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一种是围绕话题,使学生观点呈球状发射,形成多角度阐述。如“我看家乡清明节的民风民俗”,就可以围绕“利”与“弊”形成两个球状的现象陈述图,透过现象发表看法。另一种具有明显的对立性,如“圆明园要不要重建”辩论会,学生各持观点分作两派,双方在人数上也相差无几,以保证活动过程中双方碰撞出足够的思维火花。

(二)实例引用链接生活

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实例是表达自身观点的最常用的方式。实例可以是名人名言、中外典故,也可以是生活故事。其中生活故事更容易触动人的内心世界,便于教师更好地引领学生对生活问题发表看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如《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的思辨性话题是“请举例说说你对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的意思就是科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福音,也会带来灾难。但是科技的概念很广,大到核能、航天技术,小到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都是科技发展的体现。那么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如何来理解这一知识点呢?当然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来说明这一论点是一条途径,但是学生会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收集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这样才更有现实感和说服力。如“白色污染”引发的环保思考;“垃圾分类”如何让资源再生;海洋资源的合理运用;海产品加工技术的日益更新……这些实例都与科技发展有关,也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听到、看到、接触到的,学生的感受深了,思维的活动自然也能更深一层。

(三)思维导图体现过程

思辨性学习活动重在暴露学生过程性的思维与逻辑性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得出一个结果。所以,学生在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既要有明确的自我观点,更要有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向与表达支架,同时也使小组合作有路可行、有据可依,避免流于形式。以六年级上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为例。

第一板块:认识香烟的危害――我们的认识

第二板块:进入思考的丛林――我们在思考

1.同学们,现在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

预设:明知香烟的危害那么大,吸烟的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呢?

2.小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写关键短语)

3.集体交流,统整认识。(根据关键短语,结合生活实例来阐述)

预设:

(1)香烟具有提神、醒脑、令人兴奋的作用。

(2)人体并不是100%直接吸入香烟中的毒害,再加上人体的适应性和排泄功能,因而香烟的毒害并不会一下子显现出来。

(3)香烟会导致人上瘾。

(4)传统的习俗决定了香烟在人际交往、婚丧礼节中的重要作用。

4.小结: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延后的,有的在几十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有的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显现出来,但它的毒害性却不容置疑。

“吸烟危害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吸烟?”这个话题是学生认识到香烟危害很大后,结合实际生活产生的疑惑,符合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果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散乱无序状态,为了让话题讨论更有思维含量,也为了统整组员的认识与智慧,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时提供了一份“思维导图”,引领学生丰富话题的内涵,使观点凸显深刻性。

(四)适时助学促进合作

思辨性学习活动过程一般有三个环节:个体思考―小组合作―组际交流,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生生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其实,教师适时的助学、引导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教师的助学方式一般有三种:示范、组织、点拨。

示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的示范,如六年级下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选择一种地球资源,阐述我们的做法及其原因”的思辨性学习活动,学生可能一下子摸不着头脑,教师就可举例“从水资源说起”,也可打开学生学习思路:地球资源丰富多样,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都可涉及。二是在表达上的示范,还是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源,但不知从何入手说起,或者只会照本宣科,教师就应适时示范,引导学生从“观点―行动―实例―想法”四个方面来阐述,以此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表达的逻辑性。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非常重要,否则可能变成一盘散乱的沙。教师的组织重在如何开展合作前的调查访问、资料收集工作;重在如何开展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不能以优等生的学习代替整组的学习成果,要让每个学生在参与、吸纳、补充、整理中提高认识,形成集体智慧;重在组际交流有序进行,既能完整呈现小组成果,又能引发组际间的相互质疑、补充,产生新的认知与情感。

学生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受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通过随机插话、即时小结、深度补充进行点拨,使学生在思辨中实现认知重构和能力养成。如在“圆明园要不要重建”的辩论中,学生会纠结在对侵略者的愤恨与谴责中,此时教师就应随机插话,把辩论的重心移到“对历史的审视”中,同时适时补充我国政府现今对一些国际问题的观点与立场,让学生明白“圆明园要不要重建”各有见解,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处处维护祖国利益,让祖国日益兴旺强盛。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辩论范文2

关键词:课程价值;策略;新课标

一、正确理解课程价值

从概念教学来说,“培养人文素养”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文科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呢?基于这种朴素的想法,笔者尝试设计了《为了美好的未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自由讨论,引领学生从其生活的周围环境为常例(环境、动物保护、名胜古迹等)突破,课堂产生了较强的亲和力,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事例中体会到“历史与社会”的特征(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和基本理念。

从课程教学设计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如何才能迁移运用,把握策略,新课程注重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笔者针对性地就不同类学生得到不同类的发展,提供实现的可能性,使他们学会求和、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在系统的实践中,笔者注重与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相结合,总结出“历史与社会”教学各个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

1.社会是怎样的

从本位上来说,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是研究社会生活,要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感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有所不同,有所变化。它以学生的感受、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经验为逻辑起点,力求引导学生把个人生活的时空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时空,把个人的成长融入社会的发展历程,关注人类生存,关注社会命运,探究社会发展的奥秘。

2.社会为什么这样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探究技能与方法,探究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它以中国的社会发展为线索,同时与国际社会的变迁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述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发展历程。本专题的学习和探究,可以通过中国社会发展这条主线的再现,将历史内容有机地融入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之中,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前进中的作用,增强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树立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的志向。

3.社会应该怎样

新课标要求我们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了解当今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当今科技发展与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意识,面对当今的社会变动,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要充分认识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中国的国情,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抓住机遇,克服弱项,迎接挑战,懂得关心社会命运,参与世界竞争是每个青少年的责任。

二、寻找教学实践策略

在新课程实验中,笔者一直注重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开展“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实践策略,如“反思法探究策略”和“案例教学法策略”活动。

1.反思法教学探究策略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而是教学主体发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案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结果,还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因此为什么要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同时反思性教学要求以“两个学会”为目的,两个学会即“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它要求教师教学生“学生学会”,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黑格尔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反思法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发展问题,明确问题进行目的分析,不但要弄清楚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而且要区分真问题与假问题、个别问题与普通问题、感性问题与理性问题。解决教学问题与实现教学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解决问题本身是一个目的,但教学的整体目的远不止于此。明确目的后,用何种手段实现目的更为重要。反思教学要求,先设想若干促使问题由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入的手段,再比较择优。例如,《我为社区做贡献》的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公共卫生是如何?为什么要为社会做贡献?等等。笔者思考反思,为什么要设计这些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学生是否积极参加献计献策,有没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及教学目标实现等等。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培养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学专业化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它尚未完善的方面或环节,一旦被认识,将使人们大可用武之地。

2.案例教学法策略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社会生活现象或实际问题所构在的案例讨论、探究。实际在案件教学法中有两个重要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选择教学所需要的材料,从已有的众多材料中选择或组织案例,假如发现上课材料还不够,也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改写;二是要求学生必须为上课作充分准备,以便参与到案例讨论、研究中去。案例教学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场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并选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讨论、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它与传统灌输式讲授方法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侧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知识的获取。例如,“黄河污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如何治理黄河污染方案,激发学生创新,这样就加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此,学生要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磨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例如,“青少年与网格”案例,进行利与弊的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不同,它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有一些可能是学生将走向社会要真正面对的实际情况或问题,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同时,案例内容生动有趣,没有那么多抽象的复杂概念,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高。再者,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演员”,教师只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这样学生不但学得生动,而且通过自己参与讨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学效果就好。

上一篇菲尔普斯儿子

下一篇消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