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科类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科类专业

工科类专业范文1

关键词: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发展出路;顶岗实习;专业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39-02

经管类专业因其就业面广、开办成本相对较低而受到国内众多院校青睐。一些原来只开办理工科专业的职业学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增加也都开办了经管类专业。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的开办存在盲目上马、遍地开花现象,存在专业设置过急、新专业发展缓慢以及专业定位不准等问题。在工科类职业学院里,经管类专业因不是主体专业往往不受重视,学校投入较少;与经管类院校相比,其师资与实训条件相差甚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工科类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要在校内站稳脚跟,在国内众多经管类专业竞争中突围,就得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建设之路。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总的专业建设思路应是先外延再内涵,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校外顶岗实习为着力点,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以高就业率为立身之本 纵观历史,事业成功者皆为顺应历史潮流者。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要发展,首先要分析国家形势和自身情况,明确任务。从国家形势看,十七大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就业问题始终应作为职业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从经管类专业在工科职院面临的形势看:校内大多数教职工是理工科出身,甚至大部分学校本身是行业学校,对经管类专业不太了解,觉得工科专业技能性强,招生就业不愁,似乎没有必要开办经管类专业。从生源状况看,由于工科职院的校名带有鲜明的工科特色,报考者多冲着学校特色专业而来,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思想更加剧了经管类专业的压力。工科职院的经管类专业必须力抓就业问题,以高就业率来获得校内教职工认可和吸引优质生源,这也是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开办之初的首要任务。

将营销观念应用于就业工作 有些工科职院,全省一个行业只有一两所同类院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色专业就业竞争相对较小。而经管类专业几乎所有职院都已开办,而且就业面广,批量用人的单位很少,联系就业单位难度较大。要提高就业率,需“走出去,引进来”,系部领导和教职工要转变观念,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将自己定位为推销员、业务员角色,实行“全员营销”。只是推销员通常推销的是公司产品,而教职工推销的是“毕业生”。应将4P营销理论(4P,即Product,Price,Promotion和Place)应用于就业工作,先作就业“市场调查”,进行对口就业单位和就业区域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带上名片和专业介绍资料,上门到各企业进行推介,暂时没有用人需求的也留下联系方式,以期日后有合作机会。同时应号召教职工联系同学、亲友,引进就业单位,介绍学生就业。在初期全面出击后,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再开始筛选就业单位,提高就业质量,逐步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进入“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更深入的校企合作阶段。

以校外顶岗实习为着力点

以校外实习弥补校内实训条件不足 工科职院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一般主要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室,而缩减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投资,很多经管类专业开办之初是空手办学,实践课流于形式。在校内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只有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校外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岗位实习、顶岗实习平台。校外顶岗实习既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显著提高,又可以让教师下企锻炼,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技能标准。校外实习表现好的学生可能会被企业留下直接就业,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很大促进作用。

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点往往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应认真研究顶岗实习中的问题,作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推行校外顶岗实习程序化管理:程序一是系部选择确定实习点。实习点的选择对整个顶岗实习任务能否圆满完成至关重要。管理混乱、员工素质差的实习单位会使学生很难适应,导致学生在实习中途“开小差”或与实习单位员工起冲突。如果学生都在一个实习点实习,看起来容易管理,其实同班学生容易因岗位安排问题起矛盾。所以,系部至少应确定两到三个管理较规范的实习单位供一个专业的学生挑选。程序二是学生顶岗实习意向调查。强制学生顶岗实习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实习前应对学生进行调查,征求学生意愿,在专业大部分学生愿意顶岗情况下,统计学生愿意去的地区和想从事的岗位。程序三是引进实习单位宣讲招聘。虽然是顶岗实习,也应让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程序四是签订实习协议,包括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申请书、承诺书和家长知情书。程序五是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与动员。应将顶岗实习教育真正作为一门课程写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顶岗实习教育教材和实习指导书。程序六是顶岗实习的追踪与监控。应制定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做好顶岗实习安排,制定出顶岗实习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明确顶岗实习中系部、专业教研室、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辅导员和实习点学生负责人各自职责,师生定期联系,做好工作记录。程序七是顶岗实习考核与总结表彰,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要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由本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结束后,及时做好实习经验总结与交流,表彰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从而,以严密的程序化管理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加强对外交流 在提高就业率来确立校内地位,以顶岗实习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以期在对手如云的经管类院校中占据一席之地。策略就是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让其他经管类院校或专业认识、了解自己。应选取师资队伍最强的项目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通过在比赛中崭露头角赢得关注。同时,应力争主办省级赛事、参加本省专业技能竞赛和技能状元比赛,首先在省内取得一定影响。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在参加高层次技能竞赛、熟悉技能竞赛评比标准后,应在校内指导学生成立专业协会,开展一系列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竞赛、会计科目扑克大赛、营销案例大赛、商务谈判竞赛等。通过比赛,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做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对接。

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根

专业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根 开展校外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算是专业的外延建设。高职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最终取决于专业内涵建设。做好专业内涵建设,才能大幅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才有可能扎实深入地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专业技能竞赛才能有更好的成绩。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就是专业的“产品”,“产品”契合社会要求,质量提高了,同其他“产品”相比才更有竞争力,才更容易“推销”。所以,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内涵建设,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重点专业。

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内涵建设要以特色取胜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加强专业建设也势在必行,但各院校、各专业的改革,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和外部环境条件来组织实施。经管类专业绝不能看别的学校有什么就办什么,最忌战略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招生规模相对而言不会很大,在专业就业面广的情况下教学难以面面俱到,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情况,以及院校依托的行业特点,进行专业定位,确定专业方向和特色。要把经管类专业的设置和本校的特色结合起来,不能照搬经管类职院的专业设置模式,也不要致力于发展专业齐全的经管学科体系,而应坚持重点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方针,对经管类专业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在坚持整体性的同时走特色发展道路。如建筑类职院会计系开设工程会计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等,可依托行业优势寻求实习就业渠道。要充分认识外界环境的作用,既要认清学校的层次,找准发展的方向,并充分体现出自身特色,又要认真研究市场周边环境,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多方面争取各种发展资源。同时,要加强校际间合作的力度,增长见识,拓展思路,从而缩小和优势院校的差距。要善于总结提炼,丰富工学结合的内涵,使专业内涵建设以特色取胜。

以点带面做好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这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创办历史不长的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而言,可选取重点,以点带面促进专业内涵建设。首先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都是工学结合,但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工作过程不太好明确划分,应探索各有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如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其次是课程建设。经管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应抛开本科重理论的模式,实实在在地到企业和同类院校进行专业调研,做好毕业生信息反馈,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提炼典型工作过程,提炼职业素质,来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确立核心课程,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三是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作好校内实训室规划,让实训室能各专业共用,不重复建设。要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建设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实训室。其四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考虑团队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 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专业内涵建设的“本”在教师。要加快专业内涵建设,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会有好的思路。专业建设和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会有阻力和困难,这需要从领导到教师都转变观念,并加强学习和实践。特别是广大教师,专业的各项建设,如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师资队伍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经管类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多来自普通本科院校,没有或很少接触生产实际,实践能力较弱,很难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难以开展“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将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室建设与教师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并广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是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鼓励、引导教师教研、科研一体化 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内涵建设要以特色取胜,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这就必须发挥教师的开拓创新精神。应鼓励、引导教师自觉学习职业教育理念,多参加对外交流,了解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方法,吸收其他职院专业建设经验。在专业建设中善于思考,不断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将专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下企业锻炼中遇到的企业技术难题申报成科研项目,从教学研究中发现科研热点,以科研推动教研,使教研和科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专业内涵建设的特色。

总之,提高就业率可以提高专业地位,吸引生源;校外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三者都可以带动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专业内涵建设是根,专业内涵建设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推动实习、技能竞赛和就业。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应始终以就业工作为中心,以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立校内地位,以校外顶岗实习和专业技能竞赛加强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最终回归“根”“本”,做好专业内涵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将弱势专业建设成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李永刚.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OL].(2011-06-27).省略/jy/zt/zyjn/rdjj/200806/t20080627_

504996722.html.

[2]解瑞红.对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专业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探索,2010,(11).

[3]梅爱冰,严军.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梅爱冰.高职就业工作中的“营销策略”[J].职业技术,2009,(3).

[5]祁东方,侯怀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五个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工科类专业范文2

在工科大学教育中,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是三个主要的实践环节。相比而言,毕业设计无论从时间范围还是实际意义上而言,都更为重要[1]。它占据整个本科教学时间的八分之一,用来全面系统地锻炼学生对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其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重要实习[2]。受到高校扩招、经济发展新常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就业压力近年来不断加大。由于毕业设计与学生找工作时间重合,有不少学生不惜牺牲毕业设计去找工作,使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大打折扣。再加上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少、经费投入少等多层面原因,致使毕业设计过程松散、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为应付答辩而东拼西凑的现象。因此,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监控,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是目前工科院校教务部门和高校教师的当务之急[3-4]。本文基于过程控制方法,提出了毕业设计过程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希望通过对设计准备、设计过程和答辩过程的监管等实现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毕业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2毕业设计过程控制体系的构建

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体系,是一个毕业设计过程的全面控制体系。通过该体系,可使毕业设计的各阶段的工作都能按时有序完成,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过程控制体系的构建思路:结合我校现有的各阶段文件进行过程化控制,建立健全毕业设计工作的制度和规范;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完善每个阶段的监控与管理,把好质量关。具体措施如下。

2.1题目申报阶段

选题是否有科学性、多样性和实践性是决定毕业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的前提条件。题目可由指导教师结合专业方向及或科研项目设计,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工作取向提出、再经指导老师审核。选题要符合培养计划,达到教学要求,并努力与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结合。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不能与近二年课题重复。题目数量应超过学生人数,给学生一定选择余地。填写《**大学毕业设计选题申报表》,说明其研究意义及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以及研究目标。院、系领导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申报表的审查,重点审查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若审查未过,则由指导教师重新修改,再作审定。

2.2选题阶段

选题方式遵循“双向选择”原则。首先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学生上报后后,指导教师有权将学生选择结果作适当调整。然后,指导教师根据最终结果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一经选定,不得随意更换。确需更换的,须由学生填写《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变更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同意、院系相关领导批准方可。

2.3开题阶段

开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完成开题报告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下达后,学生要根据任务书要求实地调研或查阅文献,落实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制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并按要求完成相关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已有基础、工作进度、参考文献等,要求中英文文献10篇以上。每个学生要进行开题答辩,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再由学生修改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完成后,交给指导老师进行审定,填写意见。指导教师审查开题报告是否合乎规范,同时注意学生中是否有雷同方案,尽早避免抄袭的可能性。

2.4集中设计阶段

集中设计是毕业设计的主要阶段,前后历经2个多月。为了保证这一个阶段的设计进度和质量,主要应采取如下措施:第一,不断探索新的指导方式,促进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指导和合理安排,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工科院校老师往往赋有科研责任,不能保证时时在校;而工科课题中的难题在出现后往往急需解决,所以必须在传统的面授辅导的基础上,创设新的指导模式,比如QQ、微信的视频交流等。第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学生完整记录自己的每周进展情况和设计中存在的疑问,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通过这一记录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工作进展和教师的指导情况,为完善毕业设计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第三,加强检查制度建设。首先是师生自查,组织中期答辩和毕业预答辩。中期答辩、毕业预答辩都可以在毕业设计小组内进行,也可以在几个小组之间交叉进行。通过答辩,既能调整学生的研究思路,也能调整老师的指导方式,避免出现误入歧途的现象。其次是院系层面的自查和学校层面的毕业设计工作检查,可以采用抽查和重点复查等方式。主要检查教师的指导方式、时间和效果、学生的设计进度等内容,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5评阅与答辩阶段

包括教师评阅、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三个环节。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提交论文相关的所有资料,包括论文、图纸、外文翻译、程序源代码等所有资料,进入教师评阅环节。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3部分组成。其中,指导教师成绩要体现开题阶段和集中设计阶段学生在设计中的表现,以及毕业设计的最终完成情况,并在设计图纸和论文上签字。答辩前,学生的毕业设计交给评阅教师,评阅教师首先审查每份毕业设计是否有雷同、抄袭等现象,根据最终成果写出评阅意见,给出成绩,并在设计图纸和论文上签字,这一环节采用背对背方式,避免指导教师意见影响评阅成绩。答辩前,应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质量申请成绩等级,学院根据学生的申请,分级组织答辩。答辩小组严格按程序进行答辩,答辩秘书负责全程记录。最后,答辩小组在综合评价后给出答辩成绩。答辩未通过的学生要根据答辩意见及要求修改和图纸,然后申请二次答辩。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形成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报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委员会审核。

2.6评选与总结阶段

在毕业设计完成后,由学校教学督导全面检查毕业设计。组织各学院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整理排名,评选出本学院院级优秀毕业设计名单上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再次审核后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并进行表彰。同时,选取部分特别优秀的毕业设计进行整理汇总,编印成册。各系部组织指导教师进行讨论总结,找出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以便下次改进和提高。

3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控制是加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与毕业设计的关联的有效手段。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过程控制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

作者:田海波 寇发荣 王勇智 魏若男 牛秦玉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忠伟.毕业设计过程化管理方法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30~32.

[2]高笑娟,李跃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7~130.

工科类专业范文3

【文章摘要】

在高职教育当中,音乐教育属于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实施音乐教育,能够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本专业能力的培养, 却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未能够认识到在促进整个素质实施当中音乐教育的重大意义。因为在就业压力与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的影响下,普通类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存在着新型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怎样更加有效地对工科学生实施音乐教育,以及提供一个实施美育的平台,这是工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亟需解决的事项。

【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思考

1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意义

正所谓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教育能够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以及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品格。在高等教育当中,高职教育属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良好的成长氛围和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与“以人为核心”教学思想倡导如今,高职院校更加需要注重音乐教育的普及,真正地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清楚高职院校教育当中音乐教育的地位。

1.1 音乐实践和欣赏能够激发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工科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少不了创新的人格、精神,以及意识。而音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得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缺少有关的音乐教育,而导致工科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具备,他们不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思路狭窄和思想方法单一性,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完备,这是从整体上对工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尽管音乐不可以直接行地创造价值,可是他具有非常大的诱导力,爱因斯坦的一些科学成果就是得益于音乐,还有前总理李岚清都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1.2 亟需提高工科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尽管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可是他们的审美意识缺少,审美能力不强,很少关注到具有丰富内涵和较强艺术性的高雅音乐,这种层次比较低的音乐鉴赏与偏执的审美倾向是非常让人担心的。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音乐素养的调查结果体现只是有很少一部分的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然而素喜欢音乐也大都停留在比较浅薄的层次上。有的学生不具备最为基本的乐理,他们常常是单纯、片面地理解音乐。为此,学生们比较喜欢一部分具有强烈节奏和结构简单化的音乐,他们向往时尚,而全然地不了解一些中外的优秀音乐。

1.3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音乐素养大都不高

对音乐的兴趣出现不平衡的态势,他们对音乐感兴趣,而缺少一定的音乐基础,特别是工科的学生,可是依旧对音乐充满渴望。事实表明,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感受到了快乐和轻松,心灵得以净化,自己的思想得以启发,眼界得以开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欲。在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感性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体现音乐教育的功效,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使每一名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 在健康的状态下成长并受到艺术熏陶。

2 高职院校工科类音乐教育的现状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更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的不少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能力,却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被高校重视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也比较迅速地创建了艺术教研室,为大学生设置了合唱指挥、音乐欣赏、音乐史等一系列的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究与实践,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

2.1 喜欢音乐,可是未能够明确自己的音乐审美倾向

笔者调查了200名的学生,只有10人喜欢中国传统音乐,36人喜欢西方音乐,然而100多名学生都是对流行音乐充满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大都对唱和听流行音乐感兴趣,然而他们很少知道西方音乐或者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未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音乐审美倾向,而潮流影响了他们。在给学生上音乐鉴赏选修课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大都对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缺少一个清晰化的概念,由于未能够跟这些高雅的音乐相接触,因此不感兴趣。

2.2 音乐教育的管理不够严格

这主要包括教学知识太过随意、教学手段单一性、教材的不够科学,以及因人设课等现象。因为音乐教师的技能与专业不一致,这限定了音乐课和教师的讲解。当前高校所设置的音乐课大都是教师所擅长的。由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未能够高度重视音乐课程的设置,教师的编制也比较少,音乐公选课用以选择的课程常常是比较少的,在课程间缺少系统化,尽管存在欣赏类、器乐类、理论类,可是比较零散,内在的联系缺少,不能够全面地涵盖。

2.3 高职院校中音乐教育的地位堪忧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类的一种公选课程,未能够作为重点在高校当中投入,要想重视和发展工科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十分艰难的。公共艺术课程也只是充当着选修课程,尽管在课程没有高低的区分,可是工科类学生重点是体现技能,专业课程是根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得重视,像是公共课当中的计算机与英语等都是一定要考过的,而只有艺术类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自己的兴趣,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学分,这说明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还没有切实地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这种现象表明,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真正深入学生心中。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境地是非常尴尬的,它的地位让人堪忧。

3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音乐教育的最佳途径

教师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教育当中,务必提高自己的认识,坚持美学教育的理念,从思想上真正地转变观念。针对工科类的学生而言,在实施音乐教育的时候,需要重视教学基本的音乐知识,还应当重视选材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通过学生的音乐素质现状,从浅到深、注重讲解音乐常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注重时代性、大众性、民族性、可行性等,还需要注重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渗透在音乐教育当中,注重传播、欣赏和介绍民族音乐,确保多样化的题材,与此同时,重视吸收西方音乐的精髓,并且对西方音乐教学的经验进借鉴,切实有效地实施音乐教育。

3.1 加速建设教师队伍

由于音乐教学是比较特殊的,因此高校的音乐教师不但应当具备明确的教学理论、扎实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综合文化素质厚实的涵养和积储。此外,一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学,不管是教学知识,还是课程的安排,都是不错的,而有一部分学校尽管设置了音乐课程,可是存在不少的欠缺之处,它具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因此,学校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培养各种层次的音乐教师,与此同时,还应当不断地引进学历和素质都比较高的音乐教师,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合理化和音乐理论高效化。

3.2 将学校的文化建设和音乐教育相统一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学校的文化活动,而学校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就是音乐。目前形势下,高校应当系统和全面地培养学生,重视音乐教育,使其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高校应当有效地体现电子屏幕、校园网、广播站等的功能,以学校的文化活动作为载体,重视音乐教育。组织和创建学生艺术团等,激励学生组成乐队,定期地开办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而音乐欣赏与表演的一个大舞台就是每一年的文化艺术节活动,这是对高校音乐及教育加以检验的一种形式。这不但能够集中地体现音乐教育成果,而且还能够动员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3 多姿多彩的活动和理论教学相统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实施音乐教育,像是舞蹈队、合唱团、艺术团的成立,在必修的艺术实践课程当中有艺术团的演出排练活动,安排学生观看文艺汇演、音乐会、文艺演出等等,在学校日益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气氛,进而让音乐课程变成学生喜欢参与和切实感兴趣的课程,让音乐变成学生实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3.4 音乐教育应当注重艺术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实施艺术的手段,借助先打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根据音乐的感染力、形象性与生动性,不但讲解技能和理论,而且进行双向性和互动性的沟通,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鉴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像是搜集网络资料加以讲解、观看现场表演且撰写论文、实施演讲发和讨论法,以及改进教学模式等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4 结语

柏拉图曾说: “ 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 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憾。任何高职院校工科类的音乐教师,在这种大的氛围和环境当中,都需要不断地实践,进一步地研究和调查,以摆脱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探究音乐教学当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理想方式,使他们成为具有音乐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激情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完整的教育, 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当今社会需求的真正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孙明明,陈晓英.浅析美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1):33-34.

[3]陈一飞.浅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及实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

[4]刘昂.浅议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工科类专业范文4

关键词: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29-02

一、背景

本科毕业设计占用学时长,是衡量学生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综合水平的标尺。双导师制融合了基于传统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英国“导师制”和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德国“双元制”特点。我国早期在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引进、消化“双导师制”,渐次扩展到本科教育领。教育部2011年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提出了由高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导师共同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刀真枪”地做。“卓越计划”是国内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标志。

沈阳工业大学将毕业设计课题与当地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形成若干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大课题。每个大课题组成一个项目设计团队,大课题又分为多个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取得良好效果。华中科技大学携手美国乌斯特理工学院开展HUST-WPI工程实践项目。该项目将两校本科生混合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用6~8周的时间去企业解决一个实际工程问题,通过毕业设计完整地体验工程全过程。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学院将核心课程与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融为一体。高级设计与制造课程则要求学生完成来源于企业的项目课题,项目完成后还需要企业针对原型制作产品(50%)、书面报告(30%)以及项目设计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团队协作表现(20%)给予评分。

九江学院自2012年实施“卓越计划”以来,积极谋求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是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九江市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15年9月,学校与企业签定合作协议书,共同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二、毕业设计流程规划

目前,许多高校工科毕业设计依然坚持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答辩-图纸-说明书-毕业答辩的形式。由于毕业实习形同虚设,指导教师缺乏工程经验,导致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相乖离。抓住机遇,发挥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工程特长,建立校企合作大格局,才可能局部突破,以点带面,倒逼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在企业,学生要接受安全教育、保密教育,并参加企业授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卓越计划”毕业设计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三、选题与考核

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惯性导航设备、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以及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制造。毕业设计选题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学生共同拟定,但主要以企业导师为主。题目取材于产品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设计。一名企业工程师将完整的设计或改造内容分成模块,指导二名同学分别完成指定内容。例如中船仪给出ATC(自动温度控制)标准机、电控罗经、锅炉燃烧器为设计主题,任务分解成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散热设计、电气设计等子项目,由学生在双导师辅导下独立完成。

校企双方共同以崭新的方式和标准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直到毕业答辩,对原有的毕业设计考核要求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将毕业设计的任务目标由原来的书面材料为主改成以模型制作、实物制作、虚拟仿真指标为主。文档也增加了可行性分析报告、原理说明书、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达到提升学生实践动手水平和工程文件撰写技能的目的。

四、配套保障措施

依照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和“变迁理论”,以“卓越计划”为大框架,探索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形成校企双方在更高的变迁层面相互“路径依赖”,在工程领域合作双赢,保障合作的有序进行。为此,成立了“卓越计划”由学院和企业领导为成员的校企合作机构,并挂牌成立九江学院驻企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统一协调学生在企业学习、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工作包括:

1.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委派带队教师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教育、督促学生严格遵守校企双方的相关管理制度。

2.根据《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计划、内容和要求给予安排,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企业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

3.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负责对其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操作培训,并在生活、思想等方面予以指导。

4.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负责为其安排食宿,提供学习和实践操作所需要的设备、场地和劳动保护。

5.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考核标准,建立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学生完成学习后,将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成绩等移交校方。

五、目的与效果

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技术类能力又称硬能力,指工程师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中与技术要素有关的能力,具体包括工程构思、设计、实现与运行能力。非技术能力又称软能力,指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中所应具备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终身学习、适应变化和理解工程伦理等能力。这两类能力与智商情商相对应。大学生在企业与工程师一起做项目,做课题,耳提面命,朝夕相处,体验式学习,必然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产品设计过程中学会交流、体验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养成良好工程习惯,学会尊重他人,这样也就提高了情商。

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按照企业项目运作模式指导毕业设计就是实现大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最后一跃,通过在企业的熏陶,真正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六、总结

从学习理论上看,校企“双导师制”符合建构主义和体验式学习原理。将毕业设计与理论学习、毕业实习及师徒制、工程伦理教育等统筹安排,容易实现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

高校有服务社会的责任,也要学会利用好社会资源,探索和企业深度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以本科毕业设计为校企合作的楔子和运行主线,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培养培养者(高校教师)、培养未来工程师(学生),反过来也为企业提供理论知识的更新,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好策略。前几届卓越班毕业生的工作反馈证实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势和后劲,也为后期“卓越计划”提供经验、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明阳.基于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57-59

[2]林键.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3]蒲.美国工程学士能力培养研究―以密歇根大学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0.

[4]许晓东,卞良.本科工程教育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_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43-49.

[5]王桂荣,刘元林,刘春生,赵汗青.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电本科毕业设计改革[J].教学研究,2014,(1):89-91.

工科类专业范文5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

一、工科院校经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知名度低

经调查发现,只有36%的国企和25%的民营企业对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总体概况比较了解,这说明,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大部分企业获取经管类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高校会议邀请函,其次是学校网站,而通过其他渠道如报刊上的介绍、人才中心等渠道的较少。主要有三个原因:1.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高,特别是在省外,自身没有特色品牌优势;2.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比较单一;3.宣传毕业生就业信息时,渠道利用不完善。

(二)工科院校以工科为重心的专业结构布局

大多数工科院校增设文科专业是出于追求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然而,工科院校的办学重点依然以工科为主,对文科专业一直以来的重视程度不够,“重工轻文”的传统观念使得经管类专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江西高校为例,某工科院校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学校未来五年的专业结构布局工科为50%以上,文管类则为15%。从数据中看出,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长期发展中依然处于劣势地位,这势必带来经管专业各项投入的不足。首先是工科院校缺乏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经管教师,科研投入较少,难以吸引高素质经管人才;其次是实习条件和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在江西省大多数工科院校的经管实验室设备与10年前并无差别,各种应用型软件也早已被市场淘汰,这使得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经管学生难以满足实时更新的市场需求。

(三)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办学历史短

工科院校工科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已基本上形成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并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长期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校友遍布全国,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毕业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能够为本专业培养计划提供指导意见并且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去向。与此同时,以经管为主要发展对象的江西财经大学也能够充分利用校友优势,其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计划投入经费预算100万元,编辑出版《江财校友创业案例100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两层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然而,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则不得不面临严峻的现实,起步晚,办学历史短,使得校友的作用难以得到很好的利用。以江西高校部分工科类高校为例,大多数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办学时间短,毕业生数量少,分布范围较小,在社会上尚未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难以为经管毕业生提供良好毕业渠道,在培养模式上又未与工科充分结合,难以利用工科校友优势。

(四)工科院校经管学生未充分利用文理结合的优势

当前,工科类高校具备培养文理结合、特色鲜明且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的优势条件。江西工科类高校中教学备有特色,如南昌航空大学有航空特色,华东交大具有交通方面的特色,但是经管类学生却没有充分抓住学校特色,丰富相关方面的知识结合自身优势,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没有意识到学校安排的诸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开放性实验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此类课程可以让文科生也了解到生产线工作流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管类学生却对此类实验敷衍了事,并没有认真学习和体验。做开放性实验的过程是了解理科生科学实验思维,学习他们实验方法、实验分析的大好时机,文理思想交流,可以提升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但这些往往会被文科生忽略。

(五)企业对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认可度不高

由于工科类高校的办学历史和主导思想都是以工为主,与其密切联系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也都是以学校的工科类专业为主,所以,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在相关企业的知名度并不高,远不及那些财经类院校。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于工科类高校所办的经管类专业并不熟悉,甚至还不知道学校开设了经管类专业,尽管有些企业知道工科院校开设的文科专业,但由于长期以来企业自身对工科院校的看法,对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学术氛围积淀较浅的文科专业持不确定的态度,甚至不认可工科院校文科专业的水平。

二、解决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就业难的对策

(一)拓展宣传模式,提升经管专业知名度

针对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知名度普遍较低的问题,经管类专业以及整个学校应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充分发挥自身文理结合的特点,体现自身优势,树立品牌,让更多企业也能了解。调查数据表明,65%的企业是希望进一步了解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这个就业空间还是很大的。工科院校应通过更多的宣传方式让外界了解其经管就业信息,改变单一宣传方式,使宣传多元化,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完善学校的网络,充分利用报刊等,让其所在就业单位了解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经管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专业,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校内外相关单位顶岗锻炼,使经管专业老师成为既具有高学术水平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教师。其次,根据应用型文科专业的特点,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请进来作报告、开讲座,形成学校内部良好的学术氛围,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使经管学生愿意并且积极地加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中来。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特色经管人才

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必须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建立开放性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探索、研究和创造。同时,还可以从改变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入手,以考察学生探究问题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和创新的兴趣,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饱满工作热情的经管类人才。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作为传统的工科院校,该校在开展大量必要的经管类课程外,还组织经管学生参加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的基础环节,这种培养模式能够使毕业生更快的熟悉和融入企业,从而进行更高效的组织管理。

工科类专业范文6

关键词:需求导向;公共管理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82-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领域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管理涉及面越来越广。环境污染与环境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国土开发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问题日益凸现,公共管理领域亟须既懂技术,又懂公共管理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管理”轻“技术”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国外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美国的许多大学十多年前已先后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医疗健康卫生、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国土开发与安全、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工科课程群,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掀起了全球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管理”+“技术”并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

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展开了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学者卢晓东、宋鑫(2002年)等人以北京大学管、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例,李雪强(2010年)等人以南昌航空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管”“ 工”学科交叉、联合培养为例,秦建成(2013年)以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初步探讨。公管类与工科类两大学科之间跨度较大,依托这些成熟的传统学科群,实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深入、系统探究。

一、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偏离社会需求

公共管理专业本身一直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其覆盖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广泛的学科知识,但往往给人留下“大杂烩” “广而不精”的印象,甚至被称为“万金油”专业。随着公共领域日趋复杂,过分偏重人文社科专业知识而轻“技术”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公共部门每年对管理类人员的需求,并不仅限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工科与文科其他专业对公共管理专业有较强的替代性,这加剧了工科、文科其他专业与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随着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部门对专业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公共部门并非只有公共管理专业才能进入,非公共管理专业特别是技术性强的专业,在公共部门招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以湖北省为例,从最近几年湖北省各级公共部门招聘专业来看,公共部门对“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公开信息来看,湖北省内高校已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个别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外,绝大多数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单纯强调以“管理”为导向。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一些用人单位,发现对外公开招聘的很多工作岗位都带有较强的技术性。对于单纯的只需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岗位而言,由于 “进入壁垒”比较低,用人单位内部即可以解决,不需要对外公开招聘。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单纯只重“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是造成近年来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

公共部门涉及领域比较广,这就要求在“通才”的基础上培养“专才”。事实上,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全而不专,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过分强调 “通才”,而忽略了“通才”基础上技术型“专才”的培养。公共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一直被认为专业定位不准,专业没有特色。因就业率不高,在很多地区甚至被警示为限招的“黄牌”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通过对比发现,绝大多数院校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师资结构等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界线模糊,也没有明确专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甚至有的学校将“公务员”作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学校自身的学科平台、学科优势与师资结构决定了一个专业的特色。从成本角度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办学成本明显低于理工、医学类专业办学成本,加上教师的专业进入门槛低,20世纪末我国大批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与农、林、医、师范等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很多院校一直享受着招生政策的“福利”,并没有下大力气结合学校的优势加大投入、狠抓专业建设,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具体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模块较齐全,但整个专业既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没有特色:学生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即使有些学校确立了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很少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多年没有变化,十几年来还是那些专业教师。从专业结构看,很多学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多数以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为主。这种过于偏文科且长期固化的专业师资结构,既加剧了公共管理专业缺少特色、专业方向不明确的惯性,又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长期以来重“理论”轻“技术”的局面。因此,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公共管理品牌专业,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整合校内资源,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

3.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公共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多年来难以改变。因为公共管理活动复杂、涉及领域较广,带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并且很多时候涉及敏感的事项,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缺乏足够的公共管理实践,这无疑影响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长期以来,公共管理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两者之间一直是相互脱节的。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并不清楚公共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发现很多公共管理专业并没有与本专业相一致的实践、实训基地。很多公共部门依靠财政拨款或行政垄断,都有充足的经费来源,并且福利待遇好,即使是暂时缺人,都是通过内部消化,不愿意接收公共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因没有充足的专业实习基地,很多学校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中,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专业实践。公共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缺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并不能接受比较系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技能炼,专业技能难以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较弱。

4.学科发展被边缘化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报考率与就业率来分配各类教学资源。最近几年公共部门改革,人员招聘实行“凡进必考”, 这些因素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毕业生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除了少数考研与自主创业外,大量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并未能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无疑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的报考率。即使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就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报酬并不算高。而公管专业毕业生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企业很难发挥用武之地,而对于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又知之甚少,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得从头学习。这种情形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政府与高校而言,都是浪费资源。公共管理专业就业难,加剧了招生难,这两者又促使公共管理专业在师资配置与教学经费分配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又限制了公共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对武汉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调查,公共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现象。在很多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几乎成了弱势专业。

二、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用人单位三方协同配合。作为人才培养、输出的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实行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制订并细化专业评估指标,根据专业特色、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专业结构、学生的就业率等因素,组织第三方专业的教育评估机构对现有已开办的公共管理专业进行严格专业评估,不达标的实行停招,淘汰没有专业特色、就业率低的公共管理专业,动态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录取比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限制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全面公布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对于培养单位而言,应从突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师资专业结构优化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1.结合学校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武汉工程大学以工科见长,其中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是学校优势学科,在国内地方高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2年,专业方向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就业率与报考率并不理想。在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经过对湖北省各层级环保、水资源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声誉度好、就业率较高院校的经验,2014年5月对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将专业方向调整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调整后的专业建设主要是依托本校工科背景、化工行业特色优势及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学科平台,与省、市、乡镇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合作,主要为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部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经过调整,实现文理交叉,“管” “工”结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方向与课程模块重新调整后,经过广泛的宣传,本专业的报考率连续两年在全校各专业中居于前列,还有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新生进校后,申请要求调剂到该专业。

2.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

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要求有课程体系支撑。构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管”“工”无缝对接,“文”“ 理”交融,需要重组课程模块,优化培养方案。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设计了两个高度相关的专业方向,供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兴趣进行选择,并按照专业方向的选择情况,进行小班教学。在课程优化方面,围绕“管理”+“技术”相融合,精简、压缩公共管理类重复性课程。例如,将原培养计划中的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精简为只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将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管理定量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调整为只开设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将社会保障学改为社会保险与精算;将课程设置偏向于公共部门实际应用,如将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改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删除“专业进入门槛低”且过于宏观的课程如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将这些课程列为学生课后自学课程。在课程优化方面,专业基础课中增开环境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生态学、环境检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专业方向课设置上,开设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课程。总的课程体系如下:公共管理类通识课程+1/2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1/2环境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第1-6学期。其中,第1-3学期安排通识课程教学,第4-6学期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第7-8学期为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为保障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招生时该专业全部招收理科学生,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

3.整合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管”“工”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公共管理本科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适应社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所以,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培养方案还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武汉工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过程中,在重构、优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同时,还整合并实施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整个第7学期不再开设专业课,全部安排专业践教学环节,如社会调查(2周)、学年论文(3周)、专业技能实训上机模拟(3周)、专业实习(8周)与认知实习(1周),整个第8学期是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环节。第7学期的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与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三者构建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调查主要是围绕资源与环境保护,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学年论文的任务主要是查找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与小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开题与撰写做准备。

为保障实习生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学校实现了“校府”合作,与省、地、市县等环保部门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一系列的专业实习基地。学校也增加投入先后采购了一批教学软件,兴建了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技能模拟实验室、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模拟实验室,并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同组建了化学实验室。为了改变过去“重理论”“ 轻实践”的弊端,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整合原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增设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验课程,如社会保险管理模拟、公共经济管理模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应用等上机操作的实训内容。

4.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应构建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改变过去只注重结果评价和单一评价标准的传统做法。新的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人才模式的调整与优化,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2]郭红玲.中外公共管理教育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12(2).

[3]龚会莲.中美公共管理类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2(10).

[4]秦建成.地方工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跨学科改革――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上一篇计生信息

下一篇时间穿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