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城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城镇化

新城镇化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融资平台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3-0023-03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市域城镇化作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三群”。不断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首破50%达到51.18%,城镇居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根据“纳瑟姆”曲线,城镇化水平达到30%而继续上升至70%的区间,是城镇化率上升最快的发展阶段,山西正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期。

一、当前城镇化主要任务和资金需求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紧扣提速、提质主题,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布局,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对资金需求提出很高要求。2013年,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建设将投资1000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的9%,但如果考虑到城镇化涉及的部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所需资金将大大增加,初步估算将达到4700亿元左右,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3%左右。

目前,城镇化建设融资的困难,一是投资主体多为政府融资平台,如各地政府成立的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日渐严格,2012年底国家四部委又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融资平台公司不得通过金融机构中的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直接或间接融资,融资渠道进一步受限。按照银行放贷标准和要求,很多融资平台公司吸贷已近饱和,负债水平偏高,无法吸收贷款。二是投融资主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多数按项目单打一融资,未形成城镇化集约融资群,缺乏大型有实力的专业融资机构,通过开展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融资,资金的集约规模效应未有效发挥。三是产业融资和城镇化融资未能有效衔接,适合城镇化的金融产品相对缺乏等等。

二、开展城镇化融资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以资本为纽带,将产业联动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统一,资金投入方向不只是建新城,还要改旧城,更要发展新产业,通过产业融合互动促进城镇化。二是要以资本为纽带,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在城镇化中的角色,政府不大包大揽,投入微观项目,而是用科学的资金组织方式,“抛”出政府资金“引”来市场投入,让市场发挥基础的资源配置作用。三是创新资金投入方式,设立专业投融资公司。变分散化投资为集约化投资,变单一投入为撬动引导,变项目投资为股权投资,提高资金配置和项目建设双重效率。

按照上述思路,提出以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建议:

一是以提高投融资效率和专业性为核心,支持“四化”同步。破解资金难题,要避免个案突破,应从机制创新人手,提高投融资效率,以资金流盘活各类资源,优化“四化”资源配置。二是以市场运作为基本原则,采取基于产业的资本合作新模式。政府应转变职能,变直接投入为撬动引导,避免出现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挤出效应。要更多发挥市场作用,以利益为纽带,基于产业互补发展规律,调动企业、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三是以整合组建城镇化专业融资主体群为抓手,通过成立专业的投融资平台,开展融资。

三、具体操作路径的设想

(一)创建城镇化专业融资主体群

整合组建四大融资平台公司,承担城镇化建设投资人职能。依据城镇化建设中各产业联动发展关系,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重点公共基建四类:

1 公共基建投资平台。负责具有公益性质的重大项目建设融资,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建新城”和“改旧城”中的资金问题,如县乡公路、城市广场、群众文化设施、廉租公租房等。此类平台可以以各地政府背景的经建司为基础,整合类似功能的平台,适当时候可注入部分储备土地、财政资金等资源。

2 园区产业投资平台。负责城镇化过程中各类园区产业的投融资,以园区为节点,辐射带动城镇化进程。如高科技园区、高校园区、各类城郊新区等,侧重于扶持产业发展,以产业带动城镇化。此类平台可以有实力的园区大企业为主组建,发挥投融资、担保等功能,实际上是将园区的建设以此种方式交由企业市场运作。

3 农业开发投资平台。负责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产业投融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包括投资农业流转土地、特色产业支撑项目、农业生态项目等。此类平台可由政府引导资金、农业龙头企业按股份投资成立,也可由省属大企业集团成立专业农业开发投资公司,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城镇化推进。

4 服务产业投资平台。负责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投融资,解决城镇化中“人”的城镇化问题,如农产品物流、金融组织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等。此类平台以民间资本为主成立,对民营流通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特色产品开发等进行专业投资,也以这种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民间资本的开放引导。

上述四类平台,也可根据全省城镇化重点城镇族群发展战略在不同区域成立,如太原都市区、大同都市区、百里汾河经济带、上党城镇群、介孝汾平灵城镇组群等。为有效控制风险,融资公司的层级不宜太低,应以省级和重点市级为主。

(二)融资主体资本金来源

一是整合各类城镇化财政资金,如我省发债收入、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收入、土地出让收益、城镇化专项预算资金等,将财政资金作为股本投入新设立或重组设立的融资主体,将以往“撒胡椒面”的财政资金作为“稀缺宝贵”的资本金使用,用资本金吸引各类资金。

二是发掘基于产业的资本合作。各类产业企业可以借由四类融资平台,进行资本合作,这类资金可以作为融资平台的资本金。如吸引我省煤炭、钢铁、机械等大企业作为产业园区投资公司的大股东。行使园区建设、运营的管理权,将以往政府承担或变相承担的功能让渡给企业。将从企业“抽血”救济项目变为由企业主动成立血站进行项目运营。工业企业还可以利用资金优势,控股或入股农业产业投资公司,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三是以优先股+可转换股权债模式解决资本金。以优先股、可转债方式等吸引投资者。预留到期选择权条款。投资机构在一定期限内阶段性持股,期满后可自由选择去留,即可以选择由融资公司回购股权、债权,也可优先成为真正的战略投资者。

四是装入一部分收益前景好的资源。政府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可以将储备土地、矿产资源、特许项目等收益前景好的资源,或者现金流充分的企业划入融资平台,增加融资平台的资产规模。

(三)融资模式与方式

1 不同成本资金配合使用。资本金到位后,可以利用成本较低的中长期信贷资金进行投入,也可考虑采用理财、信托、租赁融资等方式投入短期流动资金。充分借鉴利用农业开发银行城镇化开发模式,由银行贷款先行向拆搬迁户发放补偿金,再由土地出让收益归还。

2 积极利用债券票据市场。加强与开发性金融合作,推动发行城镇投资建设债券、市政建设债券,充分利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降低融资成本,发行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工具,尤其是资产支持票据。

3 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将城镇化作为开放民间金融的良好契机,利用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TOT(移交-经营-移交)、PPP(公私合营)等方式投资,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市政、交通等领域。

4 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对于开发区域大、投资周期多的城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可采用多期模式进行筹集资金,由融资主体成立子公司,面向海外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可以大幅度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金周转率,杠杆作用更加明显。用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对园区等大型项目进行第一期开发建设,重点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化投资和居住环境,促进土地增值。一期项目开发完成后,将土地和营利性的基础设施打包做资产池进行融资。用来进行园区二期项目的开发。

5 建立引导基金开展股权融资。成立城镇化建设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金,开展股权融资。

6 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主体业务运营后,积极引进社保基金、国际性投行基金。同时,与国内的大型企业等进行接洽,吸引其作为战略投资人。引入此类资金可以有效改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化的多股东的完善的治理结构,以引进的社保基金、国际投行等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为下一步上市奠定基础。

7 实现资本市场上市。在控股建设的项目投入运营并初步发挥效益后,整合装入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资产,聘请券商机构进行上市辅导,早日上市,将静态、低估值的资产变高流动性、高估值的上市公司股权,从资本市场融得更多的资金。

四、相关配套措施的构建

(一)土地确权流转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是基本要素,没有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城镇化就无法实现。农地确权流转,激活农村三大生产要素,土地才能作为一项优质资源参与配置,增进农村经济活力和效率。需要成立农村土地确权、交易中心,完善要素交易市场。

(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政府和企业、国有和民营资本在城镇化融资、建设中要共担风险,否则民营资本没底气进入公共建设领域。金融服务中也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业担保、小微担保、保险服务体系,弥补市场发育不足和缺陷,为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降低风险。

(三)支持民间准金融

除了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外,还要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其他正规和准金融体系,如村镇银行等,穿上“制服”,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新城镇化范文2

在全市大力推进“圈翼”互动协调、缩小区域差距的背景下,创新“两翼”区县城镇化内生机制,可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创新区县融资机制,保障城镇化资金需求。要特别注意吸引民资参与。探索设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设立基金公司,待投资项目建成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增强政府融资能力。各区县可充分发掘现有优质城市存量资源,将资源整合后注入公司,提高有效资产量,同时在土地配给上将商业与工业用地的比例提高,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探索土地一级开发的开放模式。放开土地一级开发市场,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土地一级开发。

第二,创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机制,以改革促发展。破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降低转户门槛,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实现城镇人口与户籍人口合一;探索土地利用新机制,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股权化改造试验,探索农户及企业以转包、出让、租赁、入股、抵押等多种方式实现土地流转,促进农用地集中规模化经营;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符合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有条件上市交易的模式;探索地票入股参与项目建设模式;探索要素集聚机制,更好地引导企业、资本、就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打造城镇化经济的内生动力;探索平等保障机制,通过探索建立适应城镇化需求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体系,突破城乡保障隔离带,解决城镇新居民的后顾之忧;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回流机制,通过提供创业资金、就业培训、工作生活保障等优惠待遇,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高素质外出人员返回城镇,填补城镇化的“人才洼地”。

新城镇化范文3

关键词:新城镇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措施

前言

随着《国家新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与之相伴而行的工业化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城镇化和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争地的矛盾以及与土地资源约束加剧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走一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城镇化道路。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城市的外延式扩张过快地耗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比较热衷于一些城市原有单位的外延式扩张,似乎城市规模扩张得越快越能彰显政府的政绩,于是城镇化演化成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一些单位本可以通过内涵式发展解决发展空间问题,却也要进行圈地扩张,另辟新区。这个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大学的老校区,土地利用率普遍较低,内涵式发展潜力很大,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普遍都追求另辟新校区新建。政府为了拉大城市框架,往往也支持大学这么做。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拉大城市框架,索性将政府机关也搬至新区新建,结果是我们的城市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演变成为城市一些原有单位的自我扩张,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2)城镇住宅空置率高,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住宅空置率高的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的新城区大量存在,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住宅空置6800万套。一般而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新城区的住宅空置率就越高。城市新区住宅空置率在30%一50%的不在少数,有的空置率甚至达到60%一80%,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值得我们深思。

(3)城市开发区粗放式过度扩张,浪费土地资源。目前我国几乎每个市县都有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不能投入正常的建设与运行中去,有的地方在缺乏项目的情况下就盲目批出大量土地,有的开发区土地闲置的比例超过40 %,未能开发的土地造成闲置性浪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数量多,但投入资金往往不足,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也低,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粗放还表现在用地结构不合理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用地主要应以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交通用地为主,加上适当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少部分生活居住用地。而目前不少开发区工业用地仅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0%一40 % ,非生产性用地比例过大,这就必然造成投资向非生产性项目倾斜。有的轻工制造业企业厂房本可建为多层,但企业为了多占地,却建成一层。另外,一些地方采用“以租代征”方式规避土地征用审批权限,其中也包含了严重的土地浪费。

2、新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1)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理念。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从片面追求GDP的误区中摆脱出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由重数量、粗放型的发展向重质量效益、集约型的发展转变,致力于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由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由依靠拼资源、拼人力、拼投资向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结构优化转变,向科技进步、制度变迁、科学管理、结构升级要产值要质量要效益。各类干部培训院校都要强化省情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让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理念入脑入心。新闻媒体要强化资源节约宣传,对浪费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

(2)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引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一是针对当前城镇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城镇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要完善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规划,加大整合土地资源力度,使产业集聚效应达到最优,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搞好产业布局,实现城镇与城镇、城镇与农村之间产业和用地对接,减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二是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避免工业郊区化无序发展;建设基础设施较好的城镇郊区居民点,接纳城市中心区人口;控制郊区开发的盲目圈地和外延式扩展等。三是加强各种规划间的协调工作。在依法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工作基础上,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近期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房地产业和住房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要相互衔接,统筹安排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合理确定各类用地布局和比例,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

(3)走内涵式城镇化道路。一是挖掘城镇老城区土地潜力,盘活城镇土地。加强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的规划安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新建项目凡是能利用存量土地的,不得批准新增建设用地。存量土地再利用时,应当优先保证适合中低收入家庭需要的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房建设以及必需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老城区产业用地结构的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对城市建成区内的村庄,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开发改造。由于城中村改造成本大于新区开发,在利益驱动下,开发商往往注重新区的开发建设,忽视城中村改造。三是推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技术、新材料,向地下和空中要土地。在资金、技术允许情况下,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国际上很多经验表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怪。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很大的容量,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后备空间资源。此外,可以适度提高城市土地建筑容积率;在不影响城市总体景观的前提下,放宽建筑高度限制,尽量发展土地利用率高的小高层尤其是高层建筑;严格禁止规划建设别墅区。

(4)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用地及闲置土地进行清理整顿。一是清理整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撤销未经审批、各地或各部门自行设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核减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的部分,依法收回多占用的土地,切实有效保护耕地,促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是对符合规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进一步严格规划管理,控制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模。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制定权、审批权必须集中由所在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不得下放。申请设立开发区或扩区的,必须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规划进行审查,核定用地范围并出具审查意见。三是挖掘现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部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禁止建设绿地面积过大的花园式工厂。对适于建造标准厂房、多层厂房的企业,一律要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适度提高容积率。同时,要依法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闲置土地进行清理。对收回的土地,短期内不能开发建设的,要恢复耕种。

参考文献:

[1]赤肠晋眠.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新城镇化范文4

十前后,“城镇化”渐成全民关注的热词。“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也开始出现在一系列高层会议中。然而,对于城镇化的具体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有各自的理解。如何摒弃传统城镇化模式的积弊、有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各方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认识。

在戴均良看来,城镇化的定义不论如何阐述,最终均需解决一个最根本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转移人口的真正市民化”。他认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城镇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作为空间载体的城镇建设。

“只有这三件事同时抓好了,才能实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在戴均良看来,当前诸多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大城市病、拉美化、贫民窟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实现“三化同步”。

对于理论界尚在讨论的“新型城镇化”,戴均良立场鲜明:新型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国情的要求。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镇化,就是在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信息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融入这“三化”之中的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对于城镇化的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还并未达成完全共识。在你看来,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戴均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个引擎和两根支柱。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首先是城镇人口,就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所以,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

其次,城镇化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过去是农业大国,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是农村型的,和城市不一样。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理念逐步向整个农村地区延伸,这本身也是城镇化的一项附属内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才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才能引发和推动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上讲,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先有工业化,才有城镇化,或者说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而不是相反的。不是说农村人口都涌到城市里了,城镇化就发展了,而是城镇要有发达的二三产业,为进城的农村人口提供饭碗。否则,他们还是留不下。

《财经国家周刊》:“提高城镇化质量”、“人口的城镇化”将成为今后各级政府施政的关键词。你认为该如何确保健康、可持续和有质量地推进城镇化?

戴均良:我们常说,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引擎。但不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消费水平提升的动力还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康的城镇化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城镇的二三产业。城镇的本质特征就是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以同志在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当前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西方工业化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形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更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从我国城乡需要就业人数数量巨大的实际国情出发,我们也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有些行业企业,既是知识型技术型,也是劳动密集型。所以,要善于统筹发展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是要抓好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副产品的供给力,这是支撑城镇化的又一个基本保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只有把农业搞好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心里才有底。否则,大量农民进城了,却要靠从国外进口粮食,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难以保障。所以,一头要抓城里的二三产业,一头要抓农村的生产经营。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形成两个产出:一个产出农副产品,一个产出可以进城的富余劳动力。当然就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则不只是农业生产,还有文化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城镇化、现代化,绝不能出现繁荣的城市和衰败的农村那样巨大的反差,所以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是要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就是城镇化还需要有一个载体——农民进城了,城镇人口增加了,产业发展了,需要有足够的地盘来支撑,需要有足够公共服务。现在很多人批评城镇化中摊大饼,盲目、低效地扩张地盘。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十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城镇地盘扩张的速度大约1:1.5的关系,也就是说,城镇人口每增加100%,城镇地盘就扩张150%。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很明显这不符合节约资源、节约耕地的要求。所以新型城镇化第一条要求是“集约节约”,要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

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这方面配套措施,进城农民难以真正市民化,城镇化进程难以顺利发展。

所以,只有城镇二三产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建设与管理这三件事抓好了,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如果三化不同步、不协调,城镇化很难健康发展。比如拉美很多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等大城市病,就是因为三化没有协调和同步。最典型的就是墨西哥,大量人口都居住在墨西哥城,但城里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远远不够,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发展起来,城市建设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就造就了大量的贫民窟。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最近在高层会议中屡被提及。但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是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新旧之分。你怎么看?

戴均良:我认为现在提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求四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信息化。信息化要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这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新”要求。而且当今的工业化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本身就对城镇化有新要求。

第二个“新”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本”总体布局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而生态文明则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城镇,难点在工业,推进靠制度,关键靠技术,既要有独立的部署和要求,更要把它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虽然现在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没有提出完整的定义,但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八个字揭示了本质特征:一是集约,二是智能,三是绿色,四是低碳,即“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为什么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不是头脑发热、追求时髦,而是客观形势的紧迫要求,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发展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消耗资源型的城镇化模式发展下去,那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用不了多少年,不用说发展,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成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虽然城镇化是个连续的过程,但跟过去比,就是要有新的内涵,新的要求。什么是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呢?就是刚才说的,主要是两新:一个是信息化,再一个是生态文明。这两个新东西,可以说是时代特征的要求。十八九世纪欧美城市化时期这两个任务不明显,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化中这两个任务也不突出。当然新型城镇化应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集约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理念很好。但是在具体推进落实层面,该如何摆脱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路径依赖,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戴均良: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想作为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二是完善政策,三是抓好市政建设。

一要搞好规划,不能无序发展,包括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产业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等。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既要搞好一个一个专项规划,又特别要注意几个规划的衔接。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无序和粗放问题,主要在市县两级,因此这两级更要搞好规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从本市县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二要完善政策。中国转移进城农民总计可能高达6亿多,城镇化任务之重、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在世界上目前绝无仅有,必须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坚持政府组织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否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动荡。要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现农民向城镇的转移。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超过7亿,到2035年前后,中国要实现75%的城市化率目标,还将会有好几亿农民要向城镇转移。政府引导重点是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要制定完善农民工进城及其子女落地生根的就业就学、入户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三要加强市政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既为了满足市民和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需要,也有利于拉动和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的市政建设,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城镇。在信息化新时代,市政建设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在现实中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圈地,建开发区。但是这些开发区存在土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如何扭转这种“伪城镇化”的局面?

戴均良:在欠发达地方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搞一大片开发区,盖两三栋厂房,里面却没有什么工厂和企业,就是一个空壳。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到城镇就没有固定的饭碗,就难以实现市民化。这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不但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要走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不能所有的城镇都搞大工业,这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比如,东部地区可能搞高端制造业,西部地区可能搞绿色食品加工、深化产业链条。

我前面强调,推进城镇化重中重要抓好二三产业,这样才能避免城镇“空壳化”问题。产业的概念,既包括工业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也被中央文件反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戴均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发展产业,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抓好三件事:

第一是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农民工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中立足、生存下去。特别是现阶段正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有更高技能的农民工。所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鼓励企业定向培训。

第二是改革完善刚才讲到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是解决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问题,既要让农民进城落户无后顾之忧,又不能浪费农村土地,影响农村规模经营,影响城镇化进程。

《财经国家周刊》:对民政部门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戴均良:新型城镇化对民政部门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民政部门作为负责行政区划、城镇建制工作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多、规模的扩大,适时调整和完善市政体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增设市镇和调整完善大中城市结构。

第二,对民政部门来说非常重要的要求,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城镇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比如说,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特困救助、城市低保、社会福利服务等社会保障需要及时跟上。这是需要我们做的重点工作。

新城镇化范文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都匀正是抓住了创新,抓住了牵动城镇化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通过流转盘活,破解用地难题;探索多方融资,破解资金难题;大力发展产业,破解安置难题;完善城市服务,破解管理难题。

向规划向统筹要动力。构建以都匀为龙头的“泛都匀”城市格局,都匀按照“一江带两城,西拓东扩、南推北移,纾解老城、建好新城”的思路,以黔南大道、龙山大道、毛尖大道等道路建设拉开城市主骨架,推动都匀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容。在乡镇发展中,努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优势,打造一批山地特色小城镇和民族村寨,形成了以园城合一为主的产城融合模式。

向开放向资本要动力。都匀设立都匀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成功发行13亿元全国首支棚户区改造项目收益债券和15亿元企业债券,设立20亿元都匀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完成5亿元信托资金融资,开发“商票通”、回租、直租等金融产品,融资6.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600亿元用于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这是都匀在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都匀在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上的有力探索。

向大数据向科技要动力。都匀以“云上都匀”为抓手,大力打造国家“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城管”……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让群众享受便捷优质的民生服务,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能力。

向绿色向生态要动力。山水是都匀的特色,绿色是都匀的本色。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都匀注重城市生态布局,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高标准提升绿色水平,不负“全球绿色城市”称号。

新城镇化范文6

    小阎村通过申请贷款,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对全村温室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开始了大规模科学种植蔬菜的进程。除了村民自有土地,村集体土地收益每年都给村民分红。特别是贷款还清后,合作社收入的70%都用于给村民分红,其余20%扩大再建设,10%用于全村福利事业。改革开放之初,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蕴藏在土地中的原有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土地分包到户的碎片化导致单体农民的竞争力下降。而小阎村通过村民土地入股的土地流转方式再次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土地流转形式成为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其根本之处。如何整合现有碎片化土地,发挥城镇集中优势,同时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小阎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那就是土地入股流转,收益再分配村民。这既集中了土地,又富裕了农民,无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极大助力。

    集中经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政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再次调整释放市场经济下土地的应有价值,而这种调整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的集中化经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已经优势不在,必须将其力量集中才能发挥规模化效益,从而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在这个方面,小阎村的合作社集中经营模式无疑属于成功经验,可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对于农民的生产性经营,特别是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宁河县本就拥有一整套种苗培育和技术培训支持措施。在宁河百利种苗示范基地,他们引进了优良的国外种苗,并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无污染种植。

    在种苗培育好之后,基地还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民,而且提供一整套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这种政府保障、农民种植的模式迅速成为宁河生态农业的发展范本。正是这种模式为小阎村的集中经营提供了关键保障,而这种模式也在小阎村得到了最为典型的呈现。小阎村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有着种植特色作物的传统,并由此成为当地最先富裕起来的乡村。全村土地重新整合之后,同时也随着优良种苗的引进,小阎村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青椒茄子等为辅的温室大棚种植经济。在具体管理经营上,村民在忙完自有大棚种植养护之外,还可在村集体所有大棚工作,并有相应工资发放。而在销售环节,除了村集体大棚,农民自有大棚的作物也必须统一销售。这不仅可以解决村民个体经营作物的出路问题,还避免了村民间的相互竞争,在与销售商的价格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这也是小阎村合作社集体经营众多优点中的一个。在高产量、优质量的基础上,小阎村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得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单纯种植销售所得。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金之后,小阎村还乘着中央城镇化建设的东风,重新规划本村土地,为全村兴建别墅住宅,并配套旅游设施,形成了改善生活、繁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形势下,小阎村的这种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集中经营发展模式无疑为城镇化建设的多形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直观的案例。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初步总结,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和集中经营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地政策无疑是最为根本之处,这是与其基本生产资料的地位相匹配的。而土地流转后的集中化也是为更好地进行集中经营,同时集中经营也是发挥土地规模化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对小阎村的考察中,问题也同时存在,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模式的有限复制性。小阎村的发展始于1978年的土地分包,而当时的主导者也就是现任村支书刘俊仕。在小阎村35年的发展历史上,刘俊仕一直处于领路者的关键位置。因此,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刘俊仕,正是其出众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推动了小阎村的每次变革。而这种领导模式在可复制性上存在着局限。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展开,由此需要最大程度的模式复制性。只有模式具备可复制性,才能在城镇化经验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否则只能作为个案存在。因此,在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总结上,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其个例性,而发掘其模式复制性。二是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小阎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作新型农村社区,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就需要从户籍制度上进行改革,突破农村与城镇的户口壁垒。而小阎村的成功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到户籍制度。不过,这个问题也无法在小阎村层面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天津政府甚至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户籍改革存在的种种阻碍。其实,小阎村自身也在利用经济红利发展村级福利政策,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在改善。但是,基层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回应,如此才能打通存在数十年之久的户籍限制。小阎村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其经验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在本届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小阎村的成功模式为天津乃至全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澄清和解决,最终为一种城镇化模式成立的可能性提供完善论证。

上一篇电信服务业

下一篇东野稷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