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用化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用化学专业范文1
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
应用化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发展前景。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泛的选择范围。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都非常需要应用化学人才的加入。此外,毕业生在选择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应用化学不仅是开发基本化工原料、无机材料、有机精细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等的基础,而且在工农业生产、海洋开发、信息产业、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及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作用。因此看好化学类专业就业
(来源:文章屋网 )
应用化学专业范文2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课程 应用化学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基础、精细化学品化学、高分子化学、波谱分析、应用电化学、稀土化学、功能材料、化工原理、现代分离技术、工业催化、材料化学、纳米材料导论、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化学动力学、化学前沿、应用化学研究进展、化学信息学等。
应用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石油、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2 制药/生物工程;
3 新能源;
4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5 环保;
6 原材料和加工;
7 检测,认证;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研发工程师、化验员、化妆品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研发工程师;
2 化验员;
3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
4 销售工程师;
5 化工工程师技术员;
6 工艺工程师;
7 有机合成研究员;
8 储备干部。
应用化学专业范文3
关键词 应用化学 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提出“化学人才的智力因素由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和表达七种能力组成,这些能力都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全面的训练”,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化学属于应用理科,培养理、工结合型的科技人才,是化学学科的拓展,它不仅是化学与化工的衔接,而且实现了与生命、医学、药物、能源、材料、环境、农学、信息等学科领域的交叉和渗透,发挥化学基础学科对相关学科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所以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师生的交流,以及社会需求信息的反馈,深深感受到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在近几年的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逐步建立了理论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1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设置的指导思想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化学化工学科的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上,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具有较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常用的仪器设备,查阅文献、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以及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的设置中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及创造性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主设计实验;另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开发能力,注意对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深入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让专业实验室成为大学生一站式专业训练平台。
专业实验课的设置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树立从事本专业研究的志向,为进一步发展成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专业研究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设置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方案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验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实验模式,存在着方法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弊端,必须进行改革。但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符合客观规律,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承受能力,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建“空中楼阁”。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教学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部分设计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1 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阶段是属于专业入门性质的实验。这一阶段的实验首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验证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
在基础性实验中,主要根据我院应用化学专业的设课特点,侧重有机合成技能、产品性能、化工产品应用、分析方法的确定、日用化工产品的特点、有机精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开设基础实验。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此过程应包括:(1)实验前的准备;(2)进行实验操作;(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4)撰写实验报告。以上四个方面是实验课的主要环节,认为实验课就是单纯进行实验“操作”的观点应该改变。
为使学生对于实验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作风,我们建立了以下的实验流程: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
(2)进行实验室现场预习。了解实验装置,摸清实验流程、测试点、操作控制点,此外还需了解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仪表;
(3)预先组织好2~3人的实验小组,实验小组讨论并拟订实验方案,预先作好分工,并写出实验的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应包括:a.实验目的和内容;b.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方案;c.实验装置;d.实验操作要点实验数据的布点;e.设计原始数据的记录表格;
预习报告应在实验前交给实验指导教师审阅,获准后学生方能参加实验;
(4)进行实验操作,要求认真细致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操作中应能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5)实验数据的处理,根据具体实验由实验教师具体安排;
(6)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避免单纯填写表格的方式,而应由学生自行撰写成文,内容大致包括:a.实验目的和原理;b.实验装置;c.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d.实验结果及讨论。
2.2 设立设计性实验
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选取教师具有相当科研经验的课题进行实验,就会即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同时让学生感到科研工作的乐趣,增强对专业的感知,提高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如淀粉接枝乙烯基单体制备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是我专业教师长期从事的一个科研项目,不仅教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而且该项目在国内是有影响的,将其开设为学生的设计性实验,使学生了解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同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该课题的前沿发展趋势,使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大幅度提升。
同时,在具体的化工生产中,常常会遇见合成路线、产品质量等工艺优化问题,这类问题,工作量大,如果选为设计性实验,可通过学生在较短的实验课时内试验较多的优化条件。如我们开设连续萃取精流的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工艺条件,而且相互间通过沟通使之互不重复,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各不相同很感兴趣,增加了对该实验的兴趣,教师适当引导他们,可以使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2.3 设立新技术、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对比型设计性实验
设立新技术、新方法型设计性实验,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准备开展微波化学合成与传统合成方法对比实验,让学生从中已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在应用方面的优越性。如我们准备开始进行用微波法进行对淀粉改性的研究。
要求学生首先通过文献调研、集体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确定最佳路线,通过常规方法和微波方法实验,探讨最佳方案。从而,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实验操作流程,向主动了解、掌握所需知识,进行创新性实践转变。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过硬实践能力的全才。具体运作方式如图1:
学生实验后可知微波辐射法明显比传统加热方法优越。传统加热合成法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才能完成的反应,利用微波辐射多数能缩短到30分钟以内,甚至数分钟即可完成,而且微波辅助有机合成常常伴随着高转化率及高收率。笔者认为学生从中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有新的、更深的认识。
同时微波化学合成操作简便、安全,副反应少,因而对环境污染也小,这就使污染较严重的合成化学实验向着绿色化学实验方向转变。为转变学生对化学合成的畏惧心理开了一个好头。
在应用化学专业本科设计性实验中引入微波化学、超声化学、新试剂、新反应等方法,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新技术的学习热情。
总之,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因此,我们感到应用化学专业本科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手段的改革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本教学探讨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有待于更好、更新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应用化学专业范文4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Ⅰ;教学改革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reformation of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
for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Sun Liping, Chen Hongyu, Sun Hong, Dong Lihua, Cao Xiaoqun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is one of the major basic experiment courses for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a series of reformations on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ll the reforms stimulate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students' observation, analysi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were all proved.
Key words: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 teaching reform
应用化学是现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是介于化学与化学工艺之间的一个应用理科专业。与化学专业相比,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知识教育[1]。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是2009年招生的新设专业,在医学院校里办理科专业,应办出特色。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感要培养基础厚、创新思维广、综合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不仅要在理论课教学上下功夫,更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切实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化学实验Ⅰ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接触到的一门重要实验课,其任务是给学生提供理工科专业学习相关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为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近些年来,我们在大学化学实验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1 创建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2]新颖的实验内容是激发学生实验的原动力,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而今我校教务处的教学建设专项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我们在改革中首先突破四大化学壁垒,合并各门实验课中的重复内容, 重新编写实验教材,使实验课程相对独立,形成一个系统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在实验内容设计上,按照“基础训练―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这3个层次组织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做实验到主动参与,使实验教学变成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验证学科理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途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以下修改:删除“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时λmax选择”和“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两个实验有;改进的实验:将“以铁钉为原料制备感光液”实验拆分为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感光实验、氧化还原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组成、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配合物最大分裂能及铁含量测定。
2 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培养,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实验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条件将学生成批安排,按照同样模式完成同样的实验,然后提交模式相同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2.1 在实验预习和准备阶段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将每个实验室中的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通过预习讨论、做准备实验,发现和探究实验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资源搜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己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2 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通过实验过程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预习方案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方案进行检查,对没有原则性错误的方案通常不予以干涉,以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学生共同寻求答案。同时严格要求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实验品格。要求学生忠实记录实验过程和原始实验数据,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与预测不同的结果和现象时,引导学生查询原始实验记录,寻求答案。只有这样,即便是实验失败了,也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
2.3 实验完成后学会探讨和交流问题
实验完成后,需要做两方面的总结:(1)教师对整体教学情况的总结。对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回答;对实验中学生方案设计或实验操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出要求。(2)学生对自己实验过程的总结。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实验的研究性和探究性,那么在实验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探讨和交流,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反应能力。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下次上课时,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与其他同学分享实验结果和经验。通过介绍与评析、交流与探讨,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多边互动结合起来。在互动环节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学生被“难住”了,有时大家对某些问题有了争议,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打破了过去课堂上那种“教师一统天下、学生保持沉默”的局面,每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展示出来了,经过这样的生生、师生合作以及互动交流与探讨,每一小组再结合自己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真正掌握的目的。
3 建立综合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扩充教学范围,将大学化学实验Ⅰ的教学渗透到教师的科研及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为尽早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环境,我院把科研讲座作为应用化学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期有多位不同研究背景的教师,专门给学生做科学研究重要性讲座,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体会,对学生进行科研思维的启蒙教育。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生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资助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每年两批)“泰山医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每年都有多名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成功申请到相关的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精心安排计划,认真指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3]。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通过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如山东省每年举行的“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学校每年举行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趣味化学知识竞赛”,应用化学专业先后有多名学生参加,并分别取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4 结束语
在近两年的教学尝试中,我们发现改革后的大学化学实验Ⅰ更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总体素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应用化学专业虽然是一个新设专业,我们相信,经过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探索和配合,一定能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封顺,徐世美,岳凡,王吉德.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模式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5:116-119.
应用化学专业范文5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主体,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培养机制改革一直以来是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家在逐年增加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希望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综合型高水平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日渐显示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1]。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使用、学术氛围的营造等因素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农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试图从本专业角度探讨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加深理论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
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含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两个部分。理论学习部分重点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引导研究生接受相关内容。在这个部分中,教师要注意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学术研究动态。例如,在农药化学课程中,教师讲到新型农药化合物分子设计理论时,首先给研究生介绍新药创制研发的“中间体衍生法”新思路,并介绍使用该思路设计新型化合物分子的相关英文文章,要求他们精读其中的分子设计部分内容[2,3]。通过这种方式介绍新型化合物设计方法的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研究生不仅能掌握分子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实际应用,还能够提高阅读高水平英文文献的能力。另外,为了鼓励研究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以试卷考核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将一部分成绩用于考核研究生对于相关学习内容的拓展能力和水平。研究生通过课后对课程的特定知识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网络上并查找相关文献,获取更丰富的学科前沿知识,再回到课堂上展示其检索结果。该方法不仅锻炼了研究生检索文献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对课程中的难点主动出击,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养成了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提高授课教师理论水平,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对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根据应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技能的广泛适用性、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教授方法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原有的讲授式教学扩展为多种教学方式,如专题讲座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不仅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
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在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上,研究生培养还要注重为其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学术研究的大环境中来[5]。
(一)参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到各层次的研究生科研创新中来。目前我校有各级研究生创新课题可供研究生申报,导师应鼓励研究生以研究主体的方式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在撰写申请书、设计实验研究内容、完成研究目标、发表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研究生院和各学院也分别建立了激励机制,对于科研项目成果突出的研究生进行表彰,鼓励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并申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二)多参与学术交流,拓宽视野
为了使研究生更好的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与自身所学相结合,激发创新性思维,要从多方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给研究生创造接触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我校近年来建立了“院长论坛”,通过邀请知名教授做客,给广大研究生带来论文选题,学术研究等相关方面的指引。各学院也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举办了相关的学术报告。如我院近期邀请了创腾科技生命科学技术部总监张春生博士介绍了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报告中关于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和Discovery Studio在农药分子设计中的应用吸引了研究研究生的注意力。通过参加各种专题式讲座,研究生不仅可以更快更顺利的进入选题阶段,还为他们逐步进入各级别研究生课题申请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积累。
除了听报告,还要给研究生讲报告、表达自己的机会,我校目前每年举办的“博士论坛”,鼓励在校研究生对论坛进行投稿并发表演讲。参加论坛的研究生从论文选题、立题依据开始,到研究方案、具体实施方法、研究创新点、可行性分析,再到搜集研究信息、分析研究实验结果,向其他研究生展示了自己的宝贵经验。此举大大增强了我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他们的科研、学术和文化交流,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搜集信息,并分析这些有效信息的一个系统化的研究过程[6]。在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之后,研究生的下一任务目标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实验手段,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最终实现。进行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驱动力,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作为刚开始接受系统研究方法训练的研究生,导师应该教会他们建立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研究路线—确定研究方法—搜集研究结果—得到结论”的完整研究工作模式,养成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在逐步接受该研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教会研究生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通过不同手段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证实的科研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整理出结论。例如,在一年级的研究生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导师应该教会他们熟练使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基础的科研方法。在高年级研究生开展研究过程中,导师要积极营造质疑、辩论的研究氛围,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并得到合理的研究结果,在科研室中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
综上所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能一蹴而就,研究生导师要从多方面着手,帮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的创新性学习研究模式,为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用化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应用化学;机械制造实训;工程能力;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65-02
目前,以素质教育模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必然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国家、学校和学院都更加重视实践环节教育。目前高等教育往往比较重视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常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机械制造实训能带来什么
和众多的高等学校一样,作为以工科为主的西南石油大学,实验教学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社会的需求,除了专业的实验室资源外,作为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已成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成为高校,乃至社会的重要实践教育资源。工程训练在发挥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这两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广阔性。在我国今后的高校建设发展中,工程训练中心将被作为像高校图书馆和体育场一样的高校基础设施对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校由工程训练中心开设了工程认知实践、机械制造实训和机械制造综合实训三门实践类课程。机械制造实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工科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2周时间的集中实训,使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熟悉机械零件加工方法,初步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技能,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了解工业过程,体验实践乐趣,建立工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初步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为更好的开展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我校目前实行的是“9+1”的教学模式,包括了9天的基础技能训练和1天的个性化训练,在学生掌握了9个工种的基础技能以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工种设计并制作出作品,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应用化学为何要开设机械制造实训
(一)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西南石油大学作为一所面向石油石化领域的研究教学型地方高等院校,不得不面临着向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挑战和思考。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石油化工的杰出工程师与工程领军人才。然而,社会发展对工程师及其培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上述使命和任务。学生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成为高等教育的通病。虽然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在工程设计、工程创新和工程综合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而这些方面却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促进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应用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为了保证工程型人才特定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必须有相应的实习和实训条件可供学生进行现场实习、综合锻炼和反复训练。目前,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主要的实习还是传统的实验验证教学,与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有不少差距,而机械制造实训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白。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本环节的缺失,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对车削加工、钳工实训、焊接实训、铸造实训、特种加工(含3D打印)、数控车削、数控铣削、铣削实训和磨削实训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知之甚少。这种现象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无法与本专业相关的作业过程相联系,影响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甚至对工作流程的设计、分析等也带来较大的困难和影响。
(三)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具有准工程师身份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跨入社会,无疑将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能保持优势。我校的应用化学是典型的工科专业,但机械方面的理论课程较少,学生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严重不足。通过机械制造实训,除了必要的工程训练、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一些加工方面的知识外,同时可为专业课学习、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工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另外,实际操作加强了大学生对基本动作、基本操作方法的了解,按工艺、工序严格要求,增强思维系统性训练,对大学生以后工作有明显的作用。
(四)是就业形势的需要
经历十多年高校的扩招,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应用化学专业行业性比较强,研究油田化学方向,毕业生一直以来主要面向几大油田就业,但由于很多企事业单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了裁员减支,导致了在油田就业的压力剧增。这就要求应用化学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需要到地方企事业单位去就业,同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会看求职者的文凭和学历,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能力。“能得一将,不得千兵”,这就要求大学生应成为复合型人才,而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将大学生从专业技能的单一培养向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迈进,这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经过完整的机械制造实训中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创新设计、习惯养成几个方面的严格训练与亲身体验,学生能强化不足,完善自己,从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五)是能力培养的需要
一专多能,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毕业时择业,在工作岗位上能很快适应。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参加机械制造实训后的学生,在掌握了操作技术和工艺知识之后,下车间时与工人沟通交流容易,没有胆怯与被动感觉,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敢于主动解决,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六)是岗前准备的需要
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参加机械制造实训是他们第一次走进工厂,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劳动。他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体验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增强了组织性、纪律性。所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严谨、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从中学到实践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使他们学到师傅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这些学生在工作后,可以更好地遵守职业行为准则,熟悉企业技术标准,更好地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等事务的责任。
(七)是学生自己的需要
通过对应用化学专业大一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目前,工程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了一门为期1周的近实践类课程工程认知实践,其中包含了1天的机械制造实训模块的实习,让学生自己选其中一个工种进行学习,学生实习后设计制作出自己的作品并可带走,这深受学生欢迎,但由于时间、场地和条件的限制,学生普遍希望学校能够在应用化学专业也开设机械制造实训课程,为他们能够在学校有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提供平台。
三、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属性,工程教育是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解决工科专业工程能力欠缺的主要手段。作为国家油气特色鲜明的西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理论、创新与实践三者并重,既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所以,对于应用化学专业来说,我们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就要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机械制造实训作为校内开设的一门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实践教育课,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有必要而且必须要开设的一门实践类课程。机械制造实训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参与者,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提早规划,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的准备。同时,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这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也适应国际形势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海涛.从就业看加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J].企业家天地,2006.
[2] 孙康宁.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山东高等教育,2015.
[3] 孟祥海.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5.
[4] 于开迪.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