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杨氏之子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杨氏之子课件范文1
关键词: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孙爱武(1972-),男,安徽怀宁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与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B-b/2013/03/048),主持人:孙爱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69-03
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高职本科试点和探索。该校前身是黄炎培先生1918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近代第一所职业学校。学校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学院已有自动化等六个高职本科专业,在校生约1000人,占全校在校生的7%。现就三年来学院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阐述如下:
一、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可行性论证
高职本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学院多次组织同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对高职本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设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证。论证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H型”平行发展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职业教育所有专业升为本科不符合江苏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规格要求,这也正是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初衷。二是根据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江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对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部分专业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符合江苏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自动化专业是江苏省支柱产业,世界500强企业有一半以上在江苏设立自动化制造基地,制造业水平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其中电气自动化占制造业60%,对此,我们选择自动化以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高职本科的试点和探索专业。三是对高职本科的内涵予以认识。我们认为高职本科,职业性是其根本属性;同时,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与普通本科一样,需要体现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基础性”,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不同之处:普通本科以知识为本位,以学科为体系,侧重于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础学和理论研究;而高职本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工作为体系,侧重于技术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强调的是行业和岗位需求,以动态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1]。
二、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这既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归宿,更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的前提[2]。根据对市场和行业调研,我们认为基于某一岗位(群)自动化操作型技能人才是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在生产、服务一线,能够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变成物质实物的自动化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是高职本科的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及工作岗位见表1:
我们将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①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自动化应用岗位;②培养具有工业自动化领域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③掌握自动化技术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④敬业爱岗,具有规范的工程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⑤善于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能力强;⑥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从事工程方案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控制、维护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和工程技术人才。
三、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自动化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能力分析,确定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专业方向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含知识、素质)要求。
(二)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上,以能力为本位,我们基于工作任务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3]。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分五大块:一是文化基础课程,二是公共技术平台核心课程,三是公共技术平台实训课程,四是在前三项基础之上,面向岗位和工作任务的一系列综合实训课程,五是企业实践。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与三棱、信捷电气公司等典型规模企业合作,利用企业优势调查和分析,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长期发展的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总学分为18分计3480学时,其中必修课程170学分3184学时占91.3%,选修课程1分304学时占8.7%。公共基础课程53学分872学时占25%,技术平台课程82学分1480学时占42.5%,专业方向课程54学分1128学时占32.4%。理论课程与理实一体化课程133学分2128学时占61.3%;集中实践教学56学分1344学时占38.7%。
(三)课程设置变化
与高职专科相比,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能力提升要求与课程设置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四、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教学组织
(一)招生情况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2012-2014年每年招生60人,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30人。招生放在本二批次,均一次性录满。随着考生及家长对“4+0”这种本科培养方式越来越了解,报考日趋“火爆”。
(二)教师配备情况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配备专任教师6名,其中教授2人,博士2人。同时,通过深度校企合作,高职本科师资团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以及境外学习;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混编”师资团队,工程师进行在校生的实训指导。
(三)教材选用情况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教材选用目前较为困难。在基础部分,我们目前主要还是选择普通本科类的教材为主。在专业核心课方面主要采用行业企业的培训讲义等,并根据教学建设安排,编写校本教材,现已与高教出版社和三棱公司三方联合,立项高职本科自动化类系列教材。
(四)课程实施情况
1.立体化多层次教学。在多年高职专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首届四年制高职学生特点及专业要求,建立立体化多形式的课程教学体系。例如在应用数学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见图1)。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通过开展研讨、讲座、综合训练、课外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构建实验模型熟悉职业环境,加强数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选修,将信息化方法和数学建模思想融会贯通于学生的学习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校内数学建模竞赛、选派选手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来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深度校企合作。与三棱、信捷、施耐德等典型规模企业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和优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提升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指导核心课程的建设,建设以校内教授和企业技术大师为主的双学术带头人及梯队合理的“双师型”自动化教学团队,并利用对最新技术的掌控同步更新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淡化与现行技术滞后的问题。
3.强化工学结合。强化工学结合,在大三的上学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设置5周的企业实习,结合暑期企业实践,学生有三个月的企业锻炼时间,对学生提升岗位认知培养职业观念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四年级必须在合作企业参加半年以上企业实践,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课题的实用价值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突出做学合一。结合江苏省人才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特点,依托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国家实训基地、新能源应用技术与装备制造国家实训基地、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江苏省维修电工示范实训基地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教学中同时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做学合一,增强其运用所掌握的技术解决现场工程问题的能力。
5.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进行系统性的培养,使其具备专业发展的能力,同时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采用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既要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又要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要求获得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学生管理情况
我们实行了类似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导师制度,将专(兼)任教师和辅导员转变为学生的职业导师,学生先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完素质课程、自动控制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然后在企业职业导师导向下,学习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核心技术,再借助业界一流的设备实验室,进行大量的实训操作和反复的技能训练,从而达到能基本掌握相关设备的检测、调试、组装、维护能力。
五、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教学评价
尽管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南工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是班风、学风好,受到广大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二态度认真、主动积极,职业素养高,各项实训任务完成效果好,不仅受到企业导师和兼职教师的好评,而且受到了企业的认可。目前,2012级、2013级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所有学生已经全部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小结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在“职业”类型上要传承高职院校强调的技术技能和工程技术等应用的能力培养[4],在“层次”结构上要体现本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扎实宽厚的基础。高职本科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我们对于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仅三年,还存在不足和欠缺,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同行专家及企业界专家共同探索[5]。
参考文献:
[1]王琼.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8-139.
[2]张宝臣,祝成林.高职本科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14(6):50-53.
[3]肖海涛,向春.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8-120.
杨氏之子课件范文2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职教师资培养;课程群;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60-04
早在1990年,就有国内高校在课程建设中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 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所谓的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R、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1]。此后,1995年国家教委施行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该计划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不断推动高校课程的优化和整合,课程改革更加注重课程建设的辐射作用和规模效应,而不再仅仅注重某门课程自身的改革[2]。由此,课程群建设逐渐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比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建设属于中、微观层面的课程建设,是针对某一受教育对象,将相关的课程组合在一起进行整合,删除重复过时内容,增加能够提高学生竞争能力和人才培养素质的新内容,并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3-5]。显然,课程群建设可以消除或改善传统专业课程体系中诸如课程之间衔接不好、有些课程内容之间有重复、有些内容没有融入课程之中、有些课程的实践环节没有很好地体现等问题。
在课程群的内涵方面,国内高校教学研究人员及教师存在如下几方面的共识[1]:一是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相互间可构成完整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要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二是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或是互补的多门课程可以组成课程群;三是可以以专业课程中某一门或几门重点课程为核心,结合其他相关或相近的课程从而组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式的课程群体;四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间有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综上所述,课程群具有两大属性:一是相关性,二是整合性。
一、自动化专业的课程群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技术已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培养大量掌握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迫切。然而,相关方向职教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却成为制约我国自动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我校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有“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的美称。其中,我校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优势特色专业,其教学团队为天津市市级教学团队。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全国率先“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大量“本科+技师”类型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6]。为了满足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新需求,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2012年承担了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资助的“自动化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该项目在本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中,自动化专业课程群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二、专业课程群改革思路
主要改革思路为:依托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师资培养平台建设专业课程群,体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技能为目标,以专业综合设计为落脚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有以下措施。
一是素质能力分群。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划分为师范教育、专业基础、顺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专业素质拓展共六个课程群,强调知识的实践应用性、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以及能力素质培养的对应性。
二是理论实践融合。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交互进行,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是强化综合能力。整个培养过程强调专业综合素质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从“职业性、学术性、师范性”方面加强培养。
由于课程群是由多门相关课程组成,这些课程在内容上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联系,但又自成体系。因此,课程群的建设实际上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分析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关系,打破课程间的壁垒,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该过程是对群内每门课程的教学再设计,必须遵循系统论原理,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出发,充分考虑课程群与组成课程群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群与整个课程群体系乃至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除了满足上述的相关性和系统性,还应考虑独立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等原则[7]。
三、课程群改革与建设措施
(一)课程群体系构建
为了达到“职业性、学术性、师范性”三个不同方面的培养目标,并注重诸多课程知识的融合和综合应用,满足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专业共构建了六个课程群,如图1所示。其中,设立各类课程设计或综合设计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师范教育课程群。要求学生掌握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具备相应的师范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师范综合能力。
(2)专业基础课程群。要求学生了解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掌握电路等课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能进行电子线路的设计、调试以及维护等工作。
(3)顺序控制核心课程群。要求学生掌握顺序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分析设计方法;掌握系统常用信号检测方法以及传感器的使用;熟悉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应用。
(4)运动控制核心课程群。要求学生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分析设计方法;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设计基础;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熟悉控制类电机、机器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5)过程控制核心课程群。学生通过该课程群的学习,能够针对流程工业中某个具体过程控制问题,按工艺要求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相应的仪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
(6)专业素质拓展课程群。该课程群是专业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通过该课程群的学习,可以加强他们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工程认知能力,并将其体现在师范教育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最终贯穿到最后的毕业设计环节,做到“职业性、学术性、师范性”的高度结合。
(二)教材体系建设
针对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群体系,初步选编了《学科教学法》《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技术》《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共5本教材,并配备了相应的数字化资源。其中,《电气控制与PLC》和《单片机技术》按照一体化教学需求进行编写。在编写的教材中,体现了所在领域的前沿发展,并按照自动化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做到理实一体。
(三)实验实训场地配置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群的设置情况,建设了集教学、科研、实验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实训场地,如表1所示。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职业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是特色,也是中坚力量。培养职教师资是我校的主要任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职教师资,近年来,我校自动化专业不断加强自身的师资建设。不仅引入了许多985、211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还引入了多名具有丰富工程经验和实践技能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能人才。为了使引进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我校职教师资培养的大背景,学校λ们进行了入职再教育以及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以达到能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教师标准。
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及“职业性、学术性、师范性”三性结合原则,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优化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教学团队。在师资结构上,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进行配备。目前师生比达到1∶16。
四、教学实施与质量保障
根据学校的教学软硬件情况,自动化专业的理论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30―35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15―20人的分组教学模式。此外,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和制度,确保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措施有:
一是设立院级教学工作督导组,以常态化方式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及时提供教学质量信息,协助教学管理部门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导师制、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以及学生就业后的用人单位随访反馈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三是定期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吸纳对教学有益的建议。
我校自动化专业以卓越师资班为试点,结合专业特色、建设需求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了课程群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每个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体现“职业性、学术性、师范性”的三性结合理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正被逐步推广到其他自动化专业班级。
参考文献:
[1]马赛,李方能,吴正国,等.《信号与系统》课程群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 33(1): 102-104.
[2]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 7(3): 25-27.
[3]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4]李俊峰,潘海鹏,杨晔,等.自动化专业控制系统课程群建设与实践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32(11): 460-464.
[5]黄江平,杨静,杨辉,等.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增): 8-11.
杨氏之子课件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理念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197-01
1 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及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状况
阿电子商务的急剧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短缺,将给电子商务业界一场带来空前激烈和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中、初级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匮乏的局面日益剧增,这为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然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出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如何构架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等问题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2 构建课证融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
构建课证融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宽平台,多方向”的办学思路,以“专业引领全程,技能递进提升”为指导思想,建立“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拓展方向模块”的培养模式,紧紧围绕教学改革,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专业各项教学改革,包括“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应在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同时,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环境,热情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设计,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应用一线,改革现在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改革方面,要积极采用各种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3 建立“岗位导向型”的课程模式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学生就业进行“岗位导向型”课程开发,根据就业岗位来开发课程目标。明确电子商务课程目标是实现电子商务专业的两个核心能力:网络技术能力和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围绕核心能力,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形成“五段式”的课程体系。为了保障该课程体系实施到位,必须要加强课程建设研究,明确每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提出教学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制订课程标准;同时建立相应的课程能力测评大纲(包括测评内容、标准、方法、样题等)。
在教材建设上要突出实用性与适用性。要选择适应中职教育的教材,并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选择更新教材。同时也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编教材。
4 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递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毕业生既要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很强的应用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推行职业素质教育,拓展专业基础。加强校内仿真实训、工学交替和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以“双证书”为基础、推广“多证书”制度,让学生持有毕业证书的同时,持有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综合性实践是专业课教学达到一定阶段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及创新,其层次体现为应用或制作、创新或创业。综合性实践用于体现电子商务知识的综合应用性,它具有教学的独立性、创新性,如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实习。如电子商务交易实验、网络营销实验、网站与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实验等。
4.1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生实习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与实践,也是检验高校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合格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建设实习基地,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发展规划目标为依据,遵循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的原则。落实和开拓一批专业实习基地,促进产教研结合。可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社会资源,与相关单位联系,安排学生前去实习,依托企业,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此外,学校应对建立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注意保持经常的联系,以进一步扩大与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注意与实习基地单位进行双向合作,利用学校教学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服务。不仅锻炼了学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也形成了一条输送毕业生的渠道。
4.2 强化“双证书制”建设
技能型人才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毕业生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具有学历证书外,必须要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给学生提供考证训练的场所,对学生考证进行强化训练。
5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应推广互动式双向教学,引入启发式、学导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针对不同课程特点摸索出一套灵活、多样、适用的教学方法体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5.1 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
电子商务实验室是连接理论知识和企业电子商务技术实际应用的一座桥梁。同时也是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连接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一座桥梁。高质量的实验室不仅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为教师提供更灵活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5.2 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探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如何在就业过程中凸现本专业的特色,即既能够在商务领域中体现计算机技术的特色从而应该比仅仅学习商务课程的学生有更强的能力,又能在计算机领域中体现商务技术从而比仅仅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一定的操作演练,并组织不同形式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缩小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努力开拓各种教育渠道,并通过学校以及社会专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和锻炼。
6 结语
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树进,张春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探讨[J].电子商务,2010(1).
杨氏之子课件范文4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 海洋生物资源 实践与心得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34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Guiding the Bachelor Thesis of Students Majored in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JIN Cuili, ZHOU Xiaoji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Abstract The bachelor the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which were practiced in guiding 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students majored in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Yangzhou University, were discussed. Th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referring three different steps of guiding a bachelor thesis, including topic selectio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esis writing.
Key words Bachelor thesis;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反映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尺度之一,也是学生可否取得学士学位的内在标准。①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反映,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馈。②通过毕业论文,学生可以校正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强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熟悉论文的一般格式规范,提高资料查阅、调查实验、归纳与分析、知识综合与应用等诸多能力。③毕业论文必须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支撑,而这些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应对各种岗位工作挑战所必备的资本。④
作为我校海洋生物资源类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在尝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拟结合扬州大学海洋生物资源类毕业班的实际情况,就毕业论文的选题、实验研究实施、论文写作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提出一些具体看法。
1毕业论文的选题
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的基础,是经过挑选确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内容和途径。选题必须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并且具有适当的范围和深度。⑤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具体问题。
首先是选题的分类。一般而言,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两个学期。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基本完成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完成了基本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训练,本科毕业论文正是在此基础上的汇总和检验环节。与此相对应,这个时候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学生考研深造,准备继续在本领域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一类学生则是结束本专业的学习选择直接就业。这种对未来走向的选择,也必然造成两类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和时间分配的不同。我们发现考研的学生往往比较愿意选择自己将来可能会接触到的领域的题目,并且愿意积极实践。而准备就业的学生往往偏重于论文的实用性,并不太重视研究的基础性和深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置毕业论文选题时有所侧重,一类偏重于研究性与创新性,一类偏重于应用性与综合性。
其次是确定选题的几个具体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在论文选题上我们还遵循以下原则。(1)选题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毕业论文的题目应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进行设计,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力争把知识点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去。通过毕业论文对某一知识点的具体实践,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让学生对其理解更加透彻。同时这样的实践也是学生对科研工作发生兴趣的契机之一。(2)选题应该具体和细化,可操作性强。毕业论文的题目不可过于笼统,所涉及到的操作体系不可过于庞大。对于某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考虑将其分成几个侧面或几个阶段,再由不同的学生完成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最后将不同学生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学生对一些相对大而空的题目往往难以驾驭。(3)选题要结合仪器设备及其它实验条件的状况和时间安排,大型仪器的使用应慎重。大型仪器一般比较昂贵,维护成本很高,万一发生问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去修复。而且如果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完成,而某个大型仪器无法正常使用,则可能造成毕业论文无法按时完成。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相关实验的时间相对一般科研工作的时间要短,对于各类实验条件的调配要能及时满足需要,对于具有季节限制或材料供应限制的实验选题要谨慎。
2实验研究实施
毕业论文的实验研究工作是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就我们遇到的情况看,学生们在选题之后,考研的学生需要集中精力进行复习,因此做实验的主要时间要安排到考研结束之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则可以在春季各种招聘会召开之前安心进行研究工作。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验研究工作的进度。
本科生由于一般缺乏长时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指导教师要在学生实验期间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对于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大型仪器使用规范等对学生进行培训,可以适当利用研究生、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加强指导和监督。对于危险品、有害化学品等更应该加强监管。
无论是哪一类学生,以实验为主导的毕业论文,学生的提前介入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上海交大设立基金,鼓励学生在二、三年级就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⑥我们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二、三年级就有部分同学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他们在毕业论文阶段就比较快地进入角色,能够开展真正的探索性实验的时间会比较早。该专业一些毕业论文研究微生物、单胞藻相关的课题,一些学生可能会在接种、培养、无菌操作等基本流程中出现问题而需要重新开始,造成后续工作和论文写作时间的不足。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提倡大部分学生提前开始参与相关课题,完成科研实践经验的早期积累。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素养,保障毕业论文实验期间的安全。
此外,实验研究过程中,应该促使学生实现实验结果检测手段的多样化,这就要求学生利用尽量丰富的科研工具。多重检测手段的使用,对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有极大的保障。而且,对于已经学习过的仪器设备,进行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工具的能力,积累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而且可以争取多视角、多方位的结果呈现。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所研究的内容,得到的数据比较系统和立体,可以同时实现多种数据的相互验证,便于发现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毕业论文的写作
毕业论文是所有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的最终呈现形式,也是检验毕业论文工作的最终载体。本科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对本科阶段教育质量的综合性考试,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需要学生具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使用相关工具的能力。⑦
根据我们的实践发现,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对于自己的选题的背景知识和已有研究了解不足。我们建议学生在完成选题之后,应该阅读一定量的相关文献。可以从综述性文献开始,了解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基本流程。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学生尽早进入研究状态,而且便于毕业论文的写作。
还有一些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掌握不足,把毕业论文写成了散文、随笔等形式。我们通过集中辅导学习相关毕业论文的范本,从毕业论文的一般架构、一般格式要求、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般写法等进行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规范性。在实验数据的呈现方面,对于图表的制作,提供范本。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中图表的常见类型,让学生了解数据呈现方式对于论文的重要性。
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于描述事实、解释现象的部分一般都能比较好地完成,但数据挖掘程度不深。我们针对学生对于数据分析的深入性较差的问题,把整体数据进行逐步分解,把实验设计中混杂在一起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分离,相应地把数据按问题进行归类,再分析每一个具体问题,最后再进行数据的汇总。结果发现学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不仅数据分析充分,也能够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终环节,也是检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做好这一环节的教学、指导、检验工作,仍然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师的重要职责,还应该继续深入探讨和细心研究。
注释
①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② 刘劲聪.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5):107-109.
③ 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现代大学教育,2009.2:101-106.
杨氏之子课件范文5
关键词:创新创业 图形图像处理 教学改革
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一直都是各个高校在培养人才时着重强调的素质教育。特别是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深化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出一批能创新、敢创业的新时代高素质卓越人才。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行业特点重在商务活动,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电商活动中,各种新技术和应用不断出现,企业迫切需求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员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就是《图形图像处理》,该课程包含诸多软件实践项目,比如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等。这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创新与创业的课程,它能使图形图像处理与创新创业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而通过这种形式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部分还都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授课侧重点在软件理论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的上课还是传统一贯的模式,就拿Photoshop软件项目来说,往往是通过既定的Photoshop大纲和教材的案例编排,通过一个个案例巨细靡遗讲解Photoshop软件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最后再用少量的综合案例进行课程的总结。这种传统的授课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的技术能力。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就是将书本的案例重新机械操作一遍而已,缺少利用Photoshop进行创新的意识,更谈不上进一步去创业实现创收。这反映出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不强、业务能力不高,没有使《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与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真实需求保持一致,因而也不能培养出敢于创新创业的新型电子商务人才。
不过,依据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标准,会发现《图形图像处理》课程重点是培养从事美工人才的,而美工行业就业和创业都是比较容易的。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催生了一大批的电子商务公司。对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扇就业的大门一直都是开着的,也就是国家一直在提倡的创业之门。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创业做老板,学习《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可以创业的途径有很多,一方面可以个人创业,比方说可以帮别人美化照片、优化网站、店铺美工;另一方面也可以团队创业,如创立广告公司、摄影店等。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使《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因而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没有创新素质与创业品质,害怕去创业,没有能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图形图像创业行动。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
在当前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对高校学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能学好图形图像处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不要对现在的就业理念进行转变,就是要使《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社会对其真实的需求中去。对此,高职院校需要从《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从课程的教学考核改革、“第二课堂”、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开始实施《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创新创业新的考核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学习《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可以使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能从事美化照片、优化网页、店铺美工、平面设计、摄影等工作,而往往就是这些领域也适合图形图像的创新和创业。为了使《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满足社会对其真实的行业需求,首先要在其考核评价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传统的课程考核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只满足于教材的需求,并没有站在行业的需求立足考核。而新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考核评价不但考察电子商务学生基本的图形图像处理操作技能,而且更注重考察学生利用学到的图形图像处理知识进行自我创新、创业的能力,并能立足社会真实需求产生创收成果。只有落实《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考核评价改革,才能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习紧迫感,也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创业品质,使他们在图形图像处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专业技能实践、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等几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与提升。
(二)要落实开展《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传统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往往是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第二课堂”。而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要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形式,通过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校园创新创业园等“第二课堂”的形式把真正的电子商务商业活动引入校园。
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与某些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建立多种多样的图形图像处理的实训场所与创业基地,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获得真实的实践任务。另外,各高职院校也可以邀请著名电子商务公司的老板、经理、高管走进高职院校,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介绍图形图像处理的创新知识和创业途径,用这种活生生的创业事例激励学生,引导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走远走好。
2.以电子商务图形图像处理的各种赛事活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其中,“中教畅享杯”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就是一项能体现图形图像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赛事活动。通过比赛,一方面,学生能获得图形图像处理的创新创业成果,感受比赛获奖带来的喜悦感,这对他们以后人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团队合作、小组沟通的创业品质也能得到锻炼。该项比赛是最近各地高职院校比较青睐,国家也非常重视的赛事活动。
3.利用大学生创业园提供的场所成立图形图像处理服务公司,这种公司可以“标准化”经营,完全仿照真实的企业工作。首先,在部门负责人设置上,由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比较突出的学生担任公司的老板或经理,指导公司的日常工作,其余同学可以在公司领导的安排下各司其职,而老师则负责公司运营的监督、协助工作。公司的主要日常工作是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工作,包括承接各二级学院部门网站的网页建设与美化、师生照片的摄影与处理、校内外创业店铺页面的建设与优化等项目。通过这种相对真实的实战场所,不但使学生对图形图像处理公司的工作岗位有更加真实的认识,而且还能熟悉一个公司的真实运转情况,可以使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真实案例能力等都能获得提高。
(三)《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师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方案,对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使每个电子商务的学生都能获得图形图像处理运用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此外,《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入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实战锻炼,以更真实的工作体验来理解《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创新创业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有效开展《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采用新的考核评价方法、“第二课堂”、新的教学方法三方面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体系,重点培养电子商务学生创业创收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业素养,力争使高职电子商务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和创业,能真正适应社会对图形图像处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莫新平.基于淘宝网店的《Photoshop网页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神州旬刊,2013,(07).
[2]王曦.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3]黄健荣.面向电子商务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4,(20).
杨氏之子课件范文6
【关键词】情感;教学;涵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46-03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又提出,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其丰厚的载体,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 小学阶段入选的文言文大多是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名篇。不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语、句式方面差别较大。对于初涉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文言文情感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常见的文言文情感教学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入迁情:通过创设导语迁移学生学习的兴趣
明代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凡需要、兴趣、思想、情感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恰当地创设导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我们回顾小学语文前九册的教材,编者早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文言文名句,诸如“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之类的前人警世名句,还有几十首古诗词等。教学时,教师适当地将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导语,会极大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小学文言文情感教学,只有为学生创设一种熟悉的情境,才能缩短他们与陌生事物的距离,而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把孩子带入文言文这种全新的情境中去,情境渲染“以导迁情”,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引领孩子从以前所学的古诗文迁移到全新的文言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做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的情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如刚开始教学《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背诵第九册第二单元中刚学过的3首古诗词:《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因为是五年级上册已教会的古诗词,小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有些学生开始背诵起3首古诗词,学习文言文就有了良好的氛围。随后笔者告诉他们,今天学的文章也是关于古人思念家乡及朋友纯真友谊的,只是作者在表达上不是采用古诗词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另一种古人常用的书面表达方式――文言,因此这样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把学古诗的方法和兴趣迁移到文言文学习上来。老师温故知新式的导语仿佛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知识殿堂,此时,孩子们也会对文言文感到新奇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读起来也会声情并茂。
二、造境兴情:通过营造情境引发学生感受的情趣
文言文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情境。情境是情感境界或情绪氛围,它是由各种复杂感知觉交织而成的整体。当人处于这一情境中,各种感知觉表象被唤醒,就会感到身临其境,就会体验到与这种感知觉表象密切相联的情感。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情境的这一特点,运用语言、声像等媒介创设或再现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创设或再现的情境中去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创设具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笔者结合“伯牙鼓琴图”营造情境,深情地说: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图叫――“伯牙鼓琴图”。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他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青布包头,两截布衫,他是楚国的一个打柴樵夫――钟子期(板书)。困难时送上帮助,受伤时送上良药,错误时送上批评,成功时送上喝彩。心灵相通,点点头就相互会意,这就是知己。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一对知己,他俩的友情千古流传,他俩就是――?(生:伯牙和子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题目叫――(齐读课题)《伯牙绝弦》。这样精心营造所呈现出来的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深深扣住了学生的心,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
紧接着,笔者设置了“分别”这一整体情境。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说自己与同学、小伙伴分别时的心情与场景,等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再逐渐转入全文的学习,这无形之中已经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基本的情感基调。古文的起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紧扣题旨,引导学生抓住“善”字说明了俩人的特长。第二、三两句紧承首句,启发学生体悟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让学生想象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c他产生了共鸣。学生闭上眼睛,尽情地想象,那时候他们几乎完全融入了俩人成为知己的喜悦这一情境之中,学生也完全感悟到了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虽然全篇没有一处出现“友情”这一字眼,在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纷纷举手,能说会道,把自己体会出来的真挚的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了,有的同学甚至还回到课程开始的环节,再次联系自己的实际有声有色地为同学描述了自己与同学或小伙伴分别时的情景,讲得比上课的时候精彩了许多。课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时间,笔者又花了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自导自演这首诗呈现的整个情境,从渐渐走入情境到感悟情境继而又融入情境。同学自告奋勇,十分活跃,把伯牙摔琴谢子期这一情境演得惟妙惟肖。其他同学做导演和观众,让学生在不经意的表演中领会文章深刻的含义。
三、质疑激情:通过疑问诱导激发学生体验的情感
宋代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象山集・语录》)也说:“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这些都表明质疑是将阅读鉴赏引向深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学生质疑是阅读鉴赏中产生的一种直觉与初感,是头脑中的一闪念,而质疑则是抓住阅读鉴赏中的这些疑念、疑点提出疑问,以期通过阅读鉴赏寻求问题的解答。质疑的关键是要将内心的疑问用问题的形式固定下来。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教出活力,质疑的教学策略应该引起关注。
小学生能够初步读懂文言文,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对于整篇课文的精妙之处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体会。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为例,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笔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引导学生去文中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之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样就揭示了杨氏子与杨梅的关系以及孔君平与孔雀的关系,让人感受到杨氏子的智慧与礼貌。笔者并不满足于此,继续提问:“课文写到杨氏子反驳孔君平,就戛然而止了。请你继续想一想,孔君平会怎么说的?”让学生想象孔君平的应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脱口而出 “孺子可教,善哉!善哉!”“妙哉,妙哉,真乃后生可畏也!”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深化了。学生在领会文章的妙处时,也一定被激发了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另外,笔者还拓展了《世说新语》中的《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作补充材料。有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处,笔者发现学生再读文言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能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惊喜,在此教学过程中,答案似乎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质疑讨论的过程中所迸发的对古文的兴趣。由此可知,学生质疑是点燃课堂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
四、“涵咏”乐情:通过自主赏析引领学生品位的情感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学习文言文众多的方法中,“涵咏”是其中最重要的门径,宋代大儒朱熹曾说:“看诗不须著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地涵泳自好。”读诗“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在欣赏诗歌时,不在于听别人说得如何好,也不在于一定要从诗中得出什么深奥的道理,而在于让自己投入诗歌的氛围中,沉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含味、品啧,领悟出其中难以言喻的奥妙,这就是所谓的“涵泳”。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中可以充分利用“涵泳”这一方法,通过绘画和音乐,把学生带入文言文描绘的情境中,同时引导学生对诗歌反复吟诵,从中“品读古文中的表象”“赏读古文之意象”“想象古文中形象”,最终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中意境的体认和向往。这即是创设情境对于引导学生体悟文言文意境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笔者首先确立了让学生通过“涵咏”感悟, 采取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获得审美体验。笔者结合一个多媒体课件进行导读:当他心里想着高山并弹出这高山形象的时候 (媒体出示巍峨的泰山图),钟子期会情不自禁地这样赞叹――(生接读)当他的心里想着流水并弹出这样的江河形象时(媒体出示浩瀚的江河图),钟子期又会情不自禁地这样赞叹――(生接读)。师:伯牙在琴声中表现了高山就是述说自己有着高山般的远大志向,表现江河就是说自己拥有着江河般宽广的胸怀。伯牙真不愧是“琴仙”。那么伯牙的胸怀、志向钟子期懂吗?理解吗?(生根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两人的心心相印。)师(媒体出示两人相遇的画面,音乐起):同学们,你们看,此时两人已经完全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了。再Ф粒旱辈牙用琴声表现他如高山般远大志向的时候,钟子期必得之且赞曰――(生接读)。当伯牙用琴声表现他如江河般宽广胸怀的时候,钟子期必得之且赞曰――(生接读)。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样精心创设的情境就深深扣住了学生的心。教学到这里,似乎还无法达到“涵咏”的境界。那就从学生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心理特点着手,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带给学生更多全新的体验吧。让学生当小导游,为文言文编写导游词;让学生当小作家,改写文言文;让学生当小音乐家,为文言文配乐……孩子们可以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个个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语文活动中,喜欢画画的同学大展身手,他们的画中已经将课后资料按时间梳理成五个节点,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还原故事场景,再配以声情并茂的诵读,将知音这份情演绎得荡气回肠、酣畅淋漓。超越文言文表面的描述,使古文中美景再现;小导游更加有个性,“同学们,伯牙和子期,这知音的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中国人。就在故事发生300 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看……”;小作家更有特点,“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秦朝的《吕氏春秋》 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诵着这个千古佳话;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我们六(3)班里,我们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他已经根据时间的顺序将本文之后的历史发展成功地书写到自己的习作中;为文言文配乐的同学是最受欢迎的:古筝版的《高山流水》用在《伯牙绝弦》这首文言文中的配乐朗诵中真是锦上添花;有几位小音乐家们居然找出流行歌手王力宏编写的歌曲《伯牙绝弦》,流行乐曲响起时,同学们纷纷打着节奏,和他们一起唱着:“知人知面,知己知彼,又知心,古人说,这就是所谓知音……很多很多,很深很深的回忆,很多歌,我只想要为你唱起。”整个课堂沉浸在美妙的艺术境界中,飘荡在古曲和流行曲的歌声中。文言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已经体现无疑,这才是真正的诗情画意呀!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文言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新的文言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最终才能使学生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学习品质,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承雄.高中古诗文情感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李卓.我国古代蒙学教育对当前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14-116.
[3] 李婧.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3,(2):204.
[4] 亢素格.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J].学术研究周刊,2013,(5):53.
[5] 黄少卿.小学文言文教学可以做什么[J].教学与管理,2014,(9):42-43.
[6] 颜廷安.小学文言文教学方法例谈[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