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范文1

1 原因分析

1.1家庭环境影响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家长认为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导致家长过分重视孩子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一旦受挫,或考试失败就一蹶不振,甚至轻生,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或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的心理。当不能满足就采取极端手段,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有的家庭对孩子严格过分压制,使孩子心理长期处于抑制健康发展状态。

一旦爆发或者发泄,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1.2 学校教育 学校受社会竞争压力影响,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只有高分才能被好学校录取。低分就等于低能,就会被好学校淘汰,甚至不能入学。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让孩子超负荷学习,增加压力。而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有的甚至造成适得其反。

1.3 社会因素影响 社会的竞争压力造成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贫富差距,竞争压力,早恋等社会环境影响,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冲击与刺激。

1.4 自身的原因 有的孩子眼高手低,一味攀比,追求与自己有一定距离的物质,受挫后自己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而走向极端。

2 对策

2.1 转变观念 预防儿童心理疾病家庭教育是第一位。因此,作为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制定过高的标准,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引导,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要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习一些心理疾病知识,发现不良表现或心理问题及早干预,避免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

2.2 正确引导 学校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以及健全的人格成长更为重要。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分层次教育。针对他们对学科的兴趣、爱好给予积极鼓励引导。并给予他们良好的,适合他们成长的空间。使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2.3 学校及相关社会机构积极给予帮助,开设一些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课程,积极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为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烦恼。

2.4 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身教言传,家庭和睦,亲情浓厚,孝敬父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使他们在遭遇迷茫,不解,困惑时,能找到倾述的对象。

2.5 呼吁社会关注心理健康,强烈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

2.6 家庭、社会、学校都要承担起责任,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确引导,为孩子减压松绑,使我们的青少年儿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范文2

心理异常行为,是一个比精神疾病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了各种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也包括了一些尚未达到诊断标准,但偏离了常态下应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各种症状。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道,世界范围内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为17%~22%。也就是说,大约在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儿童患心理行为异常。这对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与稳定会产生很大影响。但由于多数家长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故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没有去医院诊治;即使有去求医的儿童,也仅是少数患儿在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就诊。这种现象,应引起家长、医务人员及相关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主要有:进食障碍、排泄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和严重精神障碍等。医务工作者调查发现,在儿童内科门诊和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患儿,有心理行为偏离和障碍者约占所有病例的1/3,在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中,以注意力缺陷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和各类情绪障碍为主;在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患儿中,语言障碍、学习困难、遗尿症和睡眠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在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儿童患者中,最多见的疾病是:注意力缺陷障碍、情绪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当孩子出现心理异常行为时,家长应将其送到儿童精神心理科请医生诊断与治疗。而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容易漏诊或误诊,因为他们缺乏专门培训,对儿童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差。

儿童心理范文3

每个人都在发展过程中而不断变化着,经历着受精-成胎-死亡的过程。最明显的令人注目的变化是生理上的变化;有一些是心理上的变化。那么,这些心理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现分析讨论如下。

1 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一般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遗传方面的因素,另一类是属于环境方面的因素[1]。这是一个长期而古老的话题,在古代把它概括为“天性与教养”的问题,用近代的术语可概括为“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问题。此外,尚有“成熟与学习”、“生长与经验”、“内因与外因”等提法。具体说,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包括生理成熟)、环境(包括教育)、学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的?它们各自的地位如何?遗传是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物质基础。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类的遗传,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心理,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之所以有实质性区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遗传和动物遗传有本质的区别。就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言,人类的大脑比动物大脑更具有优越性,它为人类更复杂、更抽象的反映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在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中,并不是遗传因素孤立地发挥作用,没有人类的特殊环境的刺激,没有人类的劳动与实践活动,不仅不可能有人类的正常遗传,也不可能有人类的正常意识或心理。儿童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多样的条件反射,从而形成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这个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就是个体的特殊遗传与特殊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就是这个最初的结构为个体心理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环境与个体遗传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既不能说哪个因素决定了儿童心理的发展,也不能说哪个因素发挥了多大作用,遗传和环境、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成熟和学习复杂地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儿童心理的发展。相互作用的思想内涵至少有以下三点:(1)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即一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如环境对于某种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否起作用、起多大作用,往往依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同理,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客观环境的各种变量。换句话说,个体遗传潜能的显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同时,遗传对环境具有选择性,环境的力量也是通过遗传的中介而发挥作用。(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不是始终不变的,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不同性质的心理功能上是不同的。一般认为,在儿童发展的低级阶段,对一些简单心理功能的发展上,遗传或生理成熟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一些复杂的高级心理功能,则更多地受环境、教育或学习的影响。儿童是在本能的驱使下,通过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条件反射,构建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而后,儿童个体在与环境的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原有的心理结构建构得更加复杂、更加丰富,使心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儿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在原有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也会不断地加强着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儿童最初建立的心理和心理结构是儿童个体在其本能的驱使下与其特殊环境具有选择性地相互作用的产物,那么,儿童具有一定的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之后,儿童心理的发展不仅仅受遗传和环境的单纯相互影响,还要受其原有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影响。更确切地说,儿童一旦产生意识或心理之后,便会在一定心理基础或一定意识能动性的主体和客体下相互作用。这与仅仅具有本能的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着根本的不同,具有目的性、倾向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体往往以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然后根据一定的认识反作用于客观现实,能动地使客体为“我”服务。

儿童发展心理学一般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概括为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习等几个因素。这种概括从某种意义上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原有水平或倾向,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反作用。笔者认为,在儿童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和意识能动性本身也是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正因为这种内部因素的作用,使不同的个体对大体相同的环境会做出不同的反映。当然,在儿童内部因素中必然渗透着遗传和生理成熟的作用,但随着儿童年龄的提高,在其内部因素中主观能动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发挥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本能和成熟决定着主体的行为,也不是环境直接操纵着个体行为倾向,而是在主体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更高层次的意识能动地调控着个体行为方式和行为取向。这样的分析和解释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正确理解和儿童教育都具有积极意义。第一,不能忽视个体遗传和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个体心理本身就是在一定的特殊物质基础上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离开了这种特殊物质和这种物质的特殊功能,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理,也不可能有个体心理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第二,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适宜环境的作用,人脑本身不可能产生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第三,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环境和教育对所有的儿童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每个儿童都有能动的反映性。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强调环境和教育的类型、内容和表现方式等都要符合儿童的反映特点。

2 儿童心理的矛盾发展过程

儿童心理在遗传与环境、主体与客体、成熟与学习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儿童心理向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过程辩证发展?一般认为,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及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2]。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不断发展与其客观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不断产生新的需要,这个新的需要既与客观环境有关,也与主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水平有关。人总是需要生存,总是需要实现生存价值。为了生存和实现生存价值,必须适应其环境。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个体必须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在理性和情感方面都要充分适应环境。同时,在适应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因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实现生存价值的需要是无限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的需要不仅在水平和层次上是无限的,而且在类型和种类上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这里强调提出的是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也有本质的不同。人需要适应的环境主要不是自然环境,而是人类所创造的社会环境,而且主要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生存价值的需要。同时,人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主要是为了实现其生存价值,通过改变客观环境和改造自己而积极地适应环境。虽然人的需要在内容、类型、种类和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生存需要,还是实现生存价值的需要都是无限的。因此,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下,儿童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是必然的。既然儿童产生新的需要是必然的,因此,必须研究和探索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客观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心理向积极、良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儿童心理是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新需要,与儿童原有状况或水平之间产生矛盾而发展的。儿童新的需要在性质、类型、种类和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原有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性质的不同其矛盾也有所不同。

实际上,儿童新的需要也是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并不是由客观环境直接决定的。新的需要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反映。这样产生的新需要与儿童原有发展水平之间形成复杂的关系或矛盾,这种矛盾可以是心理发展过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同一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矛盾和不同心理过程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个性结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包括同一种成分之间发展水平的矛盾和不同成分之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心理发展过程与个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从性质上看,既可以是一致的矛盾或纯粹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基本观念相冲突的矛盾,如原有健康兴趣与新的不健康兴趣之间的矛盾。总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多种多样,极为复杂的。但只有新的需要占据一定地位,或非满足不可的时候,才能形成真正的矛盾,才能够促进心理的发展。其结果,新的需要战胜原有发展水平而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为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基础。儿童心理就是这样在反复的矛盾过程中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螺旋式上升的。从儿童心理的矛盾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新需要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儿童原有发展水平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大致相同的环境刺激可能对不同的主体产生极为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环境刺激对儿童进行教育时,首先要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掌握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状况或水平,通过环境刺激有针对性地引导儿童新的需要和新的矛盾的产生,进而使新的矛盾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新需要的产生意味着新矛盾的形成,新矛盾的形成意味着发展的开始。换句话说,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或心理疑惑的产生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矛盾和解决矛盾。

3 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过程

儿童心理是开放的自组织结构,它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动调节的特性[1]。儿童心理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结构,它是自动调节的转换系统的整体。它的含义有三点:(1)儿童心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个体的心理过程之间、个性之间、心理过程和个性之间,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不是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在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着意识和个性,同时,已经形成的意识和个性也对心理过程和无意识的发展起反作用。(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系统过程。某种环境刺激的影响,不仅对个体心理的某一个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对整个的心理发挥作用;同时,个体心理的变化发展也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虽然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根本不同的特点,但“没有一种行为,构成一种绝对的开端,它是嫁接在以前的格式之上的”[3]。(3)个体心理的这种变化是由主体的自动调节来完成的。这种自动调节往往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在意识中是不清晰的[1]。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在个体心理的调节中无足轻重。一方面,无意识的东西并不完全是本能的产物,它与意识活动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自动调节并不完全是无意识地进行,它是意识与无意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活动在完整的意识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果没有意识的能动调控,个体的无意识活动就会迷失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的自动调节是个体意识活动自动化的结果。总之,不论是儿童个体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还是意识层次和结构的发展,它们都是系统整体的过程。换句话说,个体心理结构由相互协调的特殊链条“连接”而成,链条不同,或连接方式不同,都会使儿童心理结构发生变化。

4 讨论

4.1 遗传与环境、主体与客体、成熟与学习是儿童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 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遗传素质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切不可简单化、格式化。其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状和可能的未来进行分析时,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方面或因素考虑,而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查,深入分析他们相互作用的可能结果。

4.2 要从统一与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儿童心理上产生各种矛盾、冲突或疑惑,其本身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引导该矛盾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例如,儿童新的不健康需要与原有的正确观念发生矛盾时,如果合理引导,原有正确观念能够战胜新的不健康需要,使原有的观念得到升华。反过来,要纠正儿童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时,应给予适当的刺激,以引起儿童的某种健康需要,同时不断激发这种积极健康的需要,使它成为儿童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儿童逐步克服不正确的观念,树立正确观念。儿童不论巩固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还是改造不良的心理品质,都需要心理内部的矛盾斗争。没有矛盾,就没有儿童心理的发展。

4.3 要运用儿童心理的发展系统论的观点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儿童心理是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和能动性的有机整体,儿童对任何刺激的反映都是他们整个心理的反映,而不是某种心理过程的反映;同时,任何刺激都是对他们整个心理的刺激,而不是某一个过程或某一个方面的刺激。更何况,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他们以往所有心理生活和心理体验的积累,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产物。因此,我们分析和解决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时,既要看他的客观环境,也要看他的主观状态;既要看他的现有水平,也要看他的以往经历。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经历,有独特的心理加工方式,也有独特的个性结构。不了解儿童心理的独特性和协调性,就难以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更难以正确教育儿童向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3,257,259.

儿童心理范文4

一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要求,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可在情绪、主导活动、人际适应、了解自己和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拥有基本稳定的情绪。尽可能地保持愉快、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态度,偶尔出现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但不会持续长久;能够向家人和教师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过激行为。

第二,乐于融入周围的环境。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并且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倾注于学习、劳动和游戏中,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尽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的成功;对学校、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接纳能力,能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具有适当的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二 残障儿童常见的心理困扰

第一,敏感与敌对,容易情绪激动。自卑心理使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缺陷,过多注意别人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对他人的评价也极其敏感,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表现极端愤怒,也常因一点小事或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而大发脾气,对外界的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较大,易发怒,常与人发生冲突。

第二,自闭与自卑,容易诱发孤独。残障儿童学习效率不高、失败的经历较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无能感;由于受过分保护和照料,可能任性、自私并伴有强迫、焦虑、自闭、情感和行为障碍等问题;他们乐于与同伴交往,特别是同为残障的伙伴,但与正常同伴交往时会感到彼此不同,使得他们不愿与周围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性格变得内向,甚至会出现交往和社会障碍。

第三,抱怨与悲观,容易内心消极。当残障儿童做事遇到困难或受到嘲笑时就会产生抱怨情绪,抱怨亲人、朋友,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多余的,有强烈的无能感和不公平感。此外,与正常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他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因此他们常常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第一,培养积极健康情绪,帮助残障儿童找到自我。通过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在自信中找到自我。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还可以从残障儿童的闪光点入手,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无能的,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找到自我。

第二,优化生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心理情绪。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资设备,适当的空间条件,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版、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音乐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关系与环境气氛和谐,生活快乐,以及家长与教师积极关爱,那么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容易趋于积极;相反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的残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对此,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

第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把握好健康心理发展方向。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可实行“一个融合”,即“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融合”,推行“五个自主”:“自理自主、劳动自主、交往自主、学习自主、休闲自主。”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等活动纳入日常心理教育中,培养残障儿童的自主意识;通过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环境的心理能力。比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教育设施,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小组;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第四,家庭与学校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对残障儿童近期的表现及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问题,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便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对家长进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心理范文5

寄宿制学校(Boarding Schools)指凡是能够为学生提供饮食以及住宿的学校都称为寄宿制学校[1]。把寄宿于学校内的儿童称寄宿儿童,他们有的一周回家一次,有部分学生甚至到学期结束才回家,学校不但要承担着普通学校的教育职能,还要对他们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及心理上的关爱和支持。

我国大约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建立了最早的寄宿制学校,这些寄宿制学校主要是用来解决边远贫困地区适龄儿童上学问题的,也有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少数民族地方的适龄学生的教育问题的[2]。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逐渐得到重视的一种心理特质,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能力,或者个体在经历了逆境或者创伤后仍能保持或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理机能,是个体自我调适机制的成功应对。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在贵州省贞丰县某所寄宿制学校发放330份问卷,回收318份,有效问卷301份,有效回收率为96%。其中,男生有206名,女生有91名,4人未报告性别;四年级35名,五年级52名,六年级101名,七年级113名(选用部分七年级学生是由于测试时是九月份,每个年级学生只具有上一个年级的水平);平均年龄12.58岁,标准差1.535,9人未报告年龄。

2.2 工具

2.3 寄宿儿童心理韧性量表。 该量表共 20 题, 包括情绪调控、自我效能、关爱理解、自信自强、人际支持五个纬度,采用5点评分法进行评分。

2.4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是由胡月琴等人于2008年编制,共有27个题项,由目标专注、 人际协助、 家庭支持、 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五个维度,采用5点评分法进行评分,其内部一致性为0.83 。

2.5 UCLA孤独感量表。由Russell等人编制的UCLA孤独感量表,共18个题项组成,其内部一致信度为0.9,分半信度为0.852。

2.5 程序

在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随机整班发放340份问卷,问卷包括《寄宿儿童心理韧性量表》、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UCLA孤独感量表》,学生自愿完成。采用 SPSS20.0 和AMO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所编制的寄宿儿童心理韧性量表的构想效度,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对该模型的 20个题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标如表3。

表1显示, p=0.013?0.05,χ /df =1.27?5, RMSEA=0.030?0.05, RMSEA90%的置信区间为0.014~0.042, PCLOSE= 0.999>0.05。根据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提出的判断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好坏的标[3]: χ /df 的值应小于5或越小越好,RMSEA的值小于0.05表示拟合非常良好,CFI,TLI,IFI,GFI一般都应大于0.90。各指标表明,该模型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2 外部效度验证

寄宿儿童心理韧性量表与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有 0.484在0.01水平上显著呈中度正相关,说明该量表与《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既一定的共同成份,也有一定区别;与孤独感量表作相关分析,结果相关系数为-0.455 在0.01水平上显著,呈负中度相关。

3.3信度分析

寄宿儿童心理韧性问卷五个因素情绪调控、自我效能、关爱理解、人际支持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2、0.819、0.818、0.818、0.816,总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0.87,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 讨论

量表的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效度则指测量的有效性,即能测量到预期目标的程度[4]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寄宿儿童心理韧性量表各拟合指标均达到测量学要求,与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呈中度相关,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外部效度。信度方面,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均在0.8以上,总量表的克隆巴赫α值为0.87,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5 结语

儿童心理范文6

关键词 心理发展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群 环境因素群 个体因素群

中图分类号:D844.2 文献标识码:A

自从科学心理学创建以来,有关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过程中,很大时间以来存在着“遗传”和“环境”之争,这场争论从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最近,尽管现代心理学家们不再持有非此即彼的立场,但回顾历史,考察现在,本文将从心理学派的争论中找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

尽管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问题上,曾经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但是,目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群可归为三大类:自然因素群、环境因素群和个体因素群。

1自然因素群

该因素群包括遗传生理因素和先天因素。遗传因素是指前代遗传以及在此基础上个体生长、发育乃至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生理因素,特别是脑、神经生理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了这个基础,一切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对心理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先天因素是指出生前影响个体生长发育的诸因素,除遗传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些是由先天环境影响造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有母体环境。母体环境就是出生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一般称为理化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在母体环境中,营养、温度、药物、辐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平常所说的“胎教”实质上就是指应为胎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母体环境。

2环境因素群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是指来自于自然界的对个体心理发生影响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营养、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等动植物资源。这些因素的好坏,以及满足与否,都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也许是来自于对环境决定论的否定,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把环境因素仅仅理解为社会环境。其实,自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不总是间接的,而往往是直接的。平时常常说到某些人具有某种浓厚的地域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最复杂的,也是决定性的,它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以后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其中家庭规模大小、经济结构、父母教养态度、亲子关系等都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社会信仰、价值观念等社会化目标首先都是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了的有选择的形式传递给儿童的。家庭是儿童所面临的第一大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是对儿童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影响,对儿童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他们心理的全面发展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中同伴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与学校环境相比较,社会因素主要是指自发地、潜移默化地对儿童心理发生影响的一切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经济状态、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时代精神等。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着个体的发展。

3个体因素群

儿童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其中个体本身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首先,个体生理成熟的快慢或迟早,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成熟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生理成熟有利于心理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促进生理成熟。其次,各种内外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离不开儿童的主体活动,主体活动对心理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而易见,是个体心理学发展的动力性因素。而且儿童心理发展并非是一挥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发展和完善了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其它心理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或是促进,或是抑制。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这是由影响心理发展因素的复杂性、变化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家庭、学校、社会应可能地为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最适宜的条件或环境,这也许才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