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1

关键词:社会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034-0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诞生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西方经济学作为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理论在我国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教育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大学课程设的地位却有所下降。大家似乎已不再区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

一、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我国的政治经济学一般也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组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前人的道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成熟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的指导下,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并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加入了WTO,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对接,我们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我们先后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最终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化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在生产关系上也做了许多改革,提出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应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分配制度上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在这一时期,作为研究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做了许多修订,从哲学上说这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争论,理论层面的争论主要还是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有关,也正是这些争论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前进。今天回过头去看我国早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可以说我们已经在理论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也正是理论上的突破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指导。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会不断趋向成熟和完善。

二、关于西方经济学

当前,国内有许多学者将西方经济学改称现代经济学或干脆称其为经济学。这种称呼的改变与我国当前的改革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正在走西方发达国家曾走过的道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来源于二百多年前的亚当•斯密,每一个学习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亚当•斯密于的名著《国富论》其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及经济人假设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在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中,特别是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家们抛弃了“道德人”,而将经济人作为惟一的分析出发点,而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分析思想也迎合了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的广泛应用。随后,新古典经济学就走上了一条公理化、标准化、机械化的道路。这种数理化的分析方式赋予了经济学家共同的分析语言和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济分析中的争议和不确定性,但是,这种机械高度抽象化的分析方法对现实的大量问题也失去了解释力。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做出解释,片面追求经济学的形式化,事实上是与经济学解释现实、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背道而驰的,这是西方经济学当前所受到的诸多批评之一。当前,尽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但是对于实际经济生活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却非常有限,这也表明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我们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冲突呢?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土地、劳动、资本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几种基本资源或者,按照西方经济学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各种资源根据各自的边际生产力获得报酬或者说是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的呢?这必然又会涉及生产关系,涉及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边际分析方法最终还是回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畴之中,这也说明我们无法摆脱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而单独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今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还应是生产关系,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认真研究现实问题,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对资源配置这样微观层次的问题,我们应更多地运用西方经济理论进行处理和解决。总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作者简介:樊艳丽,籍贯陕西榆林,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08级本科生,专业:财政学。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2

关键词:政治经济;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随着中等职业教学的改革进入到深水区,人们对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给予更高的教学定位。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中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课程的教学主旨是以中心为基本观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详细介绍了我国改革三十年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有关知识。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坚定走具有中国化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能力。

一、结合专业特色,丰富教学内容

中职德育教育要求遵循“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防止空洞说教,而中职学校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如果德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色,则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就会受到影响。如在讲述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之“企业中的劳动者”时,课文选用的是一汽大众公司钣金维修工人王洪军不畏艰难、勇攀技术高峰的事例。王洪军的故事虽然富有代表性,但与多数学生仍有不小距离,说服性被打了折扣,无法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既定的情感价值体验。

二、融合现代技术的教学模式

如今,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科技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中职类院校基本配备了多媒体信息设备。中职教师可以凭借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德育教材枯燥乏味的教条转换成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元化元素,这也有助于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德育教育内容。

三、积极主动探索的教学精神

人要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想要有所成效也必须经过磨合、提升。中职学校自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课程以来,教学者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和分析更新更符合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德育需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这种积极主动探索的教学精神正是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问题得以改进,教学效果得以提高的精神支柱。这种积极主动探索的教学精神也是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最应该保留和坚持的东西。

四、全面客观地认识《经济政治与社会》

就必须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方法,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化的课堂学习气氛,在友好的气氛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不断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正视《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另外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教师提出的教材重点,并且与当前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习小组进行自由讨论,让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观点阐述,最后让教师点评。严格对学生进行的认识教育,注重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进行宣传,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从而更好地刺激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断奋斗。

五、优化课堂施教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是由学生自发提出,之后便由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解答,从而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热情。例如,在对外开放的问题相关解答时,让学生自行解答:“各省之间的商业往来的行为属于对外开放吗?”“对外开放有什么基本条件吗?”“如何定义对外开放的背景?”“对外开放对国内外的经济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对加深“对外开放”的了解。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更好地实现和保持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和高水准。从改进教学课堂方式来说,教师要实现在课堂讲课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弥补在教学课堂上的不足。通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我们便会发现这么课程在内容上缺乏有效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上不仅仅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需要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同时要能够将教学积极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在另外,教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流。此外,教师还要把合作的观念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以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六、丰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在绝大多数学生的眼中,德育课都是枯燥乏味的,乏味的原因无非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呆板,评价方式单一等。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对新教材进行了改革,教学内容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突出了职业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但是如果德育教师不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改的目标就无法落到实处。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应想方设法力求能稍稍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多地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查、现场教学等方法,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活动,把德育教学与学生活动、职业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可以从德育课中感受到快乐,获得知识,得到提升。

七、增强教学内容实用性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3

关键词: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阱

DOI:10.15938/ki.iper.2016.03.01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44-04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盛的产品,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过剩日益严重,“潜在的无限生产能力”与“被限制的消费”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消费由此演变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解决生产过剩的危机,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资本的不断积累,就必须极大的唤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力促进消费的发展,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把刺激消费作为重要国策,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逐渐形成。消费社会的基本景观之一便是“商品的庞大堆积”和“被物包围的世界”。[1]消费社会的来临使得消费主义思潮随着全球化进程蔓延至全世界,从而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认同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与困境,基于此,本文在揭示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基础上,剖析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认同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并试图提出应对策略。

一、消费社会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布控

1.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教伦理所推崇的节俭、禁欲等价值观念成为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此时人们的消费行为更多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是否对自己有用”是人们购买或评价一件商品的主要标准。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福特式生产管理方式的推行,资本主义生产由不足走向过剩,且生产过剩的危机愈演愈烈,消费已成为实现资本逻辑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保证资本再生产的循环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必须通过培养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其产生新的需要,资本找到的这种新的文化形式便是消费主义。资本的逻辑通过消费主义深入到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资本逻辑运行新阶段的意识形态。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虚假需要”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控制装置,即资本主义社会通过“虚假需要”不断唤起人们的需要,并深信这是他们真正的需要,最终导致人完全隶属于“商品拜物教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再生产由此得以不断实现。因此,从消费主义中获利最大的便是资本逻辑,消费主义彻头彻尾的被赋予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2.异化符号消费的意识形态深化

消费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宣扬“消费体现民主和自由”“消费就是幸福”甚至“消费就是爱国”等消费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对物质占有、时尚追求、娱乐享受等领域,导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沦为娱乐的附庸,最终人类“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从而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无形之中得到维护和巩固。鲍德里亚认为,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消费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其控制通过一种更为隐蔽的“符号操纵”得以实现,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控制的秘密所在。消费社会中的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言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还具有符号价值,消费与人的真实需要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紧密联系,人们从来不消费物品本身(使用价值),而是把物当做能够凸显个体独特性的符号,现代社会的消费由对物的消费异化为对符号的消费,并且表现为一种极端的异化符号消费。消费主义运用物质符号系统来表征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使人们认为其物质财富的占有量、所消费商品档次的高低等因素,是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标志。于是,精明的商家便有了可趁之机,他们利用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社会地位等之前的关系,利用大众传媒,不断制造大量虚假的需要,挑起人们无限的购买欲望,从而为资本逻辑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陷阱

1.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去阶级性”陷阱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体现资本之价值标准和利益诉求的消费主义充当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急先锋的角色,一旦大众认可了消费主义,就意味着他们认可了资本的逻辑及资本对自己的统治。因此,“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3]。消费主义的全球泛滥迫使世界上所有民族都按照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推行资本主义的文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消除了一切阶级、身份、种族等方面的差异,工人和老板、打字员跟她雇主的女儿、黑人和白人等可以消除诸种差异,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同样的服装、同样品牌的高级轿车等,但这并不意味着阶级的消失,事实上,消费主义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后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秘密武器,其实质就是利用消费主义消融一切,消除一切对立和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教育者和受教育共同使用的一套言语符号系统,它受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并遵循特定的语言规范与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来“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4]。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根本属性在于其阶级性,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总是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支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其他话语体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全球蔓延,当大众都认同、甚至痴迷追求消费主义所允诺的“美好生活”时,对物品的比较慢慢转化为对制度的比较,消费主义正悄无声息抽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成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去阶级性”的陷阱。

2.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去政治化”陷阱

德国社会学家桑巴特早在上世纪初就认识到了消费的政治功能并明确指出,“在烤牛肉和苹果派上面 ,一切社会主义的乌托邦都烟消云散了”[5],资产阶级通过向工人阶级提供丰富的物质报酬并使其停留于物质满足层面,导致工人阶级从资本主义掘墓人演变为普通消费者,工人阶级的激进主义倾向逐渐消亡。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产物的消费主义,通过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对现实社会政治产生影响的过程,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发挥重要的政治功能。消费主义通过控制民众的消费需要和精神追求,将大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消费领域并通过所谓的消费自由予以弥补,制造形式上的“消费平等”企图掩盖资本主义制度背后深刻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等诸多不平等现象,从而消除资本在政治领域的反对派。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无一例外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巩固自己的政权,使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打上了政治烙印,统治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了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出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群中占据重要位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指引。然而,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消费主义在在大众传媒机器的掩护下,教唆无产阶级认同他们所谓的一套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长此以往,无产阶级有可能退化为普普通通的消费者,而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消费主义的长驱直入势必抽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的政治性成分,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去政治化”的陷阱。

3.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虚无”陷阱

在消费社会中,“一切为了消费”“消费一切可以消费的东西”[6]成为人们的消费指南,幸福不再是对某种终极真理或理想信念的追求,而是消费过程和消费体验所带来的。由于人们无法在精神层面的信仰中体验幸福,便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同于对物的追求,因此,从逻辑顺序上来说,消费主义是价值虚无化的一种表现,其流行和不断蔓延将进一步导致人们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虚无化。在消费社会中,商品“作为符号成为欲望的对象”[7],商品的符号价值和消费者无限需要的欲望共同发挥魔力,在“集体无意识”中将消费大众在驯化为“消费动物”[8]。随着消费大众对“物”以及由“物”衍生出来的各种符号的紧紧追随和无限占有,消费主义几乎彻底遮蔽了人的自我批判与反思能力,大众沉迷于商品拜物教的狂欢之中,消费的真正目的和自然本性被忽视,消费的精神层面意蕴被连根抽离,最终导致生命本真的价值与意义被全然漠视。

在我国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下,从直接的言语表达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某种价值诉求,只是表达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但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中实际上内含着一种价值承诺,即只有个体思想品德服务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个体才能生存于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实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实现个体生存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无论我们如何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都不能否定其中内含的价值承诺,尤其是其在生命安顿层面的根本价值诉求。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像精神鸦片一样,打着“我消费故我在”的口号,使人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无止境的消费,鼓励人们在消费中寻找人生意义,沦为“消费动物”的人们最终完全无法领会人类内在精神超越的价值。

三、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阱的积极应对

1.注重反向批判,实现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据斥

消费主义除了运用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等传播媒介之外,更将广告、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纳入麾下,对消费大众形成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全方位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混淆视听,给消费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布置了一系列话语陷阱,对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时代特点是最根本的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脱离不了时代的烙印”[9],面对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魅力,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严肃批判,引导人们认清其虚假性特征,并根据意识形态运作机制反向解构其影响,使人们做到“拒不认同”。

第一,培养主体精神,主动批判消费话语。生产消费话语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运作的首要环节,即赋予消费品或商品特定的符码意义,贴上“流行”“时尚”“身份”等标签,并通过广告、品牌等大众传媒的极度渲染,最终悄无声息的内化为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观念及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等。面对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为了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运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主动运用关于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为资本主义利益服务的本质,揭示消费主义对人的蒙蔽和异化;其次,还应培养人们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注重从根本上解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通过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反思并破解消费主义对所谓“幸福”“时尚”“身份”等符号的编码,使人们认清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运作的伎俩,不断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与反思。第二,拒斥符号消费控制,提升选择能力。借助于现代电子传媒,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运用多种多样立体生动的形式反复对人们进行劝说与诱导,对人们形成强大的话语攻势。在此情景下,大众如果缺乏积极的主体精神和较强的选择能力,极易形成一种被迫的心理认同。因此,消费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促使大众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着力提升人们的警惕性,引导人们洞悉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策略与手段,通过积极发挥自身主体精神与选择判断能力,自觉做到不被消费主义外衣所迷惑,能够透过消费主义外衣认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质,破解消费话语无形的控制与渗透,主动做到“拒不认同”。

2.注重正面发声,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动认同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面对消费主义思潮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的一系列认同陷阱,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应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社会思潮,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导地位,这是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领地位的根本之策。具体而言,应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角度,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结构与实践要求等方面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始终保持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力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说服力;第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类历史发展观等融会贯通,在原有教育内容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第三,在公众的实际日常生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批判的武器,主动分析、回应现实中的各种复杂现象和问题,从价值观层面分析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引领诸如消费主义等多样社会思潮,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促进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动认同。

其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动认同。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面对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充实教育内容,加强社会主义适度消费观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用科学的话语理论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谓社会主义的适度消费观,既不是禁欲式的抑制性消费,也不奢侈型的过度性消费,而是以为指导的生产力水平与消费能力同步发展的消费,这种社会主义适度消费观念坚持目的性与规律性两大原则。一方面,社会主义适度消费观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注重在满足人的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人的需求层次,倡导情感性、创造性、精神性等非物质消费需求,推进文化消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适度消费观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使消费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拒绝过度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实社会主义适度消费观这部分内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唯有如此才能自觉抵制各种异化消费观念,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2] 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3]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

[4]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上海大学,2009.

[5] 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M].赖海榕,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0.

[6]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330.

[7] 堤清二.消费社会批判[M].朱绍文,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0.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4

关键词:政府;社会资本合作;合作机制;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0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地政府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债务问题促使各级政府切身感受到引入社会资本的迫切性。PPP模式的机制创新,即用社会资本替换地方政府债务,而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不但不会因此而减少,反而会产生更大的正面效应。因此从实践角度探讨进一步优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运作机制和操作模式,将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开展。

1 PPP模式的概念、特征

1.1 PPP模式的概念

1.1.1 政府部门的定义

英国政府提出PPP是指政府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服务是通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来约定的。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对PPP模式均有类似的定义,发改委更注重合作双方合作模式,而财政部定义更注重分工和投资回报等财务方面内容。

1.1.2 学者定义

焦小平认为PPP模式可分为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从经济学角度)指政府、私人在市场机制下合作,提高政府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物有所值目标,同时能有效改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狭义的定义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利用市场手段,通过长期合作合理分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风险,提高其质量、效率和数量。贾康认为“PPP”是指民营资本方通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资本方的合作,通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共同实现各自利益;合作过程中体现在互利、共赢两个方面,即通过这种管理和合作,可以在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利益,最终都使得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笔者认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其它两位学者或官员的定义均比较全面,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1.2 PPP模式的特征

PPP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个是“合同关系”,这是合作前提。以前政府从极高的权属、立法方面进行的公共事务管理,这些事务的处理没有体现任何合作伙伴关系,纯属单方面的管控。PPP中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合作并形成合同关系,核心问题是目标一致:即从PPP项目中实现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前提是以最少的资源和代价。而两个部门的最终利益则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之上的各得所需,体现了“合”而又“同”。第二个特征是“利益共享”,这是合作的目的。体现在:任何PPP项目都是带有公益性的项目,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此PPP中公共部门需要控制民营部门可能获取的高额利润。但如何能实现政府部门与民营部门共享利益呢?就要扩大“共享利益”的范围,实现包括除直接成果外,还包括项目中相对间接、长期稳定的收益,当然也包含了很多潜在的利益回报。第三个特征是“风险共担”。风险分担,是形成健康、持续的伙伴关系的基础。由于PPP项目的特殊性,其风险来源多、周期长,一个PPP项目建设过程包括了融资风险、项目建设风险、运营风险等全项目周期的风险,PPP项目已经超越了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来自市场的风险更是前所未有。由于PPP项目中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方相互交织在一起,项目风险也融合在一块。如果没有风险分担的意识是无法实现PPP模式的正常运行的。风险交织及合理分担风险是PPP模式区别于其他交易模式的显著特点。

2 新型城镇建设建设内容与PPP模式的相关性分析

任何问题的处理方案及方法中均离不开“普遍联系”这个事物普遍规律,为什么说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内容离不开PPP融资模式的助力,下面将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内容及其与PPP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格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及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整理。国家发改委在《指导意见》别提出各地新建市政工程以及新型城镇化试点项目作为增量上改革的重点,优先采用PPP模式。根据上面国家发改委关于PPP项目的适用范围和新城镇建设内容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相关性极高,无疑都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完全重合、正相关。可以这样定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只要是符合PPP模式的建设内容,均可以采用该模式,但是笔者需要强调三点。一是PPP模式需要以项目为标的进行的合同、合作关系。二是强调“社会资本方”原则上是指不包括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在内的境内外企业法人。三是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应用中将逐步实现新的转型:如从单纯的融资向经营转变;土地从整理向经营转变;从单个项目向片区转变;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从独资向股权合作、混合所有制转变。

国家发改委通过门户网站上PPP项目库专栏,已于5月首批公布1043个、总投资为1.97万亿元的PPP项目。上半年各省区市共计公布2.2万亿元的PPP项目,全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如果以国家层面加之各省市每年按退出3万亿PPP项目预测,到2020年共六年,PPP项目合计投资达18万亿,前文提过,我国在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水平,将需要42万亿投资。PPP项目预计将占新型城镇化投资比重达50%左右,可见其贡献率非常之大。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机制与实施路径

3.1 宏^层面新型城镇化PPP合作机制与实施路径

按国家与地方投资内容及城镇格局进行分类推进,即国家层面、区域城市群、市县城市(镇)三个层面按不同级别选择不同的PPP模式。(1)根据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家将根据中央及地方权限,投资国家战略层面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在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国家层面及地域方面助力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2)区域城市群层面,提出优化提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继续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前列,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其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培育发展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哈长等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使之成为促使我国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些重点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各城市间的密切合作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城市群效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3)具体到新型城镇(市)层面,是最微观层面,首先需要满足国家区域、地域的整体规划要求,其次根据城镇的特点,建设有特色、适宜的新型城镇,重点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几个方面推进。三个层面的融合,将会划分出不同类型的PPP项目,将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PPP模式的完美结合。

3.2 微观层面新型城镇化中PPP合作机制及实施路径

前面论述过,新型城镇化中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共事业领域及公共管服务领域三个方面。本人根据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及特征,可归纳出适用的PPP模式。详见表2。

3.3 操作层面PPP合作机制及实施路径

PPP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按“项目”进行管理,其实施路径实际上就是科学的项目管理过程,严格遵循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PPP项目操作流程划分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五个主要阶段。如图1所示。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PPP模式仍然是在我国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的,实践中仍有很多关键环节和重点事项,我们必须要按照财政部PPP模式操作流程加入各参与方及具体的各关键环节操作要点进行梳理,制定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正确合作机制,采取有效的落实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5

【关键词】路政人员;身体健康;经济价值;思考

一、现阶段基层路政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路政人员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压力的特殊职业,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车、路矛盾的日益突出,所担负的交通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所面临的执法环境越来越复杂。路政人员常年战斗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第一线,饱受尾气、噪声侵袭。根据临沂市公路局路政支队健康状况调查表明,路政人员队伍中不同程度患有心、肺、胃、肝疾病的占60%以上,每年在职病故的路政人员40%年龄在45岁以下。37%的路政人员听力因噪声超标受损,有3050%的路政人员存在腰背、腿部及肩颈部疼痛不适。长时间在尾气和尘土等有害物质弥漫的环境中工作导致路政人员呼吸、神经、心血管系统损伤,使得路政人员的肺癌发病率高居前列。因此,关爱路政人员生命和健康,是当前加强路政人员队伍建设,保护和利用好路政人员资源的迫切需要,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队伍管理理念的现实课题,同时也是路政人员自身应当关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影响路政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编制严重不足,路政人员在强压之下积劳成疾

路政人员是开展路政工作的第一要素,也是关系交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资源。目前,随着车辆的增多,路政人员的工作量日益增多。路政人员不足的问题始终是制约路政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

(二)长期恶劣的室外工作环境,致使大多数路政人员不同程度患病

工作环境恶劣。在值勤过程中,呼吸汽车尾气,经受扬尘、噪声污染,夏天烈日暴晒,冬天寒风刺骨,长年累月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之中。由于工作环境艰苦,路政人员易受季节和气候中的有害因素影响。这一点外勤人员表现尤为突出。

(三)心理压力大,以致产生各种疾病

路政人员属于半军事化管理,路政人员长年累月坚守在工作单位,加上工作岗位位于偏远地区,与家人两地分居,缺乏交流和沟通,对家庭照顾少,容易出现感情纠纷,产生家庭矛盾。路政人员角色所特有的高危险性和高紧张度使得他们总是感到自己被一种敌对的力量所包围,致使大部分路政人员出现心理障碍,情绪低沉,精神不振,心身疲惫,以致产生各种疾病。

(四)路政人员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习惯不良

广大路政人员在本职工作中,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但在个人生活方面则自身的健康意识淡薄、错位和偏颇,有了病要么不当回事,要么讳疾忌医等等。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利身心健康的个人习惯。大家都知道,在危害健康的诸因素中最严重的莫过于不良嗜好所起的作用持久而普遍。

三、解决基层路政人员身体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适当增加和合理配置人力,保证和提高路政人员身体健康

路政人员人手不足,看似人力问题,其势已成扼制公路路政各项工作开展的铁手。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仅靠疲劳应战、靠路政人员加班加点来缓解矛盾只能算是权宜之计,长此以往,必将影响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此,一是要增加路政人员编制、调整路政配备,实现路政人员数量最优化。二是向素质要路政人员。提升单个路政人员工作能力、向素质要活力,是提高队伍战斗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路政部门必须结合“大练兵”活动,经常性地组织路政人员开展执勤执法培训、加强政策法规和路政业务的学习,不断增强路政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提高科技含量,逐渐把路政人员从传统的“人海战术”和手工业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引发路政人员身体疾病的不利因素。

(二)严格保障路政人员年休假,并将强制休假作为制度来抓

为保障路政人员的休息权,切实为路政人员减压减负,各级交通部门应当以路政事业为重,从关爱路政人员的角度出发,抓好路政人员年休假制度的落实:一是各级领导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将落实路政人员休假制度、保障路政人员的休息权,提到维护路政人员基本权利和保障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高度来看待。二是将路政人员年休假制度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强对基层公安机关路政人员年休假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明确损害路政人员休息权的法律责任。单位领导毫无顾忌地加班加点、取消休假等行为损害了路政人员的休息权,有悖于人道性与伦理性,应通过立法明确针对这种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适时开展健康保健知识专题讲座

把关心路政人员身体健康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从优待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掌握路政人员身体状况,对影响路政人员健康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一是要建立路政人员定期体检制度,确保路政人员每天能接受一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并根据体检结果,及时总结情况,建立路政人员健康档案,动态观察路政人员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尽量把因为身体健康原因不适合在工作量大、生活无规律的部门工作的路政人员调整到工作强度较小的部门工作。

(四)立足实际,从制度层面上为路政人员释压

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对路政人员中存在两地分居的家庭及成员信息进行统计,统筹制定相关政策,协调政府、编办、人事等部门,对符合相关政策的,依据本人意愿,对路政人员的家属实施人事交流制度和就业帮扶政策,切实解决路政人员夫妻两地分居所产生的家庭矛盾;同时,对新路政人员的招录,做到定人定岗,或者根据新招录人员户籍,依就近原则酌情分岗,让报考人员在报考之前可以对自己报考的岗位有个综合考虑,杜绝源头滋生新的矛盾。

(五)举办体育活动和开展达标训练,推动路政人员身体健康

加大锻炼场地、健身设施的资金投入,为路政人员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为增进路政人员的身体健康,各基层大队、中队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健身性与娱乐性兼顾的竞赛活动方案,举办体育文化节。活动是有形的,力量却是无穷的,通过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增强团结、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6

邱吉玲:女,大专,副主任护师

邱吉玲

摘要目的: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的特点,探求社会支持新模式。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社会支持度。结果:高中文化者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利用度高于小学者(P<0.05),初中文化者利用度高于小学者(P<0.05);居住城镇、经济收入中等以上者利用度均高于居住农村、经济收入低者(P<0.05);未婚、离异者利用度均高于已婚者(P<0.05),已婚者的主观支持高于未婚者(P<0.05);第一次住院患者的客观支持高于第二次住院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社会支持受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经济、婚姻状况和住院历程的影响,针对其社会支持特征应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支持系统,消除和改善社会公众的负性态度,并对患者的“亲友团”进行心理干预,以期用循环式的社会支持干预女性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促进精神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社会支持;行为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42

Investigation the social support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its behavior intervention

QIU Ji-ling(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341000)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of fema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social support and seek social support for the new model. Methods:Use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to survey 100 cases of female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Results:High school culture′s subjective support, social support, utilization degree higher than primary school subjects (P<0.05),cul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was higher than those with primary school (P<0.05),residential town, income above middle use were higher than the rural residential, low income persons (P<0.05),unmarried use, divorce was higher than the married persons (P<0.05),subjective support married people was higher than the unmarried (P<0.05),the first hospital of objective support were higher than the second in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d by culture, living environment, economy, marriage status and length of course,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system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liminate and improve the negative public attitude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friends group" in order to use circulation, social support intervention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Schizophrenia;Female patient;Social support;Behavioral intervention

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在疾病的恢复期,受药物和病情的影响,大多仍然表现情感淡漠,意志减退,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精神康复。在疾病、药物、家庭和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其社交面将变得狭窄,必将导致社交活动的减少及社会关系的松散,进一步减弱患病的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而社会支持程度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1],即病情的恢复。为寻求一种帮助女性患者获得良好社会支持的方法,笔者对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社会支持的调查,以期找出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的特点,为对其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2013年1~3月在我院女病区住院的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17~65岁,平均(33.3±5.9)岁。文化程度:小学49例,初中33例,高中及以上18例。职业:农民70例,工人19例,学生5例,老师2例,无业4例。婚姻状况:未婚31例,已婚58例,离异11例。居住城镇者21例,乡村者79例。经济收入低者41例,中等及以上者59例。第一次住院者46例,第二次住院者26例,三次及以上住院者28例。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恢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讲解量表的内容和填写方法,由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毕由调查者仔细检查,确保回收率的完好。问卷采用汪向东的社会支持量表[2],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评分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同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个别和集体的心理辅导和认知疏导,以改变生活观念,从而产生正确的行为,帮助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和两个样本比较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不同文化、生活状况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表1)

2.2不同婚姻状况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表2)

2.3不同住院次数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表3)

3讨论

3.1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社会支持受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和经济的影响表1可见,初中文化者的利用度得分高于小学者(P<0.05);高中文化者社会支持总分、利用度得分高于小学者(P<0.05),主观支持分高于小学者(P<0.05);居住城镇、经济收入中等以上者利用度得分均高于居住农村、经济收入低者(P<0.05)。

3.2不同的婚姻状况和住院历程导致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的差异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结婚后社交圈局限于家庭,相夫教子,凡事依赖于丈夫,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于未婚和离异者,因其结婚有了归宿,其幸福感较强,所以主观感受亦高于未婚者。表2显示,未婚、离异者社会支持利用度均高于已婚者(P<0.05),已婚者的主观支持高于未婚者(P<0.05)。因为第一次住院,家人比较重视,由表3可见第一次住院患者的客观支持高于二次及以上住院者(P<0.05)。

4干预对策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回归家庭及社会的过程中仍会遭遇到歧视和社会偏见,甚至亲人的误解,从而导致患者社会支持的缺乏。社会支持不但与精神疾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其发展、预后和转归也有联系[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患者是一个弱势群体,针对疾病的长期、复杂和反复性,采取综合性和循环式的社会支持对女性患者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是必须的。

4.1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指家庭、亲友、邻居、同事、领导、社会团体等给予的支持,有人称其是心理应激过程的缓冲垫,可以减轻人们对心理应激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起到预防和减轻疾病的作用。针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文化低、被动、退缩、缺乏社交兴趣等特点,在给予关爱的同时,可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学教育、文化知识培训、康复训练及国家医疗费用优惠政策等,使患者得到一个全方位的专业支持、家庭支持、社会网络及康复志愿者的支持,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女性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促进疾病的康复。

4.2对女性患者的“亲友团”实施心理干预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电话、宣传栏、健康处方等对女性患者的配偶、家人、亲属进行访谈和健康教育,利用配偶和亲属来医院探视患者之际,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详细讲解精神疾病的知识,坚持治疗和服药的重要性,同时进行“角色置换”的演示,启发、鼓励患者配偶和家人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情感支持和长久的经济支持,通过亲属的良好心态去感染患者,使之得到稳定的社会支持。因为精神病患者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其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4]。

4.3消除和改善社会公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态度由于社会偏见,女性患者在婚姻、就业和生活中处于劣势和艰难中,其原因来自于社会公众的态度。公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态度一旦形成,将难以消除,公众对精神分裂症的负性和拒绝态度多年来改变甚微[5]。因此用科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媒体大众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认知,改变观念,消除负性态度,真正形成一个“宽容、理解、爱护”患者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回归社会,减少疾病的复发。

4.4采取循环式的社会支持干预女性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个体的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采取循环式的社会支持为女性患者提供一个好的情景,即从“医院—家庭—社区—全社会公众”均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家庭的、康复的、仁爱的”支持,使患者得到积极的社会支持,激发患者的内在动力,改变其观念,改善其主观感受。因为被感知到的现实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6]。在这样的良性情景之下,女性患者更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增强其社交能力,使其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能力,加速精神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登浩,武艳俊.人格宽恕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78.

[2]陈琳霞.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现状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5):17-19.

[3]沈丽华,沈菊梅.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1:12-13.

[4]高班玲,朱红忠,付金芳.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1):51-52.

[5]徐晖,李峥.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56-457.

[6]李晓华.领悟社会支持与农村高中生学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林区教学,201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