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费尔巴哈的提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费尔巴哈的提纲范文1
关键词:实践 提纲 哲学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时期,他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提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三,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指出真正的实践是“显示的和实证的理论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已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提纲》一文,马克思突出表达了自己在哲学世界观上的新观点,即实践的观点。首先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改造的对象,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指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新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则区别旧唯物主义,它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过程,认为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是建立在改造被改造的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反映、认识客观事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马克思继而提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不能对人的能动性作出合理解释,这样就给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了空间。唯心主义把实践看成纯粹的精神活动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
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
同时,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尽管费尔巴哈主张研究人和自然界,特别把人提到哲学研究中心地位,有时似乎也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就其基本立场来看,他是贬损实践,抬高理论的,他只是把理论活动,而不是把实践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批判》一书的第二卷《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中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和思维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方法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问题。费尔巴哈在真理及检验的标准问题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在纯主观范围内或纯客观范围内,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都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进而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教会中的基督教哲学,它用繁琐的形式主义和抽象思维方法论证基督教教义,后来人们就把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习气叫做经院哲学。
费尔巴哈的提纲范文2
关键词:认识论 感性的人的活动 实践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17-01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条是这样写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
这条内容阐述了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在这个认识论的问题当中,我们尚且不去讨论内容的真理与否,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作为主体的一方——感性的人的地位的肯定,“只是从……,而不是……”的语法表明了马克思在此的思想中心是——主体人。但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三者可以说是并列形式的短语,前两个表示的是一种动的状态,而第三个则指明了这个状态的载体。于是我们与其说马克思思想的中心是人,不如说马克思看重的是主体人的感性活动。因此,人,在马克思那里,由于其感性的活动,由于他的实践,才可以称之为主体。马克思在这里高扬的重心不是主体人类,而是主体人类所具有的感性活动。
我们诧异马克思在这里没有将重心归结为一个可以直观的物,而是归结为一种活动。从这里,我们看得出,马克思作为人类思想家的睿智和天才洞见。同时,从其前一句话“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看出马克思对于直观解释的否定。
马克思对认识主体的感性的活动、实践的肯定,也就表明了对非感性的人的活动、非实践的否定。非感性的活动,在马克思表示的意思即是“直观”。我们或许会质疑“直观”一词本身包含有感性的成分。在这里,马克思的“直观”表示的是一种没有经过人类思维活动的直观。这样的“直观”,与非人类的生物视野中,别无二致。也就是说,人类若采取直观的理解形式,那么人类就自甘堕落为非人类。“客体”的用语在这里是与其后“主体的方面”相对。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表示了我们认识事物的中心不是通过感性活动的人类,而是直接从所认识的对象、客体去理解。从对象本身去解释对象。这样的方法,亦是说明了客体的形式即是直观的形式。因此,连接“客体的”与“直观的”两个词汇之间是表示选择性的逻辑词汇“或者”,而非全部意义的词汇“且”。
在这里,我们要质问,从对象本身去解释对象,难道这样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更具有真实性么?马克思对此的解释只用了“直观”一词。但是,这样的说明已经不能够说服我们。对于他者的认识,我们站在主体人类的感性活动的立场,难道更接近于他者本身么?对他者的主体的感性活动认识难道比他者本身对自我的认识更具有真实性么?
在这里,马克思没有再给予我们解释。我们知道的是他对此问题的否定回答。但是,在《提纲》的第二条马克思就立即做出了解释:“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②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即表示感性的人的活动,也即是说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检验人类思维的客观真理性。也就是说,对于他者的认识,我们的立脚点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从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而对于他者本身解释的客观真实性,我们依旧采取人的感性的活动去检验。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从实践去理解事物,同时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对于事物理解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这便是马克思的认识论观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为何《提纲》被后人喻为天才型的人类预见。
在讨论了认识事物方法的问题后,我们从第一条还可以读出,马克思对于认识对象的定义:“对对象、现实、感性”。我们关注马克思对于认识方法的理解,却时常忽略马克思对于认识对象的定义。对象、现实和感性,马克思将主体的感性活动的另一方定义为这三者,似乎毫无头绪。但是,从第一短句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对于外在认识事物是站在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立场上,深刻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所在。而并非人类对于外在认识事物的全部囊括。这是要明确的。也即是说,马克思对于感性的人的活动、对于实践的对象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是对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表明了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同时也体现出马克思的博学、睿智和对于科学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他了之前自己所高声赞扬的费尔巴哈的见解,直接点透旧唯物主义的软肋,同时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亮明自己的观点。有破有立,有理有据。“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③
费尔巴哈的提纲范文3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费尔巴哈的提纲范文4
[关键词]本质;现实性;类本质;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F0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07 — 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写于布鲁塞尔的提纲式笔记,生前并未发表。文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中人的本质问题,为我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至七条提出了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首先对人的本质进行科学的界定;其次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最后又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的本质”。〔1〕45马克思从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关系及其总和来给人的本质做出论断。
一、现实的人与人的类本质
开篇第一条,马克思在《提纲》中直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以此出发,费尔巴哈直观的从生物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把宗教归结为人之本质。马克思批判性费尔巴哈的这种人本思想,并在第六条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批判以往的哲学家们把人看成“抽象物”,认为人的本质应该从其现实上去研究,把人放到现实中去。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人的“类本质”。
(一)现实的人
马克思在第六条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其现实性上”是对于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论断的限定。即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这就是说,他所指的“现实的人”,是个人所生活的具体的时代, 从事着现实的活动, 能被感受、理解,且有需要的人。
马克思认为,从一般的、抽象的和空洞的的人的角度来研究人的本质是极其错误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处在一定历史环境中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而活生生的。不能“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的——人的个体”。〔2〕56
(二)人的类本质
人的类本质是指人作为一类整体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普遍的特质。类本质,最早由于费尔巴哈提出,他认为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意识”。“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神的主体是理性, 而理性的主体是人。”〔3〕247费尔巴哈将类本质视为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这种观点被马克思批判为“撇开历史”、 “孤立地”理解人。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定人的类本质,否定人的普遍本质。“马克思所讲的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本质, 是一般本质在现实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不是抽象的‘类本质’, 这种本质的现实表现是被社会关系所规定的, 肯定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的表现( 现实本质) 并不否定普遍意义上的人的共同本质( 类本质)”。〔4〕
在马克思看来“类”是人类共有的普遍性,它去除了单个人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作为一种“类”人首先具有共性,即纯生物意义上的一种生物类存在物和社会学角度的社会类存在物。如果只是考察人与自然及人与动物的区别,显然只需要考察人的“类本质”足矣。但是,如果我们要追问人的现实性本质时, 就要深入到社会领域,考察社会关系了。
二、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
《提纲》第七条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即,人是社会的人。人具两大类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包括人的肉体和精神在内的生理、生物方面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则是指通过人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于人这个现实的客体中。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离开了其自然属性,就不成其为人;同样的,离开了人的社会属性,人就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物”,根本就不是一个现实的人。如此一来,他的自然属性也无从体现和发挥,就如石头的人塑像。以本能区异,人与动物截然不同。动物的本能在于被动地适应自然,而人则以自身社会属性的元素思考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这种本能社会化。但是,人的社会性是包含本能的社会性。人要满足自身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就要进行生产劳动,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生产活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满足于简单的衣食住行的“够”,而是不断的提高产品、工具等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因此,人的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人的自然属性而将人的人的根本属性归结为自然属性;也不能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只讲人的社会属性,那样也将导致人与动物的绝对对立。一言以概之,只讲人的自然属性而不讲社会属性和只讲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自然属性都是不正确的。
然而,在人的这两种属性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首先,人的自然属性是由社会属性来体现和证实的。人的任何属人的关系,都是通过对对象的占有而表现出来。而这一对对象的占又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得以实现的。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类的任何属人性都不可能得到展现。
其次,人的社会性制约和决定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发挥。从住房可见一斑,早期,人类或无居所、或居洞穴、或居于树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开化,人类学会了建筑房舍,告别如兽禽般的露于荒野。
因此,我们在考察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时,既要看到二者的密切联系,又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而避以不见社会属性在这二者关系中的主导和决定地位。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此外,人的本质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还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将人与一般的动物严格的区分开来。这是由于在人身上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在动物界某些动物身上也能看到其影子。由此观之,人的自然属性是不能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它不是人的本质属性,更不能作为人本质的代表。而为人们所共有的及特有的社会属性,能很好的将人与动物区别开,它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经典论断,正是马克思在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深入考察,认定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后才作出的。
三、社会关系及其总和
(一)社会关系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所说的社会关系,应指在社会生活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可分:物质的和思想的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的是生产关系。而由人的意识形成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则较为复杂,包括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宗教等等。
物质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并非平行、并列。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物质关系,在社会关系中是主要的,而在物质关系中最基本的、主要的就要属生产关系了。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通过阶级关系表现出来。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中,我们首先要考察生产关系及其体现者。而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者就是阶级关系。所以,在阶级社会中要分析社会关系继而分析人的本质就首先要抓住阶级关系,考察阶级关系和考察生产关系二者并不冲突。尤需注意的是:虽然主要的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制约甚至决定着其他的社会关系,但是它们不是唯一存在的社会关系。主要的社会关系不能消灭和取代其他的非主要的是关系。
阶级社会为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仅有阶级关系,还有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等等。“每一个活着的人,按照人的本质观点来看,都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阶级的人、民族的人······即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5〕换言之,每个人都处于历史的、层次多样的而且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但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不能仅仅归结为阶级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决不能以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多层次性而否定生产关系为主要的方面,进而否定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方面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性。那么,理解了社会关系。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呢?
(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谓‘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指一切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换言之就是社会。”〔6〕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成现实的社会系统。人与社会关系互存而生,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处于人之中。“人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一切社会关系所交织而成的社会关系之‘网’的网上扭结,离开人这个‘扭结’,就形成不了社会关系之‘网’;而离开社会关系之‘网’,人这个扭结也就无所依靠而丧失意义。”〔7〕156
“社会关系是纷纭复杂、多种多样的, 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民族关系等等······都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决不归结于其中某一具体形式,尽管它可能从各种形式中表现出来人的本质只能从它们的‘总和’中去寻找。”〔8〕但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简单的社会关系的机械相加或者堆积。那么“总和”应如何理解呢 ?“马克思的《提纲》全文都是用德文写成的,唯有‘总和’一词用的是法文,可见马克思对这一概念运用的审慎和严谨。”〔9〕
四、小结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本意并不是给人的本质下定义,绝对不能把它错误的理解成:人的本质就等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强调的,他们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概念,更不是教条。因此,我们应该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理解成:马克思给人们研究人的本质指明一个方向, 即不能从抽象的“一般的人”出发、把人放在空洞的、虚幻的境地进行研究,而是从人所生活的社会入手,研究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将人视为“现实的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限定在“在其现实性上”,其真意在于:研究人的本质只能从现实出发;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中,包括人的本质。
〔参 考 文 献〕
〔1〕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 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7.
〔4〕马明策.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重新解读〔J〕.理论导刊.2006,(07).
〔5〕宋定国.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唯物史观的创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225.
〔6〕周永霞.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观点的再认识〔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2).
〔7〕刘行焱,朱志强.原理新课题研究与动态〔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156.
费尔巴哈的提纲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黑格尔主义;理念论;人化自然观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中诸多论者探讨马克思的自然观时都疏离了历史,认为马克思天生就是一个者,而马克思关于自然的自我意识当然也是性质的自然观。这就使人们非常有必要以真切的态度“回到马克思”,展现马克思自然观的本真意义,从而使之能在当下人类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艰难时刻”凸显自己的当代价值。
一、前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的自然观
1837年4月,马克思因病来到施特拉劳休养。在休养期间,马克思结识了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组建的“博士俱乐部”。在俱乐部成员的影响下,马克思“从头到尾读了黑格尔的著作”,[1](P.16)这使他“钻到大海里一次”,[1] (P.15)走进了黑格尔主义,由此在严格的意义上开始了自己思想发展的真正历程。
黑格尔哲学是一种理念论哲学,它把理念作为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各种事物的本质是理念,因而这些事物都不过是理念的外部表现。同时,理念由于自身的矛盾性,为此它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辩证运动。当马克思转向黑格尔主义以后,他坚定地站在黑格尔理念论的立场上考察对象。在自然观方面,马克思提出“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物质,而是形式”。[2](P.245)在宏观世界,“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所以,感官是具体自然中的唯一标准,正如抽象的理性是原子世界中的唯一标准一样”。[2] (P. 54)其实,与宏观世界一样,微观世界中的“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是“客观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1](P. 233)而“由于有了质,原子就获得同它的概念相矛盾的存在,就被设定为外在化了的、同自己的本质不同的定在”。[1](P. 218)在这里,“自我意识”并不是指人的自我意识,而是特指“感性的自然”或原子等的概念或理念。另外,马克思在此提及的所谓“客观化了的、经验的”“自我意识”,也并不是肯定“自我意识”是一种客观化的、经验的存在,而是说原子等自然物只不过是“自我意识”或概念的外化,只不过是无限的绝对精神在其发展中的一个环节。这样,在马克思的视阈中,随着绝对精神的运动,这种“抽象思维的外在性就是……自然界,就像自然界对这种抽象思维所表现的那样。自然界对抽象思维说来是外在的,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而抽象思维也是外在地把自然界作为抽象的思想来理解,然而是作为外化的抽象思维来理解”。[2](P.202)所以,当年轻的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2](P.221)实际上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思想物”,[2](P.221)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而对现实的历史中的人来说他们不能画饼充饥,与幽灵作战,因而处于黑格尔主义发展阶段的马克思这种“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2](P.220)关于它的一切表面上尽管“喧嚣吵嚷”,然而其“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却存在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2](P.63)
二、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的自然观
1843年3月,马克思写信给卢格时专门提到了费尔巴哈,说:“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3](P.442)这虽然表明此时马克思具有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思想,但是也毫无疑问表示马克思已经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与和恩格斯“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4](P.212)
在“费尔巴哈派”阶段,马克思不仅专门著文“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2](P.197)来与黑格尔决裂,而且在对费尔巴哈的崇拜、迷信中也不断地超越费尔巴哈,特别是关于自然观,大约1844年5月底,他就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认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2](P.191)同时,由于“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 因此“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2](P.193)
费尔巴哈的提纲范文6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本质;物象化
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在此书中,马恩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论探讨,确立起“物象化”的“人”。正确理解马克思物象化的人,不仅是我们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也是我们把握马恩晚期整个哲学世界观的核心所不可或缺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这时马克思仍然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或“自由”;第二个阶段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此时马克思不再坚持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或“自由”的观点,而是认为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第三个阶段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期,这时马克思既超越了黑格尔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也超越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在对人的本质这一重要问题上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主要受黑格尔影响,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本质的探索始终停留在人的精神层面。在黑格尔“绝对精神”观点的影响下,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而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自我意识”。黑格尔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精神是自由的,马克思同样认为精神自由是人的现实本性。从抽象理性出发来界定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基本方法。到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受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观点的影响。这时的马克思认为,人之为人,它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原因在于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劳动,而且是自由自在的劳动而非异化劳动。虽然马克思把劳动引入人的本质的做法,拉近了人的本质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但是马克思此时在思考人的本质时仍预先假定人具有抽象不变的固定本质,并且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由劳动只是人与自然之间交换物质的生产活动,它抛弃了劳动的社会性质,因而只是抽象意义上的劳动。因此,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仍然停留在唯心主义的观点之上——就像费尔巴哈那样,还没有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真正消除自己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将人纳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现的。到了这一阶段,马克思才彻底摆脱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所有旧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制约:“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和友谊,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和友谊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劳动生产,它一方面生产出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又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人的社会关系网,这种社会关系才是人的本质内容。因此马克思一再强调必须在人的感性活动、实践中把握人,要把人理解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至此,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就为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进一步阐释奠定了基础。
马恩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直接动机,是要回击布鲁诺·鲍威尔和麦克斯·施蒂纳在他们的文章《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施蒂纳评论者》中所阐述的观点。不仅如此,日本哲学家广松涉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马恩的思想由原先的异化论逻辑转向物象化论逻辑的重要转折;在这一转折的过程中,马恩构建起以物象化理论为基础的唯物史观。所谓“物象化”,根据广松涉的理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以物的关系、性质、形态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事态”。同时,广松涉还强调这里所说的“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一种认知上的关系,而是实践的关系。这是马恩对于“社会关系”机制的完善,他们不再以异化逻辑看待人的自我异化,而是以物象化的视角,透过以“物性”形式来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的关系性(社会性)本质。马恩这一思想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布鲁诺·鲍威尔、麦克斯·施蒂纳等人思想的批判的前提之上的,所以,要了解马恩的理论首先得从他们对这些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着手。
二、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鲍威尔坚守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观点,而施蒂纳以“唯一者”为人的根本。虽然两者表述不一样,但实际上他们所认为的人都只是抽象化的“概念”而已。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归结为“观念”或“概念”的做法必然会切断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解释和改造世界对他们来说只能在思想中完成。换言之,马恩认为德国哲学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的错误规定,毕竟只有人才能够解释和改造世界。由此马恩展开了对以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鲍威尔在对“人”的理解上提出的核心概念是“自我意识”,它是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延续。鲍威尔认为,“自我意识”是认识人的出发点,因为没有任何外物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因此鲍威尔反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认为费尔巴哈把握到的人是丧失精神本质的人,对人的认识应当从自我观念出发。对鲍威尔来说,“自我意识对实体的胜利,不仅对欧洲的均势,而且对俄勒冈问题的整个未来发展都有极重大的影响。”
然而,马恩认为,鲍威尔的观点只是对黑格尔思想的延续和依赖,并没有提出新的东西。鲍威尔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立场,并站在思辨的基地企图解决思辨的矛盾,所以马恩说鲍威尔“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独立化了的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不言而喻,用这两个已变得毫无意义和毫无内容的抽象,他就能够变各式各样的戏法,而对现实的人及其各种关系则一无所知。”
“唯一者”是施蒂纳哲学的核心。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对“人”作了详尽研究。施蒂纳认为,“人”的概念是可以与存在相分离的,同样地人的本质也可以与现象分离,所以现实的人是非人。那么,如何获得真正的人呢?施蒂纳提出只要把“人”的观念从头脑中挤出去,就可以解决概念和存在、本质和现象对立的矛盾。然而,马恩认为施蒂纳所认为的对立和矛盾是由他自身思辨的缺陷造成的,是他以观念统治现实的思维习惯考察人的必然后果,所以施蒂纳才会提出靠自我的觉悟来消解对立,试图以观念的转换获得现实的自由。但在马恩看来,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并非抽象的、被孤立化的个体,人类要取得自由最终还得取决于现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施蒂纳的进步之处在于,他看到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的问题。当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揭示神与人的奥秘时,施蒂纳就发现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只是“神”的别名,与“神”一样的虚幻。施蒂纳指出,费尔巴哈提出的作为类本质的“人”其实只是“理念”而已,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实际存在的只有“个人”。“当施蒂纳摒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摒弃了起码是《基督教的本质》里的‘人’时,他是对的……只要‘人’的基础不是经验的人,那么他始终是一个虚幻的形象。”施蒂纳的这一发现无疑给马恩带来冲击,但也为他们摆脱费尔巴哈思想的制约,超越人本主义,开始关注现实的个人提供了契机。然而,施蒂纳提出的抽象个人仍在社会形态之外,舍弃了一切社会关系,这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存在的人”没什么两样,因此马恩总结出真正的人应当“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马恩构建的这一出发点正是他们决心扬弃异化论历史观的开始。在注意到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基础上,马恩将“抽象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把人融入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由此建立起以物象化理论为基础的“人”。
三、构建“物象化”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批判,完成了从“异化”逻辑向“物象化”视域的更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已经开始将考察人的视角从个体与类的关系转换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再作为类的存在,而是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以“物象的形式”而存在。
与先前观点相比,马恩对人的认识不再使用“人——人的异化——人的复归”的模式,而是将视角扩展到整个现实社会,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说就是:“哲学家们在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到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而且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做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用‘人’来代替过去每一个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它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来代替先前阶段的个人并赋予先前的个人以后来的意识。由于这种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的本末倒置的做法,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由此可见,马恩发现了以往异化论的自我异化、自我复归方法的根本缺陷,所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及生产劳动时,马恩都以现实的物质生产来代替“异化劳动”,并始终以物质生产活动为立足点。同时马恩还看到,即使用现实中的个人来替换本质的人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社会不是单个人的相加,而是“诸个人相互联系的诸关联、诸关系的总和。”这样一来,马恩就将人按照“对自然的且相互的、生态系的、基始得关系性”加以重新规定,把人定位于历史的诸关系中。由此物象化的世界观得以展开。
所谓“物象化”的人,就是处在历史的现实的关系态中的人。我们很难察觉到这种关系态,因为诸关系往往不是以真实形式原原本本地表象出来,而是以被物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关系被错误地理解为‘物的性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社会关系被错误地理解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我们常常将物相中的“关系”错认为物本身。从物象化角度看,人是一种社会关系存在,从表面上看人拥有实体性的形象,然而其本质深藏于背后的各种生产、生活关系之中。没有社会生产、生活的存在与发展,没有历史与现实的复杂交错,就没有真正的人的本质。
在物象化理论中,马恩为我们揭示出“物象”形式背后的实质“关系”,并且这些关系不单局限于生产领域,甚至包含人的意识、精神,需要把它们从根本上当做“关系”来理解。通过从“关系”的角度构建起“物象化”的“人”,马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视界,这对我们认识人的本质以及整个人类历史都具有革命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第56页)[M].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50.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1961:40,83.
[4][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0,79,218.